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化学三轮冲刺最后30天之考前争分系列热点突破三利用元素的“位_构_性”推断元素专题训练
2020年高考化学热点专题汇总-专题10 元素“位、构、性”推断题的解题策略

2020年高考化学热点专题汇总-专题10 元素“位、构、性”推断题的解题策略【热点发现】元素“位、构、性”关系是全国卷的必考点,常见题型是选择题,题目以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等为题干,集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及元素化合物知识于一身,具有综合性强、思维容量大的特点。
侧重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提炼关键信息的能力、知识迁移应用的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
元素“位—构—性”的关系1.结构与位置互推是解题的核心(1)掌握四个关系式:①电子层数=周期数。
②质子数=原子序数;③最外层电子数=主族序数;④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主族序数(O、F除外),负价=主族序数-8。
(2)熟练掌握周期表的结构及周期表中的一些特殊规律。
①“凹”型结构的“三短三长一不全,七主七副八零完”;②各周期元素种类;③稀有气体的原子序数及在周期表中的位置;④同主族上下相邻元素原子序数的关系。
2.性质与位置互推是解题的关键熟悉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主要包括:(1)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2)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3)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碱性;(4)金属与水或酸反应置换H2的难易程度。
3.结构和性质的互推是解题的要素(1)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原子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2)同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3)正确推断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的大小及结构特点;(4)判断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强弱。
【例1】a、b、c、d为短周期元素,a的原子中只有1个电子,b2-和c+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d和b同族。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与其他三种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其化合价均为+1价B.b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至少两种二元化合物C.c的原子半径是这些元素中最大的D.d与a形成的化合物的溶液呈弱酸性【答案】A【解析】由题中所给的信息可知,a为H,b为O,c 为Na,d为S。
A项中,H与Na可以形成化合物NaH,H的化合价为-1价;B项中,O与其他三种元素可以形成H2O、H2O2、Na2O、Na2O2、SO2、SO3等二元化合物;C项中,四种元素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Na>S >O>H; D项中,H与S形成化合物H2S,其水溶液呈弱酸性。
2020届高考题型专题三 元素位构性的联系与应用word版

高考题型专题三 元素位、构、性的关系及应用近五年全国卷统计考题特点元素推断题是每年高考的必考题型之一,主要综合考查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元素 化合物性质,具有“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鲜明特点,体现了对“必备知识、关键能 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的考查,命题时主要是以原子(或离子)结构、核外电子排布、元素化合物的 特殊性质为突破口,进行元素的推断等,难度中等。
但有时出现一些“陌生”结构、“冷点”方程,考生 感觉难度大。
解题关键:熟悉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主族元素的周期律,熟记常见元素化合物的典型性 质,适当练题,积累方法。
命题方向一、物质结构与元素性质推断【真题示例】例 1.(2019 全国Ⅰ,13)科学家合成出了一种新化合物(如图所示),其中 W 、X 、Y 、Z 为同一短周期元素,Z 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 X 核外电子数的一半。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WZ 的水溶液呈碱性B.元素非金属性的顺序为 X>Y>ZC.Y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中强酸D.该新化合物中 Y 不满足 8 电子稳定结构【解析】W 、X 、Y 、Z 为同一短周期元素,根据图知,X 能形成 4 个共价键、Z 能形成 1 个共价键,则 X 位于第 IVA 族、Z 位于第 VIIA 族,且 Z 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 X 核外电子数的一半,Z 最外层 7 个电子, 则 X 原子核外有 14 个电子,X 为 Si 元素,Z 为 Cl 元素,该阴离子中 Cl 元素为﹣1 价、X 元素为+4 价, 根据化合价的代数和为﹣1 价,Y 为﹣3 价,所以 Y 为 P 元素,根据阳离子所带电荷知,W 为 Na 元素。
故 W 、X 、Y 、Z 分别是 Na 、Si 、P 、Cl 元素。
A .WZ 为 NaCl ,NaCl 是强酸强碱盐,其水溶液呈中性,故 A 错 误;B .同一周期元素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强,则非金属性 Cl >P >Si ,所以非金属性 Z >Y > X ,故 B 错误;C .Y 为 P 元素,Y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合物是 H 3PO 4 为中强酸,故 C 正确;D .Y 为 P 元 素,其最外层有 5 个电子,P 原子形成 2 个共价键且该阴离子得到 W 原子一个电子,所以 P 原子达到 8 电 子结构,即 Y 原子达到 8 电子结构,故 D 错误。
高考化学三轮冲刺最后30天之考前争分系列热点突破三利用元素的“位_构_性”推断元素习题课件

W NX OY SiZ SA O>S H2O>H2SB W HNO2 HNO3Z H2SO3H2SO4 C NH3 H2S (NH4)2S NH4HSD O Si SiO2 HF
3[2018�]XYZMR ( )
AR BZ<Y CM DY
14[2017�] 20 AB CDEF 18A BF E F CD
(1) C F _______C_a_2__[��_C___C_��_]2____________
(2)ACD C2A4D2 ________________("""" "") (3) DEF ___C_a_2__>_O_2__>_A__l3__ () (4) B E B __________B_e_O____2_O_H___=_=_=_B_e_O__22 _ __H__2_O_______________
9[2018�]XYZWQ X 3 X Z Y Z Q 3 W XY W XYZ 16 ( )
AQ W 10 14 18 BY H4YO4 CYZQ X AB2 DXZW
XYZWQ O Si S H C A (CH4)(C2H2)(C2H6) 10 14 18 B H4SiO4H2SiO3 C CO2SiO2 SO2 COSO3 D NaHSO4 Na2SO4 Na2SO3
R 3 R 6 R OY ZRT 2 T T FZ Z Be Y Y LiXZ X Mg Ca X MgX R W 2 W Ne X Ca W Si Y LiZ BeR OT F A W SiR OT F F>O>Si
HF>H2O>SiH4B X Ca Z Be Ca>Be Ca(OH)2>Be(OH)2C XR2WR2 CaO2SiO2O 1 2D
高考化学 考前30天冲刺押题系列 第四部分 专题02 化学基本理论

化学理论网络图解物质结构理论化学平衡理论电解质溶液电化学理论中学化学基础理论包括: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理论、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理论、电解质理论、电化学理论。
物质结构理论、化学平衡理论、电解质理论三大理论是重点,结构理论是化学理论的基础,它贯穿于整个中学化学教材,指导着元素化合物知识和其它理论知识的学习。
一、物质结构理论化学结构理论知识点多。
重要的内容:原子、分子和晶体结构、化学键理论、元素周期律理论等。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是中学化学的基本理论之一,也是高考的必考内容之一。
要求理解并熟记主族元素的原子结构,同周期、同主族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及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理解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晶体的类型和性质等。
在体现基础知识再现的同时,侧重于观察、分析、推理能力的考查。
近年来,高考题中主要以元素推断题出现,旨在考查考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往往从学科前沿或社会热点立意命题,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关注社会热点。
1.用原子半径、元素化合价周期性变化比较不同元素原子或离子半径大小2.用同周期、同主族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递变规律判断具体物质的酸碱性强弱或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或对应离子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
3.运用周期表中元素“位--构--性”间的关系推导元素。
4.应用元素周期律、两性氧化物、两性氢氧化物进行相关计算或综合运用,对元素推断的框图题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5.晶体结构理论⑴晶体的空间结构:对代表物质的晶体结构要仔细分析、理解。
在高中阶段所涉及的晶体结构就源于课本的就几种,高考在出题时,以此为蓝本,考查与这些晶体结构相似的没有学过的其它晶体的结构。
⑵晶体结构对其性质的影响:物质的熔、沸点高低规律比较。
⑶晶体类型的判断及晶胞计算。
二、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理论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是中学化学重要基本理论,也是化工生产技术的重要理论基础,是高考的热点和难点。
考查主要集中在:掌握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和计算,理解外界条件(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高考化学三轮冲刺最后30天之考前争分系列热点突破三利

解析 b 是氧元素,没有+6 价,A 错误;a 为稀有气体 元素氦,是 5 种元素中最稳定的,B 错误;c 的非金属性比 d 弱,因此 c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 d 的弱, C 错误;c 的非金属性比 e 强,因此 c 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 性比 e 的强,D 正确。
例 2 [2018·新疆乌鲁木齐诊断]短周期元素 X、Y、Z、 M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 X 的一种高硬度单质是宝石, Y2+电子层结构与氖相同,Z 的质子数为偶数,室温下,M 的单质为淡黄色固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c.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 2 倍的元素:C;最外 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 3 倍的元素:O;最外层电子数是 次外层电子数 4 倍的元素:Ne。
d.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总数一半的元素:Li、P。 e.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 2 倍的元素:Li、Si。 f.次外层电子数是其他各层电子总数 2 倍的元素:Li、 Mg。 g.次外层电子数与其他各层电子总数相等的元素:Be、 S。 h.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H、Be、Al。
A.X 的单质与 M 的单质不能直接化合 B.Y 的合金可用作航空航天飞行器材料 C.M 的简单离子半径大于 Y2+的半径 D.X 和 Z 的气态氢化物,前者更稳定
解析 元素 X 的一种高硬度单质是宝石,即 X 是 C; Y2+电子层结构与氖相同,则 Y 为 Mg;Z 的质子数为偶数, Z 可能是 Si,也可能是 S;室温下,M 的单质为淡黄色固体, 则 M 为 S,即 Z 为 Si。C 与 S 能直接化合生成 CS2,故 A 错误;镁合金质量轻、硬度大、耐高温,可用作航空航天飞 行器材料,故 B 正确;S2-比 Mg2+多一个电子层,因此 S2- 的半径大于 Mg2+的半径,故 C 正确;元素非金属性越强, 其气态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C>Si,则 CH4 比 SiH4 稳 定,故 D 正确。
近年高考化学三轮冲刺最后30天之考前争分系列热点突破三利用元素的“位-构-性”推断元素专题训练(2

2018高考化学三轮冲刺最后30天之考前争分系列热点突破三利用元素的“位-构-性”推断元素专题训练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高考化学三轮冲刺最后30天之考前争分系列热点突破三利用元素的“位-构-性”推断元素专题训练)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高考化学三轮冲刺最后30天之考前争分系列热点突破三利用元素的“位-构-性”推断元素专题训练的全部内容。
利用元素的“位。
构。
性”推断元素专题训练1.[2017·江西南昌调研]下表为几种短周期元素的性质:对上述元素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④的原子序数小于元素⑦的原子序数B.②、③处于同一周期C.上述八种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元素是⑤D.⑧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为答案C解析①~⑧都为短周期元素,①有最低价-2价,处于第ⅥA族,没有正价,则①为O 元素;④、⑦都有最低价-3价、最高价+5价,处于第ⅤA族,且④的原子半径较大,则④为P 元素、⑦为N元素;⑤有+7、-1价,处于第ⅦA族,且原子半径比①大,则⑤为Cl元素;③、⑥都有+1 价,处于第ⅠA族,⑥的原子半径较大,且③不是所有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则③为Li元素、⑥为Na元素;②有+2价,处于第ⅡA族,原子半径大于Li,则②为Mg 元素;⑧有+3价且原子半径比O大,比P小,则⑧为B元素。
A项,④为P、⑦为N,P的原子序数大于N,错误;B项,②为Mg、③为Li,二者为不同周期的元素,错误;C项,⑤为Cl,O 元素无最高正价,八种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最强的元素是Cl,正确;D项,⑧为B,其原子序数为5,错误。
2020高考化学题型突破4 元素“位—构—性”的综合推断

元素“位—构—性”的综合推断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是高考考查的热点和重点,在近三年的全国卷、江苏卷和天津卷中都是命题的重点,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原子结构、元素性质的关系及相互推断,同时也渗透着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考查,该类题目命题形式和命题角度灵活多变,能够很好地考查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复习备考中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1.理清元素“位—构—性”的关系元素的原子结构决定了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元素的主要性质,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主要性质,故三者之间可相互推断。
2.掌握三个解题要领(1)结构与位置互推是解题的核心①掌握四个关系式:a.电子层数=周期数;b.质子数=原子序数;c.最外层电子数=主族序数;d.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主族序数(O、F除外),负价=主族序数-8。
②熟练掌握周期表的结构及周期表中的一些特殊规律:a.“凹”型结构的“三短三长一不全,七主七副八零完”;b.各周期元素种类;c.稀有气体的原子序数及在周期表中的位置;d.同主族上下相邻元素原子序数的关系。
(2)性质与位置互推是解题的关键熟悉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主要包括:①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②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③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碱性;④金属与水或酸反应置换H2的难易程度。
(3)结构和性质的互推是解题的要素①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原子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②同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③正确推断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的大小及结构特点;④判断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强弱。
3.熟悉常见元素推断的“突破口”(1)常考短周期元素及其主要化合物的特性①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单质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的元素或气态氢化物中氢的质量分数最高的元素:C。
②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或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的元素:N。
③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氢化物沸点最高的元素或氢化物在通常情况下呈液态的元素:O。
2020年高考化学提升突破专题八 “位—构—性”之间的关系及推断(带答案解析)

专题08 “位—构—性”之间的关系及推断——以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视角解决问题元素推断题是高考的热点题型,命题的落点是借助元素周期表的片段,(某一部分)推断元素,然后利用“位—构—性”关系综合考查元素及化合物性质和化学反应原理相关内容。
能力要求是能从不同层次认识物质的多样性,并对物质进行分类;能从元素和原子、分子水平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能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1.【2019新课标Ⅰ卷】科学家合成出了一种新化合物(如图所示),其中W、X、Y、Z为同一短周期元素,Z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X核外电子数的一半。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WZ的水溶液呈碱性B.元素非金属性的顺序为X>Y>ZC.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中强酸D.该新化合物中Y不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答案】C【解析】本题属于肯定式单选题,要求推断元素、判断元素化合物性质、结构的正确叙述。
根据图中“W+”推断W位于第IA族,由同一短周期元素推断它们不可能位于第一周期,假设位于第三周期,作为W是钠(Na);由Z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X核外电子数的一半可知,X只能是原子序数为12、14的镁(Mg)、硅(Si),Z可能是具有286、287电子层结构的硫(S)、氯(Cl )[X不能是16号元素硫(S),否则Z就是具有288电子层结构的氩(Ar),但稀有气体元素一般难以形成化合物];再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如果W、X、Z是钠、镁、硫,则Y是具有287电子层结构的氯(Cl),且应呈+7价,与图中Y与X之间的连接方式矛盾;如果W、X、Z是钠、硅、氯,则Y是具有285电子层结构的磷(P),且应呈-3价,与图中Y与X之间的连接方式相符;因此,W、X、Y、Z分别为钠、硅、磷、氯。
A项错误,WZ即氯化钠,属于强酸强碱盐,不水解,其水溶液呈中性;B项错误,非金属性:Si<P<Cl,同一周期主族非金属性从左到右递增;C项正确,磷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磷酸,H3PO4是中强酸;D项错误,该化合物中1个磷原子与2个硅原子各共用一对电子,并得到1个电子,使其最外层电子数变为5+2+1=8,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最新】精选高考化学三轮冲刺最后30天之考前争分系列热点突破三利用元素的“位_构_性”推断元素专题训练专题训练1.[2017·江西南昌调研]下表为几种短周期元素的性质:对上述元素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④的原子序数小于元素⑦的原子序数B.②、③处于同一周期C.上述八种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元素是⑤D.⑧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为答案C解析①~⑧都为短周期元素,①有最低价-2价,处于第ⅥA族,没有正价,则①为O元素;④、⑦都有最低价-3价、最高价+5价,处于第ⅤA族,且④的原子半径较大,则④为P元素、⑦为N元素;⑤有+7、-1价,处于第ⅦA族,且原子半径比①大,则⑤为Cl元素;③、⑥都有+1 价,处于第ⅠA族,⑥的原子半径较大,且③不是所有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则③为Li元素、⑥为Na元素;②有+2价,处于第ⅡA族,原子半径大于Li,则②为Mg元素;⑧有+3价且原子半径比O大,比P小,则⑧为B元素。
A项,④为P、⑦为N,P的原子序数大于N,错误;B项,②为Mg、③为Li,二者为不同周期的元素,错误;C项,⑤为Cl,O元素无最高正价,八种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最强的元素是Cl,正确;D项,⑧为B,其原子序数为5,错误。
2.W、X、Y、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为a,最外层电子数为b;Y原子的L层电子数为(a+b),M层电子数为(b-a);W、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b-1)、b。
下列有关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ZB.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W>ZC.W的气态氢化物能与Z的气态氢化物化合成盐D.X与Y形成的化合物常温下不能与任何酸反应答案C解析根据提供信息,可以推断W为N,X为O,Y为Si,Z为S。
A项,非金属性:O>S,则气态氢化物稳定性:H2O>H2S,错误;B项,W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有HNO2、HNO3,Z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有H2SO3、H2SO4,没有指明是哪种含氧酸,无法判断,错误;C项,NH3与H2S可以化合生成(NH4)2S或NH4HS,正确;D项,O与Si形成的SiO2,常温下能与HF反应,错误。
3.[2018·四川南充调研]X、Y、Z、M、R为五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半径和最外层电子数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R的氧化物含有离子键B.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Z<YC.M的氢化物常温常压下为气体D.Y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答案B解析主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主族序数,X、Y、Z、M、R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4、5、6、1,说明元素分别位于第ⅠA、ⅣA、ⅤA、ⅥA、ⅠA族。
原子半径:M>Y>Z,则M是第三周期的硫,Y、Z分别是第二周期的碳、氮;原子半径:X<Y,则X是第一周期的氢;原子半径:R>M,可知R为钠。
钠的氧化物有氧化钠和过氧化钠,都含有离子键,故A正确;非金属性:Z(N)>Y(C),所以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Z>Y,故B错误;常温常压下硫化氢为气体,故C正确;有机物比无机物的种类多得多,有机物都是含碳的化合物,所以Y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故D正确。
4.被誉为“矿石熊猫”的香花石,是我国地质学家首次发现的,它由前20号元素中的6种组成,其化学式为Y2X3(ZWR4)3T2,其中X、Y、Z为金属元素,Z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等,X、Z位于同族,Y、Z、R、T位于同周期,R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T无正价,X与R的原子序数之和是W的2倍。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Y>Z>R>T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W<R<T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X>ZD.XR2、WR2两种化合物中R的化合价相同答案D解析R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R原子只能有两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则R为O;Y、Z、R、T位于同周期,即处于第2周期,T无正价,则T为F;Z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等,则Z为Be,Y为金属元素,则Y 为Li;X、Z位于同族,则X为Mg或Ca,若X为Mg,X与R的原子序数之和是W的2倍,则W为Ne,与题意不符,若X为Ca,则W为Si,与题意相符。
Y为Li,Z为Be,R为O,T为F,四者位于同周期,则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左向右依次减小,A项不符合题意。
W为Si,R为O,T为F,非金属性F>O>Si,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F>H2O>SiH4,B项不符合题意。
X为Ca,Z为Be,金属性Ca>Be,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Ca(OH)2>Be(OH)2,C项不符合题意。
XR2、WR2分别为CaO2、SiO2,O在两种化合物中的化合价分别为-1、-2,D项符合题意。
5.短周期主族元素甲、乙、丙、丁、戊、己、庚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甲不一定在丁、庚的连线上),戊、己分别是空气、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一定是金属元素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庚>己>戊C.乙、丙、丁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可以相互反应D.庚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最强答案B解析由戊、己的位置及二者分别是空气、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可判断出戊是N元素,己是O元素,则庚是F元素,丁是C元素,丙是Al元素,乙是Mg元素。
A项,甲可能是H或Li,错误;B项,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也增强,正确;C项,Mg(OH)2和Al(OH)3不能发生反应,错误;D项,F没有正价,错误。
6.部分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的相对大小、最高正价或最低负价随原子序数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离子半径的大小顺序:e>f>g>hB.与x形成简单化合物的沸点:y>z>dC.x、z、d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能含有离子键D.e、f、g、h四种元素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相互之间均能发生反应答案C解析根据提供信息,可以推断x为H,y为C,z为N,d为O,e为Na,f为Al,g为S,h为Cl。
A项,离子半径:S2->Cl->Na+>Al3+,错误;B项,与x形成简单化合物的沸点:H2O>NH3>CH4,错误;C项,H、N、O形成的化合物NH4NO3含有离子键,正确;D项,NaOH、Al(OH)3、H2SO4、HClO4中,H2SO4和HClO4不能发生反应,错误。
7. X、Y、Z、W为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Z原子的核外电子总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Z一定在第二周期B.W不可能在第ⅦA族C.原子半径大小关系为W>Z>Y>XD.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Z>W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可以推知,X、Y、Z、W分别为C元素、N元素、P元素、S元素。
A项,P元素在周期表第三周期,错误;B项,W是S元素,在周期表第三周期第ⅥA 族,正确;C项,根据元素周期律判断,原子半径大小关系为Z>W>X>Y,即P>S>C>N,错误;D项,非金属性:W>Z(S>P),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2S>PH3,错误。
8.如图是部分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解熔融的X与Z构成的化合物可以得到单质ZB.Z的单质在空气中加热,生成一种耐高温物质C.Y、Z、R三种元素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两两之间可以发生反应D.X、Y两种单质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的产物为碱性氧化物答案D解析由关系图可推知X是O,Y是Na,Z是Al,R是S。
A项,电解熔融Al2O3可以冶炼Al,正确;B项,Al2O3具有很高的熔点,可作耐火材料,正确;C项,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既可以与NaOH反应,又可以与H2SO4反应,正确;D项,Na2O是碱性氧化物,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错误。
9.[2018·河北武邑中学调研]X、Y、Z、W、Q都是短周期元素,其中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X与Z同族,Y与Z同周期,Q原子的电子总数等于其电子层数的3倍,W与X、Y既不同族也不同周期且W不是稀有气体元素;X、Y、Z三种元素的族序数之和为1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Q与W不能形成10电子、14电子、18电子分子B.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只能表示为H4YO4C.Y、Z、Q分别与X化合,只能形成AB2型化合物D.X、Z、W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形成的钠盐溶液可能显酸性、碱性或中性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可知,X、Y、Z、W、Q分别是O元素、Si元素、S元素、H元素、C元素。
A项,碳元素与氢元素可以组成甲烷(CH4)、乙炔(C2H2)、乙烷(C2H6)分子,它们分别为10电子、14电子、18电子分子,错误;B项,硅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有H4SiO4、H2SiO3,错误;C项,碳、硅、硫与氧形成的化合物,除CO2、SiO2、SO2外,还有CO、SO3等,错误;D项,硫、氢、氧形成的钠盐中:NaHSO4溶液显酸性,Na2SO4溶液显中性,Na2SO3溶液显碱性,正确。
10. 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W原子的质子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三倍。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W>Z>Y>X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X>W>ZC.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Y>X>W>ZD.元素X、Z、W的最高化合价分别与其主族序数相等答案A解析根据题给信息推断,W为P,Z为Si,X为N,Y为O,原子半径:Si>P>N>O,A项错误;非金属性:N>P>Si,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HNO3>H3PO4>H2SiO3,B项正确;非金属性:O>N>P>Si,故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H2O>NH3>PH3>SiH4,C项正确;N、Si、P分别位于第ⅤA族、第ⅣA族、第ⅤA族,最高正价分别为+5、+4、+5,D项正确。
11. 短周期元素R、T、X、Y、Z在元素周期表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4。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R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二周期第ⅤA族B.R能分别与X、Z形成共价化合物C.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X>T>YD.Z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ZO4答案B解析根据R、T、X、Y、Z在元素周期表的相对位置及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4,可知R、T、X、Y、Z分别是C、N、S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