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8.4分式的乘除(第2课时)学案(苏科版八年级下)

数学:8.4分式的乘除(第2课时)学案(苏科版八年级下)
数学:8.4分式的乘除(第2课时)学案(苏科版八年级下)

课题:8.4 分式的乘除(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分式的乘除法则,运用法则进行运算,能解决一些与分式有关的实际问题.

2.经历探索分式的乘除运算法则的过程,并能结合具体情境说明其合理性

3.渗透类比转化的思想,让学生在学知识的同时学到方法,受到思维训练.

教学重点:

掌握分式的乘除运算

教学难点:

分子、分母为多项式的分式乘除法运算.

教学过程:

一、预习导学:

1、在计算b b a 1.

÷时,小明: b

b a 1.÷=a ÷1=a 小丽:b b a 1.÷=a.b 1 .b 1=2b a 你怎样判断是小明的做法对,还是小丽的做法正确?

2.你会计算

p

q q p m n .÷吗?

3.怎样进行分式的乘,除混合运算?分式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吗?

二、交流成果

三、合作探究: 1.先化简,再求值:222

2222222)(2)(.b

a c

b a b a ab

c b a ab a ac ab a ---÷++----+。其中3,2,1-=-==c b a (与分数混合运算类似,分式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是:先乘除,后加减。如有括号,则先进行括号内的运算。)

2.计算:1a

a a a a 21122+-÷-- 3. 计算:23--x x ÷(x+2-25-x )

4.已知

.0732≠==c b a 求分式a c b a +-的值。

5.已知:)0(022,0≠=+-=-+c c b a c b a ,求

c b a c b a 235523+-+-的值。

四、达标测试:

一. 选择题:

1.化简x y x x 1.÷,其结果为( )A. 1 B.xy C.x y D.y

x 2.化简1

12

---a a ,其结果为( )A .1+a B. 1-a C .a -1 D. 1--a 3.计算:

(1)2222

.2)(x y x xy y xy x x xy -+-÷- (2)x x x x x x x x -÷+----+4)44122(22

4.化简求值:

2

2121-÷--a a a ,其中2=a .

五、课时小结:

1、分式混合运算的顺序

2、分式求值的解题步骤

八年级数学分式的加减法练习题

17.2.2 分式的加减法(1) 同步练习 一、请你填一填(每小题4分,共36分) 1. 异分母分式相加减,先________变为________分式,然后再加减. 2. 分式xy 2,y x +3,y x -4 的最简公分母是________. 3. 计算:222321xyz z xy yz x +-=_____________. 4. 计算:)1 1(1x x x x -+-=_____________. 5. 已知22y x M -=2222y x y xy --+y x y x +-,则M=____________. 6. 若(3-a )2与|b -1|互为相反数,则b a -2 的值为____________. 7. 如果x <y <0,那么x x | |+xy xy | |化简结果为____________. 8. 化简y x y x --2 2 的结果为____________. 9. 计算22+-x x -22 -+x x =____________. 二、判断正误并改正: (每小题4分,共16分) 1. a b a b a a b a a b a --+=--+=0( ) 2. 11 )1(1 )1(1)1()1(1)1(22222-=--=---=-+-x x x x x x x x x ( ) 3. )(21 21 21 2222y x y x +=+( ) 4.222b a c b a c b a c +=-++( ) 三、认真选一选:(每小题4分,共8分) 1. 如果x >y >0,那么x y x y -++11的值是( ) A.零 B.正数 C.负数 D.整数

苏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轴对称图形 第二章 勾股定理与平方根 一.勾股定理 1、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 ,b 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 的平方,即2 2 2 c b a =+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有关系2 2 2 c b a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勾股数:满足2 2 2 c b a =+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 二、实数的概念及分类 1、实数的分类 正有理数 有理数 零 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实数 负有理数 正无理数 无理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 负无理数 2、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 在理解无理数时,要抓住“无限不循环”这一时之,归纳起来有四类: 轴对称 轴对称的性质 轴对 称图形 线段 角 等腰三角形 轴对称的应用 等腰梯形 设计轴对称图案

(1)开方开不尽的数,如32,7等; (2)有特定意义的数,如圆周率π,或化简后含有π的数,如3 π+8等; (3)有特定结构的数,如0.1010010001…等; (4)某些三角函数值,如sin60o 等 三、平方根、算数平方根和立方根 1、算术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 的平方等于a ,即x 2 =a ,那么这个正数x 就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特别地,0的算术平方根是0。 表示方法:记作“a ”,读作根号a 。 性质:正数和零的算术平方根都只有一个,零的算术平方根是零。 2、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数x 的平方等于a ,即x 2=a ,那么这个数x 就叫做a 的平方根(或二次方根)。 表示方法:正数a 的平方根记做“a ± ”,读作“正、负根号a ”。 性质: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零的平方根是零;负数没有平方根。 开平方:求一个数a 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 0≥a 注意a 的双重非负性: a ≥0 3、立方根 一般地,如果一个数x 的立方等于a ,即x 3=a 那么这个数x 就叫做a 的立方根(或三次方根)。 表示方法:记作3a 性质:一个正数有一个正的立方根;一个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零的立方根是零。 注意:33a a -=-,这说明三次根号内的负号可以移到根号外面。 四、实数大小的比较 1、实数比较大小:正数大于零,负数小于零,正数大于一切负数;数轴上的两个点所表示的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2、实数大小比较的几种常用方法 (1)数轴比较: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2)求差比较:设a 、b 是实数, ,0b a b a >?>- ,0b a b a =?=- b a b a

八年级数学上册分式混合计算专题练习80题

分式的混合专题练习 3234)1(x y y x ? x y xy 22 63)3(÷ a a a a 21 22)2(2+? -+ 41441)4(222--÷+--a a a a a 5、x y x y x y -+- 6、a a a 31211++ 7、4 )223(2 -÷+-+x x x x x x 8、44212-+-m m 9、423)231(--÷--m m m 10、2 2 22x xy y xy xy y x ---- 11、224+--a a 12、112+-+x x x 13、1 )111(-÷ -+-a a a a a 14、 1 1 12112--+--x x x

15、m m -+-329122 16、a+2-a -24 17、2 2221106532x y x y y x ÷? 18、ac a c bc c b ab b a -+-++ 19、2 22 24421y xy x y x y x y x ++-÷ +-- 20、224)2222(x x x x x x -?-+-+- 21、262--x x ÷ 443 2+--x x x 22、 1?? ? ???÷ ÷a b b a b a 324923 23、m n n n m m m n n m -+-+--2 24、1 111-÷? ?? ??--x x x 25、( ﹣)÷ 26、( 22+--x x x x )2 4-÷x x ;

27、??? ? ??++÷--ab b a b a b a 22222 28、??? ??--+÷--13112x x x x 。 29、、() 2 211n m m n m n -??? ? ??-÷??? ??+; 30、16842 2+--x x x x ,其中x =5、 31、已知2 1)2)(1(12++-=+-+x B x A x x x ,求A 、 B 的值。 32、先化简,再求值2 2 )11(y xy y x y y x -÷-++,其中2-=x ,1=y 、 33、3,3 2 ,1)()2(2 22222-==+--+÷+---b a b a a b a a b ab a a b a a 其中

初二下册数学分式计算题题目

一、分式方程计算: (1) 21)2(11+-?+÷-x x x x (2)32232)()2(b a c ab ---÷ (3)2323()2()a a a ÷- (4)0142)3()101( )2()21(-++-----π (5)222)()()(b a a b ab ab b a b a b -?-+-÷- (6 )(3103124π--????-?-÷ ? ????? (7)2211y x xy y x y x -÷???? ??++- 二、分式方程 1、(1)3513+=+x x ; (2) 11322x x x -+=--- (4)512552x x x =--- (5) 25231x x x x +=++. (6) (7) (8) 三、1、先化简,再求值)1121(1 222+---÷--x x x x x x ,其中31-=x 1 211422+=+--x x x x x 233321122--=++-x x x x x x x x 231392---++

2、若使 互为倒数,求x 的值。 3、若分式方程 3234=++x m mx 的解为1=x ,求m 的值。 2 3223+---x x x x 与

四、二元一次方程组 解方程组:

五、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二元二次方程组 56556--=--x x x 22(1)(5)2511 x y x y ?++-=?+=? 226232x x x x +---=0 |a + b + 7| + a 2b 2–10ab + 25=0 2123x x x ++-+2226x x x -+-=2632x x x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 分式的乘除 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 分式的乘除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通过实践总结分式的乘除法,并能较熟练地进行式的乘除法运算。 2、 使学生理解分式乘方的原理,掌握乘方的规律,并能运用乘方规律进行分式的乘方运算。 3、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归纳,培养学生用类比的方法探索新知识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分式的乘除法、乘方运算 难点:分式的乘除法、混合运算,以及分式乘法,除法、乘方运算中符号的确定。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什么叫做分式的约分?约分的根据是什么? (2)下列各式是否正确?为什么? 二、 探索分式的乘除法的法则 1.回忆: 计算:4365÷; 10 965? . 2.例1计算: (1)222222x b yz a z b xy a ÷; (2)x b ay by x a 2222?. 由学生先试着做,教师巡视。 3.概括:分式的乘除法用式子表示即是: 4. 例2计算:4 93222--?+-x x x x . 分析:①本题是几个分式在进行什么运算? ②每个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是什么代数式? ③在分式的分子、分母中的多项式是否可以分解因式,怎样分解? ④怎样应用分式乘法法则得到积的分式?

解 原式=)2)(2()3)(3(32-+- +?+-x x x x x x =2 3+-x x . 5.练习: ①课本第8页练习1。 ②计算:2()x y xy x xy --÷ 三、 探索分式的乘方的法则 1.思考 我们都学过了有理数的乘方,那么分式的乘方该是怎样运算的呢? 先做下面的乘法: (1)=??=??? ??b a b a b a b a 3=????b b b a a a 33b a ; (2)=???=?? ? ??b a b a b a b a n n n b a . 2.仔细观察这两题的结果,你能发现什么规律?与同伴交流一下,然后完成下面的填空: (m n )(k ) =___________(k 是正整数) 3 4.练习:(1)判断下列各式正确与否: (2)计算下列各题: 学生小结: 1. 怎样进行分式的乘除法? 2.怎样进行分式的乘方? 22212(1)441x x x x x x x -+÷+?++-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分式单元测试题

第十章分式 一、选择题 1.若代数式有意义,则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 A.x=-1 B.x=3 C.x≠-1 D.x≠3 2.若分式的值等于0,则x的值为() A.±1 B.0 C.-1 D.1 3.关于x的分式方程-=0的解为() A.-3 B.-2 C.2 D.3 4.如图9-Y-1,若x为正整数,则表示-的值的点落在() 图9-Y-1 A.段① B.段② C.段③ D.段④ 5.十堰即将跨入高铁时代,钢轨铺设任务也将完成.现还有6000米的钢轨需要铺设,为确保年底通车,如果实际施工时每天比原计划多铺设20米,就能提前15天完成任务.设原计划每天铺设钢轨x米,则根据题意所列的方程是 () A.-=15 B.-=15 C.-=20 D.-=20 6.关于x的分式方程=1的解是非正数,则m的取值范围是() A.m≤3 B.m<3 C.m>-3 D.m≥-3

二、填空题 7.化简-的结果是. 8.若a-=,则a2+的值为. 9 定义:a*b=,则方程2*(x+3)=1*2x的解为. 10.若关于x的分式方程-1=有增根,则m的值为. 11.一艘轮船在静水中的最大航速为30 km/h,它以最大航速沿江顺流航行120 km所用时间,与以最大航速逆流航行60 km所用时间相同,则江水的流速为km/h. 12.若关于x的分式方程+=2a无解,则a的值为. 三、解答题 13.化简:÷. 14.解方程:1-=.

15.如图9-Y-2,点A,B在数轴上,它们对应的数分别为-2,,且点A,B到原点的距离相等.求x的值. 图9-Y-2 16.先化简1+÷,再从不等式组的整数解中选一个合适的x的值代入求值. 17.“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了更进一步优化环境,甲、乙两队承担河道整治任务.甲、乙两个工程队每天共整治河道1500米,且甲工程队整治3600米河道用的时间与乙工程队整治2400米河道所用的时间相等.求甲工程队每天整治河道多少米?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书知识点归纳汇总大全

苏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书知识点归纳汇总大全 第 1 章全等三角形 一、全等三角形概念: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两个三角形全等时,互相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互相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互相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夹边就是三角形中相邻两角的公共边,夹角就是三角形中有公共端点的两边所成的角。 一个三角形经过平移、翻折、旋转可以得到它的全等形。 2、全等三角形的表示 全等用符号“≌”表示,读作“全等于”。如△ABC ≌△ DEF ,读作“三角形ABC全等于三角形DEF”。 注:记两个全等三角形时,通常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 3、全等三角形有哪些性质 (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2):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面积相等。 (3):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对应中线、角平分线、高线分别相等。 4、学习全等三角形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要正确区分“对应边”与“对边”,“对应角”与“对角”的不同含义;

2):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时,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要写在对应的位置上; 3)有三个角对应相等”或“有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4):时刻注意图形中的隐含条件,如“公共角” 、“公共边”、“对顶角” 5、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边边边: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 SSS” ) 边角边: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SAS” ) 角边角: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ASA” ) 角角边: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AAS” )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对于特殊的直角三角形,判定它们全等时,还有HL定理(斜边、直角边定理):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斜边、直角边”或“ HL)” 6、全等变换只改变图形的位置,二不改变其形状大小的图形变换叫做全等变换。全 等变换包括一下三种:(1)平移变换:把图形沿某条直线平行移动的变换叫做平移变换。(2)对称变换:将图形沿某直线翻折180 ,°这种变换叫做对称变换。 (3)旋转变换:将图形绕某点旋转一定的角度到另一个位置,这种变换叫做旋转变换 5、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基本思路:一般来讲,应根据题设并结合图形,先确定两个三角形已知相等的边或角,然后按照判定公理或定理,寻找并证明还缺少的条件.其基本思路是: 1).有两边对应相等,找夹角对应相等,或第三边对应相等.前者利用SAS判定,后者

八年级数学分式经典练习题分式的乘除

分式的乘除运算 1.约分 把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约去,叫做约分.约分的依据是分式的基本性质. 若分式的分子、分母是多项式,必须先把分子、分母分解因式,然后才能约去公因式. 分子与分母没有公因式的分式,叫做最简分式,又叫做既约分式.分式的运算结果一定要化为最简分式. 2.分式的乘法 3.分式的除法 4.分式的乘方 求n 个相同分式的积的运算就是分式的乘方,用式子表示就是(b a )n . 分式的乘方,是把分子、分母各自乘方.用式子表示为: 例1、下列分式a bc 1215,a b b a --2 )(3,) (222b a b a ++,b a b a +-22中最简分式的个数是( ). A.1 B.2 C.3 D.4 例2.计算:3234)1(x y y x ? a a a a 2122)2(2 +?-+ x y xy 22 63)3(÷ 4 1441)4(222--÷+--a a a a a 例3、 若432z y x ==,求222z y x zx yz xy ++++的值. 例4、计算 (1)3 3 22)(c b a - (2)43222)()()(x y x y y x -÷-?-(3)2 33 2 )3()2(c b a b c a -÷- (4)232222)()()(x y xy xy x y y x -?+÷- 例5计算: 1 8 141211118 42+-+-+-+--x x x x x 练习:1.计算:8 87 4432284211x a x x a x x a x x a x a --+-+-+--

例6.计算: 20 181 19171531421311?+ ?++?+?+? 练习1、 ()()()()()()()() 1011001 431 321 211 +++ ++++ +++ ++x x x x x x x x 例7、已知 2 1)2)(1(12++-=+-+x B x A x x x ,求A. B 的值。 计算下列各题: (1)2 222223223x y y x y x y x y x y x ----+--+ (2)111132 2+-+--+a a a a . (3)2 96 31a a -- + (4) 2 1 x x --x - 1 (5) 3a a --263a a a +-+3a , (6)x y y y x x y x xy --++-222 ⑺b a b b a ++-22 ⑻2 93 261623x x x -+--+ ⑼xy y x y x y x 2 211-???? ? ??+-- ⑽ 222x x x +--2144x x x --+ (11)a a a a a a 4)22(2-?+--. 2.已知x 为整数,且9 18 232322 -++-++x x x x 为整数,求所有的符合条件的x 的值的和. 3、混合运算: ⑴2239(1)x x x x ---÷ ⑵2 32224x x x x x x ??-÷ ?+--?? ⑶ a a a a a a 112112÷+---+ ⑷ 444)1225(222++-÷+++-a a a a a a ⑸ )1x 3 x 1(1 x 1x 2x 2 2+-+÷-+- ⑹ )25 2(23--+÷--x x x x ⑺ 221111121 x x x x x +-÷+--+ ⑻2224421142x x x x x x x -+-÷-+-+ ⑼22 11xy x y x y x y ?? ÷- ?--+?? ⑽ (ab b a 22++2)÷b a b a --2 2 ⑾2 2321113x x x x x x x +++-?--+ ⑿ x x x x x x x x x 416 )44122(2222+-÷+----+ (13)、22234()()()x y y y x x -?-÷-

最新苏科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分式的乘除》同步练习题及答案.docx

(新课标)苏科版八年级下册 10.4 分式的乘除 一.选择题 1.化简÷的结果是() A. B. C. D.2(x+1) 2.下列运算结果为x﹣1的是() A.1﹣ B.?C.÷D. 3.如果a+b=2,那么代数(a﹣)?的值是()A.2 B.﹣2 C. D.﹣ 4.化简()?ab,其结果是()A.B.C.D. 5.化简的结果是() A.B.C.x+1 D.x﹣1 6.当x=6,y=3时,代数式()?的值是()A.2 B.3 C.6 D.9 二.填空题(共9小题) 7.计算: = . 8.若a2+5ab﹣b2=0,则的值为.

9.化简:÷= . 10.化简:(+)= . 11.计算(a﹣)÷的结果是. 12.a,b互为倒数,代数式÷(+)的值为. 三.解答题(共10小题) 13.化简:(1+)÷. 14.计算:(﹣). 15.化简:(). 16.先化简,再求(+)×的值,其中x=3.17.先化简,再求值:(﹣)+,其中a=2,b=.18.有一列按一定顺序和规律排列的数: 第一个数是; 第二个数是; 第三个数是; … 对任何正整数n,第n个数与第(n+1)个数的和等于.(1)经过探究,我们发现:,,,设这列数的第5个数为a,那么,,,哪

个正确? 请你直接写出正确的结论; (2)请你观察第1个数、第2个数、第3个数,猜想这列数的第n个数(即用正整数n表示第n数),并且证明你的猜想满足“第n个数与第(n+1)个数的和等于”; (3)设M表示,,,…,,这2016个数的和,即 , 求证:. 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2016?济南)化简÷的结果是()A.B.C.D.2(x+1) 【分析】原式利用除法法则变形,约分即可得到结果. 【解答】解:原式=?(x﹣1)=,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了分式的乘除法,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2.(2016?河北)下列运算结果为x﹣1的是() A.1﹣ B.?C.÷D.

新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知识点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知识点 第一章 全等三角形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全等形。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角边”或“SAS ” 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角边角”或“ASA ”。 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角角边”或“AAS ” 三边对应相等的三角形全等,简写为“边边边”或“ SSS ” 斜边、直角边公理 斜边和一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斜边、直角边公理”或“HL”) 第二章 轴对称 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完全重合, 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也称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 这条直线叫对称轴,两个图形中对应点叫做对称点 轴对称图形 那么成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式对称轴 垂直平分线 垂直并且平分一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轴对称性质: 1、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 2、如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3、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的任何对应部分成轴对称 4、成轴对称的两条线段平行或所在直线的交点在对称轴上 线段的对称性: 1、线段是轴对称图形,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是对称轴 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 3、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在垂直平分线上 F

角的对称性: 1、角是轴对称图形,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是对称轴 2、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 3、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平分线上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顶角平分线所在直线是对称轴 2、等边对等角 3、三线合一 等腰三角形判定: 1、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等边对等角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等于斜边一半 等边三角形判定及性质: 1、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3条对称轴 3、等边三角形每个角都等于60° (补充) 等腰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等腰梯形性质: 1、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过两底中点的直线是对称轴 2、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3、等腰梯形对角线相等 等腰梯形判定: 1.、两腰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2、在同一底上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第三章 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a 2+b 2=c 2 勾股定理逆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三边a 、b 、c 满足a 2+b 2=c 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八年级数学分式的运算同步练习1

16.2分式的运算 第1课时 课前自主练 1.计算下列各题: (1)3 2 × 1 6 =______;(2) 3 5 ÷ 4 5 =_______;(3)3a·16ab=________; (4)(a+b)·4a b2=________;(5)(2a+3b)(a-b)=_________.2.把下列各式化为最简分式: (1) 2 2 16 816 a a a - -+ =_________;(2) 22 22 () () x y z x y z -- +- =_________. 3.分数的乘法法则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数的除法法则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式的乘法法则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式的除法法则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中合作练 题型1:分式的乘法运算 5.(技能题) 2 2 3 4 xy z ·(- 2 8z y )等于() A.6xyz B.- 23 38 4 xy z yz - C.-6xyz D.6x2yz 6.(技能题)计算: 2 3 x x + - · 2 2 69 4 x x x -+ - . 题型2:分式的除法运算 7.(技能题) 2 2 ab cd ÷ 3 4 ax cd - 等于() A. 2 2 3 b x B. 3 2 b2x C.- 2 2 3 b x D.- 22 22 3 8 a b x c d 8.(技能题)计算: 2 3 a a - + ÷ 2 2 4 69 a a a - ++ . 课后系统练

苏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教案课程全册)

苏教版小学数学八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第七章 教学目标与要求: (1)了解不等式的意义,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2)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能正确用轴表示解集。 (3)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简单的问题。 知识梳理: (1)不等式及基本性质; (2)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解法与应用; (3)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 1不等式:用不等号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2不等式的解: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不等式的解集: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解的全体叫做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3不等式的性质:○1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2不等式的两边都乘(或除以)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不等式的两边都乘(或除以)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4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与解一元一次方程类似。 但是,在不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时,必须根据这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正确地运用不等式的性质2,特别要注意在不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时,要改变不等号的方向。 5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问题步骤:(1)审:认真审题,分清已知量、未知量的及其关系,找出题中不等关系,要抓住题设中的关键字“眼”,如“大于”、“小于”、“不小于”、“不大于”等的含义。 (2)设:设出适当的未知数。 (3)列:根据题中的不等关系,列出不等式。 (4)解:解出所列不等式的解集。 (5)答:写出答案,并检验答案是否符合题意。 6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由几个含有同一个未知数的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不等式组中所有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求不等式组解集的过程叫解不等式组。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与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类似,不同之处在与列出不等式组,并解出不等式组。 7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数 当一次函数中的一个变量的值确定时,可以用一元一次方程确定另一个变量的值;当已知一次函数中的一个变量范围时,可以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确定另一个变量取值的范围。 基础知识练习: 1、用适当的符号表示下列关系:(1)X的2/3与5的差小于1;

八年级上册数学分式的运算练习及答案

第15章《分 式》 同步练习 (§ 分式的运算) 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 1.(河南)一种花瓣的花粉颗粒直径约为 006 5米, 006 5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10-5 B .×10-6 C .×10-7 D .65×10-6 2.(山东淄博)化简2221121 a a a a a a +-÷--+的结果是( ). A .1a B .a C . 1 1 a a +- D . 1 1 a a -+ 3.化简:2 3 32x y xz yz z y x ?? ???? ?? ? ? ??? ????等于( ). A .23 2y z x B .xy 4z 2 C .xy 4z 4 D .y 5z 4.计算 37444x x y y x y y x x y ++----得( ).

A .264x y x y +- - B . 264x y x y +- C .-2 D .2 5.化简111a ??+ ?-? ?÷2 21 a a a -+的结果是( ). A .a +1 B .11 a - C . 1 a a - D .a -1 6.下列运算中,计算正确的是( ). (A) ) (212121b a b a +=+ (B)ac b c b a b 2= + (C)a a c a c 1 1=+- (D) 01 1=-+-a b b α 7.a b a b a -++2 的结果是( ). (A)a 2- (B)a 4 (C)b a b --2 (D) a b - 8.化简2 2)11(y x xy y x -? -的结果是( ). (A) y x +1 (B)y x +- 1 (C)x -y (D)y -x 二、填空题

【八上期末】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期末试卷(含答案)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期末试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 1.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2.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一点P (-2,3)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 ) A 、(3,-2) B 、(2,3) C 、(-2,-3) D 、(2,-3) 3.若数据2,x ,4,8的平均数是4,则这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是 ( ) A 、3和2 B 、2和3 C 、2和2 D 、2和4 4.在88885858858885.0,)2(,14.3,2 2 , 4,3 0π - …,中无理数的个数是(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5.下列说法: (1)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3)有一个角为直角且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矩形; (4)菱形的对角线的平方和等于边长的平方的4倍。 其中,正确的说法有 (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6.如图(1),在直角梯形ABCD 中,AB ∥CD ,∠ABC =90o,动点P 从点B 出发,沿BC ,CD 运动至点D 停止.设点P 运动的路程为x ,△ ABP 的面积为y ,如果y 关于x 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则△BCD 的面 积是 ( ) A 、3 B 、4 C 、5 D 、6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4分) 7.函数y =x -3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8.直线y =kx +b 经过一、二、四象限,则k 、b 应满足k _____0, b ____0 (填“>”、“=”或“<”)。 9.点C 到x 轴的距离为1,到y 轴的距离为3,且在第三象限,则C 点坐标是 . 10.小明的体重约为51.549千克,保留两个有效数字是__________;近似数1.69万精确到 位。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 一、选择题 1.为了解某校学生今年五一期间参加社团活动时间的情况,随机抽查了其中100名学生进行统计,并绘制成如图所示的频数直方图,已知该校共有1000名学生,据此估计,该校五一期间参加社团活动时间在8~10小时之间的学生数大约是() A.280 B.240 C.300 D.260 2.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普查方式的是() A.对全国中学生使用手机情况的调查 B.对五一节期间来花果山游览的游客的满意度调查 C.环保部门对长江水域水质情况的调查 D.对本校某班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情况的调查 3.如图,矩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CE∥BD,DE∥AC,若AB=4,BC=3,则四边形CODE的周长是() A.5 B.8 C.10 D.12 4.如图,正方形ABCD中,点E是AD边的中点,BD,CE交于点H,BE、AH交于点G,则下列结论: ①∠ABE=∠DCE;②∠AHB=∠EHD;③S△BHE=S△CHD;④AG⊥BE.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5.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AC=8,DB=6,DH⊥AB于H,则DH等于()

A . 245 B . 125 C .5 D .4 6.如图,E 是正方形ABCD 边AB 延长线上一点,且BD =BE ,则∠E 的大小为( ) A .15° B .22.5° C .30° D .45° 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菱形OABC 的顶点A 的坐标为(4,3),点D 是边OC 上的一点,点E 在直线OB 上,连接DE 、CE ,则DE+CE 的最小值为( ) A .5 B .7+1 C .25 D . 245 8.已知反比例函3 y x =-,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 .图像经过点(1,3)- B .图像在第二、四象限 C .当1x >时,30y << D .当0x <,y 随着x 的增大而减小 9.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普查方式的是( ) A .一批电池的使用寿命 B .全班同学的身高情况 C .一批食品中防腐剂的含量 D .全市中小学生最喜爱的数学家 10.把下列英文字母看成图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 B . C . D . 11.下面调查方式中,合适的是( ) A .试航前对我国第一艘国产航母各系统的检查,选择抽样调查方式 B .了解一批袋装食品是否含有防腐剂,选择普查方式 C .为有效控制“新冠疫情”的传播,对国外入境人员的健康状况,采用普查方式 D .调查某新型防火材料的防火性能,采用普查的方式 12.如图,是一组由菱形和矩形组成的图案,第1个图中菱形的面积为S (S 为常数),第2个图中阴影部分是由连接菱形各边中点得到的矩形和再连接矩形各边中点得到的菱形产生的,依此类推…,则第2020个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可以用含S 的代数式表示为( )(S ≥2且S 是正整数)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附答案

八年级上册数学练习 (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 项中,恰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代号填在相应括号内) 1.如图,下列图案是我国几家银行的标志,其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 ) 第1题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如图所示,a 、b 、c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分别表示△ABC 的三边长,则下面与△ABC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一定全等的三角形是( ) 3.如图,工人师傅砌门时,常用木条EF 固定长方形门框ABCD ,使其不变形,这样做的根据是( ) A.两点之间的线段最短 B.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C.长方形是轴对称图形 D.三角形有稳定性 4.小明不慎将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摔碎成如图所示的四块(即图中标有1、2、3 、4的四块),你认为将其中的哪一块带去,就能配一块与原来一样大小的三角形? 应该带( ) A.第1块 B.第2 块 C.第3 块 D.第4块 第2题 1234第4题 B C 第3题 第5题

5.如图,已知AB ∥CD,AD ∥BC ,AC 与BD 交于点O ,AE ⊥BD 于点E ,CF ⊥BD 于点F ,那么图中全等的三角形有( ) A.5对 B.6对 C.7对 D.8对 6.请仔细观察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A′O′B′等于已知角∠AOB 的示意图,请你根据所学的图形的全等这一章的知识,说明画出∠A′O′B′=∠AOB 的依据是 ( ) A .SAS B .ASA C .AAS D .SSS 7.如图,在△ABC 中,分别以点A 和点B 为圆心,大于2 1AB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M ,N ,作直线MN ,交BC 于点D ,连接AD .若△ADC 的周长为10,AB=7,则△ABC 的周长为( ) A .7 B .14 C .17 D .20 8.将一正方形纸片按图1中(1)、(2)的方式依次对折后,再沿(3)中的虚线裁剪,最后将(4)中的纸片打开铺平,所得图案应该是下面图案中的(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不需写出解答过程,请 把答案直接填写在相应横线上) 9.在英文大写字母A 、E 、M 、S 、U 、P 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10.如图,两个三角形关于某直线成轴对称,则∠ 的度数为 ___________. B A C D (1) (2) (3) (4) 图1 B ′ C ′ D ′O ′A ′O D C B A 第6题 第7题

八年级数学分式运算教案

授课教案 学员姓名:_____ 授课教师:陈列_____ 所授科目:数学_____ 学员年级:八年级 上课时间_2013_年_03_月_09_日_13_时_00_分至_16_时00分共_3_小时 教学标题 分式的运算与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教学目标 掌握分式的运算性质,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教学重难点 分式的加减法、整数指数幂、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上次作业检查 一、 分式的乘除法运算 1、分式乘除法性质 (1)乘法法则:分式乘分式 ,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的积作为积的分母。即: bd ac = (2)除法法则: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 用式子表示为:bc ad c d b a d c b a =?=÷ 2.分式的乘方 1.分式乘方法则用式子表示是:()n n n a a b b = (n 是正整数,b ≠0) 注意:分式乘方要把分子分母分别乘方; 2.()[(1)*](1)()(1)n n n n n n n a a a a b b b b -=-=-=- 3.分式乘除,乘方混合运算时,要先乘方,再化除为乘,最后进行约分并把结果化成最简 分式或整式。 正数的任何次幂是正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 二、分式的加减法运算 1、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法则: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表示为 b c a b c b a ±=±。 注意: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法则是与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法则基本上是一致的,其中只有一 字之差,一个是数,一个是式. 2、异分母分式的加减法法则:先通分.变为同分母的分式后再加减.表示为: bd bc ad bd bc bd ad d c b a ±=±=±。 3、整数指数幂的性质 1)、当m,n 是正整数时, (1)a m ·a n =a n m +; (2)(a m )n =a mn ; (3)(ab )n =a n b n .

初二数学分式的乘除法试题与答案1

《 》试卷A 第 1 页 共 1 页 绝密★启用前 分式的乘除法 测试时间:20分钟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 ) A.y 5x ·3x =3 5 y B.8xy÷4x y =32x 2 C.x 2a ÷2b y =bx ay D. x 2-4x+4x 2-6x+9 · x -3 x 2-4 = x -2 x 2-x -6 2.已知 2x x 2-y 2 ÷M= 1 x -y ,则M 等于( ) A. 2x x+y B.x+y 2x C. 2x x -y D. x -y 2x 3.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 2x 2 2y )3 =2x 6 2y 3 B.(2a a+b )2 =4a 2 a 2+ b 2 C.(m+n m -n )3=(m+n ) 3 (m -n ) 3 D.(x -y x+y )2=x 2-y 2 x 2+y 2 4.计算:8m 2n 4 ·(-3m 4n 3)÷(- m 2n 2 )=( ) A.-3m B.3m C.-12m D.12m 5.一台大拖拉机m 天耕地a 公顷,小拖拉机n 天耕地b 公顷,大拖拉机的工作效率是小拖拉机工作效率的( ) A.a b 倍 B.n m 倍 C. an bm 倍 D. ab mn 倍 二、填空题 6.计算:(1)4b a ·a 2 8b 2c = ; (2) x 2(x -2) 2· x -2x = . 三、解答题 7.计算: (1)(xy-x 2 )·xy x -y ; (2)xy -y 2x ÷(x -y); (3)a -b a 2+a b · a 2 b 2-a 4ab -a 2 ; (4)x 2-8x+16 4-x 2 ÷16-x 2 4+4x+x 2. 8.有这样一道题: “计算 x 2-2x+1x 2-1 ÷x -1 x 2+x ÷(1x )3 的值,其中x=2.”小明同学把x=2错抄为x=-2,但是他计算的结果也是正确 的,你说这是怎么回事呢?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答案 D A 中两个分式分母中的x 不能约去;B 项,原式=8xy·y 4x =2y 2 ;C 项,原式=x 2a ·y 2b =xy 4ab ;D 项,原式= (x -2)2(x -3) 2 · x -3 (x -2)(x+2)= x -2 (x -3)(x+2) = x -2 x 2-x -6,故D 正确. 2.答案 A 由题意,得M= 2x x 2-y 2 ÷ 1 x -y =2x (x+y )(x -y ) ·(x -y)= 2x x+y . 3.答案 C A.(2x 2 2y )3 =8x 68y 3=x 6 y 3,错误;B.(2a a+b )2 =4a 2 (a+b ) 2,错误;C.(m+n m -n )3=(m+n ) 3 (m -n ) 3,正确;D.(x -y x+y )2=(x -y ) 2 (x+y ) 2 ,错 误.故选C. 4.答案 D 原式=8m 2n 4 ·(-3m 4n 3)·(-2 m 2n )=12m. 5.答案 C 大拖拉机的工作效率为a m 公顷/天,小拖拉机的工作效率为b n 公顷/天,所以大拖拉机的工作 效率与小拖拉机的工作效率的比是a m ÷b n =a m ·n b = an bm .故选C. 二、填空题 6.答案 (1)a 2bc (2)x x -2 三、解答题 7.解析 (1)原式=-x(x-y)·xy x -y =-x 2 y. (2)原式=y (x -y )x ·1x -y =y x . (3)原式=a -b a (a+ b ) · a 2( b 2-a 2)a (b -a ) = a -b a (a+ b ) · a 2( b -a )(b+a ) a ( b -a ) =a-b. (4)原式=(x -4) 2 -(x+2)(x -2)· (x+2) 2 -(x+4)(x -4)= (x -4)(x+2)(x -2)(x+4)= x 2-2x -8 x +2x -8 . 8.解析 x 2-2x+1x 2-1 ÷x -1x 2+x ÷(1x )3 =(x -1) 2 (x+1)(x -1)· x (x+1)x -1 ·x 3 =x 4 . 当x=2或x=-2时,原式的值都等于16.所以小明同学把x=2错抄为x=-2,他计算的结果也是正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