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Cs处理技术

VOCs处理技术
VOCs处理技术

挥发性有机物

主要污染行业:涂装、汽车维修、包装印刷业、家具喷涂、合成材料行业、塑料橡胶制品行业、化纤行业、化学原料制药行业、胶粘剂生产行业、制鞋行业、石化行业、化工行业、纺织印染、电子信息、合成革、涂料行业、化学品等储存。

常用的方法:冷凝法、吸收法、燃烧法、催化法、吸附法。

汽车涂装和维修,包装印刷常用处理工艺:

1、沸石转轮吸附浓缩+蓄热氧化废气处理

2、活性炭吸附及光氧催化处理

3、光氧催化处理

4、蜂窝式活性炭吸附处理

5、活性炭吸附处理

6、UC光氧催化处理

7、高能等离子净化装置加电光催化法

8、水帘除尘加活性炭吸附工艺

9、过滤棉除尘加活性炭吸附工艺

10、三层过滤加等离子uv光解工艺

11、漆雾过滤+光催化+活性炭吸附

12、等离子光催化

13、活性碳吸附-脱附-催化燃烧设施

14、等离子+UV光解

15、低温等离子+复合光催化

16、等离子+UV光解设施

17、喷淋+UV光解

18、UV光解

19、喷淋+等离子光解

20、高能粒子+电光催化

21、玻纤棉+多棉球+ VOCs有机废气活性炭环保吸附箱+分机高空排放

22、漆雾过滤+光催化+活性炭

23、采用水帘、旋流物化喷淋、低温等离子、过滤棉+活性炭吸附

24、UV光氧+臭氧吸附装置

25、高效过滤器+UV等离子光解废气净化器

26、废气体防温+UV等离子+臭氧吸附剂

27、活性炭吸附脱附催化燃烧

28、水膜处理箱(喷雾过滤)+活性炭吸附

29、蜂窝活性炭吸附浓缩+催化燃烧脱附再生工艺

30、高效纤维过滤器+固定吸附床+脱附风机+催化燃烧床

31、低温等离子法

vocs处理设计方案

有限公司VOC废气治理项目 技 术 方 案 有限公司 二○一七年一月

技术方案及说明 1 设计基础资料 1.1 臭气处理指标 1.1.1 废气来源与废气成份 共有三个主要生产车间,每个车间3根30m高排气筒,引风机风量9.6万/台,废气的主要来源为生产车间主要废气成分为苯乙烯、二甲苯、苯酚、醋酸乙酯,DMF,丁酮,甲醇,三乙胺,乙酸乙酯,叔丁醇,对甲苯磺酸,异丙醇等。 现场存在问题: 1) 目前气体排放未做净化处理; 2) 未按环保要求做到无毒无异味排放,车间内外仍有很大异味; 3) 严重危害了工厂内部及周边生活环境。 1.1.2 臭气处理标准 臭气处理后尾气达到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6)《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的15米排气筒的排放标准值。具体见下表,排气筒留有气体检测口。臭气处理后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值。 针对该项目排放的废气特性,对废气处理工艺、设备选型等进行多方面比较,采用技术先进、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投资省、运行成本相对低的工艺,同时使工程获得最佳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力求满足项目业主的要求。 本工程主要目标为改善排风空气净化,控制排放气体的浓度,排放废气未经处理未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 16297-1996 )、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的二级标准执行。 根据我方完成同类工程的监测内容,主要监测指标《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 16297-1996 )表2 新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所示: 1) 感知臭味的强度(感觉量)与臭味的成分浓度(刺激量)的关系如下:依Weber, Fechner 为: I=K log C+a Stevens 为 I=KCN 式中,I 为臭气强度,C 为成分浓度 2) 臭气防治法所谓的臭气强度,以快、慢表示。(如表-1,表-2,表-3 所示)。

VOCs治理工艺设计方案

VOCs治理工艺设计方案 XXXXXXXXXXXXXX 编制日期:2017年1月 第一章项目概况 第二章工艺设计说明 一、设计原则 (1)协助企业采用科学合理的收集方式,在达到收集效果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气量。

(2)积极稳妥地采用新技术、新设备,结合企业的现状和管理水平采用先进、可靠的污染治理工艺,力求运行稳定、费用低、管理方便、维护容易,从而达到彻底消除废气污染、保护环境的目的。 (3)妥善解决项目建设及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避免二次污染。 (4)严格执行现行的防火、安全、卫生、环境保护等国家和地方颁布的规 范、法规与标准。 (5)选择新型、高效、低噪设备、注意节能降耗。 (6)总平面布置力求紧凑、合理通畅、简洁实用。尽量减小工程占地和施 工难度。 (7)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设计规范、标准,重视消防、安全工作。 (8)依据国家和地方有关环保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要求对工业污染进行治理,充分发挥建设项目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设计依据 现场勘查所掌握的第一手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主席令第九号)(2015年1月1号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5.8.29修订)(2016年1月1 日实施)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国发(1996)31号《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年6月29日修订)(2003年1 月1日实施) 《国家环境保护“十三五”计划》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三、工程范围 本设计范围包含: 1)收集系统:各点位产生VOCs已由业主进行收集; 2)成套设备:氧化预处理器、高效氧化单元,催化氧化系统;

VOCs处理法

RCO蓄热式催化燃烧装置 一、RCO净化设备适用范围 RCO设备可直接应用于中高浓度(1000mg/m3-10000 mg/m3)的有机废气 净化;RCO设备也可应用于活性炭吸附浓缩催化燃烧系统,用于替代催化燃烧和加热器部分。 RCO处理技术特别适用于热回收率需求高的场合,也适用于同一生产线上,因产品不同,废气成分经常发生变化或废气浓度波动较大的场合。应用行业包括汽车、造船、摩托车、自行车、家用电器、集装箱等生产厂的涂装生产线。石油、化工、橡胶、油漆,涂料、制鞋粘胶、塑胶制品、印铁制罐、印刷油墨、电缆及漆包线等生产线的废气处理,尤其适用于需要热能回收的企业或烘干线废气处理,可将能源回收用于烘干线,从而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可处理的有机物质种类包括苯类、酮类、酯类、酚类、醛类、醇类、醚类和烃类等等。 二、RCO净化原理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有机尾气通过引风机进入设备的旋转阀,通过选转阀将进口气体和出口气体完全分开。气体首先通过陶瓷材料填充层 (底层)预热后发生热量的储备和热交换,其温度几乎达到催化层(中层)进行催化氧化所设定的温度,这时其中部分污染物氧化分解;废气继续通过加热区(上层,可采用电加热方式或天然气加热方式)升温,并维持在设定温度;其再进入催化层完成催化氧化反应,即反应生成CO2和H2O,并释放大量的热量,以达到预期的处理效果。经催化氧化后的气体进入其它的陶瓷填充层,回收热能后通过旋转阀排放到大气中,净化后排气温度仅略高于废气处理前的温度。系统连续运转、自动切换。通过旋转阀工作,所有的陶瓷填充层均完成加热、冷却、净化的循环步骤,热量得以回收。 RCO蓄热式催化燃烧装置使用旋转阀替代了传统设备中众多的阀门以及 复杂的液压设备。有机物去除率可以达到98%以上,热回收率达到95-97%。 三、设备特点 1.操作费用低,RCO一般在有机废气达到一定浓度(1000mg/m3以上)时, 净化装置中的加热室不需进行辅助加热,节省了费用; 2.不产生氮氧化 物(NOX)等二次污染物; 3.全自动控制、操作管理方便; 4.安全性高、净化效率高达99%以上; 5. 高效的热量回收率,热回收效率≥95%。

涂装VOCs废气处理解决方案

广州和风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https://www.360docs.net/doc/9d1930957.html,/ 涂装VOCs废气处理解决方案 更多有关废气处理核心技术,请百度:和风环境技术。 涂装车间的废气主要是涂料中含有的有机溶剂和涂膜在喷涂及烘干时的分解物,统称为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其成份主要有甲苯和二甲苯。这些成份对人的健康和生活环境有害,并且有恶臭,人如果长期吸入低浓度的有机废气,会引发咳嗽、胸闷、气喘甚至肺气肿等慢性呼吸道疾病,是目前公认的强烈致癌物。 1、前言有机废气对光化学烟雾、酸雨的形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减少涂料中的VOC,开发了水性涂料和粉末涂料,但水性涂料中仍含有一定比例的有机溶剂。为此,各国颁布了相应的法令,限制该类气体的排放,我国于1997年颁布并实施的GB16297《大气污染综合排放标准》,限定了33种污染物的排放限值,其中包括苯、甲苯、二甲苯等挥发性有机溶剂。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提高,环保法规不断完善与执法力度不断提高,汽车生产厂在新建涂装线中需配置废气处理设备,对老的涂装线也在逐步补充废气处理装置,废气经过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针对不同的涂装废气,不同的厂家采用了不同的方法,下面就汽车涂装废气处理技术进行初浅的分析探讨。根据汽车涂装生产工艺,涂装废气主要来自于喷涂、干燥过程。所排放的污染物主要为:喷漆时产生的漆雾和有机溶剂,干燥挥发时产生的有机溶剂。漆雾主要来自于空气喷涂作业中溶剂型涂料飞散的部分,其成分与所使用的涂料一致。有机溶剂主要来自于涂料使用过程中的溶剂、稀释剂,绝大部分属挥发性排放,其主要的污染物为二甲苯、苯、甲苯等。故涂装中排放的有害废气的主要发生源为喷漆室、晾干室、烘干室。 2、汽车生产线废气处理方法 2.1烘干过程有机废气的治理方案电泳、中涂、面涂烘干室排出的气体属于高温、高浓度废气,适合采用焚烧的方法进行处理。目前烘干过程常用的废气处理措施有:蓄热式热力氧化技术(RTO)、蓄热式催化燃烧技术(RCO)、TNV回收式热力焚烧系统 2.1.1蓄热式热力氧化技术(RTO)蓄热式热氧化器(RegenerativeThermalOxidizer,简称RTO)是一种用于处理中低浓度挥发性有机废气的节能型环保装置。适用于大风量、低浓度,适用于有机废气浓度在100PPM—20000PPM之间。其操作费用低,有机废气浓度在450PPM以

VOCs治理方案模板DOC

北京运通博雅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 喷烤漆房废气治理 项 目 建 议 书 设计单位:北京燕山翔宇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编制时间:2015年12月

1项目概况 1.1企业简介 (企业全称、主要业务、特设产品,规模大小,地理位置及其他信息) 北京运通博雅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系北京运通汽车集团旗下4S经销店之一,是上海通用汽车授权销售服务以及售后服务中心,别克车型的整车销售、配件供应、售后服务、信息反馈4S汽车销售服务一体化经营。公司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东环北路乙1号,占地面积约为5700平方米,展厅营业面积1500余平方米,维修车间面积4500平方米。 1.2项目现状 (与VOC治理有关的状况:区域大小数量、现有工艺设备技术状况、VOC主要组成浓度性质、达标情况等。尽量数据化,表格化) 公司现有4套喷烤漆房,对需要进行喷漆的车辆进行喷烤漆维护。喷烤漆房排放的尾气——VOCs(苯、甲苯、二甲苯和非甲烷总烃等)通过喷烤漆房集气系统对废气进行收集,收集后的气体通过漆房自带的活性炭吸附装置进行处理后经排气烟囱排放至大气。 通过现场走访了解,目前公司使用的油漆均为油性漆,这些油性漆用于汽车喷涂上的面漆、中层漆和底漆。目前公司还没有使用环保的水性漆。 表1 公司VOCs调查表 序号组成原浓度 (mg/l) 排放浓 度(mg/l) 去除 率 原总量 (kg) 排放总 量(kg) 去除 率 备注

1 VOC 2 粉尘 3 注:VOCs排放总量包括油漆、固化剂、有机溶剂中甲苯、二甲苯、三甲苯、乙酸乙酯、异丙醇、轻芳烃溶剂石脑油等有机挥发物产生总量和减去现有装置活性炭吸附总量(活性炭吸附量按产生总量的20%计算)。 1.3 存在问题 (针对现有执行标准,从设备工艺技术、指标参数、管理使用维护等各方面列出存在的问题或需要解决的问题) 因目前的活性炭吸附装置吸附效率低,VOCs未得到有效的控制,仍对环境造成了污染。按照国家环保管理部门的最新要求,必须严格控制汽车修理过程中VOCs的排放量及颗粒物的排放量,拟对公司喷漆房废气净化系统进行改造,确保:(1)、VOCs排放值达到地方排放标准;2、VOCs排放总量降低90%以上,即从原先每年的产生量2931kg,减排2637.9kg,实现企业社会与经济效益双赢。 我公司在该公司提供的数据和现场勘察的基础上,根据同类企业废气数据及工程实施经验,编制了本项目的设计方案,供环保部门审查和厂方选用。 2设计规范 2.1 设计依据 (有新的或更严格的标准,需要及时更新填充进去)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其它相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于2016年1月1日生效)

vocs处理设计方案

有限公司 VOC废气治理项目 技 术 方 案 有限公司 二○一七年一月 技术方案及说明1 设计基础资料

1.1 臭气处理指标 1.1.1 废气来源及废气成份 共有三个主要生产车间,每个车间3根30m高排气筒,引风机风量9.6万/台,废气的主要来源为生产车间主要废气成分为苯乙烯、二甲苯、苯酚、醋酸乙酯,DMF,丁酮,甲醇,三乙胺,乙酸乙酯,叔丁醇,对甲苯磺酸,异丙醇等。 现场存在问题: 1) 目前气体排放未做净化处理; 2) 未按环保要求做到无毒无异味排放,车间内外仍有很大异味; 3) 严重危害了工厂内部及周边生活环境。 1.1.2 臭气处理标准 臭气处理后尾气达到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6)《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的15米排气筒的排放标准值。具体见下表,排气筒留有气体检测口。臭气处理后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值。 针对该项目排放的废气特性,对废气处理工艺、设备选型等进行多方面比较,采用技术先进、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投资省、运行成本相对低的工艺,同时使工程获得最佳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力求满足项目业主的要求。 本工程主要目标为改善排风空气净化,控制排放气体的浓度,排放废气未经处理未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 16297-1996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的二级标准执行。 根据我方完成同类工程的监测内容,主要监测指标《大气污染物综

合排放标准》( GB 16297-1996 )表2 新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所示: 1) 感知臭味的强度(感觉量)及臭味的成分浓度(刺激量)的关系如下:依Weber, Fechner 为: I=K log C+a Stevens 为 I=KCN 式中,I 为臭气强度,C 为成分浓度 2) 臭气防治法所谓的臭气强度,以快、慢表示。(如表-1,表-2,表-3 所示)。表1 9阶段快、慢表示法表2 6 阶段臭气强度表示法

VOCs常见废气处理工艺方案

1.生物除臭工艺 BCE系列生物除臭设备适用行业 海德利尔HB系列生物除臭设备适用于市政污水处理厂、污水泵站、垃圾处理厂(站)、石油石化、医药化工、食品加工、喷涂、印刷、纺织印染、皮革加工等生产行业的恶臭控制。 生物净化工艺能够有效的降解以上各行业相关系统产生的硫化氢、氨、甲烷、三甲胺、甲硫醇、甲硫醚、二甲二硫、二硫化碳和苯乙烯等污染物质,这些恶臭成分主要是水中有机物在缺氧条件下的产物。后段过滤床根据废气源条件可选配,以强化处理。(如活性炭吸附除臭、植物液除臭等)。 生物净化工艺介绍 各臭气源点的臭气经集气系统负压收集后,通过离心风机的抽送,被直接导入洗涤—生物滤床除臭设备。前段洗涤床具有有效除尘、调节臭气的湿温度、消减峰值浓度冲击、去除部分水溶性物质等功能。在后段的多级生物过滤床内,通过气液、液固传质由多种微生物将致臭物质降解。 含硫系列臭气被氧化分解成S、SO32—、SO42—。硫黄氧化菌的作用是清除硫化氢、甲硫醇、甲基化硫等硫黄化合物。含氮系列臭气被氧化分解成NH4+、NO2—、NO3—,消化菌等氮化菌的作用是清除恶臭成分中的氮。当恶臭气体为H2S时,专性的自养型硫氧化菌会在一定的条件下将H2S氧化成硫酸根;当恶臭气体为有机硫如甲硫醇时,则首先需要异氧型微生物将有机硫转化成H2S,然后H2S再由自养型微生物氧化成硫酸根。H2S+O2+自养硫化细菌+CO2→合成细胞物质+SO42—+H2O CH3SH→CH4+H2S→CO2+H2O+SO42— 当恶臭气体为NH3时,氨先与水反应生成氨水,然后在有氧条件下,经亚硝酸细

菌和硝酸细菌的硝化作用转为硝酸,在兼性厌氧条件下,硝酸盐还原细菌将硝酸盐还原为氮气。 硝化:NH3+O2→HNO2+H2O HNO2+O2→HNO3+H2O 反硝化:HNO3→HNO2→HNO→N2O→N2 后段过滤床根据废气源条件可选配,以强化处理。(如活性炭吸附除臭、植物液除臭等) BCE系列生物净化装置性能特点 微生物活性强生物填料寿命长 表面积大生物膜易生长、耐腐蚀、耐生物降解、保湿性能好、孔隙率高、压损小及良好的布气布水等特性,使用寿命可达8-10年。 设备操作简单实现自动控制 工艺运行按PLC设置实现完全自动、运行稳定、无人管理,可24小时连续运行,也适合于间断运行。 运行能耗少 由于本填料良好的保湿性能,喷淋水间歇运行,水的消耗量少。填料本身耐生物腐蚀,填料本身没有损耗,可长期稳定运行。 除臭工艺先进、合理无二次污染 有效去除硫化氢、氨气、甲硫醇等特定污染物,去除率高达95%以上,任何季节、气候条件下都能满足各地最严格的除臭环保要求。排放产物人畜无害,属环境友好性技术,无二次污染。 2.低温等离子体技术 低温等离子体除臭设备适用行业

VOCs生物处理设计方案

美锐电子VOCs废气项目整改 设 计 方 案 编制单位:广东中保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2019 年 4 月 22 日

一、项目背景及治理需求 1.1项目背景 根据惠州美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目前VOCs治理系统情况以及会审专家的意见,结合项目情况,通过我司的综合整改升级后,使有VOCs治理系统能够长期稳定高效运行,并能达到更严格的减排要求。 1.2 目前情况分析 本项目VOCs废气主要为美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PVC板时不同工序产生的。 合计风量42600m3/h,经现场考察综合考虑,本方案将原有的四套废气处理设备各保留每一套废气处理系统的喷淋塔,合并后按42600m3/h进行设计。 二、升级方案 由于PCB行业有机废气出口浓度在100mg/m3以内,属于大风量低浓度,因此,本次整改将升级为“生物接触氧化装置”治理,并结合原有喷淋塔(水喷淋)技术,进一步提高治理系统的净化效率和稳定性。 2.1 VOCs生物接触氧化装置治理系统简介 工作原理:生物接触氧化治理系统采用高效生物洗涤器及其有利于生物附着和生长的永久性的大表面积生物填料,使微生物在适宜的环境下,在生物填料表面形成生物膜,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利用废气中的无机和有机物作为碳源和能源,通过降解VOCs物质维持其生命活动,并将VOCs物质分解为二氧化碳、水、矿物质等无臭物,达到净化废气的目

图 2-2 生物池治理系统工作原理图 VOCs治理过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气液扩散阶段,VOCs中的污染物通过填料气液界面由气相转移到液相;第二阶段:液固扩散阶段,恶臭物质向微生物膜表面扩散,废气中的异味分子由液相扩散到生物填料的生物膜(固相),污染物质被微生物吸附、吸收;第三阶段:生物氧化阶段,微生物将VOCs废气氧化分解—生物填料表面形成的生物膜中的微生物把异味分子氧化,同时生物膜会引起氮或磷等营养物质及氧气的扩散和吸收。上述三个阶段的主要反应方程式如下: VOCs废气的氧化过程需要各种微生物共同参与,VOCs废气不同的氧化阶 段需要不同的微生物。

vocs处理设计方案

v o c s处理设计方案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有限公司 VOC废气治理项目 技 术 方 案 有限公司 二○一七年一月 技术方案及说明 1 设计基础资料 臭气处理指标 废气来源与废气成份 共有三个主要生产车间,每个车间3根30m高排气筒,引风机风量万/台,废气的主要来源为生产车间主要废气成分为苯乙烯、二甲苯、苯酚、醋酸乙酯,DMF,丁酮,甲醇,三乙胺,乙酸乙酯,叔丁醇,对甲苯磺酸,异丙醇等。 现场存在问题: 1) 目前气体排放未做净化处理; 2) 未按环保要求做到无毒无异味排放,车间内外仍有很大异味;

3) 严重危害了工厂内部及周边生活环境。 臭气处理标准 臭气处理后尾气达到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6)《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的15米排气筒的排放标准值。具体见下表,排气筒留有气体检测口。臭气处理后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值。 针对该项目排放的废气特性,对废气处理工艺、设备选型等进行多方面比较,采用技术先进、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投资省、运行成本相对低的工艺,同时使工程获得最佳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力求满足项目业主的要求。 本工程主要目标为改善排风空气净化,控制排放气体的浓度,排放废气未经处理未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 16297-1996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的二级标准执行。 根据我方完成同类工程的监测内容,主要监测指标《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 16297-1996 )表2 新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所示:

七大VOCs废气处理技术工艺详细讲解

七大VOCs废气处理技术工艺详解 当前,VOC废气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热破坏法、变压吸附分离与净化技术、吸附法和氧化处理方法等。 一、VOC废气处理技术——热破坏法 热破坏法是指直接和辅助燃烧有机气体,也就是VOC,或利用合适的催化剂加快VOC的化学反应,最终达到降低有机物浓度,使其不再具有危害性的一种处理方法。 热破坏法对于浓度较低的有机废气处理效果比较好,因此,在处理低浓度废气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这种方法主要分为两种,即直接火焰燃烧和催化燃烧。直接火焰燃烧对有机废气的热处理效率相对较高,一般情况下可达到99%。而催化燃烧指的是在催化床层的作用下,加快有机废气的化学反应速度。这种方法比直接燃烧用时

更少,是高浓度、小流量有机废气净化的首选技术。 二、VOC废气处理技术——吸附法 有机废气中的吸附法主要适用于低浓度、高通量有机废气。现阶段,这种有机废气的处理方法已经相当成熟,能量消耗比较小,但是处理效率却非常高,而且可以彻底净化有害有机废气。实践证明,这种处理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但是这种方法也存在一定缺陷,它需要的设备体积比较庞大,而且工艺流程比较复杂;如果废气中有大量杂质,则容易导致工作人员中毒。所以,使用此方法处理废气的关键在于吸附剂。当前,采用吸附法处理有机废气,多使用活性炭,主要是因为活性炭细孔结构比较好,吸附性比较强。 此外,经过氧化铁或臭氧处理,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将会更好,有机废气的处理将会更加安全和有效。 三、VOC废气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法 从处理的基本原理上讲,采用生物处理方法处理有机废气,是使用微生物的生理过程把有机废气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简单的无机物,比如CO2、H2O和其它简单无机物等。这是一种无害的有机废气处理方式。 一般情况下,一个完整的生物处理有机废气过程包括3个基本步骤:a) 有机废气中的有机污染物首先与水接触,在水中可以迅速溶解;b) 在液膜中溶解的有机物,在液态浓度低的情况下,可以逐步扩散到生物膜中,进而被附着在生物膜上的微生物吸收;c) 被微生物

整理vocs处理设计方案

vocs处理设计 整理人尼克 方案

目录 概述 (4) 0.1项目由来 (4) 0.2项目特点 (4) 0.3环境影响评价过程 (4) 0.4项目分析判定情况 (5) 0.5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影响 (10) 0.6评价结论 (10) 0.7致谢 (10) 1总则 (11) 1.1编制依据 (11) 1.2评价指导原则 (11) 1.3评价目的及任务 (12) 1.4评价因子与评价标准 (12) 1.5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范围 (14) 1.6环境功能区划及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16) 1.7环境影响评价方法选取 (17) 2建设项目概况与工程分析 (19) 2.1建设项目概况 (19) 2.2工程分析 (25) 2.3污染源源强分析与核算 (31) 3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37) 3.1自然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37) 3.2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38) 3.3区域污染源调查 (44) 4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45) 4.1施工期 (45) 4.2运营期 (45) 5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 (64) 5.1大气污染治理措施 (64) 5.2废水污染治理措施 (70) 5.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70) 5.4固体废物处置及综合利用 (71) 5.5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 (72) 5.6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73) 5.7项目环境保护投资 (73) 6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75) 6.1经济效益分析 (75) 6.2社会效益分析 (75) 6.3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75) 7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77) 7.1环境管理 (77) 7.2环境监测 (80)

vocs处理设计方案

v o c s处理设计方案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有限公司VOC废气治理项目 技 术 方 案 有限公司 二○一七年一月 技术方案及说明

1 设计基础资料 臭气处理指标 废气来源与废气成份 共有三个主要生产车间,每个车间3根30m高排气筒,引风机风量万/台,废气的主要来源为生产车间主要废气成分为苯乙烯、二甲苯、苯酚、醋酸乙酯,DMF,丁酮,甲醇,三乙胺,乙酸乙酯,叔丁醇,对甲苯磺酸,异丙醇等。 现场存在问题: 1) 目前气体排放未做净化处理; 2) 未按环保要求做到无毒无异味排放,车间内外仍有很大异味; 3) 严重危害了工厂内部及周边生活环境。 臭气处理标准 臭气处理后尾气达到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6)《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的15米排气筒的排放标准值。具体见下表,排气筒留有气体检测口。臭气处理后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值。 针对该项目排放的废气特性,对废气处理工艺、设备选型等进行多方面比较,采用技术先进、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投资省、运行成本相对低的工艺,同时使工程获得最佳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力求满足项目业主的要求。 本工程主要目标为改善排风空气净化,控制排放气体的浓度,排放废气未经处理未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 16297-1996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的二级标准执行。

根据我方完成同类工程的监测内容,主要监测指标《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 16297-1996 )表2 新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所示: 1) 感知臭味的强度(感觉量)与臭味的成分浓度(刺激量)的关系如下:依Weber, Fechner 为: I=K log C+a Stevens 为 I=KCN 式中,I 为臭气强度,C 为成分浓度 2) 臭气防治法所谓的臭气强度,以快、慢表示。(如表-1,表-2,表-3 所示)。表1 9阶段快、慢表示法表2 6 阶段臭气强度表示法

vocs处理设计方案

v o c s处理设计方案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有限公司 VOC废气治理项目 技 术 方 案 有限公司 二○一七年一月 技术方案及说明 1 设计基础资料 臭气处理指标 废气来源与废气成份 共有三个主要生产车间,每个车间3根30m高排气筒,引风机风量万/台,废气的主要来源为生产车间主要废气成分为苯乙烯、二甲苯、苯酚、醋酸乙酯,DMF,丁酮,甲醇,三乙胺,乙酸乙酯,叔丁醇,对甲苯磺酸,异丙醇等。 现场存在问题: 1) 目前气体排放未做净化处理; 2) 未按环保要求做到无毒无异味排放,车间内外仍有很大异味; 3) 严重危害了工厂内部及周边生活环境。 臭气处理标准

臭气处理后尾气达到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6)《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的15米排气筒的排放标准值。具体见下表,排气筒留有气体检测口。臭气处理后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值。 针对该项目排放的废气特性,对废气处理工艺、设备选型等进行多方面比较,采用技术先进、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投资省、运行成本相对低的工艺,同时使工程获得最佳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力求满足项目业主的要求。 本工程主要目标为改善排风空气净化,控制排放气体的浓度,排放废气未经处理未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 16297-1996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的二级标准执行。 根据我方完成同类工程的监测内容,主要监测指标《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 16297-1996 )表2 新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所示: 1) 感知臭味的强度(感觉量)与臭味的成分浓度(刺激量)的关系如下:依

vocs处理设计方案

v o c s处理设计方案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有限公司VOC废气治理项目 技 术 方 案 有限公司 二○一七年一月

技术方案及说明 1 设计基础资料 臭气处理指标 废气来源与废气成份 共有三个主要生产车间,每个车间3根30m高排气筒,引风机风量万/台,废气的主要来源为生产车间主要废气成分为苯乙烯、二甲苯、苯酚、醋酸乙酯,DMF,丁酮,甲醇,三乙胺,乙酸乙酯,叔丁醇,对甲苯磺酸,异丙醇等。 现场存在问题: 1) 目前气体排放未做净化处理; 2) 未按环保要求做到无毒无异味排放,车间内外仍有很大异味; 3) 严重危害了工厂内部及周边生活环境。 臭气处理标准 臭气处理后尾气达到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6)《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的15米排气筒的排放标准值。具体见下表,排气筒留有气体检测口。臭气处理后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值。 针对该项目排放的废气特性,对废气处理工艺、设备选型等进行多方面比较,采用技术先进、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投资省、运行成本相对低的工艺,同时使工程获得最佳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力求满足项目业主的要求。

本工程主要目标为改善排风空气净化,控制排放气体的浓度,排放废气未经处理未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 16297-1996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的二级标准执行。 根据我方完成同类工程的监测内容,主要监测指标《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 16297-1996 )表2 新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所示: 1) 感知臭味的强度(感觉量)与臭味的成分浓度(刺激量)的关系如下:依Weber, Fechner 为: I=K log C+a Stevens 为 I=KCN 式中,I 为臭气强度,C 为成分浓度

挥发性有机物VOCs一厂一策提标改造方案模板

………………………………………………最新资料推荐………………………………………XXXXX单位/公司VOCs“一厂一策”提标改造 方案 企业名称: 编制单位: 编制时间:

目录

1企业现状 1.1企业概况 1.2生产现状 1.3生产工艺流程 1.4原辅材料使用情况 1.5生产设备情况 1.6有机液体储存情况 1.7设备动静密封点情况 1.8含挥发性有机物料的废水集输、储存、处理处置情况1.9有组织废气排放情况 2现状排查及排放量计算 2.1设备动静密封点泄漏 2.1.1现状排查 2.1.2排放量计算 2.2有机液体储存与调和挥发损失 2.2.1现状排查 2.2.2排放量计算 2.3 有机液体装载挥发损失 2.3.1现状排查 2.3.2排放量计算 2.4废水集输、储存、处理处置 2.4.1现状排查 2.4.2排放量计算 2.5工艺有组织排放 2.5.1现状排查 2.5.2排放量计算

2.6燃烧烟气排放 2.6.1现状排查 2.6.2排放量计算 2.7工艺无组织排放 2.7.1现状排查 2.7.1.1、进出料VOCs废气控制排查 2.7.1.2物料转移VOCs废气控制排查 2.7.1.3固液分离过程VOCs废气控制排查 2.7.1.4干燥过程VOCs废气控制排查 2.7.1.5溶剂回收VOCs废气控制排查 2.7.1.6真空尾气VOCs废气控制排查 2.7.1.7灌装(包装)VOCs废气控制排查 2.7.1.8固废(液)贮存系统VOCs废气控制排查2.7.2排放量计算 2.8采样过程排放 2.8.1现状排查 2.8.2排放量计算 2.9火炬排放 2.9.1现状排查 2.9.2排放量计算 2.10非正常工况(含开停工及维修)排放2.10.1现状排查 2.10.2排放量计算 2.11冷却塔、循环冷却系统释放 2.11.1现状排查 2.11.2排放量计算

挥发性有机物VOCs一厂一策提标改造方案计划材料模板

XXXXX单位/公司VOCs“一厂一策”提标改造 方案 企业名称: 编制单位: 编制时间:

目录

1企业现状 1.1企业概况 1.2生产现状 1.3生产工艺流程 1.4原辅材料使用情况 1.5生产设备情况 1.6有机液体储存情况 1.7设备动静密封点情况 1.8含挥发性有机物料的废水集输、储存、处理处置情况1.9有组织废气排放情况 2现状排查及排放量计算 2.1设备动静密封点泄漏 2.1.1现状排查 2.1.2排放量计算 2.2有机液体储存与调和挥发损失 2.2.1现状排查 2.2.2排放量计算 2.3 有机液体装载挥发损失 2.3.1现状排查 2.3.2排放量计算 2.4废水集输、储存、处理处置 2.4.1现状排查 2.4.2排放量计算 2.5工艺有组织排放 2.5.1现状排查 2.5.2排放量计算

2.6燃烧烟气排放 2.6.1现状排查 2.6.2排放量计算 2.7工艺无组织排放 2.7.1现状排查 2.7.1.1、进出料VOCs废气控制排查 2.7.1.2物料转移VOCs废气控制排查 2.7.1.3固液分离过程VOCs废气控制排查 2.7.1.4干燥过程VOCs废气控制排查 2.7.1.5溶剂回收VOCs废气控制排查 2.7.1.6真空尾气VOCs废气控制排查 2.7.1.7灌装(包装)VOCs废气控制排查 2.7.1.8固废(液)贮存系统VOCs废气控制排查2.7.2排放量计算 2.8采样过程排放 2.8.1现状排查 2.8.2排放量计算 2.9火炬排放 2.9.1现状排查 2.9.2排放量计算 2.10非正常工况(含开停工及维修)排放2.10.1现状排查 2.10.2排放量计算 2.11冷却塔、循环冷却系统释放 2.11.1现状排查 2.11.2排放量计算

挥发性有机物VOC处理进展概述

挥发性有机物VOC处理进展概述 一、有机废气的各种净化方法 1.1吸附法 吸附法是一种从有机废气中去除可吸附的VOC组分或回收溶剂的一种传统方法。吸附操作的原理是在气相中需要分离的气体组分(吸附质)可以选择性的与固体表面(吸附剂)相结合,然后再经解吸又回到气相中,通常吸附分为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两种。VOC的净化主要采用物理吸附的方法,与其他方法相比,吸附法可以吸附浓度很低的(甚至痕量)组分,经解吸后可大大增浓,因而可以从废气中出去溶剂蒸气和最后经分离来回收溶剂。它有很多优点:不需要水,不需要辅助燃料,而且能适应废气浓度的变化和吸附卤代烃类和含无机物的挥发组分。 典型的吸附等温曲线如图3所示,工业上吸附等温曲线方程常用经验公式表示,其中与最事实最吻合的是由布鲁诺(Brunauer)、埃麦特(Emmet)和泰勒(Teller)于1938年在兰米尔方程基础上提出的描述多分子层吸附理论的方程(BET方程)。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当气体混合物通过填装固体吸附剂的床层时,要分离组分被吸附在固体表面上;当吸附剂达到饱和时,被吸附的物质通过加热或减压而解吸,在这个过程中吸附剂得到再生。由于吸附剂的吸附容量较低,因此至少需要两套吸附器来完成吸附、解吸的连续操作过程。若用热空气或过热蒸汽来解吸,则不仅可以使床层温度升高,而且可使要吸附的气体组分的分压降低;分离出的气体组分就处于热空气或水蒸气中,经冷却、冷凝分离。在用水蒸气解吸的情况下,由于大部分的VOC在水中的溶解度极低,经冷凝而成为两相,因此很容易分离。 有机废气净化常用的吸附剂是活性炭或活性焦炭,因为它们不仅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而且对非极性物质具有优异的吸附性能,而对极性物质如水的吸附性能很差,因而就有可能方便的用水蒸气再生。

废气(VOCs)处理技术

微波催化技术 技术作用原理 频率从300MHz~300GMHz的电磁波,其方向和大小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微波与废气物分子直接作用,将超高频电磁波能量对废气进行微波辐射,使细胞中极性物质随高频微波场的摆动受到干扰和阻碍,引起微生物细胞的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受凝固或变性失活,从而导致其突变或死亡,同时对磁共振使之产生强磁辐射对废气分子进行切割、破坏、断裂,如:氨、三甲胺、硫化氢、甲硫氢、甲硫醇、甲硫醚、二甲二硫、二硫化碳和苯乙烯,硫化物H2S、VOC类,苯、甲苯、二甲苯的分子键,破坏细菌的核酸(DNA),再通过臭氧进行氧化反应,彻底达到脱臭及杀灭细菌的目的。最后采用特制合成催化剂对废气进行光合还原反应。可有效地破坏废气中分子链,将有毒有害物质改变成为低分子无害物质,如水和二氧化碳等。 ■适用领域 氨、三甲胺、硫化氢、甲硫氢、甲硫醇、甲硫醚、二甲二硫、二硫化碳和苯乙烯,硫化物H2S、VOC类,苯、甲苯、二甲苯、甲醛等多种复杂性废气。运用于化工、造纸、医药、食品、橡胶、轮胎、汽车、喷涂等多个领域。

■技术特点 1、处理能力比传统技术强,可根据不同工况特制。 2、设备占地小、质量轻,如:处理10万风量的废气,设备占地只需3个平方,总质量仅为200多千克 3、免维护:设备无需添加任何易耗材料,整体设使用寿命在5年以上,无需人工看管维护。 4、节能:设备运行过程中单台设备运行只需1-6度电,6度电可以处理10万风量的废气,真正意义上做到节能环保。 5、稳定性:整机所有配件均属于持续性材料,适用于24小时不间断运行。 6、安全性:主体设备无电路,真正实现远程智能操作,无安全隐患。 UV光氧化技术 技术原理 一、利用特制的高能UV紫外线光束照射恶臭气体,裂解恶臭气体如:氨、三甲胺、硫化氢、甲硫氢、甲硫醇、甲硫醚、二甲二硫、二硫化碳和苯乙烯,硫化物H2S、VOC类,苯、甲苯、二甲苯的分子键。 二、利用高臭氧分解空气中的氧分子产生游离氧,即活性氧,因游离氧所携正负电子不平衡所以需与氧分子结合,进而产生臭氧,使呈游离状态的污染物分子与臭氧氧化结合成小分子无害或低害的化合物。如CO2、H2O等。UV+O2→O-+O*(活性氧)O+O2→O3(臭氧)。 三、利用特制的催化剂进行氧化还原反应;运用高能UV紫外线光束、臭氧及催化剂对恶臭气体进行协同分解氧化反应,使恶臭气体物质其降解转化成低分子化合物、水和二氧化碳,彻底达到脱臭及杀灭细菌的目的。

有机废气(VOCs)处理技术综述

有机废气(VOCs)处理技术综述 来源:内蒙古环境科学更新时间:09-8-21 13:47 作者: 马生柏汪斌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 ,化工企业的大量新起 ,在加上环保投资力度的不够 ,导致了大量工业有机废气的排放 ,使得大气环境质量下降 ,给人体健康来严重危害 ,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 ,因此 ,需要加大对有机废气的处理。对有机废气的治理 ,人们早就有研究 ,而且已经开发出一些卓有成效的控制技术 ,如广泛采用并且研究较多的有热破坏法、冷凝法、吸收法等 ,近年来形成的新控制技术有生物膜法、电晕法、等离子体分解法等。本文将对上述方法作较为详细的介绍。 1 有机废气处理技术 1 . 1 热破坏法 热破坏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也是研究较多的有机废气治理方法 ,特别是对低浓度有机废气 ,有机化合物的热破坏可分为直接火焰燃烧和催化燃烧。直接火焰燃烧是一种有机物在气流中直接燃烧和辅助燃料燃烧的方法。多数情况下,有机物浓度较低 ,不足以在没有辅助燃料时燃烧。直接火焰燃烧在适当温度和保留时间条件下 ,可以达到 99%的热处理效率。 催化燃烧是有机物在气流中被加热 ,在催化床层作用下 ,加快有机物化学反应 (或破坏效率的方法 ) ,催化剂的存在使有机物在热破坏时比直接燃烧法需要更少的保留时间和更低的温度。催化剂在催化燃烧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用于有机废气净化的催化剂主要是金属和金属盐 ,金属包括贵金属和非贵金属。目前使用的金属催化剂主要是 Pt、 Pd,技术成熟 ,而且催化活性高 ,但价格比较昂贵而且在处理卤素有机物 ,含 N、 S、 P等元素时 ,有机物易发生氧化等作用使催化剂失活。非金属催化剂有过渡族元素钴、稀土等。近年来催化剂的研制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进行得较多 ,而且多集中于非贵金属催化剂并取能得了很多成果。例如 V2O5 +MOX (M:过渡族金属 ) +贵金属制成的催化剂用于治理甲硫醇废气 , Pt + Pd + Cu催人剂用于治理含氮有机醇废气。 由于有机废气中常出现杂质 ,很容易引起催化剂中毒 ,导致催化剂中毒的毒物 (抑制剂主要有磷、铅、铋砷、锡、汞、亚铁离子锌、卤素等。催化剂载体起到节省催化剂 ,增大催化剂有效面积 ,使催化剂具有一定机械强度 ,减少烧结 ,提高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的作用。能作为载体的材料主要有 AL2O3、铁钒、石棉、陶土、活性炭、金属等 ,最常用的是陶瓷载体一般制成网状、球状、柱状、峰窝

vocs处理设计方案

vocs处理设计方案 1 2020年4月19日

有限公司 VOC废气治理项目 技 术 方 案 有限公司 二○一七年一月 技术方案及说明 1 设计基础资料 2 2020年4月19日

1.1臭气处理指标 1.1.1 废气来源与废气成份 共有三个主要生产车间,每个车间3根30m高排气筒,引风机风量9.6万/台,废气的主要来源为生产车间主要废气成分为苯乙烯、二甲苯、苯酚、醋酸乙酯,DMF,丁酮,甲醇,三乙胺,乙酸乙酯,叔丁醇,对甲苯磺酸,异丙醇等。 现场存在问题: 1) 当前气体排放未做净化处理; 2) 未按环保要求做到无毒无异味排放,车间内外仍有很大异味; 3) 严重危害了工厂内部及周边生活环境。 1.1.2 臭气处理标准 臭气处理后尾气达到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6)《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的15米排气筒的排放标准值。具体见下表,排气筒留有气体检测口。臭气处理后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值。 针对该项目排放的废气特性,对废气处理工艺、设备选型等进行多方面比较,采用技术先进、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投资省、运行成本相对低的工艺,同时使工程获得最佳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力求满足项目业主的要求。 本工程主要目标为改进排风空气净化,控制排放气体的浓度,排放废气未经处理未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 3 2020年4月19日

1996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的二级标准执行。 根据我方完成同类工程的监测内容,主要监测指标《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 16297-1996 )表2 新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所示: 1) 感知臭味的强度(感觉量)与臭味的成分浓度(刺激量)的关系如下:依 Weber, Fechner 为: I=K log C+a Stevens 为 I=KCN 式中,I 为臭气强度,C 为成分浓度 2) 臭气防治法所谓的臭气强度,以快、慢表示。(如表-1,表-2,表-3 所示)。 4 2020年4月19日

焦化厂挥发性有机物(VOC)治理改造工程设计方案 签字版

1 总论 1.1概述 目前,中国的工业发展进入到一个新阶段,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影响到了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针对当前严峻环保形势,为了更进一步治理环境,根据《河北省焦化行业污染整治专项行动方案》和《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171-2012)的相关规定,现对邯钢焦化厂煤气净化区域挥发性有机物进行治理。控制工业等生产领域有害气体的排放,减少其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邯钢焦化厂煤气净化区域,由于没有采取尾气处理措施,不能满足当前的环保要求,需要进行挥发性有机物的治理,在两个新油库区域、两个冷凝区域(其中二冷凝区域需要考虑蒸氨)、两个粗苯区域各建设一套处理装置,涉及到的硫铵工艺一并考虑。 1.1.1设计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 《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1—2015) 河北省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3/ 2322—2016) 《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171-2012) 《焦化厂安全规程》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 50025-2004)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14)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13)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2014)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2015)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15)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3-2011) 《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JGJ 116-2009)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7-2012) 《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化》(GB / T 50344-2004)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化》(GBJ 107-2010)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化》(JGJ 59-2011) 《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化》(GB / T 50315-2011)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 80-2011)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28-2010)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 33-2012)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2012)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 50194-2014)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化》(JGJ 146-201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6-2007)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343-2012)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2009) 《建筑设计消防规范》(GB50016-2006) 《焦化安全规程》(GB12710-2008) 1.1.2设计范围及内容 本项目的设计范围为: 一系统冷凝区域、二系统冷凝区域、一系统粗苯区域、二系统粗苯区域、南油库区域、北油库区域的尾气治理。 (1)与系统配套的电气设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