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新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答案)教学文稿
浦东新区二模考语文试卷及答案(沐风教育)

浦东新区2018 学年第二学期初三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00 分钟;总分:150 分)考生注意:本卷共有 27 题,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不计分。
一、文言文(40 分)(一)默写(15 分)1.,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2.叫嚣乎东西,。
(《捕蛇者说》)3.,小桥流水人家。
(《天净沙·秋思》)4.僵卧孤村不自哀,。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5.马作的卢飞快,。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二)阅读下面宋词,完成第 6-7 题(4 分)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诗题中的“岳”是指,请写出“五岳”中另一座山的名称:。
(2 分)7.下列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首联中的“青未了”写出了山色郁郁苍苍,连绵无际,浩茫混涵,难以言尽。
B.颔联中的“割”字既写出了山之高险,又表达了诗人志向之远大。
C.颈联中的“层云”与“归鸟”写了诗人登上泰山之巅远眺的景色。
D.尾联中的“凌绝顶”和“众山小”表现诗人勇攀高峰、壮志凌云。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 8-10 题(9 分)桃花源记(节选)①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②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③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2024年上海市浦东新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含详解

浦东新区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年级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5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5分)(一)(13分)1.默写与运用(1)谈笑有鸿儒,__________。
(《陋室铭》)(2)夕阳西下,__________。
(《天净沙·秋思》)(3)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4)小明竞赛失利一蹶不振,作为他的好友,你可以引用《游山西村》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来鼓励他重燃斗志。
(二)(22分)阅读下列诗文,完成各题【甲】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乙】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丙】梁君出猎得善言梁君①出猎,见白雁群。
梁君下车,彀弓欲射之。
道有行者,梁君谓行者:“止!”。
行者不止,白雁群骇。
梁君怒,欲射行者。
其御②公孙袭下车,抚矢曰:“君止!”梁君忿然作色而怒曰:“袭不与③其君而顾他人,何也?”公孙袭对曰:“昔齐景公之时,天大旱三年,卜之,曰:‘必以人祠④,乃雨。
’景公下堂顿首曰:‘凡吾所以求雨者,为吾民也;今必使吾以人祠,乃且雨,寡人将自当之。
精选上海市浦东新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浦东新区第二学期初三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东边日出西边雨,。
(《竹枝词》)2.,千骑卷平冈。
(《江城子·密州出猎》)3.辛苦遭逢起一经,。
(《过零丁洋》)4.?止增笑耳。
(《狼》)5.而吾蛇尚存,。
(《捕蛇者说》)(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6—7题(4分)如梦令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6.这首词表达了词人的情感。
(2分)7.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雨疏风骤”是这首词叙事、抒情的背景。
B.“试”刻画了词人心系花事不忍见花落的心理。
C.“知否,知否”是词人对卷帘人说“海棠依旧”的嗔怪。
D.词中的“却道”与“却道天凉好个秋”中的“却道”语境义相同。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9题(9分)A.吴广素爱士卒,深得徒属拥戴。
B.徒属本来就有举大名而死的想法。
C.陈胜的演说有鼓动性,激发士气。
D.陈胜和吴广能力超群,富有远见。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0—13题(12分)刘子玄①,名知几,以玄宗讳嫌,故以字行。
年十二,其父为授《古文尚书》,业不进,父怒,楚②督之。
及闻为诸兄讲《春秋左氏》,冒往听,退辄辨析所疑,叹曰:“书如是,儿何怠!”父奇其意,许授《左氏》。
逾年,遂通览群史。
以善文词知名。
擢③进士第。
【注】①刘子玄:唐朝史学家。
②楚:古代拷打责罚人的小杖。
③擢:提拔,提升。
10.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4分)(1)业.不进()(2)许.授《左氏》()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3分)及闻为诸兄讲《春秋左氏》。
12.文中刘子玄的父亲“怒”的是,“奇”的是(2分)。
13.下列概括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讲的是刘子玄在父亲指导下认真读书的故事。
B.写出了刘子玄小时候读书从慵懒到勤奋的变化。
浦东新区二模考语文试卷及

浦东新区2018 学年第二学期初三教课质量检测语文试卷(考试时间: 100 分钟;总分: 150 分)考生注意:本卷共有27 题,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不计分。
一、文言文( 40 分)(一)默写( 15 分)1.,烟波江上令人愁。
(《黄鹤楼》)2. 叫嚣乎东西,。
(《捕蛇者说》)3.,小桥流水人家。
(《天净沙·秋思》)4. 僵卧孤村不自哀, 。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5. 马作的卢飞速,。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二)阅读下边宋词,达成第6-7 题( 4 分)望岳(唐) 杜甫岱宗夫怎样?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 诗题中的“岳”是指,请写出“五岳”中另一座山的名称:。
(2分)7. 以下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2 分)A. 首联中的“青未了”写出了山色郁郁苍苍,绵延无际,浩茫混涵,难以言尽。
B. 颔联中的“割”字既写出了山之高险,又表达了诗人理想之远大。
C. 颈联中的“层云”与“归鸟”写了诗人登上泰山之巅远眺的风景。
D. 尾联中的“凌绝顶”和“众山小”表现诗人勇攀顶峰、壮志凌云。
(三)阅读下文,达成第8-10 题( 9 分)桃花源记 (节选)①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忧如如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爽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来往种作,男女穿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②见渔人,乃大惊,问所素来,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这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乱,率老婆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不论魏晋。
这人一一为具言所时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多日,辞去。
局内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③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到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这样。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解析版

中考语文二模试卷一、句子默写1.默写与运用。
〔1〕苔痕上阶绿,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2〕________,何日遣冯唐?〔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3〕怒而飞,________。
〔?庄子·北冥有鱼?〕〔4〕________,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5〕初中毕业典礼上,校长引用了杜甫?望岳?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作为临别赠言,鼓励同学们勇攀顶峰,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二、比照阅读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以下小题。
材料一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材料二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材料三文天祥,吉之吉水人也。
年二十举.进士,对策①集英殿,帝亲拔为第一。
咸淳九年,起为湖南提刑,因见故相江万里②。
万里素奇天祥志节 , 语及国事,愀然③曰:“吾阅人多矣,世道之责,其在君乎?君其勉之。
〞十年,改知赣州。
德祐初,江上报急,诏天下勤王④。
天祥捧诏涕泣,发郡中豪杰,尽.以家赀⑤为军费。
……天祥临刑殊沉着,谓吏卒曰:“吾事毕矣。
〞南乡拜而死。
【注释】①对策:古时取士考试的一种形式。
②江万里:南宋末年爱国丞相。
③愀〔qiǎo 〕然:神色改变的样子,这里指神情严肃。
④勤王:指君主的统治受到威胁而动摇时,臣子起兵救援王朝。
⑤赀:通“资〞,钱财,财物。
2.文学常识填空。
①材料一?过零丁洋?的作者文天祥是 代的政治家、文学家。
②材料二选自? ?一书,初中阶段我们学过出自这本书的作品还有? ?。
3.解释材料三中加点的词语。
①年二十举.进士〔 〕 ②尽.以家赀为军费〔 〕4.对材料三中画线句“万里素奇天祥志节〞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A. 江万里一向对文天祥的意志节操感到很奇怪。
上海市浦东新区2025届初三语文二模试卷

2025届上海市浦东新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一、古诗文(一)默写(16分)1.蜂蝶纷纷过墙去,_________________。
(《雨晴》王驾)2.__________________,行拂乱其所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3.试问卷帘人,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梦令》李清照)4.___________________?雪拥蓝关马不前。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5.蒲松龄《狼》中表现“狼亦黠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请默出其中一处)(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6-9题(12分)【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乙】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日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紧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自暴自弃,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6.【甲】“由此观之”中的“此”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用文中语句回答)“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中的“业”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7.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翻译:我的确知道自己不如徐公漂亮)B. 今齐地方千里(翻译:如今的齐国,土地方圆千里)C. 欲报之于陛下也(翻译:想要报答在陛下您身上)D. 不宜自暴自弃(翻译:不要傲慢自大,也不应看轻自己)8.上面两段文字都在叙述“臣子向君王劝谏”;其劝谏目的相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劝谏方式不同,详细表现在:【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诸葛亮从国家紧急存亡时刻着手,分析利弊形式,劝后主“开张圣听”。
2020年浦东新区初三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

2020年浦东新区初三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当年万里觅封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诉衷情》)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往来无白丁。
(《陋室铭》)3、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零丁洋》)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谁家新燕啄春泥。
(《钱塘湖春行》)5、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捕蛇者说》)(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610题(9分)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授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暝,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點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8、上文选自《____________》一书,作者是____________(人名)。
(2分)9、翻译文中画线句。
(3分)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4分)A、上文中对屠户的心理描写体现了他的机智与勇敢。
B、对狼的神态、动作的描写表现了狼的凶残和狡猾。
C、“止增笑耳”表达了作者对像狼一样敌人的蔑视。
D、“以刀劈狼首”时,屠户并未认清狼奸诈的本质。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8题(18分)岩茶之王大红袍①有人说:“没见过九龙窠岩壁上那几株‘大红袍”茶树不能算真正游历过武夷山,未喝到武夷岩荼便无法体悟武夷山华美之精髓。
2021年上海市浦东新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附答案详解)

2021年上海市浦东新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6.0分)1.默写与运用。
苔痕上阶绿,______ 。
(刘禹锡《陋室铭》)(2)______ ,何日遣冯唐?(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怒而飞,______ 。
(《庄子•北冥有鱼》)(4)______ ,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初中毕业典礼上,校长引用了杜甫《望岳》中的两句诗“______ ,______ ”作为临别赠言,鼓励同学们勇攀高峰,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二、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38.0分)2.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艳丽夺目的郁金香祁云枝①站在植物园里的郁金香前,大仲马的名言会飘然而至:“艳丽得叫人睁不开眼睛,完美得让人透不过气来。
”②郁金香如此美艳,花朵有香味吗?没有。
③俯身闻郁金香艳丽夺目的花朵,的确乏香可陈。
别遗憾,这正是植物的高明之处,它们大都是哲学家,一直在践行“香花不艳,艳花不香”的原则。
植物同时又是能量专家,懂得如何用最小的能量换取最大的收益。
④对植物来说,花朵的色彩和香味只是引诱昆虫传粉的手段,而昆虫对于花朵有不同的喜好,有的只认颜色,有的仅认花香。
植物只要满足其中的一种诉求,能够吸引访客的注意力,让其乐颠颠地帮自己传递花粉,花朵的“广告..”使命也便画上了句号,它们才不会无谓地浪费一丝一毫的能量。
⑤细心的观赏者或许还会发现,一早一晚和中午花朵的形态有很大不同。
早晚绽放的郁金香花朵,看起来像一个个雅致的高脚酒杯,上小下大。
中午再去看它,花朵的“杯口”已四散张开,外观更像是一个个饭碗。
⑥(甲)郁金香会随着气温与光线的改变,主动调整花柄基部细胞的膨压,以牵引花朵完成闭合运动。
(乙)还有人做过实验,将花瓣尚未完全伸展的都金香置于恒温条件下,实验显示:给其光照时,花瓣绽开;若使其一直处于黑暗里,花瓣则始终闭合。
(丙)通过观测即可发现,郁金香在气温升高时,选择绽开花瓣,反之,逐渐闭合花瓣。
(丁)郁金香正是通过花瓣的闭合运动,来减少花朵内部热量的散失和水分的蒸发,这是一种保全能量的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浦东新区2016年九年级学业考试模拟考语文试卷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 东边日出西边雨,。
(《竹枝词》)2. ,千骑卷平冈。
(《江城子·密州出猎》)3.辛苦遭逢起一经,。
(《过零丁洋》)4. ?止增笑耳。
(《狼》)5.而吾蛇尚存,。
(《捕蛇者说》)【答案】1.道是无晴却有晴 2.锦帽貂裘 3. 干戈寥落四周星4.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5. 则弛然而卧(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如梦令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6.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的情感。
(2分)7.下列对诗歌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雨疏风骤”是这首词叙事、抒情的背景。
B.“试”刻画了词人心系花事不忍见花落的心理。
C.“知否,知否”是词人对卷帘人说“海棠依旧”的嗔怪。
D. 词中的“却道”与“却道天凉好个秋”中的“却道”语境义相同。
【答案】6.伤春惜花(时)7.D(前者却道的是花事,后者是言不由衷,故左右而言他)(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9题(9分)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袒右,称大楚。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8.完成下面表格中的基础积累题。
(6分)9.“徒属”对陈胜吴广“敬受命”,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A.吴广素爱士卒,深得徒属拥戴。
B.徒属本来就有举大名而死的想法。
C.陈胜的演说有鼓动性,激发士气。
D.陈胜和吴广能力超群,富有远见。
【答案】8. 陈涉世家司马迁制作(吴广)使将尉恼怒,让他羞辱自己,以便激怒那些士兵们。
9.B(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0-13题(12分)刘子玄①,名知几,以玄宗讳嫌,故以字行。
年十二,其父为授《古文尚书》,业不进,父怒,楚②督之。
及闻为诸兄讲《春秋左氏》,冒往听,退辄辨析所疑,叹曰:“书如是,儿何怠!”父奇其意,许授《左氏》。
逾年,遂通览群史。
以善文词知名,擢③进士第。
【注】①刘子玄:唐朝史学家。
②楚:古代用来拷打责罚的小杖。
③擢:提拔,提升。
1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1)业.不进()(2)许.授《左氏》()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及闻为诸兄讲《春秋左氏》。
12.文中刘子玄的父亲“怒”的是______________,“奇”的是______________(2分)。
12.下列概括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讲的是刘子玄在父亲指导下认真读书的故事。
B.写出了刘子玄小时候读书从慵懒到勤奋的变化。
C.介绍了刘子玄“以字行”的原因、读书轶事及成就。
D.揭示了只有读合适的书才能成就事业的道理。
【答案】10.(1)学业(2)答应,同意11.刘子玄等到听说父亲给其他诸多兄弟讲授《春秋左氏》时12.教授他《古文尚书》没有长进教授他《春秋左氏》回来后辨析问题13.C二、现代文(4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18分)青春别被“颜值”裹挟①上海外滩,中山东一路,一只邮筒在路边静立多年,默默无闻。
直到4月8日晚,一位名叫鹿晗的帅小伙,手扶邮筒拍了张照片,一切都改变了。
当晚12时,也就是“网红”鹿晗发微博1小时后,粉丝们从四面八方涌来,为了跟这只“鹿晗邮筒”拍合影,不惜排队到凌晨三四点钟……原因之一,据说是鹿晗有超高的颜值。
②时下,似乎是一个看脸的时代。
“颜值”俨然成为排在权力、财富、社会地位之后的“第四指标”,并且大有后来居上之势。
在人数剧增的“外貌协会”群体中,只要颜值高,其他什么缺点都是浮云;如果颜值低,其他什么优点都是浮云。
③颜值,果真决定一切吗?美当然是好的,拥有美丽的外貌,既能给自己增加自信,也能让旁人赏心悦目。
在日常生活、工作场所和社交场合中,注重仪表、服饰、装扮,既是个人修养的外在表现,也是尊重他人的表现。
然而漂亮并不是吸引人的唯一特质。
如果放眼望去,周边尽是帅哥美女,漂亮就会失去竞争力,这时候我们都需要思考,到底还有什么能让你出类拔萃?④苏轼说“腹有诗书气自华”,高尔基说“学问改变气质”,看看林徽因的一生我们就应该知道这个道理。
20世纪30年代,北京东城北总布胡同有个“太太的客厅”,是“京派”文学和贵族文化的殿堂,这也是林徽因的家。
人们说到林徽因,更多的是“才女”而不是“美女”。
当时林徽因虽然已经身染严重的肺病,但她仍保持着人们熟悉的开朗明丽、优雅睿智,她侃侃而谈,妙语如珠,总是聚会的中心人物。
费正清曾经回忆说:“她是具有创造才华的作家、诗人,是个有丰富的审美能力与广泛的活动兴趣的妇女,而且她交际起来又洋溢着迷人的魅力。
在这家,或者她所在的任何场合,所有在场的人总是围绕着她转。
”⑤所以说,比“颜值”更重要的是气质。
一个人丰厚的文化底蕴会外显为优雅的气质,一个人良好的身心修养也会呈现出高贵的气质。
⑥芸芸众生之中,无论容貌出众者,还是资质平平者,唯有不断提升内在修养,才能葆有比颜值还要持久的美丽、比美丽还要永恒的气质。
培根说过,“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而难保持的”,容貌出众者应当修养身心,培育气质,不要把时间精力全放在涂脂抹粉上;资质平平者切勿自卑,更不要为了提高“颜值”而在自己的脸蛋、身体上刀斧相加。
如果一天到晚只是忙于外在的装扮,你是永远不可能做到气质高雅、充满魅力的。
在今天充满竞争的社会里,镇守本心,修养韫德,做一个有修养、有品性的人,这才是我们最应该做的事。
⑦可以预见,追逐美丽的风潮仍将持续。
面对“颜值”的裹挟,很多人可能都无力抵抗。
但是我们会发现,若干年后,再怎么精心装扮的容颜都会老去,时间唯一带不走的是你的内在的和外显才华,这才是让青春永驻、人生精彩的根本。
14.去掉引号不改变意思的一项是()(2分)A.“鹿晗邮筒”B.“外貌协会”C.“太太的客厅”D. “学问改变气质”15.从上下文看,第③段画线句中“能让你出类拔萃”的内容具体是和(4分)16.第⑥段运用的论证方法是,是为了论证。
(4分)17. 下列说法与选文不符的一项是()(3分)A.罗曼罗兰说:“多读些书吧,知识是唯一的美容佳品”。
B.邹忌能够说服齐威王广纳谏言并不因为他“形貌昳丽”。
C.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相貌平平却拥有“永远执着的美丽”。
D.NBA篮球巨星科比粉丝众多的原因是他有“迷人的微笑”。
18.请结合文中内容,简要分析第①段的作用。
(5分)【答案】14.D15.丰厚的文化底蕴良好的身心修养16. 引用论证唯有不断提升内在修养,才能葆有比颜值还要持久的美丽17.D18.列举“鹿晗邮筒”的故事,引发读者阅读兴趣,引出下文对颜值的一轮,为下文作者否定追求颜值作铺垫。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9-23题。
(22分)大荣姨①大荣姨是保姆奶奶的一位邻居,我记事以来的第一个朋友。
那时候我三岁,生活在北京。
大荣姨是个中学生,她特别喜欢我,经常在中午来到保姆奶奶家,自愿哄我睡午觉,一边给我讲些啰嗦而又漫长的故事。
那些故事我都忘了,至今只记得有个故事中的一句话:“他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什么叫“狮子路口”呀?三岁的我竭力猜测着:一定是那个路口有狮子。
②我弄懂“十字路口”这个词是念小学以后的事。
这时我已随父母离开了北京,离开了我的保姆奶奶和大荣姨。
③小学二年级的暑假里,我去北京看望了保姆奶奶和大荣姨。
大荣姨已是个地道的大人了,但仍像从前一样快乐。
我和奶奶去她家时,见她正坐在一只马扎上编网兜,用红色透明的玻璃丝。
她问我喜欢不喜欢这种网兜,并告诉我:“这是专门装语录本用的,很多人都在为语录本编织小网兜,斜背在身上很帅!”④那时的中国,已经到了人手一册《毛主席语录》的时期。
我也拥有巴掌大的一本,觉得若是配以红玻璃丝网兜背在肩上,一定非比寻常。
现在想来,我那时的心态,正如同今日女孩子们渴盼一条新奇的裙子或一双时髦的运动鞋。
我请大荣姨立刻给我编一个小网兜,大荣姨却说编完手下这个才能给我编,因为手下这个也是旁人求她的,那人就坐在她的家里等。
⑤我环顾四周,这才发现在不远处的一张椅子上,坐着一位和我年纪相仿的女孩子。
大荣姨手中的这件半成品,便是她的了。
⑥这使我有点别扭。
不知为什么,此刻我很想在这个女孩子面前显示我和大荣姨之间的亲密,用现在的话讲,就是显示我们的“够哥们儿”。
我说:“先给我编吧。
”“那可不行。
”大荣姨头也不抬。
⑦“为什么不行?”⑧“因为别人先求了我呀。
”⑨“那你还是我的大荣姨呢。
”⑩“所以不能先给你编。
”○⑾“就得先给我编。
”我口气强硬起来,心里却忽然有些沉不住气。
○⑿大荣姨也有点冒火的样子,又说了一个“不行”,就不再理我了。
看来她是真不打算先给我编了,但这已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这使我在那个女孩子跟前出了丑,这还算朋友么?我嘟嘟嚷嚷地出了大荣姨的家,很有些悲愤欲绝。
○⒀第二天早晨,当我一觉醒来,发现枕边有一只崭新的玻璃丝网兜。
保姆奶奶告示我,这是大荣姨连夜给我编的,早晨送过来就上班去了。
我撅着嘴不说话,奶奶说我不懂事,说凡事要讲个先来后到,自家人不该和外人“矫情..”。
○⒁那么,我是大荣姨的“自家人”了,我们是朋友。
因为是朋友,她才会断然拒绝我那“走后门式”的请求。
我把那只小网兜保存了很多年,直到它老化得又硬又脆时。
后来我再也未曾和大荣姨见过面,但我们共度的美好时光却使我难以忘怀。
○15每当我结识一个新朋友,总是不由自主地想起卖酱油的大荣姨。
什么时候能够再次听到朋友对你说“那可不行”呢?敢于直面你请求并且说“不行”的朋友,往往更加值得我们珍惜。
真心自不矫情..。
19. 文章按时间顺序,讲述大荣姨和“我”的故事,请简要概括。
(6分)(1)“我”三岁时,;“我”小学二年级时,。
20.第④段画线句写出“我”的心理。
(3分)21.结合上下文,分别解释第○⒀段、○15段加点词“矫情”的意思。
(4分)22.对选文主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怀念和大荣姨共度的美好时光。
B.赞美大荣姨待人重情义、讲原则。
C.渴望再次听到朋友说“那可不行”。
D.珍惜人际交往的坦率和真诚。
23.分析第⑥-○⑾段人物对话的语言表现力。
(6分)【答案】19.(1)大荣姨给我讲故事,哄我睡觉(2)大荣姨断然拒绝拒绝先给我编网兜,连夜给我编网兜20. 渴望渴盼,追求时尚21. ○⒀在外人面前显摆自己和大荣姨关系亲密,够哥们。
○15虚情假意,装假,不坦率,不真诚22. D23. 对话语言简短,语气强硬,语势急促。
具体生动地展现了我和大荣姨紧张的争执场面,不仅写出了我在外人面前显示自家人矫情的强词夺理,也写出了大荣姨先解释、后拒绝的重情义、讲原则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