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沥青老化性能影响

合集下载

橡胶(改性)沥青

橡胶(改性)沥青

优异的低温性能
低温性能包括两个方面:低温脆性与低温抗裂性。橡胶沥青的低温柔性 和低温抗裂能力都是非常突出的。
突出的抗老化、抗裂性能和抗变形能力
橡胶轮胎中含有大量的防老化剂,包括抗氧剂、热稳定剂、变价金属 抑制剂、紫外线吸收剂和对光屏蔽非常有效的碳黑填充剂,因此加入橡胶 粉后形成的橡胶沥青具有较强的抗老化性能,同时橡胶沥青混合料里面有 较厚的胶结料膜,也会显著地提高路面的抗老化性能。
基质沥青
加工橡胶沥青的基质沥青可选用道路石油沥青 (A/B型)。 经检测满足规范技术要求的基质沥青可以用于橡 胶沥青的加工。 基质沥青的选择 气候区域 沥青标号 热区 50~70号 温区 70~90号 寒区 90~110号
附注:气候区域参考《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废胎胶粉的掺量
一般来说,废胎胶粉的掺量越大,相应的 路用性能越好;但是橡胶沥青的黏度增大,施工 和易性下降。因此,废胎粉的掺量有一定范围, 一般为基质沥青的17.6%~30%(外掺)。
橡胶沥青存储
橡胶沥青原则上24 h内使用完毕。当由于不可抗 力,如需临时存储时,应将橡胶沥青的温度降到 145~155 ℃范围内存储,存储时间一般不超过3d。 当经过较长时间存储,再次使用前应检测橡胶沥青 的指标是否满足技术要求;如不满足要求,则应重 新加工或掺加一定剂量(掺量不小于10%)的废胎 胶粉,重新预混、反应直至满足技术要求。
橡胶(改性)沥青 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
王 军 重庆搏创公司 2009年4月18日
一、概述 二、橡胶沥青 三、橡胶沥青混凝土 四、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 五、工程实例 六、结束语
环境污染日益严峻
这是加州的一个巨大的 轮胎堆.
这就是很快将会发生的 情况.
轮胎是一种难以降解的高份子材料,这些黑色垃圾无论是采用堆 放,填埋还是焚烧的方法处理都将造成新的污染,不但污染环境、占 用土地资源,而且容易滋生蚊虫,传播疾病。

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检测标准

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检测标准

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检测标准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是一种常用于建筑、道路和桥梁等工程中的防水材料,它具有优异的耐水性和抗老化能力。

为了确保其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需要对其进行一系列的检测。

本文将对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的检测标准进行详细介绍,包括常用的检测方法、检测项目及其标准要求等内容。

一、抗拉强度测试1.测试原理:抗拉强度是评价橡胶沥青防水涂料抗拉性能的重要指标。

通过在一定的试验条件下,利用拉伸试验机对橡胶沥青防水涂料进行拉伸,测定其断裂强度和伸长率。

2.检测项目:抗拉强度、伸长率。

3.标准要求:根据国家标准《非固化橡胶沥青卷材》(GB/T 23457-2009),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的抗拉强度应不低于0.15MPa,伸长率应不低于150%。

二、耐水性能测试1.测试原理:橡胶沥青防水涂料主要用于防水保护,其耐水性能直接影响其使用效果。

通过浸泡试验和人工气候老化试验来评价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的耐水性能。

2.检测项目:浸泡试验、人工气候老化试验。

3.标准要求:根据国家标准《非固化橡胶沥青涂料》(GB/T 23456-2009),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在浸泡试验后,其外观不应有明显的开裂、剥离和泡孔现象;在人工气候老化试验后,其抗拉强度损失率应不大于25%。

三、粘结强度测试1.测试原理:橡胶沥青防水涂料需要与基层材料(如混凝土、砖石、金属等)牢固粘结,以确保防水层的稳固性。

通过拉伸试验和剪切试验来评价橡胶沥青防水涂料与基层材料的粘结强度。

2.检测项目:拉伸粘结强度、剪切粘结强度。

3.标准要求:根据国家标准《非固化橡胶沥青卷材》(GB/T 23457-2009),橡胶沥青防水涂料与基层材料的拉伸粘结强度应不低于0.5MPa,剪切粘结强度应不低于0.3MPa。

四、耐碱性能测试1.测试原理: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在建筑工程中,需要经受来自混凝土、水泥等碱性材料的侵蚀,因此其耐碱性能是一个重要指标。

通过埋板法和浸泡试验来评价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的耐碱性能。

橡胶沥青碎石封层施工技术

橡胶沥青碎石封层施工技术

2019年第26卷第8期橡胶沥青碎石封层施工技术王淑芳,郭亮杰(洛阳市通寰实业公司,河南洛阳471000)摘 要:作为一种性能优良的沥青路面功能层,橡胶沥青碎石封层主要用于新建或改建沥青路面。

该功能层的铺筑,可达到消减应力、增强防水粘结性能及防治反射裂缝的效果。

在全面了解橡胶沥青碎石封层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某具体工程案例,对橡胶沥青碎石封层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橡胶沥青;碎石封层;特点doi:10.3969/j.issn.1006-8554.2019.08.070* 引言一般情况下,我国高等级公路路面结构层多以沥青混凝土面层为主,在行车荷载与自然因素长期作用下,路面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害问题,反射裂缝则为最常见的一种病害形式。

在行车荷载作用下,裂缝将迅速扩展,并发展为贯通裂缝,从而破坏路面结构层,甚至会对道路服务性能、使用寿命造成严重影响。

为防治反射裂缝,可在基层、面层间铺设一层橡胶沥青碎石封层,作为一种新型层间处置材料,橡胶沥青碎石封层可起到防水、粘结、消减应力的功能,此外,还能充分利用废旧轮胎材料,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 橡胶沥青碎石封层的特点1.1 橡胶沥青粘弹性良好作为一种粘-弹性粘结剂,橡胶沥青黏性较强,在沥青性能指标中,黏性是衡量沥青高温稳定性的主要依据。

沥青黏性强,不仅能够增强沥青抗变形能力,还能提升沥青和碎石之间的粘结性能,且具有良好封水性能。

据大量研究显示,190℃条件下橡胶沥青内含胶粉20%的动力黏度基本等同于135℃条件下4%SBS含量的改性沥青的动力黏度。

但相比基质沥青,橡胶沥青软化点可提升10℃。

1.2 抗反射裂缝性能良好与普通沥青相比,在破坏前橡胶沥青所蓄积的能量较大,可多出40%以上。

为此,针对原路面表面微裂缝、空隙,橡胶沥青胶结料具有良好封闭效果。

此外,还能封闭干缩或收缩产生的裂缝,从而有效减少或防治反射裂缝产生与发展。

1.3 橡胶沥青抗老化性能强橡胶沥青所选用的材料为废旧轮胎,轮胎内有富含大量添加剂,与普通沥青相比,可有效提升橡胶沥青的抗老化性能,并在此基础上,有效提升路面耐久性,延长使用寿命。

橡胶沥青

橡胶沥青

橡胶沥青的生产关键是温度控制。

生产前,基质沥青需加热到200℃以上。

必须在搅动状态下加入橡胶沥青胶结料,搅拌一小时以上,温度应保持在190℃~210℃之间。

之后,将橡胶沥青保温储存,温度一般为190℃~220℃。

施工前,基面的处理必须满足要求,应彻底清除基面上的泥土、杂物,并确保基面的粗糙、干净、干燥。

施工工艺流程(1)预拌碎石为保证撒布的石料与橡胶沥青的充分粘结,石料需预先采用油石比为0.40~0.60%的普通热沥青进行预裹,拌和温度在150℃~170℃。

(2)弹性活化橡胶沥青的洒布在处理好的基面上喷洒弹性活化橡胶沥青。

橡胶沥青用量2~3kg/㎡,洒布必须均匀,喷洒最大偏差不应超过±0.2kg/㎡。

沥青纵向衔接应与已洒布部分重叠10cm左右。

(3)撒布碎石喷洒橡胶沥青后应立即满铺碎石,碎石撒铺量推荐采用15~22kg/㎡,可用碎石撒布车撒布。

最低撒布温度不低于120℃。

(4)碾压采用轮胎压路机进行压实。

碎石撒铺后应立即进行碾压作业。

为了确保碾压的温度,根据需要选择压路机的数量,胶轮紧随碎石撒布车后面碾压,距离不能超过5米,碾压2~3遍为宜。

(5)清扫碾压完毕后,清除多余的没有粘结的松散碎石,以避免影响与上层的粘结性能。

(6)交通要求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施工应与上面层沥青混凝土紧凑进行,中间不开放交通。

橡胶沥青(AR)同其它沥青相比拥有较强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以及抗老化、抗疲劳、抗水损坏的特性。

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具有良好的防水层,解决了防止水渗透问题;抗高温车辙,橡胶沥青含有大颗粒的橡胶粉,可产生较大磨阻力,使碎石不易滑动,减少车辙形成;抗低温脆裂,橡胶具有可塑性和延展性,抗低温脆裂能力大大增强。

另外还具有降低行车噪音和提高行车安全,降低建造成本,缩短建设工期等。

从而大大提高路面使用寿命,降低公路养护成本,确保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作用机理橡胶沥青吸收层是在水泥混凝土面板上洒布一层橡胶沥青(2~3kg/m2),然后撒布等粒径的预拌沥青碎石(9.5mm左右,15~22 kg/m2),最后通过轮胎压路机适度碾压使橡胶沥青上翻(达到碎石高度的50~70%左右)并稳定碎石而形成的一个界面功能层,如右图所示:由于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结合料和集料的特点,使其具备以下四个重要特点:(1)等粒径碎石“顶天立地”,确保了其上沥青层具有良好的基础支承,使沥青面层保持较为有利的受力状态;(2)较厚的橡胶沥青在水泥混凝土板表面形成一个连续的沥青膜,可以有效地阻止水分下渗;(3)在水泥混凝土板上洒布的橡胶沥青既具有一定的厚度,橡胶沥青弹性恢复率大,保证了其上铺装的沥青面层与水泥混凝土板之间存在一定的水平相对位移余量;⑷具有一定粒径的碎石颗粒本身具有一定的转动能力,可以削减传到沥青层底面上的应力。

煤沥青橡胶改质筑路油老化过程中族组成与性质变化

煤沥青橡胶改质筑路油老化过程中族组成与性质变化

研究简报煤沥青橡胶改质筑路油老化过程中族组成与性质变化金鸣林1,冯安祖1,史美仁1 ,陈新桂2,张初永2,李应海2(1 南京化工大学,南京 210009;2 攀钢煤化工公司,攀枝花 617022)关键词:煤沥青;筑路油;老化中图分类号:TQ522 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2409(2000)02-0185-04实验室与户外跟踪老化研究发现,道路沥青在使用过程中的质量蜕变主要是由于氧化作用[1,2]使得道路沥青中沥青质含量增加,改变了沥青中分散相与连续相的比例,致使沥青的性质发生变化,如软化点升高、针入度降低以及粘度增加等[3,4]。

上述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主要是以石油为原料的道路沥青,对以煤沥青为原料开发的改质筑路油研究较少。

本文在成功开发煤沥青改质筑路油工艺的基础上,研究了改质筑路油热老化过程中族组成与性质的变化,由此提出煤沥青改质筑路油高温热老化过程中性质变化的主要原因。

1 实验部分1 1 原料 试验所用原料为实验室制备的煤沥青橡胶改质筑路油,其族组成与性质如下:软化点40 5 、针入度(1/10mm)70、延度120cm;50g样品放入 5535mm敞口器皿中经163 ,5h蒸发后检测指标为:软化点42 5 、针入度比68%、延度110c m、蒸发损失0 95%。

族组成:软沥青42 9%、沥青质41 8%、不溶物15 3%。

1 2 老化 首先将50!0 5g筑路油在水浴中熔化后放入 14010mm的敞口器皿中,计算薄膜厚度约2 7mm。

放入干燥器中冷却到室温称重后放入达指定温度的鼓风烘箱中。

按老化时间取样并冷却到室温后称重,再进行族组成与性质测试。

1 3 族组成分析 筑路油族组成分析采用石油道路沥青三组成分析方法(T0617-93)[5]。

试验定义正庚烷可溶物为软沥青(简称H S),甲苯可溶物为沥青质(简称T S),甲苯抽提后的剩余物为甲苯不溶物(简称T IS)。

1 4 筑路油中易挥发组分色谱分析 分析采用103气相色谱仪,以BPB AMB高温液晶作固定液。

橡胶改性沥青的研究与道路应用研究

橡胶改性沥青的研究与道路应用研究

橡胶改性沥青的研究与道路应用研究海南方成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摘要:橡胶改性沥青是一种通过掺入废橡胶粉来提升沥青性能,橡胶改性沥青结合料在城市道路工程中的应用,有助提升道路的使用寿命,同时也能让道路强度、抗磨损、抗压等性能得到显著提升。

本文简要阐述了橡胶改性沥青的发展与应用现状,分析了橡胶改性沥青应用在城市道路工程中的技术要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橡胶改性沥青;道路工程;应用引言: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汽车已成为城市中最常见的交通工具,汽车数量的增加也让废旧轮胎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如何处理废旧轮胎也成为了治理生态环境需要关注的问题之一。

橡胶改性沥青技术的应用,可以让废旧轮胎得到有效的利用,由于废旧轮胎中主要成分就是硫化橡胶,将这些硫化橡胶通过特殊工艺处理加工成橡胶颗粒,再将其加入到沥青之中制备成沥青结合料,最终获得的沥青结合料在弹性、伸缩性、耐低温等性能上就有更好的表现,将其应用在城市道路工程之中,就能让城市的沥青路面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1.橡胶改性沥青的发展与应用1.橡胶改性沥青制备技术的发展橡胶沥青制备技术的专利最早在19世纪40年代的英国注册,该制备工艺经过不断的改进、调整,在上世纪70年代橡胶沥青制备技术已经基本成型并提出了材料性能更好的橡胶改性沥青制备技术。

进入21世纪后,橡胶改性沥青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了道路、公路工程之中,同时针对橡胶改性沥青制备技术也提出了相应的评价参数标准,主要用于评价橡胶改性沥青材料的相位角差值剪切敏感性、黏度剪切敏感性等性能参数。

而我国对橡胶改性沥青制备技术的研究始于上世纪70年代,主要研究方向是在公路、道路中的应用研究,通过橡胶改性沥青在公路、道路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来达到改善路面环境的目的。

在我国,首次对橡胶改性沥青的实际应用是在2001年某钢桥桥面施工之中,施工中使用了添加有30%橡胶粉的橡胶改性沥青结合料作为道路沥青路面的主要材料,竣工后经过4年的超重交通考验,获得了较好的使用效果,经过检测道路的各项性能指标都保持着较好的水平。

SBS改性沥青简介

SBS改性沥青简介

SBS改性沥青是以基质沥青为原料,加入一定比例的SBS改性剂,通过剪切、搅拌等方法使SBS均匀地分散于沥青中,同时,加入一定比例的专属稳定剂,形成SBS共混材料,利用SBS良好的物理性能对沥青做改性处理。

特性1.温差较大的地区有很好的耐高温、抗低温能力2.有较好的抗车辙能力,其弹性和韧性好3.提高了路面的抗疲劳能力,特别是在大流量、超载严重的公路上具有良好的应变能力,可减少路面的永久变形4.粘结能力特别强,能明显改善路面遇水后的抗拉能力,并极大地改善了沥青的水稳定性5.提高了路面的抗滑能力6.增强了路面的承载能力7.减少路面因紫外线辐射而导致的沥青老化现象8.减少因车辆渗漏柴油、机油和汽油而造成的破坏橡胶沥青是先将废旧轮胎原质加工成为橡胶粉粒,再按一定的粗细级配比例进行组合,同时添加多种高聚合物改性剂,并在充分拌合的高温条件下(180℃以上),与基质沥青充分熔胀反应后形成的改性沥青胶结材料。

橡胶沥青具有高温稳定性、低温柔韧性、抗老化性、抗疲劳性、抗水损坏性等性能,是较为理想的环保型路面材料,主要应用于道路结构中的应力吸收层和表面层中。

作用1.提高沥青混合料的耐久性和抗疲劳寿命。

2.改善抵抗路面产生疲劳裂缝和反射裂缝的能力,这是由于高的粘结剂含量、沥青膜厚度和良好的弹性所致。

3.改善高温抗永久变形能力(车辙、拥包)4.改善抗低温裂缝的能力。

5.提高了薄层罩面的耐久性和使用性能,降低了路面成本。

6.降低噪声,改善了行驶舒适性。

特点1.降低了沥青加温的温度,防止沥青的高温老化,防止接近闪点带来的不安全因素。

2.由于施工的和易性改善,明显提高了压实度,这样更增加了抗车辙能力。

3.由于可降低沥青温度,可有效节约拌和成本。

4.橡胶沥青在高温下具有较大的弹性和弹性恢复能力,可以改善路面抗变形能力和抗疲劳开裂的性能;具有较好的高低温性能,降低了沥青对温度的敏感性;同时,橡胶沥青具有粘度高、抗老化、抗氧化能力强等特点;开级配或间断级配橡胶沥青路面防滑功能高、减少雨天行车溅水、改善视野、降低噪音,大大提高路面行车安全和舒适性;橡胶沥青的应用不仅有利于环境保护,节约自然资源,还有利于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

粒化物对橡胶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影响

粒化物对橡胶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影响

粒化物对橡胶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的影响摘要:对掺加粒化物后橡胶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进行了分析,从混合料掺加粒化物前后的路用性能比较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增强路面使用寿命的方法,分别进行了橡胶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和疲劳性能两方面研究,并达到了增强路面使用性能的效果,解决了长期以来路面早期严重损坏的问题。

关键词:粒化物;橡胶沥青;高温稳定性;疲劳性能中图分类号:tq33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近年来,我国公路普遍存在着车辆严重超载或超限象,而且日趋严峻,对我国公路造成了很大影响,致使路面早期损坏严重,路面的使用寿命大大缩短,路用性能衰减迅速。

为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和疲劳性能,本文采用sma级配,橡胶沥青、粒化物为原材料,选用小梁弯拉疲劳试验作为混合料疲劳性能评价方法。

通过对疲劳性能试验结果的研究分析,探讨粒化物添加剂对橡胶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的影响。

1、疲劳开裂机理及疲劳性能评价方法沥青路面在使用期间经受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长期处于应力或应变重复变化状态,致使路面结构强度逐渐下降。

当荷载重复作用超过一定次数以后,在荷载作用下路面内产生的应力就会超过强度下降后的结构抗力,使路面出现裂纹,产生疲劳断裂破坏。

疲劳所致裂缝包括两种:一种主要是由于面层底部长期处于应力或应变重复循环变化,最后拉应力或拉应变在层底产生了裂缝,并进一步反射到路表,此种裂缝即为传统意义的从下到上裂缝;另一种是从上到下的裂缝破坏形式,因路面抗剪切能力不足或是路表面材料发生老化而造成路面表面应力的集中,产生了由上到下的裂缝,此种裂缝一般多为纵向裂缝。

沥青路面疲劳特性的研究方法可以分为三类。

一类为现象学法,即传统的疲劳理论方法,它采用疲劳曲线表征材料的疲劳性质;另一类为力学近似法,即应用断裂力学原理分析疲劳裂缝扩展规律以确定材料疲劳寿命的一种方法;还有一类为基于损伤力学的疲劳性能分析法,即从材料损伤的角度出发,以材料的累积损伤评价疲劳性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橡胶沥青老化性能影响分析邢素芳 内蒙古高等级公路建设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摘 要:本文通过对沥青老化的原因及其组分变化和性能变化的分析,研究了橡胶改性沥青的抗老化的性能。

并对老化作用下沥青的组分及性能变化进行了研究。

1 前言沥青的缺点是温度敏感性大,高温流淌,低温发脆,不能适应高等级公路的要求。

为克服沥青的上述不足,沥青的改性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

在沥青中添加外掺剂进行改性由来已久,用废橡胶改性沥青,既节约了资源,清洁了环境,又能改善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各项性能,可谓一举多得,对意义很重要。

但有关橡胶沥青的老化特性研究较少,对废橡胶改性沥青的老化性能规律性的研究对我们认识和使用废橡胶改性沥青非常重要的意义。

2 橡胶沥青老化性能分析2.1 老化影响因素沥青的氧化速度与温度有直接关系,温度高于100℃时,氧与沥青中活性基团化合速度迅速增加,生成含氧羰基官能团,同时有明显的脱氢缩合现象,并产生水与二氧化碳;温度较低时,氧化反应较为缓慢,氧被吸收存于沥青中,参与沥青中酯类活性基团的聚合、转化,生成大分子极性含氧基团。

沥青虽然是憎水性材料,但在雨水的作用下,沥青中的可溶性物质被冲洗掉,也会造成沥青的老化变质。

水的pH值对沥青中沥青质、酸性分的油水界面张力影响很大。

含有沥青质的模型油油水界面随时间延长而老化,界面初始屈服值明显上升,界面粘度也显著增加。

沥青搅拌设备的好坏是保证加工质量和改性效果的关键。

另外,工艺过程中的温度和搅拌时间也是影响改性效果的重要因素。

在适宜的温度下随着搅拌时间的延长,橡胶颗粒逐渐变细,改性效果随之提高,但搅拌时间过长不仅降低生产效率,还会导致沥青的老化。

搅拌温度太低,不仅增加搅拌时间,甚至不能使聚合物完全溶融于沥青中,搅拌温度过高会引起沥青老化。

沥青路面长时间处于日光照射之下,光对沥青的耐久性影响值得重视。

日光中,紫外线占 5%,红外线占 52%,可见光占 43%,其中紫外线对沥青老化的作用最大。

紫外线较强的辐射能促使沥青分子聚合生成更多的活性基团,增加沥青组分参与氧化的数量和速度。

验分析得出,引起沥青老化的热、氧、光、水等因素之间交互作用明显,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较单一因素造成沥青老化的速度快得多。

应尽量减少这些老化因素的共同作用,以减缓沥青的老化进程。

2.2 老化后沥青组分变化老化后沥青微观性状的变化主要以下几种现象:组分移行,沥青的老化过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难以用结构式进行描述。

一般认为,沥青老化过程中,其饱合组分是比较稳定的,在整个老化过程中变化不大,芳香分较易发生氧化聚合反应,胶质中含极性官能团的组分通过分子间的聚合与缩和作用转变为沥青质。

即沥青组分大致按芳香分、胶质、沥青质的路线向重质化的方向转化。

因此,沥青老化的过程可以认为是沥青化学组分移行的结果。

溶液相容性降低,溶液理论认为,溶质的溶度参数与溶剂的溶度参数的差值小于某一定值时,则能形成稳定的溶液。

研究表明,老化沥青的溶度参数差值一般在 10 以上,优质沥青则一般在 7 以下。

因此,沥青的老化过程可以描述为:老化使沥青中各组分的化学结构发生变化,沥青质的溶度参数较软沥青质的溶度参数增加的快,致使沥青的溶度参数差值增大,组分相容性降低,稳定性变差,路用性能衰减变劣。

分子量离散,利用凝胶色谱(GPC)方法分析发现,沥青在老化过程中平均分子量随之发生变化,分子量分散度增加。

这主要是由于沥青老化过程中,各组分分子的氧化聚合、受热裂解等作用造成的。

因此,可以利用小分子组分含量的降低率及大分子组分含量的增加率来表示沥青老化的程度:小分子组分含量降低越大,大分子组分含量增加越高,表示老化程度越深。

蜡熔点及含量增加,沥青老化过程中,蜡的含量明显上升,并且蜡的熔点范围变宽,高熔点蜡的含量增加的更为显著。

由于国产沥青含沥青质较少。

因此,蜡在结晶过程中易形成粗大的晶体,对沥青性质影响较大,使其可塑性及抗变形能力较差,使用性质变劣。

另外,沥青热分析表明,经过短期老化,沥青中蜡的熔点可提高 3~5℃,从表征沥青老化的粘度指标看,蜡熔点提高,亦显现为沥青老化变质。

2.3 老化后橡胶沥青性能变化通过对三种沥青对比试验的方法分析不同改性沥青的抗老化的性能。

结果表明:废橡胶粉的掺入,在热老化以后,改性沥青软化点升高程度比,随着胶沥比的增加软化点升高的程度有所降低,在废胶粉掺量较低时,老化后的软化点比较低,随着配比的增加软化点逐渐升高。

对比老化前的软化点,改性后的沥青软化点升高的程度比基准沥青升高的程度小。

而老化点升高的程度越越大,说明老化程度愈深,抗老化性越差。

在加入废胶粉后,无论是哪个粒径和掺量,其改性沥青的低温延度(5℃)值均高于基准沥青老化后的延度值。

说明胶粉的加入可明显改善基质老化后的低温塑性,可提高其在低温下的抗开裂性能。

沥青材料的延度是与其胶体结构有关的一个指标,通常认为沥青的延度是与沥青中分散相在分散介质中的浓度、分散介质的黏度和分散相与分散介质的亲和力等因素有关。

老化后延度都有所降低,但是降低程度不同,加入改性剂后延度降低程度比基准沥青小。

说明抗老化性能得到改善,但是改善程度不同。

针入度是评价沥青抗老化性的重要指标,可以发现,用(下转第245页)进集水井,以降低水位。

如果集水井不能畅通排水或是不能排水,可以实施措施以防止井壁出现坍塌现象,同时放置卵石作滤水层,并需要有专人对集水井进行清理,以保持井内的清洁。

还需要有专门对集水井进行检查的工作人员,若水位到达一定高度,立即将抽水泵打开。

4 结论在市政道路施工中排水是非常重要的施工过程,排水工程与每个人都有着重要联系。

由于排水状况的好坏,可以严重影响道路的质量。

通常在排水施工过程中,也会有道路建设工程同时进行,但排水工程比较隐蔽。

所以,应加强监督管理排水工程的施工质量,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1]李其泉.高密度聚乙烯中空壁缠绕管在市政道路排水工程中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06):161.[2]赵友云,闵木林.真空预压法在市政道路软土路基处理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21):169-170.[3]程江.浅谈关于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的几点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08):52-53.[4]邓上峰.浅析建筑施工作业中的安全管理措施[J].技术与市场.2010(11):54-55.[5]邓伟祥.浅谈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监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04):131-132.废胶粉改性过的任何一种沥青在老化后的针入度减小的程度均比基准沥青的程度小,说明抗老化能力增强。

每种沥青的针入度降低程度各不相同,说明加入废胶粉后,粒径和配比的不同,抗老化性能也不相同。

3 结论本文通过对沥青老化的原因及其组分变化和性能变化的分析,研究了橡胶改性沥青的抗老化的性能。

结果表明橡胶粉的掺入,沥青在热老化过程中软化点升高程度明显减小,高温性能明显改善;低温延度下降率最小,对低温性能改善比较好,沥青老化后的针入度下降,但是不同的沥青下降程度不同。

参考文献:[1] 邱清华, 贾德民.废胶粉利用研究进展. 橡胶工业. 2000(11):53~54.[2] 韩秀山, 吕伟民.我国废旧橡胶利用的发展趋势. 再生资源研究.2001,(1):13~15.[3] 李志澄. 胶粉的活化与改性. 橡胶工业. 1997, (10):44.(上接第241页)(上接第242页)(上接第243页)关人员的职权、分工,确保签证的质量,杜绝不实及虚假签证的发生。

为了确保工程签证的客观、准确,首先强调办理工程签证的及时性。

其次,对签证的描述要求客观、准确,要求隐蔽签证要以图纸为依据,标明被隐蔽部位、项目和工艺、质量完成情况,如果被隐蔽部位的工程量在图纸上不确定,还要求标明几何尺寸,并附上简图。

3.4 竣工结算阶段是造价管理的结束竣工结算,应以工程量清单核对备案制度及内部复核制度为保证,减少工程量清单的错误和漏缺,且要到工地现场进行核对,以审核清单内项目结算单价与投标综合单价是否相符,审查工程变更、现场签证是否属实,确保各类结算真实、有效、合理,使最终确定的工程造价体现出工程项目的实际价值。

综上所述,工程造价管理不仅是经济问题,还是集经济、技术与管理为一体的综合学科,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所以,在工程建设中,必须把造价管理工作作为一项核心工作来抓,在工程实施进行的各个阶段,时时要有控制造价的经济头脑,充分分析、利用建设周期中的重要信息,把握市场经济的脉搏,减少或避免建设资金的流失,真正降低工程造价,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1] 赵侠.论建设项目前期的工程造价合理确定[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84).[2] 崔平.浅析项目前期工程造价管理[J].水利水电工程造价,2008,(3).[3] 柳琼.浅淡前期工程造价控制及有利途径[J].建材与装饰,2007,(7).[4] 武晋生.浅谈建设项目前期工程造价的控制[J].山西建筑,2008,(36).和主要工程项目施工方案,编制好施工项目全场性的施工准备工作计划。

内容包括:做好现场测量控制网;做好土地征用、居民迁移和障碍物的清除工作;组织拟采用的新结构、新材料和新技术的试制和实验工作;施工程,施工用水、用电和铁路、公路、码头以及场地平整等工作;做好材料、构件、加工品和机具等的准备工作;进行技术培训工作。

2.5 降低材料成本材料成本在整个项目成本中占有大约百分之七十的比重,由于其占有的比重大,所以其拥有的节约潜力也越大,项目管理者应在这方面多下功夫。

材料的应用范围极其广阔,这也导致其介于材料的途径也十分广阔,答题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采购成本的节约。

第二,材料定额的消耗。

第三,新技术以及新工艺的应用可以节约大量的成本。

第四,废弃物的二次利用可以节约成本。

第五,加强资金与现场的管理。

2.6 提高机械利用率机械作业的效率要远远高于人工作业,同时成本也比人工低很多,因此,在机械方便施工的地方应尽量使用机械作业,这样既可以加快作业进度又可以降低企业的人工费用。

3 结语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不单单是体现在实力上,更重要的是成本的控制上。

只有当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有了规范合理的制度时才能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强。

因此企业成本的控制将是管理者应该时刻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1]张萍,王岚,任明星.GIS 在市政设施管理中的应用[J].城市管理与科技,2000,(2):41-44[2]吴小平,杨俊.市政工程管线综合 CAD 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科技研究,2006,(3):96-9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