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型乳化剂
乳化剂体系对苯丙乳液平均粒径的影响

乳化剂体系对苯丙乳液平均粒径的影响柳泉润;仇鹏;范桂利;李明威;厉生权【摘要】设计苯丙乳液配方中的乳化剂体系,讨论了乳化剂的类型和用量、加入方式及其配比等对乳液平均粒径的影响.借助马尔文激光粒度分布仪对乳液平均粒径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乳化剂总用量越多,乳液平均粒径越小;反应型阴离子乳化剂比普通阴离子乳化剂所得乳液平均粒径小;非离子乳化剂中聚氧乙烯基数目越多,乳液平均粒径越小;乳化剂在预乳化液与打底液中的分配比例越小,乳液平均粒径越小;对于阴非离子乳化剂复配体系,阴离子乳化剂用量比例越大,乳液平均粒径越小.【期刊名称】《涂料工业》【年(卷),期】2015(045)003【总页数】4页(P37-40)【关键词】苯丙乳液;反应型乳化剂;乳化剂复配体系;平均粒径【作者】柳泉润;仇鹏;范桂利;李明威;厉生权【作者单位】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惠州石化分公司,广东惠州516086;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惠州石化分公司,广东惠州516086;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惠州石化分公司,广东惠州516086;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惠州石化分公司,广东惠州516086;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惠州石化分公司,广东惠州51608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630.4苯丙乳液除具有丙烯酸酯系聚合物乳液的优点外,还有性价比高、无毒、无味、不燃等特点,其涂膜具有良好的硬度、耐水性、耐碱性及耐擦洗性等,因此在建筑涂料、金属表面乳胶涂料、木器涂料、防火涂料、纸张粘合剂、胶粘剂和油墨等领域有广泛应用[1]。
乳胶粒的大小及分布对苯丙乳液的性能及应用有很大的影响,因此研究苯丙乳液平均粒径具有重要意义。
乳化剂体系是苯丙乳液合成原料中的主要部分,其类型和用量是影响苯丙乳液平均粒径的关键因素,同时对乳液的稳定性及涂料应用性能等也具有重要影响。
为满足本研究对苯丙乳液稳定性的要求,拟制备粒径为120~130 nm的苯丙乳液;通过配方设计,考察了不同乳化剂复配体系对苯丙乳液平均粒径的影响,从而确定最终乳化剂复配配方。
乳化剂类型分类介绍

乳化剂类型分类介绍乳化剂是一类在化学和食品工业中广泛应用的化合物,具有将两种不能混合的液体混合并形成乳液的特性。
乳化剂可分为不同的类型,根据不同的化学结构和功能,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乳化剂类型。
1.表面活性剂乳化剂:表面活性剂是最常见和广泛应用的乳化剂类型。
它们能够改变液体的表面张力,使两种不相溶的液体充分混合,并形成稳定的乳液。
表面活性剂乳化剂可分为阴离子型、阳离子型、非离子型和混合型等不同类型。
例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如十二烷基硫酸钠、阴离子十二烷基磺酸盐等常用于洗涤剂和乳化剂中。
2.天然乳化剂:天然乳化剂是从植物和动物提取的天然物质,具有较好的乳化性能。
常见的天然乳化剂包括卵磷脂、木瓜蛋白酶、蛋黄球蛋白等。
这些乳化剂在食品工业中被广泛用于制作酱料、乳制品、糕点等。
3.脂肪酸乳化剂:脂肪酸乳化剂是由脂肪酸和碱反应生成的化合物。
它们在水和油之间具有良好的亲和性,能够稳定乳液的形成和保持。
常用的脂肪酸乳化剂包括月桂酸钠、硬脂酸钠等。
这些乳化剂被广泛应用于制作食品、药品和化妆品等领域。
4.聚合物乳化剂:聚合物乳化剂是由聚合物链组成的化合物,具有良好的乳化性能和高乳化稳定性。
常见的聚合物乳化剂包括聚乙烯醇、羟基乙基纤维素等。
这些乳化剂在食品工业中被广泛用于制作乳制品、调味品和食品添加剂等。
5.硅油乳化剂:硅油乳化剂是一类由聚二甲基硅氧烷链构成的化合物,具有良好的乳化性能和稳定性。
硅油乳化剂常用于制作化妆品、药品和润滑剂等领域。
它们具有良好的渗透性和润滑性,能够改善产品的质地和触感。
总结起来,乳化剂可以分为表面活性剂乳化剂、天然乳化剂、脂肪酸乳化剂、聚合物乳化剂和硅油乳化剂等不同类型。
它们在不同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能够稳定乳液的形成并改善产品的性能和质地。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乳化剂的种类和功能也在不断丰富和完善。
乳化剂性质及应用

食品乳化剂的性质及应用一、乳化剂的简介:1. 乳化剂是一种双亲分子,是有一个亲油端及一个亲水端在体系中,分散相称为不连续相,在食品中,亲油基常是食品级油或脂的长链脂肪酸,亲水基可以是非离子型,如甘油,亲水基可以是阴离子型(带负电如乳酸盐),亲水基可以是两性(如卵磷脂),亲水基可以是阳离子型,具有毒性,一般不用。
2.乳化液:常有O/W与W/O型分散液,总的说来,连续相是乳化剂的溶解度较大的一相。
3、HLB亲水性与亲油性平衡值,理论上,HLB=(亲水性分子量/总分子量)×20=a/b ×20由此可见,HLB在0~20较小值代表乳化剂在油相中更易溶解,较大值则相反,常见乳化剂的HLB值:两种乳化剂混合物的HLB=A×HLBa+B×HLBb其中A、B表示质量百分数。
经研究:HLB在3~6范围内有利于形成W/O型乳化液HLB在11~15范围内,有利于形成O/W型乳化液HLB在6~11范围内,无良好乳化性,只有湿润性能O/W型乳化液在HLB=12最稳定,W/O型乳化液在HLB=3.5最稳定。
二、乳化剂的作用:1、乳化剂最重要的作用是使互不相溶的水、油两相得以乳化形成均匀、稳定的乳状液,保持油和水的两相稳定。
2、与淀粉作用:淀粉在水中形成@螺旋结构,内部有疏水作用,乳化剂疏水基进入淀粉@螺旋结构,通过疏水键与之结合,形成复合物或络合物,降低淀粉分子的结晶程度,乳化剂进入淀粉颗粒内部会阻止支链淀粉的结晶程度,防止淀粉老化,使面包、糕点等淀粉类制品柔软,具有保鲜作用。
3、与蛋白络合,改善食品结构及流变特性增强面团强度。
蛋白质因氨基酸极性不同具有亲水和疏水性,在面筋中,极性脂类分子以疏水键与麦谷蛋白结合,以氢键与麦胶蛋白结合,使面筋蛋白分子变大,乳化剂与蛋白络合,使产品保持柔软性,提高面团持气性,增大产品体积。
这一类乳化剂比如双乙酰洒石酸甘油酯和硬脂酸酰酸盐。
4、与脂类化合物的作用:在无水脂类中,油脂呈现多晶现象,在食品加工中加入适宜的乳化剂,可延缓和阻止晶型的变化.例如蔗糖酯、乳酸单双甘酯、SPAN-60、聚甘油酯。
乳化剂类型简介苦心总结

乳化剂类型分类介绍乳化剂从来源上可分为天然物和人工合成品两大类。
而按其在两相中所形成乳化体系性质又可分为水包油(O/W)型和油包水(W/O)型两类。
衡量乳化性能最常用的指标是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值)。
HLB值低表示乳化剂的亲油性强,易形成油包水(W/O)型体系;HLB值高则表示亲水性强,易形成水包油(O/W)型体系。
因此HLB值有一定的加和性,利用这一特性,可制备出不同HLB值系列的乳液。
乳化剂类型乳化剂分子中有亲水和亲油两个部分。
根据它们的亲水部分的特征,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负离子型乳化剂为在水中电离生成带有烷基或芳基的负离子亲水基团的乳化剂,如较酸盐、硫酸盐和磺酸盐等。
这类乳化剂最常用,产量最大,常见的商品有:肥皂(C15〜17H31〜35cO2Na)、硬脂酸钠盐(C17H35cO2Na)、+=烷基硫酸钠盐(C12H250so3Na)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钙盐(结构式如)等。
负离子型乳化剂要求在碱性或中性条件下使用,不能在酸性条件下使用。
在使用多种乳化剂配制乳液时,负离子型乳化剂可以互相混合使用,也可与非离子型乳化剂混配使用。
负离子型和正离子型乳化剂不能同时使用在一个乳状液中,如果混合使用会破坏乳状液的稳定性。
正离子型乳化剂为在水中电离生成带有烷基或芳基的正离子亲水基团。
这类乳化剂的品种较少,都是胺的衍生物,例如N—十二烷基二甲胺,可用于聚合反应。
非离子型乳化剂为一类新型的乳化剂,其特点是在水中不电离。
它的亲水部分是各种极性基团,常见的有聚氧乙烯醚类和聚氧丙烯醚类。
它的亲油部分(烷基或芳基)直接与氧乙烯醚键结合。
典型的产品有对辛基苯酚聚氧乙烯醚。
非离子型乳化剂的聚醚链上的氧原子可以与水产生氢键缔合,因而可以溶解在水中。
它既可在酸性条件下使用,也可在碱性条件下使用,而且乳化效果很好,广泛用于化工、纺织、农药、石油和乳胶等的生产。
乳化剂的种类第一大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一、醚类非离子助剂1、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类1)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系列、农乳100号110 120 130 140壬基酚/环氧乙烷质量比1:11:2 1:3 1:4EO 平均摩尔数4-5 9-10 14-15 19-202)辛基酚聚氧乙烯醚乳化剂OP系列、磷辛10号(仲辛基酚聚氧乙烯醚)3)双、三丁基酚聚氧乙烯醚(C4H9)- -O(EO)nH4)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聚氧丙烯醚乳化剂11号(旅顺化工厂)5)苯乙基酚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乳化剂12号(旅顺化工厂)2、苄基酚聚氧乙烯醚1)二、三苄基酚聚氧乙烯醚乳化剂BP、梧乳BP,浊点65-70℃2)二苄基联苯酚聚氧乙烯醚农乳300号3)苄基二甲基酚聚氧乙烯醚农乳400号4)二苄基异丙苯基酚(又称二苄基复酚)聚氧乙烯醚乳化剂BC浊点69-71 ℃5)二苄基联苯酚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宁乳31号浊点76-84℃用量少泛用性广3、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1)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农乳600号与500号复配环氧乙烷数20-27浊点83-92对有机磷乳化性最好,有两种类型:a三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常用有三种规格三苯乙基酚/环氧乙烷(质量比)浊点(1%水溶液)EO加成数1:2.2-2.3 70-75 20-21 1:2.6-2.7 80-85 24-251:3.2-3.3 95-100 30-31b双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2)苯乙基异丙苯基酚聚氧乙烯醚农乳600-2号中间体/EO质量比浊点(1% 水溶液)EO 加成数1:2.1-2.3 70-75 17-181:2.6-2.8 85-90 20-243)二苯乙基复酚聚氧乙烯醚乳化剂BS,与500号复配对有机磷农药乳化性很好聚合度中间体/EO 质量比1:1.7 1:2 1:2.3 1:2.6 1:3 1:3.5 1:4浊点(1%水溶液)51 70 75 82 89 96 86(5%CaCl2 溶液)4)二苯乙基联苯酚聚氧乙烯醚5)苯乙基萘酚聚氧乙烯醚4、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及其类似产品1)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目前以椰子油醇(主要成分为C12醇)为主要原料生产,渗透剂JFC浊点40-50℃渗透剂EA2)异辛基聚氧乙烯醚Igepal CA3)十八烷醇基聚氧乙烯醚平平加系列农乳200号4)异十三醇聚氧乙烯醚赫斯特GenapolX系列日本触媒化学Softanol系列5)脂肪醇聚氧乙烯醚5、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聚氧丙烯醚及其类似产品1)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EPE型农乳1601宁乳33号用于复配1656L/1656H, PEP型农乳1602宁乳34号用于复配宁乳0211/02122)苯乙基苯丙基酚聚氧乙烯醚农乳1601-II浊点79-80℃、1602-II浊点73.5-80℃3)苯乙基联苯酚聚氧乙烯醚6、脂肪胺聚氧乙烯醚1)脂肪胺(又称烷基胺)聚氧乙烯醚2)脂肪酰胺聚氧乙烯醚3)烷基胺氧化物4)季胺烷氧化物及其类似产品第二大类:酯类非离子助剂1、脂肪酸环氧乙烷加成物1)油酸聚氧乙烯酯2)硬脂酸聚氧乙烯酯3)松香酸聚氧乙烯酯2、蓖麻油环氧乙烷加成物及其衍生物国内乳化剂By国外称BL,宁乳110 120 130 140 乳化剂EL、PC3、多元醇脂肪酸酯及其环氧乙烷加成物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斯潘系列20 40 60 80 85亲油性较强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环氧乙烷加成物:Tween系列水溶性比斯潘大4、甘油为基本原料的非离子助剂1)二聚甘油和脂肪酸酯2)双甘油聚丙二醇醚3)甘油聚氧乙烯醚聚氧丙烯醚脂肪酸酯第三大类:端羟基封闭的非离子助剂1、对称结构的端羟基封闭的非离子助剂2、不对称结构的端羟基封闭的非离子助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一、磺酸盐1、烷基苯磺酸盐1)二烷基苯磺酸钠2)烷基芳基磺酸钠3)十二烷基苯磺酸钠(钙)DBS-Na((农乳500号)2、烷基萘磺酸盐1)丁基萘磺酸钠Nekal A润湿剂HB2)二丁基萘磺酸钠Nekal BX (拉开粉)3)二异丙基萘磺酸钠Morwet RP4)单、双甲基萘磺酸钠Morwet M3、烷基磺酸盐1)石油磺酸钠R为混合烷基平均分子量400-5002)烷烯基磺酸钠RCH=CHCH2SO3Na3)羟基烷基磺酸钠R- CH-CH2-CH2SO3NaOH4、烷基丁二酸酯磺酸盐1)烷基丁二酸酯磺酸钠渗透剂T、润湿剂CB-102(三异辛基丁二酸酯磺酸盐)、Aerosol IB (二丁基丁二酸磺酸钠)、Aerosol MA (二己基丁二酸磺酸钠)、Aerosol Ay (二戊基丁二酸磺酸钠)2)烷基聚氧乙烯醚丁二酸酯磺酸盐3)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丁二酸酯磺酸盐SSOPA (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丁二酸酯磺酸钠)农助2000 (单烷基苯基聚氧乙烯基醚丁二酸磺酸钠产品为30%溶液)5、烷基联苯基醚磺酸盐6、萘磺酸甲醛缩合物1)苄基萘磺酸甲醛缩合物分散剂CNF2)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NNO3)二丁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分散剂NO4)甲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MF7、N-甲基脂肪酰胺基牛磺酸盐洗涤剂209胰加漂T8、N-烷基酰肌氨酸盐英卜内门Lissapol LS即净洗剂9、异逐硫酸盐衍生物二、硫酸盐1、硫酸化蓖麻油土耳其红油2、脂肪醇硫酸盐ROSO3Na1)改性月桂醇基硫酸钠2)鲸蜡醇基硫酸钠C16H33OSO3Na3)仲醇基硫酸钠CnH2n+1CH(CH3)OSO3Na4)混合脂肪醇(C12-14)硫酸钠3、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Maprofix ES (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4、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盐R- -O(EO)nSO3Na常用烷基为壬基、辛基5、芳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盐三、磷酸盐、亚磷酸盐1、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O OR- -O(EO)n-P-(OH)2 1 R--O(EO)n〕2-P-(OH)2单酯双酯目前有两个系列R=C8H17 OPEPO4、R=C9H19 NPEPO4商品名:酚醚磷酸酯表面活性剂MAPP(单酯)、NPEPO4Na(或K)2、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游离酸型)代号SPEnPO4O O( -CHCH3)K- -O(EO)n-P-(OH)2 [( -CHCH3)K--O(EO)n〕2-P-(OH)2 单酯双酯3、脂肪酸聚氧乙烯酯磷酸盐4、烷基磷酸盐、芳基磷酸盐O5、烷基胺聚氧乙烯醚磷酸酯R=C12-14 n=10-16单酯商名为表面活性剂MAP RO(EO)n-P-(OH)26、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四、竣酸盐(脂肪竣酸盐)如松酯酸皂高分子型助剂一、非离子型1、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农乳700号2、芳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1)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宁乳36号、农乳700-1号农乳SPF2)异丙苯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农乳700-2号、宁乳37号3)苄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日本Sorpol PPB150、2003、联苯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4、聚乙烯醇完全水解的聚乙烯醇98-99%、部分水解的水解度为88-89%5、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聚醚类分子量2000-3000有良好的去污力,分子量更高的分散力较好,如环氧乙烷-环氧丁烷共聚物、环氧乙烷-环氧丙烷- 环氧丁烷共聚物二、阴离子型1、聚合竣酸盐聚丙烯酸、聚丙烯酸钠、聚丙烯酰胺2、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SOPA-II(270)SOPA-V(570)3、烷基萘磺酸甲醛缩合物及其类似品种MF MSF4、酚甲醛缩合物磺酸盐及其类似品种1)酚磺酸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2)酚甲醛缩合物磺酸钠盐分散剂HN(又称分散剂S)分散剂C3)酚-脲-甲醛缩合物磺酸盐5、缩甲基纤维素及其衍生物6、黄原酸胶XG7、木质素磺酸盐脱糖木质素磺酸钠M-9、16脱糖缩合木质素磺酸钠M-10 木质素磺酸钠M-14缩合改性木质素磺酸钠M-13、15脱糖脱色木质素磺酸钠M-17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一、铵盐型1、烷基铵盐型2、氨基醇脂肪酸衍生物型3、多胺脂肪酸衍生物型4、咪唑咻型二、季铵盐型1、烷基三甲基铵盐型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1231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1631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18312、二烷基二甲基铵盐型3、烷基二甲基苄基铵盐型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1227晴纶匀染剂TAN4、毗啶嗡盐型5、烷基异喹咻嗡盐型6、苄索氯胺型两性表面活性剂一、氨基酸型1、丙氨酸型2、甘氨酸型二、甜菜碱型三、咪唑咻型四、氧化胺氧化胺与两性表面活性剂相似,既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相容,又与阳、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相容,在中、碱性溶液中显示非离子特性,在酸性溶液中显示弱阳离子特性。
乳化剂对丙烯酸酯微乳液聚合过程的影响

参照 GB / T 97—1998 进行。取一定量乳液样品倒入样品 槽中,室温条件下用 Brookfield 黏度计测定乳液黏度,选用 4
乳化剂。单一乳化剂的乳化效果较差,而采用复合乳化剂可以 在提高乳化效果的同时降低临界胶束浓度( CMC) 、减小乳液粒
号转子,转速为 30 r / min。
径,所以在微乳液制备过程中常常选用复合乳化体系。
2. 3 稳定性的测定
( 1) 钙离子稳定性: 将乳液与 5% 氯化钙水溶液按体积比 4∶ 1混合,密封并静置 48 h,观察是否出现凝胶或絮状沉淀物, 若无凝胶或沉淀则钙离子稳定性通过。
在乳化剂总用量 一 定 的 情 况 下,考 察 了 几 种 常 用 的 阴 离 子乳化剂和非离子乳化剂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见表 1。
Key Words: acrylate;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microemulsion; emulsifier; particle size
丙烯酸酯微乳液具有平均粒径小、润湿性优良、渗透能力 强且稳定性高等性能。乳化剂是影响微乳液聚合的重要因素 之一,乳化剂的种 类、用 量 直 接 影 响 到 聚 合 反 应 速 率、乳 胶 粒 粒径、乳液的耐 电 解 质、聚 合 稳 定 性、黏 度 等 性 能[1]。 丙 烯 酸 酯微乳液所形成 的 涂 膜 具 有 类 似 于 玻 璃 的 极 好 透 明 性 ,但 存 在耐水性差等缺 点,引 入 一 定 的 反 应 型 乳 化 剂 可 提 高 微 乳 液 的涂膜耐水性[2]。
1. 2 合成方法
采用半连续单体滴加法,水浴温度 60 ℃ 时先将部分乳化 剂、缓冲剂加入到 带 有 恒 压 滴 液 漏 斗、温 度 计、搅 拌 器 和 冷 凝 管的反应釜中,加入去离子水,使其完全溶解。然后加入部分 混合单体,高速搅拌 15 min,再加入部分引发剂,水浴开始升 温,形成明显蓝色乳液。80 ℃ 时,均匀滴加混合单体,补加引 发剂和剩余乳化剂的混合溶液,将其在 4. 5 ~ 5 h 内滴完,保温 2 h。然后降温出料。
市场常见乳化剂及润湿分散剂列表

100%.A.M 100%.A.M 100%.A.M 100%.A.M 100%.A.M 100%.A.M HLB 18, 70%.A.M
Nonylphenol ethoxylated/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 Sodium-n-alkyl-(C10-C13) benzene suphonate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Sodium NP (4) Sulfate
辛基酚聚氧乙烯醚 Octylphenol ethoxylate / HLB 18, 70%.A.M 辛基酚聚氧乙烯醚 Alkylphenol ethoxylate / 90%.A.M,低泡润湿剂,HLB12.5, 凝固点2度 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Alcohol-based ethoxylate HLB 18, 75%.A.M /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Alcohol-based ethoxylate 75% A.M /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Alcohol-based ethoxylate HLB 12.5, 90%.A.M /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Octylphenol polyglycol ether sulphate, sodium salt / 辛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钠盐 Nonylphenol polyglycol ether sulphate, sodium salt / 壬基酚聚 氧乙烯醚硫酸钠盐 Fatty alcohol polyglycol ether sulphate, sodium salt / 脂肪醇聚氧 乙烯醚硫酸钠盐 二辛基磺基琥珀酸钠 80% A.M iso-tridecanol based ethoxylate / 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 70% A.M iso-tridecanol based ethoxylate / 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 70% A.M iso-tridecanol based ethoxylate / 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 100% A.M iso-tridecanol based ethoxylate / 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 tributyl phenol ether sulfate 色浆分散剂 mixture of nonionic and anionic 色浆分散剂 surfactants and humectants APEO-free,钠盐 28% A.M APEO-free,钠盐 80% APEO-free 低泡
乳化剂类型简介(苦心总结)

乳化剂类型分类介绍乳化剂从来源上可分为天然物和人工合成品两大类。
而按其在两相中所形成乳化体系性质又可分为水包油(O/W)型和油包水(W/O)型两类。
衡量乳化性能最常用的指标是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值)。
HLB值低表示乳化剂的亲油性强,易形成油包水(W/O)型体系;HLB值高则表示亲水性强,易形成水包油(O/W)型体系。
因此HLB值有一定的加和性,利用这一特性,可制备出不同HLB值系列的乳液。
乳化剂类型乳化剂分子中有亲水和亲油两个部分。
根据它们的亲水部分的特征,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负离子型乳化剂为在水中电离生成带有烷基或芳基的负离子亲水基团的乳化剂,如羧酸盐、硫酸盐和磺酸盐等。
这类乳化剂最常用,产量最大,常见的商H31~35CO2Na)、硬脂酸钠盐(C17H35CO2Na)、十二烷基硫酸钠盐品有:肥皂(C15~17(C12H25OSO3Na)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钙盐(结构式如)等。
负离子型乳化剂要求在碱性或中性条件下使用,不能在酸性条件下使用。
在使用多种乳化剂配制乳液时,负离子型乳化剂可以互相混合使用,也可与非离子型乳化剂混配使用。
负离子型和正离子型乳化剂不能同时使用在一个乳状液中,如果混合使用会破坏乳状液的稳定性。
正离子型乳化剂为在水中电离生成带有烷基或芳基的正离子亲水基团。
这类乳化剂的品种较少,都是胺的衍生物,例如N-十二烷基二甲胺,可用于聚合反应。
非离子型乳化剂为一类新型的乳化剂,其特点是在水中不电离。
它的亲水部分是各种极性基团,常见的有聚氧乙烯醚类和聚氧丙烯醚类。
它的亲油部分(烷基或芳基)直接与氧乙烯醚键结合。
典型的产品有对辛基苯酚聚氧乙烯醚。
非离子型乳化剂的聚醚链上的氧原子可以与水产生氢键缔合,因而可以溶解在水中。
它既可在酸性条件下使用,也可在碱性条件下使用,而且乳化效果很好,广泛用于化工、纺织、农药、石油和乳胶等的生产。
乳化剂的种类第一大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一、醚类非离子助剂1、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类1)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系列、农乳100号110 120 130 140壬基酚/环氧乙烷质量比1:1 1:2 1:3 1:4EO平均摩尔数4-5 9-10 14-15 19-202)辛基酚聚氧乙烯醚乳化剂OP系列、磷辛10号(仲辛基酚聚氧乙烯醚)3)双、三丁基酚聚氧乙烯醚(C4H9)- -O(EO)nH4)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聚氧丙烯醚乳化剂11号(旅顺化工厂)5)苯乙基酚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乳化剂12号(旅顺化工厂)2、苄基酚聚氧乙烯醚1)二、三苄基酚聚氧乙烯醚乳化剂BP、梧乳BP,浊点65-70℃2)二苄基联苯酚聚氧乙烯醚农乳300号3)苄基二甲基酚聚氧乙烯醚农乳400号4)二苄基异丙苯基酚(又称二苄基复酚)聚氧乙烯醚乳化剂BC浊点69-71℃5)二苄基联苯酚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宁乳31号浊点76-84℃用量少泛用性广3、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1)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农乳600号与500号复配环氧乙烷数20-27浊点83-92对有机磷乳化性最好,有两种类型:a三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常用有三种规格三苯乙基酚/环氧乙烷(质量比)浊点(1%水溶液)EO加成数1:2.2-2.3 70-75 20-21 1:2.6-2.7 80-85 24-251:3.2-3.3 95-100 30-31b双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2)苯乙基异丙苯基酚聚氧乙烯醚农乳600-2号中间体/EO质量比浊点(1%水溶液)EO加成数1:2.1-2.3 70-75 17-181:2.6-2.8 85-90 20-243)二苯乙基复酚聚氧乙烯醚乳化剂BS,与500号复配对有机磷农药乳化性很好聚合度中间体/EO质量比1:1.7 1:2 1:2.3 1:2.6 1:3 1:3.5 1:4浊点(1%水溶液)51 70 75 82 89 96 86(5%CaCl2溶液)4)二苯乙基联苯酚聚氧乙烯醚5)苯乙基萘酚聚氧乙烯醚4、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及其类似产品1)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目前以椰子油醇(主要成分为C12醇)为主要原料生产,渗透剂JFC浊点40-50℃渗透剂EA2)异辛基聚氧乙烯醚Igepal CA3)十八烷醇基聚氧乙烯醚平平加系列农乳200号4)异十三醇聚氧乙烯醚赫斯特GenapolX系列日本触媒化学Softanol系列5)脂肪醇聚氧乙烯醚5、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聚氧丙烯醚及其类似产品1)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EPE型农乳1601宁乳33号用于复配1656L/1656H,PEP型农乳1602宁乳34号用于复配宁乳0211/02122)苯乙基苯丙基酚聚氧乙烯醚农乳1601-Ⅱ浊点79-80℃、1602-Ⅱ浊点73.5-80℃3)苯乙基联苯酚聚氧乙烯醚6、脂肪胺聚氧乙烯醚1)脂肪胺(又称烷基胺)聚氧乙烯醚2)脂肪酰胺聚氧乙烯醚3)烷基胺氧化物4)季胺烷氧化物及其类似产品第二大类:酯类非离子助剂1、脂肪酸环氧乙烷加成物1)油酸聚氧乙烯酯2)硬脂酸聚氧乙烯酯3)松香酸聚氧乙烯酯2、蓖麻油环氧乙烷加成物及其衍生物国内乳化剂By国外称BL,宁乳110 120 130 140 乳化剂EL、PC3、多元醇脂肪酸酯及其环氧乙烷加成物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斯潘系列20 40 60 80 85亲油性较强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环氧乙烷加成物:Tween系列水溶性比斯潘大4、甘油为基本原料的非离子助剂1)二聚甘油和脂肪酸酯2)双甘油聚丙二醇醚3)甘油聚氧乙烯醚聚氧丙烯醚脂肪酸酯第三大类:端羟基封闭的非离子助剂1、对称结构的端羟基封闭的非离子助剂2、不对称结构的端羟基封闭的非离子助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一、磺酸盐1、烷基苯磺酸盐1)二烷基苯磺酸钠2)烷基芳基磺酸钠3)十二烷基苯磺酸钠(钙)DBS-Na((农乳500号)2、烷基萘磺酸盐1)丁基萘磺酸钠Nekal A润湿剂HB2)二丁基萘磺酸钠Nekal BX(拉开粉)3)二异丙基萘磺酸钠Morwet RP4)单、双甲基萘磺酸钠Morwet M3、烷基磺酸盐1)石油磺酸钠R为混合烷基平均分子量400-5002)烷烯基磺酸钠RCH=CHCH2SO3Na3)羟基烷基磺酸钠R- CH-CH2-CH2SO3NaOH4、烷基丁二酸酯磺酸盐1)烷基丁二酸酯磺酸钠渗透剂T、润湿剂CB-102(二异辛基丁二酸酯磺酸盐)、Aerosol IB(二丁基丁二酸磺酸钠)、Aerosol MA(二己基丁二酸磺酸钠)、Aerosol Ay(二戊基丁二酸磺酸钠)2)烷基聚氧乙烯醚丁二酸酯磺酸盐3)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丁二酸酯磺酸盐SSOPA(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丁二酸酯磺酸钠)农助2000(单烷基苯基聚氧乙烯基醚丁二酸磺酸钠产品为30%溶液)5、烷基联苯基醚磺酸盐6、萘磺酸甲醛缩合物1)苄基萘磺酸甲醛缩合物分散剂CNF2)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NNO3)二丁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分散剂NO4)甲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MF7、N-甲基脂肪酰胺基牛磺酸盐洗涤剂209胰加漂T8、N-烷基酰肌氨酸盐英卜内门Lissapol LS即净洗剂9、异逐硫酸盐衍生物二、硫酸盐1、硫酸化蓖麻油土耳其红油2、脂肪醇硫酸盐ROSO3Na1)改性月桂醇基硫酸钠2)鲸蜡醇基硫酸钠C16H33OSO3Na3)仲醇基硫酸钠CnH2n+1CH(CH3)OSO3Na4)混合脂肪醇(C12-14)硫酸钠3、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Maprofix ES(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4、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盐R- -O(EO)nSO3Na常用烷基为壬基、辛基5、芳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盐三、磷酸盐、亚磷酸盐1、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O OR- -O(EO)n-P-(OH)2 〔R- -O(EO)n〕2-P-(OH)2单酯双酯目前有两个系列R=C8H17 OPEPO4、R=C9H19 NPEPO4商品名:酚醚磷酸酯表面活性剂MAPP(单酯)、NPEPO4Na(或K)2、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游离酸型)代号SPEnPO4O O (-CHCH3)K- -O(EO)n-P-(OH)2 〔(-CHCH3)K- -O(EO)n〕2-P-(OH)2 单酯双酯3、脂肪酸聚氧乙烯酯磷酸盐4、烷基磷酸盐、芳基磷酸盐O5、烷基胺聚氧乙烯醚磷酸酯R=C12-14 n=10-16单酯商名为表面活性剂MAP RO(EO)n-P-(OH)26、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四、羧酸盐(脂肪羧酸盐)如松酯酸皂高分子型助剂一、非离子型1、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农乳700号2、芳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1)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宁乳36号、农乳700-1号农乳SPF2)异丙苯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农乳700-2号、宁乳37号3)苄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日本Sorpol PPB150、2003、联苯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4、聚乙烯醇完全水解的聚乙烯醇98-99%、部分水解的水解度为88-89%5、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聚醚类分子量2000-3000有良好的去污力,分子量更高的分散力较好,如环氧乙烷-环氧丁烷共聚物、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环氧丁烷共聚物二、阴离子型1、聚合羧酸盐聚丙烯酸、聚丙烯酸钠、聚丙烯酰胺2、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SOPA-Ⅱ(270)SOPA-Ⅴ(570)3、烷基萘磺酸甲醛缩合物及其类似品种MF MSF4、酚甲醛缩合物磺酸盐及其类似品种1)酚磺酸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2)酚甲醛缩合物磺酸钠盐分散剂HN(又称分散剂S)分散剂C3)酚-脲-甲醛缩合物磺酸盐5、缩甲基纤维素及其衍生物6、黄原酸胶XG7、木质素磺酸盐脱糖木质素磺酸钠M-9、16 脱糖缩合木质素磺酸钠M-10 木质素磺酸钠M-14 缩合改性木质素磺酸钠M-13、15 脱糖脱色木质素磺酸钠M-17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一、铵盐型1、烷基铵盐型2、氨基醇脂肪酸衍生物型3、多胺脂肪酸衍生物型4、咪唑啉型二、季铵盐型1、烷基三甲基铵盐型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1231 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1631 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18312、二烷基二甲基铵盐型3、烷基二甲基苄基铵盐型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1227 晴纶匀染剂TAN4、吡啶嗡盐型5、烷基异喹啉嗡盐型6、苄索氯胺型两性表面活性剂一、氨基酸型1、丙氨酸型2、甘氨酸型二、甜菜碱型三、咪唑啉型四、氧化胺氧化胺与两性表面活性剂相似,既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相容,又与阳、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相容,在中、碱性溶液中显示非离子特性,在酸性溶液中显示弱阳离子特性。
乳化剂的分类并举例

乳化剂的分类并举例乳化剂以水为分散物质的乳液涂料是以汇聚乳液为基本,色浆、填充料、改性剂分散在其中而构成的水溶性分散管理体系。
因为乳液涂料具备可自来水稀释液、工程施工便捷、速干、难燃、微毒、环保节能、涂层特性出色等特性,被普遍用以工程建筑內外涂料、工业级漆、化学纤维解决、造纸工业等多种多样主要用途,是当今涂料产业发展的关键方位之一。
乳化剂的分类:乳化剂是典型性的表面活性剂,阳离子型、正离子型、俩性、非无机化合物表面活性剂都可以作为乳化剂。
作为乳化剂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有烷基醚硫氰酸钾、脂肪醇硫氰酸钾、烷基磺酸盐等;俩性表面活性剂有磺酸酯、盐酸酯、磷酸酯;非正离子表面活性剂有聚氧乙烯烷基醚、聚氧医用乙醚芳香族醚、山梨糖醇、山梨糖醇酐以及油酸酯、甘露醇和脱干甘露醇以及油酸酯等。
一般来说,可以在乳液汇聚中产生胶团并能引起缩聚反应的乳化剂,一般是氧原子数在10-12之上的表面活性剂。
此外,乳化剂还能在乳液缩聚反应中合缩聚反应完毕后授予乳液分散增稠剂,且不与单个和引发剂以及他添加物反映,不可以给涂料产生负面影响(危害涂料的调配、运输和施胶工程施工等)。
目前为止,都还没统一的规范用于挑选乳液汇聚用乳化剂。
各种各样乳化剂的挑选仍必须根据不断试验以分辨好坏。
这儿例举一些挑选乳化剂的工作经验。
1.甄选无机化合物乳化剂,因为它授予分散颗粒以静电作用,根据静电感应排斥力功效使乳液得到分散增稠剂。
2.选用阳离子型乳化剂和非无机化合物乳化剂互用,可获得更强的乳状液和乳液平稳实际效果。
3.挑选与乳状液物质结构相近的乳化剂,以提高乳状液实际效果。
4.应用对单个有更倍加溶工作能力的乳化剂。
5.常用乳化剂不可影响乳液缩聚反应,并有优良的汇聚可靠性和储藏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应型乳化剂1引言
膜的浓度高,微粒之间的粘结很少,易于分离。
1.1乳化剂
1.1.1常规的乳化剂
(1)产品稳定性差;
(2)影响成膜速度、造成环境污染;
(3)影响聚合产物及膜的性能。
1.1.
2.反应型乳化剂
1.1.3.反应型乳化剂的分类
常用的反应型乳化剂有甲基丙烯酸型、丙烯酰胺型、苯乙烯型、马来酸酐型。
主要的代表物为烯丙基醚类磺酸盐、丙烯酰胺基磺酸盐、马来酸衍生物、烯丙基琥珀酸烷基酯磺酸钠等。
另外对于现在一些公司生产的比较新型的反应型乳化剂有:1.丙烯酰胺基异丙基磺酸盐,它具有高亲水性,能与醋酸乙烯,苯乙烯,丙烯酸类单体共聚;2.特殊羧酸磺酸盐表面活性剂,含烯丙基键的特性,于单体的共聚性优良,能迅速与各种单体进行共聚,使其生成稳定乳胶粒子。
赋予乳液出色的冻融稳定性和耐水性。
良好的乳化性,大大减少了普通乳化剂的用量。
不含APEO。
;3.特殊磷酸酯的表面活性剂,含烯丙基键的特性,于单体的共聚性优良,能迅速与各种单体进行共聚,使其生成稳定乳胶粒子。
赋予乳液出色的冻融稳定性和耐水性。
良好的乳化性,大大减少了普通乳化剂的用量。
不含APEO;
4.烯丙氧基丙基烷基醇醚磺基琥珀酸盐,含烯丙基键的特性(1): 与醋酸乙烯有良好的共聚性。
对于苯丙体系乳液,种子乳液的合成中,尽量不用苯乙烯,可采用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 乳化剂=5:1做起始剂,可增加起始的共聚性。
另外乳化剂与单体均聚的好处是减少成膜过程的吸水小巢的形成,提高涂膜的耐水性;含烯丙基键的特性(2):自身的均聚性能不好,在CMC下水性体系,用过硫酸钾等催化,没有聚合倾向,在CMC以上,也只有百分之几的聚合(60℃, 24h)。
适用于丙烯酸酯类,醋酸乙烯等的水性乳液的聚合。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如广州航钦贸易有限公司经销的反应型乳化剂产品主要产自美国和日本,主要有烯丙氧基壬基酚聚氧乙烯醚(10)硫酸氨(阴非离子反应型乳化剂);烯丙氧基癸基聚氧乙烯醚(10)硫酸氨(阴非离子反应型乳化剂);磷酸酯类反应型乳化剂等。
通过查找文献和专利,并与郑工和张工讨论之后,选定烯丙基型和马来酸酐型方向。
2.实验方案
2.1 实验部分
本实验主要是以丙烯酸和马来酸酐为主要原料合成马来酸酐-丙烯酸型的复合型反应性乳化剂(非离子反应型乳化剂),复合型反应性乳化剂是指分子中含有2个以上反应基团,这样可以按照需要设计不同活性基团,组成活性反应物,弥补因单个基团活性不能变化而导致乳化剂与反应单体不能同步反应的问题,这也是反应性乳化剂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2.1.1 实验仪器与药品
(1)仪器
循环水式真空泵,SHZ-IIIA型,巩义市予华仪器有限责任公司;电子恒速搅拌器,GSI2-2型,上海医械专机厂;红外光谱仪,TENSOR27型,德国BRUKER公司;扫描电镜,JSM 6700F NT型,瑞典Nanosurf公司;表面张力仪,JZ-200A型,河北承德精密试验仪器公司。
(2)药品
聚乙二醇200(PEG200),CR,天津市福晨化学试剂厂;十二醇,AR,天津市博迪化工有限公司;丙烯酸(AA),工业品,北京东方化工厂,经减压蒸馏精制;马来酸酐,AR,天津市瑞金特化学试剂品有限公司;苯乙烯(St),AR,天津广成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甲基丙烯酸甲酯(MMA),AR,天津市博迪化工有限公司;丙烯酸丁酯(BA),AR,天津市博迪化工有限公司;过硫酸铵(APS),AR,烟台三和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浓硫酸(催化剂);
2.1.2 实验步骤
(1)马来酸酐单酯羧酸的合成
在装有搅拌桨、温度计的三口烧瓶中加入脂肪醇、马来酸酐、催化剂少许,加热溶解后,升温至80℃,开动搅拌,反应1h;然后加入50mL正己烷,缓慢冷却至15℃,析出白色晶体,抽滤,干燥,得到产品。
(2)聚乙二醇200丙烯酸单酯的合成
在装有搅拌桨、温度计、油水分离器、恒压滴液漏斗的四口瓶中加入经干燥过的聚乙二醇200,适量的阻聚剂、催化剂和脱水剂甲苯,开动搅拌,升温至95℃后滴加丙烯酸,控制加料速度,用滴定法测不同反应时间的酸值,计算酯化率,待酸值不变后出料,得淡黄色透明液体。
(3)反应型乳化剂合成
在装有搅拌桨、温度计、油水分离器(连接减压装置)的四口烧瓶中加入马来酸酐单酯羧酸、聚乙二醇200丙烯酸单酯、适量的催化剂和脱水剂,开动搅拌,升温至90℃,反应1 h;
然后开启减压装置,继续反应至油水分离器中水量不再增加,减压脱出脱水剂,即得反应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