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上海市奉贤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附答案)最新
2018上海市初三语文二模定稿C卷(含答案)

2018上海市初三语文二模定稿C卷(含答案)上海市三级语言素质测试(C)(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00分)考生备注:1。
这张试卷有27道题2。
请将所有答案放在答题纸上指定的位置,不要在试卷上打分。
1,文言文(40分)(1)默写(15分)1。
我们挥手道别,(李白的《送朋友》)2。
人们渴望伊拉克(刘勇的《梁祝》)3。
迎一水剑,(匿名“一路牵牛星”)4。
如果所有的旅行都是空的,那就没有根据了。
(柳宗元的《小石塘的故事》)5。
所以要有耐心。
(《孟子》生在忧患中,死在幸福中)(2)读下面的《元曲》并完成问题6-7 (4分)[A]古村的日落,轻烟和老树西寒鸦,在小小的洪飞阴影下青山绿水,白草如茵,红叶黄花[·B]枯萎的藤蔓、老树、昏暗的乌鸦、小桥流水、古道、西风和瘦马夕阳西下,心碎的人在世界的尽头。
6.这两首元曲的题目是,元曲的作者是[(2分)7。
以下两首元曲被正确理解为(2分)。
A。
两者都用对比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的内心感受。
b。
所有这些都通过各种场景组合创造出深刻的意境C.所有人都通过欢快的场景表达他们的悲伤。
D.这首歌结尾的所有句子都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3)读下面的短文,完成问题8-10 (9分)(1)当森林缺水时,就会有一座山。
这座山有小开口,好像有光。
他放弃了船,从入口进入。
在极度狭窄的开始,只有通过人十步之后,豁然开朗土地平坦开阔,房屋看起来像肥沃的土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
路上的交通和鸡犬的气味其中,男人和女人穿的衣服和外人一样。
黄头发耷拉着,很开心。
(2)见渔人,大惊,问绝有一个答案我们必须回家,摆酒杀鸡吃。
听说村子里有这个人,咸就过来打听。
自从秦朝第一次避乱的时候,带领妻子城的人到了这种绝望的境地,没有回来;因此在外人看来我不知道谁是汉人,不管在魏晋时期。
这个人是一个接一个地说了又听了,个个慨叹其余的人各自延伸到自己的家里,全都没有酒和食物停几天,辞职中国有句谚语,“光是局外人是不够的。
2018年上海市奉贤区高考语文二模试卷

2018年上海市奉贤区高考语文二模试卷一、积累运用(10分)1.按要求填空。
(1)em>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陆游《书愤》)(2)语“任重道远”出自《________•泰伯》:“________,任重而道远”。
(3)人诗词中常借用虚拟之景表达情感,如秦观《踏莎行》中的“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柳永的《雨霖铃》中与之手法相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2.学习中遇到困难止步不前时,下列名言用以自勉不恰当的一项是()A.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B.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
﹣﹣荀子《劝学》C.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论语•子罕》D.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吕氏春秋•孟夏纪》3.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我们在以理性为武器批判一切之前,是否先应对理性本身进行批判?我们在用武器批判一切之前,是否先对武器本身进行批判?我们在使用工具之前是否应先研究工具?理性是什么?它的内容和界限是什么?这种(),就是哲学思考的根本问题。
A.对理性的思想,对理性的批判B.对理性的批判,对思想的批判C.对理性的思想,对思想的思想D.对理性的批判,对批判的思想二、阅读(70分)4.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①一般印象中,人类学家有点像是独行者,他在一个遥远的地方,去经历着不同文化给自己的磨难。
所以,李亦园先生说了这么一段话:“人类学的研究工作有一大特色,那就是要到研究的地方去做深入的调查探索,无论是蛮荒异域还是穷乡僻壤都要住过一年半载,并美其名叫‘参与观察’。
”因而,人类学家的生涯,与孤独寂寞分不开。
人类学家要备尝田野的孤独寂寞,是因为田野工作引起的文化冲击或文化震撼“经常使你终身难忘,刻骨铭心”。
人类学家不仅要承受孤独寂寞和文化震撼,还会时不时陷入一种难以自拔的困境。
马林诺夫斯基在田野中写下的《严格意义上的日记》,有这么一段话对自己的“迷糊状”做了生动的自白:4月7日(1918年)。
2018年上海市奉贤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2018年上海市奉贤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一、文言文1.默写(1)欲把西湖比西子,(《饮湖上初晴后雨》)(2),清泉石上流。
(《山居秋暝》)(3)了却君王天下事,。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4),小桥流水人家……(《天净沙•秋思》)(5)黄发垂髫,。
(《桃花源记》)2.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列各题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诗中“竦峙”的意思是(2)对这首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全诗借大海雄伟壮丽的景象,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积极进取精神。
B.“东临碣石”两句以“观”字总领全篇,点名了观沧海的地点。
C.“水何澹澹”两句,动静相衬,写出了大海的全景。
D.“日月之行”四句具体描写了大海吞吐日月星汉的真实景象。
3.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黄生借书说书非借不能读也。
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
”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1)上文的作者是(朝代)的文学家(人名)。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3)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阐明了“书非借不能读也”的观点。
B.上文先用了“天子读书”和“富贵人读书”这两个常见的事实来论证了观点。
C.上文再以“非读书为然,天下物皆然”一句深化了论点,扩展了论题。
D.上文最后以对比论证来证明“天下物皆然”4.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楚王使魏逐张仪.陈轸曰:“王何逐张子?”曰:“为臣不忠不信。
”曰:“不忠,王无① ②以为臣;不信,王勿与为约。
且魏臣不忠不信,于王何伤?忠且信,于王何益?逐而听则可,若不听,是王令困也。
【全国区级联考】上海市奉贤区2018届九年级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8年上海市奉贤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一、文言文(一)1. 默写(1)山河破碎风飘絮,_______________。
(文天祥《过零丁洋》)(2)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
(崔颢《黄鹤楼》)(3)__________________,不可知其源。
(柳宗元《小石潭记》)(4)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5)日星隐曜,_______________。
(范仲淹《岳阳楼记》)【答案】(1). 身世浮沉雨打萍(2). 芳草萋萋鹦鹉洲(3). 其岸势犬牙差互(4). 八百里分麾下炙(5). 山岳潜形【解析】这是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的能力。
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熟练背诵古诗文名篇、名段和名句;其次是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丢字添字;第三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大意和基本内容。
默写时,要注意萍、萋、鹦、鹉、洲、麾、炙几个易错的字形。
写完之后,要重新读一下诗句,看有没有张冠李戴的现象发生。
点睛:这是传统的记忆型默写题。
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列小题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2. “孤蓬”喻指3.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青山”“白水”描绘了色泽明丽的送别场景。
B. 借“浮云”、“落日”,抒发诗人依依惜别的深情。
C. 借写“班马”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无限深情和不舍之意。
D. 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缠绵悱恻的哀伤情调。
【答案】2. 远行的朋友 3. D【解析】2.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中重点词语的理解。
结合句意来思考即可。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的意思是在此地我们相互道别,你就像孤蓬那样随风飘荡,到万里之外远行去了。
很明显诗人把“远行的朋友”比作了“孤蓬”。
2018上海市初三语文二模定稿D卷(含答案)

2018上海市初三语文二模定稿D卷(含答案)上海市初三语文质量测试(D)(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欲说还休,____________。
(XXX《丑奴儿·书博山道中》)2. ___________,山色空蒙雨亦奇。
(XXX《饮湖上初晴后雨》)3.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______。
(XXX《黄鹤楼》)4. __________,鸡犬相闻。
(XXX《桃花源记》)5.XXX远逝,。
(XXX《小石潭记》)(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卖炭翁(节选)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6.诗中“把”可以解释为(2分)7.下列对诗句相识错误的一项是()(2分)..A.第一二句主要描写皇宫寺人和随从的外在形象,“翩翩”一词形容轻松潇洒的样子。
B.第三四句用举措描写来施展阐发宫使穷凶极恶的举止,反衬卖炭翁所处的卑劣保存环境。
C.第五六句“惜”刻画了卖炭翁内心无尽的忧伤,从而写出卖炭翁对当时社会的不满。
D.第七八句用白描的手法突出宫使的巧取豪夺本质,也对应了作者诗中的注:苦宫市也。
(三)浏览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出师表(节选)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XXX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XXX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上海市奉贤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上海市奉贤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一、文言文(39分)1.(15分)默写(1)乱花渐欲迷人眼,。
(《钱塘湖春行》)(2),五十弦翻塞外声。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3)晨兴理荒秽,。
(《归田园居》)(4),水落而石出者。
(《醉翁亭记》)(5)然往来视之,。
(《黔之驴》)2.(4分)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下列各题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天净沙•秋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1)下列对两首诗词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两首诗词都写了雨后山村的景象。
B、两首诗词都有直接点明季节的诗句。
C、两首诗词都写到了秋天山水的特点。
D、两首诗词都通过色彩来描绘景物。
(2)两首诗词的作者借赏心悦目的秋景都表达了。
3.(8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依、允等之任也。
(1)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基础积累表(2)对选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叙述了作者与先帝患难与共的经历。
B、交代了作者劝说刘婵“开张圣听”的原因。
C、表达了作者“报先帝”、“忠陛下”的真挚感情。
D、表达了作者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
4.(12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村陌有犬为人所弃者。
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
其叔父怒日:“何用此为?”欲将更弃之。
元对日:“有生之数,莫不重其性命。
若天生天杀,自然之理。
今为人所弃而死,非其道也。
2018年上海市奉贤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附答案)

2018年奉贤区第二学期调研测试(二模)高三语文试卷(2018.4)(完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积累运用(10分)1.按要求填空。
(5分)(1)___________,铁马秋风大散关。
(陆游《书愤》)(2)成语“任重道远”出自《·泰伯》:“__________,任重而道远”。
(3)古人诗词中常借用虚拟之景表达情感,如秦观《踏莎行》中的“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柳永的《雨霖铃》下阕中与之手法相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习中遇到困难止步不前时,下列名言用以自勉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B.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
——荀子《劝学》C.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论语·子罕》D.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吕氏春秋·孟夏纪》3.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我们在以理性为武器批判一切之前,是否先应对理性本身进行批判?我们在用武器批判一切之前,是否先对武器本身进行批判?我们在使用工具之前是否应先研究工具?理性是什么?它的内容和界限是什么?这种______________,就是哲学思考的根本问题。
A.对理性的思想,对理性的批判B.对理性的批判,对思想的批判C.对理性的思想,对思想的思想D.对理性的批判,对批判的思想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4-9题。
(17分)①一般印象中,人类学家有点像是独行者,他在一个遥远的地方,去经历着不同文化给自己的磨难。
所以,李亦园先生说了这么一段话:?人类学的研究工作有一大特色,那就是要到研究的地方去做深入的调查探索,无论是蛮荒异域还是穷乡僻壤都要住过一年半载,并美其名叫‘参与观察’。
?因而,人类学家的生涯,与孤独寂寞分不开。
人类学家要备尝田野的孤独寂寞,是因为田野工作引起的文化冲击或文化震撼?经常使你终身难忘,刻骨铭心?。
上海市奉贤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含解析)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上海奉贤区初三语文二模试卷(试卷时间 100分钟,满分150分)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6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6分)1.万籁此俱寂,。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2.,却疑春色在邻家。
(王驾《雨晴》)3.人面不知何处去,。
(崔护《题都城南庄》)4.?止增笑耳。
(蒲松龄《狼》)5.为人处事很难做到两全其美,《鱼我所欲也》中孟子认为在处理“生”“义”两者关系时,我们应该做到“,。
”【答案】1.但余钟磬音2. 蜂蝶纷纷过墙去3. 桃花依旧笑春风4.禽兽之变诈几何哉5.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1-4句每空3分,第5句每空2分,一个错别字扣1分,扣完为止)【解析】本版块主要是考查课内诗歌、文言文的背诵情况,要求孩子仔细记忆,尤其不能写错别字。
再者近年也出现了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能够较好的理解诗歌,从而针对此类情景默写才能更好的进行回答。
(二)文言文阅读一:阅读【甲】诗【乙】文,完成第6—9题。
(13分)【甲】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乙】出师表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上海市奉贤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附答案)(2018.4)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 山河破碎风飘絮,__________。
(文天祥《过零丁洋》)2. 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
(崔颢《黄鹤楼》)3. __________,不可知其源。
(柳宗元《小石潭记》)4. 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5.日星隐曜,__________。
(范仲淹《岳阳楼记》)(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6.“孤蓬”喻指__________ 。
(2分)7.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青山”“白水”描绘了色泽明丽的送别场景。
B.借“浮云”、“落日”,抒发诗人依依惜别的深情。
C.借写“班马”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无限深情和不舍之意。
D.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缠绵悱恻的哀伤情调。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8.选文出自课文《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人名)。
选文中“先帝”是指__________(人名)。
(3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__________。
10.请简要概括选文第①段的内容。
(3分)__________。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童寄者,郴州荛牧儿①也。
行牧且荛,二豪贼劫持,反接②,布囊其口。
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
寄伪儿啼,恐栗,为儿恒状。
贼易之,对饮酒,醉。
一人去为市③,一人卧,植刃道上。
童微伺其睡,以缚背刃,力下上,得绝,因取刃杀之。
(节选自柳宗元《童区寄传》)【注释】①荛牧儿:打柴放牧的孩子。
②反接:反背着手捆起来。
③为市:去做人口买卖,这里指寻找买主。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4分)(1)之虚所卖之( ) (2)得绝( )12.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两个强盗互相交换了位置,面对面(一起)喝酒,醉了。
B.两个强盗轻视他,对付着喝酒,醉了。
C.两个强盗轻视他,面对面(一起)喝酒,醉了。
D.两个强盗互相交换了位置,对付着喝酒,醉了。
13.(1)童区寄逃脱的方法是:“__________” “__________”(2分)(2)下列对这个故事的启示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遇到危险要冷静。
B.遇到危险要假装弱小。
C.遇到危险要善于动脑。
D.遇到危险要勇敢面对。
二、现代文(4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18分)在阅读中拥有“心力量”①我们看到的世界,总是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
而阅读,就是那副帮助我们清晰看世界的眼镜。
②人的生活,包括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两个方面。
伟大的书,本身就同时拥有安顿灵魂和激发创造的力量。
物质的发展永远会受到各种制约,精神的蓬勃才是不竭的源泉。
毫无疑问,阅读正是为了让我们的生活更精彩、更有条理、更有方向、更有智慧。
更重要的是,阅读让我们的心灵有一个安身立命之所。
③社会需要诚信,人们需要信仰。
读书会让人知道世界的深奥,会让人明白自己的无知与渺小,会让人产生敬畏之心。
而敬畏之心是建立信仰的重要基础。
阅读不是为了帮助我们逃避生活,逃避与人打交道,而是为了帮助我们更积极地面对生活,拥有更和谐的人际关系。
共读共行,才能同心同行。
因此,我们需要用阅读来重建信仰。
④我们需要用阅读来创新创造。
好的书会让我们更年轻、更有活力。
读书,应该是一种挑战,向未知世界、同时向自己智力的一种挑战。
虽然批评式的阅读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读书方法,不过读书不是为了批评书中的缺点与错误,而是为了创新创造。
尤其对于研究问题与建构理论而言,阅读应该以学其所长为主。
⑤我们需要用阅读来探索世界。
我们看到的世界,总是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比如“近视”“老花”等原因,或者“粗心”“马虎”等心理,让我们无法清晰把握这个世界。
而阅读,能够帮助我们清晰看世界。
⑥我们需要用阅读来反思自我。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一本书里,每个读者所读到的、所汲取的,都带有个人色彩。
每个真正用心阅读的人,总是能够在书中寻找到自己,从而通过行动,去寻找有意义的人生。
⑦当然,读书需要循序渐进。
不同的书会组成一个自然的阶梯,引导我们去攀登思想与智慧的高峰。
所以,当我们被一本书阻拦的时候,不要自暴自弃,可以寻找另外更合适的书作为再次攀越这本书的阶梯。
⑧没能养成阅读习惯的人,不妨从现在行动。
即使不能以书为友,也应对阅读的好处有所了解,对爱书人、读书人保持尊敬。
我们中国人历来对于文字、书籍、读书人,都是尊敬的。
在古代,连有字的纸张也不能随便乱扔。
对这些保持必要的尊敬,本身就是对文化的尊敬,是一种修养。
⑨对于已经养成阅读习惯的人,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要提高标准。
读书也是思维与智力的体操。
如果不能读一些有挑战性的书、能够刺激自我超越的书,很难有真正的成长。
跳一跳才能摘智慧之果。
同时还要注意读书方法,“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在朱子24字读书法中,熟读精思是最主要的内容。
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是很难真正把握书中精髓的,正如饮食,只有细嚼慢咽才能有补于身体。
⑩以阅读重建心态,从而拥有“心力量”,必然创造新未来。
(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14.第⑥段画线句“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2分)15.下列对中心论点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 阅读,就是那副帮助我们清晰看世界的眼镜。
B. 伟大的书,本身就同时拥有安顿灵魂和激发创造的力量。
C. 阅读让我们的心灵有一个安身立命之所,获得归属感,有所寄托。
D. 以阅读重建心态,从而拥有“心力量”,必然创造新未来。
16.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
(7分)(1)__________ 。
阅读的意义 (2) __________ 。
中心论点 (3)__________ 。
(4)__________ 。
(5)__________没能养成阅读习惯的人,不妨从现在行动。
(6)__________。
17.下面两段文字,哪一段放在第⑧段画线句后更合适?请具体阐述。
(3分)甲:据《燕京旧俗志》载:“污践字纸,即系污蔑孔圣,罪恶极重,倘敢不惜字纸,几乎与不敬神佛,不孝父母同科罪。
”乙:民国高僧印光大师曾言:“字为至宝,远胜金珠,人由字智,否则愚痴。
世若无字,一事莫成,人与禽兽,所异唯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③-⑥”与“⑦-⑨”的顺序能否互换,请说明理由。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9—23题(22分)总有一些美好不期而遇①小区门口有个补鞋的老人,头发被风霜染得花白,脸上满是被岁月的犁铧耕耘出的千沟万壑,年轻时还折了一条腿。
老人虽身残,却心善,修补一双鞋只收两元钱。
小区里的人看他可怜,都极为照顾他。
②上月的一天,我看到一个染着黄发的小伙子,把自己的运动鞋拿给他补。
无论老人怎么尽心尽力,他却总是嫌他补得不好,不断要求返工。
站在旁边的我实在气愤不过,张口欲为老人抱不平,但他仿佛看出我的心思,用一个温暖的眼神阻止了我。
就这样,老人反反复复为小伙子修补了好几次,小伙子这才心满意足,丢下了十元钱,说:“补了这么多次,钱就不用找了。
”说完,便吹着口哨离开了。
③小伙子转身离开的时候,轻轻拍了下我的肩膀,给了我一个狡黠的眼神。
我突然明白,他是故意找借口来帮助补鞋的老人。
这样,既能帮助老人于无形,又能维护老人的尊严。
④瞬间,小区门口凋零的树木,也顿然桃红柳绿了。
⑤前不久吃早餐时,我被邻桌的一对母女吸引了。
她们穿着华贵,吃态优雅,着实让人感觉眼前一亮。
那个二十岁上下的女孩放下筷子,向母亲娇声说:“妈,我饱了,剩下的三个包子我不要了。
”母亲点着她的额头,笑嗔她是个败家女,示意她打包带走,女孩却表示:区区几个包子,不值得打包。
母亲笑了:“刚才你还拼命喊饿,现在又说吃饱了。
以前你说我花钱大手大脚,你看,现在你也开始败家了。
”⑥母女俩优雅地离开了餐厅。
出门时,女孩回头望向刚才吃饭的地方,眼神里满是暖意。
那里——餐厅的角落,一个衣着褴褛的颇像拾荒者的老太太迅速闪到桌前,把三个包子当作珍宝似的放进手中的碗里。
我这才明白了女孩的良苦用心。
⑦也是瞬间,在这个严冬的早晨,我的心一片明媚,春暖花开。
⑧我有一个朋友,在接到大学同学十年聚会的通知时,心里颇有些chóu chú。
毕业后,朋友一直混得不好,经济上很是拮据。
而现在的同学聚会,据说都变成了炫富会,所以囊中羞涩且极好面子的朋友,是羞于参加的。
但是,最终他没禁得住同学们煽情话语的诱惑,还是去了。
⑨聚会的饭店不是星级酒店,只是城区角落一小饭馆。
同学们有的是骑摩托、电动车来的,有的是打车来的。
放眼看去,并没有穿金戴银的土豪。
有个同学很萌,居然把读大学时的校服给穿来了。
一下子,气氛变得无比和谐融洽,大家杯来盏去,好不欢乐!⑩朋友也是聚会后的第三个月才偶然知道:其实,很多已经身家不菲的同学,那天是刻意没开车来的;很多爱美的女同学,将自己的名牌首饰,在那天悄悄摘了下来;而一开始大家选择的五星级酒店,也是因为得知他的境遇,而临时换成了普通的小饭馆。
11朋友说,当他知道实情后,眼泪立马噼里啪啦掉下来。
不为别的,只为同学们的一片苦心。
12去年夏夜,我和正在看护桃园的三叔公聊天,突然听到悉悉索索声,我马上提醒三叔公,肯定是偷桃的蟊贼,并操起了一根木棍。
13“不,”三叔公阻止住我,“现在生活好了,谁还缺一口桃吃?这么晚来摘桃子的,无非是几个小淘气罢了。
你要是猛地过去了,孩子们一慌,万一从桃树上摔下来怎么办?随他们吧。
”三叔公眼神里爬满的都是慈祥。
14那一晚,我觉得整个天地间都是那么美好。
15我一直认为,人活一世,也许或多或少会遇到苦难,但这个尘世里,总有一些美好存在于某个角落,宛如缕缕阳光,总会于一个明媚的日子里,和你不期而遇……19.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chóu chú( )20.文章标题“总有一些美好不期而遇”中的“美好”在文中的具体体现是:(9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