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结压缩试验表

固结压缩试验表
固结压缩试验表

标准固结试验记录记录编号试验日期

12h快速固结和1h快速压缩试验记录记录编号试验日期

工地试验室常用表格汇总集(doc 37页)

工地试验室常用表格汇总集(doc 37页)

工地试验室试验检测台帐目录 序 号 名称表格编号备注 一工地试验室管理台帐(浙检工)SGL- 1 工地试验室试验人员 一览表 (浙检工) SGL-001 人员变化随时 更新 2 工地试验室主要仪器 设备一览表 (浙检工) SGL-002 设备变化或检 定后随时更新 3 工地试验室试验检测 报告登记表 (浙检工) SGL-003 每天登记 4 外委检测试验台帐(浙检工) SGL-004 外委试验时随 时登记 5 试验检测不合格台帐(浙检工) SGL-005 有不合格情况 随时登记 6 试验仪器设备使用、维 护台帐 (浙检工) SGL-006 设备使用、维护 台帐登记 7 标准养护室(箱)温、 湿度记录 (浙检工) SGL-007 温、湿度记录异 常情况 8 水泥砂浆、净浆试件入 库台帐 (浙检工) SGL-008 砂浆、净浆试件 养护情况登记 9 水泥混凝土试件入库 台帐 (浙检工) SGL-009 水泥混凝土试 件养护情况 二原材料进场检验台帐(浙检工)STZ-

1 进场检验时当天登记 2 进场检验时当天登记 3 进场检验时当天登记 4 进场检验时当天登记 5 进场检验时当天登记 6 进场检验时当天登记 7 进场检验时当天登记 8 进场检验时当天登记 9 进场检验时当天登记 1 0 进场检验时当天登记 1 1 进场检验时当天登记 1 2 进场检验时当天登记 三 1 试验后随时登

记 2 综合毛体积密度试验 台帐 (浙检工) SBZ-002 试验后随时登 记 3 集料级配试验台帐(浙检工) SBZ-003 试验后随时登 记 4 混凝土砂浆配合比设 计台帐 (浙检工) SBZ-004 试验后随时登 记 5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 计台帐 (浙检工) SBZ-005 试验后随时登 记 四试验检测统计汇总表(浙检工)STJ- 1 路基分层压实度检测 结果统计汇总表 (浙检工) STJ-001 施工时每天汇 总 2 基层(底基层)检测结 果统计汇总表 (浙检工) STJ-002 施工时每天汇 总 3 基层(底基层)强度检 测统计汇总表 (浙检工) STJ-003 每一结构层完 工后进行汇总 4 基层(底基层)灰剂量 检测统计汇总表 (浙检工) STJ-004 每一结构层完 工后进行汇总 5 砼抗压强度统计汇总 表 (浙检工) STJ-005 每月5日前汇 总上月数据 6 砼弯拉强度统计汇总 表 (浙检工) STJ-006 每月5日前汇 总上月数据 7 沥青路面试验段检验 结果汇总表 (浙检工) STJ-007 开工报告附本 表,并报质监站

材料拉伸与压缩试验报告

材料的拉伸压缩实验 【实验目的】 1.研究低碳钢、铸铁的应力——应变曲线拉伸图。 2.确定低碳钢在拉伸时的机械性能(比例极限R p、下屈服强度R eL、强度极限R m、延伸率A、断面收缩率Z等等)。 3. 确定铸铁在拉伸时的力学机械性能。 4.研究和比较塑性材料与脆性材料在室温下单向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实验设备】 1.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 2.游标卡尺。 3、记号笔 4、低碳钢、铸铁试件 【实验原理】 1、拉伸实验 低碳钢试件拉伸过程中,通过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A/D转换和处理,并输入计算机,得到F-?l曲线,即低碳钢拉伸曲线,见图1。 对于低碳钢材料,由图1曲线中发现OA直线,说明F正比于?l,此阶段称为弹性阶段。屈服阶段(B-C)常呈锯齿形,表示载荷基本不变,变形增加很快,材料失去抵抗变形能力,这时产生两个屈服点。其中,B'点为上屈服点,它受变形大小和试件等因素影响;B点为下屈服点。下屈服点比较稳定,所以工程上均以下屈服点对应的载荷作为屈服载荷。测定屈服载荷Fs时,必须缓慢而均匀地加载,并应用σs=F s/ A0(A0为试件变形前的横截面积)计算屈服极限。 图1低碳钢拉伸曲线 屈服阶段终了后,要使试件继续变形,就必须增加载荷,材料进入强化阶段。

当载荷达到强度载荷F b后,在试件的某一局部发生显著变形,载荷逐渐减小,直至试件断裂。应用公式σb=F b/A0计算强度极限(A0为试件变形前的横截面积)。 根据拉伸前后试件的标距长度和横截面面积,计算出低碳钢的延伸率δ和端面收缩率ψ,即 % 100 1? - = l l l δ,% 100 1 0? - = A A A ψ 式中,l0、l1为试件拉伸前后的标距长度,A1为颈缩处的横截面积。 2、压缩实验 铸铁试件压缩过程中,通过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A/D转换和处理,并输入计算机,得到F-?l曲线,即铸铁压缩曲线,见图2。 对铸铁材料,当承受压缩载荷达到最大载荷F b时,突然发生破裂。铸铁试件破坏后表明出与试件横截面大约成45?~55?的倾斜断裂面,这是由于脆性材料的抗剪强度低于抗压强度,使试件被剪断。 材料压缩时的力学性质可以由压缩时的力与变形关系曲线表示。铸铁受压时曲线上没有屈服阶段,但曲线明显变弯,断裂时有明显的塑性变形。由于试件承受压缩时,上下两端面与压头之间有很大的摩擦力,使试件两端的横向变形受到阻碍,故压缩后试件呈鼓形。 铸铁压缩实验的强度极限:σb=F b/A0(A0为试件变形前的横截面积)。 【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1、拉伸实验步骤 (1)试件准备:在试件上划出长度为l0的标距线,在标距的两端及中部三个位置上,沿两个相互垂直方向各测量一次直径取平均值,再从三个平均值中取最小值作为试件的直径d0。 (2)试验机准备:按试验机→计算机→打印机的顺序开机,开机后须预热十分钟才可使用。按照“软件使用手册”,运行配套软件。 (3)安装夹具:根据试件情况准备好夹具,并安装在夹具座上。若夹具已 图2 铸铁压缩曲线

试验检测报告标准格式第一册公路建设项目工地试验室专用表格填写说明

试验检测报告标准格式第一册(公路建设项目工地试验室专用) 表格填写说明 《试验检测报告标准格式》第一册 (公路建设项目工地试验室专用)表格填写说明本册表格分为公路试验检测试验记录表(以下简称“试验检

测记录表”)和公路试验检测报告(以下简称“试验检测报告”)两种表格类型。 一、表格格式 (一)数据报告采用国际标准A4型纸张(即长×宽为 297mm×210mm); (二)横表页边距应设置为:上2.0cm, 下1.5cm, 左1.5cm, 右1.5cm; (三)纵表页边距应设置为:上1.5cm, 下1.5cm, 左2.5cm, 右1.5cm; (四)页眉、页脚应分别设置为:0.5 cm; (五)表格外边框应用1.5磅粗实线,基本信息区与检验数据区之间分割线应用1.5磅粗实线; (六)除标题区中表格名称用16号宋体字加粗外,数据报告中固化内容应用10号宋体字,填充内容应用10号仿宋体。 二、试验检测记录表与试验检测报告部分 (一)试验检测记录表 试验检测记录表的相关内容和要求完全按照《公路试验)规定填写。JT/T 828-2012(检测数据报告编制导则》(二)试验检测报告 试验检测报告相关要素填写说明见下表。 试验检测报告各要素填写说明 要素内容信息明细填写说明 由单一试验检测记录表导出的试验检测报告,其表格名称宜采用与试验检测记录表名称相同的命名方式,仅将“试验检

测记录表”变更为“试验检测报告”;由多个试验检测记录表导出的试验检测报告,依据表格名称试验参数具体组成,应采用“试验检测项目名称”+“试验检测报告”的形式或其他约定的形式,如“粗集料试验检测报告”。 标题区 唯一性标识编码明确四段位的编码规则,应严格按表格执行。 母体试验室名称+公路建设项目名称+试验室名称合同段+工地试验室。 由试验室自行制定,用于试验检测报告的识别,满足唯一性要求。报告编号 以“第X页,共X页码页”的形式表示,位于表格右上角。 本试验检测报告测试范围内建设项目的全称,如东山坡至毛家沟高速公项目名称 路。 合同段本试验检测报告测试范围内建设项目所属合同段,如第二合同段。 实施工程建造或安装的单位全称,必须与中标单位公章内容一致,如宁施工单位 夏路桥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实施工程监理的单位全称,必须与中标单位公章内容一致,如西安公路监理单位 交大建设监理公司。 为二选一填写项,当可以明确被检对象在工程中的具体位置时,宜填写检验对象工程部位/用途工程部位 (桩号),如××大桥(K111+222~K111+898);当指明数据告结果的具体用途时,应填写相关信息信息由试验室自行编制,用于区分每件独立样品的唯一性编号样品编 描述样品的状态,如样品的结构、形状、规格、颜色、数量、状态等样品描 息 试验依据的现行有效的标准、规程或其它技术文件。标准、规程应填试验依完整,如JTGE42-200《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表格空间不足可分行显示。必要时,还需要填写标准的条款号 与试验结果相关的试验检测规程、判定标准或其他技术文件,应填写判定依 整,可分行显示 3.

固结试验常规法与快速法对比

固结试验常规法与快速法对比 前言 固结试验是土工试验的常规试验之一,用来测定土的压缩性指标,利用这些指标来计算基础的沉降量。由于市场的需要,拟建建筑物越建越高,现在的固结试验只做常规压缩已经不能满足工程的需要,高压是我们经常需要的做的。为了快速测定压缩性指标,提高工作效率,我们常用快速法来测定。 现在我们取20组各种不同深度土质均匀的土样,进行常规法固结试验与快速法固结试验平行对比,以确定快速法是否适用。 土的压缩 土体在压力作用下体积减小的性质,称为土的压缩性,土体体积缩小包括三个方面: (1)土颗粒本身的压缩; (2)土孔隙水中的水体及封闭在孔隙中的气泡的压缩; (3)土颗粒相对位移,土中水及气体从孔隙中向外排出,从而使土体体积减小。 由于土颗粒及孔隙水的体积压缩变形量很微小,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可将土体压缩看做是土中孔隙体积的减小。 孔隙中水和气体向外排出要有一个时间过程。因此土的压缩亦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完成。我们把土的压缩随时间增长的过程称为土的固结。 试验室测定土的压缩性的主要装置为固结仪。试验过程大致为:用金属环刀切取原状土样,然后将土样连同环刀放入圆筒形压缩容器的刚性护环内。在土样上下各放置一块透水石,以便土样受压后排出的水流出。试样的侧向限制是由环刀和刚性护环完成的。试样装好后,逐级加荷,每一级荷载作用下将土样压至稳定得到△hi后,再加下一级荷载。 在这种仪器中进行试验,由于试样不可能产生侧向变形,只有竖向压缩。于是,我们把这种条件下的压缩试验称为单向压缩试验或侧限压缩试验。土的压缩是由于孔隙体积的减小,所以土的变形常用孔隙比e表示。 1、按下式计算初始孔隙化: 2、计算各级荷重下变形稳定后的也隙比:

常温单轴拉伸实验、压缩实验、扭转实验

实验1 常温单轴拉伸实验 马 杭 编写 单轴拉伸实验是研究材料机械性能的最基本、应用最广泛的实验。由于试验方法简单而且易于得到较为可靠的试验数据,在工程上和实验室中都广泛利用单轴拉伸实验来测取材料的机械性能。多数工程材料拉伸曲线的特性介于低碳钢和铸铁之间,但其强度和塑性指标的定义与测试方法基本相同,因此通过单轴拉伸实验分析比较两种材料的拉伸过程,测定其机械性能,在机械性能的试验研究中具有典型的意义,掌握其拉伸和破坏过程的特点有助于正确合理地认识和选用材料,了解静载条件下结构材料的许用应力的内涵。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单轴拉伸实验,观察分析典型的塑性材料(低碳钢)和脆性材料(铸铁)的拉伸过程,观察断口,比较其机械性能。 2.测定材料的强度指标(屈服极限S σ、强度极限b σ)和塑性指标(延伸率δ和面缩率ψ)。 二、实验设备 1.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WDW-100A(见附录一)。 2.计算机、打印机。 3.游标卡尺。 图1-1 圆棒拉伸试样简图 三、试样 材料性能的测试是通过试样进行的,试样制备是试验的重要环节,国家标准GB6397-86对此有详细的规定。本试验采用圆棒试样,如图1-1所示。试样的工作部分(即均匀部分,其长度为C l )应保持均匀光滑以确保材料的单向应力状态。均匀部分的有效工作长度0l 称为标距,0d 和0A 分别为工作部分的直径和面积。试样的过渡部分应有适当的圆角以降低应力集中,两端的夹持部分用以传递载荷,其形状与尺寸应与试验机的钳口相匹配。 材料性能的测试结果与试样的形状、尺寸有关,为了比较不同材料的性能,特别是为了使得采用不同的实验设备、在不同的实验场所测试的试验数据具有可比性,试样的形状与尺寸应符合国家标准(GB6397-86)。例如,由于颈缩局部及其影响区的塑性变形在断后延伸

实验二低碳钢和铸铁的压缩实验

实验二金属材料(低碳钢和铸铁)的压缩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比较低碳钢和铸铁压缩变形和破坏现象。 (2)测定低碳钢的屈服极限σs和铸铁的强度极限σb。 (3)比较铸铁在拉伸和压缩两种受力形式下的机械性能、分析其破坏原因。 二、验仪器和设备 (1)万能材料试验机。 (2)游标卡尺。 三、试件介绍 根据国家有关标准,低碳钢和铸铁等金属材料的压缩试件一般制成圆柱形试件。低碳钢压缩试件的高度和直径的比例为3:2,铸铁压缩试件的高度和直径的比例为2:1。试件均为圆柱体。 四、实验原理及方法 压缩实验是研究材料性能常用的实验方法。对铸铁、铸造合金、建筑材料等脆性材料尤为合适。通过压缩实验观察材料的变形过程、破坏形式,并与拉伸实验进行比较,可以分析不同应力状态对材料强度、塑性的影响,从而对材料的机械性能有比较全面的认识。 压缩试验在压力试验机上进行。当试件受压时,其上下两端面与试验机支撑之间产生很大的摩擦力,使试件两端的横向变形受到阻碍,故压缩后试件呈鼓形。摩擦力的存在会

影响试件的抗压能力甚至破坏形式。为了尽量减少摩擦力的影响,实验时试件两端必须保证平行,并与轴线垂直,使试件受轴向压力。另外。端面加工应有较高的光洁度。 低碳钢压缩时也会发生屈服,但并不象拉伸那样有明显的屈服阶段。因此,在测定Ps 时要特别注意观察。在缓慢均匀加载下,测力指针等速转动,当材料发生屈服时,测力指针转动将减慢,甚至倒退。这时对应的载荷即为屈服载荷Ps。屈服之后加载到试件产生明显变形即停止加载。这是因为低碳钢受压时变形较大而不破裂,因此愈压愈扁。横截面增 ,因此也得不到强度极大时,其实际应力不随外载荷增加而增加,故不可能得到最大载荷P b ,所以在实验中是以变形来控制加载的。 限 b 前出现较明显的变形然后破裂,此时试验机测力铸铁试件压缩时,在达到最大载荷P b 指针迅速倒退,从动针读取最大载荷P 值,铸铁试件最后略呈故形,断裂面与试件轴线大 b 约呈450。 图2—2 低碳钢压缩图铸铁压缩图 五、实验步骤 (1)试验机准备。根据估算的最大载荷,选择合适的示力度盘(量程)按相应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2)测量试件的直径和高度。测量试件两端及中部三处的截面直径,取三处中最小一处的平均直径计算横截面面积。 (3)将试件放在试验机活动台球形支撑板中心处。 (4)开动试验机,使活动台上升,对试件进行缓慢均匀加载,加载速度为0.5mm/min。对于低碳钢,要及时记录其屈服载荷,超过屈服载荷后,继续加载,将试件压成鼓形即可停

土的压缩固结试验

试验七 固结综合试验 一、基本原理 (一) 土的压缩性 土在外荷载作用下,其孔隙间的水和空气逐渐被挤出,土的骨架颗粒之间相互挤紧,封闭气泡的体积也将缩小,从而引起土层的压缩变形,土在外力作用下体积缩小的这种特性称为土的压缩性。 土的压缩性主要有两个特点:①土的压缩主要是由于孔隙体积减少而引进的。对于饱和土,土是由颗粒和水组成的,在工程上一般的压力作用下,固体颗粒和水本身的体积压缩量都非常微小,可不予考虑,但由于土中水具有流动性,在外力作用下会沿着土中孔隙排出,从而引起土体积减少而发生压缩;②由于孔隙水的排出而引起的压缩对于饱和粘性土来说是需要时间的,土的压缩随时间增长的过程称为土的固结。 (二) 土的压缩曲线及有关指标 固结试验(亦称压缩试验)是研究土的压缩性的基本的方法。固结试验就是将天然状态下的原状土或人工制备的扰动土,制备成一定规格的土样,然后置于固结仪内,在不同荷载和在完全侧限条件下测定土的压缩变形。 由固结试验可得到土的压缩变形ΔH 与荷载 p 之间的关系,并可进一步得到相应的孔隙比e 与荷载 p 之间的关系 :e--p 曲线或e--lgp 曲线。 图7-1 固结试样中土样孔隙比的变化 如图7-1所示,设土样的初始高度为H 0,初始孔隙比为e 0 ,在荷载p 作用下,土样稳定后的总压缩量为ΔH ,假设土粒体积V s =1(不变) ,根据土的孔隙比的定义e=V v / V s ,则受压前后土粒体积不变,且土样横截面积不变,所以受 ) 17(111000 ?+Δ?=+=+e H H e H e H

压前后试样中土粒所占的高度不变,因此,根据荷载作用下土样压缩稳定后的总于是有: 压缩量ΔH ,即可得到相应的孔隙比e 的计算公式: ) 27()1(00 0?+Δ? =e H H e e 1) 1(0 0?+= w s w G e 式中 ρρ ,其中,G s 为土粒比重,ω0为土样的初始含水 量,ρ0 为土样的初始密度(g/cm 3),ρw 为水的密度(g/cm 3) 。 e ,从而可绘制出土的如此,根据式(7-2)即可得到各级荷载p 下对应的孔隙比e-p 曲线及e-lgp 曲线等。 1. e-p 曲线及有关指标 图7-2 土的压缩曲线 通常将由固结试验得到的直角坐标系绘制成如图(7-2)所示以看出,由于软粘土的压缩性大,当发生压力变化Δp 时,则相应的比由e 1 减小到e 2 ,当压力e-p 关系,采用普通的e-p 曲线。 (1) 压缩系数a 从图(7-2)可孔隙比的变化Δe 也大,因而曲线就比较陡;反之,像密实砂土的压缩性小,当发生相同压力变化Δp 时,相应的孔隙比的变化 Δe 就小,因而曲线比较平缓,因此,土的压缩性的大小可用e-p 曲线的斜量来反映。 如图(7-2)所示,设压力由p 1 增至 p 2 ,相应的孔隙变化范围不大时,可将该压力范围的曲线用割线来代替,并用割线的斜量来表示土在这一段压力

金属的压缩实验

金属的压缩实验 一、概述 实验表明,工程中常用的塑性材料,其受压与受拉时所表现出的强度、刚度和塑性等力学性能是大致相同的。但广泛使用的脆性材料,其抗压强度很高,抗拉强度却很低。为便于合理选用工程材料,以及满足金属成型工艺的需要,测定材料受压时的力学性能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压缩实验同拉伸实验一样,也是测定材料在常温、静载、单向受力下的力学性能的最常用、最基本的实验之一。 二、实验目的 1、观测低碳钢压缩时的屈服荷载F SC 2、测定铸铁压缩时的抗压强度σbC 3、观察并比较低碳钢和铸铁在压缩时的变形和破坏现象。 三、实验设备 1、液压式万能材料试验机 2、游标卡尺 四、试样的制备 按照国标GB7314-87《金属压缩试验方法》,金属材料的压缩试样多采用圆柱体,如图2-16所示。试样长度L=(2.5~3.5)d0的试样适用于测定σpc、σtc、σsc、σbc;L=(5~8)d0的试样适用于测定σpc0.01、E e;L=(1~2)d0的试样适用于测定σbc、。为了尽量使试样受轴向压力,加工试样时,必须有合理的加工工艺,以保证两端面平行,并与轴线垂直。 σpc-规定非比例压缩应力 σtc-规定总压缩应力 σsc-压缩屈服点 σbc-抗压强度 σpc0.01-规定非比例压缩应变为0.01%时的应力 E e-压缩弹性模量 五、实验原理 以低碳钢为代表的塑性材料,轴向压缩时会产生很大的横向变形,但由于试样两端面与试验机支承垫板间存在摩擦力,约束了这种横向变形,故试样中间部分出现显著的鼓胀,如图2-17所示。

塑性材料在压缩过程中的弹性模量、屈服点与拉伸时相同,但在到达屈服阶段时不像拉伸试验时那样明显,因此要仔细观察才能确定屈服载荷F sC。当继续加载时,试样越压越扁,由于横截面面积不断增大,试样抗压能力也随之提高,曲线持续上升,如图2-18所示。除非试样过分鼓出变形,导致柱体表面开裂,否则塑性材料将不会发生压缩破坏。因此,一般不测塑性材料的抗压强度,而通常认为抗压强度等于抗拉强度。 以铸铁为代表的脆性金属材料,由于塑性变形很小,所以尽管有端面摩擦,鼓胀效应却并不明显,而是当应力达到一定值后,试样在与轴线大约成450~550的方向上发生破裂,如图2-20所示。这是由于脆性材料的抗剪强度低于抗压强度,从而使试样被剪 断 六、实验步骤 1、用游标卡尺测量试样直径,方法是在试样原始标距中点处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上测量直径,并取其算术平均值。 2、根据低碳钢屈服载荷和铸铁抗压强度的估计值, 选择试验机的示力盘,并调整其指针对零。 3、调整好自动绘图器。 4、准确地将试样置于试验机活动平台的支承垫板中心处。 5、调整试验机夹头间距,当试样接近上支承板时,开始缓慢、均匀加载。 6、对于低碳钢试样,将试样压成鼓形即可停止试验。对于铸铁试样,加载到试样破坏时(主针回摆150左右)立即停止试验,以免试样进一步被压碎。 金属的拉伸实验指导书 一、概述 常温、静载下的轴向拉伸试验是材料力学试验中最基本、应用最广泛的试验。通过拉伸试验,可以全面地测定材料的力学性能,如弹性、塑性、强度、断裂等力学性能指标。这些性能指标对材料力学的分析计算、工程设计、选择材料和新材料开发都有及其重要的作用。 二、实验目的 1、测定低碳钢的屈服强度R el、抗拉强度R m、断后延伸率A11.3和断面收缩率Z 2、测定铸铁的抗拉强度R m 3、观察上述两种材料在拉伸过程中的各种现象,并绘制拉伸图(F─曲线) 4、分析比较低碳钢和铸铁的力学性能特点与试样破坏特征

实验一、二 拉伸和压缩实验

实验一 拉伸和压缩实验 拉伸和压缩实验是测定材料在静载荷作用下力学性能的一个最基本的实验。工矿企业、 研究所一般都用此类方法对材料进行出厂检验或进厂复检,通过拉伸和压缩实验所测得的力 学性能指标,可用于评定材质和进行强度、刚度计算,因此,对材料进行轴向拉伸和压缩试 验具有工程实际意义。 不同材料在拉伸和压缩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力学性质和现象。低碳钢和铸铁分别是典型 的塑性材料和脆性材料,因此,本次实验将选用低碳钢和铸铁分别做拉伸实验和压缩实验。 低碳钢具有良好的塑性,在拉伸试验中弹性、屈服、强化和颈缩四个阶段尤为明显和清 楚。低碳钢在压缩试验中的弹性阶段、屈服阶段与拉伸试验基本相同,但最后只能被压扁而 不能被压断,无法测定其压缩强度极限bc σ值。因此,一般只对低碳钢材料进行拉伸试验而 不进行压缩试验。 铸铁材料受拉时处于脆性状态,其破坏是拉应力拉断。铸铁压缩时有明显的塑性变形, 其破坏是由切应力引起的,破坏面是沿45?~55? 的斜面。铸铁材料的抗压强度bc σ远远大 于抗拉强度b σ。通过铸铁压缩试验观察脆性材料的变形过程和破坏方式,并与拉伸结果进 行比较,可以分析不同应力状态对材料强度、塑性的影响。 一、 实验目的 1.测定低碳钢的屈服极限s σ(包括sm σ、sl σ),强度极限b σ,断后伸长率δ和截 面收缩率ψ;测定铸铁拉伸和压缩过程中的强度极限b σ和bc σ。 2.观察低碳纲的拉伸过程和铸铁的拉伸、压缩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变形现象,分 析力与变形之间的关系,即P —L ?曲线的特征。 3.掌握材料试验机等实验设备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二、 实验设备和工具 1. 液压摆式万能材料试验机。 2. 游标卡尺(0.02mm)。 三、 拉伸和压缩试件 材料的力学性能sm s σσ(、sl σ)、b σ、δ和ψ是通过拉伸和压缩试验来确定的,因此, 必须把所测试的材料加工成能被拉伸或压缩的试件。 试验表明,试件的尺寸和形状对试验结果有一定影响。为了减少这种影响和便于使各种 材料力学性能的测试结果可进行比较,国家标准对试件的尺寸和形状作了统一的规定,拉伸 试件应按国标GB /T6397—1986《金属拉伸试验试样》进行加工,压缩试件应按国标GB / T7314—1987《金属压缩试验方法》进行加工。拉伸试件分为比例的和非比例的两种。比例 试件应符合如下的关系 00A k l =

材料拉伸与压缩实验报告参考

材料拉伸与压缩实验报告参考

碳钢与铸铁的拉伸、压缩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测定碳钢在拉伸时的屈服极限s σ,强度极限b σ,延伸率δ和断面收缩率ψ,测定铸铁拉伸时的强度极限b σ。 2、观察碳钢、铸铁在拉伸过程中的变形规律及破坏现象,并进行比较,使用绘图装置绘制拉伸图(P-ΔL 曲线)。 二、实验设备 微机控制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直尺、游标卡尺。 三、实验试祥 1. 为使各种材料机械性质的数值能互相比较,避免试件的尺寸和形状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对试件的尺寸形状GB6397-86作了统一规定,如图1所示: 图1 用于测量拉伸变形的试件中段长度(标距L 0)与试件直径d 。必零满足L 0 /d 0=10或5,其延伸率分别记做和δ10和δ5 2、压缩试样:低碳钢和铸铁等金属材料的压缩试件一般做成很短的圆柱形,避免压弯,一般规定试件高度h 直径d 的比值在下列范围之内: 1≤d h ≤3 为了保证试件承受轴向压力,加工时应使试件两个端面尽可能平行,并与试件轴线垂直,为了减少两端面与试验机承垫之间的摩擦力,试件两端面应进行磨削加工,使其光滑。 图

四、实验原理 图2为试验机绘出的碳钢拉伸P-△L 曲线图,拉伸变形ΔL 是整个试件 的伸长,并且包括机器本身的弹性变形和试件头部在夹头中的滑动,故绘出的曲线图最初一段是曲线,流动阶段上限B ‘受变形速度和试件形式影响,下屈服点B 则比较稳定,工程上均以B 点对应的载荷作为材料屈服时的载荷P S ,以试 样的初始横截面积A0除PS ,即得屈服极限: 0A Ps S = σ 屈服阶段过后,进入强化阶段,试样又恢复了承载能力,载荷到达最大值 P b ,时,试样某一局部的截面明显缩小,出现“颈缩”现象,这时示力盘的从动针停留在P b 不动,主动针则迅速倒退表明载荷迅速下降,试样即将被拉断。以试样的初始横截面面积A 。除P b 得强度极限为 0A P b b = σ 延伸率δ及断面收缩率φ的测定,试样的标距原长为L 0拉断后将两段试样紧密地对接在一起,量出拉断后的标距长为L 1延伸率应为 %1000 1?-= l l l δ 试样拉断后,设颈缩处的最小横截面面积为A 1,由于断口不是规则的圆形,应在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上量取最小截面的直径,以其平均值计算A 1,然后按下式计算断面收缩率: 01 100%ψA -A = ?A 铸铁试件在变形极小时,就达到最大载荷P b 而突然发生断裂。没有屈服和颈缩现象,其强度极限远小于低碳钢的强度极限。

土的固结压缩试验

土的固结压缩试验 一、实验目的 1、测定试样在侧限与轴向排水条件下的变形与压力的关系,或孔隙比与压力的关系,变形与时间的关系。 2、由测得的各关系曲线计算土的压缩系数av、压缩模量Es、压缩指数Cc、回弹指数Cs、固结系数Cv、地基的渗透系数k及土的先期固结压力Pc等,测定项目视工程需要而定。 3、利用压缩试验所得的参数计算地基基础的变形量,预估地基承载力。 二、实验设备、仪器 1、压缩固结仪:由环刀、护环、透水板、加压上盖、量表架等组成; 2、加压设备:采用量程为5~10kN的杠杆式加压设备; 3、变形量测设备:百分表量程10mm,分度值为0.01mm; 4、其他:快速烘箱(300°C~350°C)、电子天平(称量1000g,感量0.01g)、测容重用环刀、刮土刀、钢丝锯、铝盒、玻璃板、秒表、凡士林、盛水盆、滤纸等。 三、试验步骤 1、按要求取原状样或制备扰动土样。 2、取环刀样,测试验前的密度与含水量。 3、取压缩仪内的环刀,内壁擦抹凡士林使其光滑少摩擦。环刀刃口向下对准制备的圆柱土样中心,慢慢垂直下压且边压边削土样,使土样成锥台形。直至土样伸出环刀顶面为止,将环刀两边余土削去修平,擦净环刀外壁。

4、在压缩容器内放置透水石、滤纸和下护环,将带有环刀的试样小心装入护环,然后在环刀试样上放薄滤纸、上护环、透水板和加压盖板,置于加压框架下,并对准加压杆,使加压杆与加压盖板中心凹槽对正。 5、安装百分表,为保证试样与仪器上下各部分之间接触良好,应施加1kPa 的预压压力,然后调整百分表,使百分度指针归零(表的毫米指针应控制在5~10mm之间,以保证有足够的量程测定试样的压缩量)。 6、加荷。按50、100、200、400(kpa)四级荷重加荷,每级荷载历时10分钟,即每级荷重加上10分钟时,记测微表读数一次,然后加下一级荷载,依些类推,直到第四级荷载施加 2.压缩容器

实验室所有使用表格

目录 监视和测量设备一览表 (3) 监视和测量装置内部校验记录表 (4) 设备维修保养计划 (5) 设备定期保养一览表 (6) 设备、仪器维修信息一览表 (7) 原材料来料统计表 (8) 包装材料统计登记表 (9) 年月原材料检验报告单 (10) 年月包装材料检测报告 (11) 原材料检测结果通知单 (12) 新进原材料试产通知单 (13) 车间原材料试产结果报告表 (13) 原材料试产统计表 (15) 原材料质量投诉反馈表 (16) 原材料退货统计表 (17) 投诉反馈统计表 (18) 不合格品报告 (19) 不合格胶浆统计表 (20) 返工胶浆交接流程记录表 (21) 不合格品纠正预防措施表 (22) 外来样品检测反馈统计登记表 (23) 小试试验结果反馈通知单 (24) 小试检测报告 (25) 客户彩色胶调色记录表 (26) 200 年型性胶常规质检表 (27) 产品检测结果通知单 (28) 制胶质量问题统计表 (29) 实验室温度登记表 (30) 结构胶常规检测项目 (31) 结构胶检测日期记录表 (32)

结构胶检测数据记录表 (33) 密封胶检测日期记录表 (34) 密封胶检测数据记录表 (35) 密封胶挤出性统计表 (36) 相容性实验结果记录统计表 (37) 产品质量检验报告 (38) 相容性报告 (39) 简易粘结相容性试验报告 (40) 退货统计表 (41) 退货处理流程 (43) 中性基料检测统计表 (45) 107/358岗位检测记录表 (46) 制胶车间日常烘粉数据记录表 (47) 工艺参数抽查记录表 (48) 半成品检测合格证 (49) 分装检测记录表 (50) 分装工序操作记录表 (51) 分装样品取样统计记录表 (52) 质检交接班记录 (53) 丝印胶瓶抽检记录表 (54) 可返工胶浆交接流程记录 (55)

压缩实验

压缩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测定压缩时低碳钢的屈服极限σs 和铸铁的强度极限σb 。 2.观察低碳钢和铸铁压缩时的变形和破坏现象,并进行比较。 铸铁试件压缩实验时,在达到最大载荷P b 前要出现较大的变形后才发生破裂,此时测力指针迅速倒退,由从动指针可读出最大载荷P b 值。铸铁试件最后表面出现与试样轴线大约成45°左右的倾斜裂纹,破坏主要是由剪应力引起的。 (二)实验设备及试件 1.WE-600液压式万能试验机或WDW-3300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 或W AW-3100微机控制电液伺服万能试验机 2.KL-150游标卡尺。 3.压缩试件 (三)实验原理及装置 低碳钢和铸铁等金属材料的压缩试件一般制成圆柱形(图3-2.1) 图3-2.1 图3-2.2 当试件承受压缩时,其上下两端面与试验机支承垫之间产生很大的摩擦力(图3-2.2),这些摩擦力阻碍试件上部和下部的横向变形。若在试件两端面涂以润滑剂,就可以减小摩擦力,试件的抗压能力将会有所降低。当试件的高度相对增加时,摩擦力对试件中部的影响将有所减小,因此抗压能力与试件高度h 0和直径d 0的比值h 0/ d 0有关。例如这一比值愈大,铸铁的强度极限就愈小。由此可见,压缩试验是有条件的。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才能对不同材料的压缩性能进行比较。金属材料压缩破坏实验所用的试件一般规定为3100 ≤≤d h 。 图3-2.3 图3-2.4 图3-2.5 为了尽量使试件承受轴向压力,试件两端面必须完全平行,并且与试件轴线保持垂直。

其端面还应制作得光滑,以减小摩擦力的影响。 试验机应附有球形承垫(图3-2.3),球形承垫位于试件上端或下端。当试件两端面稍有不平行时,球形承垫可以起调节作用,使压力通过试件轴线。 在万能试验机上实验时,利用自动绘图器、可以绘出低碳钢压缩图(图3-2.4)和铸铁压缩图(图3-2.5)。在低碳钢压缩图中,在开始出现变形增长较快的非线性小段时,表示到达了屈服载荷P s但是这时并不象拉伸那样有明显的屈服阶段。此后,压缩图形沿曲线继续上升,这是因为塑性变形迅速增长,试件横截面面积也随之增大,而增大的面积能承受更大的载荷。因此,在压缩实验中测定P s时要特别小心观察。在缓慢均匀加载下,测力指针等速转动,当材料发生屈服时,主动针将减慢,稍微回退或者停顿一下,这时对应的载荷即为屈服载荷P s,由于指针转动速度的减慢不十分明显,故常要借助绘图器上绘出的压缩图来判断P s到达的时刻。电子万能试验机上可以自动作出压缩图和屈服载荷P s、最大载荷P b。低碳钢试件最后可压成饼状而不破裂,所以无法求出最大载荷及其强度极限。 铸铁试件作压缩实验时,在达到最大载荷P b时测力指针迅速倒退,由从动指针可读出最大载荷P b值。铸铁试件最后表面出现与试件轴线大约成45°左右的倾斜裂纹,破坏主要是由剪应力引起的。 (四)实验步骤 低碳钢试件(在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上做) 1.试件准备 用游标卡尺测量试件中部的直径,相互垂直量两次取其平均值来计算截面面积A。 根据低碳钢的屈服极限σS乘以试件的面积A。,估算出屈服载荷的大小,定出多大载荷返回。 2.安装试件 将试件两端面涂以润滑剂,然后准确地放在试验机球形承垫的中心处。 3.试验机准备及实验 (1)按住单片机上的F1的同时,用钥匙开机,待密码出现后松开F1键—返回。 (2)操纵遥控盒,使上压板与试件保留1毫米左右的间隙。 (3)打开电脑软件—确定—联机—清零。 (4)试样录入—右键—启动复制—按向下光标—保存—关闭—找出输进的编号。 (5)参数设置—下一步(返回速率定10)下一步—下一步(注意前面的选中项)下一步(负荷增量定10)—关闭—清零—试验开始。 (6)压缩过程中,把试验力-位移曲线找出来,待机器返回后,按停止键。 (7)数据管理—选中序号—单击右键—选曲线类型(试验力、位移)—分析—报表—页面设置—选单元项目—报表预览—打印设置—确定。 (8)脱机—关闭。把试件拿下,把屈服载荷P S填入表中。 (9)请教师检查实验记录,实验数据一律用表格形式。 4.结束工作 将试验机的一切机构复原。 清理试验现场,将借用的仪器归还原处 铸铁试件(在W AW-31000微机控制电液伺服万能试验机上做) 1.试件准备 用游标卡尺测量试件中部的直径,相互垂直量两次取其平均值来计算截面面积A。 2.安装试件 将试件两端面涂以润滑剂,然后准确地放在试验机球形承垫的中心处。 3.试验机准备及实验

实验一 拉伸与压缩实验

实验一 拉伸与压缩实验 拉伸实验是对试件施加轴向拉力,以测定材料在常温静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能的实验。 它是材料力学最基本、最重要的实验之一。拉伸实验简单、直观、技术成熟、数据可比性强, 它是最常用的实验手段。由此测定的材料力学性能指标,成为考核材料的强度、塑性和变形 能力的最基本的依据,被广泛、直接地用于工程设计、产品检验、工艺评定等方面。而有些 材料的受压力学性能和受拉力学性能不同,所以,要对其施加轴向压力,以考核其受压性能, 这就是压缩实验。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对低碳钢和铸铁这两种不同性能的典型材料的拉伸、压缩破坏过程的观察和对 实验数据、断口特征的分析,了解它们的力学性能特点。 2.了解电子万能试验机的构造、原理和操作。 3.测定典型材料的强度指标及塑性指标,低碳钢拉伸时的屈服极限S σ,(或下屈服极 限SL σ),强度极限b σ,延伸率δ,截面收缩率ψ,压缩时的压缩屈服极限SC σ,铸铁拉伸、 压缩时的强度极限b σ、bC σ。 二.实验设备及试件 1. 电子万能试验机: 试验机结构与原理――材料力学基本实验设备是静态万能材料试验机, 能进行轴向拉 伸、轴向压缩和三点弯曲等基本实验。试验机主要由机械加载、控制系统、 测量系统等部分 组成。当前试验机主要的机型是电子万能试验机,其加载是由伺服电机带动丝杠转动而使活 动横梁上下移动而实现的。在活动横梁和上横梁(或工作台上)安装一对拉伸夹具或压缩弯 曲的附件,就组成了加载空间。伺服控制系统则控制伺服电机在给定速度下匀速转动,实现 不同速度下横梁移动或对被测试件加载。活动横梁的移动速度范围是0.05~500毫米/每分 钟。 图1-1 万能材料试验机结构图

压缩固结试验报告

土的压缩试验报告 1. 试验概述 土的压缩特性一般是指在一维条件下压力与变形之间的关系,常用通过压缩试验所得到的压缩曲线(e-p 曲线)或相应的压缩特性指标表示。 压缩试验是将土试样安放在侧向变形完全受限、上下都可以经过透水石排水的压缩仪(单轴压缩仪)内,然后再其上由小到大逐级施加竖向压力p i ,在每一级压力作用下,过20~30分钟后读取百分表的读数,在荷载为200KPa 时,逐级卸载并记录读数,再重新加载 400KPa 。计算各级荷载压力下的最终孔隙比,并绘制土的压缩曲线。 2. 数据整理 试样体积V=60cm 3,质量m=112.90g ,初始高h 0=20mm ,含水量11ω=﹪,比重G S =2.67, 初始孔隙比0.57501112.90 60 1.111 2.671m V ω)(1ρG e w s 0=-???=-+= 各级压力下最终孔隙比0 00i h Δh ) e (1e e +-= e 1、e 2分别取p i 为100kPa 、200kPa 时对应的孔隙比 压缩系数:1412212~1kPa 101.88100 2000.5243 0.5431p p e e a --?=--=--= 压缩模量:MPa 8.21101.880.5431 1a e 1E 4 21121s =?+=+= ---,4MPa

3.注意事项 (1).取土是应尽量避免破坏土的结构,严格按照要求用环刀取试样土,不允许直接将环刀压入土中。 (2).在削去余土是,不允许用到来回涂抹土面,避免空隙被堵塞,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3).避免震动压缩台,加荷载与卸荷载时应轻放砝码。

注水法试验记录表

注水法试验记录表 表编号:THYS2009Ⅳ-01-02 附:实测渗水量应按式计算 q=W/(T*L)*1000 q---------实测渗水量(L/) W-------恒压时间内补入管道的水量(L) T--------从开始计时至保持恒压结束的时间(min)

L--------试验管段的长度(m) 硬聚氯乙烯管实测渗水量应小于或等于按下式计算的允许渗水量: q=3*Di/25*P/*a)*1/1440 Di-----管道内径(mm) P-------压力管道的工作压力(Mpa) a--------温度---压力折减系数1.试验水温0°~25°时a取为1; 2. 试验水温25°~35°时a取为; 3. 试验水温35°~45°时a取为. 供水管道水压试验记录

供水管道水压试验记录

注水法试验记录表 表编号:JHYS2009IV-05 -10

附:实测渗水量应按式计算 q=W/(T*L)*1000 q---------实测渗水量(L/) W-------恒压时间内补入管道的水量(L) T--------从开始计时至保持恒压结束的时间(min) L--------试验管段的长度(m) 硬聚氯乙烯管实测渗水量应小于或等于按下式计算的允许渗水量: q=3*Di/25*P/*a)*1/1440 Di-----管道内径(mm) P-------压力管道的工作压力(Mpa) a--------温度---压力折减系数1.试验水温0°~25°时a取为1; 2. 试验水温25°~35°时a取为;

3. 试验水温35°~45°时a取为.

拉伸与压缩实验报告

拉伸与压缩实验报告 一、 实验目的 1、 观察实验过程中的各种现象,画出应力—应变曲线; 2、 测定低碳钢拉伸时的屈服极限s σ、抗拉强度b σ、断后伸长率δ和断面收缩率ψ 3、 测定铸铁的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 二、 实验设备 万能实验机 游标卡尺 钢板尺 两脚规 三、 试样 本实验所用塑性材料试样用低碳钢按国家标准规定制成,脆性材料试样由铸铁按国家标准规定制成。 1、试件简图 2、实验前试件尺寸 (1)拉伸试件:低碳钢 mm d mm L 56.15,3.7500==; 铸铁 mm d mm L 13.15,3.7500==;

(2)压缩试件:低碳钢 mm d mm L 85.14,3000==; 铸铁 mm d mm L 86.14,3000== 四、 实验结果 1、应力—应变曲线(εσ—曲线) (1) 低碳钢拉伸曲线;(2)铸铁拉伸和压缩曲线 2、强度指标 (1)拉伸:低碳钢 MPa MPa b s 3.402, 4.296==σσ;铸铁 MPa b 8.155=σ (2)压缩:低碳钢 MPa s 8.305=σ;铸铁 MPa b 424=σ 3、实验后试件尺寸和塑性指标 低碳钢:==δ伸长率,9.1031mm L ,断裂处最小直径mm d 19.91= 断面收缩率=ψ 五、 回答问题 1、 低碳钢拉伸时的四个阶段是什么? 2、 如何区分塑性材料和脆性材料? (δ>5%为塑性材料,δ<5%为脆性材料= 3、 表征材料的强度指标和塑性指标分别是什么? (强度指标是屈服极限和强度极限,塑性指标是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 4、 低碳钢拉伸时的滑移线是什么原因所致?铸铁压缩时为什么沿与轴线成 45角方向断裂?

高压固结试验

高压固结试验 您好,现需要做一个十一层的高层住宅勘察,基坑5m,地下水位埋深40m以下,上部土层为黄土状粉土,可能采用天然地基,我想请问的是:高压团结实验从埋深多少米开始做,最大压力取多少?从埋深20m开始做,最大压力取800kPa可以吗? 答复: 你提出了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但从你考虑问题的角度来看,对于什么情况需要做高压固结试验和怎样选择高压固结试验的最大荷载不是很清楚,说明你对高压固结试验的基本原理还不是很清楚。 你们考虑采用高压固结试验,这在我国的工程勘察中也是一个进步。为什么说是进步?因为我国习惯采用的沉降计算方法并不能完全解决我国的岩土工程问题,需要根据不同条件,采用不同的沉降计算方法。《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列入了采用高压固结试验结果计算沉降的方法,为我国沉降计算方法的多元化创造了条件。但由于过去使用得比较少,对这种方法不太熟悉,需要在工程实践中正确理解和正确地运用,包括试验方案、试验资料整理和在勘察和设计中如何运用高压固结试验的成果。 首先,我们从现状说起。《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已经经历了三个版本,应用了30多年的时间,应该说已经是比较成熟了。但我们的国家那么大,幅员辽阔,地质条件极为多样,用一种方法、一个模式去解决那么复杂的岩土工程问题,总不是十分理想的。 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中的沉降计算公式是建立在压缩试验结果的e-p曲线基础上的,试验方法和沉降计算方法比较简单,采用经验修正系数的方法也比较实用,这些都是这种沉降计算方法的主要优点。规范所给出的经验修正系数见表5-6。从表列的修正系数可以看出,修正系数ψs的取值范围比较大,最大值相当于最小值的5-7倍,最小的修正系数相当于对计算结果打2折,说明这个公式并不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土类,对于太软的土和太硬的土,计算结果与实际发生的沉降相差太大。因此,有人质疑这种方法能否适用于超压密土和欠压密土,询问对于超压密土或欠压密土,国外采用什么方法计算沉降,希望能进一步改进沉降计算的方法。 我国现行规范所采用的基于e-p曲线的分层总和法计算沉阵的前提或基本假定是土体为正常压密状态,在上覆有效自重压力作用下土层的固结变形已经稳定,因此只计算附加应力所产生的沉降量。同时,这种方法还假定,目前作用于土体的上覆有效压力与历史上曾经作用过的历史荷载相等,因此压缩变形从自重压力算起。对于正常压密的土层,采用e-p 曲线计算的沉降比较符合实际情况。 但对于在土层的自重作用下,固结尚未完成的欠压密土,用这个公式计算得到的沉降偏小,因此根据实测资料统计得到的经验系数大于1.0; 而对于超压密土,前期固结压力大于上覆自重压力,用这个公式计算得到的压力段偏大了,计算沉降结果偏大,因此统计得到的经验修正系数远小于1.0。如果采用能区别不同压密状态的沉降计算公式,就有可能使计算沉降更接近于实测沉降量,使修正系数不会出现过大或过小的情况。这种沉降计算的方法,是考虑土层的应力历史对土的变形性质存在重要影响的沉降计算方法。首先需要区分土层的压密状态,采用高压固结试验可以区分土层的压密状态,同时能得到不同压密状态土的变形计算指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