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中叶欧洲古典家具风格与属性汇总

18世纪中叶欧洲古典家具风格与属性汇总
18世纪中叶欧洲古典家具风格与属性汇总

18世纪中叶欧洲古典家具风格与属性

中式齐本德尔(1750-1800年)大约在1740年,英国很流行中国风格的东西,汤玛士·齐本德尔开始尝试中国式的家具设计。原来中国家具的比例大小和英国流行的标准并不相同,中国工匠倾心于流畅长曲线而不考虑对称与平衡的线条。齐本德尔结合中国装饰、艺术图案及英国家具的比例大小而制作出18世纪中叶非常流行的风格.

中国齐本德尔式家具最主要的特点是镂空的回纹装饰(见图4及满布中国式的格子花样。运用的地方有椅背(见图1,2、椅座和椅腿相接的弯角处(见图1,5、桌腿和桌面(见图3等,椅子的腿

和小桌子的腿往往是直的,且带有中国设计(见图1,3,5的浮雕装饰。龙脚抱“珠”或球形的脚经常被用到,下横档也使用在许多椅子上,并大量使用雕刻作装饰。许多家具都经过涂漆、镀金或上釉,且多半使用直线条和流畅的长曲线。如今复制的中国齐本德尔式家具多为小桌子、椅子、橱柜和长靠背椅等,并采用回纹装饰,刻凹槽或雕刻的直脚。

由于中国齐本德尔式家具都为笔直且干净的线条,故可与中国现代家具、瑞典现代家具及当代的家具共处一室。

亚当兄弟(1760-1792年

亚当本身并非指一个时期,而是 18世纪乔治·亚当后期的一种风格。亚当兄弟(罗伯特、詹姆士、威廉原本都是建筑师,后来成为了家具设计师,并演变出一种家具风格来搭配自己所设计的房子。

所有的亚当设计皆以严谨、细致和古典简朴为特色。瘦长、线条笔直、渐尖脚和表面平坦,加上漆绘、镀金和镶嵌等装饰手法都是亚当家具可辨认的标记,其设计灵感来源于古罗马、庞

贝和法国式。偶而也采用精神的浅浮雕,图案偏重古典优雅的艺术主题:碟形或椭圆形的装饰物、拱肩扇、花饰和垂饰(见图3,8以及凤梨、人物(见图6、动物的头等。亚当式家具也以优雅的雕刻饰条(见图410,16著称,浮花织锦、花缎和丝绸都是最常用的垫装布料,桃花心木和缎木薄皮为最受喜爱的木材,偶而也会用条悬木、黑檀和其他珍奇木材。

亚当式椅子的腿细长,截面呈方形或圆形,由上至下逐渐变小,且带有凹槽饰纹。椅背条设计变化较多,有些呈方形(见图12,有的弯曲(见图15,也有的透空。此时赫伯怀特风格流行的盾形椅背已开始被采用,而亚当式的盾形椅背往往坚实,其弯曲的椅背(见图13和希腊式腿一并出现,在方形的腿上常配上块形和铲形腿,圆腿上则配上车枳脚或成型脚。椅背通常为实木镶板或藤制以及镶板中心加垫装(见图9,扶手平坦成形,且通常由前腿所延伸的柱子支撑,有时候扶手也有垫装,下横档则较少出现。亚当式桌子通常长条形,有装饰侧档,下框和线脚有直腿带凹槽饰纹或车圆(见图11,有时桌子不只有4条腿。亚当兄弟大量设计流行的墙桌,经常流行4条腿的半圆桌。往往以大理石做桌面。其他家具方面,亚当兄弟认为他们所制作的大件家具最为成功,如壁炉架、餐具柜、包衬睡椅、长靠背椅和卧榻(见图6。这些家具都大量装饰古典性质的艺术图案,餐具柜外形端正匀称,偶而呈半椭圆形或六边形,通常有6至8条细长的腿,餐具柜、碗柜和橱柜内有基座,放置刀叉的抽屉、放酒的冷藏箱和其他附加装备。矮衣柜有细致的镶嵌和漆绘装饰以及威其伍陶板,椭圆形及圆形把手和古典黄铜饰物为其标志,书柜和橱柜有平直的和古典三角饰顶。

如今仿制的餐厅和房间家具都以胡挑木和桃花心木制成,这一风格家具可与赫伯怀特、薛来登、怀夫、帝国及路易十四等式样合用,但要有调和的背景。

赫伯怀特(1770-1786年

赫伯怀特与亚当、齐本德尔、薛来登一样,不是一个时期,而是18世纪乔治时期的一个风格。乔治·赫伯怀特为其创始者,也是一位老练的橱柜制作人,他的主要灵感来自于路易十四时期的法式设计。

赫伯怀特设计的线条与比例都比较优美,虽高雅修长,但很坚固。这个时期的椅子、靠背长椅与其他以前的家具相比做得较小,其设计特点是腿足修长,带凹槽饰纹(见图1,5,7,13且椅背很低,这使得家具的外观看似脆弱。他很谨慎选用高雅的雕刻图案,大多数是古典图案为主:麦穗、羊齿、垂饰谷英、蔷薇花饰和他推荐的威尔斯亲王羽饰等。在选料上,木皮用得很有技巧,桃花心木是最喜欢的用材,其他如缎木、桦木、条悬木和进口木材等也被采用。条纹花缎、丝绸、缎子和红与蓝摩洛哥皮等衬材料则与马毛填充材料配合使用。

赫伯怀特式椅背几乎都是透空的,很少加上垫装,最独特的设计是箍形(见图3、盾形和交织心形(见图9,10等式样。赫伯怀特设计的盾形椅背,它的椅脑弯曲部分都保持连续不断,薛来登式虽然也使用盾形设计却与之相反。椭圆形椅背的背板则有花瓶或七铉琴等形状。赫伯怀特式椅背和座框从不相接,椅背总是为座框上面的后柱所支撑,扶手通常短且呈弯曲状或内凹状,弯曲到前腿处(见图2。安乐椅有保护翼,扶手包衬成卷筒状,线条弯曲大方,下横档与其直腿相连接。赫

伯怀特式桌子(见图5和椅子一样,有其同样精致的腿,细长且渐尖,往往加上凹槽饰纹,一般为铲形脚,有些式样在其各角落有2只细长的腿。还有一种靠背长椅有若干盾形或椭圆形椅背相联在一起,另外垫装沙发明显受法国式的影响,椅背是由一些连续流畅的曲线在中央形成隆起弓背,而其他较低部位则仅为简单的曲线,扶手为垫装或雕刻,某些式样有7至8条腿。赫伯怀特在发展现代餐具柜上化了很大的工夫,他的样式正面呈S形弯曲,曲线优美,6条桌腿通常为方形由上往下渐细并与铲形脚相接。赫伯怀特式设计有凹角构造(见图1,而相对于薛来登式设计则都是凸角构造。

这一风格家具与其他18世纪的家具设计合用比较合理,特别是薛来登式、亚当式、怀夫式和齐本德尔式。

路易十六(1774-1793年

路易十四统治的地区流行来自意大利华丽的巴洛克式,而路易十五王朝则带动起洛可可式的热潮。洛可可反映出古代所特有的平淡和质朴,到了路易十六时期则表现得恰巧相反,路易十四和路易十五的娇饰终究抵不过古代时期的再兴及其简朴的装饰设计。当时人们从挖掘出的庞贝废墟再度引发了对古代的兴趣,此情景能与文艺复兴带来的再生相比拟。这个时期家具的腿足表现在简朴垂直的构件中,弯曲变成圆圈,省略了线段,平铺无饰的嵌板往往只有借助饰条才得凸起。

这些家具的特性和结构都令人想到了路易十五统治时所流行的线条,此时的家具风格高尚、做工精细、装饰适度。线条由曲转直,涡卷形表面也转为方形,装饰大量采用古典艺术图案(见图2,3,以强调线条之力与美,其中花篮(见图5为典型的装饰。椅子有直的渐尖腿,其雕刻有如希腊柱子般的四槽饰纹,座档曲线优雅,椅背有方形或圆形浮雕,扶手包垫很普遍。桌子有如同椅子般的直腿,有时候加上雕刻或凹槽饰纹(见图1,2,桌裙也有雕刻装饰(见图2,6,7,偶而也会有弯曲的下横档(见图6,沙发、床和橱柜以及双人椅和躺椅皆有直立的柱腿。嵌板上的漆绘装饰也很普遍,条纹和小花样的垫装布料最受欢迎。包括丝绸、缀锦和其他与路易十五年代相似的布料等。在选材上,桃花心木是很流行的木材,比如黑檀、金香木、玫瑰木和水果木等都用来做阿拉伯镶嵌细工。很多木材都涂以黑色或金色作为装饰,塞佛尔陶器饰板常常被拿来镶入家具的表面。这时期的家具设计师,如Roentgen, Resener,Aubert,La1onde,lavasseur等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强调自己的设计理念,树立起路易十六王朝的风格与后来帝国式风格之间的桥梁。

路易十六时期的家具可与亚当、薛来登、赫伯怀特和执政内阁时期的家具并用,如果小心搭配也可以和联邦式和法国地方式家具合用.

薛来登式是18世纪乔治时期中的一种风格,汤玛士·薛来登担任过教师、牧师、书商,是一位评论时事小册子的作者,当然也是一位家具设计师,他自己不是工匠,但他所著的四本有关家具设计的图书对家具工匠影响很大,当时一些家具定单也经常转向那些根据薛来登设计的工匠,薛来登是第一个制作成对单人床、卷盖式书桌、腰子桌和两用家具的设计师。

薛来登的设计其外观修长、高雅而细致,且结构坚固而耐用。腿足细长,常为圆柱形,渐尖状,并带有细棱脊线(见图1,4),但决不会是卡不里腿,所有家具比例均佳,主要都是直线条。薛来登的设计受到亚当、路易十六和法国帝政式等的影响很大,但其装饰简朴,镶嵌和拼花镶嵌被大量用作装饰,雕刻多偏古典、传统,图案一般采用羊齿、贝壳、椭圆、垂花饰等。薛来登以桃花心木制作餐厅、房间和图书馆家具,以玫瑰花木、椴木和漆绘家具制作会客室家具,其垫装布料包括素色、条纹、花缎、丝绸和锦缎等,偶尔也采用藤材。薛来登式椅子高雅得体,比例优美,其中大部分都是方形椅背,镂空雕刻,图案变化丰富,如回纹格子镶阪(见图6,8,七玄琴、车枳立柱、盾形和编藤等。每张椅子中间背板都立在横框上,中间嵌板往往稍许突出椅脑。早期的椅子为渐尖脚,后期的式样有螺旋形车枳,圆形腿常呈向外展开状(见图6),有些椅子有弓形或弯曲的前座档,扶手呈优雅的曲线形,从后面延伸至前面支柱,而前面支柱通常是由前腿延伸上来,椅座是长方形,但向后逐渐变小,薛来登椅常将椅垫的座框显露在外。薛来登式餐

具柜和桌子两者都有与椅子相似的修长渐尖腿,而且往往没有下横档,餐具柜一般都是直线条,只有在转角处和正面才有外凸曲线(与赫伯怀特的设计恰好相反,赫伯怀特的设计角落多为凹曲线,一般都有实用的抽屉和酒柜。薛来登设计过许多种桌子,有些为三座式和活叶桌面,还有些呈椭圆形。其书柜顶板常有各种形状墙(见图2,7,而玻璃门上则饰以窗格,沙发很优雅,腿足轻巧修长。

薛来登风格在如今有大量的仿制,它与其他乔治亚式后期的家具、路易十六和邓肯怀夫式都很相配。

英国摄政(1793-1830

这并不是另一个时期,而是乔治后期的一种风格。英国摄政式是以乔治四世代理年老的乔治三世处理政事的时期而得名。这是一个繁荣奢华的时期,是以宫殿装饰为其风格,此时英国主要的设计师有Holland, Tatham和Thomas Hope。在美国,邓肯怀夫也转向制作许多受摄政式影响的家具,在这里不能将英国摄政式与法国摄政式混为一谈。

摄政式是从18世纪的家具逐渐发展而来的,它回归到以古典为设计原则,并强烈地受到法国执政内阁式和帝政式的影响,又获得了中国和埃及的灵感启迪。它是一个简单化和实用主义的风格,混合了古典简朴的外形和浓厚的东方装饰,家具按比例缩小,成为更精密的尺寸,许多家具都上漆(受中国的影响),黑色最受喜爱,而且普遍以镀金修饰,其线条简单显眼,并配合直线使用;表面平坦,以雕刻和浮雕古典和中国艺术图案作装饰,装满花果及谷穗的羊角状物和花饰等设计常被采用,所有的家具比例优美且精致。桃花心木、锻木和玫瑰木是常用的家具材料,冬青和黑檀等多为镶嵌材料。金工制品多为黄铜,偶尔为润饰条边和铁格子窗。另外,从竹制装饰品和一些藤编的椅座椅背等都反映出受中国家具的影响,垫装布料有花缎,天鹅绒和锦缎等。

摄政式椅子的椅背直(见图5,9与凹(见图4两种都有,并且以回纹细格、浮雕、雕刻和镀金作装饰。腿通常是直的,且不带下档构造(见图11,有时也稍有弯曲(见图4,5,偶尔也采用古典双重弯曲(见图1。脚是腿的延伸(见图4,5,并带有直的柱环或条饰(见图6,有些采用狮爪脚(见图1,

有凹槽饰纹或雕刻,所有的椅座的垫装皆平薄,有的则填满充实。其桌子常有精巧镶嵌、涂漆和镀金。大件家具有直腿,小桌子常有三角形的底板(见图3、罗马式三角台、镀金和金属脚。碗盘柜和书架有格子门、企柱和贴柱。沙发为古典的外形,偶尔配以狗爪或狮爪脚。床有精巧的弯曲床头板或回纹格子插板(见图7,8。高腿写字桌非常普遍,桌子和橱柜都用线脚装饰。

这一风格很适合与亚当、薛来登、赫伯怀特、中国齐本德尔、执政内阁、法国帝政、彼得麦和邓肯怀夫等式样一起搭配。

彼德麦尔(1800-1850

到了19世纪初期,德国中产阶级的市民不喜欢先前当地流行的巴洛克式和洛可可式,于是德国设计家和工匠们开始生产简单、坚固并多少有些呆滞的家具,以代表执政内阁及法国帝政式的日尔曼版本,而此风格之名来自于“彼得麦爸爸”,他是一位代表典型德国中产阶级所虚构的幽默人物。

由于此风格代表许多设计家和工匠的作品,原先家具就有许多不同的变化。如今的复制品包括occasional chairs、桌子、秘书桌、餐厅组合房间家具,所有的设计以功能实用为主,没有过多的装饰性雕刻。桌子和橱柜(见图1有方形线条,且以简单的透眼设计。椅子(见图3,4舒适而坚固,并加上厚厚的座垫,椅腿笔直从上到下渐细,有时出现稍许弯曲(见图6,桌腿通常都为圆直,往往与底座相连(见图2,7。装饰物包括当地水果花草、家畜和绘画雕刻的细部等,材料选用以槭木、桦木、白梓、桃花心木与水果木等。

彼德麦尔式家具可与美法地方及18世纪经典风格的家具相配,并以其线条和装饰简单而适用于现代的装潢居室。

欧洲19世纪女性服饰大全

欧洲19世纪女性服饰大全 2009-08-02 编辑:jerry 19世纪服饰风格的主旋律 19世纪是一个社会政治经济飞速发展的阶段,人民的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开始懂得自己在服饰中真正的需要,开始逐渐接受极其简朴的审美思维方式,同时仍然留恋着古典的自然优美形态.简洁的男装,充满古今情趣的优美女装,与新式纺织产品面料,是19世纪服饰风格的主旋律. 19世纪欧洲女装变化的背景概述 每一次剧烈的社会变革都会给女装带来明显的样式变化.19世纪被成为"流行的世纪",这里主要指的是女装,而且正如19世纪也同时被称为"样式模仿的世纪"一样,女装的变迁几乎是按照顺序周期性地重现过去曾经出现的样式. 19世纪的(法国)女装 (一)古典风格影响的女装 拿破仑时代,女装上其基本造型特点是强调高的高腰身,细长裙子,白兰瓜形的短帕夫袖.方形领口开得很大,很低.女装的重叠穿着是这一时期女装的一大特色.女裙为双层裙,内外裙采用异质异色面料,外裙较短,有前开衩以露出内裙为目的. (二)复古情调的女装 复古情调的女装最大的变化表现在袖子上,袖子加进垫肩,短袖制成灯笼状,长袖做得肥大蓬松,有时袖体上部肥大,下部紧瘦,人们称为"羊腿袖".袖子体积膨大化,袖子造型复杂化.妇女重新用紧身衣和裙撑.腰被紧身衣勒紧,再加上膨大的袖子和向外撑开的裙子,整个服装造型成X型,这是复古风的主要款式特点. (三)19世纪30--40年代 正是"七月王朝"时期,处于法国路易·菲力普时代,女子服饰向浪漫主义风格迈进日益完善的紧身胸衣增大裙撑围度,再度使裙子变成大钟形.上衣领口线开得更加低,把双肩露出于外面,领口边缘施各种花边和褶裥装饰.袖子膨大至极呈横宽造型,仿佛与先裙呼应,形成30年代左右最流行的造型. 40年代在度受到英国田园风格的影响,袖体回收出现宝塔式袖子,强调女子上体娇小,下体膨大的

19世纪欧洲女装

[字体:大中小] 欧洲19世纪女性服饰大全 到了18世纪中期,制作技术更加进步,其妙主要在于嵌放鲸须的数量和方向,这里的苛尔莱耐上插入许多条鲸须。布的接缝处处理的十分巧妙,这时的紧身胸衣一般都在后边系扎。胸衣外边罩的罗布前开,在胸前装饰有倒三角形的胸饰的胸饰斯塔玛卡,斯塔玛卡的中央与里面的紧身胸衣一样向下呈很尖的锐角,这不仅在视觉上使腰显得更细,风俗吏家认为这还把人的视线引向那“快乐的谷间”。 这一时期一百多年前的裙撑又一次出现了,叫“帕尼埃”(panier,英语为pannier意为很需要筐、背笼。因其形似马驮东西时的背笼面得名),在路易十五时代(1730——1770)洛可可在这一时期达到鼎盛,帕尼埃越来越大,便于出行也进行改良,出现一种叫做帕尼埃·多布乐的裙撑,相对方便多了。 路易十六时代(1770——1789)这是洛可可风结束、新古典主义兴起的样式转换期,因此,服装上变化较复杂。1776年,受波兰服装影响,出现了罗布·阿·拉·波罗耐兹(rob e a la polonaise波兰式罗布)图-11,其特征是裙子部分在后侧分两处像幕布或当时的窗帘似的向上提起,臀部出现三个柔和膨起的团,为了把裙子束起,罗布的后腰内侧装着两条细绳,在表面同样的地方装饰着扣子或缎带,细绳从里面下落,经裙摆向上把裙子捆束起来,绳端挂在或系在表面的扣子上,还有的在内侧裙摆处装上带环,绳穿过此环向上把裙子提起来后系上,外表也同样形成裙子被卷起来的形状。

在1780年代,帕尼埃消失了,裙子变得柔软了,但继续用紧身胸衣整形,肩上披着小型披肩,一种叫托尔纽尔的臀垫取代裙撑,和17世纪末一样,后臀部又一次膨臌起来。法国之外的国家称其为克尤·德·巴黎(cue de paris,即“巴黎的屁股”之意)。 无论时尚多么嚣张,其实不过是时代的附属品。在经历了法国大革命后,人们突然没有了18世纪典雅、轻松的心态,空想主义色彩浓郁,而服饰将这种心态表现得淋漓尽致。你很难用一句话来总结19世纪的服装风格,它既有革命时期的简练和朴素,也有浪漫主义的诗意和婉丽。 无论如何,浪漫主义时期的服饰是法国大革命新古典主义后的回归,它在服装史上具有重要意义。那个时期,“女人味”的审美观念弥漫了整个欧洲大陆,女性似乎成了第一性,她们故作娇柔,服装款式充满幻想色彩,而男人也被女人的娇柔所吸引,他们收细腰身,甚至不惜使用紧身胸衣。 19世纪的时装业有两个值得关注的变化:工业的进步和更高级裁剪技术的出现,使服装的面料和款式更为多样化;由于彩色印刷术的出现,时装样本开始出版,它是现代时装杂志的“鼻祖”。它的出现使原本由宫廷贵妇引导流行的时代一去不返,时装样本和舞台剧中的女演员成为新的时尚代言人。 女装流行面料有薄棉布,织纹较密的白麻布,薄纱,条纹毛织物和蝉翼纱,给人轻盈、飘逸的感觉。强调细腰和夸张的裙摆,马鬃编成的裙撑首次出现。为了显示细腰,肩部设计不断扩张,袖口也极度夸张,甚至在袖根部用金属丝做撑垫。

欧洲地铁车站设计风格及借鉴

欧洲地铁车站设计风格及借鉴 摘要:本文分析了欧洲五国地铁车站装修风格,提出了国内地铁车站装修的设计思路,可供类似的地铁设计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欧洲;地铁;装修设计;借鉴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ive countries in the European subway station decorate a style, puts forward the domestic decorate design ideas of subway station, the subway for similar reference for design and reference. Keywords: Europe; The subway; Decoration design; reference 一、欧洲各国地铁车站装修设计风格简介 为了汲取国外先进的轨道交通设计理念,开阔视野,笔者对欧洲五国地铁车站进行了设计考察。 (一)匈牙利布达佩斯 布达佩斯地铁始建于1896年,是全世界历史仅次于伦敦的地铁系统。布达佩斯目前建有三条地铁线路,分别是M1、M2、M3,全长31.7公里。 M1线从1869年开始运营,是世界上第二条地铁。M1线是为了纪念匈牙利的亚洲先民到欧洲定居一千周年(史称“千禧年盛典”)而修建,目的是让市民可以乘坐地铁直接到达千年庆祝活动的主会场布达佩斯城市公园。车站整体风格依然沿袭千年纪念时的样式,古典的墙面瓷砖装饰、长条木椅、木门、木质服务中心以及煤油灯造型的壁灯,让每个站台都像一座怀旧电影的摄影棚。 图一匈牙利布达佩斯M1线 M2线横贯布达佩斯东西方向,建设于20世纪50年代,2004年起对车站翻新和装饰,改进了车站候车大厅、旅客站台,替换了旧通风系统,安装了旅客信息设备,整体设计体现布达佩斯的历史人文风貌。 图二匈牙利布达佩斯M2线

欧洲19世纪女性服饰大全

欧洲19世纪女性服饰大全 美图共赏 2009-09-15 09:44:29 阅读790 评论1 字号:大中小订阅 路易十六时代(1770——1789)这是洛可可风结束、新古典主义兴起的样式转换期,因此,服装上变化较复杂。1776年,受波兰服装影响,出现了罗布·阿·拉·波罗耐兹(robe a la polonaise波兰式罗布)图-11,其特征是裙子部分在后侧分两处像幕布或当时的窗帘似的向上提起,臀部出现三个柔和膨起的团,为了把裙子束起,罗布的后腰内侧装着两条细绳,在表面同样的地方装饰着扣子或缎带,细绳从里面下落,经裙摆向上把裙子捆束起来,绳端挂在或系在表面的扣子上,还有的在内侧裙摆处装上带环,绳穿过此环向上把裙子提起来后系上,外表也同样形成裙子被卷起来的形状。 在1780年代,帕尼埃消失了,裙子变得柔软了,但继续用紧身胸衣整形,肩上披着小型披肩,一种叫托尔纽尔的臀垫取代裙撑,和17世纪末一样,后臀部又一次膨臌起来。法国之外的国家称其为克尤·德·巴黎(cue de paris,即“巴黎的屁股”之意)。 无论时尚多么嚣张,其实不过是时代的附属品。在经历了法国大革命后,人们突然没有了18世纪典雅、轻松的心态,空想主义色彩浓郁,而服饰将这种心态表现得淋漓尽致。你很难用一句话来总结19世纪的服装风格,它既有革命时期的简练和朴素,也有浪漫主义的诗意和婉丽。 无论如何,浪漫主义时期的服饰是法国大革命新古典主义后的回归,它在服装史上具有重要意义。那个时期,“女人味”的审美观念弥漫了整个欧洲大陆,女性似乎成了第一性,她们故作娇柔,服装款式充满幻想色彩,而男人也被女人的娇柔所吸引,他们收细腰身,甚至不惜使用紧身胸衣。 19世纪的时装业有两个值得关注的变化:工业的进步和更高级裁剪技术的出现,使服装的面料和款式更为多样化;由于彩色印刷术的出现,时装样本开始出版,它是现代时装杂志的“鼻祖”。它的出现使原本由宫廷贵妇引导流行的时代一去不返,时装样本和舞台剧中的女演员成为新的时尚代言人。 女装流行面料有薄棉布,织纹较密的白麻布,薄纱,条纹毛织物和蝉翼纱,给人轻盈、飘逸的感觉。强调细腰和夸张的裙摆,马鬃编成的裙撑首次出现。为了显示细腰,肩部设计不断扩张,袖口也极度夸张,甚至在袖根部用金属丝做撑垫。

欧式风格特点

欧式 设计概述 欧式风格适用于大面积的房子,特别是以欧式建筑为基础的住宅类型,它比较能够体现豪华大气的风格气势。传统的欧式追求精益求精的细节处理,它所要营造的空间精美程度达到了一种极致,这必然使这种风格走向形式的不堪重负,所以简化了的欧式风格“简欧”风格受到了人们的欢迎,简欧风格中又融入了时尚简约元素,使之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欧式 常见元素 适用于大面积房子,注重线条装饰,大型灯池、罗马柱、圆弧形门窗、壁炉、罗马帘、橡木或枫木家具,以华丽的装饰、浓烈的色彩、精美的造型达到雍容华贵的装饰效果。 北欧风格的家具不使用雕花,讲求实用性与功能性,设计以人为本,在北欧风格的家里,看不到多余的修饰,有的只是干净的墙壁,版式家具,符合人体功能美学的桌椅,再结合粗犷线条的地板,简简单单地就营造出一个干净和谐并充满个性的家。 欧式 设计方法 1,欧式风格很讲究造型。门的造型设计,包括房间的门和各种柜门,既要突出凹凸感,又要有优美的弧线,两种造型相映成趣,风情万种;柱的设计也很有讲究,可以设计成典型的罗马柱造型,使整体空间具有更强烈的西方传统审美气息;壁炉是西方文化的典型载体,选择欧式风格家装时,可以设计一个真的壁炉,也可以设计一个壁炉造型,辅以灯光,营造西方生活情调。 2、欧式客厅顶部喜用大型灯池,并用华丽的枝形吊灯营造气氛。顶部边缘常使用石膏线条装饰,门窗上半部多做成圆弧形,并用带有花纹的石膏线勾边。 3、地面材料以石材或地板为佳。在地板的选择方面,色泽饱满,深色典雅的花色都可最大限度的体现欧式风格。如红檀,黄檀,古典橡木等花色。欧式风格装修中地面的主要角色应该由地毯来担当。地毯的舒适脚感和典雅的独特质地与西式家具的搭配相得益彰。 4、墙壁最好选用壁纸,壁纸的柔软华丽可以烘托风格气氛。 5、欧式客厅非常需要用家具和软装饰来营造整体效果。深色的橡木或枫木家具,色彩鲜艳的布艺沙发,都是欧式客厅里的主角。还有浪漫的罗马帘,精美的油画,制作精良的雕塑工艺品,都是点染欧式风格不可缺少的元素。 欧式设计风格特点

建筑的十种风格

NO.1 地中海建筑风格(Mediterranean Style) 闲适、浪漫却不乏宁静是地中海风格建筑所蕴含生活方式的精髓所在。 地中海风格建筑,原来是特指沿欧洲地中海北岸沿线的建筑,特别是西班牙、葡萄牙、法国、意大利、希腊这些国家南部沿海地区的住宅。这些地中海沿岸的建筑和当地乡村风格的建筑相结合,产生了诸如法国普罗旺斯、意大利托斯卡纳等地区的经典建筑风格。后来这种建筑风格融入欧洲其他地区的建筑特点后,逐渐演变成一种豪宅的符号。闲适、浪漫却不乏宁静的地中海风格建筑所蕴含的生活方式的精髓所在。 长长的廊道,延伸至尽头然后垂直拐弯;半圆形高大的拱门,或数个连接或垂直交接;墙面通过穿凿或半穿凿形成镂空的景致。这是地中海建筑中最常见的三个元素。 地中海风格的建筑舍弃浮华的石材,用红瓦白墙营造出与自然合一的朴实质感。建筑外墙的涂料经过工匠们一层层、一遍遍的粉刷,颜色就渐渐的沉淀下来;岁月愈久,颜色愈白,味道愈浓,体现了一种传统的手艺精神。 地中海风格从建筑的形态上看,经常出现很多不对称的设计,尤其是西班牙风格的建筑,采用了很多圆弧形结构,包括墙体、护栏、门窗框架,乃至屋顶上使用的筒瓦。外立面颜色温润而醇和、材料粗朴而富有质感、建筑中包含众多的回廊、构架和观景平台。 地中海风格在细节的处理上特别细腻精巧,在西班牙建筑中,经常广泛运用螺旋形结构配件,包括阳台、窗间柱子等多用螺旋形铸铁花饰。此外,在地中海建筑中往往采用建筑圆角,让外立面更富动感,并配合以落地大窗和防锈锻铁为装饰的小窗,外墙局部用文化石河特别的涂料;露台上采用弧形栏杆等;而装饰性用的烟囱,则带有传统的英国风味。 N0.2 意大利建筑风格(Italian Style) 意大利建筑在建筑技术、规模和类型以及建筑艺术手法上都有很大的发展,无论在建筑空间、建筑构件还是建筑外形装饰上,都体现一种次序、一种规律、一种统一的空间概念。 14世纪意大利出现“文艺复兴”运动,随之资产阶级的象征——市政厅、行会大厦、广场与钟塔等建筑兴起,这就是文艺复兴的意大利建筑风格。这种建筑并没有简单地模仿或照搬希腊、罗马式样、它在建筑艺术、规模和类型以及建筑艺术手法上都有很大的发展,无论在建筑空间、建筑构件还是建筑外形装饰上,都体现一种次序、一种规律、一种统一的空间概念。

欧式风格的概述

欧式风格的概述 到底什么是欧式风格?不同的家装风格演绎出各种各样的家园风情,蕴含着千姿百态的生活乐趣。而追求简练、明快、浪漫、单纯和抽象的欧式风格,将让你的家园更加单纯、明快和浪漫。欧式装修强调以华丽的装饰、浓烈的色彩、精美的造型达到雍容华贵的装饰效果。欧式客厅顶部喜用大型灯池,并用华丽的枝形吊灯营造气氛。门窗上半部多做成圆弧形,并用带有花纹的石膏线勾边。入厅口处多竖起两根豪华的罗马柱,室内则有真正的壁炉或假的壁炉造型。墙面最好用壁纸,或选用优质乳胶漆,以烘托豪华效果。地面材料以石材或地板为佳。欧式客厅非常需要用家具和软装饰来营造整体效果。深色的橡木或枫木家具,色彩鲜艳的布艺沙发,都是欧式客厅里的主角。还有浪漫的罗马帘,精美的油画,制作精良的雕塑工艺品,都是点染欧式风格不可缺少的元素。第一,欧洲室内设计的首要目标在于满足客户生活的基本需要。第二,欧洲室内设计所追求的是包含天、地、墙、家具及陈设品在内的整体环境风格与质量。第三,欧洲室内设计注重材料的选择,更注重品牌、质感。因此更为理性实用。地面材料的选择上,由于木地板等材料更适合于休息区域,瓷砖及大理石等冷材料应用于客厅区域。墙面的处理上因空间功能需要而选不同的颜色,天蓝、蓝、绿更适合休息与思考,较为适合卧室及书房的墙面,而黄色、米色等较为中性的暖色则适用于客厅、餐厅等白天活动的区域;吊顶的应用主要应该强调空间的独立性,所以点到为止,绝不过分夸张;窗帘布艺的选择欧洲更看重与窗户造型、家具在色彩与风格上的协调性;灯光的选择方面充分注意灯光的冷暖、间接、直接等特点;在方案阶段与客户就一些装饰画、装饰品的采购与布置及时沟通,预先考虑等等。东西方室内设计在理念上究竟存在着哪些差异?很多的时候我都在考虑这个问题,通过这两年与中国的合作,这里,我谈一下个人的一些认识:在中国,近十年的经济高速发展,给建筑业创造了极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从我到过的几个大城市,经常可以看到汇集了当代最优秀的理念及经验的建筑。应该说,作为设计师,我十分羡慕甚至有些妒忌我的中国同行们处在这样一个充满了机会的时代。但是,具体到家庭住宅的设计来说,我认为有必要请有关部门、设计同行以及发展商关注以下问题:例如,自然采光问题还没有引起规划部门、发展商、建筑师的高度重视,这一点不仅表现在朝向与门窗设计上,同时也体现在很多建筑相互之间的距离上;再如为了充分利用容积率,导致很多多层公寓的面积及高度比国际流行标准要低;又如从设计院到建筑主管部门,都存在各专业分立又经常互不通气的局面,结果往往是造成客户使用空间的巨大浪费;又如发展商为了降低造价,往往忽视大堂、电梯间、楼梯间的设计与卫生间的质量,造成物业整体素质的下降。我希望无论是政府主管部门,发展商还是建筑设计院都能更多的加强社会调查,并

欧洲古代各时期建筑特点范文

欧洲古代各时期建筑特点 城规122 洪强 一、古希腊建筑 古希腊建筑风格的特点主要是和谐、完美、崇高。而古希腊的神庙建筑则是这些风格特点的集中体现者,古希腊的“柱式”,这种规范和风格的特点是,追求建筑的檐部(包括额枋、檐壁、檐口)及柱子(柱础、柱身、柱头)的严格和谐的比例和以人为尺度的造型格式。古希腊建筑风格,约公元前800年至公元300年,是欧洲建筑艺术的源泉与宝库。古希腊讲究精致,爱奥尼,多利克等,古罗马由于帝国强盛,大规模的建造,以规模、气势、数量取胜。 第一特点是平面构 成为1:1.618或1: 2的矩形,中央是厅 堂,大殿,周围是柱 子,可统称为环柱式 建筑。这样的造型结 构,使得古希腊建筑 更具艺术感。因为在阳光的照耀下,各建筑产生出丰富的光影效果和虚实变化,与其它封闭的建筑相比,阳光的照耀消除了封闭墙面的沉闷之感,加强了希腊建筑的雕刻艺术的特色。 第二特点是:柱式的定型。共有四种柱式:1. 陶立克柱式,2. 爱奥尼克柱式,3. 科林斯式柱式,4. 女郎雕像柱式。

这四种柱式是在人们的摸索中慢慢形成的,后面的柱式总与前面柱式之间有一定的联系,有一定的进步意义。而贯穿四种柱式的则是永远不变的人体美与数的和谐。柱式的发展对古希腊建筑的结构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并且对后来的古罗马,欧洲的建筑风格产生了重大影响。第三特点是:建筑的双面披坡屋顶形成了建筑前后的山花墙装饰的特定的手法。古希腊建筑中有圆雕,高浮雕,浅浮雕等装饰手法,创造了独特的装饰艺术。 第四特点是:由平民进步的艺术趣味而产生的崇尚人体美与数的和谐。古希腊人崇尚人体美,无论是雕刻作品还是建筑,他们都认为人体的比例是最完美的。大建筑师维特鲁威转述古希腊人的理论:“建筑物……必须按照人体各部分的式样制定严格比例。”所以,古希腊建筑的比例与规范,其柱式的外在形体的风格完全一致,都以人为尺度,以人体美为其风格的根本依据,它们的造型可以说是人的风度、形态、容颜、举止美的艺术显现,而它们的比例与规范,则可以说是人体比例、结构规律的形象体现。所以,这些柱式都具有一种生气盎然的崇高美,因为它们表现了人作为万物之灵的自豪与高贵。 第五特点是:建筑与装饰均雕刻化。希腊的建筑与希腊雕刻是紧紧结合在一起的。可以说,希腊建筑就是用石材雕刻出来的艺术品。从爱奥尼克柱式柱头上的旋涡,科林斯式柱式柱头上的由忍冬草叶片组成的花篮,到女郎雕像柱式上神态自如的少女,各神庙山墙檐口上的浮雕,都是精美的雕刻艺术。由此可见,雕刻是古希腊建筑的一个重要

如何区分欧洲建筑风格

如何区分欧洲建筑风格 1)哥特式建筑风格。 盛行于众世纪1050-1550,以宗教建筑为多,最主要的特点是高耸的尖塔,超人的尺度和繁缛的装饰,形成统一向上的旋律。亚眠主教堂、科隆主教堂、巴黎圣母院等是其典型代表。 (2)巴洛克建筑风格。 1600-1760,他是几乎最为讲究华丽、装饰的一种建筑风格,即使过于繁琐也要刻意追求。 (3)洛可可建筑风格。耶苏会教堂 1750-1790,主要起源于法国,代表了巴洛克风格的最后阶段,主要特点是大量运用半抽象题材的装饰。这种风格的代表作是巴黎苏俾士府邸公主沙龙和凡尔赛宫的王后居室。 (4)拜占庭式建筑风格。 兴盛时期(4-6世纪),主要是按古罗马城的样子来建设君士坦丁堡。在6世纪出现了规模宏大的以一个穹隆为中心圣索菲亚大教堂。 中期:(7-12世纪),由于外敌相继入侵,国土缩小,建筑减少,规模也大不如前。其特点是占地少而向高发展,中央大穹隆没有了,改为几个小穹隆群,并着重于装饰,如威尼斯的圣马可教堂。 后期:(13-15世纪),十字军的数次东征使拜年占庭帝国大受损失。这时建筑既不多,也没有什么新创造,后来在土耳其入主后大多破损无存。 (5)罗曼建筑风格 是10~12世纪,欧洲基督教流行地区的一种建筑风格。罗曼建筑原意为罗马建筑风格的建筑,又译作罗马风建筑、罗马式建筑、似罗马建筑等。罗曼建筑风格多见于修道院和教堂。罗曼建筑的著名实例有:意大利比萨主教堂建筑群、德国沃尔姆斯主教堂等。 (6)法国古典主义建筑 继意大利文艺复兴之后,法国的古典主义建筑成了欧洲建筑发展的主流。古典主义建筑是法国绝对君权时期的宫廷建筑潮流。丢勒里宫、鲁佛尔宫等。 (7)折衷主义建筑风格 折衷主义建筑是十九世纪上半叶至二十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流行的一种建筑风格。折衷主义建筑师任意模仿历史上各种建筑风格,或自由组合各种建筑形式,他们不讲求固定的法式,只讲求比例均衡,注重纯形式美。折衷主义建筑的代表作有:巴黎歌剧院,罗马的伊曼纽尔二世纪念建筑,巴黎的圣心教堂。 (8)浪漫主义建筑风格 浪漫主义建筑是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下半叶,欧美一些国家在文学艺术中的浪漫主义思潮影响下流行的一种建筑风格。浪漫主义在艺术上强调个性,提倡自然主义,主张用中世纪的艺术风格与学院派的古典主义艺术相抗衡。这种思潮在建筑上表现为追求超尘脱俗的趣味和异国情调。最著名的建筑作品是英国议会大厦、伦敦的圣吉尔斯教堂和曼彻斯特市政厅。

18——19世纪欧洲女性服饰

18——19世纪欧洲女性服饰 ? ? 路易十六时代(1770——1789)这是洛可可风结束、新古典主义兴起的样式转换期,因此,服装上变化较复杂。1776年,受波兰服装影响,出现了罗布·阿·拉·波罗耐兹(robe a la polonaise波兰式罗布)图-11,其特征是裙子部分在后侧分两处像幕布或当时的窗帘似的向上提起,臀部出现三个柔和膨起的团,为了把裙子束起,罗布的后腰内侧装着两条细绳,在表面同样的地方装饰着扣子或缎带,细绳从里面下落,经裙摆向 上把裙子捆束起来,绳端挂在或系在表面的扣子上,还有的在内侧裙摆处装上带环,绳穿过此环向上把裙子提起来后系上,外表也同样形成裙子被卷起来的形状。 在1780年代,帕尼埃消失了,裙子变得柔软了,但继续用紧身胸衣整形,肩上披着小型披肩,一种叫托尔纽尔的臀垫取代裙撑,和17世纪末一样,后臀部又一次膨臌起来。法国之外的国家称其为克尤·德·巴黎(cue de paris,即“巴黎的屁股”之意)。 无论时尚多么嚣张,其实不过是时代的附属品。在经历了法国大革命后,人们突然没有了18世纪典雅、轻松的心态,空想主义色彩浓郁,而服饰将这种心态表现得淋漓尽致。你很难用

一句话来总结19世纪的服装风格,它既有革命时期的简练和朴素,也有浪漫主义的诗意和婉丽。 无论如何,浪漫主义时期的服饰是法国大革命新古典主义后的回归,它在服装史上具有重要意义。那个时期,“女人味”的审美观念弥漫了整个欧洲大陆,女性似乎成了第一性,她们故作娇柔,服装款式充满幻想色彩,而男人也被女人的娇柔所吸引,他们收细腰身,甚至不惜使用紧身胸衣。 19世纪的时装业有两个值得关注的变化:工业的进步和更高级裁剪技术的出现,使服装的面料和款式更为多样化;由于彩色印刷术的出现,时装样本开始出版,它是现代时装杂志的“鼻祖”。它的出现使原本由宫廷贵妇引导流行的时代一去不返,时装样本和舞台剧中的女演员成为新的时尚代言人。 女装流行面料有薄棉布,织纹较密的白麻布,薄纱,条纹毛织物和蝉翼纱,给人轻盈、飘逸的感觉。强调细腰和夸张的裙摆,马鬃编成的裙撑首次出现。为了显示细腰,肩部设计不断扩张,袖口也极度夸张,甚至在袖根部用金属丝做撑垫。

欧式风格的概述

欧式风格的概述?到底什么是欧式风格?不同的家装风格演绎出各种各样的家园风情,蕴含着千姿百态的生活乐趣。而追求简练、明快、浪漫、单纯和抽象的欧式风格,将让你的家园更加单纯、明快和浪漫。?欧式装修强调以华丽的装饰、浓烈的色彩、精美的造型达到雍容华贵的装饰效果。欧式客厅顶部喜用大型灯池,并用华丽的枝形吊灯营造气氛。门窗上半部多做成圆弧形,并用带有花纹的石膏线勾边。入厅口处多竖起两根豪华的罗马柱,室内则有真正的壁炉或假的壁炉造型。墙面最好用壁纸,或选用优质乳胶漆,以烘托豪华效果。地面材料以石材或地板为佳。欧式客厅非常需要用家具和软装饰来营造整体效果。深色的橡木或枫木家具,色彩鲜艳的布艺沙发,都是欧式客厅里的主角。还有浪漫的罗马帘,精美的油画,制作精良的雕塑工艺品,都是点染欧式风格不可缺少的元素。第一,欧洲室内设计的首要目标在于满足客户生活的基本需要。第二,欧洲室内设计所追求的是包含天、地、墙、家具及陈设品在内的整体环境风格与质量。第三,欧洲室内设计注重材料的选择,更注重品牌、质感。因此更为理性实用。地面材料的选择上,由于木地板等材料更适合于休息区域,瓷砖及大理石等冷材料应用于客厅区域。墙面的处理上因空间功能需要而选不同的颜色,天蓝、蓝、绿更适合休息与思考,较为适合卧室及书房的墙面,而黄色、米色等较为中性的暖色则适用于客厅、餐厅等白天活动的区域;吊顶的应用主要应该强调空间的独立性,所以点到为止,绝不过分夸张;窗帘布艺的选择欧洲更看重与窗户造型、家具在色彩与风格上的协调性;灯光的选择方面充分注意灯光的冷暖、间接、直接等特点;在方案阶段与客户就一些装饰画、装饰品的采购与布置及时沟通,预先考虑等等。东西方室内设计在理念上究竟存在着哪些差异?很多的时候我都在考虑这个问题,通过这两年与中国的合作,这里,我谈一下个人的一些认识:在中国,近十年的经济高速发展,给建筑业创造了极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从我到过的几个大城市,经常可以看到汇集了当代最优秀的理念及经验的建筑。应该说,作为设计师,我十分羡慕甚至有些妒忌我的中国同行们处在这样一个充满了机会的时代。但是,具体到家庭住宅的设计来说,我认为有必要请有关部门、设计同行以及发展商关注以下问题:例如,自然采光问题还没有引起规划部门、发展商、建筑师的高度重视,这一点不仅表现在朝向与门窗设计上,同时也体现在很多建筑相互之间的距离上;再如为了充分利用容积率,导致很多多层公寓的面积及高度比国际流行标准要低;又如从设计院到建筑主管部门,都存在各专业分立又经常互不通气的局面,结果往往是造成客户使用空间的巨大浪费;又如发展商为了降低造价,往往忽视大堂、电梯间、楼梯间的设计与卫生间的质量,造成物业整体素质的下降。我希望无论是政府主管部门,发展商还是建筑设计院都能更多的加强社会调查,并且增进与室内设计师的协作,加强基础的家具

十种建筑风格的特点

十种建筑风格的特点 (2011-09-25 10:56:14) 转载▼ 标签: 杂谈 NO.1 地中海建筑风格(Mediterranean Style) 闲适、浪漫却不乏宁静是地中海风格建筑所蕴含生活方式的精髓所在。 地中海风格建筑,原来是特指沿欧洲地中海北岸沿线的建筑,特别是西班牙、葡萄牙、法国、意大利、希腊这些国家南部沿海地区的住宅。这些地中海沿岸的建筑和当地乡村风格的建筑相结合,产生了诸如法国普罗旺斯、意大利托斯卡纳等地区的经典建筑风格。后来这种建筑风格融入欧洲其他地区的建筑特点后,逐渐演变成一种豪宅的符号。闲适、浪漫却不乏宁静的地中海风格建筑所蕴含的生活方式的精髓所在。 长长的廊道,延伸至尽头然后垂直拐弯;半圆形高大的拱门,或数个连接或垂直交接;墙面通过穿凿或半穿凿形成镂空的景致。这是地中海建筑中最常见的三个元素。 地中海风格的建筑舍弃浮华的石材,用红瓦白墙营造出与自然合一的朴实质感。建筑外墙的涂料经过工匠们一层层、一遍遍的粉刷,颜色就渐渐的沉淀下来;岁月愈久,颜色愈白,味道愈浓,体现了一种传统的手艺精神。 地中海风格从建筑的形态上看,经常出现很多不对称的设计,尤其是西班牙风格的建筑,采用了很多圆弧形结构,包括墙体、护栏、门窗框架,乃至屋顶上使用的筒瓦。外立面颜色温润而醇和、材料粗朴而富有质感、建筑中包含众多的回廊、构架和观景平台。 地中海风格在细节的处理上特别细腻精巧,在西班牙建筑中,经常广泛运用螺旋形结构配件,包括阳台、窗间柱子等多用螺旋形铸铁花饰。此外,在地中海建筑中往往采用建筑圆角,让外立面更富动感,并配合以落地大窗和防锈锻铁为装饰的小窗,外墙局部用文化石河特别的涂料;露台上采用弧形栏杆等;而装饰性用的烟囱,则带有传统的英国风味。所蕴含的生活方式的精髓所在。 长长的廊道,延伸至尽头然后垂直拐弯;半圆形高大的拱门,或数个连接或垂直交接;墙面通过穿凿或半穿凿形成镂空的景致。这是地中海建筑中最常见的三个元素。

世界主要建筑流派风格

世界主要建筑流派风格简介 1、巴洛克风格 这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其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这种风格在反对僵化的古典形式追求自由奔放的格调和表达世俗情趣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对城市广场、园林艺术以至文学艺术部门都发生影响,一度在欧洲广泛流行。 2、法国古典主义建筑 法国在十七世纪到十八世纪初的路易十三和路易十四专制王权极盛时期开始竭力崇尚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建造了很多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古典主义建筑造型严谨,普遍应用古典柱式内部装饰丰富多彩。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作是规模巨大、造型雄伟的宫廷建筑和纪念性的广场建筑群。这一时期法国王室和权臣建造的离宫别馆和园林,为欧洲其他国家所仿效。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作品有巴黎卢浮宫的东立面、凡尔赛宫和巴黎伤兵院新教堂等。凡尔赛宫不仅创立了宫殿的新形制而且在规划设计和造园艺术上都为当时欧洲各国所效法。 3、哥特式建筑哥特式建筑 哥特式建筑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主要见于天主教堂也影响到世俗建筑。哥特式建筑以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哥特式教堂的结构体系由石头的骨架券和飞扶壁组成。其基本单元是在一个正方形或矩形平面四角的柱子上做双圆心骨架尖券四边和对角线上各一道屋面石板架在券上形成拱顶。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在不同跨度上作出矢高相同的券,拱顶重量轻,交线分明,减少了券脚的推力简化了施工。飞扶壁由侧厅外面的柱墩发券,平衡中厅

拱脚的侧推力。为了增加稳定性常在柱墩上砌尖塔。由于采用了尖券、尖拱和飞扶壁哥特式教堂的内部空间高旷、单纯、统一。装饰细部如华盖、壁龛等也都用尖券作主题建筑风格与结构手法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法国盛期的著名教堂还有兰斯主教堂和沙特尔主教堂它们与亚眠主教堂和博韦主教堂一起被称为法国四大哥特式教堂。 4、古典复兴建筑古典复兴建筑 古典复兴建筑古典复兴建筑是十八世纪60年代到十九世纪流行于欧美一些国家的采用严谨的古希腊,古罗马形式的建筑又称新古典主义建筑。采用古典复兴建筑风格的主要是国会、法院、银行、交易所、博物馆、剧院等公共建筑和一些纪念性建筑。这种建筑风格对一般的住宅、教堂、学校等影响不大。这种风格极力表现雄伟,强调纪念性。 5、古罗马建筑古罗马建筑 古罗马建筑古罗马建筑艺术成就很高,大型建筑物的风格雄浑凝重,构图和谐统一,形式多样。罗马人开拓了新的建筑艺术领域丰富了建筑艺术手法。其中比较重要的是新创了拱券覆盖下的内部空间有庄严的万神庙的单一空间,有层次多、变化大的皇家浴场的序列式组合空间,还有巴西利卡的单向纵深空间。有些建筑物内部空间艺术处理的重要性超过了外部体形。同时发展了古希腊柱式的构图,使之更有适应性。最有意义的是创造出柱式同拱券的组合,如券柱式和连续券,既作结构,又作装饰。帝国各地的凯旋门大多是券柱式构图。出现了由各种弧线组成的平面、采用拱券结构的集中式建筑物。公元2世纪上半叶建于罗马郊外的哈德良离宫就是成熟的实例 6、浪漫主义建筑浪漫主义建筑 浪漫主义建筑浪漫主义建筑是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下半叶欧美一些国家在文学艺术中的浪漫主义思潮影响下流行的一种建筑风格。浪漫主义在艺术上强调个性提倡自然主义主张用中世纪的艺术风格与学院派的古典主义艺术相抗衡。这种思潮在建筑上表现为追求超尘脱俗的趣味和异国情调。浪漫主义建筑主要限于教堂、大学、市政厅等中世纪就有的建筑类型。它在各个国家的发展不尽相同。大体说来在英国、德国流行较早较广而在

欧洲建筑风格特点及代表

北欧建筑设计风格 材质上的精挑细选,工艺上的尽善尽美,回归自然,崇尚原木韵味,外加现代、实用、精美的设计风格,反映出现代都市人进入后现代社会的另一种思考方向。北欧人强调简单结构与舒适功能的完美结合,即便是设计一把椅子,不仅要追求它的造型美,更注重从人体结构出发,讲究它的曲线如何与人体接触时完美地吻合在一起,使其与人体协调,倍感舒适。松木家具的大量使用满足了人们既想亲近自然,又要注重环保的最新需要。 北欧家具设计风格的色彩? 编辑本段 北欧瑞典风格的居家,浅淡的色彩、洁净的清爽感,让居家空间得以彻底降温。客厅空间的布置重点,在于家具的选购与色彩以及布品的搭配,协调、对称的技巧,让每一个细节的铺排,都呈现出令人感觉舒适的气氛。 想要营造一个北欧风格的居家空间,色调上以浅色系为主:白色、米色、浅木色等,而材质方面以自然的元素,如木、藤、柔软质朴的纱麻布品等,所使用材质、色彩都可兼容,而且比重拿捏得当,若想做点装饰变化亦需掌握重点;使用北欧风格不可或缺的天然元素,再加入一点点其它材质如金属类,然后再考量颜色的搭配是否协调。 何谓北欧风格? 编辑本段 大体来说,有两种,一是充满现代造型线条的modern style,另一种则是自自然然的nature style,不过当然其间并没有那么严格的界线,很多混搭后的效果也是不错的,现在的居家不会完全遵循同一种风格,通常是以一个风格为基础,再加入自己的收藏或喜好。 丹麦和瑞典的建筑,那种古典的风格总给人一种纯朴、原木古典的韵味。石砌的街道,青铜的雕塑,广场上的喷泉,和喷泉旁边成群的鸽子。 有北欧最古老的斯堪森露天民俗博物馆,还有安徒生的故乡欧登塞,乐高乐园,

常见建筑风格特点总结

◎荷兰风格(Dutch) 荷兰风格包括殖民风格和殖民复兴风格。荷兰殖民建筑在纽约州和新泽西州首先兴起,它有两大明显的往特点:(A)双折线屋顶;(B)侧墙沿街面开数扇老虎窗。荷兰殖民、复兴风格根基于1880年复兴时期的诸建筑风格,吸取了辛格风格的建筑特征,显非对称式(L形式),屋顶上有时开一个巨大的辛格窗。荷兰风格建筑布局合理,通风与采光性好。 ◎美国风格(Ametican Colonial Revival) 美国风格根基于殖民时期美洲大陆各地的民居(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创造性的发挥而逐步形成的,所耗建材较多。在全国铁路网建立起来后,因建材的运输较为方便,大规模的建设这类住宅成为可能。经过200多年的复兴和发展,这种风格逐步稳定下来,并成为美国别墅的主要形式,它重建筑的居住功能,轻风格特征。 A型,正立面双山墙式(双称Shotgugun);B型,L形式;C型,四面坡屋顶式。 ◎新古典主义风格(Neoclassical) 1893年在美国芝加哥举行的世界博览会上,主会场的设计方案一开始就决定采取古典主义的思想与风格,后各分会场展出的一大批建筑设计都将古典风格发挥得淋漓尽致。由于这届博览会的空前成功,新古典主义就成为美国19世纪最后的一个流行风格,它源于古典传统,确将其魅力推向极限。

该类别墅的特征是:A、正立面一般设计成豪华的与屋檐等高的门廊,对称而平衡; B、门廊的三角楣由厚实的古典柱子支撑(柱头花角常为科林斯或爱奥尼亚式); C、屋檐装饰很精细。 它有五种形态:门廊与屋檐等高;部分门牌号廊低于屋檐;正立面是全断面门廊;正山墙门廊;一屋四坡顶。 ◎法国殖民风格(French Colonial) 法国别墅风格对美国的最初影响是从中部的几个州流行法国殖民风格开始的。 其特征为:A、高大陡峭的四坡屋顶或侧山墙屋顶,别墅常常是一层;B、大门和窗户细而长,门和窗上都有沿垂直方向的小网格,成排列。 它有两种形态:城市传统和乡村传统。 乡村传统由周围有一系列柱子支撑形成围廊,给居住者提供了360度的全景视野,但最突出的要数门廊的进口楼梯,它是后来欧洲各地皇家花园别墅门廊设计的雏形。 ◎史迪克风格(Stick) 史迪克风格是哥特复兴风格到安妮女皇风格之间的过渡,它强调墙面整体装饰性而非局限门和窗或屋檐等处的细节。这种风格在1878年很盛行,它造型非常漂亮,享有“木质安妮女皇风格”的雅号。其特征为: 正立面为陡峭的山墙,侧向也有三角形山墙相交,山墙上有

欧洲绘画风格研究

前言 补充说明1——人类文化史的实质和时代划分: 通常认为,人类文化史只不过是人类历史上许许多多文化现象的聚合体,这些文化现象之间的主要联系不过是年代和时间顺序而已。实际上,人类文化史整个地体现着一种实质,这种实质使通常被认为是支离破碎的整个人类文化史显出一种整体性,一种内在的有机联系。人类文化史的实质就是:人类的自由,民主和解放,自由,民主和解放是人类追求的最高目标,是人类的理想。 人类文化史的主线是人类思想史,人类对事物的观察、经验和探索方式规定特定的人类文化。依此将人类文化史划分为三个时代:宗教文化时代,科学文化时代,精神文化时代。 补充说明2——世界历史分期: 一、以生产方式作为划分历史时期的标准:原始公社制(原始社会)、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共产主义 二、以人类文明形态作为分期的主要依据:采集文明、狩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工业文明(信息社会) 三、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其中,古代史又分为上古史和中古史。 1、世界古代史:自远古有人类以来至公元1500年,此期人类各地基本处在相互隔绝和孤立分散状态,但也通过战争、贸易等途径建立了初步的联系,为人类打破隔离状态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1) 上古史自有人类以来至公元5、6世纪左右的民族大迁徙及其所引起的政治格局的巨变。早期人类发明了现代三大基本技术(制作技术、能源转化技术、信息技术)的雏形:石器制作技术、人工取火技术、有声语言,建立了社会组织。4000-2000年形成了五大文明中心。这些文明中心通过战争、贸易等形式不断将自己的文明成果向周边地区辐射、扩散。 2) 中古史(中世纪史约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公元5、6世纪至公元1500年。人类通过民族迁徙和大范围的战争,世界逐渐向连成一体前进。 2、世界近代史:1500年的地理大发现至1900年帝国主义的形成西方通过殖民征服,逐步把世界联结为一个整体,到19世纪末,终于形成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世界各地均被纳入该体系之中。 3、世界现代史:1900年至20世纪末这一时期在时间上涵盖了20世纪。该世纪既是千年之交的世纪,也是人类社会遭受前所未有的战争浩劫和取得空前发展的世纪。在上半叶,人类在不到50年的时间里,两次惨遭世界范围战祸的浩劫。其造成的灾难和后果在人类数百万年的历史中是绝无仅有的。在下半叶,是世界经济迅速发展和一体化的时期,叶是世界全局处于相对和平的时期。这是人类联系空前加强的50年,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对话体系得以建立完善,世界一体化进入了一个新的更高的阶段-地球村。 四、考古学人类历史分期: 1、史前考古学(以文字记载以前时代的考古资料为研究对象,与以文献记载时代为研究对象的历史考古学相对,学以史前人类的遗迹、遗物为基础,用考古学的方法来研究当时的文化面貌、经济形态、社会生活和分期断代,同时还要结合地质学、古生物学、古人类学和民族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来复原自 然环境的变迁、人类体质的发展和社会组织的变化,并通过现代科学技术在考古上的应用,为分期断代提供更具体的论据):

欧洲古代各时期建筑特点

欧洲古代各时期建筑特点 城规122 洪强 1120530050 一、古希腊建筑 古希腊建筑风格的特点主要是和谐、完美、崇高。而古希腊的神庙建筑则是这些风格特点的集中体现者,古希腊的“柱式”,这种规范和风格的特点是,追求建筑的檐部(包括额枋、檐壁、檐口)及柱子(柱础、柱身、柱头)的严格和谐的比例和以人为尺度的造型格式。古希腊建筑风格,约公元前800年至公元300年,是欧洲建筑艺术的源泉与宝库。古希腊讲究精致,爱奥尼,多利克等,古罗马由于帝国强盛,大规模的建造,以规模、气势、数量取胜。 第一特点是平面构 成为1:1.618或1: 2的矩形,中央是厅 堂,大殿,周围是柱 子,可统称为环柱式 建筑。这样的造型结 构,使得古希腊建筑 更具艺术感。因为在阳光的照耀下,各建筑产生出丰富的光影效果和虚实变化,与其它封闭的建筑相比,阳光的照耀消除了封闭墙面的沉闷之感,加强了希腊建筑的雕刻艺术的特色。 第二特点是:柱式的定型。共有四种柱式:1. 陶立克柱式,2. 爱奥尼克柱式,3. 科林斯式柱式,4. 女郎雕像柱式。

这四种柱式是在人们的摸索中慢慢形成的,后面的柱式总与前面柱式之间有一定的联系,有一定的进步意义。而贯穿四种柱式的则是永远不变的人体美与数的和谐。柱式的发展对古希腊建筑的结构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并且对后来的古罗马,欧洲的建筑风格产生了重大影响。第三特点是:建筑的双面披坡屋顶形成了建筑前后的山花墙装饰的特定的手法。古希腊建筑中有圆雕,高浮雕,浅浮雕等装饰手法,创造了独特的装饰艺术。 第四特点是:由平民进步的艺术趣味而产生的崇尚人体美与数的和谐。古希腊人崇尚人体美,无论是雕刻作品还是建筑,他们都认为人体的比例是最完美的。大建筑师维特鲁威转述古希腊人的理论:“建筑物……必须按照人体各部分的式样制定严格比例。”所以,古希腊建筑的比例与规范,其柱式的外在形体的风格完全一致,都以人为尺度,以人体美为其风格的根本依据,它们的造型可以说是人的风度、形态、容颜、举止美的艺术显现,而它们的比例与规范,则可以说是人体比例、结构规律的形象体现。所以,这些柱式都具有一种生气盎然的崇高美,因为它们表现了人作为万物之灵的自豪与高贵。 第五特点是:建筑与装饰均雕刻化。希腊的建筑与希腊雕刻是紧紧结合在一起的。可以说,希腊建筑就是用石材雕刻出来的艺术品。从爱奥尼克柱式柱头上的旋涡,科林斯式柱式柱头上的由忍冬草叶片组成的花篮,到女郎雕像柱式上神态自如的少女,各神庙山墙檐口上的浮雕,都是精美的雕刻艺术。由此可见,雕刻是古希腊建筑的一个重要

各国汽车设计发展简介

各国汽车设计发展简介欧美历史悠久 2012年08月10日11:00来源:新浪车致类型:转载编辑:付晓勇 [导读]汽车设计是一项复杂而又专业的学科,它在外观设计、人体工程学、机械设计等诸多方面的综合影响下不断进化着。 汽车设计是一项复杂而又专业的学科,它在外观设计、人体工程学、机械设计等诸多方面的综合影响下不断进化着。而我们这里所提到的汽车,实际上包含了摩托车、卡车、巴士以及货车、轿车等等种类。现代汽车的功能设计,往往需要有一大批不同专业的团队来共同完成。不过,通常意义上我们所说的汽车设计大多等同于外观设计,所以,一般汽车设计师都拥有艺术背景,同时又具备工业设计或交通设计的专业知识。 早期汽车设计在美国

汽车诞生至今不过100多年,其发展进化的主要区域集中在欧洲和北美,当然,这两地的汽车设计也就有着“悠久”的历史。在美国,汽车设计于1924年来到了一个转折点,从这一年开始,美国汽车市场开始呈现饱和趋,所以为了保证销售量依然能够稳步增长,通用公司总裁阿尔弗莱德提出了“车型年份”的概念,也就是每年推出一个小改款用以说服消费者每一年都有购买新车的理由。

这一计划在业内被称为“动态淘汰”,它对汽车行业、产品设计、甚至是美国经济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另一方面,汽车巨人亨利·福特却对此没有兴趣,他始终坚持设计的完整性与简单化,正因如此,通用在1931年超越福特,成为了汽车市场上的龙头老大。由于采用了推出年度改款的理念,也使得通用汽车开始采用“body-on-frame”理念,而非欧洲市场上流行的整体车身设计,以简化不断变化的设计带来的制造难题。

1934年克莱斯勒带着全新的发明和空气动力学设计推出了著名的“Airflow”,然而由于过于革命性和独特,克莱斯勒又不得不被迫对其后来的车型进行改款,这一次也让整个汽车行业认识到了“先锋设计”所带来的潜在风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