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截瘫病人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截瘫护理问题及措施

截瘫护理问题及措施
截瘫患者的护理问题主要包括日常生活护理、心理护理、皮肤和肢体护理、尿路护理、预防肺部并发症以及消化道护理等方面。
以下是针对这些问题的具体措施:
1. 日常生活护理:帮助患者进行洗漱、饮食及大小便等日常生活,并逐步训练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患者应食用营养丰富且容易消化的食物,多食蔬菜与水果等。
2. 心理护理:由于截瘫患者生活、日常活动和社交活动不便,容易出现易怒和抑郁等心理问题。
应与患者充分沟通,向患者解释病情,缓解患者的顾虑,鼓励患者建立自信,积极与疾病作斗争。
3. 皮肤和肢体护理:由于截瘫患者移动困难,需要长时间卧床,很容易形成压疮。
为预防压疮,应保持床单整洁,使用气垫床来缓解压力,定期翻身。
对瘫痪的肢体应坚持用脑针疗法、按摩、针灸、理疗等促进功能恢复,防止肌肉萎缩、骨质脱钙,并注意保持肢体于功能位,防止畸形。
4. 尿路护理:对于尿潴留者,应在无菌条件下留置导尿管,持续导尿2周后,改为每4-6小时定时开放一次,逐步训练反射性膀胱舒缩功能,防止膀胱挛缩。
5. 预防肺部并发症:截瘫患者长时间平躺在床上容易引起肺部感染。
为预防肺部感染,应绝对戒烟,定时翻身、拍背,鼓励患者深呼吸和有效地咳痰,必要时进行雾化吸入,保持呼吸道通畅。
6. 消化道护理:鼓励患者自行排便,除饮食调节防止便秘外,
还可口服缓泻剂,使用开塞露,每日按摩下腹部及肛门,促进排便功能的恢复。
以上措施仅供参考,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急诊科急性创伤性截瘫的处理与管理

急性创伤性截瘫的初步处理
气道管理
1
评估气道通畅,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确保呼
吸道通畅。
2
循环支持
3
评估患者的血压、心率和脉搏氧饱和度,必要时进行液体
复苏或血管活性药物治疗,维持循环稳定。
4
神经功能评估
5
进行神经功能评估,确定损伤程度,并记录患者的运动、
感觉和反射等指标。
呼吸支持
根据患者的呼吸功能,提供氧气吸入或机械通气支持,维 持呼吸功能稳定。
营养支持
提供充足的蛋白质和维生素,提 高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
急性创伤性截瘫的心理支持
心理咨询
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帮助患 者和家属了解疾病,应对心理 压力,建立积极心态。
支持小组
组织患者及家属参加支持小组 ,分享经验,互相鼓励,减轻 孤独感,增强自信。
目标设定
帮助患者设定可实现的目标, 并制定康复计划,激发患者的 积极性,增强其对生活的信心 。
定期进行皮肤检查,进行皮肤护理和压力缓解,预防压疮。
急性创伤性截瘫的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是急性创伤性截瘫患者恢复功能的关键。训练的强度和内容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功能性训练
1
包括肢体活动、平衡训练、行走训练等,旨在恢复患者的运动功能
认知训练 2
包括记忆、注意力、语言等方面的训练,帮助患者提高认知能力
心理训练 3
包括情绪管理、压力应对等训练,帮助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和生活
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和康复师进行训练,并坚持长期训练,才能取得良好的康复效果。
急性创伤性截瘫的长期预后
功能恢复
预后取决于损伤程度、年龄、健 康状况、康复治疗等因素。
生活质量
医院骨外科外伤性截瘫患者护理常规

医院骨外科外伤性截瘫患者护理常规一、向病人及其家属说明相关病情和治疗、护理措施,取得其合作,促使疾病早日康复。
二、呼吸道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鼓励病人咳嗽和深呼吸,措施因人而异,初期可适当给以镇静剂,定时翻身并叩其胸背部,帮助排痰,也可以用引水瓶的方法增进肺泡功能,必要时给以雾化吸入,对高位截瘫的病人可行气管切开,保护呼吸道通畅,降低肺部并发症及死亡率。
三、泌尿系统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1.截瘫早期,持续导尿,24小时开放引流,可防止膀胱机能损伤和尿路感染。
2.留置尿管2周后定时放尿,每3~4小时放尿1次,晚上6小时放尿1次,有助于自律膀胱的建立。
3.每周更换导尿管1次,更换前先排空膀胱,拔管后4~6小时再插入。
4.长期使用尿管者多饮水,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每日多巡视病人,防止尿管扭曲受压,保持通畅,每日换尿瓶1次,防止逆行感染。
5.如有泌尿系统感染,应持续放尿,抬高床头20~30cm,用抗菌素液体做膀胱冲洗,每次量不超过250ml,最后一次药液按需保留,以提高疗效。
四、压疮的预防及护理1.定时更换体位,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骨隆突处给予保护。
2.保持床铺整洁、干燥。
3.已发生压疮者,按压疮护理常规进行。
五、胃肠功能紊乱的护理1.定时进餐,多饮水,多食粗纤维食物。
2.腹胀、便秘者,可行排气、导泄等处理。
3.大便失禁者,应查明原因,对症处理(慎用收敛药)。
六、体温失调的护理1.高热的处理:以物理降温为宜,必要时行药物降温。
2.低温的处理:采用保暖措施,物理升温。
七、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注意与病人及其家属的沟通,及时解释和说明病情,缓解病人及其家属的紧张和焦虑情绪,使其以愉快的心态配合治疗和护理。
向病人及其家属说明疾病相关知识、治疗护理要点及相关注意事项,并做好住院指导。
截瘫病人护理常规

截瘫病人护理常规【观察要点】1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SPO2、神志,评估有无复合伤。
2观察肢体的感觉、运动及反射功能。
3观察呼吸道通畅程度及排痰功能,有无肺部感染等。
4观察病人及家属的心理状态。
5观察肢体的肌肉有无废用性萎缩及关节功能障碍。
【护理措施】一、按骨科一般护理常规。
二、病情观察、搬运方法及翻身方法见脊柱骨折护理常规。
三、高热患者按高热护理常规护理,宜以物理降温为主,体温不升者注意保暖。
四、预防并发症的护理:(1)预防褥疮护理:①入院时检查全身有无褥疮,并作好记录。
②保持床单整洁,减少对皮肤的不良刺激。
③定时翻身,按摩受压部位,翻身时避免拖、拉、推等动作。
④加强营养,以提高抵抗力。
⑤保持皮肤清洁。
(2)预防肺部并发症:①注意保暖,预防着凉。
②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病人有效咳嗽,有意识地进行深呼吸。
③痰粘稠者可服祛痰药或行超声雾化吸入。
④高位截瘫患者不能自行咳嗽咳痰时,应立即给予吸痰。
(3)预防泌尿系感染:①鼓励病人多饮水,达到生理性冲洗。
②留置尿管者,更换引流袋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视病情进行膀胱冲洗。
③训练膀胱的反射排尿功能,截瘫早期保持尿管持续开放,当肌张力开始恢复时,反射出现,一般为2~4h开放一次,防止膀胱缩小或过度膨胀,伤后四周可拔除尿管,可行手法按压排尿。
(4)大便失禁、便秘护理:①大便失禁者做好肛周皮肤护理。
②便秘时鼓励患者进食易消化及含丰富纤维食物、新鲜水果,给予定时沿结肠走向按摩腹部,促进肠蠕动,必要时予缓泻剂或灌肠。
(5)预防肌肉萎缩及关节畸形:①鼓励和指导病人进行上肢、下肢的主动活动,如引体向上,徒手操等。
②用软枕垫双足,使足背伸置于功能位,预防足下垂。
③对不能活动的下肢需行被动锻炼,给予肌肉按摩,下肢功能康复锻炼等。
五、预防意外损伤,如烫伤、冻伤、坠床等。
六、经常巡视病房,有针对性进行心理疏导,安慰、鼓励病人,增强其站胜疾病的信心,与家属交谈,给病人心理支持。
[健康教育]1指导病人加强营养,多进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如蛋、蔬菜、水果、鱼、肉等。
截瘫病人的护理问题及措施

截瘫病人的护理问题及措施
截瘫病人的护理问题主要包括身体护理和心理护理两个方面。
以下是具体的护理措施:
1. 身体护理:
- 保持清洁:协助病人进行个人卫生清洁,如洗脸、洗手、刷牙等,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 定时翻身:为了避免褥疮的发生,病人需要定时翻身,每小时至少翻身一次。
翻身时要注意避免用力拉扯受伤部位,以免加重损伤。
- 皮肤按摩:定期为病人进行皮肤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褥疮。
- 营养摄入:保证病人摄入充足的营养,以维持身体健康。
饮食要均衡,多吃蔬菜、水果、高蛋白食物等。
- 防止感染:病人免疫力较低,要预防感冒等感染。
在天冷时注意保暖,必要时使用抗生素。
2. 心理护理:
- 沟通交流:家属和护理人员要经常与病人进行沟通,了解病人的需求和感受,给予关心和支持。
- 情绪疏导:帮助病人调整心态,积极面对生活。
在病人情绪低落时,给予安慰和鼓励。
- 康复信心:病人可能会对自己康复失去信心,护理人员要不断给予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帮助病人树立战胜伤残的信心。
- 康复锻炼:协助病人进行康复锻炼,如床上运动、肢体按摩等,帮助病人恢复身体功能。
- 社交互动:鼓励病人参与社交活动,与朋友、家人保持联系,减轻孤独感。
总之,截瘫病人的护理需要全面关注病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给予细心的照料和关爱,帮助病人积极面对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外伤性截瘫病人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外伤性截瘫病人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外伤性截瘫病人那些事儿,重点是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这可不像咱们平时照顾个小感冒那么简单,得格外用心,不然呀,小问题也可能变成大麻烦。
先说说这褥疮,那可是截瘫病人常见的“敌人”之一。
想象一下,病人长期躺在床上,身体某些部位老是受压,血液循环就不顺畅了,就像河水被堵住一样,时间一长,皮肤就容易出问题。
所以呀,咱得像个勤劳的小蜜蜂一样,定时给病人翻身,一般两小时就得翻一次,让身体各个部位都有机会“透透气”。
而且,要保持床铺的干净、平整、柔软,就像给病人打造一个超级舒适的“小窝”。
要是发现皮肤有点发红了,那可不能大意,得赶紧给按摩按摩,促进血液循环,把这“小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再讲讲泌尿系统感染。
截瘫病人排尿功能可能会受影响,这就需要咱们帮忙了。
得定时给病人导尿,就像给身体里的“小水库”定期放水一样。
但导尿的时候可得注意卫生啊,就像给宝贝洗碗一样认真仔细,不然细菌就会趁机捣乱。
平时还要让病人多喝水,多排尿,这样可以把身体里的“垃圾”都冲出去,让泌尿系统保持“干干净净”。
还有肺部感染也不能小瞧。
截瘫病人活动不方便,呼吸功能可能也会受影响,痰液就容易在肺里“安营扎寨”。
所以呀,咱得鼓励病人深呼吸、咳嗽咳痰,就像给肺部来一场“大扫除”。
要是病人自己咳不出来,还得帮忙拍背,从下往上,从两边往中间拍,让痰液乖乖地排出来。
在饮食方面,也得下点功夫。
要给病人多吃点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纤维素的食物,像鸡蛋、蔬菜、水果这些都是“好帮手”,能让病人身体棒棒的,抵抗力强了,并发症自然就少了。
除了这些身体上的护理,心理护理也很重要哦。
截瘫病人心里肯定不好受,就像突然被关进了一个“小黑屋”,会觉得很无助、很迷茫。
咱得像个知心大姐姐或者大哥哥一样,多和病人聊聊天,听听他们的心里话,给他们讲讲一些成功康复的例子,让他们重新燃起希望之火。
照顾外伤性截瘫病人就像照顾一个脆弱又需要特别关爱的宝贝,咱们得细心、耐心、用心,把并发症这个“大怪兽”挡在门外,让病人能早日康复,重新过上美好的生活。
截瘫患者并发症预防及护理

截瘫患者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外伤性截瘫患者常见于车祸、高处坠下、暴力等原因,导致脊髓损伤。
损伤重、死亡率高、并发症多。
2006~2008年收治脊髓损伤患者38例,男27例,女11例;年龄21~65岁,平均36岁;颈椎损伤12例,胸腰脊髓损伤26例,经过精心护理未发送并发症,现就并发症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褥疮的预防与护理脊髓损伤后长期卧床,皮肤受压影响血液循环,营养状况下降,骨骼突出部位如骶尾部骼嵴易发生褥疮。
一旦发生,发展迅速,且可并发严重感染,因此加强预防甚为重要。
保持床铺平整、清洁干燥无渣屑,无大小便及汗液浸渍,不使用破损便盆,便盆要及时取出清洗。
避免局部长期受压,定时更换体位,每2小时翻1次身,翻身中避免拖、拉、推等动作,移动时,避免躯体扭转。
在骨隆突部及身下空隙处垫软垫、气圈或海绵垫,必要时使用气垫床。
经常用温水擦洗,并对骶骨部、肩胛部、踝部等骨隆突出部用50%酒精进行环形按摩,力量由轻到重,由重到轻,2次/日。
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
多进高蛋白、高纤维素等营养丰富的饮食。
肺部感染的预防及护理脊髓损伤患者由于长期卧床活动受限,肌体免疫力下降,易受凉,特别是高位脊髓损伤肋间肌瘫痪者,仅有腹式呼吸无力咳嗽,呼吸道分泌物不易排出,需注意呼吸道护理。
密切观察患者呼吸运动,保持呼吸道通畅。
鼓励深呼吸,逐渐增加胸廓运动,增加肺活量,促进痰液的排出,以杯形手掌叩击背部,由下向上,由外向内每次2分钟,帮助咳嗽、咳痰。
鼓励患者咳嗽排痰,痰多黏稠时,可做雾化吸入。
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湿度和空气新鲜,注意保暖,防止受凉感冒。
泌尿系感染的预防及护理尿路感染亦是截瘫患者多见而难以控制的并发症,患者常因尿潴留或尿失禁需长期放置导尿管,在护理中应注意:在严格无菌操作下保持导尿管通畅,留置导尿管3天以上每天用1:5000呋喃西林溶液冲洗膀胱2次,并清洗导尿口和外阴。
鼓励患者多饮水,饮水量约2000ml左右,水能起到稀释和生理性冲洗尿路的作用。
截瘫病人手术后护理措施

一、概述截瘫是指脊髓损伤导致损伤平面以下肢体瘫痪的一种疾病。
截瘫病人术后护理是保证患者康复的重要环节。
术后护理应遵循以下原则:预防并发症、促进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二、术后护理措施1. 生命体征监测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血压、体温等。
如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2. 呼吸道护理(1)鼓励患者深呼吸,咳嗽,预防肺部感染。
(2)定时为患者拍背,促进痰液排出。
(3)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
3. 褥疮预防(1)保持床铺平整、清洁、干燥,定期更换床单。
(2)定时翻身,每2小时一次,避免局部组织受压过久。
(3)使用气垫床、防褥疮床垫等辅助工具。
(4)按摩受压部位,促进血液循环。
4. 泌尿系统护理(1)留置导尿管期间,注意保持尿管通畅,定期更换。
(2)鼓励患者多饮水,预防尿路感染。
(3)导尿管拔除后,注意观察排尿情况,防止尿潴留。
5. 消化系统护理(1)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饮食。
(2)定时排便,预防便秘。
(3)便秘严重者,可给予缓泻剂或灌肠。
6. 功能锻炼(1)早期床上活动:上肢主动活动,下肢被动活动。
(2)床上坐起练习:逐渐增加坐起时间,锻炼腰背肌。
(3)截瘫操:按照医生指导,进行关节活动、肌肉力量锻炼。
(4)辅助器具使用:如拐杖、轮椅等,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7. 心理护理(1)关心患者,倾听患者心声,缓解患者心理压力。
(2)鼓励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3)加强与患者家属沟通,共同关注患者心理需求。
8. 其他护理措施(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预防感冒。
(2)注意个人卫生,预防感染。
(3)定期进行复查,观察病情变化。
三、注意事项1. 术后护理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2.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3.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康复训练,提高生活质量。
4. 加强与患者家属沟通,共同关注患者康复。
5. 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四、总结截瘫病人术后护理至关重要,护理措施应全面、细致、有针对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伤性截瘫病人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发表时间:2014-07-03T12:50:04.48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14期供稿作者:白宣玉
[导读] 随着建筑、采煤以及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外伤性截瘫患者在骨科逐年增多。
白宣玉(黑龙江省鹤岗市人民医院骨科 154100)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4-0274-02 近年来,随着建筑、采煤以及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外伤性截瘫患者在骨科逐年增多。
截瘫病人在运动功能和感觉功能上都有不同程度的丧失,加上植物神经系统生理功能的紊乱,会引起内脏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变化,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近三年来,我科共收治外伤引起的截瘫病人26例,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有效预防和护理措施,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历中,男21例,女5例,年龄在21-70岁,颈椎损伤截瘫9例,胸、腰椎骨折损伤截瘫17例,其中合并颅脑外伤5例,合并骨盆骨折3例,经过治疗、护理及功能锻炼,恢复效果较好。
2 肺部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肺部感染是高位截瘫病人常见的并发症,颈脊髓损伤时,肋间神经支配的肋间肌完全麻痹,胸式呼吸消失,通气量减少,呼吸受限,咳嗽无力,气管内的分泌物不易排出,这不仅可发生肺部感染,而且随时有窒息死亡的可能,因此,护士必须注意维持病人有效呼吸,防止呼吸道感染。
2.1增强胸壁运动:指导患者常做深呼吸锻炼,被动活动上肢,改善胸壁活动,增强胸壁力量和肺活量。
[1] 2.2鼓励病人咳嗽、咳痰,可将手掌放在病人剑突下,用向上向内的动作对患者腹部加压,使患者腹肌收缩,从而起到助咳的作用[2]。
对痰液粘稠不易咳出者,给予雾化吸入,吸入次数视患者痰液情况而定,一般用药为糜蛋白酶加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效果甚好。
2.3体位引流,定时翻身对防止分泌物留在肺下部有重要作用,通过变换体位,将肺泡内的分泌物引流出来,定时给予翻身,使分泌物从小支气管到大支气管内,然后排出体外。
引流时,瞩病人间歇作深呼吸后用力咳嗽,或使用震动器排痰器,将聚积的分泌物松动,并使其移动,易于咳出或引流。
每日3-4 次,每次15-30 分钟(有禁忌症的患者除外)。
3 泌尿系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截瘫病人由于膀胱和尿道外括约肌障碍,易出现尿失禁或尿潴留,从而促发泌尿系的感染,因此要积极预防及护理。
3.1有尿潴留者,应在严格无菌操作下,留置导尿,妥善固定尿管,1-2周后,进行夹闭尿管训练,白天每4小时放尿一次,夜间每6小时放尿一次。
3.2留置尿管者,每日做好会阴护理,保持局部清洁,鼓励病人多饮水,最好达到每日3000ml以上,以利稀释尿液和排尿,起到冲洗膀胱和尿路的作用,根据需要,更换尿袋及导尿管,必要时做膀胱冲洗或遵医嘱应用抗生素等,效果良好。
3.3加强膀胱功能训练,防止挛缩,争取早日拔除尿管。
方法是寻找能刺激排尿的触发点,例如叩击耻骨上区,增加腹压使膀胱内压和尿道外括约肌抗力之间保持平衡,实现在无收缩能力的情况下也可排尿。
4 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截瘫病人长期卧床,皮肤知觉丧失,神经营养发生改变,易发生压疮,截瘫病人出现压疮后极难愈合,因此做好病人的皮肤护理,预防压疮的发生十分必要。
4.1增加营养,保证足够的营养摄入,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注意纠正低蛋白及贫血状况,提高自身机体抵抗力。
4.2加强病人皮肤护理和保护,每1-2小时翻身一次,杜绝拖、拉、拽等动作,脊柱骨折病人翻身时采用轴线翻身法,颈椎损伤病人翻身时注意保护头颈部,护士必须掌握正确的翻身方法,避免造成神经受压或加重损伤。
4.3保持床铺平整干燥无皱褶,可使用气垫床,保持病人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潮湿,每日给予温水擦洗背部、臀部及四肢,适当按摩。
骨隆突处,如两腿间或足跟处,给予皮肤保护垫或海绵圈加以保护。
4.4加强压疮预防知识的宣教,告知患者及家属正确预防压疮的措施和方法,发现不正确的措施要及时予以纠正,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例如骶尾部不使用气垫圈,皮肤发红者不进行皮肤按摩,不涂抹凡士林等油性剂保护皮肤等。
5 预防肢体畸形与功能锻练。
由于病人截瘫平面以下躯体运动功能丧失,易发生肌肉萎缩、关节强直或屈曲挛缩、足下垂等。
因此,在护理病人时,应根据骨折的部位、损伤的程度制定康复计划。
保持肢体功能位,如踝关节保持在90度左右,防止下垂,下肢用软枕垫起,指导和鼓励病人早期活动和功能锻炼,每日进行全身各个关节部位的被动或主动活动,一日数次,适当按摩,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关节僵硬和肌肉挛缩,并根据康复的要求及病人的情况、兴趣,逐渐加大训练强度,增加肌肉力量和神经系统的协调训练。
锻炼病人不依靠陪护,独立完成翻身。
6.讨论
对26例外伤截瘫病人常见并发症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笔者认为治疗的关键是病人与家属的配合以及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熟练的护理技术。
针对外伤性截瘫病人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护理人员应以高度的责任心和责任感,认真积极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预防和减少外伤性截瘫病人并发症的发生。
[3]
参考文献
[1]、[2]郭月芝,《高位截瘫患者三大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年第9卷第4期[3]高之宏,申梅芳《外伤性截瘫病人并发症的护理体会》《全科护理》 2011年6月9卷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