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流行病学特征进展研究
盐都区2001-2009年麻疹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1782P J C C P V D D e ce m b e r2010.V01.18N o.12盐都区2001—2009年麻疹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蔡立标调查研究【摘要】目的分析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2001--2009年麻疹流行病学特点并做出趋势预测,为制定和调整麻疹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对盐都区2001—2009年麻疹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采用灰色模型G M(1,1)进行趋势预测。
结果盐都区2001—2009年共报告麻疹发病94例。
年平均发病率为3.41/10万,发病年龄以10岁以下儿童为主,≥15岁发病占42.7%,各年龄组均有发病。
发病时问主要集中在3—5月份,无死亡病例。
应用模型进行外推预测。
第7次流行发生在2008年,第8次流行在2012年。
结论提高麻疹疫苗覆盖率,加强流动人口麻疹的预防控制。
对高危人群开展麻疹疫苗普种和应急接种。
通过暴发流行时间的预测,把握住疫情动态趋势,随时调整工作重点。
为制定防控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麻疹;流行病学特征;趋势预测【中图分类号】R27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5971(2010)12—1782—02T h e St u dy of E pi dem i ol ogi ca l St u di es o n Y a ndu T ow n s hi p dur i ng2001--2009C A I Li—bi a o.Y andu D is t ri ct S e con d Peop l e’s H os pi t al Pr event i onand H eal t h C a r e。
Y anc heng224031,C hi na【A bstr act】O bj e cl i ve Y andu Tow ns hi p i n2001--2009m e,'B,gl es epi de m i ol ogi ca l charact er is t i cs a nd t r en ds t o m a k ef or ecas t s f or t he f or m ul at i o n a nd adj ust m ent of m ea sl es pr event i on a nd eont r ol s tr a te gi es pr ovi d e a s ci ent if ic ba si s.M e t hot i s U-s i ng gr ay m odelG M(1,1)for ecas t f or t rends.Y andu T o w n shi p r esul t s of t he2001m2009annual r ep or t.Resul t s t he Y an D uTow ns hi p t ot a l of94cas es of m ea sl es i nc i dence of m e as l es.T he ave r age annu al i nc i dence of3.41/10m i l l i on.w i t h age25-29year s ol d f or t he.peak i nc i dence of10一y ea r—ol d a nd un der ac count ed f or42.7per cent,t he i nc i dence of a l l age gr oups.The i n-ci d enee of t i m e f oc used o n t he m ont h3—5,no dea t hs.A pp l i ca t i on of ext r apol at i on m o del s pr edi ct e d t h at t he7t h epi dem i c O Ccur l ed i n2008,8t h i n t he2012epi dem i c.C oncl us i on I m pr ove t he m e as l伪va cc i ne co ver ag e,t he f l o at ing popul at i on t os t r engt hen pr event i on a nd cont r ol of m ea sl e s,m e asl es vac ci ne hi.gh—ri sk gr oups t o car r y ou t e m e r gency vacci nat i o n and P u s pe-ci es.T hrough t he out b r eak of t he f o r ecast per i od,gr asp t he dy nam i c s of t he ep i dem i c t r e nd,at a ny t i m e t o adjust t he f ocus f ort he de ve l opm e nt of cou nt er m easur es t o pr even t and cont r ol t o pr ovi d e a s ci ent if ic ba si s.【K ey w ords】M ea sl e s;E p i de m i ol o gi e al char act er i s t i cs;T r end f o r ecast麻疹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身心健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小儿麻疹及诊治

#注射疫苗者不典型,含服橙汁饮料。
koplik三、临床表来自-典型麻疹3.出疹期 发热3~4天出疹,体温 更高至39℃~40℃。
• 顺序:耳后颈部、面部、躯干及上 肢、鼻尖手足心(图)
• 疹色:红色—暗红 • 疹形:红色斑丘疹,疹间皮肤正常,
压之褪色(图)
八、西医治疗-治疗并发症
• 3.麻疹脑炎 按病毒性 脑炎治疗,以对症支持为 主.
九.预防
• 隔离患者 • 切断传播途径 • 增强人群免疫力
1.自动免疫 2.被动免疫
课后思考题(作业)
1、简述麻疹的临床表现。 2、麻疹的中医辨证分几型?各
型的治法、选方如何?
四、并发症
• 婴儿易并发消化不良。体质素弱及营养不 良小儿可发生各种口炎及维生素A缺乏所致 的干眼病等。各种急性传染病如百日咳、 白喉、水痘、猩红热及呼吸道病毒感染等, 都有可能在麻疹出疹期及恢复期中合并发 生,要经常加以注意。特别要警惕体内原 发潜伏的结核病灶重趋活动恶化,可发展 为粟粒型肺结核或结核性脑膜炎。
八、西医治疗-治疗并发症
1.肺炎 继发细菌感染,先用青霉 素或红霉素,以后根据临床表现及 痰液细菌培养、药敏试验选用合适 的抗生素。
如系其他病毒所致,可使用病毒 唑,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八、西医治疗-治疗并发症
• 2.喉炎 敏感抗生素、糖皮质激素 (泼尼松或地塞米松)。 严重呼吸道梗阻者,立即吸氧, 必要时气管切开。
四、并发症
• 麻疹脑炎 发病率约为0.1%~0.2%, 多在出疹后2~5天再次发热,外周血 白细胞增多;出现意识改变、惊厥、 突然昏迷等症状。脑脊液改变为:轻 度单核细胞及蛋白增多,糖正常。病 死率达10%~25%;存活者20%~50% 留有运动、精神或智力上的后遗症。
免疫接种后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发病原因分析

关 键词 : 免疫接种 ; 麻疹 ; 行病学特征 ; 流 发病原因
中图分 类号 : 511 R 1.
文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 09 8 9(08 1-00 -0 10 - 1420)2 19 3 本资 料确 定调 查 病 例 名 单 。本 次 共 调 查 1 2例 , 2 最
刘庆 山
( 昌市 西湖 区疾病 预 防控 制 中心免 疫规 划科 , 昌 3 0 0 ) 南 南 3 0 3
捅 要 :目 的 为 了 解 南 昌市 西 湖 区麻 疹 发 病 的 实 际 情 况 , 讨 接 种 麻 疹 疫 苗 ( V) 病 例 的 流 行 病 学 特 征 和 发 病 探 M 后
4 4例 免 疫 后 麻 疹 病 例 都 有 发 热 、 疹 症 状 , 出 9 . % 的病例 有 咳嗽 ,8 2 32 6 . %有 卡他 症状 ,2 7 的 7 . 有结 膜炎 症状 , 未 免疫 病 例各 种 症 状 的 差 异无 统 与 计 学 意义 ( . 8 P>O 0 ) 表 2 。 Y 一2 7 , . 5 ( )
I M 、g 试 剂 分 别 由 广 东 省 珠 海 海 泰 生 物 制 品有 g IG
长, 分别 在接 种 MV疫 苗 后第 4 1 、 5天 发病 。免 、O 2 疫后 病例 与未 免疫 病 例在 ≥8月龄 各年 龄 问差 异无
显著 的统 计 学 意 义 ( . 4 P> 0 0 ) Y 一7 9 , . 5 。免 疫 后 与未 免疫 病例 在 流 动 、 常住 人 口和流 动 范 围间差 异 无 显 著 的统计 学意 义 ( . 1 0 1 ; Y 一2 1 ,. 0 P均 >0 0 ) . 5
81例麻疹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其流行情况分析

81例麻疹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其流行情况分析关键词麻疹;传染病;流行病学自从1965年我国麻疹疫苗研制成功并种植普种麻疹疫苗以来,已控制了大流行,儿童发病率大大降低,然而几年来成人发病率却有增加趋势。
我院传染科自2006年以来共收治麻疹病人81例,现将其临床表现及流行情况分析如下。
1临床表现1.1临床症状及体征81例患者均有发热、咳嗽、畏光、眼结膜充血、乏力、纳差、皮疹。
体温在38.5~40.5℃,持续3~6天。
成人型麻疹全身中毒症状重,卡他症状明显,胃肠道症状显著,多数患者合并有支气管炎和肝功能损害。
小儿麻疹病例中未接种过麻疹疫苗的外地儿童发病重,上呼吸道卡他症状明显,有3例合并肺炎。
本地儿童接种过麻疹疫苗的儿童发病年龄7~12岁,症状轻,仅有中度发热,皮疹少,出疹2~3天后病愈。
全部病例均有红色斑丘疹,疹间皮肤正常,发热1~2天后出疹6.1%,发热3~4天后出疹87%,93%患者有典型出疹顺序,先从耳后、发际,再渐延及面部,颈部,躯干部及四肢,至手心足底。
出疹后发热开始自行消退,出疹过程持续3~6天。
有典型麻疹黏膜斑48例,95%病例有疹退后褐色色素沉着,少数病例有轻微皮肤米糠样脱屑。
1.2并发症成人47例中合并肺炎2例,有不同程度肝损占80%,引起腹泻的有58%。
小儿并发大多表现为支气管炎、扁桃腺炎,合并肺炎3例,合并喉炎1例。
1.3治疗结果及转归本组81例经抗病毒、抗炎、雾化吸入等治疗,5~12 d内恢复,全部治愈。
2流行情况本组资料为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住院麻疹患者。
81例麻疹,成人组47例,小儿组34例,其中男性55例,女性26例,男女比例2:1,年龄最小的为4个月,年龄最大的为73岁,外来人口麻疹49例,占62%。
有麻疹疫苗接种者28例,未接种者11例,接种不详者42例。
3讨论麻疹是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自普遍接种麻疹疫苗以来,儿童的发病率明显下降,但成年人麻疹近年来逐渐上升,甚至中老年人中发病的病例报道也屡见不鲜[1]。
麻疹流行相关调查

第4页
图1 1~6月分省麻疹发病数比较
资料起源: 全国疫情监测
麻疹流行相关调查
第5页
图2 年1~6月分省麻疹发病率比较
资料起源: 全国疫情监测
麻疹流行相关调查
第6页
问题1:在普通疾病监测工作中,有哪些原因能够引发某种疾病汇报病例数量异常增加?
麻疹流行相关调查
第7页
参考答案
麻疹流行相关调查
第9页
第二部分: 疾病监测资料分析
教学提议: 讨论为主,时间40~70分钟。教师重点是引导学员利用流行病学知识解释数据,对每个数据图表表示含义做出假设,而且提出验证假设流行病学方法,以及应该考虑影响原因。
麻疹流行相关பைடு நூலகம்查
第10页
一、历史概况
依据法定传染病汇报系统疫情资料显示, 1965年以前麻疹呈自然流行状态, 每2~3年出现一次规模较大流行;1966~1978年因为国产麻疹疫苗问世, 逐步应用疫苗免疫后, 尤其是从1978年后实施计划免疫, 麻疹发病率一直呈下降趋势。尤其是在儿童免疫接种率实现省、县、乡85%目标后近10年, 麻疹发病深入得到控制, 但每3~4年仍会出现一个流行高峰, 但峰值逐步降低, 流行周期逐步延长。
麻疹流行调查
卫生部疾控局现场流行病学案例与分析编写组1212
麻疹流行相关调查
第1页
学习目标
掌握监测资料分析与利用方法了解暴发觉场调查设计中需要考虑原因和分析方法掌握疫苗汇报接种率、估算接种率和调查接种率方法掌握开展麻疹强化免疫必须考虑条件了解疫苗效力计算方法, 影响疫苗效力准确性原因
麻疹流行相关调查
麻疹流行相关调查
第24页
图7.浙江省年6月麻疹年纪别发病数和发病专率
临沂市2004~2009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及控制措施研究

多, 6 . %(5928 )其次 为农 民和 民工 , 1 . %(6 /3 3 。结论 保 持 高质 量 的麻疹 疫 占 7 1 19 /3 3 , 占 12 2 72免疫 工作 ; 强儿 童入 学、 托查验 接种证 及补 种工作 ; 高监测 水平和 适 加 入 提 质量是 防控 麻 疹发病 的有效措 施 。 关键 词 : 麻疹 ; 流行 病 学特 征 ; 制措施 控 di1 .99ji n 17 —9 72 1 .40 1 o:0 36 / s .6404 .00 0 .3 .s
Ct f m 20 09 T e ni nei 2 0 a 1 .515 w i a t i e ep t 0y r i o 04t 2 0 . h c ec n 0 8w s 2 6/0 , h hw s h h hs i t a e s yr o i d c e g tn h s 2 a .
中图分类号 : 1 . R5 11 文献标识 码 : A 文章编 号 :6 40 4 (0 0 0 —3 20 1 7 —9 7 2 1 )40 1 —3
EPI DEM I OL0I I G CAL HARACTERI TI F M E LE C S CS 0l AS S AND CoNT ROL EAS M URES I LI N NYICI ROM 0 4 TO 0 9 TY F 2 0 2 0
t n o al y 2 1 M eh d l h aao h pd mi e o t n u v y fme s si n i i rm i f o me se b 0 2. to sAlt ed t f ee ie crp rsa ds r e so a l Liy t f s t e n C y o 2 0 o2 0 r n lzd b ecit ee ie oo y Reu t 2 8 a e fme l r e re n Liy 0 4t 0 9 we ea ay e yd sr i pd milg . s l 3 3 c sso a e weer p td i n i p v s s s o
麻疹流行病调查

疑似麻疹病例的调查报告
2014年2月10日(星期三)上午9:20分,中心副主任李大铁电话指示传防科:人民医院感染科报告有1例疑似麻疹病例,你们立即去做流行病学调查。
疾控中心传防科于9:45分前往医院感染科对入院病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现将该疑似麻疹病例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李一,女,1999年3月1日出生。
现居住地址:河南省平顶山。
户籍地址:山东省菏泽市。
联系电话:1816849562。
二、发病及临床经过
患者自述于2014年2月23号回山东探亲至2月24号乘火车返回,2月26日出现发热,测体温39摄氏度。
2月27日面部出现皮疹,效果不佳,前去村私人诊所打点滴两天。
2月28号手部出疹,3月4日腹部、背部出疹。
3月3日在医院感染科以“疑似麻疹”将病人收治入院。
三、流行病学调查
2014年3月4日对李一进行流调,查体:患者面部、手部、腹部、背部可见红色点状皮疹,咳嗽、有结膜炎、淋巴结肿大、卡他性鼻炎、口腔黏膜斑、伴关节疼痛。
患者自述未接触过出疹病人,其密切接触者无相同症状,对曾经接种的疫苗不清楚。
四、标本采集情况
2014年3月4日采集发病后第六天的第一份血标本10ml以及咽拭子标本1份,按照要求送达我中心实验室。
五、可能感染地
患者在发病前有明确的外出史,可能感染地考虑在外地、返回旅途中,具体感染来源不详。
六、密切接触史
密切接触家庭成员:XXXX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4年3月4日。
2024年度麻疹教学讲解课件

病毒蛋白合成与装配
病毒释放与传播
病毒mRNA进入细胞核,利用宿主细胞翻 译系统合成病毒蛋白。病毒结构蛋白在细 胞质中装配成新的病毒粒子。
2024/2/3
装配好的病毒粒子通过细胞裂解或出芽方式 释放到细胞外,继续感染其他细胞。
10
致病机制与临床表现关系
病毒对细胞的直接损伤
麻疹病毒在细胞内复制,导致细胞病 变和死亡,引起皮肤、黏膜等组织的 损伤。
安全性与有效性评估
对新型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了科学评估。
2024/2/3
30
全球消除麻疹目标挑战分析
消除麻疹国际目标
阐述了世界卫生组织提出 的全球消除麻疹的目标和 计划。
2024/2/3
面临的主要挑战
分析了实现全球消除麻疹 目标过程中面临的主要挑 战,如疫苗覆盖率不均、 监测体系不完善等。
应对策略与建议
病毒分离与鉴定
从患者标本中分离出麻疹病毒并进行鉴定,是诊 断麻疹的金标准。但该方法操作复杂,耗时较长 ,一般仅用于科研或疫情监测。
分子生物学检测
采用PCR等方法检测患者标本中的麻疹病毒核酸 ,具有快速、灵敏、特异等优点。但该方法需要 专业实验室和技术人员支持,且可能存在假阳性 或假阴性结果。
2024/2/3
麻疹教学讲解课件
2024/2/3
1
目录
2024/2/3
• 麻疹基本概念及流行病学 • 麻疹病毒学特性及致病机制 • 麻疹疫苗接种策略及实施效果 • 麻疹并发症识别与处理原则 • 麻疹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工作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2
01 麻疹基本概念及 流行病学
2024/2/3
3
麻疹定义与传播途径
目标人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麻疹流行病学特征进展研究
发表时间:
2016-06-08T15:43:22.59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2月第3期 作者: 路丕国
[导读] 导致麻疹发病率增高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无麻疹疫苗免疫史人群;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消除麻疹行动方案》,合理掌握“麻疹疫苗禁忌
症”,提高麻疹疫苗接种率与及时接种率,加强对重点地区的免疫规划及管理,做好疫情监控,是控制和消除麻疹的关键。
路丕国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医院
266580
【摘
要】目的:为麻疹防控提供理论依据,了解山东青岛2014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及其进展研究。方法:对麻疹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报告
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根据麻疹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报告的数据显示,山东青岛
2014共报告麻疹病例例,本年麻疹发病率分别为
21.68/10
万、4.67/10万、0.56/10万、0.56 /10万、3.01/10万;5、6月份为发病高峰期,占总病例数的41.89%;病例大部分集中在5岁以下
散居儿童,特别是
8月龄以下儿童,发病率为 539.82/10万;本地人口病例56例,占25.23%;流动人口病例166例,占74.77%.无麻疹疫苗
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的病例
194例,占 87.39%。结论:2014年山东青岛消除目标依然严峻,其麻疹报告发病率升高的主要原因是流动人口
发病,导致麻疹发病率增高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无麻疹疫苗免疫史人群;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消除麻疹行动方案》,合理掌握
“麻疹疫苗禁忌
症
”,提高麻疹疫苗接种率与及时接种率,加强对重点地区的免疫规划及管理,做好疫情监控,是控制和消除麻疹的关键。
【关键词】麻疹流行病学特征进展;山东青岛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传染性极强,多见于儿童。其临床特征为发热、流鼻涕、咳嗽、眼结合膜炎,出现特殊的科氏
斑(又称麻疹黏膜斑)和广泛的皮肤斑丘疹。
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委员会通过了2012年消除麻疹的决议[1]。中国卫生部于
2006
年制定了《2006-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提出麻疹减毒活疫苗(Measles Attenuated Live Vaccine,MV),接种和麻疹监
测为主的消除麻疹的综合策略于措施
[2]。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麻疹发病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信息系统”;常
规接种率数据来自
“中国免疫规划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
1.2
相关定义 根据《全国麻疹监测方案》病例定义及分类;流动人口是指户籍地在本市之外且居住时间在3个月内;麻疹爆发疫情以
村、居委会、或其他机体机构为单位,
10天之内发生2例麻疹病例或者是以乡、镇为单位时10天之内发生5例麻疹的病例。
1.3
统计学方法 选取描述流行病学方法,数据统计采用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麻疹流行病学特征 根据“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2014年青岛市共报告麻疹确诊病例1582例(其中,实验室诊断1150例,占
比
72.96%,临床诊断432例,占比27.30%),报告发病率15.62/100万,死亡2例,报告死亡率0.018/100万。
2.1.1
时间分布 发病时间为1-11月,发病高峰区在3至5月份,占比全年病例的86.37%;12月份没有病例发生。
2.1.2
地区分布 全市6区4市均有病例发生,发病数排名前3的辖区依次为黄岛区385例、即墨市268例、平度市245例,这3个辖区的总
病例数为
898,占总病例数的56.76%;发病率排名前3的辖区依次为平度市47.63/10万例、黄岛区42.35/10万例、胶州市34.32/10万例。
2.1.3
人群分布 1、年龄、性别、职业 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5岁以下儿童为主(1202,75.97%);小于1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
29.73/10万);1岁年龄组为(11.70/10万)、2岁为(3.42/10万)、4岁为(2.61/10万)。2014年全市麻疹病例分布较散,散居儿童病
例共
1172例,占比74.08%,其次是学生(131,8.28%)、农民(106,6.70%)、托园儿童(7,4.4%)。
2
、MCV免疫史 1582例麻疹病例中,MCV免疫史2剂以上、1剂、0剂和免疫史不详者分别占比7.26%、16.28%、59.62%、16.84%。4、
麻疹爆发疫情
2014年,由突发公共卫生时间报告信息系统报告麻疹突发疫情1起,累计发病23例,占比1.45%。
3.
讨论
2006
年以来,中国努力落实提高常规免疫的服务质量,加强麻疹监测,在《行动计划》和《行动方案》的指导下做好麻疹疫情调查处
置,切实落实好控制风疹的策略和措施
[3]。在发生麻疹疫情后,以实际情况为指导开展MCV应急接种,可以迅速控制疫情发展,效果与接
种时间成正比。目前在
MSS实际运转中,接种医生只有在认为患者是“麻疹”病例时才作为疑似病例报告,而不是根据《全国麻疹监测方
案》的疑似麻疹病例定义进行报告,容易发生漏报,降低了
MSS的敏感性[4]。从全国范围来看,消除麻疹策略与措施是有效的,近年来麻
疹流行病学特征的一些变化反应了实际效果,
2012-2013年,不仅报告发病水平较实施消除麻疹策略与措施前大幅下降,SIAs覆盖年龄组
病例所占比例也大幅降至
<10%,(20世纪90年代该年龄组所占比例高达80%)[5]。
2014
年山东青岛消除目标依然严峻,其麻疹报告发病率升高的主要原因是流动人口发病,导致麻疹发病率增高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无麻
疹疫苗免疫史人群;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消除麻疹行动方案》,合理掌握
“麻疹疫苗禁忌症”,提高麻疹疫苗接种率与及时接种率,加强对重
点地区的免疫规划及管理,做好疫情监控,是控制和消除麻疹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WPR/RC56.R8.
,Measles elimination,hepatitis B control,and poliom yelitis eradication [R]Manila,WHO,Regional Committee for
the Western Pacific
,2005
[2]
卫生部.全国2006-2012年消除麻疹行动计划[Z].2006-11-10
[3]
马超,苏琪茹,郝利新,等. 中国2012~2013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与消除麻疹进展[J]. 中国疫苗和免疫,2014(3):193-199.
[4]
马雅婷,张肖肖,路明霞,等. 河南省2011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与消除麻疹工作进展[J]. 中外健康文摘,2012(40).
[5]
张燕,王慧玲,蒋小泓,等中国2009年麻疹/风疹实验室网络运转情况分析[J].中国疫苗与免疫,2012,18(3):20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