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报刊选读

合集下载

2024版《英美报刊选读》PPT课件

2024版《英美报刊选读》PPT课件

当代社会现象与趋势
1 2
社交媒体的影响 分析社交媒体对英美社会的影响,包括社交方式、 信息传播和网络安全等方面。
多元化与包容性
探讨英美社会在多元化和包容性方面的努力和成 果,如少数族裔权益保护、性别平等等。
3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介绍英美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政策和措施, 如垃圾分类、清洁能源等。
跨文化交流与融合
英美报刊的主要类型与特点
综合性日报
报道全面,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等各 个领域,如《泰晤士报》、《纽约时 报》。
Hale Waihona Puke 专业性报刊针对某一领域进行深入报道和分析,如 《金融时报》、《科学》杂志等。
周刊和月刊
以深度报道和评论为主,涉及政治、文 化、艺术等方面,如《经济学人》、 《时代》周刊等。
互联网新闻
实时更新,互动性强,多媒体呈现,如 BBC新闻网、CNN等。
英国政治制度
君主立宪制、议会制度、内阁制度等
美国政治制度
总统制、三权分立、联邦制等
政策解读
分析英美两国在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政策,如税收政策、 移民政策等
国际关系与外交动态
国际组织与国际法
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国际法院等
大国关系
英美关系、中美关系、俄美关系等
外交政策
分析英美两国的外交政策,如对外援助、国际维 和等
THANKS
市场竞争激烈、技术更新换代快、人才流失等
06
文化类文章选读
英美文化传统与习俗
英美节日文化
介绍英美主要节日的起 源、庆祝方式和象征意 义,如圣诞节、复活节、 感恩节等。
英美餐桌礼仪
探讨英美餐桌上的礼仪 和规矩,包括餐具使用、 就餐顺序和社交技巧等。

英美报刊选读(辅修) 实参

英美报刊选读(辅修) 实参

英美报刊选读(辅修)实参摘要:一、引言1.背景介绍:英美报刊选读(辅修)实参课程的重要性2.课程目标: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扩大知识面、培养国际视野二、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1.选读英美报刊文章,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2.教师引导分析文章结构、语言特点、观点立场等3.学生参与讨论,锻炼口语表达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三、课程收获1.提高英语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2.掌握英美报刊文章的写作技巧和风格3.拓宽知识面,了解国际形势和热点问题4.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四、课程建议与实践1.推荐阅读清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2.鼓励学生关注时事,积极参与课堂讨论3.结合现实案例,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4.开展实践活动,如模拟新闻发布会、辩论赛等五、结语1.总结课程意义和价值2.强调课程对个人发展的积极影响正文:英美报刊选读(辅修)实参课程是一门以提高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扩大知识面、培养国际视野为主要目标的课程。

通过选读英美报刊文章,学生可以接触到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的最新资讯,深入了解国际形势和热点问题。

课程中,教师会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语言特点、观点立场等,使学生掌握英美报刊文章的写作技巧和风格。

同时,学生有机会参与课堂讨论,锻炼自己的口语表达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对未来挑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英美报刊选读课程,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英语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还可以拓宽知识面,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

为此,课程建议学生积极关注时事,自主阅读推荐清单上的文章,并结合现实案例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为了进一步提高课程效果,教师可以组织模拟新闻发布会、辩论赛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英美报刊的阅读与讨论。

这些实践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总之,英美报刊选读(辅修)实参课程对于个人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拓宽视野、丰富知识、提高英语水平,为未来的学术和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

英美报刊选读(辅修) 总结

英美报刊选读(辅修) 总结

英美报刊选读(辅修)一、介绍英美报刊选读(辅修)是一门专门针对英美报刊进行深入阅读和学习的辅修课程。

通过选读英美报纸和杂志文章,学生可以了解到英美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信息,提高自己的英语阅读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二、学习内容2.1 英美报纸概况了解英美报纸的历史渊源、发展现状和特点,包括主要报纸、发行量、发行范围等。

掌握英美报纸的组织结构、编辑流程和新闻报道的基本规范。

2.2 英美报纸的新闻报道学习英美报纸的新闻报道方式和特点,包括头条新闻、深度报道、专栏评论等。

通过分析英美报纸的新闻报道,了解新闻选题、新闻写作和新闻价值观。

2.3 英美报纸的专栏与评论探讨英美报纸的专栏和评论文章,包括社论、专栏作家、读者评论等。

分析英美报纸的观点表达方式和影响力,了解专栏作家的风格和立场。

2.4 英美报纸的文化与娱乐版块深入了解英美报纸的文化与娱乐版块,包括艺术、时尚、电影、音乐、体育等。

通过阅读相关文章,了解英美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影响。

2.5 英美报纸的商业与财经报道学习英美报纸的商业与财经报道,包括行业动态、公司新闻、经济分析等。

分析英美报纸对商业与财经问题的报道方式和观点偏向。

2.6 英美报纸的政治与时事评论通过选读英美报纸的政治与时事评论,了解英美的政治体制、重大政策和国际关系。

分析英美报纸对政治与时事问题的立场和观点。

2.7 英美报纸的社会问题报道深入研究英美报纸对社会问题的报道,包括社会不平等、人权、环境保护、教育、健康等。

通过阅读相关报道,了解英美社会问题的热点和关切。

2.8 英美报纸的科技与创新报道了解英美报纸对科技与创新的报道,包括科技发展趋势、创新产业、科技成果等。

通过阅读相关文章,了解英美的科技创新和应用。

三、学习方法3.1 阅读英美报刊的技巧学习阅读英美报刊的技巧和方法,包括快速浏览、关键词提取、主题分析等。

提高阅读效率和理解能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3.2 学习英美报刊的文化背景知识了解英美报纸报道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包括文化、历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识。

英美报刊选读复习资料

英美报刊选读复习资料

英美报刊选读复习资料英美报刊选读复习资料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我们对英美文化和社会的了解变得越来越重要。

而英美报刊则是我们了解这些国家最直接的途径之一。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英美报刊选读的复习资料,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英美社会、文化和时事。

一、经济与商业1.《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该杂志是一本知名的英国周刊,以其深度的经济分析和评论而闻名。

它涵盖了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商业、科技和政治等领域的新闻,对于了解全球经济形势和趋势非常有帮助。

2.《财富》(Fortune):这是一本美国的商业杂志,主要关注商业领域的最新动态、企业管理和市场趋势。

它还定期发布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是了解全球商业领域的重要参考资料。

二、文化与艺术1.《时尚》(Vogue):这是一本享誉全球的时尚杂志,源自美国,涵盖了时尚、美容、艺术和文化等领域的内容。

它不仅展示了最新的时尚趋势和设计师作品,还深入报道了一些有关时尚产业和文化的重要事件。

2.《纽约客》(The New Yorker):这是一本美国的综合性周刊,涵盖了文学、艺术、政治和社会等方面的内容。

它以其深度的报道和评论而著名,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美国文化和社会的窗口。

三、科技与创新1.《连线》(Wired):这是一本美国科技杂志,关注科技、创新和数字文化等领域的最新动态。

它报道了一些前沿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对于了解科技趋势和创新思维非常有帮助。

2.《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 American):这是一本美国科学杂志,致力于向读者普及科学知识和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

它涵盖了各个科学领域,从物理学到生物学,从天文学到心理学,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科学前沿的平台。

四、社会与时事1.《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这是一家美国的全国性报纸,以其深度报道和评论而闻名。

它涵盖了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新闻,对于了解美国社会和时事非常重要。

英美报刊选读(辅修) 公理

英美报刊选读(辅修) 公理

英美报刊选读(辅修)公理摘要:一、英美报刊选读的重要性1.提高英语阅读能力2.了解英美社会和文化3.拓宽国际视野二、英美报刊的特点1.新闻报道的及时性2.观点鲜明的评论文章3.多样化的内容涵盖三、如何有效地进行英美报刊选读1.选择合适的报刊2.培养阅读习惯3.辅助工具的使用四、英美报刊选读对公理的思考1.报刊选读与公理的关系2.公理在英美报刊中的体现3.通过报刊选读理解公理的意义正文:英美报刊选读(辅修)公理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国际交流的加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英美报刊的选读。

作为一种重要的知识来源,英美报刊选读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提高英语阅读能力,更能让我们了解英美社会和文化,拓宽国际视野。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英美报刊选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地进行英美报刊选读,并在此基础上对公理进行思考。

一、英美报刊选读的重要性首先,英美报刊选读能够显著提高我们的英语阅读能力。

通过阅读原汁原味的英语文章,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英语语法、词汇和表达方式,从而提高我们的英语水平。

其次,英美报刊选读有助于我们了解英美社会和文化。

报刊是反映一个国家社会风貌的重要窗口,通过阅读英美报刊,我们可以了解到他们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的信息,进一步加深对英美社会的理解。

最后,英美报刊选读能够拓宽我们的国际视野。

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了解世界各国的情况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

通过阅读英美报刊,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世界,从而为今后的国际交流和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英美报刊的特点英美报刊有很多特点,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新闻报道的及时性和观点鲜明的评论文章。

此外,英美报刊的内容也非常多样化,既有严肃的政治、经济报道,也有轻松的娱乐、体育新闻,满足了不同读者的需求。

三、如何有效地进行英美报刊选读要有效地进行英美报刊选读,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报刊,并培养阅读习惯。

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一些辅助工具,如词典、翻译软件等,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报刊内容。

英美报刊选读教学大纲

英美报刊选读教学大纲

英美报刊选读教学大纲英美报刊选读教学大纲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英语作为一门国际语言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阅读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技能。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扩大词汇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了解不同文化和观点。

因此,英美报刊选读成为了许多英语学习者的首选。

一、选读的目的和意义英美报刊选读旨在帮助学生提高英语阅读能力,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通过选读英美报刊,学生可以了解国际社会的热点话题,拓宽视野,增强对世界的理解。

同时,选读英美报刊也是学习英语语言和文化的有效途径。

二、选读的内容和技巧1. 选读内容英美报刊选读的内容应该包括各个领域的文章,如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文章进行阅读。

例如,对于对国际政治感兴趣的学生,可以选择阅读《纽约时报》等报纸的国际新闻版块;对于对科技发展感兴趣的学生,可以选择阅读《华尔街日报》等报纸的科技专栏。

2. 阅读技巧(1)预读:在阅读文章之前,先浏览标题、副标题和段落开头,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和结构。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并快速找到关键信息。

(2)词汇积累: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生词和短语。

建议学生在阅读之前,先预习一些常见的词汇和短语,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

(3)理解主旨:学生需要学会抓住文章的主旨和要点。

可以通过寻找文章的主题句和关键词来帮助理解。

(4)批判性思维:学生可以对文章中的观点进行思考和评价。

他们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并与他人进行讨论和辩论。

三、选读的评估和反馈为了评估学生的选读能力,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阅读理解题目和写作任务。

通过这些任务,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以及他们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评价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提供及时的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改进阅读技巧和提高选读能力。

四、选读的延伸活动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延伸活动。

例如,学生可以参加英语阅读俱乐部,与其他学生一起讨论和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学生还可以参观当地图书馆或书店,寻找适合自己阅读水平的英美报刊。

英美报刊选读(辅修) 模拟量

英美报刊选读(辅修) 模拟量

英美报刊选读(辅修)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英语已经成为世界上最为广泛使用的语言之一。

对于学习英语的学生来说,阅读英美报刊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阅读英美报刊,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还能够了解和接触到英美国家的文化和社会。

本文将就英美报刊选读这一辅修课程进行模拟量的介绍。

一、课程简介英美报刊选读是为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和了解英美国家社会文化而设置的辅修课程。

该课程通过选读英美国家的报刊杂志,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并且培养学生对英美当地事物的兴趣和了解。

二、课程目标1. 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使其能够更流利、更快速地阅读英文文献;2. 增加学生对英美文化的了解和接触,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3. 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提高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4. 培养学生对国际新闻和文化事件的关注和了解,提高他们的信息获取能力。

三、课程内容1. 报刊选读:学生将选读英美国家的一些知名报刊,如《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泰晤士报》、《卫报》等,以及一些时尚文化杂志和地方性报刊。

2. 课堂讨论:老师会组织学生就所阅读的文章进行讨论,让学生们能够共享自己的理解和看法,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3. 写作训练:学生将通过阅读报刊的文章,进行写作练习,包括对文章内容的总结、评论和转述。

4. 文化交流:学生将有机会了解英美国家的社会文化风俗,学习英美国家的礼仪、习俗和节庆。

四、课程安排英美报刊选读辅修课程一般安排在每周一次的英语听力课后,为期一个学期。

每次课程的内容包含报刊选读、课堂讨论、写作训练和文化交流等几个部分,以确保学生在课堂上有多角度的接触和体验。

五、课程评估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将作为课程评估的主要依据。

主要包括平时的课堂表现、阅读量和书面作业,以及期末考试。

通过学习英美报刊选读这门辅修课程,学生不仅仅能够提高英语水平,更能够拓宽自己的国际视野,增加对英美文化的了解和接触。

英美报刊选读(辅修) 校本

英美报刊选读(辅修) 校本

英美报刊选读(辅修)校本一、介绍1.1 任务概述英美报刊选读(辅修)是一门研究英美报刊的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英美报刊的特点、发展历程和内容特点。

本课程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和报刊阅读实践,并通过选读典型英美报刊文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化素养。

1.2 任务要求本次任务要求根据课程的主题,撰写一篇不少于2000字的文章,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地探讨英美报刊的发展历程、特点和选读方法。

文章的重点应放在选读方法上,通过示范性的例子和实际经验,指导学生如何正确地选读英美报刊,提高阅读效果。

二、英美报刊的发展历程2.1 英美报刊的起源英美报刊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7世纪。

在当时,印刷术的发展为报刊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英国的《泰晤士报》和美国的《纽约时报》是世界上最早的报纸之一。

这些报纸起初主要刊登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新闻,为公众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来源。

2.2 英美报刊的发展特点英美报刊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首先,英美报刊注重客观、公正的新闻报道,追求真实性和可信度。

其次,英美报刊关注全球事务,不仅报道国内新闻,还重点关注国际事务,对全球范围内的重要事件都有深入的报道和分析。

最后,英美报刊注重观点多样性,提供各种观点的报道和评论,为读者提供多元的思考角度。

三、英美报刊的选读方法3.1 确定阅读目标在阅读英美报刊之前,我们需要明确自己的阅读目标。

阅读目标可以是获取新闻资讯、了解英美文化、学习专业知识等。

根据不同的阅读目标,可以选择不同的报刊和文章进行阅读。

3.2 选择适合的报刊根据阅读目标,选择适合的英美报刊是非常重要的。

有些报刊主要报道政治和经济类新闻,适合对时事感兴趣的读者;有些报刊注重文化和艺术类报道,适合对文化艺术有兴趣的读者。

选择适合自己兴趣和需求的报刊,可以提高阅读的兴趣和效果。

3.3 浏览和筛选文章在报刊中浏览和筛选文章是提高阅读效果的关键步骤。

可以先快速浏览整个报纸,看标题和导语,对感兴趣的文章做个初步筛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美报刊选读湖南教育出版社,黎秀石编著,王宗炎审校,1985年第1版读《许国璋文集2》,居然看到一个很熟悉的书,黎秀石编著王宗炎审校的《英美报刊选读》。

我不知道有没有人知道这个书,或者对这个书有印象。

至少,这个书引起了我不少美好回忆。

这个书是很早的一个书了。

后来的十多年里,各个大学,各个出版社出版的相同题目的这类书很多。

但我我看过的同类型的书里面没有一本给我印象深刻过于此书的。

买这个书十分偶然。

大概是读大二期间,学校食堂前临时弄起了个跳蚤市场,专门卖大四即将离校的师兄师姐的书籍磁带等物品。

去转了转,带回两本书。

一本是《顾准文集》,一本就是《英美报刊选读》。

不知道辗转多少人的手了。

大概也是一代传一代吧。

可惜传到我,就放在我的书架上,没有再传下去。

有点惭愧了。

但是也不知道是否有人会看这本书,看了之后还觉得此书真的很不错。

人很多时候是不能一相情愿的。

太早的书了,纸质有点泛黄。

但还好不是那种黄而粗糙并且味道很重的纸(这种书目前图书馆很多见)。

纸张没有味道,也还算细腻。

印刷油墨质量也还好。

也确实经过好几个人的手了,前面的一百页,留有多个人的笔迹。

单词的读音,意义,都在旁边备注着。

字写的很整齐,整个书也就不让人觉得脏。

后几百页就几乎没什么字了。

大概前面几个主人也是读了一些,就没有毅力读下去了。

买的时候就想,晚自修的时候每天读一点吧。

后来每次晚自修就都带着这本书,大概到9、10点的时候,脑袋就会大,有点头疼,教科书什么的,是看不进了。

就拿出《英美报刊选读》,读个10页或者更多。

选文有难有易,有长有短。

关键是注释十分详尽,读的很有兴味。

一个学期下来,一本500多页(回忆,可能有误)的书也就读完了。

以前英文总是上课课文读完了事,第一次读这么多英文。

并且,读的这么有意思。

现在工作生活都和英语无关,但有时候还会拿起英文书读读,也和那时候读此书很有关系。

现在回想起来,此书的优点还真不少。

第一是选材。

当然,限于当初形式和认识的不足,选入的一些篇目有意识形态的限制。

但是从整个书来看,编者对英美报刊是十分熟悉的。

无论是报刊杂志的体裁、题材、表现等等,编者都胸有丘壑。

高屋建瓴,对整个有把握,就知道从中抓取什么。

从所选篇目看,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的大事小事,事实或者消失隐去,现象和意义却都在,即使在今天读来也有历史的回响和当下的借鉴。

报刊选读的时效性是个大问题。

这里可见编者的学识。

和目前一些大学里随便翻几本杂志选几个文章的所谓教授不可同日而语。

本书还有一大看点是注释。

很多书的注释都很精彩,比如钱钟书的《宋诗选注》,真有让人买椟还珠之感。

此书也让人有这个感受。

不单单注释文字,关键是注释文字后面的文化社会内涵,注释题材、文字、现象等在报刊中的体现及意义。

正面说了还不够,从反面再说一下,反面可能还不够,再从另外一个角度说一下。

这个角度在另外一个空间还有他的另一个意义。

所以举一反三,大概就是如此。

作者的注释不是和正文无关的,是完全有机的结合。

在注释中,作者将他几十年报刊的心得一点点传授,有经验,有观点,有心得。

完全无私的奉献,期待的,只是读者用心的阅读聆听。

2005年6月12日于深圳东方居补:不知道有没有人知道这个书,对此书印象很好,写此文感谢此书编者黎秀石先生。

1、中日开创和睦相处的新时代。

/20050708/n226240393.shtml2、日本果真是无条件投降吗?/2001/06/22/riben20010622_7679.htm 日本果真是无条件投降吗?1945年9月2日上午7时半,我沿着舷梯走上停泊在东京湾上的美舰“密苏里”号的甲板上,心情十分激动。

作为重庆《大公报》随英军太平洋舰队的记者,我将亲眼目睹日本的投降签字仪式。

回想这几年中国被日本欺凌的情况,我巴不得国内同胞此时此地能和我一起目睹日本向我国和盟友屈膝投降的实况。

一战胜国战败国都忏悔我国受降的全权代表是当时的军令部长徐永昌上将。

由于中国首先抗击日本侵略,奋战时间最长,九国代表入场的次序以我国为首。

8时15分,徐将军率领着随从5人走向举行受降仪式的甲板。

他精神饱满,态度严肃而沉着。

美国、苏联、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荷兰、新西兰的代表跟随在后面。

8时45分,主持受降仪式的盟军统帅麦克阿瑟到甲板上与各国代表共列。

8时53分,日本降使由美国驱逐舰运到“密苏里”号舰上来。

日本外务大臣重光葵代表日本政府,日军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代表日本大本营前来求降。

9时正,盟国受降仪式开始。

先由麦克阿瑟讲话,他说,各参战国代表聚集于此来签署一项庄严的协定,以使和平得以恢复。

不少在场的记者觉得麦氏的讲话不恰当,把侵略邻国的日本和反侵略的盟国一方求降一方受降的关系,说成是共同做出协定,恢复和平,太为日本留面子了。

这会引起后遗症的。

接着,麦克阿瑟指着甲板上摆好的桌子,叫日本代表前来在降书上签字,先是重光葵,后是梅津美治郎。

受降书签署由麦克阿瑟以盟军统帅的名义首先开始,其次是尼米兹海军上将以美国全权代表的名义签署。

接着是中国全权代表徐永昌将军。

其时是9时10分,我眼眶充满了泪水,一种从来没有感受过的情绪涌上心头。

受降仪式结束后,我走向徐将军,请他说几句话。

徐将军沉思一会儿,一字一句地慢慢地说:“今天是要大家回想的一天。

今天每一位在这里有代表的国家都可以回想一下过去,假如它的良心告诉它有错误,它就应当勇敢地承认错误而忏悔。

”我请徐将军进一步说明“忏悔”的含义。

他稍微摇一下头,不愿再说下去。

事后我想,日本军阀和盲从军国主义的那部分日本人民是造成亚太地区(包括日本本土在内)十多年来大灾难的罪魁祸首,自应认罪忏悔。

但是,战胜国有什么可忏悔的呢?但我想下去,深感徐将军的话有理:中国广土众民,但内战不息,竟被小日本有机可乘,步步进犯,我们招架无力,一再受辱,实在愧对祖宗。

英国自应忏悔。

本世纪初叶,日本侵略野心已暴露无遗,英国却与日本结盟,养虎为患。

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又与法西斯德国缔结互不侵犯条约,助长德、意、日侵略野心,造成全球浩劫。

更可耻的是1941年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在即之时,英国与日妥协,封闭盟军援华物资的惟一陆路交通滇缅路。

及日本打到缅甸,英国政府转而求我国派遣远征军入缅,援助在败中的驻缅英军。

英国政府当年这样敌友不分,今天反思,能不惭愧?美国如果有良心的话,也应该忏悔。

日本已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之时,美国还把大量废铁卖给日本制造枪炮。

更令人气愤的是美国总统罗斯福于1945年2月在苏联的雅尔塔和斯大林背着我国私定秘密协定,把我国在东北属主权范围内的利益划归苏联,作为苏联于德国战败后参加对日作战的交换条件。

美国政府这样子对待抗日流血牺牲最大、奋战时间最长的盟国,能不问心有愧吗?苏联对日作战只有8天,中国抗战8年。

根据什么样的道德标准,苏联在战后可以把日本曾在中国领土内霸占的权益归为己有呢?况且正是由于中国坚持抗战,拖住日本在大陆的兵力,苏联与法西斯德国生死搏斗、危急存亡之时,才得免于受到日本关东军在其背后猛砍一刀。

苏联如有良心,也应问心有愧吧?9月2日我们报道日本投降仪式之时,尚未知道美苏有此密约,但徐永昌将军作为国民党政府的军令部长肯定已经知道了宋子文奉蒋介石之命于1945年8月14日在莫斯科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顺从罗斯福的安排,承认苏联战后享有在长春铁路、旅顺、大连的特权,承认外蒙古独立。

8月14日正是日皇裕仁宣布停战,向中、美、英、苏求降之日。

两件大事在同年同月同日发生。

日皇求降,我们胜利之日,竟是我国当时的政府丧权辱国之时。

太痛心了也是历史上一大讽刺:敌人投降了,我们还向别人送礼,请它参战!二日本果真无条件投降?受降仪式结束之后,东京和前几天一样十分沉寂,到处所见都是被炸毁和烧焦了的房舍。

惟一可以看到的盟国祝捷活动,是在英舰“约克公爵”号桅杆上飘扬着中、英、美、苏的旗帜。

英国太平洋舰队总司令福拉赛上将邀请盟友共庆太平洋战后第一个和平之夜。

在甲板上,美国第三舰队司令海尔赛看见我,对我说:“今天是个伟大的日子,但我们盟国也许做错了一件事。

”我赶紧问他,做错了什么事。

他笑着回答说:“我们大概对待日本人太仁慈了。

我们仍然让他们活着。

”我说,中国人和美国人一样也是心肠软的。

我后来和一位美军上尉谈到对待战后日本的问题。

他说,我们应该消灭侵略者,但日本人民不都是帮凶,其实都是军国主义的受害者。

不过,他怀疑盟国放过了日皇裕仁是否明智之举。

不少同业也谈到这个问题。

此外,还有一个大问号:日本果真是无条件投降了吗?观礼那天,记者手上没有降书全文的复印本,都报道日本无条件投降了,其后细看降书才发现并无“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字句,而只是写着:本代表(指受降代表)兹命令日本帝国大本营应立即对不论在任何位置之一切日本军队及在日本国支配下之一切军队之指挥官,命其本身及在其支配下之一切军队应立即无条件投降。

”军队投降与国家投降,两者区别很大。

1943年11月,中美英举行的开罗会议明确宣告,中美英三国对日继续作战“直至日本无条件投降”。

为什么到日本正式投降之日,无条件变为有条件,废除军国主义的日皇体制变为保全日皇裕仁的地位呢?要解答这两大问题,得从头说起。

日皇于1945年6月22日召集重臣及军方首脑,面谕开始讲和工作。

其时日本败局已定,日皇寄望于苏联出面“调停”交战双方达成“荣誉的和平”。

当时,苏联对日本来说还是个中立国,并且曾和日本签订过中立条约,但是已于1945年4月5日宣布废除此约。

7月27日,日驻苏大使佐藤第二次奉命请求苏联出面调停时,中美英三国向全世界播放《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其主要内容为:日本政府应立即宣布无条件投降;《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日本的军队必须完全解除武装;日本军国主义必须永远铲除;日本战犯将交付审判,阻止日本人民民主的所有障碍必须消除;不准日本保有可供重新武装的工业。

《波茨坦公告》还警告日本政府,如不接受上列条件,日本将面临迅速而完全的毁灭。

日本内阁参议会于8月3日开会,全体通过这样的决议请政府采纳:“日本目前所应采取之惟一方策,即为接受波茨坦宣言。

”但军部仍在内部鼓动少壮派准备本土决战,对内阁参议会自然置之不理,而日皇裕仁则再求苏联出面调停。

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约日本驻苏大使于8日晚会谈。

6日这一天,日本政府正在盼望不久有好消息从莫斯科传来之时,他们听到的却是美国在广岛投下第一个原子弹的爆炸声。

广岛全市顿成废墟,居民死伤无数。

日皇裕仁至此决心从速结束战争,因此更焦急地等待苏联的复音。

佐藤8日得到的答复却是:苏联当天对日宣战。

苏联原来和美英约定8月下旬参战的,如今提早显然是由于美国使用原子弹,估计日本投降在即,不立刻“赶上车”就享受不了罗斯福叫蒋介石送上的礼物(即苏联享有在长春铁路、旅顺、大连的特权)了。

8月9日美国扔了第二个原子弹,长崎居民和广岛一样死伤无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