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醇说明书
甘露醇应用指南

甘露醇应用指南1.甘露醇的药理机制和特点,及其副作用。
20%的甘露醇是六碳多元醇,其分子量为163是尿素的三倍,PH值为5-7。
为高渗透压性脱水剂,无毒性,作用稳定。
甘露醇静脉注入机体后,血浆渗透压迅速提高主要分布在细胞外液,仅有一小部分(约为总量的3%)在肝脏内转化为糖元,绝大部分(97%)经肾小球迅速滤过,造成高渗透压,阻碍肾小管对水的再吸收;同时它能扩张肾小动脉,增加肾血流量,从而产生利尿作用。
所以甘露醇对机体的血糖干扰不大对患有糖尿病的患者仍可应用。
由于血浆渗透压迅速提高形成了血-脑脊液间的渗透压差,水分从脑组织及脑脊液中移向血循环,由肾脏排出。
使细胞内外液量减少,从而达到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目的。
甘露醇也可能具有减少脑脊液分泌和增加其再吸收,最终使脑脊液容量减少而降低颅内压。
此外,甘露醇还是一种较强的自由基清除剂,能较快清除自由基连锁反应中毒性强、作用广泛的中介基团羟自由基,防止半暗区组织不可逆性损伤而减轻神经功能损害,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循环,故近年已将甘露醇作为神经保护剂用于临床[。
甘露醇的降颅压作用,不仅是单纯的利尿,而且主要在于造成血液渗透压增高,使脑组织的水分吸入血液,从而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一般在静脉注射后20分钟内起作用,2-3小时降压作用达到高峰,可维持4-6小时。
常用剂量为0.25-0.5克/kg.次成人一次用量。
但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甘露醇除了能引起低钾,诱发或加重心衰,血尿、肾功不全、肾功衰竭及过敏反应外还具有下列并发症:⑴使脑水肿加重:甘露醇脱水降颅压有赖于BBB的完整性,甘露醇只能移除正常脑组织内的水分,而对病损的脑组织不仅没有脱水作用,而且由于血脑屏障破坏,甘露醇可通过破裂的血管进入病灶区脑组织内,造成病灶内脑水肿形成速度加快,程度加重。
对于脑缺血患者,由于缺血区血管的通透性增强,甘露醇分子易由血管内进入缺血区细胞间隙,同时由于甘露醇不能够被代谢,过多的积聚导致逆向渗透,从而使缺血区水肿加重。
甘露醇输注方案、 滴速、使用剂量、给药间隔、常见不良反应及甘油果糖作用

甘露醇输注方案、滴速、使用剂量、给药间隔、常见不良反应及甘油果糖作用输注方案甘露醇是治疗颅内压增高一线药物,甘露醇输注方案包括连续输注或脉冲式给药,脉冲式给药较连续输注效果更好,体质量经外周或中心静脉导管10-20min时间内静脉输入。
脉冲式给药一般0.25g/kg小剂量给药,100ml甘露醇制剂覆盖到体质量80kg以下患者。
在突发颅内压增高情况下,可以使用更高剂量,一般使用约60g (1g/kg)剂量。
短期使用甘露醇通过减少脑细胞外液可以最大化减小脑容积,应用于紧急降低颅内高压一时性治疗。
后续治疗过程中,为达到同样脱水降颅内压效果,需增加甘露醇使用剂量才达到同等降低颅内压效果,脉冲式给予甘露醇尤其是时间较长者,使用小剂量甘露醇非常重要。
滴速滴速越快,血浆渗透压就越高,脱水作用就越强,疗效会越好。
有心功能不全、冠心病、肾功能不全患者,滴速过快导致致命疾病发生。
要求在20min内滴完,根据不同情况而定。
使用剂量1g甘露醇可产生的渗透浓度为5.5mOsm/L,注射100g甘露醇可使2000ml细胞内水转移到细胞外,尿钠排泄50g。
0.25g/kg剂量甘露醇可达到和0.5-1.0及1.0g/kg剂量甘露醇同等降颅内压效果,低剂量甘露醇能够避免引起渗透压失衡和严重脱水,能有效改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
给药间隔甘露醇作用快捷,静脉注射后20min内起作用,2-3h降压作用达到高峰,持续4-6h,在首次给药后仍需实施渗透治疗来降低颅内压,在监测颅内压和血浆渗透压情况下,应在46h后重复给药。
输注甘露醇后,脑组织水分开始减少并逐渐达峰效应,高渗状态通常可维持数小时,颅内压减少作用时间一般较为短暂。
治疗ICP增高中常见不良反应血浆渗透压过高。
急性血浆渗透压快速增高会引起脑细胞内失水,脑细胞皱缩会引起机械性脑血管牵扯,继发脑血管损害,需要使用小剂量甘露醇,避免血浆渗透压持续太高。
渗透性肾病。
甘露醇以原形从肾脏排出,易使甘露醇中草酸钙物质沉淀于肾小管,导致肾小管代谢障碍,肾小管吸收功能下降,造成少尿、无尿,引发急性肾功能衰竭。
甘露醇注射液的成分

甘露醇注射液的成分甘露醇注射液是一种常用的血管内液体,常用于治疗急性脑水肿、高血压急症及急性肾衰竭等疾病。
它的主要成分是甘露醇,在此基础上还加入了一些辅助成分来提高其药效和稳定性。
甘露醇是一种多元醇,化学名为甘itol,分子式为C6H14O6,相对分子质量为182.17。
它是一种无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具有甜味。
在室温下,甘露醇是稳定的,不易吸湿。
它可以与水和乙醇等多种溶剂混溶,但与石油醚、氯仿、醋酸乙酯等非极性溶剂几乎不溶。
甘露醇具有很强的渗透性,能够引起细胞外液的渗透浓度增加。
这种渗透作用可以降低脑组织的水肿程度,减少间质液聚集,稳定细胞膜,从而达到治疗脑水肿的效果。
此外,甘露醇还能够通过影响肾小管的渗透压,增加尿液排泄,起到利尿的作用。
因此,甘露醇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脑水肿和急性肾衰竭。
除了甘露醇,甘露醇注射液中还含有一些辅助成分,如水溶性粘稠剂、酸碱调节剂、防腐剂等。
这些辅助成分的添加可以提高甘露醇的药效和稳定性。
水溶性粘稠剂可以增加注射液的凝聚度,减少溶质的析出和沉淀。
酸碱调节剂用于调节注射液的pH值,使其符合生理条件,减轻对患者的刺激性。
防腐剂的作用是防止注射液在使用过程中受到细菌的污染。
甘露醇注射液的制备方法相对简单,通常采用无菌技术进行制备。
首先,将一定量的甘露醇加入适量的水中,加热搅拌使其充分溶解。
然后,向溶液中加入相应的辅助成分,并调节pH值,最后将溶液过滤并灭菌,得到最终的甘露醇注射液。
甘露醇注射液的质量标准主要包括外观、颜色、透明度、pH 值等方面的要求。
外观应无悬浮物、杂质和沉淀物,颜色应无色透明。
pH值应在5.0~7.5之间,以符合生理条件。
此外,注射液的容器和包装也需要符合相应的标准,以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总之,甘露醇注射液是一种常用的血管内液体,主要成分是甘露醇。
它通过增加细胞外液的渗透浓度,降低脑组织的水肿程度,治疗脑水肿和急性肾衰竭等疾病。
甘露醇注射液还含有一些辅助成分,如水溶性粘稠剂、酸碱调节剂、防腐剂等,用于提高其药效和稳定性。
甘露醇合理应用规范

药理机制
2、甘露醇的利尿作用:静注甘露醇约 10~15min产生利尿作用,2~3h达高峰。甘 露醇静脉注入机体后,主要分布在细胞外 液,仅有一小部分(约为总量的3%)在肝 脏内转化为糖元,绝大部分(97%)经肾小 球迅速滤过,造成高渗透压,阻碍肾小管 对水的再吸收;同时它能扩张肾小动脉, 增加肾血流量,从而产生利尿作用。(同 时说明甘露醇对糖尿病患者无影响)
为临床常用药,以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等 科室为主。
.
药理机制
1、甘露醇的组织脱水作用:通过渗透性脱 水作用,减少组织含水量。 甘露醇静脉注入机体后,血浆渗透压迅速提 高,由于血浆渗透压迅速提高形成渗透压 差,水分从组织中移向血循环,由肾脏排 出,使细胞内外液量减少,从而达到减轻 水肿、降低压力(尤其是颅内压、眼内压、 脑水肿)的目的。
.
关于用法用量问题
2、 针对合并心肾功能损害的患者,大剂量 甘露醇使肾血管收缩增加心肾负担。小剂 量甘露醇扩容,利尿,扩张肾血管,对肾 脏有保护作用,因此小剂量甘露醇对心肾 功能损害的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
关于用法用量问题
3、用量小脱水、降压作用就小,用量大、 滴速快其副作用就相应增高。应根据患者 的具体情况认真对待。并要考虑其基础疾 病,用量需个体化。有心功能不全、冠心 病、肾功能不全倾向的要慎用,可联合使 用速尿。并根据不同情况适当加用速尿或/ 和白蛋白。如果患者有明显的心,肾疾病 应优选速尿。
4、甘露醇具有降低血粘度,改善微循环, 提高红细胞变形性,而促进组织水平的氧 转运,有益于改善脑梗死和脑出血周围的 脑水肿。对既往有脑梗死的患者不会引起 血液浓缩,加重脑缺血。
.
甘露醇应用要点
5、甘露醇不能或很少进入脑细胞内,因此 用药后,一般无反跳现象,为防止反跳现 象,在2次甘露醇用药期间,静脉注射1次 高渗葡萄糖或地塞米松,以维持其降颅压 作用。
甘露醇注射液的用法,怎么用?

甘露醇注射液的用法,怎么用?简介甘露醇是一种常用的渗透性利尿剂,被广泛用于临床医学中,特别是在治疗肾脏和心血管系统疾病方面。
甘露醇注射液是一种常见的给药形式,正确的使用方法对于发挥其疗效至关重要。
用法1. 使用方法•注射液为无色透明液体,使用前应检查包装是否完整,注意观察其是否有悬浮物或沉淀。
•首先,准备好所需的注射器和针头,确保消毒无菌。
•把甘露醇注射液小瓶放在光线下,确保能清晰地看到液面位置。
•使用消毒酒精擦拭小瓶的胶塞,打开瓶盖后,抽取需要的药液,避免进气造成污染。
•用途完毕后按瓶盖,注意不要摇晃小瓶,以免造成药液气泡。
2. 注射方法•注射液通常通过静脉注射给药,有时也可以通过其他管路给药,但需遵循医嘱指导。
•必须确保注射器、针头等是无菌的,避免引起感染。
•在注射过程中,控制好注射速度,避免过快引起不良反应。
•注意观察病人情况,随时调整给药速度和剂量,避免过量给药。
3. 剂量和频率•甘露醇注射液的剂量和使用频率应根据医生的处方和疾病情况来确定。
•通常成人每次静脉注射剂量为20%的甘露醇注射液10-20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加大或减小剂量。
•使用频率一般为每日1-3次,具体取决于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患者的反应。
注意事项•使用甘露醇注射液时应遵循医生的处方和指导,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正确使用。
•在使用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不良反应,并及时向医生反馈。
•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等,应当慎重使用,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结语甘露醇注射液的正确使用对于治疗疾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希望患者和医护人员能够严格按照医嘱使用,确保治疗效果和患者安全。
任何使用药物前,均需要充分了解其特性、用法、用量等重要信息,避免因不当使用而引发不良后果。
如果有任何疑问或问题,请及时咨询专业医务人员。
甘露醇临床应用指南

甘露醇临床应用指南甘露醇是一种常用的渗透性利尿剂,临床应用广泛。
以下是甘露醇的临床应用指南。
1.适应症:甘露醇适用于以下疾病的治疗:(1)急性肾衰竭:甘露醇可以通过增加尿液的渗透压,减轻肾脏负担,促进尿液的排出,有利于肾脏功能的恢复。
(2)高血压急症:甘露醇可以通过渗透性利尿作用,减少体液负荷,从而降低血压,减轻心脏和血管的负担。
(3)颅内压增高:甘露醇可以通过渗透性利尿作用,降低血浆渗透压,减少血容量,降低颅内压,预防或改善脑水肿。
(4)急性肺水肿:甘露醇可以通过渗透性利尿作用,减少肺组织内液体积聚,降低肺血管阻力,改善肺功能。
2.用药剂量与途径:(1)成人剂量:通常剂量为0.5-1g/kg,缓慢静脉注射,一次性给药,必要时可重复使用,但总剂量不应超过250g/日。
(2)儿童剂量:通常剂量为0.5-1g/kg,缓慢静脉注射,必要时可重复使用,但总剂量不应超过100g/日。
(3)使用方法:甘露醇应以25%浓度注射液使用,每次剂量需加入相应量的葡萄糖溶液(如葡萄糖注射液)稀释至适当浓度,通常为5-10ml甘露醇注射液+20-25ml葡萄糖注射液,缓慢静脉注射。
3.注意事项:(1)应用前应核实病因,评估患者的尿液排出情况、血容量和电解负衡情况,必要时进行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等检查。
(2)应尽可能避免使用过高浓度的甘露醇,一般建议使用25%浓度。
(3)甘露醇治疗的过程中需密切监测尿液排出量、血钠、电解负衡、肝肾功能等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药物不良反应。
(4)不宜与其他渗透性利尿剂(如甘油和异甘醇)合用,以免增加肾脏负担。
(5)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慎用,儿童用药应特别谨慎。
(6)对甘露醇过敏者禁用,对心功能不全、肺病严重或已出现脑疝征象的患者慎重使用。
4.不良反应:甘露醇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头痛、恶心、呕吐、体重下降等。
少见的不良反应有:心力衰竭、低血压、心律失常、肺水肿等。
部分患者在短时间内高剂量使用甘露醇后,可能会导致颅内高压或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
甘露醇
用途在食品方面,该品在糖及糖醇中的吸水性最小,并具有爽口的甜味,用于麦芽糖、口香糖、年糕等食品的防粘,以及用作一般糕点的防粘粉。
也可用作糖尿病患者用食品、健美食品等低热值、低糖的甜味剂。
甘露醇在糖及糖醇中的吸水性最小,并具有爽口的甜味,用于麦芽糖、口香糖、年糕等食品的防粘,以及作为一般糕点的防粘粉,也可用作糖尿病患者用食品、健美食品等低热值、低糖的甜味剂,每天食量若予见可能超过20g时,则在标签上要注明“过度消费可产生轻泻作用”。
优点1可供糖尿病人使用2防止牙齿龋变3有清凉的甜味,其甜度相当于蔗糖的0.6,其溶解吸热为-29Cal/g,相当于木糖醇(-38Cal/g)的76%,利用这一特点,在口香糖上,可以用作甜味剂与矫味剂4.与山梨醇、木糖醇等不同,甘露醇不易吸潮,20℃时,其溶解度仅为18克/100克,远比山梨醇、木糖醇与麦芽糖醇等低,因此,它可以用作隔潮剂。
当用于口香糖、胶姆糖等其他食品时,可防止加工与使用过程中的粘连。
5.甘露醇没有还原基,不参与美德拉反应,所以用于烘烤食品,可以保持良好的颜色,不容易焦化。
注意事项(1)除作肠道准备用,均应静脉内给药。
(2)甘露醇遇冷易结晶,故应用前应仔细检查,如有结晶,可置热水中或用力振荡待结晶完全溶解后再使用。
当甘露醇浓度高于15%时,应使用有过滤器的输液器。
(3)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浓度,避免不必要地使用高浓度和大剂量。
(4)使用低浓度和含氯化钠溶液的甘露醇能降低过度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的发生机会。
(5)用于治疗水杨酸盐或巴比妥类药物中毒时,应合用碳酸氢钠以碱化尿液。
(6)下列情况慎用:①明显心肺功能损害者,因本药所致的突然血容量增多可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②高钾血症或低钠血症;③低血容量,应用后可因利尿而加重病情,或使原来低血容量情况被暂时性扩容所掩盖;④严重肾功能衰竭而排泄减少使本药在体内积聚,引起血容量明显增加,加重心脏负荷,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⑤对甘露醇不能耐受者。
《甘露醇的使用》
甘露醇的适应症
1、组织脱水药。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脑水肿,降低 颅内压,防止脑疝。
2、降低眼内压。可有效降低眼内压,应用于其他降眼压 药无效时或眼内手术前准备。
3、渗透性利尿药。用于鉴别肾前性因素或急性肾功能衰 竭引起的少尿。
4、作为辅助性利尿措施治疗肾病综合征,肝硬化腹水, 尤其是当伴有低蛋白血症时。
染、中毒、缺氧等因素,而使脑水肿加 重,脱水剂的应用时间可适当延长。
编辑课件
甘露醇的反跳机理及防范措施
• 甘露醇的半衰期为(1.23±0.22)h,分布 容积(Vd)为426.79ml,药物动力学特性 表现在体内消除快,分布不很广泛。
• 脑脊液中甘露醇的排出比血清中甘露醇 的排出慢,甘露醇可以透过血脑屏障,并在 脑脊液中滞留,当血中甘露醇浓度降低时, 脑脊液中甘露醇仍保持较高浓度,形成新 的渗透梯度,从而引起脑压反跳。
• 2、由于血浆渗透压迅速提高形成了血脑脊液间的渗透压差,水分从脑组织及 脑脊液中移向血循环,由肾脏排出。使 细胞内外液量减少,从而达到减轻脑水 肿、降低颅内压目的。
编辑课件
甘露醇作用机理
• 甘露醇也可能具有减少脑脊液分泌和增 加其再吸收,最终使脑脊液容量减少而 降低颅内压
编辑课件
甘露醇作用机理
• 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甘露醇可诱发或 加重心衰,血尿、肾功不全、肾功衰竭 及过敏反应外,还具有下列并发症:
编辑课件
并发症
• ⑴使脑水肿加重 • ⑵颅内压反跳明显 • ⑶颅内再出血加重
编辑课件
并发症
脑水肿加重:甘露醇脱水降颅压有赖于血脑屏障的完 整性,甘露醇只能移除正常脑组织内的水分,而对病 损的脑组织不仅没有脱水作用,而且由于血脑屏障破 坏,甘露醇可通过破裂的血管进入病灶区脑组织内, 造成病灶内脑水肿形成速度加快,程度加重。对于脑 缺血患者,由于缺血区血管的通透性增强,甘露醇分 子易由血管内进入缺血区细胞间隙,同时由于甘露醇 不能够被代谢,过多的积聚导致逆向渗透,从而使缺 血区水肿加重。临床动物试验也证实5次以前有降低脑 压,减轻脑水肿作用。5-7次后水肿反而加重。
甘露醇
甘露醇(Mannitol或Mannite),又称D-甘露糖醇,是山梨醇的同分异构体,为六元醇,分子量182.178,分子式:C6H8(OH)6,熔点166℃,比重1.521(20℃),易溶于水和热的甲醇、乙醇,不溶于乙醚。
甘露醇为白色或无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具有清凉甜味儿,甜度相当于蔗糖的70%,其天然品广泛存在于植物的叶、茎、根中,如海藻、柿饼表面的白粉即为甘露醇,在食用菌类、地衣类及胡萝卜中含量较多。
1生产方法甘露醇的生产方法颇多,但大部分产物都不是纯净物,而是山梨醇和甘露醇的混合物,如要得到单一产品,必须经过分离提纯。
1.1 海带提取法海带提取法是我国目前生产甘露醇的主要方法,是在海带提取碘及海藻酸钠后的废水中提取甘露醇,约10 t海带可得1t甘露醇。
该法可得到单一的甘露醇,免去了与山梨醇分离这一工序,精制纯度高,但该法收率低,精制手续麻烦,同时生产成本高,原料来源受地区、季节限制。
具体工艺过程:①干海带浸泡搓洗。
②用氢氧化钠溶液调pH,使胶状物沉淀,③用硫酸酸化清液,进一步除胶状物。
④清液蒸发,除盐,结晶,离心分离,得甘露醇粗制品。
⑤精制。
⑥在90℃左右烘干,即得药用甘露醇(99.08%)。
1.2 以蔗糖为原料的催化氢化法蔗糖水溶液加酸水解成葡萄糖和果糖,进行催化氢化反应,葡萄糖转化为山梨醇,果糖转化为大致等量的山梨醇和甘露醇。
实际产物中,山梨醇占80%,甘露醇占20%。
一般5.2t白糖可得到1t甘露醇,联产山梨醇4t。
该法以充足价廉的蔗糖为原料,工艺可靠,原料利用率高,与海带提取法相比,成本低,产品质量好,且原料不受地区季节限制。
工艺过程:①加热搅拌使蔗糖溶于清水,用HCl调pH,温度控制为90~105℃,保持1~2h,冷却备用。
②糖水经阴/阳离子交换树脂提纯,进入氢化釜催化氢化。
③进行真空浓缩、结晶、离心分离,得粗甘露醇,母液即为工业山梨醇。
④粗甘露醇二次结晶、离心分离、烘干、粉碎、过筛,得工业级甘露醇。
《甘露醇注射液》课件
未来,甘露醇注射液市场有望继续保 持增长态势,并成为医疗保健行业的 重要支柱之一。
甘露醇注射液的生产企业与品牌
生产企业
目前国内主要的甘露醇注射液生产企业包括XX制药、XX生物科技、XX药业等 。
品牌
各家企业均有自己的甘露醇注射液品牌,如XX制药的“XX”牌、XX生物科技 的“XX”牌等。
THANKS
甘露醇注射液在眼科的应用
治疗青光眼
甘露醇注射液可以降低眼 内压,缓解青光眼的症状 ,如眼痛、视力模糊等。
减轻眼部炎症
在一些眼部炎症性疾病的 治疗中,甘露醇注射液可 以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 减轻炎症反应。
辅助眼部手术
在进行一些眼部手术时, 使用甘露醇注射液可以起 到减少手术风险、提高手 术成功率的作用。
葡萄糖溶液的浓缩
将葡萄糖溶液进行浓缩,去除多余水分, 提高浓度。
分离和精制
通过结晶、分离、干燥等工序,将甘露醇 从反应液中提取出来,并进行精制,得到 高纯度甘露醇。
加入催化剂
在葡萄糖溶液中加入催化剂,如硫酸或盐 酸,使其发生反应生成甘露醇。
02
甘露醇注射液的药理作 用
甘露醇的药理学特性
甘露醇是一种单糖,在体内不被代谢,经肾小球滤过后在肾小管内甚少被重吸收, 起到提高血浆渗透压的作用。
禁忌症主要包括严重心肾功能不全、重度脱水、颅内活动性出血及急性 肺水肿等。
注意事项包括严格控制用药剂量和速度,避免过量使用和长期使用,同 时注意监测不良反应的发生。
在使用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05
甘露醇注射液的市场情 况与未来发展
甘露醇注射液的市场规模与竞争格局
市场规模
甘露醇注射液可扩张肾血管,增加肾 血流量,提高肾小球滤过率,减少尿 的生成和重吸收,从而起到利尿作用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物名称】中文通用名称:甘露醇英文通用名称:Mannitol其它名称:甘露糖醇、己六醇、木蜜醇、Cordycepic Acid、D-Mannitol、Manicol、Manita、MannaSugar、Mannidex、Mannitolum、Osmitrol【临床应用】1.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如脑瘤、脑外伤、脑缺血、脑缺氧等)引起的脑水肿,可降低颅内压,防止脑疝。
2.用于降低眼内压,应用于其它降眼内压药无效时或眼内手术前准备。
3.用于渗透性利尿,预防多种原因(如大面积烧伤、严重创伤、广泛外科手术时因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及血容量减少而出现少尿、无尿)引起的急性肾小管坏死,以及鉴别肾前性因素或急性肾衰竭引起的少尿。
4.作为辅助利尿措施治疗肾病综合征、肝硬化腹水以及伴有低钠血症的顽固性水肿,尤其是伴有低蛋白血症时。
5.用于某些药物过量或毒物中毒(如巴比妥类药物、锂剂、水杨酸盐和溴化物等),本药可促进上述物质的排泄,并防止肾毒性。
6.作为冲洗剂,用于经尿道内前列腺切除术。
7.用于术前肠道准备。
【药理】1.药效学本药是组织脱水剂,为单糖,在体内不被代谢,经肾小球滤过后在肾小管内很少被重吸收,从而起到渗透利尿作用。
具体表现为:(1)组织脱水作用。
通过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使组织内(包括眼、脑、脑脊液等)水分进入血管内,从而减轻组织水肿,降低眼内压、颅内压和脑脊液容量及其压力。
1g甘露醇可产生渗透浓度为5.5mmol/L,注射甘露醇100g可使2000ml细胞内水分转移至细胞外,尿钠排泄50g。
(2)利尿作用。
本药通过增加血容量,促进前列腺素I2分泌,从而扩张肾血管、增加肾血流量(包括肾髓质血流量);此外,本药自肾小球滤过后极少(小于10%)由肾小管重吸收,故可提高肾小管内液渗透浓度,减少肾小管对水及Na+、Cl-、K+、Ca2+、Mg2+和其它溶质的重吸收。
动物穿刺实验发现,应用大剂量本药后,通过近端小管的水、Na+仅分别增多10%-20%和4%-5%,而到达远端肾小管的水、Na+则分别增加40%和25%(可能因肾髓质血流量增加,使髓质内尿素和Na+流失增多,从而破坏了髓质渗透压梯度差),提示亨氏袢减少对水、Na+的重吸收在本药利尿作用中占重要地位。
由于输注甘露醇后肾小管液流量增加,所以当某些药物和毒物中毒时,可使这些物质在肾小管内的浓度下降,减小肾脏毒性,并可加快肾脏排泄。
本药常用于对缩瞳药和碳酸酐酶抑制药无反应的患者。
与甘油比较,口服甘油比静脉输注甘露醇或尿素更为安全,而本药的优点是起效时间更快,利尿作用更强,降低眼内压的持续时间也较长,缺点是使电解质丢失较多,颅内液体过剩的反弹更大。
与尿素比较,本药溢出后的组织坏死较少,在肾衰竭患者中使用更安全,且刺激性小,导致血栓性静脉炎的概率也较低。
2.药动学本药口服吸收很少,静脉注射后迅速进入细胞外液而不进入细胞内。
静脉注射后15 分钟内出现降低眼内压和颅内压作用,达峰时间为30-60分钟,维持3-8 小时。
静脉注射后0.5-1 小时出现利尿作用,维持3 小时。
本药可由肝脏生成糖原,但由于静脉注射后迅速经肾脏排泄,故一般情况下经肝脏代谢的量很少。
半衰期为100 分钟,急性肾衰竭者可延长至 6 小时。
肾功能正常时,静脉注射本药100g,80%于3小时内经肾脏排出。
【注意事项】1.禁忌症(1)已确诊为急性肾小管坏死的无尿患者,包括试用本药无反应者(因本药积聚可引起血容量增多,加重心脏负担)。
(2)严重脱水者。
(3)颅内活动性出血者(但颅内手术时除外)。
(4)急性肺水肿或严重肺淤血者。
(5)孕妇。
2.慎用(1)明显心肺功能损害者(因本药所致的血容量突然增多可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
(2)高钾血症或低钠血症者。
(3)低血容量患者(可因利尿而加重病情,或使原来低血容量情况被暂时性扩容所掩盖)。
(4)严重肾功能不全者(因排泄减少使本药在体内积聚,引起血容量明显增加,加重心脏负荷,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
(5)对本药不能耐受者。
3.药物对老人的影响老年人应用本药较易出现肾损害,且随年龄增长,发生肾损害的机会增多,应适当控制用量。
4.药物对妊娠的影响本药能透过胎盘屏障,孕妇禁用。
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对本药的妊娠安全性分级为C 级。
5.药物对哺乳的影响本药是否能经乳汁分泌尚不清楚。
6.用药前后及用药时应当检查或监测用药期间随访检查血压、肾功能、电解质(尤其是Na+和K+)、尿量。
【不良反应】1.心血管系统静脉滴注速度过快,可致心动过速、心力衰竭(尤其有心功能损害时)。
2.中枢精神系统静脉滴注速度过快,可致头痛、眩晕。
3.泌尿生殖系统可见排尿困难,少见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
静脉滴注速度过快,可见尿潴留、脱水等。
大剂量长时间给药,可引起肾小管损害及血尿。
此外,老年人(因肾血流量减少)及及低钠、脱水患者常见渗透性肾病,表现为尿量减少,甚至出现急性肾衰竭,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大剂量快速静脉滴注引起肾小管液渗透压上升过高,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有关。
4.消化系统可见口干(高渗状态引起)。
静脉滴注速度过快,可致恶心、呕吐。
5.血液常见水和电解质紊乱,如:(1)快速大量静脉注射本药可引起体液积聚,血容量迅速大量增多,导致稀释性低钠血症,偶可致高钾血症。
(2)不适当的过度利尿导致血容量减少,加重少尿;大量细胞内液转移至细胞外可致组织脱水,并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此外,可见血栓性静脉炎。
6.眼静脉滴注速度过快,可致视物模糊。
7.过敏反应可见过敏反应,表现为皮疹、荨麻疹、呼吸困难、过敏性休克等。
极个别病例在静脉滴注3-5分钟后出现打喷嚏、流鼻涕、舌肿、呼吸困难、意识丧失等,应立即停药,对症处理。
8.其它静脉滴注速度过快,还可致胸痛、寒战、发热,注射部位有轻度疼痛。
如本药外渗,可致组织水肿,渗出较多时可引起组织坏死。
【药物相互作用】·药物-药物相互作用1.本药可增加利尿药及碳酸酐酶抑制剂的利尿和降眼内压作用,与它们合用时应调整剂量。
2.本药可增加洋地黄类药的毒性作用(与低钾血症有关)。
3.顺铂与本药同时缓慢静脉滴注,可减轻顺铂的肾和胃肠道反应。
4.本药可降低亚硝脲类抗癌药及丝裂霉素的毒性,但不影响其化疗疗效。
5.本药可降低两性霉素B 的肾损害作用。
6.本药可降低秋水仙碱的不良反应。
【给药说明】1.避免与血液配伍,否则会引起血液凝集及红细胞不可逆皱缩;避免与无机盐类药物(如氯化钠、氯化钾等)配伍,以免这些药物引起甘露醇结晶析出。
2.本药遇冷易结晶,故应用前应仔细检查,如有结晶,可置热水中或用力振荡待结晶完全溶解后再使用。
当药物浓度高于15%时,应使用有过滤器的输液器。
3.除作肠道准备用外,其它治疗时均应静脉给药,滴速为10ml/min。
4.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浓度和剂量,避免不必要的高浓度和大剂量用药。
5.使用低浓度和本药氯化钠溶液能降低过度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的发生。
6.用于治疗水杨酸盐或巴比妥类药物中毒时,应合用碳酸氢钠以碱化尿液。
7.用药中一旦出现糖尿病高渗性昏迷,即血糖升高(大于20mmol/L)、高血钠(大于150mmol/L)、高血浆渗透压(大于320mosm/L)、尿糖阳性、酮体阴性,应立即停药,并尽快纠正。
8.静脉滴注时如漏出血管外,可用0.5%普鲁卡因液局部封闭,并热敷处理。
9.大剂量给予本药不出现利尿反应,但可使血浆渗透浓度显著升高,故应警惕血高渗状态的发生。
10.本药过量时给予支持、对症处理,监测血压、电解质和肾功能。
【用法与用量】成人·常规剂量·口服给药用于肠道准备,在术前4-8 小时,以10%溶液1000ml 于30 分钟内服完。
·静脉滴注1.利尿:一次1-2g/kg,一般用20%溶液250-500ml,并调整剂量使尿量维持在每小时30-50ml。
2.治疗脑水肿、颅内高压和青光眼:一次1.5-2g/kg 配制为15%-25%溶液,并于30-60 分钟内滴完。
衰弱患者剂量应减至0.5g/kg。
注意检测肾功能。
3.减轻脊髓水肿和继发性损害:每次以20%溶液250ml 滴注,一日2 次,连用5-7 次。
4.鉴别肾前性少尿和肾性少尿:一次0.2g/kg,以20%溶液于3-5 分钟内滴完,如用药2-3小时后每小时尿量仍低于30-50ml,最多再试用1 次,如仍无反应则应停药。
5.预防急性肾小管坏死:先给药12.5-25g,10 分钟内滴完,若无特殊情况,再给50g于1小时内滴完,若尿量能维持在每小时50ml以上,则可继续应用5%溶液,若无效则立即停药。
6.治疗药物、毒物中毒:本药20%注射液250ml 静脉滴注,调整剂量使尿量维持在每小时100-500ml。
儿童·常规剂量·静脉滴注1.利尿:一次0.25-2g/kg或60g/m2,以15%-20%溶液2-6 小时内滴完。
2.治疗脑水肿、颅内高压和青光眼:一次1-2g/kg或30-60g/m2,以15%-20%溶液于30-60 分钟内滴完。
衰弱患者剂量减至0.5g/kg。
3.鉴别肾前性少尿和肾性少尿:一次0.2g/kg或6g/m2,以15%-25%溶液滴注3-5 分钟,如用药后2-3 小时尿量无明显增多,可再用1 次,如仍无反应则停药。
4.预防急性肾小管坏死:一次1-2g/kg。
5.治疗药物、毒物中毒:本药2g/kg或60g/m2,以5%-10%溶液滴注。
·静脉注射治疗脑水肿:首剂0.5-0.75g/kg,以后一次可用0.25-0.5g/kg,每4-6 小时1 次。
【制剂与规格】甘露醇注射液(1)50ml:10g。
(2)100ml:20g。
(3)250ml:50g。
贮法:避光,密闭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