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
教育学备考:高等教育学专业详解

凯程考研集训营,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
第 1 页 共 1 页 教育学备考:高等教育学专业详解 1 专业介绍
高等教育与社会因素及高等教育内部之间关系的研究,高等教育管理与评估,中外高教史研究,高等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国际高等教育研究和国际比较,大学生心理研究等。
随着全球高新技术革命、信息革命的迅猛发展,对人才、对教育的要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建立现代高等教育学,并改变以往计划经济下高等教育体制的弊端,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现代教育观念。
2 研究方向
高等教育原理、高等教育领导与管理、高校人力资源管理、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高等教育比较、高等教育社会学、高等教育管理、大学制度研究、高等学校德育、高校课程与教学、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理论、国际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管理与评估、国际与比较高等教育、大学课程与教学、高等教育考试与评价。
3 就业方向
高等院校辅导员、教育科学研究单位研究人员、杂志社编辑、各级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和其他教育工作者。
4 推荐学校
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清华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河海大学、长江大学
小提示:目前本科生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就业主体是研究生,在如今考研竞争日渐激烈的情况下,我们想要不在考研大军中变成分母,我们需要:早开始+好计划+正确的复习思路+好的辅导班(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2017考研开始准备复习啦,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加油!。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育史专业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查询->详细年级:2010培养类别:在校硕士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系所:教育学系专业:教育史方向:1、教育思想史研究2、教育制度史研究3、教育管理史研究4、教育文化与政策发展研究5、历史传统与区域教育研究6、历史传统与区域教育研究7、中外教育与文化交流史8、中外教育发展问题研究9、历史传统与当代教育改革研究10、中小学教育变革研究11、外国高等教育史问题研究12、课程与教学发展史研究培养目标:领会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精神实质和方法论精髓,掌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理论和国外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教育理论的发展过程和最新成果,掌握一门外国语,掌握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和具体方法,毕业后能独立从事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改革探索性实践,能胜任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培养方式与修读年限: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一般为3年,培养年限最长不超过5年。
在完成培养要求的前提下,对少数学业优秀、教育科研能力强的研究生,可允许其申请提前毕业,将培养年限缩短为2年。
总学分:38课程类别本专业最低学分(可维护)学位公共课(必修) 10学位基础课(必修) 9学位专业课(必修) 10专业选修课(选修) 4跨学科或跨专业课程(选修)2实践与科研训练 2学术讲座 1课程号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学分备注S010******* 外国教育发展史学位基础课(必修) 3S010******* 西方教育史学学位基础课(必修) 3S010******* 中国教育发展史学位基础课(必修) 3S010******* 中国教育史学学位基础课(必修) 3S010******* 教育学原理学位基础课(必修) 3S010******* 外国教育名著选读学位专业课(必修) 3 S010******* 外国教育问题史学位专业课(必修) 3 S010******* 中国教育名著选读学位专业课(必修) 3 S010******* 中国教育问题史学位专业课(必修) 3 S010******* 专业英语学位专业课(必修) 1 S010******* 西方大学史专题学位专业课(必修) 3 S010******* 国际组织与教育专业选修课(选修) 2S010******* 教师教育的历史、理论与实践专业选修课(选修) 1S010******* 西方教育思潮与流派专业选修课(选修) 2 S010******* 西方文官教育史专业选修课(选修) 2 S010******* 当代外国教育改革专业选修课(选修) 2 S010******* 中国教育的国际研究专业选修课(选修) 2S010******* 中国教育发展的难点与热点问题专业选修课(选修) 2S010******* 中国社会教化的传统与变革专业选修课(选修) 2S010******* spss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专业选修课(选修) 1 S010******* 共和国教育史专题研究专业选修课(选修) 1 S010******* 中外教育交流与政策专业选修课(选修) 2S010******* 中国近现代基础教育变革研究专业选修课(选修) 1科研成果要求:鼓励硕士研究生参与各类研究课题,并至少提交一份导师组认可的研究报告或学术论文。
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学考研经验分享

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学考研经验分享勤小思带给考研党们2018年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万同学的考研经验及其心得体会~有需要的小伙伴们看过来~勤小思不透漏给考研宝宝们学长学姐的个人信息噢~我是一名二战跨考生,跨考的是华师大的高等教育,个人本身不想在原本的专业深造,所以再三思量之后选择了高等教育,被华东师大高教录取,我真的要感谢被我不断骚扰但还是那么耐心的吴老师,还有非常贴心、给了我太多的帮助和鼓励的学姐,借用一句话,我觉得我上辈子肯定是拯救了银河系才遇见了她们。
在这里,我准备分享一些我个人考研的经验,希望能够帮助到学弟学妹。
在整个考研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坚持,每天的学习时间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而来,我个人一般早上6点40起床,晚上11点之前睡觉,夏天会早一些,一般6点起床,基本不熬夜。
因为是二战,所以父母的支持很重要,如果有一个知心朋友能够给你鼓励,我想这会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因为有可能你会因为某道题答得不好,某篇英文阅读错得太多而灰心丧气,你会向她诉说,她会认真听你倾诉,然后开导你,给你鼓励,如果你身边有一个这样的朋友,那么你很幸运。
如果有考研的小伙伴是很好的,当然最好不要是同学校同专业的,这个大家应该都明白,这些小伙伴不是指你非得跟她一起上自习,一起学习,而是在你准备考研的过程中,你们可能共处一个自习室,你们很少交流甚至不交流,但是她们会提醒你在某个角落也有你的竞争者在同样的努力甚至更努力,这是一种督促自己的方式。
当然,如果自己本身定力足够,就另当别论了。
至于谈恋爱会不会影响考研,这个我确实没有经验。
如果在考研的过程中,你感觉到很疲惫,可以适当放松,不过时间不要太长,因为时间太长,可能会延长你进入学习状态的时间。
考研期间要不要锻炼身体视个人情况而定,如果你一直不怎么锻炼,建议可以练练瑜伽,强度不大,正好用来放松,整体来说,锻炼强度不要太大,以免造成身体疲惫,看书会昏昏欲睡的。
如果你准备考研期间长了几颗痘痘,不要担心,考完就好了,亲身体会。
华东师范大学有哪些专业怎么样

华东师范大学有哪些专业怎么样
国家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心理学、软件工程(设2个专业方向)、数学与应用数学、地理科学、对外汉语、化学、生物科学、哲学、学前教育、体育教育、英语、统计学等。
扩展资料
专业介绍:
1、教育学:华东师范大学的教育学在国内有很高的声誉,这个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的'是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以及教育技术等多个专业,毕业之后可以当老师,就业前景好待遇好。
2、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的心理学是一个比较有优势的专业,这个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心理学方面的专业知识,需要具备良好的科学素质和心理测试和心理学实验等基本能力。
毕业之后就业前景好,可以在高校当老师,也可以做公务员以及在企业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咨询等工作,或者从事心理咨询等工作。
3、中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是一个就业前景好比较吃香的专业,华东师范大学王牌专业排名中中国语言文学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位列“A”类一流学科。
学校师资力量强大培养了很多优秀的人才。
这个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语言学概论和古代汉语以及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等多个主要课程,毕业之后可以在出版社和杂志社从事图书编辑和杂志出版等工作,或者当老师以及从事翻译等工作。
4、地理学:华东师范大学的地理学是国家重点学科,2017年的时候地理学进入了双一流学科建设。
华东师范大学培养了很多游戏的高素质人才。
地理学需要学习地理学和环境学等基础知识,毕业之后可以从事教师和编辑工作,以及公务员和工程测量人员等工作。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高等教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招生目录-高等教育学

①1001英或1003日②2020高等教育学③3070高等教育管理学
专业简介
11
2014
高等教育学(040106)
唐玉光
05高等教育原理06高等教育管理
①1001英或1003日②2020高等教育学③3070高等教育管理学
专业简介
12
2014
高等教育学(040106)
眭依凡#
03高等教育管理
04高等教育评价
①1001英语或1003日语②2020高等教育学③3070高等教育管理学
专业简介
7
2015
高等教育学(040106)
房剑森(兼)
05高等教育原理
06学术政策与管理
①1001英语②2020高等教育学③3070高等教育管理学
合作导师:闫光才
专业简介
8
2015
高等教育学(040106)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高等教育研究所
博士研究生招生目录-高等教育学
序号
招生年份
招生专业()
招生导师
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
备注
专业简介
1
2018
高等教育学(040106)
闫光才
01高等教育原理
02学术政策与管理
①1001英语②2058专业基础③3380综合测评
该专业以申请考核方式招生。
专业简介
2
2018
高等教育学(040106)
戚业国
03高等教育管理
04高等教育评价
①1001英语②2058专业基础③3380综合测评
该专业以申请考核方式招生。
专业简介320来自8高等教育学(040106)
唐玉光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311》保分辅导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311》保分辅导课程介绍:一、适用人群:2015年报考华东师范以下专业的考研同学,需要学习此内部课程提升专业课竞争力,提升复试竞争力,超越本校本专业考生。
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史、教育文化与社会、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教育政策学、比较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成人教育学、职业教育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学前教育学、特殊教育学、言语听觉康复科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二、课程主讲内容:1、院校专业考研介绍: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相关专业报录比专业报录比约为4.5:1,每个专业都有所不同,各科目初试实际要求的分数为国家线,不单独划线,但是会根据排名划定复试名单。
一般要进入复试,分数都会比国家线多10分左右。
进入复试的与录取人数比约为1:1.2—1:1.5,复试并不会歧视非211、985学校的学生,是非常公平的。
教育学专业就业一般都在高校或者中小学做教师,也有从事报社编辑、教研员等工作。
2、专业课资料及知识点串讲:专业课参考书有以下几本:①《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十二所重点师范合编②《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王道俊、郭文安③《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孙培青④《外国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吴式颖⑤《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刘儒德、陈琦⑥《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裴娣娜在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的试卷当中,各科所占分数分别是:教育学原理 100分,中外教育史 100分,教育心理学 40分或70分(最后一道论述题是选做题,可以选择教育心理学,也可以选择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研究方法 60分或30分。
因此教育学原理就最为重要,它也是统领其他四门学科的,是学习其他几门学科的基础。
复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一、教育学概述(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二)教育学的研究任务(三)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二、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一)教育的概念(二)教育的结构与功能(三)我国关于教育本质问题的主要观点(四)关于教育起源的主要观点(五)教育的发展三、教育与社会发展(一)关于教育与社会关系的主要理论(二)教育的社会制约性(三)教育的社会功能(四)当代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与挑战四、教育与人的发展(—)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其对教育的制约(三)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五、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一)教育目的(二)培养目标六、教育制度(—)教育制度的概念(二)学校教育制度(三)现代教育制度改革七、课程(一)课程与课程理论(二)课程类型(三)课程编制(四)课程改革八、教学(一)教学概述(二)教学理论及主要流派(三)教学过程(四)教学模式(五)教学原则(六)教学组织形式(七)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八)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九)教学评价及其改革九、德育(一)德育概述(二)我国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三)德育过程(四)德育原则(五)德育方法(六)德育途径(七)德育模式十、教师与学生(一)教师(二)学生(三)师生关系在第一轮复习时主要以书本为主,注重理解,第二轮复习可以根据这些主要的部分适当的做一些笔记或者看大纲解析,并且适当做一些选择题。
xx年考研教育学专业十五所推荐院校

xx年考研教育学专业十五所推荐院校以下《xx年考研教育学专业十五所推荐院校》由出guo考研调剂频道为您精心提供,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教育学专业作为国家的统考专业,在分数上的要求相对来说是比较合理的,但是对于一些自主划线的院校,像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类似的这样的院校,或者一些比较受学生欢迎的院校,如南京师范大学,虽然不是自主划线的院校,但是还是比较不容易考取的。
下面,为你推荐15所性价比比较高的院校,这些院校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一是这些院校的教育学专业比较广泛,且专业上也比较好;二是不是自主划线的院校,录取时走的是国家线;三是避开了竞争比较激烈的热门地区,竞争上相对来说没有那么激烈。
首先首都师范大学是一所比较特殊的院校,虽然首都师范大学位于北京这个比较热门的地区,但是相对于北京的其他一些院校,以及其他地方的一些比较难考的院校,首都师范大学是一所比较容易考的院校。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在全国排名第七。
复试分数线一般都是国家线。
首都师范大学的教育科学学院及各学院的课程教学论学科均参加全国教育学统考。
对于首都师范大学的教育学专业的考研应该说是明显简单于北大和北师,因为首都师范大学执行国家线,所以这在一定程度上就降低了分数要求,是针对大多数学生的线,所以考生们可以踊跃报名。
对于首都师范大学的就业情况还是比较乐观的,因为北京市还是比较认可首师大的毕业生的,而且北京市80%的中小学教师是由首都师范大学输送的,同时教育学专业不一定都要从事教师这个行业,可以是适当的拓宽自己的就业面,所以首都师范大学也是一个让你进入高学府学习的机会。
因为执行国家线,所以你的英语水平不需要达到很高的水平,难度较报考北师和北大小一些,当然不是说英语水平高就不好了,那样会更有把握。
同时专业课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专业课可能卡你的线。
当然也不要以为首都师范大学非常好考,随着近几年报考者的增多,也存在这刷掉很多考生的情况,所以要慎重选择,选一个自己喜欢的,而且符合自己的能力的学校。
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1.高等教育原理
2. 高等教育政策与管理
3.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4. 区域高等教育研
三、学习年限
本学科、专业博士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 4 年,可申请延长,但最长不超过 6 年。硕
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 5-7 年。
四、学分要求
已获硕士学位博士生总学分要求≥29 学分。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总学分要求≥53 学分。
任选课程只计成绩,不计 学分 ≥ 19 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 学分 1 学分
按硕 博连 读、 直攻 博研 究生 的要 求培 养, 符合 课程 免修 规定 的, 可申 请免 修。
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国内召开的国际学术 会议并提交论文 1 学分
论文中期进展报告 1 学分 发表学术论文 1 学分 学位论文 15 学分
420.518 中外高等教育史 420.519 高等教育管理学 420.501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32 2 秋 32 2 秋 32 2 秋
教科院 教科院 教科院
必修≥ 8 学分 (硕士 研究生 阶段)
注
420.504 SPSS 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 32 2 秋
教科院
明 全
420.522
比较高等教育(全英语课 程)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
高等教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类别 课程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季节 开课单位 备注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
408.603 法论
18
1
春/秋
马克思主义学院 硕士研
公 共
408.6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 实践研究
36
2
春/秋
马克思主义学院 究生阶 段必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作者: ————————————————————————————————日期:ﻩ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2000年以来博士学位论文综述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一、学位点概况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前身是1982年成立的高等教育研究室,2002年成为华东师大教科院中独立建制的研究所。
目前全所共有教师14名,其中13名获有教育学博士学位,有博士生导师6名,硕士生导师5名,兼职教授3名。
1986年成为全国首批设置的高等教育学硕士点之一,1993年设置了高等教育学博士点。
现设高等教育学学科点,是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和教育学博士后流动站的学科之一。
二十年来,共招收各类硕士研究生225名,其中121名已毕业;共招收112名博士研究生,已有75名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先后有10余名博士毕业生进入国内其它学科点的博士后流动站进行博士后研究。
在75篇博士学位论文中,有3篇获得全国高等教育学会优秀博士论文,2篇获得上海市社会科学优秀博士论文。
2000年开始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现已有6名博士后出站。
在这些毕业生中,有不少人已经晋升为教授、博士生导师,一些人已经走上地方政府和高校的重要领导岗位。
其他毕业生也在全国各地不同的工作岗位上辛勤地工作着,他们正以自己出色的才学勤奋地工作,为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本学科点研究方向包括高等教育原理、高等教育管理、比较高等教育、教师教育、研究生教育、高等教育评价等。
在长期研究的基础上,本学科点逐渐形成了教师教育研究、高等教育评估研究、高等教育管理理论体系研究和高校科技发展与管理研究等特色领域,在国内有着较大的影响。
二、毕业论文选题的主要研究领域2000年至今,从我所65篇毕业生论文选题的情况看,主要涉及到7大领域的诸多问题。
1、高等教育基本理论近七年来我所博士生提交的学位论文中,以高等教育基本理论或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为研究主题的有16篇。
这些论文主要集中在3个大的方面:①高等教育基本理论或理念的建构,如眭依凡的《大学校长的教育理念与治校》;阎光才的《识读大学:组织文化的视角》;高晓清的《自由,大学理念的回归与重构》;刘贵华的《大学学术生态研究》;李福华的《高等学校学生主体性研究》;张金福的《论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结合》;侯定凯的《创业教育——大学致力于培养企业家精神》,苗素莲的《中国大学组织特性历史演变研究》,杨运鑫的《多中心大学秩序研究》,李福杰的《大学文化视野下的大学发展研究》等等;②高等教育的地区分布与区域发展,如张振助的《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发展研究》;耿涓涓的《西部省区基于提升竞争力的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朱雪文的《中国高等教育区域分布研究》;申培轩的《农村现代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发展》;③高等教育投资结构和办学主体研究,如戚业国的《民间高等教育投资的跨学科研究》;张兴的《高等教育办学主体多元化研究》。
2、高等教育管理研究高等教育管理研究是我所博士生近年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涉及此领域的论文有11篇。
其中关于大学人事管理的有4篇,分别为宋永刚的《自我发展:高校学术人员管理的新视野》,山鸣峰的《人本与效率——高校人事管理两难问题及其解的研究》,周倩的《高校科技管理人员专业化建设研究》,陈敏的《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师资队伍专业化研究》;涉及高校组织内部组织结构的有宜勇的《大学组织结构研究》,闫亚林的《高等教育层次与科类结构研究》,季诚钧的《大学组织属性与结构研究》,周玲的《大学组织冲突的社会学研究》等4篇;涉及高校学术管理的有庞青山的《大学学科结构与学科制度研究》,阳荣威的《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控研究》,汪怿的《大学知识管理研究》。
3、高等教育质量与评价这一领域的论文有4篇,其中关于高等教育质量及其保障的有2篇,分别为:韩映雄的《高等教育质量精细分析》、李正的《中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质量研究》;关于评价的有2篇,是张远增的《高等教育评价方法研究》、李健宁的《高等学校学科竞争力评价研究》。
4、教师教育改革研究关于教师教育的共有8篇。
其中与教师专业化研究相关的有4篇,分别为时伟的《专业化视野下教师继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高师院校的职能定位与应答》、张奎明的《建构主义视野下的教师素质及其培养研究》、王宪平的《课程改革视野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杨慧文的《变革中的教师教育范式——海峡两岸之比较研究》;关于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有杨荣昌的《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研究》,母小勇的《论“临床专家型”教师的教育课程——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研究》;教师政策研究1篇,即刘立志的《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发展的理论研究》。
涉及农村教师培养的有唐松林的《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5、研究生教育研究近年来,我所涌现出了5篇关于研究生教育的博士论文,即胡玲琳的《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潘武玲的《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研究》、罗尧成的《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研究》、王道红的《学位论文质量管理研究》、张洁的《我国研究生事务管理问题研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已经成为我所研究的一个新的生长点。
6、比较教育、跨国教育与合作教育研究这一领域的论文共有6篇,其中国外教育研究3篇,分别是张男星的《俄罗斯高等教育体制变革研究》、姚云的《美国高等教育立法研究——基于立法制度的透析》、高耀丽的《英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研究——新公共管理视角》;王剑波的《跨国高等教育理论与中国的实践》、赵丽的《跨国办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探讨了跨国教育问题,陈解放的《合作教育的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研究了合作教育理论及其实践。
7、大学课程研究本领域研究的论文有5篇,分别是周海涛的《走向创新时代的大学课程发展——以综合性大学本科课程为例》、郜岭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课程开发研究》,韩延伦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计研究》、罗尧成的《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研究》、李海芬的《普通高等院校本科基础课程研究》、杨荣昌的《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研究》。
8、其他我所博士论文选题范围广泛,除前面的几个大的范围外,还涉及高等教育史、高等教育政策、高校德育、大学生就业问题等多个领域,如高等教育史研究方面有荀渊的《中国高等教育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对1901~1936年间中国高等教育变革的考察》;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有孙泽厚的《大众化进程中高校毕业生就业瓶颈问题研究——以人力资源管理为线索》;高等教育政策方面有江彦桥的《我国对外教育政策研究》,高校德育有朱炜的《文化视域中的高校德育研究》和张焱炎《网络影响下的高校德育改革》,高等职业教育有樊秀娣的《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建设研究》,董秀华的《市场准入与高校专业认证制度研究》则探讨了高校专业认证问题。
吴文俊的《高等教育制度的功能经济学分析》引入功能经济学的相关理论,研究了高等教育制度的功能和效率等问题;蔡永莲的《高等教育非公共消费研究》研究了高等教育财政问题。
此外,我所博士生还尝试着用高等教育理论去研究军官培养和住院医师培养的问题,这方面典型的论文有周泉兴的论文《我军院校初级指挥官培养模式研究》,以及唐国瑶的《我国住院医师培养模式的研究》,进一步拓宽了我所博士生的研究思路。
三、对论文贡献的基本评价自2000年以来,我所博士生学位论文在夯实传统研究领域,继承我所研究特色的基础上,选题范围不断拓展,逐步覆盖高等教育研究的大多数领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趋势。
高等教育基本理论、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质量与评价、研究生教育、教师教育等方面的研究继续拓展和深化,同时研究的视野扩大到比较高等教育、大学课程、大学德育和高等教育史等各个方面。
应该说,上述每一篇论文的最终形成,都凝结着研究者和导师的辛勤汗水和大量心血,都是他们对所关注领域的一些重要理论或实践问题进行大量研究的结果,因此每一篇论文都是具有其自身的价值。
但是要能够客观准确地对这些论文的价值或贡献做出的评价却并不容易,受自身学识限制,难免挂一漏万,因而有必要声明以下评价主要是自己的一点粗浅认识。
(一)对于学科理论发展的贡献从以上论文所分布的研究领域可以看出,高等教育学科基本理论和问题的研究是我们学科点的一个重点领域。
在这一领域的论文中,不少已经出版,在各自领域产生了相当的影响。
眭依凡、阎光才、高晓清的论文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大学理念予以了关注,眭依凡基于自身做大学校长的实践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基础,对大学校长如何治校进行了研究,其成果对学科研究领域的拓展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
阎光才的论文已经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在论文中他从组织文化这一视角对大学的本质进行了透彻反思,为我们理解和把握高等教育特别是大学的未来走向提供了有益启迪。
在高等教育的地区分布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张振助等几人对高等教育如何与区域实现互动发展等问题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对于丰富高等教育与社会关系的理论,促进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同步健康发展等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二)对于研究领域拓展的贡献科学研究贵在创新,学科发展的一个重要表征在于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宽,使学科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取得新的进展。
首先,眭依凡对于大学校长的理念与治校的研究,侯定凯关于大学创业教育的研究,戚业国对“高等教育民间投资的研究”,杨晓江对“教育评估中介机构”的研究,张男星对俄罗斯高等教育体制变革的研究,宋永刚对“高校学术人员的自我管理”问题的研究,等等,这些研究中,许多是在当时的该领域是具有开拓性意义的,他们的工作为该学科方向的后续研究打下了良好基础。
其次,从学科领域的纵向研究来看,沈玉顺对高校教学质量保障模式的研究,荀渊对中国高等教育特殊发展历史时期的研究,韩映雄对高等教育质量的精细化分析,张金福对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问题的研究,姚云对美国高等教育立法制度等等的研究都对相关领域学科的纵深发展做出了有益贡献。
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姚云的论文《美国高等教育立法研究——基于立法制度的透析》,以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和出色的研究能力赢得了国内许多专家的一致赞誉,他的研究也得到了美国有关部门和人士的资助,相信他的研究对于进一步我国完善高等教育立法制度,促进高等教育法制化进程等工作将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三)对于学科方法论的探索研究方法的不断完善和创新是学科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必然要求,为了突破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不足的瓶颈,我所不少博士生的学位论文在借鉴西方教育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尝试引入其它学科的研究方法,从不同学科的角度研究高等教育问题,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如戚业国从多学科的角度对“民间高等教育投资”问题进行探究,刘贵华从生态学的视角切入,以学术生态环境对大学学术的影响为主线,研究大学的学术发展,阎光才在其论文中运用了组织文化学的方法,孙泽厚主要运用了“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张奎明从“建构主义视野”来探讨教师素质及其培养问题,吴文俊从“功能经济学”的角度对高等教育制度进行分析,高耀丽从公共治理的视角解读英国高等教育管理的改革,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