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生态学(考研)

合集下载

中国海洋大学2020年《普通动物学与普通生态学》考研真题

中国海洋大学2020年《普通动物学与普通生态学》考研真题

中国海洋大学2020年《普通动物学与普通生态学》考研真题普通动物学(共7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在分类学实践中,对血缘关系最为重视的分类学派是()。

A.传统分类学派B.数值分类学派C.支序分类学派D.进化分类学派2.绿眼虫无性生殖的主要方式是()。

A.裂体生殖B.纵二分裂C.出芽生殖D.质裂3.下列哪个词语最好地描述了海绵动物中央腔的主要功能()。

A.消化B.循环C.流水D.生殖4.下列哪种细胞不为刺胞动物所具有()A.间细胞B.孔细胞C.刺细胞D.内皮肌细胞5.如果将一只杜氏涡虫(三角涡虫)与一条颤蚓(小型寡毛类)放养在同一个8cm的培养皿中每天换水一次,但不投任何饵料,10天后你最可能观察到的结果是(已排除A-D选项外的其他可能性)()A.涡虫被饿死B.颤蚓被饿死C.颤蚓被涡虫捕食D.涡虫被颤蚓捕食6.青蛙的耳柱骨来源干()。

A.方骨B.齿骨C.舌颌骨D.角舌骨7.下列属于同源器官的是()。

A.盾鳞与骨鳞B.皮肤腺与牙齿C.盾鳞与牙齿D.骨鳞与皮肤腺8.具有一个枕骨髁的动物是()。

A.两栖类和爬行类B.鸟类和爬行类C.鸟类和哺乳类D.两栖类和哺乳类9.鸟类本能活动和“学习”的中枢是()。

A.大脑顶壁B.纹状体C.丘脑下部D.中脑10.含氮废物以尿素形式排出的动物是()。

A.两栖类和爬行类B.爬行类和鸟类C.鸟类和哺乳类D.两栖类和哺乳类二、判断题叙述正确的答“对”,叙述错误的答“错”,每小题1分,共10分。

1.薮枝螅水母具缘膜,海月水母为无缘膜水母。

2.线虫是三胚层、不分节、具假体腔和完全消化管的蠕虫状无脊椎动物。

3.马氏管是一种排泄器官,基节腺的主要功能是内分泌。

4.扁形动物一般雌雄同体,体内受精。

5.动物分类的各个阶元中,物种是客观存在的;在分类实践中,属、科、目等阶元的确定存在很大的主观性。

6.软体动物的文蛤、环节动物的沙蚕和环毛蚓的初孵个体均称为担轮幼虫。

7.华枝睾吸虫的毛蚴和尾蚴主要生活于水中,其雷蚴和胞蚴生活于淡水螺的体内。

集美大学816普通生态学2021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集美大学816普通生态学2021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集美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自命题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816]考试科目名称:普通生态学一、考核目标(一)考查考生对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掌握程度。

(二)考查考生运用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分析和解决生态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恢复、生物多样性与保护等方面相应问题的能力。

二、试卷结构(一)考试时间:180分钟,满分:150分。

(二)题型结构1、名词解释题: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2、简答题:6小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

3、论述题:2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三、答题方式闭卷笔试。

四、考试内容(一)第一部分绪论考试要求:掌握以下主要概念:生态学生物环境非生物环境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副生物圈进化生态学化学生态学恢复生态学分子生态学GAIA学说了解:生态学的发展分为那几个时期?各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哪些?各时期的研究对象有什么特点?理解:生态学的本质是研究什么。

掌握生态学的研究层次、这些层次在生态学不同的发展时期各有哪些偏重。

论述:1、现代生态学的发展有哪些特点?如何认识“生态学的社会化、生态学必须科学化”?2、为什么需要生态学引领其他学科共同解决目前人类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二)第二部分个体生态学考试要求:掌握以下主要概念:物种(种),种群,环境生态因子环境因子主导因子最小因子法则耐受性法则限制因子生态幅适合度指示生物驯化休眠滞育内稳态阳性植物光饱和点昼行性动物光周期现象短日照植物利比希最小因子谢尔福德耐受定律积温理解:1、生态因子的特点及其对生物的影响方式;生物对生态因子的适应;掌握生态因子的类型、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生态因子作用有什么特点?2、Liebig的最小因子法则和Shelford的耐受性法则分别是说明生态因子作用的什么特点?生物的耐受曲线在生态幅宽狭不同的生物中,其图形上有什么特点?3、多个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对生物的适合度有何影响?请举例说明。

4、生物对生态因子的限制作用的调整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它们分别是对哪些生态条件的适应?具有哪些生态意义?5、内稳态生物和非内稳态生物在适应环境的方式、能力上有何差异?内稳态生物如何保持其稳态机制的?6、温度有哪些生态意义?低温和高温对生物会产生哪些影响?植物和动物如何在形态、生理、行为上进行适应?为什么温度能够限制生物的分布?7、什么叫有效积温?利用它在实际生产中有哪些价值?8、水环境和陆生环境有哪些不同?植物在适应方式上又有何不同?9、水生动物和陆生动物在对水因子方面的适应中主要面临哪些矛盾?它们又如何适应?10、水体介质及其低氧环境对生物的形态和结构及其能量耗散产生哪些影响?11、盐碱土对植物有哪些不利影响?盐土植物对植物的适应方式有哪些?论述:1、什么叫生理分布区和生态分布区?二者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2、大环境和小环境对生物的生态效应有何不同?举例说明。

厦门大学普通生态学考研笔记1

厦门大学普通生态学考研笔记1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个体生态学? 生物与环境? 第三章种群生态学? 第一节种群及其基本特征? 第二节种群的遗传与进化? 第三节种内、种间关系? 第四章群落生态学? 第一节生物群落的组成与结构? 第二节生物群落的动态? 第三节生物群落的分类与排序? 第五章生态系统生态学? 第一节生态系统的一般特征? 第二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第三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第四节自然生态系统? 第六章大尺度生态学? 第七章应用生态学? 参考书、期刊、网站《生态学》教学计划(环境科学专业54学时)《生态学》教学参考书籍? 孙儒泳等. 《基础生态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孙儒泳. 《动物生态学原理》(第三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孙儒泳,李博,诸葛阳,尚玉昌编. 《普通生态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Mackenzie, A., A.S. Ball, S.R. Virde著,孙儒泳,李庆芬,牛翠娟,娄安如译. 《生态学》. 科学出版社Bios Scientific Publishers ,2000.? Mackenzie, A., A.S. Ball, S.R. Virde. 《Ecology》. Bios Scientific Publishers Limited,1999.? 曲仲湘,吴玉树,王焕校,姜汉桥,唐廷贵编.《植物生态学》(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 ? 蔡晓明编著. 《生态系统生态学》.科学出版社,2000.? 尚玉昌,蔡晓明编. 《普通生态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生态学》教学参考书籍? 金岚主编.《环境生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李博主编. 《生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Molles,M.C..《生态学:概念与应用Ecology: 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 科学出版社McGraw-Hill,2000.? Chapman, J. L., M. J. Reiss. 《生态学:原理与应用Ecology: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清华大学出版社,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李振基,陈小麟,郑海雷,连玉武.《生态学》.科学出版社,2001.? 傅伯杰,陈利顶,马克明,王仰麟.《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其应用》,科学出版社,2002.? 张金屯,李素清.《应用生态学》.科学出版社,2003.? 罗勃.德赛尔,本内德.谢尔沃特. 《生态与进化研究中的分子方法》.科学出版社,2001.(何田华译,何田华,葛颂校)? Richard B. Primack. 《保护生物学概论》.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祁承经译)《生态学》期刊? 《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会,1982]? 《生态杂志》[ 中国生态学会,1982]? 《AMBIO--人类环境杂志》[瑞典皇家科学院,1972]? 《应用生态学报》[中国生态学会,1990]? 《生物多样性》[中国科学院濒危物种委员会,1993]? 《植物生态学报》[中国植物学会,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1955]? 《Ecology》[the Ec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1920]? 《Journal of Ecology 》[1913]? 《Ecology Monorgraphs》[1931]? 《Journal of Animal Ecology 》[1932]国内《生态学》有关网站? 搜索引擎? WWF-- ? 万方数据-- ? 中国期刊网-- ? 生物学文摘(BA)-- ? 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中心-- ? 湿地国际—第一章绪论生态学(Ecology)定义? Ecology 源希腊词“Oikos”和“logos”,前者表示住所和栖息地,后者表示学科,原意是研究生物栖息环境的科学。

416普通动物学与普通生态学(考研重要简答整理)

416普通动物学与普通生态学(考研重要简答整理)

生态学重要简答整理1、如何理解生物与地球环境的协同进化?生物依赖于环境,只有适应了环境生物才能生存并进化;同时,环境又靠生物来维持与调控;生物与环境是相互依存的。

2.试述生态学的定义、研究对象与范围。

生态学的定义: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研究对象与范围:从分子到生物圈都是生态学研究的对象。

3.现代生态学的民展趋势及特点是什么?研究对象的层次性更加明显,向宏观与微观两极发展;研究手段的更新;研究范围的扩展;国际性是其民展趋势。

4.简述经典生态学的几个学派及其特点法瑞学派:重视群落研究的方法,用特征种和区别种划分群落的类型,建立了严密的植被等级分类系统。

北欧学派:重视群落分析、森林群落与土壤pH值关系。

英美学派:重视群落的动态,从植物群落演替观点提出演替系列、演替阶段群落分类方法,并提出了演替顶极的概念。

苏联学派:注重建群种与优势种,建立了一个植被等级分类系统,并重视植被生态、植被地理与植被制图工作。

5.简述生态因子的概念及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

生态因子: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综合作用;直接和间接作用;主导因子作用(非等价性);不可替代作用和补偿作用;阶段性作用。

6.关于生态因子的限制性作用有哪些定律?限制因子:限制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关键性因子就是限制因子。

主要有以下两个定律:A.Leibig最小因子定律:生物的生长取决于处在最小量食物的量;不少学者对此作了两补充:这一定律只适用于稳定状态;要考虑各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B.Shelford耐性定律:生物的生存与繁殖要依赖于某种综合环境因子的存在,只要其中一项因子的量(或质)不足或过多,超出了某种生物的耐性限度,则使该物种不能生存,甚至灭绝。

应作几点补充:生物能够对一个因子耐受范围很广,而对另一个因子耐受范围很窄;对所有因子耐受范围很宽的生物一般分布较广;在一个因子处于不适状态时,对另一个因子耐受性会受影响;生物不同生长阶段对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不同,繁殖往往是敏感期;生物实际并不是在某一特定环境因子最适范围内生活,可能有其它更重要的因子在起作用。

三峡大学生态学考研——普通生态学

三峡大学生态学考研——普通生态学
第2页
4、 群落内部不具备的特点是( ).
A、 光照强度减弱; B、 空气湿度添加;
C、 土壤湿度添加; D、气温添加
5、 以下生物类群中,属于生态零碎花费者的类群是( ).
A 高等植物; B、哺乳动物; C、大型的真菌; D、蓝绿藻
6、落叶阔叶林生态零碎的次要分布区位于( ).
A、 热带; B、 亚热带; C、温带; D、 寒带
2、论述受损生态零碎的基本特征及次要受损生态零碎修复的方法?
C、由很多植物构成的群体; D、由很多动物构成的群体
2、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路时,对一方有益,对另一方无影响,两者之间的关系属于( ).
A、原始合作; B、 竞争; C、中性感化; D、偏利感化
3、以下种群数量不克不及够持久地保持在某一水平是( ).
A、 大型有蹄类;B、食肉类; C、一些蜻蜓的成虫; D、 蝗虫
之杨若古兰创作
第1页共3页
三 峡 大 学
2014年研讨生入学考试试题(A卷)
科目代码:865科目名称:普通生态学
考试时间为3小时,卷面总分为150分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
一、名词解释(共30分,每小题3分)
1、生态效力; 2、生态平衡; 3、次要值;4、稳态;5、生态入侵;
6、负反馈调节;7、生命表;8、succession;9、ecological factor;
3、简述单元顶级论、多元顶级论和顶级格局假说的次要内容.
4、生态零碎有哪些次要构成成分?各组分的感化及其他们是如何构成生态零碎?
5、简述生态位概念和类型.
第3页
6、能流在生态零碎流动的特点和意义是什么?
7、请写出国内与国外各5种有关生态学的次要期刊刊物名
五、论述题(任选1人类应当采纳的对策.

厦门大学普通生态学考研笔记3

厦门大学普通生态学考研笔记3

§8 捕食作用? 捕食的性质? Lotka-Voterra捕食者-猎物模型? 捕食者功能反应和数量反应? 草食作用和植物防御? 捕食者和猎物的协同进化捕食的性质? 捕食(predation)可以定义为摄取其它个体的部分或全部作为食物。

捕食者包括:典型的捕食者、草食者、寄生者。

捕食者可分为食草动物、食肉动物和杂食动物。

? 食性的特化与泛化:根据捕食猎物种数的多少,某些捕食者是特化种(specialist),对食物的选择非常强;而另一些是泛化种(generalist),对吃几种类型的猎物。

草食性动物一般比肉食性动物更加特化。

动植物寄生者都是特化种。

Lotka-Voterra捕食者-猎物模型? 猎物在没有捕食者条件下按指数增长? dN/dt=r1N N- 猎物种群密度,t-时间,r1-猎物的种群增长率。

? 捕食者在没有猎物条件下按指数减少? dP/dt=-r2P P-捕食者的种群密度,t-时间,r2-捕食者的种群增长率。

? 当两者共存于一个有限的空间内,捕食者发现和进攻猎物的效率为ε,可称为压力常数,即平均每一捕食者捕杀猎物的常数;捕食者利用猎物而转变为更多捕食者的常数为θ,即捕食效率常数。

? 猎物的种群增长方程:dN/dt=r1N -εPN ...(1)? 捕食者的种群增长方程:dP/dt=-r2P +θNP ...(2)Lotka-Voterra捕食者-猎物模型行为捕食者的功能反应和数量反应? 功能反应: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加,每个捕食者可以捕获更多的猎物或可以较快地捕获猎物,这种现象就是捕食者的功能反应。

概念最早由Solomon提出,Holling提出三类功能反应,即I型功能反应、II型功能反应、III功能反应。

? 数量反应:随着猎物密度增加,更多的捕食者将生存下来,并繁衍后代,导致捕食者种群数量增加,这种过程称捕食者对于猎物密度增加的数量反应。

食草作用? 食草动物对植物的危害植物受食草动物的“捕食”的危害程度随损害的部位、植物发育的阶段而异。

2019年云南昆明理工大学普通生态学考研真题

2019年云南昆明理工大学普通生态学考研真题

2019年云南昆明理工大学普通生态学考研真题
一、概念辨析题(除常规的名词解释外,须写出两个概念的异同点。

每小题5分,共30分,
每个概念翻译正确得0.5分)
2. Allen’s law/Allee’s law
1.Physiologically effective radiation/
Physiologically ineffective radiation
3.Bio-enrichment/Bio-magnification
4.Equilibrium theory/Non-equilibrium theory
5. Food chain/Food web
6.Intraspecific relationship/Interspecific
relationship
二、论述题(5小题,共70分)
1.从光、温度、水分和土壤四类生态因子中任选一类,简述其生态作用并举例说明生物如
何适应该生态因子。

(10分)
2.简述种群动态的调节机制。

(15分)
3.对群落的种类组成进行数量分析,是近代群落分析技术的基础。

请简述群落调查时种群
的个体数量指标和综合数量指标分别有哪些?(10分)
4.什么叫生态平衡?你认为应该怎样才能保持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15分)
5.环境生态学是环境科学和生态学交叉渗透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近年来国内外该学科的
研究方兴未艾。

请任选一个与该学科有关并且你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写一个简单的项目计
划书。

要求写明:(1)该研究方向目前最重要进展和尚存在的不足;(2)你准备开展的研
究内容;(3)简明的研究方案。

(20分)。

浙江海洋大学806普通生态学2016--2019年考研真题

浙江海洋大学806普通生态学2016--2019年考研真题
-共-2-页,第-2-页
浙江海洋学院 201 6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卷(B 卷) 报考专业: 海洋科学 考试科目: 806 普通生态学
注意事项:本试题的答案必须写在规定的答题纸上,写在试题上不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30 分) 1、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类型包括 ① 、 ② 和 ③ 。 2、如高粱等需要黑夜长于某一数值才能开花的植物称为 ④ 。 3、物种多样性具有两种涵义,包括 ⑤ 和 ⑥ 。 4、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 ⑦ 和 ⑧ 。 5、寒冷地区内温动物身体的突出部分,如四肢、尾巴和外耳却有变小变短的
趋势,这一规律称为 ⑨ 。 6、种间相互作用主要包括竞争、 ⑩ 、 ○11 和 ○12 。 7、物种形成的方式一般分为 ○13 、 ○14 和 ○15 三类。
二、名词解释(每题 3 分,共 30 分) 1、静态生命表 2、-3/2 自疏法则 3、局域资源竞争 4、失汇现象 5、建立者效应 6、生态系统服务 7、竞争释放 8、关键种 9、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10、十分之一法则
dN1 dt
=
⎛ r1N1 ⎜

K1

N1 − α N2 K1
⎞ ⎟ ⎠
物种乙在竞争中的种群增长方程
dN2 dt
=
r2 N2
⎛ ⎜ ⎝
K2
− N2 −β N1 K2
⎞ ⎟ ⎠
4、已知某海水鱼类自产出卵到孵化出幼体在 24℃时需要的时间为 18 h,在
25℃时需要的时间为 17.0h,试计算说明该鱼卵在 20℃、18℃和 16℃条件
三、简答题(每题 6 分,共 48 分) 1、简述生态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2、简述种群数量统计的标记重捕法。 3、为什么通常是雄性向雌性求偶,而不是相反? 4、简述群落演替的促进模型、抑制模型和耐受模型。 5、内温动物如何对高海拔低氧的适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中英文互译1.Global change 全球变化2. homeostasis 平衡3.physiological ecology 生理生态学4.Clumped distribution 聚集分布5.Decomposition 分解6.Succession 演替7.Ecological invasion 生态入侵8.Heterogeneity 异质性9.Biomass 生物量10.Intermediate disturbances hypothesis 中等干扰假说11.Biosphere 生物圈12.Plaque 斑块13.Life table 生命表14.Density effect 密度效应15.Dominant species 优势种16.Biological 生物多样性17.Trophic level 营养级munity 群落19.Wetland 湿地20.Terrestrial ecology 陆地生态学21.Habitat 生境22.Phenology 物候学23.Innate rate of increase 增加先天率24.Niche 生态位25.Allelopathy 化感作用26.Population ecology 种群生态学27.Climatic climax 气候顶级演替28.Leaf areas index 叶面积指数29.Ecotones 群落交错区30.Primary succession 原生演替31.Cluster 群丛32.Ecosystem 生态系统33.Food chain 食物链34.Scale 尺度35.Gross primary production 总初级生产量36.Terrestrial ecosystem 陆地生态系统37.Density-independent growth 密度依赖性生长38.Life history 生活史39.Territorial behavior 领土的行为40.Richness 丰富度41.Edge effect 边缘效应42.Top soil 土壤顶级43.Association unit theory 从群单位理论44.Ecological efficiency 生态效率45.Biogeochemical cycle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46.Desert ecosysten 沙漠生态学47.Spatial heterogeneity 空间异质性48.Patch dynamic 斑块动态49.Species diversity 物种多样性50.Ecological restoration 生态恢复51.Model validation 模型验证二.名词解释1.Liebig 最小因子定律:在一定稳定状态下,任何特定因子的存在量低于某种生物的最小需要量,是决定该物种生存或分布的根本因素。

2.生理有效辐射:太阳光中的不同光对植物的光和作用,色素形成,向光性,形态建成的诱导影响是不同的。

其中,红橙光能够被叶绿素吸收,蓝紫光能够被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吸收,这部分光辐射称为生理有效辐射;绿光很少被吸收称为生理无效辐射。

3.物候:物候是指物候生物长期适应温度条件的周期性变化,形成与此相适应的生长发育节律,这种现象称为物候现象,主要指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活动规律与非生物的变化对节候的反应。

4.他感作用:一种植物通过向体外分泌代谢过程中的化学物质,对其他植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5.丰富度:不同类型斑块数量的测量。

每个类型的斑块都是独立的数值。

高丰富度表示不同要素的数量大,每个土地覆盖类型的相对丰富度或斑块的空间布局不影响整个土地覆盖类型的丰富度。

6.叶面积指数:又叫叶面积系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叶片总面积占土地面积的倍数。

即:叶面积指数=叶片总面积/土地面积。

7.养分周转率:指生态系统到达稳定状态后,某一组分中的物质在单位时间内所流出的量或流入的量占库存总量的分数值。

8.生态位:是指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

9.消费者:,为食物链的中的一个环节,代表着不能生产,只能通过消耗其他生物来达到自我存活的生物。

法律意义上的消费者指的的是个人的目的购买或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的社会成员。

10.能量流动:能量通过食物链逐级传递。

太阳能是所有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它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和作用进入生态系统,然后从绿色植物转移到各种消费者.能量流动的特点是:1.单向流动--生态系统内部各部分通过各种途径放散到环境中的能量,再不能为其他生物所利用;2.逐级递减--生态系统中各部分所固定的能量是逐级递减的,前一级的能量不能维持后一级少数生物的需要,愈向食物链的后端,生物体的数目愈少,这样便形成一种金字塔形的营养级关系。

11.英美学派:代表人物是美国的F.E.Clements与英国的A.G.Tansley,以研究植物群落的演替和创建顶级学说而著名。

有影响著作有Clements的《植物的演替》(1961)和Tansley 的《实用植物生态学》(1923)。

12.光补偿点:所谓光补偿点是指植物在一定的光照下·光合作用吸收CO2和呼吸作用数量达到平衡状态时的光照强度。

植物在光补偿点时,有机物的形成和消耗相等,不能累积干物质。

13.有效积温:对植物生长发育起有效作用的高出的温度值,称作有效积温。

植物在整个生育期内的有效温度总和。

14.水生植物:能在水中生长的植物,统称为水生植物。

广义的水生植物包括所有沼生、沉水或漂浮的植物。

依据植物旺盛生长所需要的水的深度,水生植物可以进一步细分为深水植物、浮水植物、水缘植物、沼生植物或喜湿植物。

15.泌盐性植物:这类植物的根细胞对于盐分的透过性很大,但是它们吸进的盐分并不累积在体内,而是通过茎、叶上密布的分泌腺把吸收的过多的盐分排出体外。

16.标志重捕法: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将这些个体进行标志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志个体占总捕获数的比例来估计该种群的数量。

是种群密度的常用调查方法之一。

适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较大的动物种群。

17.稳定型种群:其年龄锥体大致呈钟形,种群中幼年个体与老年个体数量大致相等,其出生率与死亡率也大致相同。

18.生态入侵:人类有意或无意地把某种生物带进新的地区,倘若当地适于其生存和繁衍,它的种群数量便开始增加,分布区也会逐渐扩大,这就是生态入侵。

此过程有时会产生严重后果。

19.种群空间格局:种群空间格局(spatial pattern)又称内分布型(internal distribution pattern),是指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

大致可分为3类:①均匀型(uniform);②随机型(random);③成群型(clumped)20.R-策略者:是r-选择的物种,其种群数量大,繁殖率高,死亡率也高,R-策略者是新生境的开拓者,但存活要靠机会,所以在一定意义上它们是“机会主义者”,很容易出现“突然的爆发和猛烈的破产”21.优势度:优势度dominance 表示植物群落内各植物种类处于何种优势或劣势状态的群落测定度。

22.生活型:与一定生境相联系的,主要依外貌特征区分的生物类型。

常用来描述成熟的高等植物。

高等植物的外貌特征主要指高矮、大小、形状、分枝等;有时还结合植物的年度周期(一年生或多年生)来区分。

一般可以把高等植物分为乔木、灌木、木质藤本、草质藤本、多年生草本、一年生草本、垫状植物、肉质植物等生活型;木本又分阔叶、针叶以及落叶、常绿等。

23.演替顶级:演替顶级就是这样的一个群落,它们的种类在综合彼此之间发展起来的环境中很好地互相适合;它们能够在群落内繁殖而且能排除新的种类,特别是可能成为优势种的种类在群落内的定居。

也就是说,演替顶级是群落演替的最终阶段。

24.湿地:湿地指天然或人工形成的沼泽地等带有静止或流动水体的成片浅水区,还包括在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在世界各地分布广泛。

湿地生态系统中生存着大量动植物,很多湿地被列为自然保护区。

25.分解者: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中将动植物残体、排泄物等所含的有机物质转换为简单的无机物的生物。

主要包括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小型无脊椎动物、异养生物。

26.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学名:evergreen broad-leaf forest ),亚热带湿润地区由常绿阔叶树种组成的地带性森林类型。

27.岛屿生物学理论:论最初用来解释决定岛屿物种丰富程度的因素,后来也被用来研究戈壁湖泊、沙漠山地、孤立雨林甚至人类社会包围下的小块自然栖息地的物种数量状况,目前这方面的理论多用于分析非生态系统包围下的生态系统。

28.生态辐: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范围,即有一个生态上的最低点和最高点。

在最低点和最高点(或称耐受性的下限和上限)之间的范围称为生态辐。

29.温周期现象:在自然条件下气温是呈周期性变化的,许多生物适应温度的某种节律性变化,并通过遗传成为其生物学特性。

这一现象称为(植物的)温周期现象。

30.阿伦规律::生活在寒冷地区的恒温动物,其体表的突出部分(四肢、耳朵等)趋于缩短,有利于防止热量散失,而生活在热带地区的恒温动物,其体表的突出部分相对较长,有利于热量散失。

31.构件生物):是指由一个合子发育的形成一套构件组成的个体。

如一株树有许多树枝。

并且构件数很不相同,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一般高等植物是构件生物,大多数动物属单体生物。

但营固着生活的如珊瑚,薮枝虫、苔藓也是构件生物。

32.内禀增长率:内禀增长率是指具有稳定年龄结构的种群,在食物与空间不受限制、同种其它个体的密度维持在最适水平、环境中没有天敌、并在某一特定的温度、湿度、光照和食物性质的环境条件组配下,种群的最大瞬时增长率。

33.生态金字塔:生态金字塔是生态学中表示不同关系的一种形式,生态学中常以金字塔的形式表示的有能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等。

不同的金字塔能形象地说明营养级与能量、生物个体数量、生物量之间的关系,是定量研究生态系统的直观体现。

34.初级生产量:初级生产量(primary production)是指单位时间和单位面积上的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所制造的有机物质或所固定的能量,其生产过程的化学反应式如下:6CO2+12H2O——→C6H12O6+6O2+6H2O (条件:2.8×10J叶绿体)35.尺度:是一个许多学科常用的概念,通常的理解是考察事物(或现象)特征与变化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因此定义尺度时应该包括3个方面:客体(被考察对象)、主体(考察者,通常指人)、时空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