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河现状

合集下载

陕西省铜川市水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分析

陕西省铜川市水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分析

陕西省铜川市水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分析发布时间:2021-05-14T07:37:42.133Z 来源:《防护工程》2021年3期作者:蔡琳[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工农业现代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这对水资源的供需平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是人均用水量偏低,我们需要探寻如何高效使用有限的水资源郑州大学河南省郑州市 450001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工农业现代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这对水资源的供需平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是人均用水量偏低,我们需要探寻如何高效使用有限的水资源。

同样,陕西省铜川市水资源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在对铜川市自然地理、社会经济、水文资料、水系、水资源概况、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看法,为铜川市水资源管理提供有效的管理措施。

关键词:水资源;供需平衡;措施;铜川市Analysis of Water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in Tongchuan City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the degree of 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s also increasing, which requires a higher balance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of water resources. China is rich in water resources, but the per capita water consumption is low.We need to explore how to use limited water resources effectively. Similarly, the water resources of Tongchuan City in Shaanxi Province are facing the same problem.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level of water resources in Tongchuan City of Shaanxi Province is relatively low. Based on the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Tongchuan's physical geography, social economy, hydrological data, water system, water resources overview, water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status, this paper finds out the problems and gives its own opinions, so as to provide effective management measures for Tongchuan's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1.陕西省铜川市概况1.1.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铜川是陕西省省辖市。

山东省滨州市地下水污染现状研究

山东省滨州市地下水污染现状研究

山东省滨州市地下水污染现状研究刘苏哲;田晨;孙庆华;刘少华【摘要】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不可替代的物质基础,在全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随着工业和农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城镇人口的快速增长,随之而来的石油类污染、纺织印染污染、城市垃圾和生产生活污水的不合理处置以及农业生产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造成本来有限的地下水污染状况日趋加重.以20世纪80年代时期地下水水质测试资料为背景,利用2015年以及近年来取得的大量水质测试资料,采用"污染指数法",对山东省滨州市进行区域地下水污染综合评价.研究表明:滨州市地下水无机污染以硝酸根、亚硝酸根、氯化物和硫酸盐为主,有机污染以二氯甲烷、三氯乙烯、1,1-二氯乙烯、三氯甲烷为主.相比而言黄河以北地区因地下水水位埋藏较浅,包气带岩性以砂岩为主,而且化工和皮革鞣质加工企业较多,因此受到有机污染危害更大一些.【期刊名称】《山东国土资源》【年(卷),期】2017(033)001【总页数】7页(P48-54)【关键词】地下水;污染源;污染现状;污染评价;滨州市【作者】刘苏哲;田晨;孙庆华;刘少华【作者单位】山东省鲁北地质工程勘察院,山东德州 253072;山东省鲁北地质工程勘察院,山东德州 253072;滨州市滨城区矿产资源管理办公室,山东滨州256600;滨州市国土资源局开发区分局,山东滨州 256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41.8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不可替代的物质基础,在全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1]。

地下水是我国城市生活和工农业用水的重要供水水源。

全国约有三分之二的城市以地下水作为供水水源。

地下水也是山东省重要的供水资源,2000年以来全省地下水供水量占总供水量的45%~53%,全省大部分城市及大中型企业都是以地下水为主要供水源,90%以上的农村居民以地下水作为唯一饮用水源[2]。

山东设施蔬菜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山东设施蔬菜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中棚 40万 亩 , 1 小拱棚 30万 亩 , 占 6 约 蔬菜总面积 13 3 . , / (66 产值约 占蔬菜 %)
总产值 的 6 %。从全 国情况看 ,0 8年 0 20 全国设施蔬 菜面积 52 万 亩 ,山东设 00
施 蔬菜 占全国总面积的 15以上 , / 总产
居全 国第一位。

圜圃圈
2 0_ 0l 3
山东设施蔬 菜发展现状 、 问题及对策建议
口 山 东省 农 业 技 术推 广 总 站 高 中强
山东是蔬菜 大省 , 也是全 国设施蔬
进最集 中的区域 , 调查 全市近几年种 据
专 家 简 介 : 中 强 , 东省 高 山
农业技 术推 广总站 研 究 员. 山 东省 农 业 专 家 顾 问 团蔬 菜分 团
科院蔬 菜所 等单位研究 制定 了《 山东 I
Ⅱ Ⅲ Ⅳ V 日光温 室( 暖大 棚 ) 冬 建造 技术规程) D 3 / 3 1 20 )作为 山 ) B 7T 9 - 0 4 , ( 东省地 方标 准发 布实施 , 对指导和规范
降低 了劳动强度 ,而且增 加光 照时间
1 ̄ . 2小时 ,有利于设施蔬菜规模化生 5 产以及产量效益的提高 。
进 唐县、 曹县 、 莒县 、 沂水县、 陵县 、 广饶县 、 始许多普通露地品种不耐低温 、弱光 , 功能 由过去以防寒保温为主 , 一步拓
病 展 到遮 阳降温 、 鱼 台县 、 东阿县 、 任城 区 、 陶县 定 莒南 在设施蔬菜上应用 ,导致抗逆性差 , 阻隔防虫 、 雨控湿 防 避
植 的设施蔬 菜有 1 6大类 、4 2 9种 、40 13
多个品种。
三是管理技术不断改进。如设施栽 培 中的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 、 科学化控

山东落子生存现状调查与传承研究

山东落子生存现状调查与传承研究

山东落子生存现状调查与传承研究作者:李莉来源:《艺术评鉴》2016年第24期摘要:山东落子是由唐代莲花落发展而来的一种说唱艺术形式,清中叶时流行于山东地区,有“南口”“北口”“东口”之分。

山东落子的演出形式较为简单,无弦乐伴奏,主要伴奏乐器是大钹和竹板,半说半唱。

在社会转型的历史潮流下,山东落子这一传统曲艺面临着诸多方面的挑战,几近失传,如何对其加以保护与宣传值得我们深思。

徐立平作为济南及附近地区山东落子的代表人物,为落子的传承做出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与贡献。

关键词:山东落子徐立平传承生存现状中图分类号:J8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6)24-0050-03一、山东落子的源流与艺术特征山东落子是在莲花落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而成的一种说唱艺术形式。

“莲花落”又称“莲花乐”“莲花闹”,简称“落子”,起源于唐代的散花乐。

唐代佛教盛行,莲花落就是一种专门服务于佛教的佛曲,它的曲式比较短小,内容以宣传佛教教义与警世格言为主,传唱者多为外出化缘的僧侣。

到了宋代,乞讨者沿街乞讨时也有唱莲花落的,即所谓的“乞丐词”“贫儿歌”,虽难登大雅之堂,但莲花落却得以开始在民间流传开来。

元代是少数民族政权,文化上有一定的断层,由于莲花落的曲式短小,结构简单,加之调式富有特色,常常被融入到杂剧当中,这就给莲花落提供了快速发展的机会。

明初,说唱艺人在传唱过程中,对其进行了进一步改造,使其逐渐演变成了具有叙事特征的说唱体,即叙事莲花落。

到了明代中期,叙事莲花落除了在南方盛行以外,北方也开始广为传唱,经常被一些反映民间传奇故事的戏曲所采用。

总体来说,莲花落的真正兴盛是在明末和整个清朝时期,尤其是在清乾隆年间,出现了很多职业莲花落艺人和大量的优秀作品,标志着这一说唱艺术在这一时期已经完全走向了成熟。

就山东地区来说,宋代时期莲花落就已流入,约至清中叶,流行于山东地区的落子,统称为“山东落子”。

以其流行地域、演唱方式以及曲调的不同,又有“南口”“北口”“东口”之分。

山东口岸多式联运“一单制”发展现状

山东口岸多式联运“一单制”发展现状

山东口岸多式联运“一单制”发展现状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推动铁水、公铁、公水、空陆等联运发展,形成统一的多式联运标准和规则;交通运输部等九部委印发的《关于建设世界一流港口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大力发展以港口为枢纽、“一单制”为核心的多式联运。

2020年来,针对多式联运“一单制”,各省都在积极探索切合自身实际的有效路径。

2020年11月23日,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印发《山东省多式联运“一单制”改革试点方案》,2021年4月1日山东省交通运输厅、省财政厅联合开展全省多式联运“一单制”改革试点工程;2021年4月7日,福建省交通运输厅印发《福建省多式联运“一单制”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为了加快推进多式联运“一单制”研究,政策研究室会同生产业务部,对福建省多式联运“一单制”实施方案进行了对标分析,并提出了相关意见建议。

现将有关内容汇报如下。

一、多式联运“一单制”基本情况多式联运是指水路、公路、铁路和航空交通工具相互衔接转运的运输模式。

多式联运“一单制”是指“一次委托、一张单证、一次付费、一单到底”的全程运输模式,将多种运输方式高效衔接和精准匹配,提供“门到门”完整运输服务,促进了贸易便利化。

多式联运“一单制”模式具体可分为以下三种形式。

第一,合作式“一单制”。

一是不同运输方式企业间共同约定统一单证,并以此单证共同完成多式联运业务;二是由具有跨运输方式货运组织能力的企业发挥主导作用,扩大其单证的使用范围和领域,在其办理多式联运业务时,其单证可以贯通物流全程;三是由业务相关的不同运输方式企业成立合资公司,多式联运单据及流转执行公司的统一规定。

第二,联盟式“一单制”。

由联盟统一牵头,联盟内不同运输方式的多个企业约定统一制式的单据,实现联盟内不同运输方式企业之间单证互通互认。

第三,行业式“一单制”。

由国家统一牵头,综合不同运输方式特点,研究不同运输方式信息互联统一标准,制定多式联运统一制式的单证,实现国内不同运输方式之间多式联运单证互通互认。

德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表彰2014年度全市政府系统优秀调研成果的通报

德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表彰2014年度全市政府系统优秀调研成果的通报

德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表彰2014年度全市政府系统优秀调研成果的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德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5.02.12•【字号】德政办字〔2015〕9号•【施行日期】2015.02.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法总类综合规定正文德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表彰2014年度全市政府系统优秀调研成果的通报德政办字〔2015〕9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为深入贯彻中央、省、市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有关规定,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调查研究工作,提高全市政府系统调研水平,根据省政府研究室通知和《德州市政府研究室关于组织开展2014年度全市政府系统优秀调研成果评选暨推荐参加全省政府系统优秀调研成果评选工作的通知》要求,市政府研究室组织开展了2014年度全市政府系统优秀调研成果评选活动,并推荐部分优秀作品参加全省政府系统优秀调研成果评选。

在全省政府系统优秀调研成果评选中,我市共获得一等奖1篇,二等奖4篇,三等奖10篇,已由省政府研究室通报表彰奖励并颁发了证书。

经组织专业人员认真评审,共评选出市级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20篇,二等奖30篇,三等奖40篇。

现对获奖优秀调研成果予以通报表彰,并颁发证书以资鼓励。

希望受表彰的单位和个人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再创佳绩。

全市政府系统要以先进为榜样,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围绕中心抓调研,围绕大局出思路,围绕难题求突破,不断提高调查研究的质量和水平,为我市各级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更多的理论与实践依据,为推进科学跨越发展、建设幸福德州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附件:1. 2014年度全市政府系统优秀调研成果获奖名单2. 全市荣获2014年度全省政府系统优秀调研成果名单德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5年2月12日附件12014年度全市政府系统优秀调研成果获奖名单二等奖(30篇)三等奖(40篇)附件2全市荣获2014年度全省政府系统优秀调研成果名单。

德州市小麦玉米种植现状与潜力分析

德州市小麦玉米种植现状与潜力分析

1德州市耕地面积现状德州市位于山东省西北部,黄河下游北侧,东经115°45′~117°36′、北纬36°24′25″~38°0′32″之间。

德州市是农业大市,是全国首个粮食高产创建整建制市。

辖12个县市区,1个商贸区,面积10356km 2,全市耕地面积960.71万亩,各县区耕地面积见图1,农业基础条件较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667.5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69.49%。

2德州市冬小麦生产现状2.1冬小麦种植面积德州市各县区以粮食作物种植为主,一年两熟,以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为主。

德州市冬小麦种植面积793.3.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82.57%,其中齐河县小麦种植面积最大,为115.99万亩,占齐河县总耕地面积的92.06%,陵城区次之,小麦种植面积为98.29万亩,占陵城区总耕地面积的85.69%,其他各县区小麦种植面积占其本地总耕地面积的66.16%~92.06%(见图2)。

2.2德州市冬小麦种植技术现状各县区小麦播前均秸秆还田,整地方式以旋耕为主,齐河、庆云、平原、临邑有部分深松。

小麦种植品种各县区均以济麦22种植面积最大,良星66次之,陵城区、乐陵市、临邑县、平原县和武城县均有部分地区种植鲁源502,其他品种如泰农18、鑫麦296、良星99、良星77有零星种植。

小麦种植行距15~25cm ,多集中在20~22cm ,亩穗数39万~52万,多为42万~45万。

灌溉方式仍是漫灌,整个生育期一般浇水2~3次,每亩耗水量120~150m 3。

2.3德州市冬小麦单产分析如图3可知,各县区小麦平均产量在500.0~568.6kg/亩,其中庆云县小麦单产最低,为500.0kg/亩,陵城区小麦单产最高,为568.6kg/亩。

其中开发区、德州市小麦玉米种植现状与潜力分析基金项目: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创新工程:(CXGC2016B04)。

作者简介:朱金英(1977-),女,高级农艺师,从事作物栽培技术研究。

关于晏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作文

关于晏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作文

关于晏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作文分布地区齐郡:西汉初年将临淄改为齐郡,治所在东平陵。

相当于今天的山东临淄市一带。

历史来源「晏」源出晏(Yàn)姓源出有三:1、来源于姜姓。

春秋时期的齐国大夫晏弱被分封于晏,也就是今天的山东省齐河县西北的晏城,所以他以晏作为自己的姓氏。

他的后代也沿用晏姓,形成了晏姓的以支。

2、来源于陆终氏,是陆终子晏安的后代。

传说中的古帝颛顼的第五个儿子叫做阳安,他的后代便以晏作为姓氏,并且在春秋时期与高、国、鲍一起成为齐国的四大望族,世代在齐国做官。

3、来源于上古尧时期的大臣晏龙。

据说晏龙是尧时掌管音乐的大臣,为历史上最早的晏姓人物。

晏龙被认为是此支晏氏的始祖。

得姓始祖晏安。

晏氏的出处,我国最古老的《世本》专籍记载说:“陆终子晏安之后。

”此外,《姓氏考略》上说:“世本,陆终第五子晏安,唐尧君有晏龙,见山海经,当为晏氏所自出,望出齐国。

”由此可见,晏氏是一个具有几千历史的古老家族,他们的得姓始祖是晏安,是陆终的第五个儿子。

陆终则是祝融氏吴回之子,推算起来,他们是黄帝的后裔,龙图腾的族人。

这个古老的客族,传到了春秋时代,家族昌盛,成为齐国四大贵族之一。

主要繁衍于现在的山东省境内,因此,《元和姓纂》一书记述他们的源流说:“左传,晏子名弱,齐公族也,生婴,字平仲,晏父戎,晏公厘并其族,汉有司隶校尉晏将。

”望族居齐郡(今山东省临淄县)。

晏氏后人尊晏安为晏姓的始祖。

迁徙分布晏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

晏姓出自姜姓。

上古时候的黄帝是著名的氏族部落首领,他的氏族崇拜龙图腾。

黄帝有个孙子叫作颛顼,也是著名的氏族部落首领。

颛顼又有一个曾孙,叫晏安,而晏安就是晏姓的始祖。

春秋时期,齐国有个大夫被封在晏(今山东省齐河县西北的晏城),他的后代以封地名作为姓氏,称为晏氏,世代相传,就形成了现在的晏姓。

晏姓的望族居住在齐郡,即是今天的山东临淄一带。

晏姓是当今较罕见姓氏,但分布颇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027%,居第二百四十一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齐河县基本情况
齐河县基本情况
(一)区位优势
齐河县位于鲁西北平原,黄河北岸,与省会济南毗邻,距济南市区11公里。齐河县北接京
津唐,南接宁沪杭。以齐河为中心,500公里半径内有青岛、济南、太原、郑州、石家庄、
天津、北京等大城市。山东作为经济大省,从人口上看占全国的五分之一,从经济发展水平
上看居全国前列,从发展趋势上看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可以说“得齐河者得山东,得山东
者得华东”,此地为企业发展之宝地。台湾旺旺集团、澳门名嘉集团、台湾鸿运电子公司、
山东晨鸣集团、山东莱钢集团、山东鲁抗集团、中国石油集团、北京国科集团、济西煤矿、
山东坤华集团等国内外著名企业先后投资齐河,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二)交通优势
齐河县交通便利,乘车15分钟即达济南市区,30分钟可抵济南遥墙国际机场。京沪(北京
—上海)、济邯(济南—邯郸)铁路,308、309国道在县境内穿过。京沪(北京—上海)、
京福(北京—福州)、济聊(济南—聊城)、青银(青岛—银川)高速公路在县境内交汇,形
成华东地区南北(京福)、东西(青银)高速公路的交通枢纽,是全国高速公路密度最高的
县份之一,县内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110公里。从齐河到北京、青岛等大中城市仅用4个小
时,通过青岛港口出口货物3天即可到达日本、韩国等地,距泰山仅需40分钟的路程,距
孔子故里曲阜仅需1小时的路程。县内交通发达,全县公路晴雨通车里程达1200公里,县
乡村之间全部建成柏油路,实现了“村村通”。
(三)资源优势
物流中心:山东济北国际物流中心位于山东省齐河经济开发区,是山东省政府重点项目。中
心位置优越,距离济南市区仅15分钟路程,是济南北跨的第一站。该物流中心定位于以跨
省际大规模商品集散功能为主体,以第三方物流为纽带,以现代会展经济为依托,以加工生
产为源头,是济南连接环渤海经济圈、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及河南、山西、安徽等省的主要
物流枢纽,商品生产加工基地和专业批发采购中心,并逐步向东北亚地区。包括:超大型国
际商品批发市场、大型国际汽车展销市场、大型国际会展中心、五星级酒店、司机旅店、大
型智能化仓储、大型停车场、现代化配送中心、加油站及修理厂、大型物流专用写字楼、配
套商业服务区、大型汽车运输队、国际标准B2B电子商务平台、物流配套住宅区等。年销售
额达数百亿元。中心环境优越,与高尔夫球场
人力资源:济南市有山东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山东工业大学等十几座国内知名学府,可满
足企业对高科技人才的需要。齐河县有两所职业中等专科院校,可为企业培训高素质的员工。
水资源:齐河县有地下储水量26亿立方米和年引用黄河水26亿立方米的丰富水资源,且水
质良好,生产及生活用水具有可靠保证。
矿产资源:地下矿藏有煤、石油、铅、铁、石英、矿泉水等,其中煤炭储量60亿吨。年产
煤45万吨的邱集煤矿已开采出煤。投资3.19亿元、年产煤45万吨的济西煤矿正在建设中,
预计2005年底开采出煤。
电力资源:境内电力供应充足,电价低,有110千伏变电站1座、35千伏变电站10座,由
济南、德州双电源供电。县境内正在建设中的两家24兆瓦热电厂,年内也可并网供电。
通讯资源:程控电话、移动通讯配套,国内、国际网络互通,实现了移动通信无缝隙覆盖。
(四)服务体系完善
齐河县涉外机构齐全,外经贸局、招商局、外商投资服务大厅、外商投诉服务中心、出入境
管理、外汇等涉外部门构成完善的投资服务体系,并从省、市争取到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
易合同、进出口的审批权,实行“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审批”。
(五)土地、税收政策
凡投资齐河的客商均可享受稳定优惠的土地、税收政策,具体政策根据项目投资规模、科技
含量、社会回报率等情况,实行“一事一议,特事特办”。
(六)海关、商检
齐河县的进出口业务隶属德州海关、商检;齐河县鼓励企业自营出口,有关退税、贴息政策
按国家、省、市鼓励政策执行。
山东黄河(齐河)经济开发区
齐河经济开发区是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经济开发区,开发区位于县城东部,京
福高速公路和308国道两侧,始建于1999年7月,总规划面积39.9平方公里,以高新技术
产业及外向型加工业为主,集贸易、仓储、金融、商住、旅游多功能、全方位开发于一体。
按照总体规划及行业特点,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的体系,合理布局了高新技术工业园、电
子工业园、纺织工业园、化工工业园、公园游乐区、生活服务区、仓储区。开发区内全部实
现“七通一平”,“四纵四横”8条高标准道路已通车,18洞国科国际高尔夫球场已投入使用,
600栋欧美风格的别墅已开盘出售,园林式五星级酒店主体工程已峻工,部分服务设施已投
入试运行,澳门名嘉集团的“三城一区”项目已施工建设,城区实现了集中供暖、天然气系
统年内即将建成。开发区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投资环境更为优越,对外来客商更具吸引力。
目前,入区企业已达120家,总投资164.6亿元,其中美国、韩国、加拿大、台湾、香港、
澳门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独资、合资企业15家,过亿元的项目有10家,拥有山东晨鸣
集团、山东鲁抗集团、山东莱钢集团、中国石油集团、台湾旺旺集团、台湾鸿运电子集团等
5家上市企业,以及山东坤华集团、山东农业实业集团、北京国科集团、澳门名嘉集团等20
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开发区之外的外来企业近20家,投资较大的有投资3.19亿元的济西
煤矿项目以及巴基斯坦、美国和我县皮革厂三方合资的皮革加工项目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