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重症患者肠内营养200例护理分析
神经内科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护理分析

神经内科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护理分析
神经内科重症患者通常存在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如营养不良、代谢紊乱、免疫功
能下降等。
为了维持患者的营养和能量需要,除了静脉输液外,肠内营养护理也是必不可
少的。
肠内营养护理所选用的营养配方应考虑患者的病因和病理生理状况,选择合适的营养
素配方,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
同时,根据患者的消化功
能情况选择不同类型的肠内营养方式。
对于神经内科重症患者,存在消化道功能不全的情况,需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定制化
的肠内营养护理。
比如,对于不能耐受全肠外营养的患者,可采用部分肠内营养。
此外,
还需注意控制输液和营养的速度,避免过快输液导致水、电解质紊乱等副作用。
在肠内营养管理过程中,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及其肠内营养反应,包括肠痉挛、腹泻、呕吐等。
如果出现上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营养支持,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同时,护士应与医生密切合作,及时进行评估和调整肠内营养计划,确保患者获得最佳的
营养支持。
总之,神经内科重症患者的肠内营养管理需要个性化的定制,选择合适的肠内营养营
养配方和方法,并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时调整肠内营养计划,以达到最佳护理效果。
神经内科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护理分析

神经内科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护理分析神经内科重症患者常常出现瘫痪、咽喉功能障碍、吞咽困难等问题,导致饮食摄入受限,影响患者的营养状况。
在这种情况下,肠内营养护理成为重症患者的重要营养支持方式之一。
本文将从神经内科重症患者的特点、肠内营养护理的适应症和禁忌症、肠内营养配方选择及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临床医护人员提供参考。
一、神经内科重症患者的特点神经内科重症患者通常表现为瘫痪、咽喉功能障碍、吞咽困难等症状,从而导致口服饮食受限。
部分患者还伴有呼吸困难、呕吐、腹泻等消化系统并发症。
这些特点使得患者容易出现营养不良和代谢紊乱,因此需要及时给予营养支持和干预。
二、肠内营养护理的适应症和禁忌症肠内营养护理适应于不能通过口服摄取足够营养的患者,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① 高通气性鼻炎和食管裂孔疝;② 吞咽功能障碍,无法满足足够摄取的患者;③ 消化系统功能不良,或存在吸收不良情况;④ 术后不能进食,或者需要长期等待手术的患者;⑤副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需要额外摄入营养的患者。
而对于以下情况的患者,则不适合采用肠内营养护理:① 肠道功能无法恢复或永久性手术造口患者;② 肠道解剖异常或功能障碍,无法用于肠内营养的患者;③ 预期不能进食或肠道功能无法使用3-5天的患者。
三、肠内营养配方选择在选择肠内营养配方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首先要考虑患者的疾病类型和严重程度,以及患者的能量和营养素需求。
对于神经内科重症患者来说,通常需要高蛋白、高能量的配方,以满足其身体代谢的需求。
要考虑患者的肠道适应性和耐受性。
对于肠道功能相对较差的患者,可以选择易消化、少渣、低渗透压的配方,减轻对肠道的刺激,并提高肠道的吸收能力。
配方的成分还需要考虑到患者的肝肾功能状况,以及对一些特殊成分的耐受性。
对于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要选择低蛋白、低钠的配方,以减轻对这些器官的负担。
要考虑患者的口服进食情况和需求。
如果患者有食欲,可以适当选择具有一定口感和风味的配方,以提高患者的食欲和进食量。
神经内科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护理分析

神经内科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护理分析神经内科重症患者是指因脑血管疾病、脑外伤、脑肿瘤等原因引起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严重,丧失自理能力,处于生命危险状态的患者。
这类患者常常存在吞咽困难、消化吸收障碍、代谢紊乱等问题,肠内营养护理对其生命质量和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神经内科重症患者的肠内营养护理进行分析,以期对临床护理工作进行指导。
神经内科重症患者存在的问题神经内科重症患者的肠内营养护理面临以下问题:1. 吞咽困难:患者可能由于神经系统疾病导致吞咽困难,无法正常进食,造成营养摄入不足。
2. 消化吸收障碍:神经内科重症患者常伴有消化吸收功能障碍,导致食物无法被有效吸收利用。
3. 代谢紊乱:部分神经内科重症患者可能出现代谢紊乱,如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加、脂肪代谢异常等。
肠内营养护理的原则针对上述问题,神经内科重症患者的肠内营养护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 个体化:根据患者的病情、病理特点和营养状况,制定个体化的营养护理方案。
2. 安全性:保证肠内营养的安全性,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3. 全面性:全面考虑患者的能量、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需求,进行综合营养支持。
4. 有效性:利用科学的方法和有效的营养支持手段,确保患者得到充分的营养供给。
肠内营养护理的操作1. 早期喂养:对于能够经口摄入的患者,应尽早进行膳食营养支持,避免肠道功能退化。
2. 膳食种类选择:选择易于消化吸收的膳食,如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丰富的食材等。
3. 避免肠粘连:定时更换体位,预防肠道粘连及扭转。
4. 营养素补充:根据患者的营养状态,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素,维持患者的营养平衡。
5. 精准调整:根据患者的病情发展和营养状况,精准调整膳食的能量和营养成分组成。
必要时,可通过管饲营养支持来辅助肠内营养护理,包括经鼻胃管或经胃造瘘管的管饲等。
营养支持方式的选择对于神经内科重症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护理时,可以选择以下营养支持方式:1. 膳食营养支持:适用于能够进食的患者,通过合理膳食调配,保证患者的营养需求。
神经内科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护理分析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年 第16卷 第89期295·临床监护·神经内科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护理分析张蕾(内蒙古包头市中心医院 神经内科,内蒙古 包头 014000)摘要:目的探究神经内科重症患者实施肠内营养的护理效果[1]。
方法我院选择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间诊治的400例神经内科重症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的200例患者实施常规的治疗及肠内营养,观察组的200例患者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实施肠内营养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病程、死亡人数、治愈人数、并发症情况以及后遗症出现几率等,同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通过比较,对照组重症神经内科患者的病情持续时间超过79d,治愈率为34.0%死亡率为7.0%,并发症发病率为9.0%,后遗症发病率为13.0%;观察组为病情持续时间为55d,治愈率为95.0%,死亡率为1.0%,并发症发生率为1.0%,后遗症发病率为9.0%。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神经内科重症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肠内营养及相关护理措施能够促进患者恢复健康[2],提升患者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以及出现并发症的几率,进而发挥满意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神经内科;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护理措施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6.89.2710 引言神经内科重症患者常常存在难以吞咽、意识障碍等症状,这些问题的存在将会对病患者的进食产生直接的影响,导致机体长期处于高分解以及高代谢状态,严重时甚至导致患者出现营养代谢障碍,引起患者免疫力降低,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以及急性低蛋白血症等情况。
但是这类患者消化以及胃肠吸收功能都处于正常范围,因而提供合理的营养支持已经成为支持脏器功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肠内营养符合患者生理需求,能够提升患者机体的免疫力,降低患者住院所需时间,避免重症患者出现并发症,加快幻想着肠功能恢复。
神经内科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护理分析

神经内科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护理分析神经内科重症患者通常由于中风、脑出血、颅脑外伤等原因导致严重的神经系统损伤,需要长期卧床休息和严格的治疗。
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常常出现吞咽困难、消化系统功能减退等问题,导致肠内营养障碍。
对神经内科重症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和预后。
1. 高能量需求:神经内科重症患者因为体力活动受限,需要保持高能量摄入以维持基础代谢和恢复功能。
2. 消化功能差:由于患者长期卧床,消化系统功能减退,吸收能力下降,导致肠内营养的吸收不良。
3. 吞咽困难:部分患者因脑部受损,出现吞咽困难,导致口服摄入受限,需依靠肠内营养来满足营养需求。
4. 肠道功能衰竭:神经内科重症患者常常伴有肠道功能衰竭,容易发生腹泻、便秘等情况,需要针对性的肠内营养护理。
二、肠内营养护理的原则1. 个体化: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营养需求制定个体化的肠内营养方案,包括饮食结构、能量摄入、营养成分等。
2. 安全性:肠内营养要选择易消化、易吸收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和药物,保证肠道的安全和稳定。
3. 持续性:神经内科重症患者需要长期卧床治疗,肠内营养要保持持续性,满足患者长期的营养需求。
4. 根据病情调整:随着患者病情的变化,肠内营养方案需要进行实时调整,以满足不同阶段患者的需求。
1. 剂型选择:针对吞咽困难患者,可以选择液态或半流质营养剂,方便患者摄入,同时减少吞咽风险。
2. 细小分餐:分多次、少量进食,减少肠道负担,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3. 营养素补充:针对患者个体化的营养需求,可以适当补充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等营养素,改善营养不良症状。
4. 注意消化吸收:患者的消化系统功能减退,需选择易消化和易吸收的食物,尽量避免过多油脂和难以消化的食物。
5. 肠内营养管护理:对于需要插管喂养的患者,需要严格护理肠内营养管,避免感染和异物梗阻等并发症。
1. 对于吞咽困难患者:选择易吞咽、易消化的食物,或者通过肠内营养管进行营养补充,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
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的护理效果分析

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的护理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内科危重病症患者肠道护理实效性。
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治疗的重症患者128例,对于这些患者需要给予长期的营养支持,运用常规护理方式以及护理方法。
结果:经过治疗检查了解所有患者清蛋白、前蛋白等部分免疫功能出现下降,只有1例死亡,代谢性并发症是5例,感染性并发症是15例和肠胃并发患者2例。
结论:在处理神经内科病重者的过程中,需要先对肠道内的各个营养物质进行处理,发现护理效果明显,并且减低并发症以及死亡概率,最终有助于提升蛋白含量以及免疫能力,这项护理治疗临床推广有着重大和深远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脑血管疾病;临床护理;不安全因素【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22-0215-02神经内科中的重症患者比较常见的问题是意识障碍,吞咽出现困难,这都会对进食产生直接影响,这些现象让机体处于高分解和高代谢的状态,如果问题严重也会引发患者的营养代谢等严重情况,患者免疫力下降,引发急性的低蛋白血症以及器官衰竭[1]。
但是这类患者的肠胃没有受到影响,因而合理的营养均衡应作为脏器功能的主要治疗措施。
如果肠道内的各项指标能符合生理要求,为提升患者的免疫力产生较大帮助,减少患者的住院周期,尽量避免重症患者的并发症都有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患者各项肠胃功能恢复。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主要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的128例重症患者,其中都有着不同程度的脑部损伤以及意识障碍,表现出吞咽困难。
其中脑出血人员达到42例,由于脑梗引发死亡的案例是34例,病毒性脑膜炎达到12例。
以上这些疾病都需排除代谢障碍疾病以及肠吸收障碍等问题。
1.2 方法1.2.1肠内营养支持肠内营养支持主要是在入院2d后开始,运用的方法是使用肠内营养制剂。
将药物放置在鼻胃管道内,上午9:00开始进行滴注,要求滴注流量从低到高开始,时间以及容量需要维持在1500ml/d,并且该方式维持4h左右。
神经内科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护理分析

神经内科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护理分析摘要】目的:探讨的神经内科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护理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6月—2014年6月本院接受的神经内科重症120例患者的护理方案、临床特点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抽签法随机抽取60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另外60例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护理,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转患者的治疗有效率86.7%,两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927,P<0.05)。
结论:加强神经内科重症患者的肠内营养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神经内科;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护理【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4-070-01神经内科重症患者通常会伴有意识模糊、进食困难等情况,出现免疫力下降、身体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为了缓解患者的情况就需要加强对患者的护理。
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可以密切的观察患者的并发症情况,但是对于病情的治疗和缓解没有明显的作用;采用肠内营养护理的方式可以及时的给及患者营养支持,对于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通过对本院重症神经内科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肠内营养护理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0年6月—2014年6月接受的神经内科重症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60例患者中男性为38例,女性为22例,年龄在40—80岁,平均年龄在60.15±5.26岁;观察组60例患者中男性为39例,女性为21例,年龄在41—81岁,平均年龄在60.35±4.21岁。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上无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所有患者及家属对此次研究的目的均知悉,同意参加本次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1.2.1 对照组的常规护理神经内科重症患者的常规护理:(1)对患者的身体各项功能已经神经系统进行检查。
《神经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护理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肠内营养实施原则与策略
实施原则
肠内营养的实施应遵循个体化、循序渐进、安全有效的原则。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营养计划,逐 步增加营养摄入量,确保营养支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实施策略
在实施肠内营养时,应选择合适的营养制剂和输注方式。营养制剂应根据患者的营养需求和胃肠道功 能进行选择,输注方式则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营养支持的目标进行确定。同时,应加强肠内营养 的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确保营养支持的顺利进行。
入不足,营养不良发生率高。
神经重症患者的代谢特点与普通 患者不同,对营养的需求更加特
殊和严格。
神经重症患者的营养状况直接影 响其免疫功能、康复速度和生存
质量。
肠内营养在神经重症治疗中重要性
肠内营养是神经重症患者营养 支持的首选方式,能够提供更 符合生理需求的营养。
肠内营养有助于维护肠道屏障 功能,减少肠道细菌移位和感 染风险。
营养支持方案将更加精准化
未来随着基因组学、代谢组学等技术的发展,营养支持方案将更加精准化,能够根据不同患者的基因型、代 谢型等制定个体化的营养支持方案。
营养风险筛查与评估将更加全面化
未来营养风险筛查与评估将不仅仅局限于医院内部,还将与社区、家庭等相结合,形成全方位的营养风险筛 查与评估体系。同时,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筛查与评估结果进行深入分析,为制定更加科学有效的营养支持方 案提供有力支持。
等症状。
体重变化
定期测量患者的体重, 记录体重的变化趋势。
胃肠道症状
观察患者有无腹泻、便 秘、腹胀等胃肠道症状 ,记录大便的次数、性
状和颜色等。
皮肤和粘膜情况
观察患者的皮肤和粘膜 有无干燥、脱屑、黄疸
等异常表现。
05 跨学科合作与沟通机制建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神 经 内科 重症 患 者进 行 肠 内 营养 护理 , 对神 经 内科 是
~
表 1 对 照 组 与 营 养 组重 症 神 经 内科 患 者 疗 效 分 析
( 下转 第 1 5页 ) 1
CHIA N MOD N ME CIE 中 国 当代 医药 1 3 ER DI N 1
后 的影 响 。 方法 给 予对 照 组 重症 神经 内科 患 者 常规 治疗 护 理 及肠 内 营养 , 营养 组患 者在 进 行常 规 治疗 护理 的 基
础上 , 进行 肠 内营 养护 理 。对 两组 患 者分 别记 录 病程 、 治愈 人 数 、 死 人数 以及 并 发症 和 后遗 症等 情况 , 对统 计 数 病 并 据进 行统 计 学分 析 。 结 果 对 照组 重 症 神经 内科 患 者 在病程 持 续 时间 上 为 7 , 9d 远远 大 于 营养组 患 者 5 5d的病 程 , 且治 愈 率为 3 %, 小于 营 养组 患 者 9 %治 愈 率 , 4 远 5 而死 亡 率 ( %)并 发 症 发病 率 (%) 以及 后遗 症 发病 率 ( 3 ) 7 、 9 , 1% 却 远大 于营 养组 患 者 死 亡 率 ( %) 并 发症 发 病 率 ( %) 1 , 1 以及 后 遗症 发病 率 (%) 结 论 在 常 规 治疗 基 础 上 对 患 者加 9 。 以肠 内营养 护 理 能够 对 重症 神 经 内科 患 者 的疗 效 起 到积 极 的作 用 , 重症 神 经 内科 患 者 的治 愈率 提 高 , 亡 率 、 使 死 并 发症 发 病率 以及 后 遗症 发病 率 减 少 , 而 达 到满 意 的 治疗 效果 。肠 内 营养 护理 具 有 全 面提 供 营养 、 全 、 济 等 特 从 安 经
一
部 分本 体感 觉 要 靠特 殊 的训 练 , 引 导 负 重 练 习 , 在 平 如 站
衡 板 上 进 行 静 止 及 活 动 练 习 、 用 平 衡 训 练 仪 进 行 训 练 曲 利 线跨越 、 腿站立 、 单 直线 跑 、 后 跑 等 。电 针 治疗 仪 的应 用 , 往 2 n次 , 0mi/ 2次, , d 以刺 激 神经 恢 复 。 1 .. 进 性 的 康 复训 练 争 取 2周 膝 关 节屈 曲达 9 。6周 . 38渐 2 0, 后 达 10 , 2 。8周可 基本 达 到正 常 。出院后 继续 加 强 以上 训练 , 纠 正异 常 步态 , 上 下楼 梯 练 习 , 后 2个 月 内 , 直 带着 支 及 术 一
具 有 显著 差 异 , 而达 到满 意 的治 疗效 果 。 从
3 讨 论
选 取本 院 自 2 0 0 9年 1月 1日~ 0 1年 1 21 2月 3 1日收 治 的 2 0例 神 经 内科 重 症患 者 , 中 , 0 其 男性 患者 17例 , 性 患 3 女 者6 3例 , 年龄 4 ~ 2岁 。将 患者 自愿 分 为 营 养组 与 对 照组 , O8
下 肢 C M 功 能锻 炼 膝 关节 活 动度 , 3 。 始 每 天增 加 6 ~ P 从 0开 。
9 ,0mi 次 , d 。3 n 2次,。每 次 活 动后 膝 关 节处 均 可 冰 敷 3 n, / 0 mi 以减少 关 节肿 胀 。 1 .. . 35手法 、 疗及 中药熏 洗 为 减少 术 后 引起 关 节 粘 连 , 2 理 在
及并 发症 和后遗 症 等情 况 , 对 统计 数据 进行 统 计 学分析 。 并
1 统 计 学 分 析 . 3
重 症 神经 内科 患 者 常 伴 有 吞 咽 困 难 、 意识 障碍 等 症 状 , 直 接 影响 患 者 正 常进 食 .在 严 重 的 应 激 反 应 等 因素 的作 用
点 . 肠外 营养 护 理 而言更 有 利 于重 症神 经 内科 患者 的神 经系统 恢 复 , 得 临床 推 广应 用 。 较 值 『 键词 1 经 内科 ; 关 神 重症 ; 内营养 ; 肠 护理 分析
『 中图分 类 号】 4 35 R 7 .
[ 献 标识 码】 文 A
【 文章 编号】1 7 — 7 1 2 1 0 ( ) O 3 O 6 4 4 2 ( 0 2) 6 c 一 1 一 2 1
不稳 , 上 、 但 下楼 无 困难 。 : 可 中度疼 痛 并伴 有关 节不 稳 定 , 影 响 工 作 , 、 楼 有 一定 困难 , 关 节 屈 伸受 限 。差 : 痛 明 上 下 膝 疼
显 , 响正 常生 活 , 、 影 上 下楼 困难 , 膝关 节 屈伸 受 限严 重 。 本 对
1 _4膝 关 节 功 能锻 炼 术 后 1 在 医 生 的指 导下 应 用 .3 2. 0d可
21 0 2年 6月 第 1 9卷第 1 8期
・
护理 研 究 ・
抬 腿 、 抬腿 、 后 髌骨 松 动练 习 , 以练 习大腿 内侧 及外 展 肌力 和 防止 膝关 节 粘 连 。术 后 1 0d左 右 即可 坐位 伸 屈 膝 及 抗 阻 练 习, 以利 于增 强 肌力 。
正常。良: 轻微 疼 痛 不影 响 日常生 活 、 工作 , 而会有 膝关 节 偶
组2 5例 患者 进行 了 5 1 月 的术后 随访 , 1 ~ 8个 优 8例 , 6例 , 良
差 1 , 良率 为 9 %。 例 优 6
3讨 论
胫 骨髁 间棘 撕 脱 骨折 直 接 引起 前 交叉 韧带 的松 弛 . 关 膝 节 不稳 , 终 造成 膝 关节 的退变 与 骨 性关 节病 的发生 。术 后 最 康 复训 练 日趋早 期 , 快速 、 进 , 望 在获 得 良好 稳定 性 的基 激 期 础 上尽 早恢 复正 常 的膝关 节 运动 功 能【 引 。关节 镜 下微 创 手 术 显 著减 少 了手术 创 伤 , 发 症少 , 院 时 间短 , 早期 进 行 功 并 住 能 能训 练 _ 完美 的 手术 , 5 J 。 配合 科学 的 系统 化 的康 复训 练方 法 与 措 施 ( 动与 被动 相 结合 , 能训 练 与物 理 治疗 相结 合 , 种 主 功 各
科 重症 患者 的并 发症 发 病 率及 死 亡 率 , 对 重症 神 经 内科 患 是
者进 行抢 救 治疗 的重 要 环 节之 一 。 本文 对 重症 神经 内科 患 者 进行 肠 内 营养护 理并 分 析 疗效 . 以确定 肠 内营养 护 理对 重 症 神 经 内科 患 者 的治疗 所 产 生 的作 用 , 结果 如 下 :
每 组 10例 。 组患 者 在年 龄 、 别 、 教 育经 历及 社会 背 景 0 两 性 受
等方 面差 异 无统 计学 意 义 , 有 可 比性 。 具
12 方 法 .
昏迷 、 感觉 以及 运 动 功 能 障碍是 神 经 内科 重 症患 者 的 主
要 临床 表 现 , 这些 症 状 直 接 影 响 患者 的正 常 进 食 , 患 者体 但
内肠 胃功 能 以及 消化 吸收 功能 均 不受 影 响 , 够 正常 运行 。 能 因此 , 在 对 患者 进 行 常 规 的 神 经 内科 治 疗 同时 , 予有 效 应 给 的肠 内营 养 , 以达 到维 持 血 浆 蛋 白浓 度 、 高 患 者 血 浆胶 体 提 渗透 压 的 目的 , 免 患 者 发 生 继 发性 脑 细 胞 水 肿 , 少脑 组 避 减
给予 对 照组 重症 神 经 内科 患 者 常规 护 理 及肠 内营养 , 营 养 组患者在进行 常规 治疗及护理 的基 础上 , 行肠内营养护 理 。 进
具 体 做 法 为将 营养 管根 据 患者 具 体病 情 选 择 进入 人 体方 式 ,
如鼻 十二 指肠 或 空肠 穿 刺 造 口等 方法 . 营养管 的管 端一 般 应 放 置于 患者 空肠 上段 。 在进 行肠 内营养 的早期 应对 患 者进 行 胃部 减压 , 有利 于 防止 患 者 发生 误 吸 。对 患者 进 行 营养 液 的
运 动方 式相 结合 等 ) 才能使 膝 关节 达 到理 想 的功能 恢 复 。 ,
【 考文 献】 参
【] 崔快 . 伤性 骨 科 患者 的疼 痛 护 理 I.中国 误 诊学 杂 志 ,0 0 1 (0 : 1 创 J 1 2 1 ,0 2 )
4 伤嘲 。而一 部 分本 体感 觉 要 靠特 殊 的训 练 , 除加 强 肌 力外 ,
织 不 可逆 损 害 的发 生 , 而 减少 由于重 症 神经 内科疾 病 引发 从
的后 遗症 , 高机 体免 疫 力 和抵 抗 力 , 防 和控 制 各项 感染 , 提 预 促 使 患者 病 情发 生好 转 , 降低 由于 重症 神 经 内科 疾病 所 引起
的死 亡 。
灌 注 . 用 连续 灌 注 的方 法 , 采 由低 浓 度 低 速 度逐 渐 加 速 加 量
下 . 体 处于 高代 谢 、 机 高分 解状 态 , 者 可能 出 现急 性低 蛋 白 患 血症 、 免疫 力 下降甚 至 多器 官功 能 障 碍 等并 发 症[ 1 1 。因此 , 对
采用 S S 30对 数据 进 行处 理 .计 数 资料 的组 间 比较 P S1 .
采 用 卡方 检 验 , P<00 . 5为差 异 具有 统计 学 意义 。
位( 如上 肢 、 腹 、 侧腿 等 ) 腰 健 应可 能 多 的练 习 , 以确 保 身体 素 质, 提高 整 体循 环代 谢 水平闭 。
1 .. 体 感觉 和神 经 的康 复 应在 第 3周 开 始 。当 膝关 节 . 37本 2
损 伤 或关 节 手术 时 . 膝关 节 的本体 感受 器 将受 到不 同程度 的
22 6 第9 第1 0年 月 1 8 1 卷 期
・ 理研 究 ・ 护
神经 内科重症患者肠 内营 养 2 0 护理分析 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