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截瘫病人的护理
外伤性截瘫的护理体会

外伤性截瘫的护理体会标签:外伤;护理外伤性截瘫是一种严重致残性损伤,多数为高处跌下、车祸、暴力打击或砸伤所致。
目前,因外伤导致骨髓器质性改变,尚有效的治疗方法,患者需长期卧床,易发生精神苦闷、悲观失望甚至轻生。
鉴于此种患者的这种特点,护理工作担负着加强心理护理、防治并发症及防止进一步加重脊髓损伤的任务,要求护理工作者有高度的责任心、较高的专业水平及耐心细致的护理。
2006~2008年共收治外伤性截瘫患者6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6例患者中,其中4例是矿井井下意外砸伤者,外来两例是车祸所致,年龄在29~43岁之间,均为男性。
2护理体会2.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截瘫患者的临床症状取决于脊髓损伤的平面及程度。
若上颈段(C1~4)支配区完全损伤,均发生高位截瘫,损伤平面以下全瘫,有严重的呼吸困难和呃逆,中枢性排尿障碍,全身失去交感神经支配,体温调节功能障碍,常伴顽固性高热或低温,日后可出现四肢硬瘫。
若C5~T2支配区完全性损伤,上肢弛缓性瘫,下肢痉挛性瘫,两侧对称。
若胸髓(T3~12)支配区完全性损伤,上肢不受影响,下肢硬瘫,两侧对称,损伤平面以下感觉、运动功能障碍,大小便功能障碍,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若L1~S2损伤,出现下肢弛缓性不全瘫,会阴部与鞍形感觉消失,膀胱直肠机能障碍较重,大小便潴留,而后失禁,常形成无张性膀胱,并且机能障碍。
鉴于以上特点,应严密观察患者的呼吸、血压、体温变化,观察瘫痪肢体的性质与特点,特别是高位截瘫患者,随时可危及生命,应严密观察有无呼吸困难和呃逆,是否有高热,以挽救患者的生命,为医生提供准确的临床资料。
2.2针对患者的各种具体情况,加强各方面的护理2.2.1加强心理护理和疼痛的护理截瘫患者大多情绪悲观绝望,对治疗缺乏信心,应鼓励、帮助他们增强与疾病作斗争的勇气和信心,设法排除其心理压力。
截瘫患者椎体骨折部位仍有疼痛感觉存在,必须保持其局部的稳定,方可止痛,翻身时勿扭转躯干,搬运颈椎骨折患者,应保持颈椎的生理曲度,颈椎双侧可置砂袋固定,防止头部转动。
外伤性高位截瘫病人在夏季 外伤性截瘫病人的心理特点及护理

《外伤性高位截瘫病人在夏季外伤性截瘫病人的心理特点及
护理》
摘要:外伤性截瘫是由于脊柱损伤而使脊髓受压、损伤或供血障碍所造成的,外伤性截瘫病人常出现恐惧、脆弱、易于激动、悲观失望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因此,护理工作必须熟悉掌握外伤性截瘫病人的心理特点,才能够更好地做好心理护理
外伤性截瘫是由于脊柱损伤而使脊髓受压、损伤或供血障碍所造成的。
不仅使运动和感觉功能不同程度的丧失,还可使植物神经系统发生障碍而引起内脏器官的功能紊乱。
心理护理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外伤性截瘫病人常出现恐惧、脆弱、易于激动、悲观失望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
因此,护理工作必须熟悉掌握外伤性截瘫病人的心理特点,才能够更好地做好心理护理。
我科从2002年1月-2008年8月共收治外伤性截瘫病人43例,通过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增强了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主动料理自己的日常生活,并能用双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为社会及家庭做出贡献。
本文为全文原貌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原版全文
.。
截瘫患者手术后的护理

截瘫患者手术后的护理背景截瘫是指因为神经损伤或疾病导致人体部分肌肉无力或完全瘫痪的情况。
截瘫患者需要进行手术以改善病情,手术后如何进行护理对于恢复患者健康以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至关重要。
手术后处理术后第一天手术后第一天,患者往往会感觉身体疼痛,需要接受药物治疗。
同时,医护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等情况,并根据患者疼痛程度适时给予止痛药物。
术后第二天至第五天在这一阶段,患者需要进行翻身、更换换药以及进行深呼吸等康复训练,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同时,医护人员需要定时给予防血栓药物,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术后第六天至第十天这一阶段主要是进行康复锻炼,包括被动及主动关节活动、肢体加压、坐位练习等。
同时,患者需要进一步加强深呼吸训练,以预防和治疗术后肺炎等疾病。
家庭护理患者出院回家后,家庭护理也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家庭护理的注意要点:•睡眠:保持优良睡眠质量,保持足够的睡眠时间。
•饮食:合理安排饮食,注意营养平衡,避免暴饮暴食。
•活动: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有规律的康复性运动和肢体活动。
•坐位转换:患者需要进行定时换位,以避免长时间活动而导致肌肉劳损。
注意事项•防止拖行和翻滚:因为患者的神经和肌肉受损,往往没有足够的力量支持身体。
患者在移动时,需要注意不要让脚后跟拖行在地面上,并且不能翻滚,以避免加重伤害。
•避免便秘:由于患者长期卧床,容易导致便秘,影响身体健康。
家庭护理时应特别注意饮食和排便时间,以预防便秘的发生。
•观察伤口情况:术后伤口需要进行定期更换及清洗,观察是否有渗液、感染等情况,并及时向医生汇报。
结语截瘫患者手术后的护理非常重要,需要全面、细致的护理措施,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为患者提供精心的护理,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外伤性截瘫的康复护理

文 章 编 号 : 0 5 69 2 1 ) 1 10 — 1 10 — 1X( 0 0 1- 0 4 0
外 伤 性 截 瘫 的康 复 护 理
2 67 济 南 军 区 青 岛 第 二 疗 养 院 60 1 外伤性 截瘫 ,临床 上并 不 少见 ,多 因外伤 使 脊髓 受 压 、 伤或 供 血 障碍 而 造 成 , 现 为 不 同程度 的运 动 、 损 表 感 觉 、 小 便 及反 射 功 能 障 碍 , 大 病人 丧失 自理 能 力 , 要 多 需
应 多 吃水 果 、 菜 和 富含 纤 维 素 的食 物 , 蔬 多饮 水 , 使 肠 促 蠕 动排 便 , 能依 赖 缓泻 剂 和肛 门栓 剂 ; 意饮 食搭 配 营 不 注 养 合理 , 提供 高 蛋 白 、 高纤 维 素饮 食 保证 患 者 足够 的能 量 供 应 , 进 患者 的食 欲 ; 要 注 意 饮 食卫 生 及 营 养 , 止 促 还 防
・
】 04 ・ 0
C i J o vlse t e No 2 0. 】 hn C n ae cn M d. v. 0】 Vo
救 意识 明显 提 高 , 练态 度 认 真 , 训 程序 基 本 到位 , 品准 物 备充 分 。 但仍 存在 护 士配合 不 到位 , 角色 演 练 中不严肃 等 现象 。第3 考核 时 ,护 士对 各种 急救 仪器 操 作熟 练 , 年 急 救 程序 熟悉 。但 仍存 在 细节 不到 位 , 情交 代 不仔 细 , 病 回 答 问题 不 准确等 现 象 。第4 考核 时 , 年 护士 长应 对 突发 事 件 的处 理流 程 清 晰 , 临危 不 乱 , 工 合 理 ; 士对 突发 事 分 护 件 的处 理程 序熟 悉 , 急救 意识 强 , 够很 好 地进 行相 应 地 能
外伤致高位性截瘫患者的护理体会

外伤致高位性截瘫患者的护理体会标签:外伤性;高位截瘫;护理体会外伤性高位截瘫是指由于外力作用致使椎体骨折、脱位或附件骨折,移位的椎体向后或骨片突入椎管,压迫颈髓神经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使得胸部平面以下感觉、运动反射完全消失。
这类患者多为突发的意外事件,平时身体健康,头脑清醒,病情危急,所以此病给其带来的痛苦尤其精神创伤是极其巨大的,患者往往抑郁、沉闷、痛不欲生,不能很好地配合治疗护理,再加上机体抵抗力低,不宜搬动,加之长期卧床,易发生各种并发症,所以护理难度较大,现就此类患者在临床护理中的粗浅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护理本组8例,男6例,女2例,年龄45~65岁,平均53岁;其中颈椎骨折5例,颈椎脱位2例,颈椎骨折伴脱位1例。
本组患者由于受伤直接损伤脊髓,使损伤平面以下躯体的感觉、运动觉均消失,大小便失禁。
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无一例发生感染或褥疮的形成。
2 护理2.1 心理护理此患者发病急,患者受伤后即瘫痪、心理、生理都蒙受很大的压力,没有思想准备,加之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患者及家属刚开始信心很大,时间一长,特别是患者,恐惧、紧张、精神苦闷、害怕残疾,容易悲观失望。
因此,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护士应有高度的责任心,关心爱护患者,对待患者态度和蔼,以适当的方式向患者说明病情,解除患者的顾虑,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护理人员应该在生活上做到周密的照料,多与患者家属沟通并做好解释工作,调动患者及家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2.2 皮肤护理截瘫患者因长期卧床,不能活动,皮肤感觉缺失,没有正常的皮肤疼痛刺激信号,这是发生压疮的主要原因。
另外患者长期卧床导致血流淤积致使缺血坏死。
保持床单清洁,干燥,无皱褶;及时更换污湿的衣裤。
按时协助翻身,2 h/次,以避免皮肤长期受压。
为避免患者的局部皮肤长期受压,可以使用充气床垫,波浪式床垫。
并在骶尾部垫上气圈,以悬空骶尾部。
翻身时注意防止脊柱意外损伤,要保持头、颈、肩的一致性,以防止颈椎错位。
护士考试——外伤性截瘫病人的护理

护士考试——外伤性截瘫病人的护理一、器材准备:(1)准备翻身床或硬板床。
(2)颈椎骨折合并高位截瘫,宜用弹簧软垫,应准备急救器材,如吸引器,所管切开包、氧气和急救药品,颈两侧用砂袋固定,防止颈部转动。
二、并发症的防治:(1)保持呼吸道通畅及予防肺炎:应经常鼓励并积极协助病人咳嗽排痰,分泌物多时有窒息的危险,应及早作气管切开,及时排痰,使呼吸道通畅,吸痰后可滴入糜旦白酶数滴以防呼吸道感染。
(2)防止高热中暑:体温39℃给予物理降温,用冰袋冷敷,温水擦浴,T39℃以上可用酒精,温水擦浴。
(3)予防尿路感染及促进膀胱排尿功能的恢复1. 放留置导尿管,每4h放尿一次,输液病人可根据尿量多少2-3h放尿一次。
2. 膀胱冲洗,每日用生理盐水冲洗膀胱一次,如有感染改用1:5000呋喃西林液冲洗,并增加冲洗次数,每次冲洗要达到抽出的液体清亮无沉渣为止。
3. 鼓励病人多喝水,夏天多吃西瓜,以增加尿量。
4. 每周更换尿管一次,在拔管前要尽量将尿排尽,拔除导尿管后应让尿道休息数小时,训练病人的排尿功能,教会病人自己作膀胱区按摩,充盈性膀胱排尿时,适当压迫膀胱,使尿液尽量排尽,减少残余尿量,但不能用力过大,以防膀胱破裂,如反射性排尿形成残余尿量(排尽后立即导尿的尿量)在100ml以下,可不再插尿管。
5. 每次插导尿管、放尿、冲洗膀胱等操作时要求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尿路感染。
(4)褥疮予防1. 腰椎骨折合并截瘫,腰背部垫软枕,臀部垫气圈,高位截瘫头部垫软枕。
2. 两腿下垫软枕,踝部垫小棉圈。
3. 早期每2h翻身一次,以后根据病情好转程度逐步改为3-4h翻身一次。
4. 床铺保持清洁干燥,皮肤经常清洗,排泄物及时处理干净。
(5)腹胀与便秘的护理脊柱骨折合并截瘫患者,伤后由于腹后壁血肿刺激以及过伸位等原因,常有腹胀,对腹胀严重者用胃肠减压器或肛管排气。
便秘早期可用灌肠法,每周2次。
(6)予防关节僵硬和挛缩畸形:每日两次作肌肉按摩和活动关节,以防肌肉萎缩和发生关节固定畸形,足部用软枕支垫使踝关节保持90°位置,以防足下垂畸形。
外伤性截瘫患者的康复训练护理

外伤性截瘫患者的康复训练护理外伤性截瘫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创伤,预后较差,而指导其康复训练是获得满意疗效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科自2005年5月至2007年5月对65例外伤性截瘫患者进行了系统的康复训练,有效地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65例患者中男45例,女20例,年龄15~66岁。
骨折部位:颈椎骨折15例,胸椎骨折28例,腰椎22例。
1.2 康复训练方法:将患者的康复训练护理大致分为早期、中期或轮椅阶段、后期或步行阶段,制定康复训练计划,并将康复训练步骤及内容制成图片及图像让患者观看。
在康复训练的同时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疏导,以加强对治疗的信心积极性。
2早期的康复训练护理2.1采用变压充气床垫,定时翻身以预防褥疮,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吹蜡烛、吹气球等)、咳嗽训练。
进行咳嗽训练时结合运用扣击振动法以保持肺部通气良好。
2.2尿路康复可采用间歇导尿法,手压逼尿法或阴茎套储尿,并适当给患者增加饮水量,以防尿路感染或结石。
2.3患者饮食要定时定量,经常更换花样品种,以促进患者食欲,同时食物应营养丰富,易消化、吸收,富含维生素,蛋白质和粗纤维等。
顺着结肠走向自上而下在患者腹壁上按摩,按摩时由轻到重,由慢到快逐渐加大压力和频率,压力大小以患者能耐受为宜,每日按摩2次,每次5~10min,保持大便通畅。
2.4对丧失运动功能的部位和肢体进行按摩及被动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挛缩和畸形。
活动前后按摩关节周围的肌肉,在无痛范围内从近端到远端做全身关节的满幅度活动,每个肢体活动5min,操作要轻柔、缓慢而有节奏。
被动运动训练,应每天进行1~2次,直至患者能够靠自己的力量保证充分的关节活动范围为至。
活动前做一些必要准备,如用温水浸泡和擦洗关节及肢体,促进关节和肢体血液循环,使肌腱和软组织软化,便于活动。
患者开始坐起时,可指导患者自行用双手活动双下肢,还可在双脚拴上系带,患者可自己拉着系带活动关节,而进行一些主动锻炼。
截瘫病人手术后护理措施

一、概述截瘫是指脊髓损伤导致损伤平面以下肢体瘫痪的一种疾病。
截瘫病人术后护理是保证患者康复的重要环节。
术后护理应遵循以下原则:预防并发症、促进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二、术后护理措施1. 生命体征监测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血压、体温等。
如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2. 呼吸道护理(1)鼓励患者深呼吸,咳嗽,预防肺部感染。
(2)定时为患者拍背,促进痰液排出。
(3)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
3. 褥疮预防(1)保持床铺平整、清洁、干燥,定期更换床单。
(2)定时翻身,每2小时一次,避免局部组织受压过久。
(3)使用气垫床、防褥疮床垫等辅助工具。
(4)按摩受压部位,促进血液循环。
4. 泌尿系统护理(1)留置导尿管期间,注意保持尿管通畅,定期更换。
(2)鼓励患者多饮水,预防尿路感染。
(3)导尿管拔除后,注意观察排尿情况,防止尿潴留。
5. 消化系统护理(1)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饮食。
(2)定时排便,预防便秘。
(3)便秘严重者,可给予缓泻剂或灌肠。
6. 功能锻炼(1)早期床上活动:上肢主动活动,下肢被动活动。
(2)床上坐起练习:逐渐增加坐起时间,锻炼腰背肌。
(3)截瘫操:按照医生指导,进行关节活动、肌肉力量锻炼。
(4)辅助器具使用:如拐杖、轮椅等,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7. 心理护理(1)关心患者,倾听患者心声,缓解患者心理压力。
(2)鼓励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3)加强与患者家属沟通,共同关注患者心理需求。
8. 其他护理措施(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预防感冒。
(2)注意个人卫生,预防感染。
(3)定期进行复查,观察病情变化。
三、注意事项1. 术后护理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2.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3.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康复训练,提高生活质量。
4. 加强与患者家属沟通,共同关注患者康复。
5. 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四、总结截瘫病人术后护理至关重要,护理措施应全面、细致、有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