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用设备(电力)折旧

专用设备(电力)折旧
专用设备(电力)折旧

问:请教对于固定资产,其使用年限和残值是怎么估计的呢?

答:据《企业会计制度》第三十四条下列固定资产应当计提折旧:

(一)房屋和建筑物;

(二)在用的机器设备、仪器仪表、运输工具、工具器具;

(三)季节性停用、大修理停用的固定资产;

(四)融资租入和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按照我国惯例,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通常为:

一、通用设备部分折旧年限

1.机械设备10━14年

2.动力设备11━18年

3.传导设备15━28年

4.动输设备8━14年

5.自动化控制及仪器仪表、自动化、半自动化控制设备8━12年

电子计算机4━10年

通用测试仪器设备7━12年

6.工业窑炉7━13年

7.工具及其他生产用具9━14年

8.非生产用设备及器具、设备工具18━22年

电视机、复印机、文字处理机5━8年

二、专用设备部分折旧年限

9.冶金工业专用设备9━15年

10.电力工业专用设备、发电及供热设备12━20年输电线路30━35年

配电线路14━16年变电配电设备18━22年

核能发电设备20━25年11.机械工业专用设备8━12年

12.石油工业专用设备8━14年

13.化工、医药工业专用设备7━14年

14.电子仪表电讯工业专用设备5━10年

15.建材工业专用设备6━12年16.纺织、轻工专用设备8━14年

固定资产折旧的基本知识

一、基本概念 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使用寿命是指固定资产的预计寿命,或者该固定资产所能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的数量。应计折旧额是指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的原价扣除其预计净残值后的金额。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还应扣除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 二、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固定资产折旧并不承担固定资产的更新。但是,由于折旧方法会影响企业的所得税,从而也会对现金流量产生一定影响。企业的利润是收入扣除成本和期间费用,而成本就包括折旧。利润按照规定需缴纳所得税。因此,折旧存在企业的账户上作为现金流出现,却会让利润总额减少,从而变相的减少所得税。这也是企业调整利润的基本手法之一。做企业的人都知道,从来不追求财务上的利润。 虽然企业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长短,只是涉及缴纳税款的时序问题,但是国家每年财政收入的要求、通货膨胀或者紧缩等经济情况的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决定了,若不对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作一个基本要求,仍然会影响到国家的税收利益。所以,国家需要根据不同类型的固定资产的共有特性,对不同类别的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作一个最基本的强制规定,以避免国家税收利益受到大的冲击。基于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折旧年限的权力。 三、折旧方法 企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有多种,基本上即可以分为两类,

即直线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和工作量法)和加速折旧法(包括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所含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选择不同的方法.企业折旧方法不同,计提折旧额相差很大。 1. 直线折旧法 (1)年限平均法 年限平均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定使用寿命内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相等。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 =(1 - 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月折旧率 = 年折旧率 / 12 月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 月折旧率 (2)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算每期应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 (1 - 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 = 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 *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2. 加速折旧法 (1)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也称合计年限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以各年年初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做分子,

2021年电力线路建设工程项目的安全与风险管理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2021年电力线路建设工程项目 的安全与风险管理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2021年电力线路建设工程项目的安全与风 险管理 风险的定义,就是在给定的情况下和特定时间内,那些可能发生的结果之间的差异。差异越大则风险越大,或者说项目风险是所有影响项目目标实现的不确定因素的集合。 一般来说,风险具备下列要素: (1)事件(不希望发生的变化):如山区电力线路建设工程项目中爆发泥石流、塌方等对杆塔基础的危害。 (2)事件发生的概率(事件发生具有不确定性):特大泥石流、塌方等发生的概率。 (3)事件的影响(结果):线路遭到破坏,不但影响输送电能,甚至瓦解电网,大面积停电,给经济建设造成损失和人民生活造成困难。

(4)风险的原因:自然、环境、机器设备以及人的因素:技术、文化、生理、心理。 风险中包含不确定的成份,在这类问题中可使用概率计算。同时由失败引起的后果和灾难必须考虑。若没有完成目标A的后果比没有完成目标B的后果严重,则失败概率只有0.05的项目A的失败要比失败概率为0.02的项目B的失败严重。 因此,每个事件的风险可定义为不确定性和后果的函数。 风险中另一个重要因素为风险原因,即某个事件或某个事件的缺乏引起的风险又叫风险源。在电力建设工程项目中,很多事故是能通过对已发生事故的分析和采取必要的措施而最大限度地得到避免。 风险随着事故的增加而加大,随着安全措施的增加而减小。这说明好的工程项目项目管理者应该能识别事故,并采取安全措施避免事故。如果我们对电力建设工程项目项目的风险源有足够的识别,并采取了足够的措施,那么近年来,电力建设工程项目及城农网改造中频繁而重复发生的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风险也就被减小到

固定资产折旧的函数

固定资产折旧的函数(EXCEL) 1.年限平均法——SLN函数 年限平均法又称直线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均是等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l-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语法 SLN(cost,salvage,life) Cost为资产原值。 Salvage为资产在折旧期末的价值(有时也称为资产残值)。 Life为折旧期限(有时也称作资产的使用寿命)。 示例 A B数据说明公式说明(结果) 30,000 资产原值 7,500 资产残值 10 使用寿命 =SLN(A2, A3, A4) 每年的折旧值(2,250) 2.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固定资产折旧额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例10:甲公司的一台机器设备原价为680000元,预计生产产品产量为2000000件,预计净残值率为3 %,本月生产产品34000件。则该台机器设备的月折旧额计算如下: 单件折旧额=680000×(1-3%)/2000000 =0.3298(元/件) 月折旧额=34000×0.3298=11213.2(元) 3.双倍余额递减法——DDB函数、VDB函数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年年初固定资产净值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的一种方法。应用这种方法计算折旧额时,由于每年年初固定资产净值没有扣除预计净残值,所以在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时,应在其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的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2/预计的使用年限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年初账面余额×月折旧率 例11:乙公司有一台机器设备原价为600000元,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预计净残值率为4%。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折旧,每年折旧额计算如下: 年折旧率=2/5=40% 第一年应提的折旧额=600000×40%=240000(元)

(最权威)各行业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表

附件: 有关行业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参考表 一、工业企业类 序号固定资产分类折旧年限一通用设备部分 1 机械设备10-14 2 动力设备11-18 3 传导设备15-28 4 运输设备6-12 5 自动化控制及仪器仪表 自动化、半自动化控制设备8-12 电子计算机4-10 通用测试仪器设备7-12 6 工业炉窑7-13 7 工具及其他生产用具9-14 8 非生产用设备及器具 设备工具18-22 电视机、复印机、文字处理机5-8 二专用设备部分 9 冶金工业专用设备9-15 10 电力工业专用设备 发电及供热设备12-20 输电线路30-35 配电线路14-16 变电配电设备18-22 核能发电设备20-25 11 机械工业专用设备8-12 12 石油工业专用设备8-14 13 化工、医药工业专用设备7-14 14 电子仪表电讯工业专用设备5-10 15 建材工业专用设备6-12 16 纺织、轻工专用设备8-14

序号固定资产分类折旧年限 17 矿山、煤炭及森工专用设备7-15 18 造船工业专用设备15-22 19 核工业专用设备20-25 20 公用事业企业专用设备 自来水15-25 燃气16-25 三房屋、建筑物部分 21 房屋 生产用房30-40 受腐蚀生产用房20-25 受强腐蚀生产用房10-15 非生产用房35-45 简易房8-10 22 建筑物 水电站大坝45-55 自来水、天然气管网25-35 其他建筑物15-25 二、商品流通企业类 序号固定资产分类折旧年限一通用设备部分 1 机械设备10-14 2 动力设备11-18 3 传导设备15-28 4 运输设备8-14 5 自动化、半自动控制设备8-12 电子计算机4-10 空调器、空气压缩机、电气设备10-15 通用测试仪器设备7-12 传真机、电传机、移动无线电话5-10 电视机、复印机、文字处理机5-8 音响、录(摄)像机10-15

固定资产折旧表说明

前言:无意中得到一张固定资产折旧表(工作簿),可能是我的同事在网上下载下来的,并且一直使用着。汗一下,我一直没有关注过。我又下载了几张固定资产折旧表,相比之下,这张固定资产折旧表看上去简单但实用,公式应用也比较合理、巧妙、有效。我并不知道原作者是谁,也无从得知他设计这张表的思路,我有兴趣自己琢磨了一下,现共享出来,与大家共勉。 先说明一下相关财务指标: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平均年限法。平均年限法又称为直线法,是将固定资产的折旧均衡地分摊到各期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均是等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表中的预计净残值率5% 固定资产入账的当期不应计提折旧。 该工作簿分三张工作表:1、使用说明;2、固定资产折旧汇总表;3、固定资产折旧明细表 我们先看固定资产折旧明细表: 这是数据录入区,这里面没有公式。那么所有的奥妙都在数据计算区域里了,下面我将用文字解释相关公式及计算依据思路。 数据计算区如下图: 计算区的“原值”即J3=if(OR(G3<=0,Q3<0),0,C3)“if”英文解释为“假如”的意思,“OR”英文解释为“或者”的意思,顺便说一下“AND”英文解释为“并且”。这三个函数是财务工作中作为数值计算的条件(依据),会经常用到的,用法基本相同。 那这个公式的文字描述是:计算区的“原值”=假设“购建日期”没有,或者“已提取月数”小于0,

则为0,否则等于录入区的“原值”。这里的计算区的“原值”是计算月折旧额的依据,如果说尚未购建或已计提折旧完毕,将不显示,也就是说不再继续计提折旧。 “使用年限”即K3 =IF(G3=0,0,IF(B3="房屋建筑物",20,IF(B3="机械设备",10,IF(B3="其他 ",5,IF(B3="电子设备",3,IF(B3="运输工具",4,0)))))) 文字描述为:“使用年限”=假设“购建日期”为0,“使用年限”为0,否则“项目”是“房屋建筑物”则“使用年限”为20年,“项目”是“机械设备”则“使用年限”为10年,等等以此类推。需要注意的是假设关系可以套用7层,这里已经使用了6层。简单的讲或者说思路是如果没有“购建日期”就没有折旧年限,否则根据固定资产的类别确定折旧年限。 “残值率”即L3 =IF(K3>0,0.05,0) 这个比较简单,文字描述为:假设使用年限大于0,则为5%,否则为0。即如果没有使用年限,就不显示5%。“月折旧额”即M3 =IF((MONTH(K$1)-MONTH(G3)+12*(YEAR(K$1)-YEAR(G3)))>Q3,0,ROUND(J3*N3,2)) K1显示的是当期年月,“$”描述为“绝对引用”“ROUND”描述为“四舍五入定位取整”,即J3*N3,保留两位小数。这段公式文字描述为“月折旧额”=假设“当期”的月份-“购建日期”的月份+12个月×(当期的年份-“购建日期”的年份)如果>“已提取月数”则为0,否则为原值×月折旧率。简单的讲就是截止当期,如果已超出折旧期限,就不取数。 “月折旧率”即N3 =IF(OR(K3=0,Q3=0),0,(1-L3)/K3/12) 跟“原值”使用的函数一样,文字描述为:假如“使用年限”为0,或者“已提月数”为0,则为0,否则等于(1-残值率)÷“使用年限”÷12。就是计提折旧部分的价值,按月计提的平均比率。 “累计折旧”即O3 =IF(K3=0,0,(ROUND(J3*N3,2)*Q3)) 文字描述为:假如“使用年限”为0,则为0,否则等于“原值”×月折旧率ד已提月数”。比较简单,容易理解。 “净值”即P3 =J3-O3 文字描述为:“原值”-“累计折旧”。“已提月数”即Q3 =IF((MONTH(K$1)-MONTH(G3)+12*(YEAR(K$1)-YEAR(G3)))>K3*12,K3*12,MONTH(K$1)-MONTH (G3)+12*(YEAR(K$1)-YEAR(G3))) 公式有点长,文字描述为:假如“当期”的月份-“购建日期”的月份+12×(“当期”年份-“购建日期”的年份)>“使用年限”×12,则为“使用年限”×12,否则为“当期”的月份-“购建日期”的月份+12×(“当期”年份-“购建日期”的年份)理解为,如果“已提月数”计算结果大于应折旧月数即(“使用年限”×12),则为应折旧月数,否则为当期减去购建期。 “数据验证”即R3(下面说的R列)=P3-J3*L3 文字描述为:“净值”-“原值”×残值率同时看R2 =IF(COUNTIF(R3:R474,"<-1")=0,"数据验证","存在差错") “COUNTIF”描述为:“用来计算区域中满足给定条件的单元格的个数。”(不是很理解)就这段公式,我理解为:假如R列中<1的数值为0(R列中即没有<1的数值),则为“数据验证”,否则为“存在差错”。 数据验证是必须的,我做每张表都尽可能的想尽所有验证的方法,验证计算结果。否则出错,那可无从

电网建设复习题(线路)上课讲义

电网建设复习题(线路)

第三部分线路部分(习题) 一、单选题(共47题) 1、起立杆塔或其他构件的吊点固定绳(千金绳),钢丝绳安全系数K不小于() A.3; B. 4; C. 2.5;D 2.0 2、索道架设完成以后,需要()和监理单位安全检查验收合格后才能投入试运行,索道试运行合格后,方可进行。 A.使用单位;B. 设计单位;C. 业主单位;D. 索道供应单位 3、索道运行时发现有卡滞现象应()。 A.放慢速度;B. 加速通过;C. 停机检查;D. 增加人力,进行拖拽 4、索道运输,牵引设备卷筒上的钢索至少应该缠绕()圈。 A.4; B. 5; C. 3;D 2 5、倒落式人字抱杆整体组立杆塔,起立抱杆用的制动绳锚在杆塔身上时,应在杆塔()及时拆除。 A.起立前;B. 起立至30度时;C. 刚离地面后;D. 正直后 6、倒落式人字抱杆整体组立杆塔,杆塔顶部吊离地面约()mm时,应暂停牵引,进行冲击实验。 A.100;B. 200; C. 300;D. 500 7、内悬浮外拉线抱杆分解组塔,承托绳与抱杆轴线间夹角不应大于()度。 A.45;B. 50; C. 55;D. 60 8、内悬浮外拉线抱杆分解组塔,承托绳应绑扎在()。 A.主材节点下方;B. 主材节点上方; C. 水平材上;D. 斜材上

9、内悬浮外拉线抱杆分解组塔,应视构件结构情况在其上、下部位绑扎控制绳,下控制绳宜使用()。 A.棕绳;B. 钢丝绳; C. 尼龙绳;D. 纤维绳 10、内悬浮外(内)拉线抱杆分解组塔,构件起吊过程中,下控制绳应随吊件的上升随之松出,保持吊件与塔架间距不小于()mm。 A.100;B. 80; C. 60;D. 50 11、座地摇臂抱杆分解组塔,吊装构件前,抱杆顶部应向()适度预倾斜。 A.受力侧;B. 受力反侧; C. 吊件侧;D. 拉线侧 12、平臂抱杆组塔,抱杆应有良好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得大于()Ω。 A.4;B. 8;C. 10;D. 20 13、平臂抱杆组塔,起重小车行走到起重臂顶端,终止点距顶端应大于()m。 A.0.5;B. 1;C. 0.7;D. 0.9 14、流动式起重机组塔,起重机及吊件、牵引绳索和拉绳与220KV带电体的垂直方向最小安全距离为()m。 A.4;B. 5;C. 6;D. 3.5 15、使用两台起重机抬吊同一构件时,起重机承担的构件重量应考虑不平衡系数,单台吊车不应超过其额定起吊重量的()%。 A.85;B. 90;C. 95;D. 80

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分类折旧年限表

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分类折旧年限表 一、通用设备部分 通用设备分类折旧年限1.机械设备10~14年2.动力设备11~18年3.传导设备15~28年4.运输设备6~12年5.自动化控制及仪器仪表 自动化、半自 动化控制设备8~12年 电子计算机4~10年 通用测试仪器设备7~12年6.工业炉窑7~13年7.工具及其他生产用具9~14年8.非生产用设备及器具 设备工具18~22年 电视机、复印机、 文字处理机5~8年二、专用设备部分 专用设备分类折旧年限9.冶金工业专用设备9~15年10.电力工业专用设备

发电及供热设备12~20年 输电线路30~35年 配电线路14~16年 变电配电设备18~22年 核能发电设备20~25年11.机械工业专用设备8~12年12.石油工业专用设备8~14年13.化工、医药工业专用设备7~14年14.电子仪表电讯工业专用设备5~10年15.建材工业专用设备6~12年16.纺织、轻工专用设备8~14年17.矿山、煤炭及森工专用设备7~15年18.造船工业专用设备15~22年19.核工业专用设备20~25年20.公用事业企业专用设备 自来水15~25年 燃气16~25年三、房屋、建筑物部分 房屋、建筑物分类折旧年限21.房屋 生产用房30~40年 受腐蚀生产用房20~25年 受强腐蚀生产用房10~15年 非生产用房35~45年

简易房8~10年22.建筑物 水电站大坝45~55年 其他建筑物15~25年 商业流通企业固定资产分类折旧年限 一、通用设备分类折旧年限 1.机械设备10━14年 2.动力设备11━18年 3.传导设备15━28年 4.动输设备8━14年 5.自动化、半自动化控制设备8━12年 电子计算机4━10年 空调器、空气压缩机、电气设备10━15年通用测试仪器设备7━12年 传真机、电传机、移动无线电话5━10年 电视机、复印机、文字处理机5━8年 音响、录(摄)像机10━15年 二、专用设备分类折旧年限 1.营业柜台、货架3━6年 2.加工设备10━15年 3.油池、油罐4━14年 4.制冷设备10━15年

电力线路建设安全管理示范文本

电力线路建设安全管理示 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电力线路建设安全管理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管理制度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输电线路建设是建筑安装行业中比较特殊的一项, 就其 施工本身而言,并没有很高的技术要求, 但是, 就这简单的 “五根线”, 涉及的范围却是非常广泛的, 受到外部制约的 因素也很多, 施工安全管理的难度比变电站、火电厂等围墙 内的电气安装更大。安全文明施工作为管理的一项重要内 容, 对于电力线路建设具有其独特的要求和特点。 一、电力线路建设安全管理的原则和要求 坚持以法施工的原则。把安全管理提升到法制的高度 来认识、实施。项目管理人员必须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和 国家电网、省公司等相关安全生产文件, 并在项目实施过程 中严格执行。要正确处理安全与质量、进度、效益的关系, 发生安全事故, 要严格按照相应的法规坚决果断地进行处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明细表以及填表说明

附件1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扣除)明细表 金额单位: 人民币元(列至角分) 1

填报说明 一、适用范围及总体说明 (一)本表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2015年版)?的附表,适用于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税收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14?75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106号)等规定,享受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和一次性扣除优惠政策的查账征税的纳税人填报。 (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所得税处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9?81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2?27号)规定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不填报本表。 (三)本表主要任务:一是对税法加速折旧,会计未加速折旧的固定资产,预缴环节对折旧额的会计与税法差异进行单向纳税调减。当该固定资产的会计折旧额大于税法折旧额时,不再填写本表,预缴时也不作纳税调增,纳税调整统一在汇算清缴处理。二是对于税法、会计都加速折旧的,对纳税人享受加速折旧优惠情况进行统计。

(四)填报要求 1.税法折旧小于会计折旧后,本年度内预缴要保留“累计”和“原值”金额,“本期”不再填写。 当税法折旧额小于会计折旧额(或正常折旧额)时,在本年度内以后月(季)度申报时,该项固定资产此后月份、季度的折旧情况不再填写本表。为便于统计优惠数据,按月申报的纳税人,本月折旧(扣除)金额不再填写,年度内保留累计数;按季申报的纳税人,对于季度中间月份税法折旧额小于会计折旧额的,季度申报时本期数按实际数额填报,年度内保留累计数。例如:A汽车公司享受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按季度预缴所得税,2018年5月,某项固定资产税法折旧额开始小于会计折旧额(其4月税法折旧额大于会计折旧额),其2季度申报时,本期数只填写4月份数额,累计数填写到4月份数额。在3、4季度申报时,该项固定资产的当期折旧情况不再填写,但累计折旧和原值相关栏次保留2季度申报的累计数。 税法折旧额小于会计折旧额(或正常折旧额)主要包括以下情形: (1)会计采取正常折旧方法,税法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方法,按税法规定折旧完毕的。 (2)会计采取正常折旧方法,税法采取年数总和法或双倍余额递减法方法的,税法折旧金额小于会计折旧金额

机械设备折旧年限规定

机器设备折旧年限 <企业会计制度>第二十六条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定义,结合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于本企业的固定资产目录、分类方法、每类或每项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折旧方法,作为进行固定资产核算的依据。 第三十六条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消耗方式,合理地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 《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19.企业在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时,主要应当考虑下列因素: (1)该资产的预计生产能力或实物产量; (2)该资产的有形损耗,如设备使用中发生磨损、房屋建筑物受到自然侵蚀等; (3)该资产的无形损耗,如因新技术的出现而使现有的资产技术水平相对陈旧、市场需求变化使产品过时等; (4)有关资产使用的法律或者类似的限制。 只是以前的《工业企业财务制度》规定,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分类折旧年限: 一、通用设备部分折旧年限 1.机械设备10━14年 2.动力设备11━18年 3.传导设备15━28年 4.动输设备8━14年

5.自动化控制及仪器仪表 自动化、半自动化控制设备8━12年 电子计算机4━10年 通用测试仪器设备7━12年 6.工业窑炉7━13年 7.工具及其他生产用具9━14年 8.非生产用设备及器具 设备工具18━22年 电视机、复印机、文字处理器5━8年二、专用设备部分折旧年限 9.冶金工业专用设备9━15年 10.电力工业专用设备 发电及供热设备12━20年 输电线路30━35年 配电线路14━16年 变电配电设备18━22年 核能发电设备20━25年 11.机械工业专用设备8━12年 12.石油工业专用设备8━14年 13.化工、医药工业专用设备7━14年14.电子仪表电讯工业专用设备5━10年15.建材工业专用设备6━12年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大全及例题解释

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 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有四种方法:即直线法分(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加速折旧法分(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企业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恰当的会计核算方法。就是说,在四种折旧方法中,企业可以自主选择。不同的固定资产,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但是按照一贯性原则要求同一种资产,一旦选定了某种方法,就不可以随意改变了。确需变更,应视为会计政策变更。企业为某一固定资产选择的折旧方法如与税法所许可的折旧方法不一致,在申报企业所得税时应进行纳税调整。 1、年限平均法:(直线法) 定义:年限平均法又称直线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均相等. 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其中:予计净残值率=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原价×100% 预计残值-预计清理费用

=—————————————×100% 固定资产原值 月折旧率=年折旧额÷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优点:平均年限法又称直线法,这种方法比较适合各个时期使用程度和使用效率大致相同的固定资产。(由于直线法通俗易懂,核算简便,同时根据这种方法计算出来的固定资产有效使用期内各年度或月份提取的折旧额相等,使企业产品成本稳定并具有较强的可比性)。缺点:由于平均年限法只着重于固定资产使用时间的长短,不考虑固定资产使用的强度和效率,因此,每期折旧费用总是相等的。如果某一年使用率高,生产的产品产量增多,那么每一单位的产品分摊的折旧费用势必降低,产品单位成本就下降:反之,则上升。所以用平均年限法分摊固定资产成本,看似各年平均其实并不均匀需要的满足因素具有不确定性,尤其忽略了折现因素,会给人以投入资本总额的收入率在不断提高的假象。 二、、加速折旧法:(包括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所以优缺点一样其特点是在固定资产使用的早期多提折旧,后期少提折旧,其递

最新的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表

最新的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表 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筑物,为20年; (二)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 (三)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 (四)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 (五)电子设备,为3年。 「释义」本条是对固定资产最低折旧年限的规定。 虽然企业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长短,只是涉及缴纳税款的时序问题,但是国家每年财政收入的要求、通货膨胀或者紧缩等经济情况的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决定了,若不对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作一个基本要求,仍然会影响到国家的税收利益。所以,国家需要根据不同类型的固定资产的共有特性,对不同类别的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作一个最基本的强制规定,以避免国家税收利益受到大的冲击。原内资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并未对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作直接的规定,而是笼统的规定,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参照国家其他有关规定执行。原外资税法实施细则则对固定资产的最低折旧年限作了规定: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短年限如下:(一)房屋、建筑物,为20年;(二)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三)电子设备和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以及与生产、经营业务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本条基本沿用了外资税法实施细则的规定,但也作了小幅度的调整:首先,增加授予了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可以作除外规定的权力;其次,将飞机的折旧年限从5年改为10年;再其次,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的最低折旧年限从5年改为3年;最后,将电子设备的最低折旧年限从5年改为3年。 本条的规定,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 (一)房屋、建筑物的最低折旧年限为20年。 房屋和建筑物作为最主要的固定资产,其构造、属性等方面相对较为特殊,使用

资产折旧操作流程

资产折旧操作流程(资产管理系统) 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中的资产折旧应与单位财务账上的资产折旧信息保持一致。即:单位财务账上反映的资产原值、折旧年限、累计折旧和资产净值等信息,应在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中进行完全一致的反映。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中的资产折旧分为从来没启用过折旧和系统内已启用过折旧两种情况。 一、资产系统内之前从没启用过折旧的,需要从2019年1月开始计提折旧时,按照下面步骤进行操作: 1、在单位情况表中,把单位是否启用折旧打勾,需要用户进入到单位基本信息,点击修改,之后把单位是否启用折旧打勾。 2、在【资产折旧策略设置】中设置“启用会计期间”为2019年1月。

3、折旧信息初始化 如单位财务账截至到2018年12月31日已包含折旧数据,则需要在资产系统中选择账期为2018年12月,这样2018年报表中就会体现折旧的信息,可以进行批量修改卡片的折旧信息,系统也可根据当前卡片的折旧信息进行一键重算(需完善好折旧状态,折旧方法,折旧年限等信息),一键重算后点击一键校验,错误的根据系统提示进行调整即可,主要为折旧年限、折旧方法、折旧状态等!

如单位财务账截至到2018年12月31日不包含折旧数据,则需要在资产系统中选择账期为2018年13月,这样2018年年报中不体现折旧的信息,2019年年报年初数就会体现出折旧的信息,可以进行批量修改卡片的折旧信息,系统也可根据当前卡片的折旧信息进行一键重算(需完善好折旧状态,折旧方法,折旧年限等信息),一键重算后点击一键校验,错误的根据系统提示进行调整即可,主要为折旧年限、折旧方法、折旧状态等。 注意:一键重算是系统根据《政府会计准则第3号—固定资产》应用指南中的表1:政府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表中的最低年限标准计提的折旧。 4、计提折旧 资产系统会从2019年1月开始每月计提折旧/摊销。点击计提折旧/摊销时系统会自动计算月折旧额。

机械设备折旧年限规定

机器设备折旧年限<企业会计制度>第二十六条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定义,结合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于本企业的固定资产目录、分类方法、每类或每项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折旧方法,作为进行固定资产核算的依据。 第三十六条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消耗方式,合理地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 《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19.企业在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时,主要应当考虑下列因素: (1)该资产的预计生产能力或实物产量; (2)该资产的有形损耗,如设备使用中发生磨损、房屋建筑物受到自然侵蚀等; (3)该资产的无形损耗,如因新技术的出现而使现有的资产技术水平相对陈旧、市场需求变化使产品过时等; (4)有关资产使用的法律或者类似的限制。 只是以前的《工业企业财务制度》规定,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分类折旧年限: 一、通用设备部分折旧年限 1.机械设备10━14年 2.动力设备11━18年 3.传导设备15━28年 4.动输设备8━14年

5.自动化控制及仪器仪表 自动化、半自动化控制设备8━12年 电子计算机4━10年 通用测试仪器设备7━12年 6.工业窑炉7━13年 7.工具及其他生产用具9━14年 8.非生产用设备及器具 设备工具18━22年 电视机、复印机、文字处理器5━8年二、专用设备部分折旧年限 9.冶金工业专用设备9━15年 10.电力工业专用设备 发电及供热设备12━20年 输电线路30━35年 配电线路14━16年 变电配电设备18━22年 核能发电设备20━25年 11.机械工业专用设备8━12年 12.石油工业专用设备8━14年 13.化工、医药工业专用设备7━14年14.电子仪表电讯工业专用设备5━10年15.建材工业专用设备6━12年

机器设备折旧年限表

固定资产分类折旧年限表: 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分类折旧年限 一、通用设备部分折旧年限 1.机械设备10━14年 2.动力设备11━18年 3.传导设备15━28年 4.动输设备8━14年 5.自动化控制及仪器仪表 自动化、半自动化控制设备8━12年 电子计算机4━10年 通用测试仪器设备7━12年 6. 工业窑炉7━13年 7.工具及其他生产用具9━14年 8.非生产用设备及器具 设备工具18━22年 电视机、复印机、文字处理机5━8年 二、专用设备部分折旧年限 9.冶金工业专用设备9━15年 10.电力工业专用设备 发电及供热设备12━20年 输电线路30━35年 配电线路14━16年 变电配电设备18━22年 核能发电设备20━25年11.机械工业专用设备8━12年 12.石油工业专用设备8━14年 13.化工、医药工业专用设备7━14年14.电子仪表电讯工业专用设备5━10年15.建材工业专用设备6━12年 16.纺织、轻工专用设备8━14年 17.矿山、煤炭及森工专用设备7━15年18.造船工业专用设备15━22年 19.核工业专用设备20━25年 20.公用事业企业专用设备 自来水15━25年 燃气16━25年 三、房屋、建筑物部分折旧年限 21.房屋 生产用房30━40年 受腐蚀生产用房20━25年 受强腐蚀生产用房10━15年 非生产用房35━45年 简易房8━10年

22.建筑物 水电站大坝45━55年 其他建筑物15━25年 商业流通企业固定资产分类折旧年限 一、通用设备分类折旧年限 1.机械设备10━14年 2.动力设备11━18年 3.传导设备15━28年 4.动输设备8━14年 5.自动化、半自动化控制设备8━12年 电子计算机4━10年 空调器、空气压缩机、电气设备10━15年 通用测试仪器设备7━12年 传真机、电传机、移动无线电话5━10年 电视机、复印机、文字处理机5━8年 音响、录(摄)像机10━15年 二、专用设备分类折旧年限 1.营业柜台、货架3━6年 2.加工设备10━15年 3.油池、油罐4━14年 4.制冷设备10━15年 5.粮油原料整理筛选设备6━10年 6.小火车6━12年 7.烘干设备6━10年 8.酱油、醋、酱、腌菜腐蚀性严重的设备和废旧物资加工设备4━8年9.库(厂)内铁路专用线10━14年 10.地磅7━12年 11.吊动机械设备8━14年 12.消防安全设备4━8年 13.其他经营用设备及器具15━20年 三、房屋、建筑物分类折旧年限 1.经营用房、仓库 钢结构35━45年 钢筋混凝土结构30━35年 钢筋混凝土砖结构25━30年 砖木结构20━30年 危险物品专用仓库20━25年 2.简易房8━10年 围墙4━8年 烘干塔12━17年 地坪、晒场、晒台、货场5━10年 3.其他建筑物10━20年

资产折旧方法计算

双倍余额递减法 例如:某企业一固定资产的原价为10 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200元,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折旧,每年的折旧额为: 双倍余额年折旧率=2/5×100%=40% 第一年应提的折旧额=10 000×40%=4000(元) 第二年应提的折旧额=(10 000-4 000)×40%=2 400(元) 第三年应提的折旧额=(6 000-2 400)×40%=1 440(元) 从第四年起改按平均年限法(直线法)计提折旧。 第四、第五年的年折旧额=(10 000-4 000-2 400-1 400-200)/2=980(元)例3.广东某鞋业有限公司,固定资产原值为180000元,预计残值为10000元,使用年限为5年。如表1-1所示,该企业适用33%的所得税率,资金成本率为10%。 表1-1 企业未扣除折旧的利润和产量表 年限未扣除折旧利润(元)产量(件) 第一年100000 1000 第二年90000 900 第三年120000 1200 第四年80000 800 第五年76000 760 合计466000 4660 (1)直线法: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估计残值)/估计使用年限=(180000-10000)/5=3 4000(元) 估计使用年限5年。

第一年利润额为:100000-34000=66000(元) 应纳所得税为:66000×33%=21780(元) 第二年利润额为:90000-34000=56000(元) 应纳所得税为:56000×33%=18480(元) 第三年利润额为;120000-34000=86000(元) 应纳所得税为:86000×33%=28380(元) 第四年利润额为:80000-34000=46000(元) 应纳所得税为:46000×33%=15180(元) 第五年利润额为:76000-34000=42000(元) 应纳所得税为:42000×33%=13860(元) 5年累计应纳所得税为:21780+18480+28380+15180+13860=97680(元)应纳所得税现值为:21780×0.909+18480×0.826+28380×0.751+15180×0.683 +13860×0.621=75350.88(元) 0.909、0.826、0.751、0.683、0.621分别为1、2、3、4、5期的复利现值系数,下同。 (2)产量法 每年折旧额=每年实际产量/合计产量×(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 第一年折旧额为: 1000/4660×(180000-10000)=36480(元) 利润额为:100000-36480=63520(元) 应纳所得税为:63520×33%=20961.6(元) 第二年折旧额为:

电网建设复习题(线路)新 优质文档

电网建设复习题(线路) 线路部分(习题) 一、单选题(共47题) 1、起立杆塔或其他构件的吊点固定绳(千金绳),钢丝绳安全系数K不小于() A.3; B. 4; C. 2.5;D 2.0 2、索道架设完成以后,需要()和监理单位安全检查验收合格后才能投入试运行,索道试运行合格后,方可进行。 A.使用单位;B. 设计单位;C. 业主单位;D. 索道供应单位 3、索道运行时发现有卡滞现象应()。 A.放慢速度;B. 加速通过;C. 停机检查;D. 增加人力,进行拖拽 4、索道运输,牵引设备卷筒上的钢索至少应该缠绕()圈。 A.4; B. 5; C. 3;D 2 5、倒落式人字抱杆整体组立杆塔,起立抱杆用的制动绳锚在杆塔身上时,应在杆塔()及时拆除。 A.起立前;B. 起立至30度时;C. 刚离地面后;D. 正直后 6、倒落式人字抱杆整体组立杆塔,杆塔顶部吊离地面约()mm时,应暂停牵引,进行冲击实验。 A.100;B. 200; C. 300;D. 500 7、内悬浮外拉线抱杆分解组塔,承托绳与抱杆轴线间夹角不应大于()度。 A.45;B. 50; C. 55;D. 60 8、内悬浮外拉线抱杆分解组塔,承托绳应绑扎在()。 A.主材节点下方;B. 主材节点上方; C. 水平材上;D. 斜材上 9、内悬浮外拉线抱杆分解组塔,应视构件结构情况在其上、下部位绑扎控制绳,下控制绳宜使用()。 A.棕绳;B. 钢丝绳; C. 尼龙绳;D. 纤维绳 10、内悬浮外(内)拉线抱杆分解组塔,构件起吊过程中,下控制绳应随吊件的上升随之松出,保持吊件与塔架间距不小于()mm。 A.100;B. 80; C. 60;D. 50 11、座地摇臂抱杆分解组塔,吊装构件前,抱杆顶部应向()适度预倾斜。

资产折旧案例分析

内地某企业,企业逐年盈利,未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2008年拟购进一项由于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较快的固定资产,该项固定资产原值500万元,预计净残值20万元,预计使用寿命5年,与税法规定的折旧最低年限相同。根据税法规定,该项固定资产在折旧方面可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假定按年复利利率10%计算,第1年~第5年的现值系数分别为:0.909、0.826、0.751、0.683、0.621。 方案一采取通常折旧方法。企业不考虑税收优惠政策而按通常折旧方法计提折旧,以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即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固定资产折旧年限5年,年折旧额为(500―20)÷5=96万元,累计折旧现值合计为96×0.909+96×0.826+96×0.751+96×0.683+96×0.621=363.84万元,因折旧可税前扣除,相应抵税363.84×25%=90.96万元。 方案二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方法。企业选择最低折旧年限为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的60%,则该固定资产最低折旧年限为5×60%=3年,按年限平均法分析,年折旧额为(500-20)÷3=160万元,累计折旧现值合计为160×0.909+160×0.826+160×0.751=397.76万元,因折旧可税前扣除,相应抵税397.76×25%=99.44万元。 方案三采取双倍余额递减法。即在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后的金额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第1年折旧额为500×2÷5=200万元,第2年折旧额为(500-200)×2÷5=120万元,第3年折旧额为(500-200-120)×2÷5=72万元,第4年、第5年折旧额为(500-200-120-72-20)×2=44万元。累计折旧现值合计为200×0.909+120×0.826+72×0.751+44×0.683+44×0.621=392.368万元,因折旧可税前扣除,相应抵税392.368×25%=98.092万元。 方案四采取年数总和法。即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乘以一个固定资产可使用寿命为分子、以预计使用寿命逐年数字之和为分母的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第1年折旧额为(500-20)×5÷15=160万元,第2年折旧额为(500-20)×4÷15=128万元,第3年折旧额为(500-20)×3÷15=96万元,第4年折旧额为(500-20)×2÷15=64万元,第5年折旧额为(500-20)×1÷15=32万元,累计折旧现值合计为160×0.909+128×0.826+96

电力线路建设安全管理正式版

Through the joint creation of clear rules, the establishment of common values, strengthen the code of conduct in individual learning, realize the value contribution to the organization.电力线路建设安全管理正 式版

电力线路建设安全管理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通过共同创造,促进集体发展的明文规则,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培养团队精神、加强个人学习方面的行为准则,实现对自我,对组织的价值贡献。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输电线路建设是建筑安装行业中比较特殊的一项, 就其施工本身而言,并没有很高的技术要求, 但是, 就这简单的“五根线”, 涉及的范围却是非常广泛的, 受到外部制约的因素也很多, 施工安全管理的难度比变电站、火电厂等围墙内的电气安装更大。安全文明施工作为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对于电力线路建设具有其独特的要求和特点。 一、电力线路建设安全管理的原则和要求 坚持以法施工的原则。把安全管理提

升到法制的高度来认识、实施。项目管理人员必须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国家电网、省公司等相关安全生产文件, 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要正确处理安全与质量、进度、效益的关系, 发生安全事故, 要严格按照相应的法规坚决果断地进行处理。 坚持把人的工作放在首位。输电线路施工安全管理的中心问题是保护施工人员的安全与健康, 保障电网安全和机械设备免受损坏。安全管理的内容是对项目中的人、物、环境因素状态的管理, 有效地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工程者必须抓安全。建立项目负责人为首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落实各级安全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