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截瘫病人的护理常规

合集下载

截瘫病人的护理常规

截瘫病人的护理常规

截瘫病人的护理常规
一、做好心理护理,解除病人的思想顾虑,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二、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时气管切开,减少肺部并发症
三、对中枢性高热、首先调节室温,保持病室通风、鼓励病人多饮水,高热时采取物理降温。

四、对尿储留的病人需留置导尿管间歇放尿,鼓励病人大量饮水,每日会阴消毒两次,必要时更换尿管。

五、预防褥疮,保持床铺平整、清洁干燥,每2小时翻身一次,保持脊柱中立位翻转,防止脊柱扭曲,造成损伤。

六、保持大便通畅,鼓励病人多进食粗纤维蔬菜及多饮水,3天无大便者应给缓泻剂或灌肠等,饮食应定时定量,给予高蛋白、高营养饮食,进食时头偏向一侧以免食物误入气管,引起窒息死亡
七、指导并协助病人行功能锻炼。

创伤性高位截瘫护理常规

创伤性高位截瘫护理常规

创伤性高位截瘫护理常规
【定义】由于椎体的移位或碎骨片突出于椎管内,使脊髓或马尾神经产生损伤,导致瘫痪。

【护理评估】
1、评估受伤的时间、原因、部位和搬运方式等。

2、评估有无高热、大小便失禁、便秘、压疮、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

3、评估患者对功能残疾的认识、承受力及心理状态。

【护理诊断】
1、肺部感染与长期卧床、无力咳痰有关
2、发热与肺部感染有关
3、活动无耐力与肢体瘫痪有关
【护理措施】
1、搬运患者时注意保护局部,妥善固定,防止加重损伤。

2、帮助患者平卧硬板床,有条件者垫气垫床,2-3小时翻身1次,防止压疮。

3、保持呼吸道通畅。

鼓励患者深呼吸、用力咳嗽;助其勤翻身、轻叩胸背部,促进肺膨胀和排痰;遵医嘱予雾化吸入,必要时吸痰。

4、严密观察呼吸情况,出现呼吸闲难者,备气管切开包于床旁,必要时行气管切开。

5、截瘫早期留置尿管,持续引留尿液,2-3周后改为每4-6小时
开放1次,以训练膀胱反射或自律收缩功能。

6、每天做肌肉按摩和活动关节,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固定畸形发生;足部用软枕使踝关节保持90°位置,预防足下垂畸形。

7、做好基础护理和日常生活护理。

【健康宣教】
1、指导患者生活自理,预防烫伤。

慎用热水袋,床上擦浴、洗脚等水温应低于正常人,温度控制在50℃。

2、鼓励患者进行四肢瘫痪者的功能训练,有助于预防关节僵硬及肌肉萎缩。

逐步训练翻身、坐轮椅等功能训练。

3、对截肢、截瘫等遗留严重残疾的病人,要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使之既要敢于面对现实承认残疾,又要树立勇气战胜伤残。

(完整word版)截瘫病人护理常规

(完整word版)截瘫病人护理常规

(完整word版)截瘫病人护理常规截瘫病人护理常规【观察要点】1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SPO2、神志,评估有无复合伤。

2观察肢体的感觉、运动及反射功能。

3观察呼吸道通畅程度及排痰功能,有无肺部感染等。

4观察病人及家属的心理状态。

5观察肢体的肌肉有无废用性萎缩及关节功能障碍。

【护理措施】一、按骨科一般护理常规。

二、病情观察、搬运方法及翻身方法见脊柱骨折护理常规.三、高热患者按高热护理常规护理,宜以物理降温为主,体温不升者注意保暖。

四、预防并发症的护理:(1)预防褥疮护理:①入院时检查全身有无褥疮,并作好记录。

②保持床单整洁,减少对皮肤的不良刺激。

③定时翻身,按摩受压部位,翻身时避免拖、拉、推等动作。

④加强营养,以提高抵抗力。

⑤保持皮肤清洁。

(2)预防肺部并发症:①注意保暖,预防着凉。

②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病人有效咳嗽,有意识地进行深呼吸.③痰粘稠者可服祛痰药或行超声雾化吸入。

④高位截瘫患者不能自行咳嗽咳痰时,应立即给予吸痰。

(3)预防泌尿系感染:①鼓励病人多饮水,达到生理性冲洗。

②留置尿管者,更换引流袋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视病情进行膀胱冲洗。

③训练膀胱的反射排尿功能,截瘫早期保持尿管持续开放,当肌张力开始恢复时,反射出现,一般为2~4h开放一次,防止膀胱缩小或过度膨胀,伤后四周可拔除尿管,可行手法按压排尿。

(4)大便失禁、便秘护理:①大便失禁者做好肛周皮肤护理.②便秘时鼓励患者进食易消化及含丰富纤维食物、新鲜水果,给予定时沿结肠走向按摩腹部,促进肠蠕动,必要时予缓泻剂或灌肠。

(5)预防肌肉萎缩及关节畸形:①鼓励和指导病人进行上肢、下肢的主动活动,如引体向上,徒手操等。

②用软枕垫双足,使足背伸置于功能位,预防足下垂。

③对不能活动的下肢需行被动锻炼,给予肌肉按摩,下肢功能康复锻炼等。

五、预防意外损伤,如烫伤、冻伤、坠床等。

六、经常巡视病房,有针对性进行心理疏导,安慰、鼓励病人,增强其站胜疾病的信心,与家属交谈,给病人心理支持。

创伤性高位截瘫病人的护理常规

创伤性高位截瘫病人的护理常规

创伤性高位截瘫病人的护理常规【观察要点】1、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Sa02、神志,评估有无复合伤。

2、观察肢体的感觉、运动及反射功能。

3、观察呼吸道通畅程度及排痰功能,有无肺部感染。

4、观察有无并发症(腹胀、便秘、压疮及泌尿系感染等)。

5、观察病人及家属的心理状态。

6、观察肢体的肌肉有无废用性萎缩及关节功能障碍。

【护理措施】1、卧硬板床及气垫床,备好床头牵引架、四头带及抢救器械。

2、损伤早期监测BP、P、R、T、Sa02、神志每小时1次,直至平稳。

3、协助医生检查肢体的感觉、运动及反射,并记录交班。

4、昕诊肺部呼吸音,询问咳痰情况,痰液粘稠者需行雾化吸入后再吸痰,监测Sa02,血气分析,必要时早期施行气管切开(按气管切开护理常规护理)。

5、预防各种并发症(1)留置导尿者观察尿量、颜色,鼓励病人每天饮水3000ml 左右,留置导尿2~3周后,持续引流改为每4-6小时定时开放,4周后拔除尿管,用挤压排尿法训练反射性膀胱排尿。

(2)指导病人少吃多餐,少吃甜食及易产气食物,每日按摩腹部2~3次,多饮水,多吃水果蔬菜,便秘者可行药物治疗、灌肠,有粪石者需用手掏。

(3)翻身2—3小时1次,注意保护头颈部,轴线翻身,观察易发生褥疮部位的皮肤颜色,骨隆突处垫软枕,定时按摩,加强会阴及肛周皮肤护理。

6、经常巡视病房,有针对性进行心理疏导,安慰、鼓励患者,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与家属交谈,给病人心理支持。

7、指导并协助家属被动活动患者瘫痪肢体,保持各关节功能位,鼓励病人在病情允许情况下主动做未瘫痪肌肉的锻炼。

【健康教育】1、生活指导,加强营养,多进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如蛋类、蔬菜、水果、鱼、肉等。

2、预防各种并发症。

、3、康复训练(1)利用辅助工具进食,可在他人协助下完成。

(2)从床到椅子的转移,使用手控电动椅。

(3)康复器械的使用(轮椅、拐杖)。

医院骨外科外伤性截瘫患者护理常规

医院骨外科外伤性截瘫患者护理常规

医院骨外科外伤性截瘫患者护理常规一、向病人及其家属说明相关病情和治疗、护理措施,取得其合作,促使疾病早日康复。

二、呼吸道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鼓励病人咳嗽和深呼吸,措施因人而异,初期可适当给以镇静剂,定时翻身并叩其胸背部,帮助排痰,也可以用引水瓶的方法增进肺泡功能,必要时给以雾化吸入,对高位截瘫的病人可行气管切开,保护呼吸道通畅,降低肺部并发症及死亡率。

三、泌尿系统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1.截瘫早期,持续导尿,24小时开放引流,可防止膀胱机能损伤和尿路感染。

2.留置尿管2周后定时放尿,每3~4小时放尿1次,晚上6小时放尿1次,有助于自律膀胱的建立。

3.每周更换导尿管1次,更换前先排空膀胱,拔管后4~6小时再插入。

4.长期使用尿管者多饮水,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每日多巡视病人,防止尿管扭曲受压,保持通畅,每日换尿瓶1次,防止逆行感染。

5.如有泌尿系统感染,应持续放尿,抬高床头20~30cm,用抗菌素液体做膀胱冲洗,每次量不超过250ml,最后一次药液按需保留,以提高疗效。

四、压疮的预防及护理1.定时更换体位,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骨隆突处给予保护。

2.保持床铺整洁、干燥。

3.已发生压疮者,按压疮护理常规进行。

五、胃肠功能紊乱的护理1.定时进餐,多饮水,多食粗纤维食物。

2.腹胀、便秘者,可行排气、导泄等处理。

3.大便失禁者,应查明原因,对症处理(慎用收敛药)。

六、体温失调的护理1.高热的处理:以物理降温为宜,必要时行药物降温。

2.低温的处理:采用保暖措施,物理升温。

七、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注意与病人及其家属的沟通,及时解释和说明病情,缓解病人及其家属的紧张和焦虑情绪,使其以愉快的心态配合治疗和护理。

向病人及其家属说明疾病相关知识、治疗护理要点及相关注意事项,并做好住院指导。

外伤性截瘫病人的护理

外伤性截瘫病人的护理


(一)对瘫痪病人,要加强护理,防止褥疮、泌尿系 感染和便秘,如有发生,应及时处理。


(二)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瘫痪的信心,重视全身功能锻炼对 瘫痪肢体的作用。根据不同的瘫痪肌群,鼓励病人采用不 同体位方法进行锻炼,增强瘫痪股体的功能活动。

7
心 理


外伤性截瘫病人在经过治疗恢复脊 柱的稳定性后,身体各方面情况逐 渐平稳,对自己截瘫的现实从否认 到逐渐承认,并开始考虑今后的生 活。此时,患者常表现为情绪低落, 不愿与人交谈,有强烈的自卑感。 患者认为自己已成为一个残废人, 是家庭的累赘,社会的负担,故整 天忧心忡忡,甚至拒绝治疗及进食, 并常有自杀倾向。另有一些人则表 现为不相信自己永远截瘫,有病乱 投医,不断寻求各种治疗方法,甚 至因不当治疗造成其他损伤。针对 病人此时的思想状态,家属应积极 引导,循序渐进地向其解释病情, 使病人充分了解自己的现状,坦然 面对现实,并树立生活的信心和勇 气。
9
泌 尿 系 护

脊髓损伤后,患者排尿功能失去 大脑及低级中枢控制,使排尿功能 紊乱或丧失,表现为尿潴留。当膀 胱内尿液积聚,压力增高时,尿液 便会自行溢出,患者不能控制。而 且膀胱内残留尿液多,很容易引起 泌尿系感染。这时要对病人进行排 尿训练,导尿时要定时放尿、空膀 胱,维持膀胱的容积。撤除导尿管 后,要定时按摩膀胱,控制排尿。 可由轻到重从下腹部慢慢向下推按, 直至膀胱内尿液全部排出。
4
发 病


根据脊髓损伤的程度和病理改变,可分为脊髓休克、脊髓受 压和脊髓本身的破坏三种类型。 (一)脊髓休克型:脊髓本身无解剖学上的显著变化,脊髓周 围亦无压迫性水肿或其他占位性病变,仅表现为功能上暂时 性传导中断。临床检查,在损伤平面以下出现运动、感觉、 反射和内脏功能不完全障碍,一般在1~3周后可完全或大部 分恢复,不留任何器质性病变后遗症。 (二)脊髓受压型:属继发性损伤,可由下列诸因素引起,形 成对脊髓的机械性压迫。如脊髓损伤后,局部组织充血、水 肿,因血运障碍,水肿加重,使脊髓受压更为严重,一般持 续1~2周。椎管内出血,硬膜外血管破裂出血,由于蛛网膜 间隙大,故早期不易引起脊髓受压。髓质内出血,可造成邻 近的神经细胞及神经纤维的破坏,脊髓灰质较白质更易出血, 这种出血有时很广泛,可累及上、下数个脊髓节段。骨折、 脱位或异物压迫,移位的椎体,碎骨片,突出的椎间盘组织, 断裂的弓间韧带,或其他异物均可压迫脊髓或马尾神经。脊 髓蛛网膜粘连,由于脊髓挫伤,蛛网膜下腔出血,损伤组织 机化,瘢痕组织形成,均可产生蛛网膜粘连或形成假性囊肿, 压迫脊髓及马尾神经根。 (三)脊髓本身,其损伤程度可有很大差别,轻度损伤,如脊 髓突然一挫,脊髓本身无明显器质性的改变,往往表现脊髓 休克,以后逐浙恢复,预后较好。重度损伤,可发生硬脊膜 外血肿,随着血肿的被吸收,大部分功能可以恢复,仅留有 少部分后遗症。极严重的损伤,可发生脊髓完全横断,神经 细胞被破坏,神经纤维断裂,造成不可恢复的终身瘫痪。

外伤性截瘫的康复护理

外伤性截瘫的康复护理

外伤性截瘫的康复护理外伤性截瘫,临床上并不少见,多因外伤使脊髓受压、损伤或供血障碍而造成,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运动、感觉、大小便及反射功能障碍,病人丧失自理能力,需要多方面、长期地照顾与护理。

1心理护理外伤性截瘫患者致伤原因以生产事故和交通肇事为多,受伤之前身体健康、充满活力。

伤后突发的截瘫使患者精神和心理上都难以承受,他们往往不接受截瘫的现实。

多数患者渴望通过治疗恢复功能。

病情稳定后,患者考虑更多的是今后的生活、工作、学习及自己给家庭、单位和社会所造成的负担,多有自卑感,渴望得到同情。

他们可能天天忧心忡忡,拒绝治疗及进食,甚至有自杀倾向。

医务人员给予患者正确健康的心理护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临床护理中,要注意随时系统地收集有关病人身体、心理、生活及情绪等方面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护理计划,解决患者各种问题,满足其合理需要;医护人员要多与之沟通,用身边类似的积极事例鼓励、帮助他们,使患者正确对待伤残,尊重和发挥其积极性,使之在心理上战胜伤残,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积极协调患者与周围人群的关系,使他们明白心理护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做好宣传、指导工作,使病人感到生活上有依靠,感情上有温暖,心理上有支持,促使其病情的好转。

2康复护理由于患者截瘫平面以下躯体运动功能丧失,易发生肌肉萎缩、关节强直或屈曲挛缩等,截瘫患者的功能锻炼相当重要,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注意患者正确体位的摆放,防止肢体畸形以及异常模式的出现;应每天督促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和功能训练,注意训练其日常生活能力,如无人帮助下的自我翻身,床边轮椅的转移,利用器械取物等;多与治疗师合作,督促帮助患者除进行被动活动、训练外,鼓励其进行主动活动,增加肌肉力量和神经系统的协调训练。

3皮肤护理截瘫病人由于截瘫平面以下皮肤感觉丧失,神经营养功能差,易发生褥疮。

因此定时进行翻身及皮肤按摩非常重要。

嘱咐、教给患者翻身、擦洗、按摩以及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的要领;同时鼓励患者自己定时按摩受压部位皮肤,练习搬动下肢翻身、床上坐起及用双手撑起躯干,抬起臀部,减少局部受压。

截瘫病人的护理问题及措施

截瘫病人的护理问题及措施

截瘫病人的护理问题及措施
截瘫病人的护理问题主要包括身体护理和心理护理两个方面。

以下是具体的护理措施:
1. 身体护理:
- 保持清洁:协助病人进行个人卫生清洁,如洗脸、洗手、刷牙等,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 定时翻身:为了避免褥疮的发生,病人需要定时翻身,每小时至少翻身一次。

翻身时要注意避免用力拉扯受伤部位,以免加重损伤。

- 皮肤按摩:定期为病人进行皮肤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褥疮。

- 营养摄入:保证病人摄入充足的营养,以维持身体健康。

饮食要均衡,多吃蔬菜、水果、高蛋白食物等。

- 防止感染:病人免疫力较低,要预防感冒等感染。

在天冷时注意保暖,必要时使用抗生素。

2. 心理护理:
- 沟通交流:家属和护理人员要经常与病人进行沟通,了解病人的需求和感受,给予关心和支持。

- 情绪疏导:帮助病人调整心态,积极面对生活。

在病人情绪低落时,给予安慰和鼓励。

- 康复信心:病人可能会对自己康复失去信心,护理人员要不断给予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帮助病人树立战胜伤残的信心。

- 康复锻炼:协助病人进行康复锻炼,如床上运动、肢体按摩等,帮助病人恢复身体功能。

- 社交互动:鼓励病人参与社交活动,与朋友、家人保持联系,减轻孤独感。

总之,截瘫病人的护理需要全面关注病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给予细心的照料和关爱,帮助病人积极面对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伤性截瘫病人的护理常规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外伤性截瘫病人的护理常规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外伤性,截瘫病,人的,护理,常规,,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综合文库中查看更多范文。

外伤性截瘫病人的护理常规
病人一旦外伤截瘫后,其运动及感觉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丧失,植物神经发生功能障碍,引起内脏各器官的功能紊乱,可出现严重甚至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如褥疮、排尿障碍、肺部感染等。

l、心理护理:病人受伤截瘫以后,对工作和生活会有很多顾虑。

因此,要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使病人有身残心不残的乐观主义思想。

2、褥疮的护理:
(1)卧硬板床,保持床铺清洁干燥,床单平整无皱褶,床上无渣滓。

(2)2—4小时翻身一次,骨隆突部位用50%酒精擦浴按摩,为防止骨突部位受压,可用棉垫分置各部位,腰背部垫糜子垫。

(3)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粪便浸湿,每周全身擦浴一次,每晚睡前洗脚。

慎用热水袋以防照伤。

(4)已发生褥疮时,更须注意局部减压,定期更换敷料或换药,可用烤灯照射,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并可使创面干燥。

(5)加强营养,给予高蛋白饮食,以改善病人全身情况,必要时输血。

3、泌尿系并发症的护理:
(1)在严格无菌操作下留置导尿,每日消毒尿道口一次。

(2)引流管高度低于引流口水平,防止尿液逆流。

定期翻身,防止尿液沉淀形成结石。

鼓励病人多饮水(每日2000—3000ml)以增加尿量,冲洗尿道。

(3)如已发生泌尿系感染,除全身使用抗生素外,可行膀胱冲洗,每天一次。

(4)留置导尿2~3周后,尿管每4~6小时定时开放1次,以训练膀胱反射或自律性收缩功能,预防泌尿系感染和膀胱萎缩。

4、呼吸道护理:
(1)勤翻身拍背,鼓励病人深呼吸及咳嗽排痰,锻炼肺功能,增加
肺活量。

(2)痰液粘稠不宜咳出时,可行雾化吸入,每日2-3次,当高位截瘫发生窒息时,可行气管切开术,并按常规护理。

(3)按医嘱全身应用抗菌素,以控制感染。

5、消化道护理:
(1)伤后一周应限制饮食。

2—3周给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

如病人情绪低落不愿进食时,应耐心劝导病人进食,必要时静脉补液、输血以维持机体的能量代谢。

(2)鼓励病人自行排便,以恢复排便功能。

如不能自行排便时,可用缓泻剂。

如无效时,可用温开水灌肠。

如有肠管积气,可行腹部按摩、胃肠减压、肛管排气。

(3)嘱病人多饮水、多吃水果及新鲜蔬菜。

6、高热的护理:
颈椎骨折脱位造成高位截瘫时,可引起体温中枢调节障碍、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影响出汗散热,故可发生中枢性高热,常在伤后一周内出现。

(1)头颈部冰袋冷敷或酒精在颈背部、腋下及腹股沟部大血管处擦浴。

保持室内通风,暑天有条件时可用室内空调器,冰块等,防止室温过高造成病人出汗或虚脱。

(2)加强口腔护理。

(3)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l
(4)保证能量的摄八,鼓励多吃水果、多饮水。

7、肢体的护理及功能锻炼
(1)卧床时双下肢可用软垫垫起,保持其功能位,防止足下垂。

(2)每日做关节活动及肌肉按摩,促进血液循环,以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畸形,
(3]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由医护人员或在陪员协助下帮助下床活动,带器具进行功能锻炼,如做轮椅、扶拐杖散步等。

最后,小编希望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有不周到的地方请多谅解,更多相关的文章正在创作中,希望您定期关注。

谢谢支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