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性截瘫患者的心理护理

合集下载

创伤性截瘫患者心理变化的分期和护理

创伤性截瘫患者心理变化的分期和护理
维普资讯

7 ・( 4 6 6 总 7)
中医正骨 2O O7年 6月第 1 卷 第 6期 9
创 伤 性 截 瘫 患者 心理 变 化 的分 期和 护理
河 南省洛 阳正骨 医院 河南省 正骨研 究 院(7 0 2 周 晓峰 4 lo )
创伤性截瘫患者 多为 交通 事故 和意外 伤害所致 , 特点 其 是突发性 和不 可预 见性 , 患者多为青壮年 , 多处 于人生中事业
孤独无助 。对受伤 的程度 、 治疗护理及并发症缺乏认识 , 表现 为恐惧 、 焦虑 、 绝望 、 绪低 落、 情 不思饮食 , 心理 失衡 , 对抗 心理 严重 , 绝接受 治疗和护 理。外界 的刺激 阈已经超 过 了患 者 拒 承受 的限度 , 患者处于情 绪休 克期 的严 重心理状态 , 的可 使 有 出现轻生的念头。护理要点 : 生 活上 给予 帮助是此期 的首 ① 要任务 。病人 的痛苦是精 神及 肉体 的交 错痛苦 , 体受伤部 身 位的疼痛 、 受伤平 面以下躯体 及双 下肢活动 障碍 、 进食 、 排泄 等痛苦 的折磨 , 每时每 刻又反 复作用 , 引起精神 痛苦 , 以 而 所 首先要从帮助病人 日常 生活 的困难着手 , 心听取病人 的倾 耐 诉, 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 , 用肯定 、 关怀的 口气安慰病人 , 避免
与关怀 也是促使其心理转化的重要因素 , 安排 生活质量 高 、 善 长说教 的同种病人现 身说法 , 助其心 理转化 。③适 量安排 帮 患者 的户外 活动 , 借助大 自然 的 阳光、 清新空 气 、 花草 树木转 移其注 意力 , 舒畅其胸 怀 , 激励其对 生 活的 向往 , 根 据病人 并 的爱好 , 有意识地提供 一些身残 志坚 的先进 人物 的有 关报纸 书籍 、 广播 、 电视给以观看 , 使其从 中得到启发 。 23 幻想 期 此期患者拒绝承认现 实 , . 幻想 着 自己的疾病通

截瘫患者的护理措施

截瘫患者的护理措施
5
2.生命体征观测
• 严密观察意识瞳孔和生命体征。颈椎骨折 多由交通伤和坠落伤多致,常常伴有多个 器官损伤,而有时病人入院时症状不是很 明显,容易被忽视,因此我们在护理病人 的时候必须严密观察,随时了解病情变化, 及时报告医生,并给与相应的处理,以免 延误治疗。
6
3.呼吸道的护理
• 患者咳嗽无力加上腹肌麻痹,肺膨胀不全,容易发生坠 积性肺炎,甚至呼吸道分泌物不能排除而发生窒息,应经 常为病人翻身拍背,以助排痰。颈椎骨折病人容易出现呼 吸困难,床旁应置气管切开包,随时做好气管切开的准备, 一旦出现呼吸困难,马上通知医院行气管切开。对气管切 开的病人应进行吸痰,湿化气道,清洁口腔等护理。吸痰 是保持呼吸道通畅及预防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关键措施。因 此要学会掌握正确的吸痰方法。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十五 秒,减少对呼吸道黏膜的损害,吸痰后吸纯氧一到两分钟, 保持足够的氧饱和度。我们护理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 特别是气管切开后最初十二小时内气道分泌物多,必须要 及时吸痰,保持气道通畅湿润,防止痰液结痂,每天可做 雾化吸入两次,做好口腔护理。鼓励患者咳嗽咳痰,协助 翻身拍背以助排痰,指导患者做深呼吸或腹式呼吸,幅度 由大到小,使肺部肺活量及膈肌力量增加。
高位截瘫的护理
1
一 概述
• 是由于颈椎骨折脱位或附件骨折,移位的 椎体向后或骨片突入椎管,可压迫脊髓或 椎神经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受压平面以 下感受及运动反射完全消失,括约肌功能 完全丧失以及双上肢神经功能障碍。
2
二 预期目标
• 1.维持良好的通气状态,病人神经系统损伤缓解 或无继续加重。 • 2.最大限度的恢复肢体功能。 • 3.病人生活自理能力逐渐恢复。 • 4.能自主排便,能自主排尿。 • 5.体温维持在正常范围。 • 6.营养状况改善。 • 7.能按计划进行功能锻炼。 • 8.无并发症发生。 • 9.能适应疾病所带来的各种改变。

截瘫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截瘫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将 我 院 收 治 的截 瘫 患 者 1 9 例 纳 入 到 研 究 中, 住 院 期
间给予心理护理 干预 , 观察对治疗的配合度和恢复情况。结果 所有截瘫患者经过积极 的心理 干预 护理 , 取得 了良好的治疗效 果。治疗结束 出院之后 , 基本能够 自理的患者 7例 , 部分 自理的
患者 1 2例 。 结论 给 予截 瘫 患者 以心理 干预 护 理 , 取 得 了 良好
质量 的高低 。 随着 医学 一生物 医学模式向生物 一心理 一社会 医学模式 的转变 ,运用心理护理干预越来越受到广大护理人员 的重视 , 乐 观健康 的情绪可激发免疫 系统 的活力 。但是 , 在我国心理护 理干预 尚处 于探索和发展 的阶段 , 本研究只是针对肺 癌术后化 疗 的这一 阶段实施 的 , 而肺癌治疗的各个阶段均存在心理干预 问题 , 是 一个动态 、 长期 的过 程 , 希望在 现代化 飞速 发展 的今 天, 心理护理模式在临床实践 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
发生 , 不要抠鼻及挠抓皮肤 、 刷牙用软毛牙刷等 。 化疗 易出现腹 泻, 对腹泻 的次数 、 颜色 、 性状、 量等要做好详 细记 录 , 对患者肛
周进行清洁护理并指导饮食方法 。对超 敏反 应 、 水肿多浆膜 积
髓抑制降低 1 6 . 2 %, 神经毒性降低 1 4 . 8 %, 肾毒性降低 1 0 . 3 %。 建立 良好 的护患关系 、 建立 患者 的社会支 持系统 、 与交流 平 台等心理护理措施可显著减少化疗药物毒副作用 , 对这一规 律 的研究非常有必要 , 关 系着 肺癌患者 生存 期限的长短 与生活
能锻炼等 。 2 . 2 肺癌化疗期 间的护理 顺铂 化疗 主要会造成 白细胞
理干预 , 能减轻患者痛苦 , 提高生活质量 。本组结果显示 : 干预

截瘫患者早期康复介入的心理护理

截瘫患者早期康复介入的心理护理
痛苦 自卑 。 护理人 员应 维护 患者 自尊心 , 激励 患者 自尊 自爱 , 自强 自立 . 以积极 的态 度 面对 社 会 , 励 患者 加 强肢 体 主动 鼓 与 被动锻 炼 , 力所 能及 的 自理 活动 。 做 1 .. . 24鼓励 患者 进行 心理 的 自我 调整 : 分患 者经 过 阶段 性 2 部 的康 复治 疗后 , 以进 行 自我 心理 调 整 , 可 能够 积极 地 配合 康 复 治疗 。此时 护理 人员应 给予 及时 的肯定 和 表扬 , 将这 些 并 患者 介绍 给其 他患 者进行 交流 , 鼓励 其他 的患 者 向其 学习1 3 ] 。 1225做 好 回归 家庭 与社 会 :向家属 做 耐心 细 致 的解 释 工 ...
『 谢 素美 . 髓损 伤 患 者 的心 理 分析 及 护理 … . 4 1 脊 国际 医药 卫 生 导报 , 06 20 ,

1(4:7 21) . 1
( 稿 日期 :0 9 0 — 5 收 20 — 9 2 )
理 准备 , 法 接受 自身 的残 疾 , 无 一旦 了解这 个 既 定事 实 后便
心 的 同时 。 断地 追求 新 的康 复 目标 , 残疾 患 者 达到 最大 不 使
限度 的生活 自理 . 以减轻 家庭及 社会 的负担 , 给患者 以希望 。
【 考文 献1 参
[】 方 青, 新 军. 1 吴 截瘫 患 者 的 心理 护 理 体 会【 . J 重庆 医学 , 0 7 61) 8 】 2 0 , (1 1. 3 : 『1 陈 淑贤 , 小芳 , 翘 璇 , 脊 髓 损 伤 患者 的 心 理特 征 及 护 理对 策 [. 2 曾 邹 等. J实 ] 用 医 技杂 志 , 0 51(5:0 . 2 0 .21) 0 1 【】范 新 春, 洪 芬. 震 伤致 胸 腰椎 骨 折 患者 心 理特 征 分析 及 护 理对 策m 3 张 地

高位截瘫患者的心理护理

高位截瘫患者的心理护理

高位截瘫患者的心理护理发表时间:2019-09-05T10:34:50.697Z 来源:《航空军医》2019年6期作者:高志强田高波[导读] 高位截瘫的患者在脊椎较高的位置中会出现横贯性病变的情况。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81集团军医院ICU 河北张家口 075000)高位截瘫的患者在脊椎较高的位置中会出现横贯性病变的情况。

在医学中,如果横贯性病变发生在第二胸椎以上而引发的截瘫,那么就视之为高位截瘫。

近年来,由于摔伤以及交通事故的频频发生,因此患有外伤性截瘫的人数也越来越多,患者在承受身体痛苦的同时,还需承受巨大的心理打击。

我院自2017 年来共收治外伤性高位截瘫患者40 例,这些患者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反应,我们在早期针对不同的心理反应作出不同疏导工作,患者通过医护人员耐心的疏导促进了心理以及生理的康复。

其主要心理特征如下所示:1.临床资料在本组的40例病例中,男患者有32个,女患者有8个,他们的年龄处于16-58岁之间,他们的平均年龄为38岁,这四十个患者中有38个患者是由于高空跌落导致的,而12个患者是由于交通事故导致的。

对于他们的治疗主要通过手术的方式,手术的主要目的是解除患者脊髓以及神经的压迫,同时固定脊髓避免再次受到损伤,在手术后如果加以适当的康复治理就会获得更佳的效果,例如脱水、抗炎、支持以及耐心的心理疏导等。

2.入院时的心理护理2.1、焦虑、恐惧、悲观和抑郁高位截瘫的患者在患病之前都是身体非常健康的正常人,并且都是因为遇到突发的事故导致受到损伤,并且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脊椎损伤,在肢体运动的功能中会出现异常,严重的有可能会终身瘫痪,甚至需要终身卧床不起,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植物人”,由于脊髓受到损伤,一些患者还有可能出现大小便失禁的情况。

患者在知道自己的患病情况后一时半刻会接受不了,并且加大了他们的心理负担,总是会担心自己是否会出现死亡或者需要长期卧床不起的情况,觉得自己在生活中已经无法生存,因此他们的心理会变得非常悲观,同时对生活以及现实感到失望。

截瘫病人的护理体会

截瘫病人的护理体会

截瘫病人的护理体会摘要】脊柱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致残性损伤,往往造成不同程度的四肢瘫或截瘫。

如得不到妥善的护理,常因严重的并发症而死亡,因此根据病人的临床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方法,通过心理护理、并发症的护理、消化道紊乱的护理、中枢性高热的护理等方面使病人能够配合治疗及护理,通过功能锻炼使病人缩短卧床时间,尽早康复。

【关键词】截瘫护理功能锻炼脊柱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致残性损伤,往往造成不同程度的四肢瘫或截瘫,造成损伤节段以下不同程度的肢体运动、感觉反射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如果不能进行及时康复治疗和妥善护理,就会发生严重的并发症而死亡或常年卧床,过着完全依靠他人的痛苦生活,成为社会的负担。

因此采用科学的方法功能锻炼和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我院康复科2006-2009年共收治了40例截瘫患者,现总结护理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40例,男37例,女3例,年龄22—73岁。

由颈椎损伤引起者13例,胸腰椎损伤37例。

2 护理方法2.1心理护理截瘫患者病情重,病程长,四肢瘫痪生活不能自理,他们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紧张、绝望的心理,甚至出现轻生念头,放弃治疗、不配合治疗,这些都会影响治疗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因此对他们的心理疏导更为重要。

2.1.1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医护人员应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和道德风尚,要关心体贴患者、语言温和、态度和蔼、操作熟练给患者一种安全感,取得病人的信任。

2.1.2做好心理疏导观察病人,了解心理活动,针对不同的心理变化进行疏导。

营造良好的病房环境,介绍成功病例,从他人的康复中得到希望,鼓励患者以积极态度面对疾病。

2.1.3加强生活护理截瘫给患者生活带来极大困难,护理人员要以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心从生活上和精神上帮助他们,尽量满足生活需要。

2.2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2.2.1褥疮的预防及护理截瘫患者皮肤失去感觉,全身抵抗力下降,皮肤弹性下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缺血缺氧而易发生褥疮,好发部位为骨突处。

截瘫患者心理护理

截瘫患者心理护理

2012年10月*宁夏固原市人民医院(756000)2012年8月22日收稿摘要:目的:针对脊髓损伤截瘫患者的心理障碍进行护理开导,促进患者身心恢复,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方法:个体化分析截瘫患者心理状态,用真挚的语言、丰富的情感等心理学的方法和理论去护理、指导每一位患者。

结果:能够使患者认识到不良心理状态不利于身心的康复,使其自觉消除心理上的障碍,配合治疗与护理,达到最大程度的恢复。

结论:对截瘫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康复护理,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对身心尽快康复起到促进的作用。

关键词:截瘫患者;心理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012)20-0149-02截瘫患者的心理护理蒙亚萍*张志霞*在我国随着建筑业和交通的发展,脊柱损伤并截瘫的患者逐步增加,况且大多为青壮年劳动者,不但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而且给家庭也带来了沉重负担。

患者心理负担沉重,影响康复过程和康复疗效,因此心理康复是增强截瘫患者战胜伤残的关键。

1临床资料我科2005年~2011年收治的25例,其中男20例,女5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67岁;高位截瘫7例,均为男性。

乐于接受治疗者5例,烦躁不安情绪不稳者15例,情绪消极,产生轻生念头者5例。

2护理2.1恐惧焦虑心理及护理:会使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失眠、纳差、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怕术中、术后疼痛等,使患者早期最突出的也,是最本能的心理反映,入院初期或手术之前这一心理特征最为明显,这是最为棘手的一种心理障碍。

这种心理主要来自于患者对治疗方案的担心和伤残现实的刺激。

心理护理的主要措施是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医院概况、医生的技术力量、手术室的先进设备及监护设备、成功的治疗病例、术前检查准备的目的、手术的大致过程、手术的安全性及必要性等等,让他们熟悉病房的环境、治疗方案及责任医护人员,消除患者对手术环境的恐惧感和陌生感,使病人精神轻松,以愉快的心情积极接受手术及其他治疗。

截瘫患者40例心理健康教育分析及护理对策

截瘫患者40例心理健康教育分析及护理对策

poe i icnl cm ae i oebfr h aheuai ( 0 0 ) o c s n A cri e scooi l hr rvds n i t o p rdwt t s e e el d ct n P< . 1 .C nl i : codn t t yhl c a— g fa y hh o t o uo g oh p g ac
An ls s o n a e l d c t n 4 a in s wi a ape i n u sn o n e me s r s a y i fme t l at e u a i i 0 p t t t p r l g a a d n r i g c u t r a u e h h on e h
me s rs Me h d :T e p y h lgc lq e t n ar u v y w s c n u td t n e t ae 4 ain s t n e a d a d a ay e aue . t o s h s c oo ia u si n ie s r e a o d ce o i v si t 0 p t t o u d  ̄t n n n lz o g e
并 分 析 心理 特 殊 的 负性 反 应 , 据 患 者 的 心 理 特 点 进 行 心理 健 康 教 育 及 护 理 , 察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后 2周 时 患 者 症 状 焦 根 观 虑 、 郁 状 态的 改 善 程 度 。 结 果 : 组 患 者症 状 焦 虑 、 郁 评 分 与 健 康 教 育 前 比较 显 著 改 善 ( 抑 本 抑 P<0 0 ) 结 论 : 据 截 .1 。 根
Wan e g M i—xing a
( h it epe o i lfSag a nc ai 。S ag a u n dn 100, hn ) T eFr ol sP H s t h ou nMuip ly h o unG a g og52 0 C ia pao i 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伤性截瘫患者的心理护理
发表时间:
2016-01-07T15:40:18.493Z 来源:《健康文摘》2015年第8期供稿 作者: 郝明晓 高燕 吴爱玲
[导读] 北京市316医院外科 创伤性截瘫是由于脊柱受外力而导致脊髓损伤平面以下的肢体感觉运动消失、大小便障碍的一种病症。
郝明晓
高燕 吴爱玲
(北京市316医院外科 北京 100093)
摘要:目的:探讨创伤性截瘫患者心理问题及心理护理措施,促进身心健康,早日康复,提高生活质量。方法:总结我科近3个月来12例创
伤性截瘫患者不同心理问题,利用护理学的方法和理论,并提出相应护理措施。结果
:患者对护士的信任感增强,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对
疾病的认识度增加,消除悲观情绪,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疾病,促进早日康复。结论
:对创伤性截瘫患者的心理干预,增强了治疗效果,增加
了战胜疾病的信心,心理护理需要医护人员、社会、家庭共同参与。
关键词: 心理护理; 创伤性截瘫
创伤性截瘫是由于脊柱受外力而导致脊髓损伤平面以下的肢体感觉运动消失、大小便障碍的一种病症。一般第二胸椎以上的脊髓横贯
性引起的截瘫称为高位截瘫,第三胸椎以下的脊髓损伤所引起的截瘫称为下半身截瘫
[1]。随着现代工业、交通、运输、建筑等行业的高速
发展,创伤性截瘫患者日益增加,多见于青壮年。患者心理、生理受到巨大打击,且病程长、恢复慢,患者虽肢体瘫痪,但头脑清楚,思
维清晰,情绪波动大,容易失去生活信心,产生焦虑、紧张、恐惧、多疑、缺乏自信甚至厌世等。针对这类患者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心理
疏导,消除或减轻患者不良情绪,树立自信心,积极配合康复治疗,提高生活质量。现将我科
3个月来收治的12例创伤性截瘫患者的心理护
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科自2014年6月至2014年8月,共收治创伤性截瘫患者12例,其中高位截瘫4例,下半身瘫痪8例,男9例,女3例,平均年龄39岁,
平均住院日
82天。出院时患者生活能基本自理3例,部分自理9例。

2 .心理特点
2.1入院初期心理特点
易出现震惊、恐惧 恐惧等心理反应。无法接受截瘫的事实,寄所有期望于医生,希望自己能够治愈。
2.2 康复期心理特点
悲观、绝望,对治疗失去信心,不积极配合治疗,态度消极,甚至产生自杀的念头。
病人长时间住院,对医院和医护人员产生了依赖心理,不想出院,认为出院会给家庭带来负担和麻烦,习惯了医院生活,认为出院不
安全,害怕别人嘲笑、嫌弃。
经过家庭和医护人员的悉心照顾,患者自信心增强,希望早日康复,能正确的面对现实。希望得到疾病相关最新的治疗及康复,积极
主动配合治疗,主动同病友交谈,参加社会活动,丰富业余生活等。
3 .心理护理
3.1 入院初期心理护理
3.1.1 安抚情绪 在最短的时间内与患者家属取得联系,告诉患者已脱离危险环境,在医院有医生和护士在身边,,医护人员会尽最大
的努力帮助患者度过难关,认真做好各项生活护理,鼓励患者家属陪伴,耐心倾听患者倾诉,减轻患者紧张、恐惧心理。
3.1.2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良好的护患关系有利于合作,增加患者的信任度,降低患者在陌生环境中的恐惧感[2]。与患者沟通神情镇
定自若,平心静气,语言委婉。向患者介绍病室环境、主治医生、责任护士,目前治疗的项目、目的、重要性及需要患者配合的步骤等。
3.1.3 提供舒适的环境 减少探视和陪护人员,病室保持整洁,床单位清洁干燥,加强基础护理。
3.2 康复期心理护理
3.2.1 轻生患者的护理 24小时专人陪护,保障环境安全避免锐器和其他致伤因素的存在,做到送药到手,看服到口。护理人员以高度
的责任心,主动有计划的同病人交谈,以支持的态度倾听患者的感受,了解真实想法,理解他们的心情,忍让、安抚、疏导患者,引导患
者情绪宣泄。讲解以往残疾人成功案例,提供成功案例图片和资料,增加患者的信心。
3.2.2 密切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 护士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感知能力,通过患者的表情、肢体动作、语言、神态来分析患者的心理状
态、反常的行为等,如患者双眼紧闭、眉头紧皱、沉默不语、唉声叹气、目光呆滞等神情变化。根据患者具体的心理状态,及时的评估和
护理。向患者解释疾病的康复需要一个过程,不可以操之过急,告知每天治疗的进展,在治疗中患者的一些进步,给予充分表扬和鼓励。
告知患者残疾不等同于残废,指导患者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洗脸、穿衣、刷牙、吃饭、等。告诉患者进行主动功能锻炼的方法和目
的,使其能积极地配合康复和锻炼。减少患者呆坐、卧床时间,有步骤的安排病人户外活动,接触大自然的阳光、新鲜空气、花草树木
等,给患者放自己喜欢的音乐,转移注意力,舒畅胸怀,鼓励对生活的向往。根据病人的文化程度和爱好开展适合患者的活动,如读书、
看报、鼓励患者参加团体户外活动,使患者早日回归社会。鼓励患者之间相互交流,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
3.2.3 建立强大的家庭、社会支持系统 家人对患者的态度是影响病人情绪的重要因素,家属的支持患者治疗的动力。鼓励亲人、朋
友、同事帮助鼓励患者,让患者感到家庭和社会的温暖,消除被社会遗弃的恐惧心理。高额的医疗费、沉重的家庭负担、日夜照顾的疲劳
使患者家属产生负面情绪,因此家属心理也很值得关注。护士给家属提供力所能及的生活帮助。随时主动的向家属介绍病情及治疗进展,
做好患者与家属的桥梁,耐心的指导家属护理过程中应注意的细节问题,及时发现家属的不良情绪,倾听家属的烦恼,耐心开导。耐心的
解答他们的疑问,树立自信心,与患者共同面对生活。
4 .讨论
随着现代工业和交通的发展,创伤性截瘫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据文献报道,世界各国的脊髓损伤发病率大致相同,一般为每
百万人口每年新发
30-40例,我国每年大约发生5万例[3]。创伤性截瘫对患者和家庭的打击是巨大的,患者的心理非常复杂,心理护理应贯
穿整个过程。心理康复的护理不同于一般临床护理,临床护理是一种被动的接受护理,缺乏主动参与的替代护理模式。我们应该做到努力
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身修养,充分掌握患者的心理活动规律,不断学习新观念,不单纯的把护理工作局限于打针、发药、执行医嘱,与
病人有效沟通,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更好的帮助患者恢复。截瘫患者的心理护理,不仅是医护人员的工作,同样需要家人、朋友、社会
的共同参与,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改善自身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景龙. 护理学基础.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70.
[2]汪 静,柳俊杰,郑 净.20例外伤性截瘫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J]. 重庆医学,2003,10(1):45-46.
[3]张世民,候春林,顾玉东.神经假体与脊髓损伤[J].中国临床康复杂志,2003,7(8):13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