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骨料混凝土
轻骨料混凝土

轻骨料混凝土在建筑领域,材料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始终是推动行业进步的重要力量。
轻骨料混凝土,作为一种具有独特性能和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型建筑材料,正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青睐。
轻骨料混凝土,顾名思义,是指采用轻骨料替代普通骨料配制而成的混凝土。
那么,什么是轻骨料呢?常见的轻骨料有陶粒、页岩陶粒、粉煤灰陶粒、膨胀珍珠岩等。
这些轻骨料具有质轻、多孔的特点,使得轻骨料混凝土在重量上较普通混凝土大幅减轻。
与传统的普通混凝土相比,轻骨料混凝土具有诸多显著的优点。
首先就是其轻质的特性。
由于轻骨料本身的密度较小,使得轻骨料混凝土的干表观密度一般在 800 千克/立方米至 1950 千克/立方米之间,相比普通混凝土 2400 千克/立方米左右的干表观密度,轻骨料混凝土在减轻建筑物自重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这对于高层建筑、大跨度结构等对自重较为敏感的建筑来说,意义重大。
减轻了自重,不仅可以降低基础造价,还能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其次,轻骨料混凝土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
其多孔的结构能够有效地阻止热量的传递,使得建筑物在夏季能够保持凉爽,冬季能够减少热量散失,从而降低能源消耗,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在如今倡导绿色建筑、节能环保的大背景下,这一性能无疑使其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再者,轻骨料混凝土的耐久性也较为出色。
由于轻骨料的多孔结构能够吸收和缓冲外界环境对混凝土的侵蚀作用,使得其抗渗性、抗冻性等耐久性指标优于普通混凝土。
这意味着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轻骨料混凝土结构能够更长时间地保持良好的工作性能,减少维修和更换的成本。
在力学性能方面,虽然轻骨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相对普通混凝土可能略低,但通过合理的配合比设计和生产工艺控制,可以满足大多数工程的要求。
而且,其抗拉强度、抗剪强度等力学性能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优于普通混凝土。
轻骨料混凝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住宅建筑中,可用于非承重的隔墙、楼板等部位,既能减轻自重,又能提高保温性能。
在桥梁工程中,可用于减轻桥梁上部结构的自重,增加桥梁的跨越能力。
轻骨料混凝土

幻灯片1轻骨料混凝土幻灯片2第一节概述定义:容重小于1900kg/m3的混凝土称作轻混凝土。
作用:轻混凝土主要用作保温隔热材料,也可以作为结构材料使用。
一般情况下,容重较小的轻混凝土强度也较低,但保温隔热性能较好;容重较大的轻混凝土强度也较高,可以用作结构材料。
幻灯片3第一节概述分类:(1)轻集料混凝土。
这是一种以容重较小的轻粗集料、轻砂(或普通砂)水泥和水配制成的混凝土。
制成的轻集料混凝土容重为700~l900kg/m3,强度可达5~50MPa。
(2)多孔混凝土。
该混凝土是在混凝土砂浆或净浆中引入大量气泡而制得的混凝土。
根据引气的方法不同,又分为加气混凝土和泡沫混凝土两种。
多孔混凝土的干容重为300~800kg/m3,是轻混凝土中容重最小的混凝土。
但由于其强度也较低,一般干态强度为5.0~7.0MPa,主要用于墙体或屋面的保温。
幻灯片4第一节概述(3)轻集料多孔混凝土。
是在轻集料混凝土和多孔混凝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轻混凝土,即在多孔混凝土中掺加一定比例的轻集料.该混凝土干容重在950~1000kg/m3时,强度可达7.5~10.0MPa。
幻灯片5第一节概述(4)大孔混凝土(或无砂大孔混凝土)。
这是一种由粒径相近的粗集料、水泥和水为原料配制成的混凝土。
由于粗集料粒径相近而又无细集料(砂),或仅有很少细集料对粗集料起粘结作用而无多余的水泥浆填充空隙,使混凝土内部形成很多大孔,从而降低容重,增加保温隔热性能。
无砂大孔混凝土根据所用的集料是轻集料还是普通集料,容重可在1000~1900 kg/m3之间,强度一般为5.0~15.0MPa。
幻灯片6一.轻集料混凝土的分类(1)按用途分类,见表1。
幻灯片7(2)根据粗集料的种类,又可以把轻集料混凝土分成以下几种。
①工业废料轻集料混凝土,如粉煤灰陶粒混凝土,煤矸石混凝土等。
②天然轻集料混凝土,如浮石混凝土,火山渣混凝土等。
③人造轻集料混凝土,如粘土陶粒混凝土,页岩陶粒混凝土等。
轻骨料混凝土强度等级

轻骨料混凝土强度等级【原创实用版】目录1.轻骨料混凝土的定义和特点2.轻骨料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划分3.影响轻骨料混凝土强度的因素4.轻骨料混凝土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5.轻骨料混凝土的发展前景正文一、轻骨料混凝土的定义和特点轻骨料混凝土,又称为轻混凝土,是指用轻砂、普通砂、陶粒、浮石等轻质骨料和水泥、水等原料制成的混凝土。
轻骨料混凝土具有以下特点:1.密度低:由于使用了轻质骨料,轻骨料混凝土的密度较低,通常在1500-2000kg/m之间,相较于普通混凝土密度较低。
2.强度适中:轻骨料混凝土的强度受轻质骨料的影响,通常在C15-C50 之间,适用于一些对强度要求不是很高的建筑结构。
3.耐久性好:轻骨料混凝土中的轻质骨料可以有效减轻混凝土内部的自重,减少裂缝的产生,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二、轻骨料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划分我国现行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将轻骨料混凝土分为以下几个强度等级:1.C15:抗压强度在 15MPa 以下的轻骨料混凝土;2.C20:抗压强度在 20MPa 以下的轻骨料混凝土;3.C25:抗压强度在 25MPa 以下的轻骨料混凝土;4.C30:抗压强度在 30MPa 以下的轻骨料混凝土;5.C35:抗压强度在 35MPa 以下的轻骨料混凝土;6.C40:抗压强度在 40MPa 以下的轻骨料混凝土;7.C45:抗压强度在 45MPa 以下的轻骨料混凝土;8.C50:抗压强度在 50MPa 以下的轻骨料混凝土。
三、影响轻骨料混凝土强度的因素影响轻骨料混凝土强度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1.轻骨料类型:不同类型的轻骨料对混凝土的强度影响不同,一般来说,陶粒、浮石等轻骨料强度较高,普通砂、石灰石等轻骨料强度较低。
2.轻骨料粒径:轻骨料粒径对混凝土强度影响较大,粒径过小或过大都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
一般来说,轻骨料粒径在 5-20mm 时,混凝土强度较高。
3.水泥强度等级:水泥强度等级对轻骨料混凝土强度影响较大,高强度等级水泥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轻骨料混凝土

轻骨料混凝土在建筑领域中,材料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始终是推动行业进步的重要力量。
其中,轻骨料混凝土以其独特的性能和优势,逐渐成为了备受关注的新型建筑材料。
轻骨料混凝土,顾名思义,是一种使用轻骨料替代部分或全部普通骨料配制而成的混凝土。
那么,什么是轻骨料呢?常见的轻骨料包括陶粒、膨胀珍珠岩、浮石等,这些材料具有质轻、多孔等特点。
与传统的普通混凝土相比,轻骨料混凝土具有许多显著的优点。
首先,其重量较轻。
这一特点在现代建筑中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高层建筑和大跨度结构中。
较轻的自重可以减少建筑物的基础负荷,降低地基处理成本,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想象一下,在地震来临时,建筑物自身重量越轻,所受到的地震力也就相对越小,从而提高了建筑物在地震中的安全性。
其次,轻骨料混凝土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
这使得它在节能建筑中大展身手。
在寒冷的冬季,它能有效地阻止室内热量的散失;在炎热的夏季,又能阻隔外部热量的传入,从而降低建筑物的能耗,减少对空调和采暖设备的依赖,为节能减排做出贡献。
再者,轻骨料混凝土还具有较好的耐火性能。
在火灾发生时,它能够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结构的稳定性,为人员疏散和消防救援争取宝贵的时间。
在实际应用中,轻骨料混凝土的用途十分广泛。
在住宅建筑中,它可以用于墙板、楼板等部位,不仅减轻了建筑物的自重,还提高了居住的舒适度。
在桥梁工程中,轻骨料混凝土能够减轻桥梁结构的自重,增加桥梁的跨越能力。
在海洋工程中,由于其良好的耐腐蚀性,也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然而,轻骨料混凝土在应用过程中也并非毫无挑战。
例如,由于轻骨料的多孔性,使得轻骨料混凝土的吸水率相对较高。
这就要求在施工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混凝土的养护,以确保其强度和性能的发展。
另外,轻骨料混凝土的成本相对较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大规模的应用。
为了充分发挥轻骨料混凝土的优势,克服其存在的问题,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一直在不断努力。
通过改进轻骨料的生产工艺,提高其性能和质量,降低成本;同时,优化轻骨料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和施工工艺,提高其工作性能和耐久性。
轻骨料混凝土详解(一)

轻骨料混凝土详解(一)引言概述轻骨料混凝土是一种由骨料、水泥浆和空气组成的混凝土。
其特点是密度低、重量轻、保温性能好、抗裂性能强等。
本文将深入探讨轻骨料混凝土的特点、应用领域以及施工要点。
正文内容一、轻骨料混凝土的特点1.低密度:轻骨料混凝土的密度通常在500 kg/m³以下。
2.重量轻:由于骨料使用轻质骨料,轻骨料混凝土的重量比一般混凝土低。
3.保温性能好:空气孔隙的存在使轻骨料混凝土的热传导系数较低,从而提高其保温性能。
4.抗裂性能强:轻骨料混凝土以骨料颗粒间的接触点为支撑,互相牵制,从而提高了抗裂性能。
5.施工性能好:轻骨料混凝土具有较好的流动性,便于施工和浇筑。
二、轻骨料混凝土的应用领域1.建筑领域:轻骨料混凝土在高层建筑、地下室、墙体、隔墙等方面的应用广泛。
2.道路工程:轻骨料混凝土能够减轻道路负荷,提高道路的承载能力。
3.绿化工程:轻骨料混凝土能够减轻绿化区域的负荷,保护植物根系。
4.防冻工程:轻骨料混凝土的保温性能使其在防冻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5.水利工程:轻骨料混凝土可用于堤坝、渠道等水利工程的建设,减轻结构荷载。
三、轻骨料混凝土的施工要点1.骨料选择:选择适合的轻质骨料,如轻骨料、膨胀骨料等。
2.水液比控制:合理控制水液比,确保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强度。
3.掺合料控制:适量加入掺合料,如矿渣粉、粉煤灰等,提高混凝土的性能。
4.搅拌工艺:采用合理的搅拌工艺,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质量。
5.养护过程:合理进行养护,控制初凝时间和养护期,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总结轻骨料混凝土具有低密度、重量轻、保温性能好、抗裂性能强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建筑、道路、绿化、防冻、水利工程等领域。
在施工过程中,选择合适的骨料、控制水液比、加入适量的掺合料,采用合理的搅拌工艺和养护措施,能够保证轻骨料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
轻骨料混凝土

2.2 按其在建筑工程中的用途分类
青 衣
2.2 按所用轻骨料的品种分类
1.工业废料轻骨料混凝土:如炉渣混凝土、粉煤 灰陶粒混凝土、自然煤矸石混凝土、膨胀矿渣珠 混凝土 2.天然轻骨料混凝土:如浮石混凝土、火山渣混 凝土、多孔凝灰岩混凝土 3.人造轻骨料混凝土:黏土陶粒混凝土、页岩陶 粒混凝土、膨胀珍珠岩混凝土、沸石陶粒混凝土、 硅藻土陶粒混凝土及有机轻骨料混凝土等 青
青 衣
4.轻骨料混凝土的制备和施工要点
(4)运输轻骨料混凝土拌和物时,由于组成 材料的颗粒堆密度较大,所以应当注意防止拌 和物离析。浇灌时,拌和物竖向自由降落的高 度不应大于1.5m。 (5)轻骨料混凝土拌和物的堆密度小,所以 上层混凝土施加于下层混凝土上的附加荷载也 较小,而且内部的衰减较大,其浇筑的工作量 较普通混凝土大。
衣
2.2按所用细骨料品种分类 1.全轻混凝土:细骨料采用轻砂的轻骨料 混凝土 2.砂轻混凝土:采用部分或全部轻砂作为 细骨料的轻骨料混凝土 3.无砂轻骨料混凝土:轻骨料中不含有细 青 骨料 衣
3.轻骨料混凝土的性能
3.1 颗粒级配 尤其是粗骨料的最大粒径,对轻骨料混凝土
的工作性、耐久性、强度等影响最大。标准规
7.3.2
徐变
轻骨料混凝土与同标号的普通混凝土相 比,由于水泥用量较多、骨料的弹性模量 小和骨料限制变形的能力低,故一般轻骨 料混凝土徐变要比普通混凝土大些。例如 CL20-CL40的轻骨料混凝土徐变大15%-40 %。上海CL40粉煤灰陶粒混凝土的徐变测 试结果,在加荷为0.4倍轴压强度时,一年 青 衣 的徐变比普通混凝土大15%。
青 衣
2.轻骨料混凝土的定义及分类
2.1 定义
用轻粗骨料、轻细骨料(或普通砂)、水 泥胶凝材料和水配制而成的混凝土,其堆密 度不大于1950kg/m3 者,称之为轻骨料混凝土。 若粗、细骨料均是轻质材料,又称全轻骨料 混凝土。若粗骨料为轻质,细骨料全部或部 分采用普通砂,则称砂轻混凝土。轻骨料混 凝土一般用水泥胶凝材料,但有时也用石灰、 石膏硫磺、沥青等作为胶凝材料。
轻骨料混凝土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如何施工(一)

轻骨料混凝土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如何施
工(一)
引言概述:
轻骨料混凝土是一种采用轻质骨料替代传统骨料进行混凝土配制的新型材料。
它具有重量轻、保温隔热、抗震性能好等诸多优点,因此在建筑施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从混凝土基本原理、轻骨料的种类和特点、轻骨料混凝土的作用以及施工方法等方面详细论述轻骨料混凝土的相关内容。
正文:
1. 轻骨料混凝土的基本原理
a. 混凝土的成分和特点
b. 轻骨料的添加方式和优势
c. 轻骨料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2. 轻骨料的种类和特点
a. 煤渣轻骨料的制备和性能特点
b. 沸石轻骨料的制备和应用特点
c. 轻骨料在混凝土中的添加比例和影响因素
3. 轻骨料混凝土的作用
a. 保温隔热性能的优势
b. 抗震性能的提升
c. 轻骨料混凝土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
4. 轻骨料混凝土施工方法
a. 骨料的筛选和准备
b. 材料比例的确定和混凝土配制
c. 浇筑和养护工艺的控制
5. 轻骨料混凝土的工程实例
a. 轻骨料混凝土在住宅建筑中的应用
b. 轻骨料混凝土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c. 轻骨料混凝土在地铁隧道施工中的应用
总结:
轻骨料混凝土是一种采用轻质骨料替代传统骨料进行混凝土配制的新型材料。
它通过改变骨料的密度和性质,使混凝土具备轻质、保温隔热、抗震等优点,逐渐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施工过程中,合理选择轻骨料的种类和添加比例,控制混凝土的配比和施工工艺,可以确保轻骨料混凝土的性能和质量。
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需求的增加,轻骨料混凝土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前景更加广阔。
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计算

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一:正文:1. 引言轻骨料混凝土是一种以轻质骨料为主要配料,并通过掺入适量胶凝材料而形成的混凝土。
本文将介绍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方法。
2. 骨料选择轻骨料混凝土的骨料选择十分重要,常用的轻骨料包括泡沫玻璃颗粒、膨胀黏土颗粒以及发泡陶粒等。
根据工程的要求和条件,选择适当的轻骨料进行配比。
3. 水灰比计算水灰比是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计算的基础,其计算公式为:水灰比 = (骨料含水率 + 吸水量)/ 水泥含水量4. 骨料用量计算根据工程的要求和轻骨料的特性,计算轻骨料的用量。
骨料用量的计算需要考虑到拌合时的坍落度和骨料的体积。
5. 水泥用量计算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水灰比,计算水泥的用量。
6. 砂浆配合比计算根据混凝土的坍落度和强度等级,计算出砂浆的配合比。
砂浆配合比的计算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7. 控制因素分析根据混凝土的使用环境和工程要求,分析影响混凝土性能的关键因素。
控制因素包括配比、材料的选择和施工质量等。
8. 施工注意事项根据混凝土的特性和施工要求,总结出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包括混凝土的搅拌、浇筑和养护等。
9. 结论本文介绍了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计算的方法和步骤。
通过合理的配合比计算,可以获得理想的轻骨料混凝土性能。
附件:1. 骨料测试报告2. 水泥测试报告3. 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报告法律名词及注释:1. 混凝土:指由水泥、砂、骨料和适量水拌合而成的石质材料。
2. 骨料:指用于混凝土中的颗粒状材料,可以是砂、石子等。
二:正文:1. 引言轻骨料混凝土是一种特殊的混凝土材料,其主要特点是使用轻质骨料进行配制,从而使混凝土具有较低的自重和较好的保温隔热性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方法。
2. 骨料选择轻骨料混凝土的骨料选择是配合比计算的首要步骤。
常见的轻骨料包括膨胀陶粒、泡沫玻璃颗粒和聚苯颗粒等。
根据工程需求和骨料的物理性能选择适当的轻骨料。
3. 水灰比计算水灰比是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计算的重要参数,它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混凝土技术2.1高耐久性混凝土高耐久性混凝土是通过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和生产工艺的优化,并采用优质矿物微细粉和高效减水剂作为必要组分来生产的具有良好施工性能,满足结构所要求的各项力学性能,耐久性非常优良的混凝土。
1.主要技术内容(1)原材料和配合比的要求1)水胶比(W/B )≤0.38。
2)水泥必须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规定的水泥,如硅酸盐水泥,普硅硅酸盐水泥或复合硅酸盐水泥,不得选用立窑水泥。
3)粗骨料的压碎指标值≤10%,D max ≤25mm,采用15~25mm 和5~15mm 二级配合,饱和吸水率<2.0%,且无碱活性。
4)采用优质矿物微细粉和高效减水剂是高耐久性混凝土的特点。
矿物微细粉宜采用硅粉、粉煤灰、磨细矿渣及天然沸石粉等,所用的矿物微细粉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且宜达到优品级。
矿物微细粉等量取代水泥的最大量一般为,硅粉≤10%,粉煤灰≤30%,矿渣≤50%,天然沸石粉≤10%,复合微细粉≤50%。
5)配合比设计强度应符合以下公式:σ645.1,,+k cu o cu f f >式中:o cu f ,——混凝土配置强度(MPa );k cu f ,——混凝土强度标准值(MPa ); σ——强度标准差,无统计数据时,商品混凝土可取5.5~6.5MPa 。
(2)耐久性设计的要求1)处于常规环境的混凝土结构,满足所处的环境条件下服役年限提出的要求。
如抗碳化耐久性要求B W /≤%3.3883.5⎪⎭⎫ ⎝⎛+⨯t a C式中:W/B——水胶比;C——钢筋保护层厚度(cm);a——碳化区分系数,室内1.7,室外1.0;t——结构设计使用年限。
2)对于处于严酷环境的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应根据工程所处环境条件,应按《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50467进行耐久性设计,考虑的环境劣化因素有:①抗冻害耐久性要求:a)根据不同冻害地区确定最大水胶比;b)不同冻害地区的耐久性指数k;c)受除冰盐冻融循环作用时,应满足单位剥蚀量的要求;d)处于有冻害环境的,必须掺入引气剂,引气量应达到4%~5%。
②抗盐害的耐久性要求:a)根据不同盐害环境确定最大水胶比;b)抗Cl-的渗透性、扩散性,应以56d龄期,6h总导电量(库仑)确定,一般情况下,氯离子渗透性应属非常低范围(≤800库仑);c)混凝土表面裂缝宽度符合规范要求。
③抗硫酸盐腐蚀的耐久性要求:a)用于硫酸盐侵蚀较为严重的环境,水泥中的C3A<5%;C3S<50%;b)根据不同硫酸盐腐蚀环境,确定最大水胶比;c)胶砂试件的膨胀率<0.34%。
④抑制碱—骨料反应有害膨胀的要求:a)混凝土中碱含量<3.0㎏/m3;b)在含碱环境下,要采用非碱活性骨料。
2.技术指标(1)工作性坍落度≥200mm;扩展度≥550mm;倒筒时间≤15s;无离析泌水现象;黏聚性良好;2h 坍落度损失小于30%,具有良好的充填模板和钢筋通过性能。
(2)力学性能抗压强度等级≥C40;体积稳定高,收缩小,弹性模量与同强度等级的普通混凝土基本相同。
(3)耐久性按主要技术内容中的耐久性技术指标控制,结合工程情况也可参照《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标准》JGJ/T193中提出的指标进行控制;耐久性试验方法可采用《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2规定的方法,主要有:盐冻试验方法;抗氯离子渗透性试验方法;抗硫酸盐腐蚀试验方法;碱含量计算方法;骨料碱活性检验方法;骨料碱——碳酸盐反应活性检验方法;矿物微细粉抑制碱——硅反应效果检验方法。
也可参考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CECS207。
3.适用范围高性能高耐久性混凝土适用于各种混凝土结构工程,如港口、海港、码头、桥梁及高层、超高层混凝土结构。
4.已应用的典型工程杭州湾大桥、山东东营黄河公路大桥、武汉武昌火车站、广州珠江新城西塔工程、湖南洞庭湖大桥等。
2.2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本节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简称HS-HPC )是强度等级超过C80的HPC ,其特点是具有更高的强度和耐久性,用于超高层建筑底层柱和梁,与普通混凝土结构具有相同的配筋率,可以显著地缩小结构断面,增大使用面积和空间,并达到更高的耐久性。
1.主要技术内容HS-HPC 的水胶比≤28%,用水量≥200kg/m 3,胶凝材料用量650~700kg/m 3,其中水泥用量450~500kg/m 3,硅粉及矿物微细粉用量150~200kg/m 3,粗骨料用量900~950kg/m 3,细骨料用量750~800kg/m 3,采用聚羧酸高效减水剂或氨基磺酸高效减水剂。
HS-HPC 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还需要掺入体积含量2.0~2.5%的纤维,如聚丙烯纤维、钢纤维等。
2.技术指标(1)工作性:新拌HS-HPC 混凝土的工作性直接影响该混凝土的施工性能。
其最主要的特点是粘度大,流动性慢,不利于超高泵送施工。
混凝土拌合物的技术指标主要是坍落度、扩展度和倒坍落度筒混凝土流下时间(简称倒筒时间),坍落度≥240mm,扩展度≥600mm,倒筒时间≤10s,同时不得有离析泌水现象。
(2)HS-HPC 的配比设计强度应符合以下公式: k cu o cu f f ,,15.1(3)HS-HPC 应具有更高的耐久性,因其内部结构密实,孔结构更加合理。
HS-HPC的抗冻性、碳化等方面的耐久性可以免检,如按照《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CECS207标准检验,导电量应在500库仑以下;为满足抗硫酸盐腐蚀性应选择低C3A含量(<5%)的水泥;如存在潜在碱骨料反应的情况下,应选择非碱活性骨料。
(4)HS-HPC自收缩及其控制1)自收缩与对策当HS-HPC浇筑成型并处于密闭条件下,到初凝之后,由于水泥继续水化,吸取毛细管中的水分,使毛细管失水,产生毛细管张力,如果此张力大于该时的混凝土抗拉强度,混凝土将发生开裂,称之自收缩开裂。
水灰比越低,自收缩会越严重。
一般可以控制粗细骨料的总量不要过低,胶凝材料的总量不要过高;通过掺加钢纤维可以补偿其韧性损失,但在侵蚀环境中,钢纤维不适用;需要掺入有机纤维,如聚丙烯纤维或其他纤维;采用外掺5%饱水超细沸石粉的方法,以及充分地养护等技术措施可以有效的控制HS-HPC的自收缩和自收缩开裂。
2)自收缩的测定方法参照《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2和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CECS207进行。
HS-HPC的早期开裂、自收缩开裂及长期开裂的总宽度要低于0.2mm。
普通混凝土的应变达到3‰时,其承载能力仍保持一半以上。
若HS-HPC的应变也处于3‰时,实际承载力已近于0,这就意味着在这种情况下,在HS-HPC中只观察到裂缝形成,然后是迅速的破坏。
3.适用范围适用于对混凝土强度要求较高的结构工程。
4.已应用的典型工程国内广州珠江新城西塔项目工程已大量应用HS-HPC,国外超高层建筑及大跨度桥梁也大量应用了HS-HPC。
2.3自密实混凝土技术1.主要技术内容自密实混凝土(Self-Compacting Concrete,简称SCC),指混凝土拌合物不需要振捣仅依靠自重即能充满模板、包裹钢筋并能够保持不离析和均匀性,达到充分密实和获得最佳的性能的混凝土,属于高性能混凝土的一种。
自密实混凝土技术主要包括自密实混凝土流动性、填充性、保塑性控制技术;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自密实混凝土早期收缩控制技术。
(1)自密实混凝土流动性、填充性、保塑性控制技术自密实混凝土拌合物应具有良好流动性、填充性和保水性。
通过骨料的级配控制以及高效减水剂来实现混凝土的高流动性、高填充性。
其测试方法主要有U型槽法、L型槽法、倒坍落度筒法等。
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的控制技术是一个关键。
(2)配合比设计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普通混凝土不同,有全计算法、固定砂石法等。
配合比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单位体积用水量宜为155~180kg。
2)水胶比根据粉体的种类和掺量有所不同,按体积比宜取0.8~1.15。
3)根据单位体积用水量和水胶比计算得到单位体积粉体量。
单位体积粉体量宜为0.16~0.23。
4)自密实混凝土单位体积浆体量宜为0.32~0.40。
(3)自密实混凝土早期收缩由于自密实混凝土水胶比较低、胶凝材料用量较高,使得混凝土早期的收缩较大,尤其是早期的自收缩。
主要包括自收缩的收缩机理、计算公式及检测技术等方面。
2.技术指标(1)原材料的技术要求1)胶凝材料水泥选用较稳定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掺合料是自密实混凝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之一,一般常用的有粉煤灰、磨细矿渣、硅粉、矿粉等。
胶凝材料总量不少于500kg/m3。
2)细骨料砂的含泥量和杂质,会使水泥浆与骨料的粘结力下降,需要增加用水量和增加水泥用量,所以砂必须符合规范技术。
砂率在45%以上,最高可到50%。
3)粗骨料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一般以小于20mm为宜,尽可能选用圆形且不含或少含针、片状颗粒的骨料。
4)外加剂自密实混凝土具备的高流动性、抗离析性、间隙通过性和填充性这四个方面都需要以外加剂的手段来实现。
因此对外加剂的主要要求为:与水泥的相容性好;减水率大;缓凝、保塑。
(2)工作性技术指标坍落度:Slf≥250mm;坍落扩展度:Lsf≥700mm;填充性:△G≤5mm;抗离析性:△h≤7%;流动性:Lf≥700mm;黏聚性:两h内满足以上各项指标要求。
3.适用范围自密实混凝土适用于浇筑量大,浇筑深度、高度大的工程结构;配筋密实、结构复杂、薄壁、钢管混凝土等施工空间受限制的工程结构;工程进度紧、环境噪声受限制、或普通混凝土不能实现的工程结构。
4.已应用的典型工程北京恒基中心过街通道工程、江苏润扬长江大桥、广州珠江新城西塔、苏通大桥承台。
2.4轻骨料混凝土1.主要技术内容轻骨料混凝土(Lightweight aggregate concrete)是指采用轻骨料的混凝土,其表观密度不大于1900kg/m3。
所谓轻骨料是为了减轻混凝土的质量以及提高热工效果为目的而采用的骨料,其表观密度要比普通骨料低。
人造轻骨料又称为陶粒。
轻骨料混凝土具有轻质、高强、保温和耐火等特点,并且变形性能良好,弹性模量较低,在一般情况下收缩和徐变也较大。
轻骨料混凝土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及其他工程,可减轻结构自重、节约材料用量、提高构件运输和吊装效率、减少地基荷载及改善建筑物功能等。
轻骨料混凝土按其在建筑工程中的用途不同,分为保温轻骨料混凝土、结构保温轻骨料混凝土和结构轻骨料混凝土。
此外,轻骨料混凝土还可以用作耐热混凝土,代替窑炉内衬。
2.技术指标(1)轻骨料(陶粒)性能:粗骨料的级配和最大粒径:粉煤灰陶粒最大粒径为20mm;天然轻骨料为40mm;其他陶粒为30mm;不同用途的轻骨料混凝土对骨料级配的要求如表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