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轻骨料混凝土技术
轻骨料混凝土技术完整版

轻⾻料混凝⼟技术完整版轻⾻料混凝⼟技术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轻⾻料混凝⼟技术⽤轻粗⾻料、轻细⾻料(或普通砂)、⽔泥胶凝材料和⽔配制⽽成的混凝⼟,称之为轻⾻料混凝⼟。
若粗、细⾻料均是轻质材料,⼜称全轻⾻料混凝⼟。
若粗⾻料为轻质,细⾻料全部或部分采⽤普通砂,则称砂轻混凝⼟。
轻⾻料混凝⼟⼀般⽤⽔泥胶凝材料,但有时也⽤⽯灰、⽯膏硫磺、沥青等作为胶凝材料。
⼀、概述轻⾻料混凝⼟与普通混凝⼟不同之处,在于⾻料中存在着⼤量空隙,也正是如此,才赋予其许多优越的性能。
轻⾻料混凝⼟具有轻质、⾼强、保温和耐⽕等性能特点,并且变形性能良好,由于弹性模量较低,在⼀般情况下,其收缩和徐变也较⼤。
虽然多孔轻⾻料的强度低于普通⾻料,但是由于轻⾻料的孔隙在拌和料搅拌时具有吸⽔作⽤,造成轻⾻料颗粒表⾯的局部低⽔灰⽐,增加了⾻料与⽔泥⽯的粘结⼒。
这样,在⾻料周围形成了坚强的⽔泥⽯外壳,约束了⾻料的横向变形,使得⾻料在混凝⼟中处于三向受⼒状态,从⽽提⾼了⾻料的极限强度,使得轻⾻料混凝⼟的强度与普通混凝⼟接近。
⼆、轻⾻料混凝⼟的主要技术指标轻⾻料混凝⼟除满⾜普通混凝⼟的技术要求外,还需要满⾜下⾯的要求:(1)砂轻混凝⼟和全轻混凝⼟宜采⽤松散体积法进⾏配合⽐计算,砂轻混凝⼟也可采⽤绝对体积法。
配合⽐计算中粗细⾻料⽤量均应以⼲燥状态为基准。
(2)根据设计要求的轻⾻料混凝⼟的强度等级、混凝⼟的⽤途,确定粗细⾻料的种类和粗⾻料的最⼤粒径;(3)测定粗⾻料的堆积密度、筒压强度和 1h 吸⽔率,并测定细⾻料的堆积密度。
各种轻⾻料混凝⼟性能指标三、轻⾻料混凝⼟施⼯技术1、轻⾻料的堆放和运输应符合下列要求:轻⾻料应按不同品种分批运输和堆放,不得混杂;轻粗⾻料运输和堆放应保持颗粒混合均匀,减少离析。
采⽤⾃然级配时,堆放⾼度不宜超过2m ,并应防⽌树叶、泥⼟和其他有害物质混⼊;轻砂在堆放和运输时,宜采取防⾬措施,并防⽌风刮飞扬。
超高层建筑用轻骨料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超高层建筑用轻骨料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叙述:1. 轻骨料混凝土的概念和特点:概述轻骨料混凝土的定义和其与传统混凝土的区别。
轻骨料混凝土是一种以轻骨料替代部分或全部传统骨料制备而成的混凝土,其相对密度较低,具有较轻的重量和优异的隔热性能。
由于其独特的物理性质,轻骨料混凝土在超高层建筑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 超高层建筑对轻骨料混凝土的需求背景:介绍目前超高层建筑发展的趋势和对建筑材料的要求。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超高层建筑在城市中日益增多。
然而,传统混凝土由于其重量和热性能等方面的限制,不足以满足超高层建筑对建筑材料的要求。
轻骨料混凝土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成为超高层建筑的理想选材。
3. 文章的重要性与研究意义:阐述撰写此文的目的和意义。
超高层建筑用轻骨料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的研究对于提高超高层建筑的结构安全性、减少建筑重量、改善隔热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规范化的应用技术规程,可以促进轻骨料混凝土在超高层建筑领域的推广和应用,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通过以上内容的叙述,读者能够了解文章探讨的主题和意义,并对轻骨料混凝土在超高层建筑中的应用背景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讨论和分析超高层建筑用轻骨料混凝土的应用技术规程。
第一部分是引言部分,概述了本文的背景和目的。
在1.1概述中,介绍了超高层建筑对轻骨料混凝土的需求,说明了为什么研究和应用轻骨料混凝土在超高层建筑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1.2文章结构中,概括了本文的各个部分及其内容,帮助读者了解文章的整体框架。
在1.3目的中,明确了本文的目标,即为读者提供超高层建筑用轻骨料混凝土的应用技术规程。
第二部分是正文部分,将分为两个小节进行论述。
在2.1超高层建筑对轻骨料混凝土的需求中,详细介绍了超高层建筑对轻骨料混凝土的需求背景和要求。
包括轻骨料混凝土在超高层建筑中的应用优势,例如减少自重、提高抗震性能等。
(整理)轻骨料混凝土施工技术交底

以天然多孔轻骨料或人造陶粒作粗骨料,天然砂或轻砂作细骨料,用硅酸盐水泥、水和外加剂(或不掺外加剂)按配合比要求配制而成的干表观密度不大于1950kg/m的混凝土。
轻骨料混凝土具有密度小、保温性好、抗震性好,适用于高层及大跨度建筑。
轻骨料混凝土按细骨料不同,又分为全轻混凝土和砂轻混凝土。
[1]采用轻砂做细骨料的,称为全轻混凝土;由普通砂,或部分轻砂做细骨料的,称为砂轻混凝土。
中文名称:轻骨料混凝土英文名称:light aggregate concrete定义:由天然轻骨料(如浮石)或人造轻骨料(如陶粒)或工业废料轻骨料(如矿渣珠)加水泥和水拌制成的重度小于18—19.5kN/m3的混凝土。
应用学科:水利科技(一级学科);工程力学、工程结构、建筑材料(二级学科);建筑材料(水利)(三级学科)轻骨料混凝土的组成材料(1)水泥一般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水泥、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及粉煤灰水泥。
(2)轻骨料轻粗骨料——粒径在5mm以上,堆积密度小于1000k8/m^3;轻细骨料——粒径不大于5mm,堆积密度小于1200k8/m^3。
轻骨料按原料来源分有三类:①工业废料轻骨料——如粉煤灰陶粒、膨胀矿渣珠、自燃煤矸石、煤渣及其轻砂。
②天然轻骨料——如浮石、火山渣及其轻砂。
③人造轻骨料——如页岩陶粒、黏土陶粒、膨胀珍珠岩骨料及其轻砂。
轻骨料的堆放和运输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轻骨料应按不问品种分批运输和堆放,避免混杂。
②轻粗骨料运输和堆放应保持颗粒混合均匀,减少离析。
采用自然级配时,其堆放高度不宜超过2m,并应引方止树叶、泥土和具他有害物质混入。
③轻砂在堆放和运输时,宜采取防雨措施,在气温5℃以上的季节施工时,可根据工程需要,对轻粗竹料进行预湿处理。
预湿时间可根据外界气温和来料的自然含水状态确定,一般应提前半天或一天对骨料进行淋水、预湿,然后滤干水分进行投料。
在气温5℃以下时,不宜进行预湿处理,(3)水要求同普通混凝土。
技术交底(轻骨料混凝土垫层)

交底提要:轻骨料混凝土楼(地)面垫层 2003年11月12日一、施工准备1.材料及主要机具1.1粘土陶粒:粒径5~30mm,松散密度为580~680kg/m3,吸水率8.3%~10%(干燥状态下1h计),粉末及粒径小于5mm的含量应小于5%。
1.2砂:中砂或粗砂,含泥量不大于5%。
1.3水泥:强度等级为3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
1.4主要机具:混凝土搅拌机、磅秤、手推车、平板振捣器、平锹、拍板、铁滚筒、小铁锤、錾子、钢丝刷、毛刷、半截大桶、小水桶、胶皮水管、木抹子、小水壶、2~3m木杠、5mm和30mm孔径筛子等。
2.作业条件2.1主体结构工程质量已办完验收手续,门框安装完,+50cm水平标高线已弹在四周墙上。
2.2穿过楼板的暖卫管线已安装完,管洞已浇筑细石混凝土并填塞密实。
铺设在楼板上的电气管线已办完隐检手续。
2.3轻骨料混凝土的配合比已通过试验室试配确定。
2.4卫生间第一层防水层已施工完毕,进行了闭水试验经过了验收。
3.厚度:3.1户内起居厅、卧室、走道:以建筑楼(地)面成活标高减去15mm的实木复合地板构造层和20mm的1:3水泥砂浆找平层(共35mm)为垫层上标高。
3.2户内厨房:成活面标高减去厨房合成石厚度(15~20mm并以甲方提供的实物样板厚度为准)和粘结层的厚度(25~30mm)为垫层上标高。
3.3户内卫生间:290~300高,并根据主、客卫的楼(地)面做法厚度和其上部的各构造层做法厚度作适当调整。
4.本工程的轻骨料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CL7.5,二、操作工艺1.工艺流程:基层处理→找标高弹水平控制线→陶粒过筛、水闷→搅拌→铺设陶粒混凝土→养护2.基层处理:在浇筑陶粒混凝土垫层之前将混凝土楼板基层进行处理,把粘结在基层上的松动混凝土、砂浆等用錾子剔掉,用钢丝刷刷掉水泥浆皮,然后用扫帚扫净。
3.找标高弹水平控制线:根据墙上的+50cm水平标高线,往下量测出垫层标高,弹在四周墙上。
轻骨料混凝土

2混凝土技术2.1高耐久性混凝土高耐久性混凝土是通过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和生产工艺的优化,并采用优质矿物微细粉和高效减水剂作为必要组分来生产的具有良好施工性能,满足结构所要求的各项力学性能,耐久性非常优良的混凝土。
1.主要技术内容(1)原材料和配合比的要求1)水胶比(W/B )≤0.38。
2)水泥必须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规定的水泥,如硅酸盐水泥,普硅硅酸盐水泥或复合硅酸盐水泥,不得选用立窑水泥。
3)粗骨料的压碎指标值≤10%,D max ≤25mm,采用15~25mm 和5~15mm 二级配合,饱和吸水率<2.0%,且无碱活性。
4)采用优质矿物微细粉和高效减水剂是高耐久性混凝土的特点。
矿物微细粉宜采用硅粉、粉煤灰、磨细矿渣及天然沸石粉等,所用的矿物微细粉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且宜达到优品级。
矿物微细粉等量取代水泥的最大量一般为,硅粉≤10%,粉煤灰≤30%,矿渣≤50%,天然沸石粉≤10%,复合微细粉≤50%。
5)配合比设计强度应符合以下公式:σ645.1,,+k cu o cu f f >式中:o cu f ,——混凝土配置强度(MPa );k cu f ,——混凝土强度标准值(MPa ); σ——强度标准差,无统计数据时,商品混凝土可取5.5~6.5MPa 。
(2)耐久性设计的要求1)处于常规环境的混凝土结构,满足所处的环境条件下服役年限提出的要求。
如抗碳化耐久性要求B W /≤%3.3883.5⎪⎭⎫ ⎝⎛+⨯t a C式中:W/B——水胶比;C——钢筋保护层厚度(cm);a——碳化区分系数,室内1.7,室外1.0;t——结构设计使用年限。
2)对于处于严酷环境的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应根据工程所处环境条件,应按《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50467进行耐久性设计,考虑的环境劣化因素有:①抗冻害耐久性要求:a)根据不同冻害地区确定最大水胶比;b)不同冻害地区的耐久性指数k;c)受除冰盐冻融循环作用时,应满足单位剥蚀量的要求;d)处于有冻害环境的,必须掺入引气剂,引气量应达到4%~5%。
轻骨料混凝土详解(一)2024

轻骨料混凝土详解(一)引言概述轻骨料混凝土是一种由骨料、水泥浆和空气组成的混凝土。
其特点是密度低、重量轻、保温性能好、抗裂性能强等。
本文将深入探讨轻骨料混凝土的特点、应用领域以及施工要点。
正文内容一、轻骨料混凝土的特点1.低密度:轻骨料混凝土的密度通常在500 kg/m³以下。
2.重量轻:由于骨料使用轻质骨料,轻骨料混凝土的重量比一般混凝土低。
3.保温性能好:空气孔隙的存在使轻骨料混凝土的热传导系数较低,从而提高其保温性能。
4.抗裂性能强:轻骨料混凝土以骨料颗粒间的接触点为支撑,互相牵制,从而提高了抗裂性能。
5.施工性能好:轻骨料混凝土具有较好的流动性,便于施工和浇筑。
二、轻骨料混凝土的应用领域1.建筑领域:轻骨料混凝土在高层建筑、地下室、墙体、隔墙等方面的应用广泛。
2.道路工程:轻骨料混凝土能够减轻道路负荷,提高道路的承载能力。
3.绿化工程:轻骨料混凝土能够减轻绿化区域的负荷,保护植物根系。
4.防冻工程:轻骨料混凝土的保温性能使其在防冻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5.水利工程:轻骨料混凝土可用于堤坝、渠道等水利工程的建设,减轻结构荷载。
三、轻骨料混凝土的施工要点1.骨料选择:选择适合的轻质骨料,如轻骨料、膨胀骨料等。
2.水液比控制:合理控制水液比,确保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强度。
3.掺合料控制:适量加入掺合料,如矿渣粉、粉煤灰等,提高混凝土的性能。
4.搅拌工艺:采用合理的搅拌工艺,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质量。
5.养护过程:合理进行养护,控制初凝时间和养护期,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总结轻骨料混凝土具有低密度、重量轻、保温性能好、抗裂性能强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建筑、道路、绿化、防冻、水利工程等领域。
在施工过程中,选择合适的骨料、控制水液比、加入适量的掺合料,采用合理的搅拌工艺和养护措施,能够保证轻骨料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
(整理)轻骨料混凝土施工技术交底

以天然多孔轻骨料或人造陶粒作粗骨料,天然砂或轻砂作细骨料,用硅酸盐水泥、水和外加剂(或不掺外加剂)按配合比要求配制而成的干表观密度不大于1950kg/m的混凝土。
轻骨料混凝土具有密度小、保温性好、抗震性好,适用于高层及大跨度建筑。
轻骨料混凝土按细骨料不同,又分为全轻混凝土和砂轻混凝土。
[1]采用轻砂做细骨料的,称为全轻混凝土;由普通砂,或部分轻砂做细骨料的,称为砂轻混凝土。
中文名称:轻骨料混凝土英文名称:light aggregate concrete定义:由天然轻骨料(如浮石)或人造轻骨料(如陶粒)或工业废料轻骨料(如矿渣珠)加水泥和水拌制成的重度小于18—19.5kN/m3的混凝土。
应用学科:水利科技(一级学科);工程力学、工程结构、建筑材料(二级学科);建筑材料(水利)(三级学科)轻骨料混凝土的组成材料(1)水泥一般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水泥、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及粉煤灰水泥。
(2)轻骨料轻粗骨料——粒径在5mm以上,堆积密度小于1000k8/m^3;轻细骨料——粒径不大于5mm,堆积密度小于1200k8/m^3。
轻骨料按原料来源分有三类:①工业废料轻骨料——如粉煤灰陶粒、膨胀矿渣珠、自燃煤矸石、煤渣及其轻砂。
②天然轻骨料——如浮石、火山渣及其轻砂。
③人造轻骨料——如页岩陶粒、黏土陶粒、膨胀珍珠岩骨料及其轻砂。
轻骨料的堆放和运输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轻骨料应按不问品种分批运输和堆放,避免混杂。
②轻粗骨料运输和堆放应保持颗粒混合均匀,减少离析。
采用自然级配时,其堆放高度不宜超过2m,并应引方止树叶、泥土和具他有害物质混入。
③轻砂在堆放和运输时,宜采取防雨措施,在气温5℃以上的季节施工时,可根据工程需要,对轻粗竹料进行预湿处理。
预湿时间可根据外界气温和来料的自然含水状态确定,一般应提前半天或一天对骨料进行淋水、预湿,然后滤干水分进行投料。
在气温5℃以下时,不宜进行预湿处理,(3)水要求同普通混凝土。
轻骨料混凝土技术规程

在上周确定了要选择陶粒的种类和陶粒用量,本周联系了几家当地的陶粒厂,有一家说近期会运一批陶粒来福州,到时会送我们一些。
有一家提供了陶粒的检验报告,详见附件Io另外一家将陶粒的检验报告寄过来,目前还没收到。
本周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了重新的计算。
以确定在材料到达时能及时开展实验。
配合比设计参照《轻骨料混凝土技术规程》(JGJ51-2002)。
计算过程如下所示:1、确定试配强度力”°之力办+l∙645b (I)式中fcu,o:轻骨料混凝土的试配强度(MPa);ΛMΛ:轻骨料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即强度等级)(MPa)'本次试配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LC30,将值带入公式(1)中可得,f cuo≥30+1.645×5=38.225MPa因此试配强度取40MPa02、选择水泥用量轻骨料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可按表2选用。
以湖北宜昌圆形陶粒为例,当试配强度为40MPa时,水泥用量选择450kg∕n√.本次所选用的水泥为矿渣硫酸钠水泥,其中各组分的质量比为矿渣:普通硅酸盐水泥:硫酸钠=85:10:5。
因此可以算的矿渣、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硫酸钠的用量分别是382.5kg、45kg、22.5kgo3、选择净用水量轻骨料混凝土的净用水量可按表3选用。
表3轻骨料混凝土的净用水量(kg∕m3)轻骨料混凝土用途坍落度(mm)净用水量(kg∕m3)现浇混凝土:(1)机械振捣(2)人工振捣或钢筋密集50-100280180-225200~230选择机械振捣的现浇混凝土,净用水量选择200kg∕m3.4、选择砂率轻骨料混凝土的砂率可按表4选用。
表4轻骨料混凝土的砂率轻骨料混凝土用途细骨料品种砂率(%)现浇混凝土轻砂—普通砂35-45以湖北宜昌圆形陶粒为例。
本次选用的是普通砂,因此砂率选取35%。
5、计算粗细骨料用量:m a=v a×Pap式中匕: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细骨料绝对体积(a?);W c:每立方米混凝上的水泥用量(kg),取450kg;Pc∙∙水泥的相对密度,取2.932;m wn:每立方米混凝上的净水用量(kg),取200kg;P卬:水的密度,取=1.0;Sp:水的密度,取=1.0;匕:每立方米混凝土的轻粗骨料绝对体积(m3);p s:砂的相对密度,取2.61;(2)(3)(4)(5)fn S =vs×PspA p :细骨料的颗粒表观密度(kg∕r 113),取=2610kg∕m 3;P api 轻粗骨料的颗粒表观密度(kg∕m 3),取1478kg∕nΛ将数值带入式⑵、⑶、(4)、(5)中可得:K= 1÷1OOO ×35%=0.226W 3S12.9321)m s -0.226×2610=589.86女gιn u =0.42×1478=620.76Ag6、计算总用水量总用水量为净用水量加附加用水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轻骨料混凝土技术
用轻粗骨料、轻细骨料(或普通砂)、水泥胶凝材料和水配制而成的混凝土,称之为轻骨料混凝土。
若粗、细骨料均是轻质材料,又
称全轻骨料混凝土。
若粗骨料为轻质,细骨料全部或部分采用普通砂,则称砂轻混凝土。
轻骨料混凝土一般用水泥胶凝材料,但有时也用石灰、石膏硫磺、沥青等作为胶凝材料。
一、概述
轻骨料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不同之处,在于骨料中存在着大量空隙,也正是如此,才赋予其许多优越的性能。
轻骨料混凝土具有轻质、高强、保温和耐火等性能特点,并且变形性能良好,由于弹性模量较低,在一般情况下,其收缩和徐变也较大。
虽然多孔轻骨料的强度低
于普通骨料,但是由于轻骨料的孔隙在拌和料搅拌时具有吸水作用,
造成轻骨料颗粒表面的局部低水灰比,增加了骨料与水泥石的粘结
力。
这样,在骨料周围形成了坚强的水泥石外壳,约束了骨料的横向
变形,使得骨料在混凝土中处于三向受力状态,从而提高了骨料的极限强度,使得轻骨料混凝土的强度与普通混凝土接近。
二、轻骨料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指标
轻骨料混凝土除满足普通混凝土的技术要求外,还需要满足下面的要求:
(1)砂轻混凝土和全轻混凝土宜采用松散体积法进行配合比计算,
砂轻混凝土也可采用绝对体积法。
配合比计算中粗细骨料用量均应以干燥状态为基准。
(2)根据设计要求的轻骨料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混凝土的用途,确
定粗细骨料的种类和粗骨料的最大粒径;
(3)测定粗骨料的堆积密度、筒压强度和 1h 吸水率,并测定细骨料的堆积密度。
各种轻骨料混凝土性能指标
三、轻骨料混凝土施工技术
1、轻骨料的堆放和运输应符合下列要求:
轻骨料应按不同品种分批运输和堆放,不得混杂;轻粗骨料运输和堆放应保持颗粒混合均匀,减少离析。
采用自然级配时,堆放高度不宜
超过2m ,并应防止树叶、泥土和其他有害物质混入;轻砂在堆放
和运输时,宜采取防雨措施,并防止风刮飞扬。
在气温高于或等于5 ℃的季节施工时,根据工程需要,预湿时间可按外界气温和来料的自然含水状态确定,应提前半天或一天对轻粗骨料进行淋水或泡水预湿,然后滤干水分进行投料。
在气温低于 5 ℃时,不宜进行预湿处理。
2、拌和物拌制
应对轻粗骨料的含水率及其堆积密度进行测定。
在批量拌制轻骨料混凝土拌和物前进行测定;在批量生产过程中抽查测定;雨天施工或发现拌和物稠度反常时进行测定;对预湿处理的轻粗骨料,可不测其含水率,但应测定其湿堆积密度;轻骨料混凝土生产时,砂轻混凝土拌
和物中的各组分材料应以质量计量;全轻混凝土拌和物中轻骨料组分可采用体积计量,但宜按质量进行校核;轻粗、细骨料和掺和料的质
量计量允许偏差为±3%;水、水泥和外加剂的质量计量允许偏差为±2%;轻骨料混凝土拌和物必须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搅拌;轻骨料混凝土全部加料完毕后的搅拌时间,在不采用搅拌运输车运送混凝土拌和物时,砂轻混凝土不宜少于3min ;全轻或干硬性砂轻混凝土宜为3 ~4min 。
对强度低而易破碎的轻骨料,应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搅拌时间。
3、拌和物浇筑和成型
轻骨料混凝土拌和物浇筑倾落的自由高度不应超过 1.5m 。
当倾落高度大于 1.5m 时,应加串筒、斜槽或溜管等辅助工具;轻骨料混凝土
拌和物应采用机械振捣成型。
对流动性大、能满足强度要求的塑性拌和物以及结构保温类和保温类轻骨料混凝土拌和物,可采用插捣成
型;干硬性轻骨料混凝土拌和物浇筑构件,应采用振动台或表面加压成型;现场浇筑的大模板或滑模施工的墙体等竖向结构物,应分层浇筑,每层浇筑厚度宜控制在300 ~350mm ;浇筑上表面积较大的构件,当厚度小于或等于200mm 时,宜采用表面振动成型;当厚度大于200mm 时,宜先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密实后,再表面振捣;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时,插人间距不应大于棒的振动作用半径的一倍。
连续多层浇筑时,插入式振捣器应插入下层拌和物约50mm ;振捣延续时间应以拌和物捣实和避免轻骨料上浮为原则。
振捣时间应根据拌和物稠度和振捣部位确定,宜为10 ~30s ;浇筑成型后,宜采用拍板、刮板、辊子或振动抹子等工具,及时将浮在表层的轻粗骨料
颗粒压人混凝土内。
若颗粒上浮面积较大,可采用表面振动器复振,
使砂浆返上,再作抹面。
4、养护和缺陷修补
轻骨料混凝土浇筑成型后应及时覆盖和喷水养护。
采用自然养护时,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矿渣水泥拌制的轻骨料混凝土,湿
养护时间不应少于7d ;用粉煤灰水泥、火山灰水泥拌制的轻骨料混凝土及在施工中掺缓凝型外加剂的混凝土,湿养护时间不应少于
14d 。
轻骨料混凝土构件用塑料薄膜覆盖养护时,全部表面应覆盖严密,保持膜内有凝结水。
轻骨料混凝土构件采用蒸汽养护时,成型后
静停时间不宜少于2h ,并应控制升温和降温速度。
保温和结构保温
类轻骨料混凝土构件及构筑物的表面缺陷,宜采用原配合比的砂浆修补。
结构轻骨料混凝土构件及构筑物的表面缺陷可采用水泥砂浆修
补。
三、质量保证措施
由于轻骨料的松堆密度小和多孔结构吸水的特性,使其配制的混凝土拌和物的性质呈现某些特点,在施工甲必须加以注意才能保证工程质量。
(1)轻骨料的储存和运输应尽量保持其颗粒混合均匀,避免大小分离。
因为不同粒径的轻骨料其颗粒松堆妻譬、吸水率和强度等都不相同,对混凝土的和易性强度和堆密度都会有影响。
因此,工程实践证
明对轻骨料进行预湿处理是比较适宜的,尤其是对于吸水率大于10%的轻骨料或搅拌至浇灌时间间隔较长的场合。
(2)搅拌轻骨料混凝土时,加水的方式有一次加水和二次加水两种:若轻骨料吸水速度较快,或采用预湿骨料时,则可将水泥、骨料和
全部水一次加入搅拌机内。
如采用干燥骨料,其吸水速度又较慢时,则宜分二次加水,即先将
粗轻骨料和?拌和水加入,其目的为了预湿骨料,搅拌后接着将水泥、砂和剩余水加入搅拌机内搅拌。
若掺外加剂,宜在骨料预湿润后加入,否则将易被轻骨料吸收而降低其效果。
(3)轻骨料混凝土,尤其是全轻骨料混凝土,不宜采用自落式搅拌
机搅拌,因为轻骨料混凝土堆密度小,靠自落效果不佳,尤其是搅拌
全轻骨料混凝土时,筒内壁上会粘附相当数量的水泥砂浆,影响轻骨
料混凝土配合比的准确性。
因此,宜选用强制式搅拌机为宜,而且总
搅拌时间一般不得小于45min,从搅拌机卸出后至浇灌成型的时间,不宜超过3分钟。
(4)运输轻骨料混凝土拌和物时,由于组成材料的颗粒堆密度较大,所以应当注意防止拌和物离析。
浇灌时,拌和物竖向自由降落的高度不应大于1.5米。
(5)轻骨料混凝土拌和物的堆密度小,所以上层混凝土施加于下层
混凝土上的附加荷载也较小,而且内部的衰减较大,其浇筑的工作量较普通混凝土大。
(6)轻骨料混凝土浇筑后一般采用振动捣实,当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时,其作用半径为普通混凝土的?,因此插点间距也要缩小?。
当遇到轻骨料与砂浆的堆密度相差较大时,在振捣过程中容易使轻骨料上浮而砂浆下沉,产生分层离析现象,因此必须防止振动过度。
(7)轻骨料内部所吸收的水分,随着混凝土表面水分的蒸发,会从
骨料向水泥石迁移。
因此,在一般时间内能自动供给水泥水化用水,
造成良好的水化反应条件。
(8)在比较温和潮湿的环境中,轻骨料混凝土不需要特殊养护措施,而在热天,必须加强养护,防止表面失水太快,造成混凝土内外湿度相差太大而出现表面网状收缩裂纹。
采取的保湿养护措施如洒水、塑料布覆盖等。
每天洒水4到6次,且不得少于7天。
(9)雨天不宜施工,如必须施工时需采取防雨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