(三稿)高二区域地理学案 气温与降水

(三稿)高二区域地理学案 气温与降水
(三稿)高二区域地理学案 气温与降水

思考1:描述气温的特点 高中区域世界地理《气温与降水》课堂导学案(第1课时)

【学习目标导航】

1. 掌握气温的概念、气温日较差年较差的计算方法

2. 掌握影响气温日较差、年较差的主要因素,学以致用,能够用学到的方法解题

3. 分析世界气温空间分布规律,分析影响世界气温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

【考况研究】

考点一 气温、气温的时间变化 【高考母题重现】

与旧金山相比,R 地的气温有何特点,并指出该特点形成的影响因素。

冬季气温略低,夏季气温较高;气温年较差较大。 海陆位置;地形(谷地)。

【考点突破】

1.气温 概念:指 的温度,常用摄氏度( )表示。

3.平均气温

一般把一天中8时、14时、20时、2时四个时刻气温值的平均数,叫做日平均气温。同理一个月日平均气温的平均数叫做月平均气温,十二个月月平均气温的平均数叫做年平均气温。

4.气温的时间变化

[知识运用] 计算A 地气温日较差=

[知识运用] 计算B 地气温年较差 = (1)A 、B 、C 三地各在哪一带,判断的根据是什么? (2)图上 地方各月的平均气温相差最小,

各月气温在 左右。

考点二 气温空间分布规律 丙

【考点突破】 1、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

[练一练] 甲 乙 读世界年均气温分布图, 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名,读要素)图上的线分成3种类型,分别是什么?

(2)(读走向)图中等温线基本走向是 ,大致与

平行。

(读数值)接近南北回归线的等温线是年均温

°C 接近南北极圈的等温线是年均温 °C 极圈内等温线数值 °C ,属于 带

(读数值递变)图中年均气温的数值从 纬度 向 纬度 递减。 北半球等温线数值从南向北递 ,南半球等温线数值从南向北递(3)(读疏密)对比南北半球的等温线,北半球 面积比南半球广,等温线分布的 密集程度比南半球 。 (4)(5)[探究]忽略地形植被等因素,请分析陆地和海洋的受热状况,在南北半球各描绘1条穿过陆地和海洋的等温线。 陆地 海洋 陆地 海洋

(6)(读弯曲)左图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为 月,北半球陆地受热升温快,气温比同纬度海洋高,等温线向 纬度( 温 )处凸出;海洋升温慢,气温比同纬度陆地低,等温线凸出方向与陆地相反,向 纬 度( 温 )处凸出。(此时的南半球:陆地散热降温快,气温比同纬度海洋低,等温线向 纬度( 温) 处凸出;海洋散热慢,气温比同纬度陆地高,等温线凸出方向与陆地相反,向 纬度( 温)处凸出。右 图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为 月,南北半球陆地与海洋的等温线弯曲状况与左图相反。

(7)[找规律] 7月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南北半球陆地等温线均向凸出,海洋等温线均向凸出; 1月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南北半球陆地等温线均向凸出,海洋等温线均向凸出;[规律]同一纬线上,气温高的地区,等温线凸向气温的地区,气温低的地区,等温线凸向气温的地区。(8)(读弯曲)请对照P3的世界年均气温分布图,和以下的世界地形图,世界洋流分布简图,描述在世界年均温分布图上的甲、乙、丙三地附近等温线弯曲的趋势,并分析原因。

◎甲处附近10°等温线向方向凸出,原因分析:该处位于(地形),

对比同一纬线上各地,年均气温较。因此,甲处等温线凸向温度的纬度地区。

◎乙处位于太平洋上,等温线向方向凸出,原因分析:乙处有流经,对比

同一纬线上各地,年均气温较。因此,乙处等温线凸向温度的纬度的地区。

◎丙处位于大西洋上,等温线向方向凸出,原因分析:丙处有流经,对比

同一纬线上各地,年均气温较。因此,丙处等温线凸向温度的纬度的地区。

【考点归纳】1等温线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 2 读图步骤

(下图m、n为纬度,m > n;t为温度,t1 > t2 > t3 > t4)(五读一分析)

二读:读图例

三读:读趋势(弯曲状况、

延伸方向、疏密程度)

四读:读数值(极大值极小

值、变化趋势)

五读:读介于两等值线间闭合区域

一分析:分析原因

考点三【思维点拨】不同地区气温日较差、年较差的比较以及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1)气温日较差:

①低纬度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较大,太阳辐射的日变化较大,纬度越低气温日较差越。

②夏季正午太阳高度大,白昼时间长,太阳辐射的日变化较大,昼夜温差。因此夏季气温日较

差比冬季气温日较差。

③陆地比海洋的比热,白天升温快,温度比海洋高;夜晚降温快,温度比海洋低,因而陆地气温

日较差比海洋。

④大尺度的地形区(高原山地和平原比较)——海拔高空气稀薄,白天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升温快,

夜晚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降温快。因此海拔高的地区气温日较差。举例:青藏高原比四川盆地气温日较差大。

⑤小尺度的地形区(同一位置凸地和凹地进行比较)——凹地空气与地面接触面积大,受地面辐射影响大。

而地面辐射昼夜差别大;洼地通风不良,并且在夜间常为冷空气下沉汇合之处,故凹地白天气温高夜晚气温低,气温日较差。凸地出高出地面,风速较大,湍流作用较强,热量交换迅速,因此凸地气温日较差,平地则介于两者之间。因此,气温日较差:凸地平地凹地(填>或者<)

[归纳知识结构]气温日较差的主要影响因素:

◎纬度或太阳辐射举例:低纬区气温日较差>高纬区气温日较差

夏季气温日较差>冬季气温日较差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举例:陆地气温日较差>海洋气温日较差

裸地>草地>林地>湖泊

◎地形地势、大气厚度举例:大尺度地形区:青藏高原>四川盆地

小尺度地形区(位置相同海拔不同):凸地<平地<凹地

(2)气温年较差:(请结合红书P20进行分析)

①纬度越高,夏季白昼越长,冬季的正午太阳高度越小,白昼越短,因而纬度越高气温年较差。

②陆地比海洋的比热,夏季升温快,温度比海洋高;冬季降温快,温度比海洋低,因而陆地气温

年较差比海洋。

③青藏高原地势高,夏季气温低,冬季不易受冬季风的影响,气温不算太低,因此青藏高原气温年较差

小。因此,同一纬度,海拔越高气温年较差。

④凹地中心地势低,夏季不易散热,气温高,冬季冷空气沉积(冷空气密度大),气温低,故气温年较差。

(凹地> 平原> 凸地)

[归纳知识结构]气温年较差的主要影响因素:

◎纬度或太阳辐射举例:低纬区气温年较差<高纬区气温年较差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举例:陆地气温年较差>海洋气温年较差

裸地>草地>林地>湖泊

◎地形地势、大气厚度举例:大尺度地形区:青藏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小尺度地形区(位置相同海拔不同):凸地<平地<凹地提示:青藏高原有“一天有四季,一年无四季”的说法,昆明有“四季如春”的说法。

【高考母题再练】读图7,分析基多气温特点,并说明形成原因。

答案:特点:终年温和,年温差很小,

昼夜温差大。

原因:地处赤道附近,海拔高.

【本课知识结构】

【高考考向指南】等温线分布图的判读

1.(2015·高考四川卷)下图为北半球某平原城市冬季等温线分布图。该

城市可能位于()

A.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

B.40°N附近大陆西岸

C.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

D.40°N附近大陆东岸

(2015·济南高二期末)下图示意两岛屿7月和1月等温线(单位:℃)

分布。读图,完成5~7题。

5.15 ℃等温线在两岛间向南弯曲,说明()

A.夏季海洋气温较陆地气温低B.冬季海洋气温较陆地气温低

C.夏季海洋气温较陆地气温高D.冬季海洋气温较陆地气温高

6.甲、乙、丙、丁四点中,年温差最大的是()

A.甲B.乙C.丙D.丁

7.M处1月或7月的气温可能为()

A.4 ℃

C.17 ℃≤M≤19 ℃D.13 ℃

【课后自主分析】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

[知识探究] 请根据已学知识,结合题目提供的条件填空

①纬度较低,气温();纬度较高,气温()

②地处阳坡或地处河谷或有高大山脉阻挡冷空气,气温相对;

地处阴坡或地处高原或无高大山脉阻挡冷空气,气温相对;

③距离冬季风的源地近,气温;距离冬季风的源地远,气温

④邻近海洋,受海洋影响大,冬季气温;或深居内陆,受大陆气团影响大,冬季气温;

⑤有暖流流过,受其影响,气温;有寒流流过,受其影响,气温;

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得到得太阳辐射,气温较

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得到得太阳辐射,气温较

⑥植被覆盖率低,荒漠广布,白天气温升得;植被覆盖率高,绿地广布,白天气温升得;

⑦城市人口众多,交通,工业,生活排放大量废热,气温。

【课后强化练习】

(2015·湖南师大附中届月考)气温距平值是指该地气温与同纬度平均气温的差值。下图中,A、B两地(图中黑点)分别位于不同等距平线上,据此回答9~10题。

1.若A地(大陆西岸)1月均温是4℃, 则最符合B地(大陆东岸)1月均温的是

A.-16℃

B.-12℃

C.-8℃

D.0℃

2.下列关于导致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东西岸气温距平值差异主要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岸有暖流影响且地势高,所以数值较小

B.东岸的太阳辐射较弱, 所以数值较小

C.西岸有暖流和西风的影响,所以数值较大

D.西岸终年多雨,大气的保温效应明显,所以数值较大

(2015·湖北省华中师大一附中届期中)左下图为沿某岛屿20°纬线的地形剖面图和甲、乙两地气候统计图,右图为左下图岛屿的地形略图,其中M为一月份20℃等温线(虚线为可能)分布状况。读图完成11~13题。

3.该岛甲、乙两地

A.甲处1月牧草枯黄 B.乙地有明显干湿两季

C.7—12月降水量逐月增加 D.气温年较差(较)小

4.两地纬度相同,但乙地比甲地降水量大得多,关于其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A.与东南季风有关B.乙地海拔比甲地较低

C.乙侧山坡迎暖湿信风D.甲深居内陆,乙沿海

5.关于虚线L1、L2、L3、L4等温线弯曲合理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L1符合实际,因为岛中距海较远气压较高B.L2符合实际,因为该季节陆地温度高于海洋

C.L3符合实际,因为该季节海洋温度高于陆地D.L4符合实际,因为沿岸有暖流流经

读某国局部地形图(图Ⅰ)和该国甲市月均降水量图(图Ⅱ)。回答问题。

推测甲市所在地区的气温特征。

答案:冬季温和,夏季凉爽,日较差和年较差小。

【课后作业】

1、复习本学案,差缺补漏,并完成课后自主分析和课后强化练习。

2、完成《区域地理》训练版P17-P18填空。

3、预习《区域地理》教程版P18-P20,“降水”。

中考地理一轮复习:气温与降水导学案(人教版)-推荐

中考地理一轮复习:气温与降水 预习案 一、预习目标 1.能够绘制简单的气温变化曲线图,据图分析气温的变化。 2.阅读世界年平均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3.能够绘制简单的降水量柱状图,据图分析降水的季节变化规律。 4.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二、预习要点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三、预习内容 考点1:气温与气温的变化 1.气温的含义及观测 气温是指大气的________。人们比较关心一天中的________气温和________气温;气温一般是用温度计测得的。 2.气温的变化 一般来说,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14点)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________前后;一年当中,北半球陆地平均气温最高月是____月,平均气温最低月是____月;海洋上则分别是8月与2月。而南半球相反。 考点2:气温的分布规律 1.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________。 2.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______,海洋气温____;冬季陆地气温______,海洋气温______。 3.同纬度地区,在山地,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________。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____________。 考点3:降水的变化及分布 1.降水的含义和类型 降水指从大气中降落的________、________、冰雹等,降水的主要形式是________。 2.降水的时间变化 同一地区,一年内各月降水量有差别,不同年份降水量也是有差别的,通常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一个地区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

3.降水的空间分布 (1)赤道附近降水__________,两极地区降水________。 (2)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降水________,东岸降水________。 (3)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________,内陆地区降水________。 探究案 探究点一、气温年变化曲线图 读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的方法: (1)估计一年中的最高月均温和最低月均温,计算气温的年较差。 (2)判断气温年变化的大小:看气温曲线变化程度大小,弯曲程度小,气温变化就小;反之,气温变化就大。 【技巧点拨】 利用气温变化曲线图可以判断该地点所在的南北半球。如果该地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也就是气温变化曲线向上凸出,表示该点位于北半球;如果该地最高气温出现在1月,也就是气温变化曲线向下凹陷,表示该点位于南半球。 1.读“三个地方的气温变化图”,回答问题。 (1)A地各月气温都在________℃以上,气温年较差最______,属于________带。 (2)B地7月气温约在________℃,1月气温约为________℃,气温年较差约为 ________℃。 (3)A、B、C三地都位于________半球(南、北)。 2.图表示的是四个地点的气温曲线图,其中位于热带的是( ) 探究点二、学会分析气温分布的规律及影响因素 从图中看等温线的数值变化和弯曲程度变化规律有三种特点。

七年级地理上册 3_2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导学案2新人教版 (2)

§3.2.1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自学内容】P53—55 气温的变化 【自学目标】 1、记住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气温的日变化、气温的日较差、气温的年变化、气温的年较差等概念。 2、读气温曲线图,能说出气温日变化和气温年变化的规律。 3、利用气象资料,绘制气温年变化曲线图。 【自学重点】: 1、气温变化的规律。 2、利用气象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 【自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气温的日变化(13') 1、阅读P54阅读材料《气温的观测》,完成下列要求 测定气温一般用摄氏温标,记做,读做;观测时通常一天要进行次,一般是在时、时、时、时观测。 2、读P53图3.10,填出不同时段的气温:8点时是℃,14点时是℃,20点时是℃,2点时是℃,根据图右边的文字内容,这一天的平均气温是℃。 3、根据日平均气温的方法,请你说出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气温的计算方法。 月平均气温。 年平均气温。 4、读P53的第二段上面文字,气温的日变化是以为周期的气温变化;气温的年变化

是以 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5、读图3.11及上边的文字,该地的日最高气温约 ℃,最低气温约 ℃,日较差 约 ℃。一日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 ,最低气温出现在 。 气温的日变化规律是:一日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 ,最低气温出现在 。 学习任务二:气温的年变化( 25') 6、读图3.12及上边的文字,该地的月平均最高气温约 ℃,最低气温约 ℃,年较差 约 ℃。 7、读图3.12上边的文字,完成下表: 气温 的年变化规律是(北半球):在陆地 上,最高气温出现在 月,最低气温出现在 月;在海洋上,最高气温出现在 月,最低气 温出现在 月。南半球相反。 8、把教材P54活动1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绘制完整。 9、把教材P54活动2的内容完成。 【建构知网】( 2') 气温的日变化规律是:一日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 ,最低气温出现在 。 气温的年变化规律是(北半球):在陆地上,最高气温出现在 月,最低气温出现在 月; 在海洋上,最高气温出现在 月,最低气温出现在 月。 南半球相反。 北半球 气温最高的月份 气温最低的月份 陆地 海洋

第3课气温和降水教案

第3课气温和降水教案 Lesson 3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lesso n plan

第3课气温和降水教案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地理是世界或某一地区的自然环境山川、气候等及社会要素的统称。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 间相互关系的学科。本教案根据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初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 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1、了解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知道0°等温线通过的地区。 2、了解温度带的划分标准和范围。 3、了解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 4、理解干湿地区的划分。 【教学重点】 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 【教学用具】 中国1月气温分布图中国7月气温分布图中国年降水 量分布图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新课导入,上节学习了地形分布,今天学习一下气温和 降水的内容。 2、展示1月和7月气温分布图,安排学生读图。 讲解:我国气温不仅季节变化大,而且地区差异明显。冬季 气温自南向北降低,南北温差很大。夏季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

遍高温。 板书:一、气温分布 1、冬季气温特点 2、夏季气温特点 (提问)大家讨论一下,为什么冬季和夏季气温特征不一样,是受什么因素的影响呢? 根据各地的气温对于农业生产的影响,把全国划分为5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原气候区。读图认识一下,和前面的地形区联系,看看主要地形区所处的温度带。 (转承)那么我国的降水是怎样的呢,下面看图分析一下 板书:二、降水的时空变化 安排学生读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课本内容。 总结:我国降水的时间和空间变化都很大,从空间上看,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从时间上看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 根据我国各地降水和蒸发的关系,我国分成四个干湿地区。 总结: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气温和降水的变化都很大,分成很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 分成两个小组,负责1月和7月,找出自己家乡的气温,在找出本图中,全国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数据和位置,计算气温年较差。每个小组派代表上黑板说明自己的研究成果,就是总结1

七年级地理上册 4_2 气温和降水导学案湘教版

第一课时《气温及气温的分布》学案 【课题课型】:新授课 【地位和作用】: 本课内容属于毕业会考的考察范围,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在生活中也有较多的应用。【学习目标】: 1、能说出气温的概念及气温的单位、表示方法、测定方法 2、能说出等温线的含义,并学会判读方法 3、会运用世界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出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提高读图能力 4、能根据气温的数字资料,绘制气温变化曲线简图,初步提高绘图能力 【学习重难点】: 1、等温线的判读 2、会运用气温分布图总结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 【学习要点】: 等温线及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学习流程一:能说出气温的概念及气单位、表示方法、测定方法。 1、阅读课本60页内容,填空:气温是指空气的,单位是,符号为。 2、阅读课本62页内容,填空:观测气温的工具是,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 次。 3、根据日平均气温就是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值的平均数,得出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气温的求法? 学习流程二:能说出等温线的含义,并能正确判读等温线 1、回顾等高线含义及判读方法,填空:在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度相等;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坡度,等高线密集的地方表示坡度。 2、根据等高线的知识,从而得出等温线的内容,等温线就是把气温的点连接而成的线。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或小) 学习流程三:会运用气温分布图总结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挑战自己) 独立阅读课本61页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填空: 1、红色越深,代表气温值越;蓝紫色越深,代表气温值越。总结得出,洲是最炎热的大陆,洲是最寒冷的大陆,除了南极洲以外,寒冷区域最大的洲为洲。 2、观察等温线数值的变化情况,得出世界年平均气温较高(大于20℃)的地区位于。(纬度范围) 3、根据图中颜色所表示气温值的不同,归纳出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第一条规律:赤道地区气温,两极地区气温,即从纬度向纬度气温值是逐渐降低的。(低或高) 4、根据图中等温线的弯曲方向可以得出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第二条规律:同纬度地区,陆地与海洋气温 (不同或相同)。 5、根据日常生活体验山上和山下的气温,可以得出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第三条规律:同纬度地区,海拔越高,气温越。 通过观察62页及63页1月份和7月份图,填空: 6、北京与悉尼相比,1月份城市气温高,7月份城市气温高,悉尼位于半球,北京位于半球,从而得出结论:北半球最热月月,南半球最热月月,南北半球季节正好(相反或一致)。

3.2气温和降水 第2课时 教案(中图版七年级上)(1)

第三章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气温和降水(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我国冬、夏降水分布特点。 2、能力目标: ①初步学会分析降水特点的形成原因。 ②使学生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 3、德育目标: 使学生懂得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使人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教学重难点: 1.我国降水的分布特点及差异 2. 干湿地区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观察对比等为主的教学方法。 教具准备: 有关地图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我国南北气温的差异,搞清了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及温度带的划分与分布。这节课,再来看看我国东西干湿的差异(板书)。 讲授新课: 展示《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我国地形分布图》和《中国行政区划图》。 读图观察:引导学生按照阅读等值线地图的步骤和方法阅读上述地图,从中找出并观察判断1600毫米、800毫米、400毫米和200毫米等降水量线分别穿过我国哪些地形区、省级行政区? 学生活动:

①16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主要穿过江南丘陵、两广丘陵、云贵高原东南和西部、青藏高原东南部;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主要穿过山东丘陵、黄淮平原、黄土高原南部、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北部、青藏高原东南部;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主要穿过大兴安岭西侧、东南侧,内蒙古高原南部、黄土高原北部、青藏高原东部;2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主要穿过内蒙古高原中部、青藏高原东北部、中部。 ②16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主要穿过的省区有浙、赣、闽、台、粤、桂、云、藏、琼等;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主要穿过鲁、皖、豫、陕、甘、川、云、藏等省区;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主要穿过内蒙古、黑、吉、辽、冀、晋、陕、宁、甘、青、藏等省区;2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主要穿过内蒙古、宁、甘、青、藏等省区。 ③在上述基础上,引导学生将800毫米、400毫米等降水量线用彩色笔描出,并对照《我国1月平均气温图》观察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与哪条等温线几乎重合,其东部穿过什么东西走向山脉和什么东西流向的河流?(0℃,秦岭、淮河)以加深对秦岭—淮河这条我国南北方的自然分界线的印象。 提问:从《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中可看出,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有什么特点或规律? 小结:学生答后,补充:从图中可看出:我国各地区的降水差别很大,既有南北向的差异(南多北少),又有东西向的差异(东多西少),年降水量空间(地区)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板书:1.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特点: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年降水量空间分布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阅读材料:同学们从《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上可看出: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年降水量较多,超过1600毫米,而西北大片地区年降水量不足50毫米。那么,我国降水最多和降水最少的地方在哪里呢?同学们读《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小字资料就明白了。 过渡:前面我们了解了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特点)和总趋势,下面再来了解一下我国的干湿地区。 板书:2.干湿地区的划分与分布

全球气候一气温和降水

全球气候(一)气温和降水

————————————————————————————————作者:————————————————————————————————日期:

必修一教案(17)气候(一) 气温和降水 一.气温及等温线 (一)影响气温的因素 1.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1)纬度因素: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如热、温、寒等五带的划分) (2)海陆分布: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受海洋影响大的地区,温差小;受陆地影响大的地区,温差大(如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特征) (3)下垫面性质:植被覆盖率高、水域面积广的地区温差小,裸露地区温差大 2.大气:锋面活动、天气状况 (1)锋面活动:主要指冷(暖)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对气温的影响(如冷锋过境前,气温较高;过境时,大风降温;过境后,气温较低) (2)天气状况:白天多云,气温较低;夜晚多云,气温较高;全天多云,昼夜温差较小;全天晴天,昼夜温差大(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大气的保温作用) 3.地形 (1)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垂直递减率-0.6℃/100米) (2)山间盆地、河谷气温较高(同一热量带内,地形对冷空气起屏障作用) (3)山地阳坡比阴坡气温高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5.植被:植被覆盖率高,温差较小(对太阳辐射的屏蔽作用和蒸发量的影响) 6.水文:湖区、库区、沼泽、湿地等温差较小(热容量大,对太阳的反射率低) 7.人类活动:城市热岛效应、大气温室效应、人类营林与毁林、兴修水库、围湖造田等活动对气温的影响 (二)气温垂直递减率的变化 正常情况下,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但在不同的地点和不同的时间,可能会小于0.6℃或者大于0.6℃,如下面右图表现的曲线变陡或变缓。在①情况下,大气对流运动更加强烈;在②情况下,大气的对流运动减弱,大气比较

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第一课时)导学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导学案 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第一课时)

的差,叫()。 4、气温一般在每天的2时、()、14时、()测量,然后 计算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气温。 5.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规律 三、【合作探究展示点评】 我参与我快乐 【探究点一】气温与我们 1.“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描述的是()(选填“天气”或“气候”), 描述这一状况的要素是()(选填“气温”或“降水”),从这一句话中可以看出:天气影响着人们的()、饮食等活动。 2 .读教材第53页图3.10‘旧平均气温”,完成填空。 (1)测定气温的工具:() (2)测量时间:一般在北京时间()时、()时、()时、()(3)依次读出图中气温值:8时()℃、14时()℃、20时()℃、2时()℃ (4)日平均气温是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值的()。计算:图中的日平均气温是()。 【探究点二】气温的变化 1、气温日变化:读教材第53页图3.11 “气温日变化”,完成填空。 (1)横坐标表示(),纵坐标表示(),如果横坐标上是月份,就表示气温()变化。 (2)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作(),图中气温日较差是()℃。 2、气温年变化:读教材第53页图3.12“气温年变化”,完成填空。 (l)一年内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作()。图中的气温年较差是()℃。 (2)完成教材第54页“活动”的第1题。 (3)完成教材第55页“活动”的第2题。 四【拓展升华检测评价】 【知识点一】气温的含义和观测 1、下列关于气温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气温是指大气的温度。

B、生活中,人们比较关心的是平均气温。 C、气温对我们的生产生活影响不大。 D、描述一个地区的气温,只需要最高气温和最低汽温。 2、下列关于气温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的观测,通常只要一天观测一次 B、一天当中,陆地最高气温在正午 12 时 C、气温的测定要用温度表,一般用“℃”表示,读作摄氏度 D、一年当中,北半球陆地最高气温在 6 月份 【知识点二】气温的变化 3、下面是某地区一年的气温变化资料,四位同学根据表中数据分别绘制了该地的气温年变 化曲线图,其中正确的是( ) 4.小亮测得5月7日最高气温是24℃,最低气温是14℃,那么这天的日较差是( ) A . 38 ℃ B . 10 ℃ C . 19 ℃ D . 5 ℃ 5 .我国的吐鲁番盆地有“早穿皮袄午穿纱”的说法,这说明当地气温特点是( ) A .日平均气温高 B .气温年较差大 C .气温日较差大 D .年平均气温低 【课后检测区】 1.下列关于气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气温是指大气的冷热状况 B 一年之中,世界陆地大多数地方的月平均最高气温, 北半球出现在7月,南半球出现在1月 C .气温的观察者通常是看百叶箱中的温度计 D 一个地方气温年较差是指该地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 读某城市各月平均气温表,据此回答 2 一 4 题。 2 .我们可判断该城市位于 A .东半球 B .西半球 C .南半球 D .北半球 3 .该城市年平均气温约为 A . 16 . 7 ℃ B . 12 ℃ C . 18 . 3 ℃ D . 15 . 8 ℃4.该城市一天中,气温最高出现在 A . 24 时 B .日出前后 C . 14 时左右 D . 2 时

16、气温和降水第二课时导学案

16、《气温和降水》第2课时导学案 班级姓名 一、自主学习 1、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的固态或液态的水,统称为。 2、我国的降水存在着明显的和变化。 3、时间变化:我国各地降水量的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大部分地区的降水集中在,且与一致,这对农作物的生长十分有利,但容易发生、等灾害。 4、空间变化: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大致是:,由向逐渐减少。 5、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沿————东南边缘一线分布。 6、年降水量少于50毫米的是盆地。 7、根据和的对比关系,把我国划分为四类干湿区:、、和 。 8、我国干湿区的分界线大致和、、毫米等降水量线一致。 9、我国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区是_____________,年降水量最少的地方是__________ 。 二、小组探究 1、读P76中国的干湿地区图,完成活动。 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分界线与毫米等降水量线一致,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分界线大致与毫米等降水量线一致,半干旱与干旱地区与毫米等降水量线一致. 2、秦岭——淮河一线是________带和______带的分界线;大致与毫米等降水量线一致,大致与月等温线一致。 三、随堂练习 1.华北平原属于下列干湿地区的() A.湿润地区 B.半湿润地区 C.半干旱地区 D.干旱地区 2.下列地区,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地区、温带季风气候的是()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东北平原 C.塔里木盆地 D.华北平原 3.下列关于我国降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降水多集中在春夏两 B. 降水多集中在夏秋两季 C. 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早,雨季长 D. 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晚,雨季短 4.一个地区的干湿状况主要取决于() A. 降水量的多少 B. 蒸发量的多少 C. 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 D. 与降水量和蒸发量没有关系 5.下列关于干湿地区和温度带说法正确的是() A.东北平原在湿润地区、暖温带 B.华北平原在半湿润地区、中温带

天气与气候复习教案解析

天气与气候 卧龙山街道中学陆琳英 【课程标准】 ●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在生活中正常运用这两个术语。 ●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运用气温、降水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说出气温与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 特点。 ●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举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复习目标】 【教学模式】“自学、互动、反馈”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注重引导自主学习、问题导学,对比分析,合作探究复习等。 【学法指导】将学生分组,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自学、列举、对比、讨论、快速记忆等方式。【教具准备】相关地图及相关资料、地理助学、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多媒体展示:(要求学生齐读) 江汉春风起,冰雪昨夜除。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问题:以上诗句的描述与什么有关?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今天我们一起复习第四章天气与气候 (板书课题,出示复习目标) 同学们,还记得天气与气候这一章有哪些知识要点吗?我们共同来回顾一下:

要求:1、根据课本及提纲(助学中的自主建构)课前自主复习基础知识。 2、快速抢答,夯实基础。 【闭卷自查】 第一节:天气 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天气是短时间的大气状况,是易变的;气候是长期的(多年的)大气平均状况,是稳定的。 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1)卫星云图中白色表示_____________、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_____________,绿色表示_____________、蓝色表示_____________ (2)掌握59页天气符号 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差异 1、气温的测量工具_____________,放在_____________里,距地面_____________米 2、气温的变化: (1)气温的日变化:一天中,最高温度出现在午后_____________小时左右(14时);最低温出现在_____________。计算气温日较差=_____________ (2)气温的年变化: 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_____________月最高,_____________月最低 海洋上_____________月最高,_____________月最低;南半球则相反。 会计算气温年较差=_____________ 3、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1)等温线图 高温中心___________,低温中心_________、等温线密集处温差__、等温线稀疏处温差_____。 天 气与气 候 形成气候的 主要因素 世界气 候 及其分 降水的变 化 气温的变化 天气与生活

第四章气温和降水第二课时导学案

气温和降水(第二课时) 一、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63—64页内容, 1、降水: (注意:雨、雪、冰雹是降水,雾是低层云,不是降水。) 2、降水形成的两个基本条件:、 补充:①小水滴还需要相互碰撞、合并,使体积增大到一定程度后才能降落到地面 ②空气做上升运动时,空气温度才能下降 3、降水类型(结合课本上的概念,具体分析各种降水类型的发生原因及分布地区 ) 4、我们家乡的降水类型是哪种?年平均降水量大约是多少?降水主要集中在哪些月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降水量的测定(课本P64活动“降水量的测量”了解雨量器的使用方法.) 推算①怎样计算月降水量?年降水量? ②怎样计算某地多年的平均降水量? 二、共同探究 结合课本P64“世界降水的分布” 1、读“雨极话雨”了解世界的“雨极” 被称为雨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世界降水极不均匀,有的地区甚至多年滴雨不下,如:撒哈拉沙漠 2、根据以前学过的“等高线”“等温线”思考什么是等降水量线? 等降水量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赤道和两极地区哪里降水多?结合降水形成的条件分析原因。 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比较亚欧大陆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哪里降水多?简单说明原因。 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年降水量少于200毫米的地区主要在哪里?(提示:观察南北回归线附近) 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地形雨”多形成于:( ) A 沿海平原 B 内陆高原 C 迎海风的山坡 D 背风山坡 2.下列关于世界降水分布规律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赤道地区降水多 B 两极地区降水少 C 沿海地区降水少 D 沿海迎海风的地区降水多 3.下列降水最少的地区是:( ) A 赤道附近 B 亚欧大陆的东部沿海地区 C 中纬度大陆的西部沿海 D 两极地区 4.某地在一个月内有一次降雨为20mm,两次降雪分别为7mm和15mm,计算得出该地该月的降水量为:( ) A 27mm B 20mm C 42mm D 22mm 5.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 ) A.储水瓶 B.储水筒 C.雨量器 D.量杯 6.降水的形式包括:( ) A.雾、霜、云 B.雨、雪、霜 C.雨、雪、冰雹 D.霜、冰雹、雪 7.下列关于降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面向海洋的山坡都是多雨的 B.地处回归线附近降水一定稀少 C.有雨必有云,有云未必有雨 D.沿海地区一定多雨 8.台风带来的降水为:( ) A.地形雨B.台风雨C.对流雨D.锋面雨

七年级地理上册 气温和降水教学设计 湘教版

第二节气温和降水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时是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课本P60-63。内容包括“气温”和“世界气温的分布”两部分,是气候最基本的知识,为学习本章世界气候和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以及后面各章节分区地理气候特征的描述,提供必备的知识,所要达到的三维目标都对后面的学习至关重要。 【学情分析】 世界气温分布图比较抽象,对七年级学生来说逻辑分析能力较差,因此,读图时可能会产生一定的难度;其次,教材编排上没有先讲地球的运动,学生对理解纬度因素对气温的影响有一定困难,因此,气温分布规律的原因不宜解释过深,尽量联系生活实际。 【设计思想】 根据教学课标要求,本节课设计了二个主要的教学环节:第一个环节是了解气温和学会测量气温,首先媒体播报天气预报作为切入点引出气温,采取“小小气象学家”自主探究法,明确气温观测的方法以及气温的时间变化。第二个环节是分析气温的分布规律。首先是解决等温线的概念。因为学生已经学过等高线,所以并不难理解。最重要的部分是世界气温分布规律,主要采用“激情引趣——自主合作——点拨释疑——归纳提升”的教学模式。通过多媒体演示,采取《探索·发现》的推理、图文结合分析、注重了理论联系实际尤其是从生活体验、身边事例入手的方法等灵活变通的形式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去感受、领会知识,使知识化难为易。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气温的概念和测定方法;了解等温线概念和特点;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图,找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过程与方法启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自主合作、紧张高效的去阅读课文和图,利用知识迁移,加强读图方面的引导,挖掘地图中隐含的地图信息,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发散思维和归纳思维能力,实现图文转换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气温测定而得到的气温分布规律等一系列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通过联系家乡实际,培养学生关注家乡和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中考地理一轮复习气温与降水导学案

2017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气温与降水 预习案 一、预习目标 1.能够绘制简单的气温变化曲线图,据图分析气温的变化。 2.阅读世界年平均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3.能够绘制简单的降水量柱状图,据图分析降水的季节变化规律。 4.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二、预习要点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三、预习内容 考点1:气温与气温的变化 1.气温的含义及观测 气温是指大气的________。人们比较关心一天中的________气温和________气温;气温一般是用温度计测得的。 2.气温的变化 一般来说,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14点)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________前后;一年当中,北半球陆地平均气温最高月是____月,平均气温最低月是____月;海洋上则分别是8月与2月。而南半球相反。 考点2:气温的分布规律 1.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________。 2.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______,海洋气温____;冬季陆地气温______,海洋气温______。 3.同纬度地区,在山地,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________。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 ____________。 考点3:降水的变化及分布 1.降水的含义和类型 降水指从大气中降落的________、________、冰雹等,降水的主要形式是________。 2.降水的时间变化 同一地区,一年内各月降水量有差别,不同年份降水量也是有差别的,通常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一个地区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

3.降水的空间分布 (1)赤道附近降水__________,两极地区降水________。 (2)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降水________,东岸降水________。 (3)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________,内陆地区降水________。 探究案 探究点一、气温年变化曲线图 读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的方法: (1)估计一年中的最高月均温和最低月均温,计算气温的年较差。 (2)判断气温年变化的大小:看气温曲线变化程度大小,弯曲程度小,气温变化就小;反之,气温变化就大。 【技巧点拨】 利用气温变化曲线图可以判断该地点所在的南北半球。如果该地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也就是气温变化曲线向上凸出,表示该点位于北半球;如果该地最高气温出现在1月,也就是气温变化曲线向下凹陷,表示该点位于南半球。 1.读“三个地方的气温变化图”,回答问题。 (1)A地各月气温都在________℃以上,气温年较差最______,属于________带。 (2)B地7月气温约在________℃,1月气温约为________℃,气温年较差约为________℃。 (3)A、B、C三地都位于________半球(南、北)。 2.图表示的是四个地点的气温曲线图,其中位于热带的是( ) 探究点二、学会分析气温分布的规律及影响因素 从图中看等温线的数值变化和弯曲程度变化规律有三种特点。 1.从全球整体看气温的变化

七年级地理气温和降水教案

七年级地理气温和降水教案 Teaching plan of geography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for Grade 7

七年级地理气温和降水教案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地理是世界或某一地区的自然环境山川、气候等及社会要素的统称。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 间相互关系的学科。本教案根据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初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 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项目 内容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1月份0°等温线经过的地区,能够通过等温线图分析我国冬夏气温分别特征。 2.理解温度带的划分依据,能够在图上找出我国主要的温 度带。 3.阅读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说出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根据四城市的降水柱状图了解我国降水的季节分配特点。 4.了解我国主要的干湿地区,理解其景观的差异。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各种图表,进一步巩固读图 方法,能够快速的从地图上活动有用的地理信息。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气温和降水的分布,了解我国各地异彩纷呈的优美风光,激发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1.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的特点和主要的温度带。

2.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和主要的干湿地区。教学难点1.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2.我国温度带和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教学方法情景模拟,分组讨论,当堂达标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地图册,课本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一)新课导入根据展示图片讨论我国各地气温和降水的区别,激发对于我国气温和降水分布的学习兴趣。展示我国各地气温和降水的图片,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二)学习目标展示阅读学习目标,产生印象,带着目标去学习展示目标,简单解释目标的内容。 (三)冬季气温的分布 1.分成四个小组,分别代表海口、武汉、北京和漠河,找出所代表城市的温度范围,估计一个具体的温度值,写在题板上展示给全班。 2.找出最高和最低气温所在的小组和数值,计算温差,总结规律:自南向北逐渐降低,南北温差很大。 3.在课本图上描出0°c等温线经过的地区 1.展示《中国一月气温分布图》,鼠标点击不同部分加深

根据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判断世界气候类型-(1)

根据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判断世界气候类型的方法:首先遵循:“以温定带、以水定型” 第一步:以最低月平均气温15℃和0℃两个数值,把常用10种气候类型(除高原山地气候)虽小到三个范围内: (一)≥15℃的属于热带的四种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二)0℃<T<15℃(T指温度)的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三种类型。 (三)小于0℃的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寒带气候三种类型。月最高平均气温小于10℃的属于寒带气候。 第二步:根据降水量的月份分配和年降水量,降水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夏雨型: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二)冬雨型:地中海气候 (三)全年多雨型: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四)全年少雨型: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带气候

第三步:综合气温和降水确定气候类型。注意: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区别! 热带草原气候:月降水量达到或者超过200mm的月份少于3个月,年降水量在7050-1000mm之间。 热带季风气候:月降水量达到或者超过200mm的月份大于3个月,年总降水量在1500mm-2000mm之间。 图示:

1.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如马来群岛、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其特点为终年高温多雨,各月平均温在25—28℃之间,年降水量大多在1500毫米以上,热带雨林景观 2.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南北两侧,全年高温,分干湿季,但气温年较差略大于热带雨林气候,年降水量大多在400—1500毫米之间,热带草原景观 3.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北纬10°到北回归线附近的亚欧大陆东南部(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等地,其特点为:全年高温,一年分为旱季和雨季。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年降水量大部分地区为1500—2000毫米,热带季雨林景观。 4.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内部或大陆西岸,常年干旱少雨,气温高,蒸发强,其特点为:终年炎热干燥。年降水量普遍在250毫米以下,热带荒漠景观 5.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25°--35°的大陆东部,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降雨较多,雨热同期,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这类气候以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最为典型。常绿阔叶林 6.地中海气候分布在30°--40°的大陆西部,以地中海沿岸地区最为典型,特点是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常绿硬叶林 7.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温带地区的大陆西部,其特点为:终年温和湿润。冬季不冷(1月平均温在0℃以上),夏季不热(7月平均温在22℃以下)冬温夏凉,降水的季节分配比较均匀,气候湿润,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左右,温带阔叶林 8.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亚欧大陆东岸,(中国、朝鲜和日本的北部,以及西伯利亚东部沿海地区),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温带阔叶林 9.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在温带地区的大陆内部冬季寒冷,夏季炎热,降水稀少,且集中在夏季。草原荒漠针叶林。 10.寒带苔原气候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冰洋沿岸,长冬

气温和降水 导学案

2.世界上最寒冷的大陆是: A 亚洲 B 欧洲 C 北美洲 D 南极洲 3.关于世界气温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同纬度,高山高原地区气温高于平原地区 B 夏季,同纬度的陆地气温低于海洋 C 7月,世界气温最高的地区是赤道穿过的地区 D 世界年平均气温从低纬度向南北两极逐渐降温 4.某地7月均温20℃,1月均温为-3℃,该地的气温年较差为: A 33℃ B 17℃ C 20℃ D 23℃ 5.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间出现在: A 日出前后 B 正午时分 C 日落前后 D 午后2时 6.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 A 60℃ B 6℃ C 0.6℃ D 0.06℃ 7.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为: A 从高纬度向低纬度降低 B 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降低 C 从亚洲中部向两极降低 D 从海洋向陆地降低 8.阿拉伯人的长袍多为白色,且十分宽大,这种服装主要是为了适应: A 炎热的沙漠气候 B 潮湿多雨的气候 C 人们的视觉感受 D 终年严寒的气候 9.在世界平均气温分布图上,南半球等温线比较平直的原因是: A 南半球地势比较低 B南半球海洋面积比较广 C 北半球地势比较低 D 北半球全是陆地 10.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都大的是: A 海洋 B 陆地沿海地区 C 极地 D 大陆内部的沙漠地区 11.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是从向逐渐递减 (2)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地区,年平均气温一般在℃以上 (3)青藏高原地区年平均气温在℃以下,比同纬度其他地区低10℃,主要原因是

第四章第二节《气温和降水》第二课时导学案 科目:七年级地理课型:新知探索课授课时间:序号: 学习目标: 1、了解降水形成的条件,掌握三种降水类型。(重点) 2、了解降水的测定方法 3、能够正确阅读降水量分布图,并总结出降水量的地区差异。(难点) 学习过程: 一、主要降水类型 阅读课本63—64页内容,自主学习降水形成的两个基本条件及降水量的测 定,解释三种降水类型的成因、分布 1、降水: 注意:雨、雪、冰雹是降水,雾是低层云,不是降水。 2、降水形成的两个基本条件:、 补充:①小水滴还需要相互碰撞、合并,使体积增大到一定程度后才能降落到地面②空气做上升运动时,空气温度才能下降 3、三种降水类型及其成因、分布 对流雨: 地形雨: 锋面雨: 4、降水量的测定 阅读课本活动材料,根据日降水量的计算,推算下列问题 月降水量= 年降水量= 年平均降水量= 二、世界降水的分布 阅读课本64—65页相关内容,结合P65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小组合作讨论,完成课本65页活动题,总结世界降水分布规律规律 1.等降水量线: 1.“地形雨”多形成于: A 沿海平原 B 内陆高原 C 迎海风的山坡 D 背风山坡 2.下列关于世界降水分布规律的描述,错误的是: A 赤道地区降水多 B 两极地区降水少

七年级地理上册 3_2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导学案1新人教版

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影响气温的三大因素:纬度、海陆、地形(高度)。 2、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学习重点】 学会阅读气温分布图。 【学习难点】 理解气温变化规律和气温分布规律。 【知识导学】 《自主学习》 1、引导学生读课本52页图3.15,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①.什么是等温线? ②.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气温是否相等? ③.相邻两条等温线之间的温差是多少? ④.等温线的稀疏与气温差之间有什么关系? ⑤.在等温线闭合处,如何判断是高温中心还是低温中心? 2.一般来说,低纬度气温__,高纬度气温__。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__,海洋气 温__;冬季陆地气温__,海洋气温__。(世界气温水平分布规律) 3.在山地,气温随着海拔__而__。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__°C(气温垂直分布规律) 《合作探究》 1.关于等温线图的判读,不正确的是() A.若等温线和纬线、海岸线或等高线大致平行,说明气温受纬度位置、海陆或地形影响明显 B.一般地说,等温线较平直,反映影响气温的因素较单一

C.等温线的稀疏和密集不能说明温差大小 D.等温线向低纬方向突出时,说明突出地区的气温低于同纬度相邻地区 2.世界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A.同纬度地区气温都相同 B.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相同 C.气温从低纬向极地逐渐降低 D.同纬度的高山高原比平原气温高 3.气温受纬度因素影响的一般规律是() A. 低纬度气温低,高纬度气温高 B.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C.中纬度气温最高 D.各地气温高低与纬度没有关系 4、一活动小组在某山山脚测得的温度为22℃,山顶为16℃,请你说说该山的相对高度为() A 1000米 B 3666米 C 2000米 D 600米 5.如图,当甲地的气温为18℃时,乙地的气温大约是() A.12℃B.15℃C.18℃D.21℃ 6、“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主要原因是()

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七年级地理上册4.2气温和降水导学案1(无答案)湘教版

气温和降水 课题第四章第二节气温和降水课时 1 使用人 学习目标1、知道气温的测定方法及气温的变化。 2、理解等温线的含义。 3、学会阅读世界平均气温分布图并能总结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重点难点1、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 2、“等温线分布图”的判读 学习内容师生随笔 一、感悟新知: 自学教材P71-P76图文,完成下列问题。 1、和对生活和生产影响深刻,是我们最为关注的气候要素。 2、气温指空气的温度,常用()表示。 3、气温的测定:我们可以利用气象院中的百叶箱来测定气温,也可用温度计。 4、一天中气温最高出现在(早上、中午、下午2时、晚上)。 5、完成P72活动题第一题。 6、读图4-9,找出年平均气温大于20℃的地区,以及年平均气温最低的大洲;我们家乡的年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 二、探究新知: (一)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规律: 1、总结气温随纬度的变化规律 2、读图4-11,北半球同纬度的大陆和海洋,7月哪里的气温高?比较北半球1月和7月的海陆气温差异: 北半球1月陆地气温海洋气温 海洋气温 月陆地气温 7 北半球 、从海拔高度看,你认为同纬度海拔越高气温越 3 (二)、读图4-10、4-11,北京与悉尼相比,1月气温高的是,7月气温高的是。从而得知,南北半球季节。 三、归纳整理: 四、达标测评: 1.在同纬度地带内,高山、高原的气温较平原气温要:( ) A.相等 B.低 C.高 D.无法比较 2.一天中,陆地气温最高值一般出现在( ) A.2时左右 B.正午12时

C.下午1时左右 D.14时左右 3.一年当中,南半球陆地上气温最高的月份是:( ) A.1月 B.7月 C.8月 D.2月 学教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