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XX麻疹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麻疹调查报告模

病例接触史和旅行史
接触史
患者在发病前与哪些人有 过接触,接触时间和接触 方式等
旅行史
患者在发病前是否有过旅 行,旅行目的地、旅行时 间和交通方式等
预防接种情况
患者是否接种过麻疹疫苗, 接种时间和接种剂等
Part
04
麻疹疫苗接种情况调查
疫苗接种率和覆盖情况
接种率
根据调查数据,该地区麻疹疫苗接种 率为90%,较去年同期提高了5个百分 点。
性和可靠性。
疫情处置效果
03
评估疫情处置措施的执行情况和效果,包括疫情控制时间、疫
情范围缩小程度等。
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问题分析
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如疫 苗接种覆盖率不足、病例监测与报告存 在漏报、疫情处置不及时等。
VS
改进建议
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如加强疫苗接种 宣传、完善病例监测与报告机制、提高疫 情处置能力等。同时,可结合实际情况提 出具体的改进措施和实施计划。
覆盖情况
疫苗接种覆盖了该地区大部分人群, 但仍有部分偏远地区和流动人口未能 接种。
疫苗接种时间和地点
接种时间
该地区麻疹疫苗接种时间主要集中在春季和秋季,与全国接 种计划保持一致。
接种地点
疫苗接种地点主要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方便 居民就近接种。
疫苗接种效果和安全性评估
接种效果
根据血清学检测结果,该地区接种麻 疹疫苗的人群中,抗体阳性率达到了 95%,表明疫苗接种效果良好。
Part
02
麻疹疫情概述
疫情发生时间和地点
发生时间
XXXX年XX月XX日
发生地点
XX市XX区
病例数量和分布情况
病例数量
麻疹流行病学研究现状

麻疹流行病学研究现状汇报人:2023-12-07•引言•麻疹概述•麻疹流行病学研究现状目•麻疹流行病学研究挑战与展望•结论与建议录引言0103了解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对于制定有效的防控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01麻疹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在全世界范围内长期流行。
02尽管疫苗接种是预防麻疹的最有效方法,但由于疫苗覆盖率不均和免疫逃逸现象,麻疹在某些地区仍然爆发。
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目的与方法目的通过对麻疹流行病学研究现状的综述,总结当前的研究成果和不足,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方法收集近年来国内外麻疹流行病学相关的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
麻疹概述02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高度传染性疾病。
典型的麻疹症状包括发热、咳嗽、流鼻涕、眼睛充血、口腔麻疹黏膜斑(Koplic spot)等,随后会出现皮疹和皮肤脱屑。
麻疹定义与症状麻疹症状麻疹定义麻疹传播途径病毒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如咳嗽、打喷嚏等方式将病毒传播给周围人群。
接触传播病毒可附着在物体表面,通过间接接触传播,如触摸感染者的物品或接触感染者的环境。
实施免疫接种,提高人群免疫力;加强疾病监测,及时隔离患者;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接触病毒;减少人员流动,降低感染风险。
预防措施目前尚无特效药物,主要采取对症治疗缓解症状;保持充足的水分和营养摄入,促进康复;如出现并发症,应及时就医治疗。
治疗措施麻疹预防与治疗麻疹流行病学研究03现状麻疹病毒的传播途径麻疹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感染者的体液或血液等传播。
麻疹病毒的变异麻疹病毒在传播过程中会发生变异,导致病毒的抗原性和致病性发生变化,从而引起不同的流行病学特征。
麻疹病毒的遗传多样性麻疹病毒有多个基因型,各基因型在流行病学、免疫学和临床特征等方面存在差异。
麻疹疫苗接种覆盖率我国麻疹疫苗接种覆盖率总体上有所提高,但仍有部分地区接种覆盖率较低。
麻疹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我国麻疹发病率和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仍然存在局部暴发和死亡病例。
麻疹调查报告

麻疹调查报告篇一:关于XX麻疹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报告XX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XX麻疹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报告X年X月X日,XX医院报告一例疑似麻疹病例,该病例系XX散居儿童,县疾控中心于X年X月X日与X镇卫生院院长、防保组人员及X接种点村医开展病例现居住地、接种率调查、漏报调查、病例搜索、传播链的调查、密切接触者调查,情况及处置如下:一、基本情况(一)、病例报告诊断情况该患儿X月X日因发烧,全身出现皮疹,由XX医院感染科治疗,无咳嗽、流涕、鼻塞等卡他症状,无结膜炎,无柯氏斑,无淋巴结肿大及关节疼痛,根据患儿家长的口述,患儿病情的进展情况,患儿的体征及症状,并组织防保科医师,主任医师会诊,诊断维疑似麻疹病例,并于当日联系XX疾控中心人员开展病例的个案调查,及时采集血液、咽拭子送往市疾控检验。
(二)、病例居住地基本情况1、该病例居住在XX,总人口数XX人,去年0岁组儿童数XX,辖X个乡镇,下设行政村X个。
X镇辖X个行政村,X个自然村,总人口X,去年0岁组儿童数X人,X总人口X人,去年0岁组儿童数X人。
2、常规免疫服务情况:X镇设有X个接种点,X村从事免规工作人员X人,其中预防接种人员X人,实行的是定时定点接种形式,每月X日开展预防接种工作,接种人员由镇、村两级医生共X人,负责预防接种工作,包括通知,预检,接种,系统录入,资料上报等相关工作。
二、流行病学调查(一)病例调查1、病例基本情况:患者X,X,X年X月X日出生于XX医院,家住XX,母亲XX,患儿主要在XX接种点接种,接种免疫史情况如下:免疫史来源于X,接种记录如下:XXXX2、病例发病及就诊情况XX,X医院根据病情的进展情况诊断为疑似麻疹病例,并收治于感染科隔离治疗。
(二)、常规免疫服务调查在病例所在地X村调查儿童接种情况,分别调查1岁组与2岁组各5名儿童,各种疫苗调查接种率均达到XX%以上。
详见表11、在病例户籍地进行类似病例搜索:入户搜索XX户,共搜索到XX 人,其中X岁以下目标儿童X名人,均无类似发热出疹性症状出现。
304例急性荨麻疹住院病例流行病学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304例急性荨麻疹住院病例流行病学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304例急性荨麻疹住院病例流行病学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引言急性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其症状包括瘙痒、红肿、丘疹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304例急性荨麻疹住院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相关因素分析,探讨该疾病的病因以及预防控制策略。
方法选取连续入院的304例急性荨麻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基本信息、临床表现、病程特征等并进行统计分析。
同时,对可能与发病相关的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包括年龄、性别、家族史、季节、饮食习惯等。
结果研究对象中,男性患者占51.3%,女性患者占48.7%。
平均年龄为35.2岁,最小患者为6个月,最大患者为78岁。
结构统计显示,急性荨麻疹病例在春季占比最高,达到34.2%,其次是夏季、秋季和冬季,分别占30.9%、20.4%、14.5%。
家族史方面,有15%的病例存在家族遗传病史。
相关性分析表明,在急性荨麻疹发病中,性别和年龄存在一定的关联。
女性患者的年龄峰值出现在20-30岁,而男性患者的峰值则出现在30-40岁。
此外,食物过敏与急性荨麻疹的发病也存在一定相关性,其中鱼类、贝类和花生等食物是患者最常接触的致敏原。
分析与讨论本研究结果显示,急性荨麻疹在春季的发病率最高,与过敏性疾病的发病季节相关,可能与花粉过敏等因素有关。
这提示在高发季节,人们应加强对过敏性食物和花粉等致敏原的预防。
年龄和性别的相关性分析显示,女性患者在青少年和成年早期更容易发病,而男性患者则在成年晚期更容易发病。
这可能与性激素水平、免疫系统、生活环境等因素有关,在进一步的研究中需要深入探讨。
食物过敏是急性荨麻疹的一个重要因素。
本研究发现,鱼类、贝类和花生等食物是最常见的致敏原。
因此,在预防急性荨麻疹的发病中,人们应减少这些食物的摄入,注意个人饮食卫生。
结论本研究通过对304例急性荨麻疹住院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相关因素分析,揭示了该疾病的一些特点和可能的影响因素。
一起山区乡村麻疹爆发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一起山区乡村麻疹爆发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在2011年3月初,河南省洛宁县下峪乡下峪村发生了一起麻疹爆发,发病22例,发病年龄集中在2~8岁的儿童。
发病率为7.07%。
病例主要集中在该村的1所中心小学,该校发病15例。
由于报告迟缓,疫情蔓延历时30 d,呈典型的自然流行过程。
学龄儿童麻疹疫苗(MV)有效接种率低和疫情报告不及时,造成易感人群积累是本次爆发的直接原因。
标签:麻疹;爆发;流行病学分析2011年2月28日~2011年3月30日,洛宁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过网络直报及主动监测[1],发现洛宁县下峪乡下峪村发生2~8岁儿童以发热、出疹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依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确定为一起麻疹爆发,共报告22例。
现将这起麻疹爆发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监测资料来自洛宁县麻疹专报系统,包括疫情和主动搜索数据。
人口等资料来自当地实际掌握的统计数据。
1.2调查方法发现病例后,经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初步调查确认为麻疹爆发,立即报告至洛宁县卫生局和洛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由市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入村开展调查和病例主动搜索,按照统一的调查表对所有病例逐一进行个案调查,对部分病例采集血清标本。
1.3试验方法采用抗体捕捉酶联免疫附试验(ELISA)检测麻疹和风疹IgM 抗体。
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麻疹血清学诊断监测网络实验室完成检测[2]。
2结果2.1发病概况下峪乡地处河南省洛宁县西南边境,地理环境属于深山区,经济比较落后,该村人口2814人,8岁以下儿童311人,发病22人,发病率为7.07%。
下峪村本次爆发从3月初开始,截止3月30日,共报告麻疹病例22例,从3月31日,无新发病例报告。
发病对象主要为下峪乡中心小学的在校学生,共15例。
2.2流行病学调查结果2.2.1首发病例首例患者7岁,女,2月28日出现发热,伴全身不适,食欲不振、头痛、咳嗽、喷嚏、流涕、流泪和结膜充血等症状,3月1日面部、颈部、躯干和肢体出现红色斑丘疹,发病后未就诊,在家对症处理,亦无报告,经流行病学调查近期无MV接种史和外出史。
麻疹流行病调查

疑似麻疹病例的调查报告
2014年2月10日(星期三)上午9:20分,中心副主任李大铁电话指示传防科:人民医院感染科报告有1例疑似麻疹病例,你们立即去做流行病学调查。
疾控中心传防科于9:45分前往医院感染科对入院病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现将该疑似麻疹病例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李一,女,1999年3月1日出生。
现居住地址:河南省平顶山。
户籍地址:山东省菏泽市。
联系电话:1816849562。
二、发病及临床经过
患者自述于2014年2月23号回山东探亲至2月24号乘火车返回,2月26日出现发热,测体温39摄氏度。
2月27日面部出现皮疹,效果不佳,前去村私人诊所打点滴两天。
2月28号手部出疹,3月4日腹部、背部出疹。
3月3日在医院感染科以“疑似麻疹”将病人收治入院。
三、流行病学调查
2014年3月4日对李一进行流调,查体:患者面部、手部、腹部、背部可见红色点状皮疹,咳嗽、有结膜炎、淋巴结肿大、卡他性鼻炎、口腔黏膜斑、伴关节疼痛。
患者自述未接触过出疹病人,其密切接触者无相同症状,对曾经接种的疫苗不清楚。
四、标本采集情况
2014年3月4日采集发病后第六天的第一份血标本10ml以及咽拭子标本1份,按照要求送达我中心实验室。
五、可能感染地
患者在发病前有明确的外出史,可能感染地考虑在外地、返回旅途中,具体感染来源不详。
六、密切接触史
密切接触家庭成员:XXXX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4年3月4日。
疑似麻疹调查报告

托克逊县发生一例麻疹疑似病例调查报告
2015年02月16日,我中心接到托克逊县人民医院通知报告一例麻疹疑似病例。
我中心立即组织专业人员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处理,现将调查处理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患者木斯塔帕,男,2014年05月15日出生,居住于托克逊县夏乡7大队4队。
二、免疫史
因患儿8个月龄,2015年2月6日接种过含麻疹成分疫苗。
三、麻疹疫情核实及处理情况
经调查核实,患者,2015年2月15日发热,最高温度为38.9℃,2月16日出现皮疹后,到托克逊县人民医院就诊,以“麻疹疑似病例”报告,并立即隔离治疗。
四、防控措施
在开展病例调查的同时,为防止疫情的进一步流行与蔓延。
我院迅速采取了以下防控措施:
一、迅速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同时对辖区内开展了病例主动搜索,调查后发现无相关病例发生。
对病人密切接触者采取隔离治疗措施,避免与他人接触。
二、对病家和周围环境进行消毒处理。
三、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由我中心组织专业人
员于2月16日下午对夏乡7大队4队患儿家长进行含麻疹疫苗的应急接种。
四、对其所在村所有15岁以下儿童开展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工作,确保麻疹疫苗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
五、自患儿出现皮疹14天内,对与其接触的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告知其尽量减少与他人接触。
一旦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和体征,要及时上报、就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六、要求乡村医生加强主动监测和主动搜索,密切关注疫情动态。
托克逊县疾控中心
二〇一五年二月十六日。
某市某年春季麻疹发病情况的调查报告

某市某年春季麻疹发病情况的调查报告XXX年XX月以来,我市中心医院陆续出现麻疹疫情报告,到疫情彻底消除为止,全市共报告麻疹病例260例,已经构成流行。
通过采取住院治疗及居家隔离治疗,所有麻疹病人均治愈,无死亡病例具体情况分析如下:一、数据资料来源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制科流行病学调查查报告等资料、三甲医院住院病例、市疾控中心检验科检测分析报告。
二、流行病学分析全市首例麻疹于XXXX年X月X日发生在XXX镇XXX街某幼儿园,该患者无外出史,接种过麻疹疫苗,临床症状和体征不典型。
全市260例麻疹病例中,年龄最小3个月,最大的患者52岁,15岁以上患者发病率最高,占总发病数的50.7%,如表1所示。
表1 XXXX年XX月-XXXX年XX月麻疹发病年龄分布情况8个月 8-23个月 2-6岁 7-14岁 >15岁合计例数 41 42 26 19 132 260 % 15.8 16.2 10.0 7.30 50.7 100 地域分布情况,全市行政区域内均有麻疹病例发生,其中城区发病123人,占总发病人数47.3%,农村发病137例,占总发病患者的52.7%。
见表2。
表2 XXXX年XX月-XXXX年XX月麻疹发病地域分布情况地域人口数发病数发病率(1/10万)城区 180000 123 68.33农村 440000 137 31.14合计 620000 260 41.94 全市城区发病率68.33/10万;农村发病率31.14/10万,城区发病情况明显高于农村(P< 0.01)。
全市从XXXX年10月末开始出现麻疹病例报告,到XXX年4月呈现出发病高峰,5月份开始下降,各月发病情况分布。
见表3表3 XXXX年XX月-XXXX年XX月麻疹发病月份分布情况10-12月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合计例数 11 33 69 82 51 10 4 260% 9.9 12.7 26.5 31.5 19.6 38.5 1.53 100三、讨论全市XXXX年XX月-XXX年XX月发生了麻疹流行,发病情况在全省市县区居首位,疫情发生后,经过采取有效防治措施,使麻疹疫情很快得到了控制,在6月份基本控制住了疫情并宣告解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关于XX麻疹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X年X月X日,XX医院报告一例疑似麻疹病例,该病例系XX散居儿童,县疾控中心于X年X月X日与X镇卫生院院长、防保组人员及X接种点村医开展病例现居住地、接种率调查、漏报调查、病例搜索、传播链的调查、密切接触者调查,情况及处置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病例报告诊断情况
该患儿X月X日因发烧,全身出现皮疹,由XX医院感染科治疗,无咳嗽、流涕、鼻塞等卡他症状,无结膜炎,无柯氏斑,无淋巴结肿大及关节疼痛,根据患儿家长的口述,患儿病情的进展情况,患儿的体征及症状,并组织防保科医师,主任医师会诊,诊断维疑似麻疹病例,并于当日联系XX疾控中心人员开展病例的个案调查,及时采集血液、咽拭子送往市疾控检验。
(二)、病例居住地基本情况
1、该病例居住在XX,总人口数XX人,去年0岁组儿童数XX,辖X个乡镇,下设行政村X个。
X镇辖X个行政村,X个自然村,总人口X,去年0岁组儿童数X人,X总人口X人,去年0岁组儿童数X人。
2、常规免疫服务情况:X镇设有X个接种点,X村从事免规工作人员X人,其中预防接种人员X人,实行的是定时定点接种形式,每月X日开展预防接种工作,接种人员由镇、村两级医生共X人,负责预防接种工作,包括通知,预检,接种,系统录入,资料上报等相关工作。
二、流行病学调查
(一)病例调查
1、病例基本情况:患者X,X,X年X月X日出生于XX医院,家住XX,母亲XX,患儿主要在XX接种点接种,接种免疫史情况如下:免疫史来源于X,接种记录如下:XXXX
2、病例发病及就诊情况
XX,X医院根据病情的进展情况诊断为疑似麻疹病例,并收治于感染科隔离治疗。
(二)、常规免疫服务调查
在病例所在地X村调查儿童接种情况,分别调查1岁组与2岁组各5名儿童,各种疫苗调查接种率均达到XX%以上。
详见表
三、疑似病例主动搜索
1、在病例户籍地进行类似病例搜索:入户搜索XX户,共搜索到XX 人,其中X岁以下目标儿童X名人,均无类似发热出疹性症状出现。
2、医疗机构疑似病例主动搜索:搜索XX镇XX村接种点门诊日志共XX人次,未发现类似发热出疹性病例漏报的情况。
查XX卫生院门诊日志XX人次、出入院登记XX人次,未发现疑似麻疹病例漏报情况。
查县医院儿科、内科、感染科及中医院内科、儿科、皮肤科门诊日志及出入院登记本共XX人次,未发现疑似麻疹病例漏报情况。
四、其他调查
1、传播链调查
患者出疹前7-21天无外出史,一直在家中,密切接触者主要为家中父母亲,此外到访亲友的小孩有:XX/XX,密切接触者均无类似症状出现。
2、患儿出院后随访调查
患儿于X月X日无发烧,全身皮疹消退,病情好转出院,出院后回到家中,X镇卫生院人员及X村卫生院人员对其进行了密切观察,并告知其家属不要带患儿外出,避免对其他人造成传染。
X月X日,X疾控中心人员与X镇卫生院人员及X卫生院人员再次到患儿家中,未发现患儿有其他异常情况,病情痊愈,X疾控中心人员要求X卫生院人员继续对患儿及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
五、处置措施
1、要求各乡镇卫生院严格按照《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和《消毒管理办法》,落实隔离传染源、环境消毒和医务人员防护措施,避免发生麻疹的医源性感染和传播。
2、要求各乡镇卫生院对新发病人严格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和《麻疹监测方案》报告制度报告病人情况,配合疾控中心做好各种调查、采样工作。
3、安排XX卫生院防保科及村卫生室,对周围儿童进行21天内医学观查,一旦出现初期症状,及时报告,及时隔离治疗。
4、要求各乡镇加强常规免疫工作,加强流动儿童免疫管理工作,
并开展了XX村8月龄-6岁儿童麻疹类疫苗的补种工作,同时安排XX镇其它村再次核对摸底工作,对漏种儿童给予及时补种,特别是对8月龄儿童给予立即接种,必要时开展上门接种工作,杜绝麻疹疫情的蔓延。
5、要求X镇认真核对0-6岁儿童摸底工作,对漏卡、漏种儿童立即进行补卡补证补种工作。
6、疾控中心认真做好麻疹监测常规工作,及时掌握疫情动态。
加强对广大群众的健康教育及麻疹防治知识宣传工作。
XX疾控中心
X年X月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