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四 侧限压缩试验

合集下载

试验四侧限压缩试验

试验四侧限压缩试验

试验四侧限压缩试验一、试验目的本试验之目的在于测定土的沉降变形,了解土体在侧限条件下的变形与时间~压力的关系,结合其它试验指标配合计算土的压缩系数、压缩模量,确定土压缩性的高低。

试验要求:由实验室提供试样,学生在实验教师指导下制备固结试样、测定土样的压缩性,绘制该土样的压缩曲线(e~p曲线)、求出?v和Es,判断该土样的压缩性,观察并阐述土的变形与时间这一重要特征。

二、试验原理侧限压缩试验又称固结试验。

土体的固结是指土体在外力作用下,土体中的水和气体被逐渐排走,孔隙体积减小,土颗粒之间重新排列的现象。

土的固结试验是通过测定土样在各级垂直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变形,计算各级荷载下相应的孔隙比,用以确定土的压缩系数和压缩模量等。

三、标准固结法1.仪器设备(1加压上盖组成,见图5—1;(2)环刀:高20mm,面积30cm2(3GB /T15406的规定。

(4)变形量测设备:量程10mm为0.01mm的百分表或准确度为全量程传感器。

(5)其它:开土刀、过滤纸等。

2.操作步骤(1)试样制备:按密度试验要求取原状土或制备扰动土土样。

并测定试样的含水率和密度,取切下的余土测定土粒比重。

试样需要饱和时,应按规定进行抽气饱和;(2)在压密容器中放置好透水石和滤纸,将带有环刀的试样和环刀一起刃口向下小心放入护环,再在试样上放置滤纸和透水石,最后放上传压活塞,安装加压装置和百分表;(3)施加lkPa的预压力使试样与仪器上下各部件之间接触,将百分表或传感器调整到零位或测读初读数,通常将百分表测距调到大于8mm;(4)确定需要施加的各级压力,压力等级宜为12.5、25、50、100、200、400、800、1600、3200kPa。

第一级压力的大小应视土的软硬程度而定,宜用12.5kPa、25kPa或50kPa。

最后一级压力应大于土的自重压力与附加压力之和。

只需测定压缩系数时,最大压力不小于400kPa;(5)需要确定原状土的先期固结压力时,初始段的荷重率应小于1,可采用0.5或0.25。

实验3土的压缩试验

实验3土的压缩试验
土体产生压缩的原因:
(1)固体颗粒的压缩; (2)孔隙水和孔隙气体的压缩,孔隙气体 的溶解; (3)孔隙水和孔隙气体的排出;
纯水、固体颗粒的压缩量常可略不计; 土体压缩主要来自孔隙水和气的排出。
• 土体受力后引起的变形: • 体积变形 剪切变形

• 体积变形:主要由正应力引起,它只会使土 体压密、体积缩小,但不会导致土体破坏。
再压缩试验时土体体积变化特征:
(1) 土体的变形是由可恢复的弹 性变形和不可恢复的塑性变形 两部份组成
(2) 回 弹 曲 线 和 再 压 线 曲 线 构 成 一迴滞环,土体不是完全弹性 体的又一表征;
(3) 回 弹 和 再 压 缩 曲 线 比 压 缩 曲 线平缓得多。
(4)当再加荷时的压力超过b点, 再压缩曲线就趋于初始压缩曲 线的延长线。
一、侧限(单向)压缩试验:
单向固结仪:
应力状态: 1´= Z 2´=K0 Z 3´=K0 Z
应变特性: Z x=0 y=0
测定: 轴向应力 轴向变形
透水孔
• 杠杆式压缩仪: • 400~600kpa • 高压固结仪:
• 1600~5000kpa
百分表
透水石
传压板 水槽 环刀 内环
试样
•施加荷载,静置至变形稳定 •逐级加大荷载
(2)、e ~ lgP 曲线
对直线段:
e
1
0.9
Cc
e Cc (lg ')
0.8
0.7
压缩指数
0.6
压缩指数的单位问题
100
1000 lgP
压缩系数与压缩指数
Cc 是无量纲系数,同压缩系数a 一样,压缩 指数Cc值越大,土的压缩性越高。 虽然压缩系数a 和压缩指数Cc 都是反映土的压 缩性的指标,但是两者有所不同。前者随所取 的初始压力及压力增量的大小而异,而后者在 较高的压力范围内却是常量,不随压力而变。

工程地质实验

工程地质实验

土工试验目录一、密度试验 (1)二、含水量试验 (3)三、液限试验 (5)四、塑限试验 (8)五、压缩试验 (10)六、抗剪强度试验 (15)七、击实试验 (21)八、综合性分析试验:静力触探试验 (25)1一、 密度试验土的密度是指土的单位体积的质量。

(一)试验目的测定土的密度,以了解土的疏密和干湿状态,供换算土的其它物理性质指标和工程设计,以及控制施工质量之用。

这里指的密度是湿密度ρ,其它还有干密度ρ'、饱和密度sat ρ等。

(二)试验方法与适用范围一般粘性土,宜采用环刀法;易破碎,难以切削的土,可采用蜡封法;对于砂土与砂砾土,可用现场的灌砂法或灌水法。

(三)环刀法密度试验1、仪器设备(1)环刀(内径6.18cm ,面积30cm 2,高20mm ,壁厚1.5mm ); (2)天平(感量为0.1g ,称量为500~1000g ); (3)其他:修土刀,钢丝锯,凡士林等。

2、操作步骤(1)按工程需要取原状土或人工制备所需要状态的扰动土样,其直径和高度大于环刀尺寸,修平两端放在玻璃板上。

(2)称量环刀质量。

(3)在环刀内壁涂一薄层凡士林油,并将其刃口向下放在试样上。

(4)用修土刀削去部分环刀外缘土样,并将环刀垂直下压,边压边修,至土样上端伸出环刀为止。

(5)用修土刀仔细削平两端余土,注意刮平时不得使土样扰动或压密。

(6)擦净环刀外壁,称量环刀加土的质量,准确至0.1g 。

3、计算按下式计算土的密度:Vm m m V m 00)(-+==ρ 式中:ρ——土的密度,(g/cm 3);0m ——环刀质量,(g );2 )(0m m ——环刀加土的质量,(g ); V ——环刀容积,(cm 3)。

计算至0.01g/cm 3,同一土样,需进行两次平行测定,取其算术平均值,平行差不得大于0.03g/cm 3。

4、试验记录密度试验 (环刀法)工程编号: 试验者: 钻孔编号: 计算者:5、思考题(1)若两次测定的值有较大误差,试分析其原因。

土力学四大实验

土力学四大实验

实验一 土的密度及含水量实验(一) 实验目的测定土的密度与含水量。

(二) 土的密度测定 1. 实验内容和原理(1) 实验内容:用“环刀法”测土的天然密度。

(2) 实验原理:土的密度ρ是单位体积土的质量。

V m m /)(21-=ρ 式中m 1——环刀加土的质量(g ); 2m ——环刀的质量(g );V ——土的体积(cm 3)。

2. 实验仪器及材料(环刀法):内径6~8cm ,高2~3cm ,体积为100cm 3和60cm 3两种;天平:感量0.01g ,称量200g ,其他:切土刀,钢丝锯,凡士林。

3. 实验步骤(1)按工程需要取原状土或制备所需状态的扰动土样,整平其两端,将环刀内壁涂一层凡士林,称出环刀的质量,刀口向下放在土壤上。

(2)用切土刀(或钢丝锯)将土样削成略大与环刀直径的土柱,然后将环刀垂直下压,边压边削,至土样伸出环刀为止,将两端余土削平,取剩余的代表性土样用于测定含水量。

(3)擦净环刀外壁称重(若在天平放砝码一端,放一等重环刀)可直接测出湿土重。

准确至0.1g 。

(4)计算土的密度,精确至0.01g/cm 3。

(5)本实验需进行两次平行测定,其平行差值不得大于0.03 g/cm 3,取其算术平均值。

(6)操作注意事项:用环刀切取式样,为防止扰动,应切削一个较环刀内径略大的土柱,然后将环刀垂直下压,为避免环刀下压时挤压四周土样,应边压边削,直至土样伸出环刀,然后将两端修平用直刀一次刮平,严禁用直刀在环刀土面上来回抹平,如遇石子等其他杂物等要尽量避开,无法避开则视情况酌情补上。

4.成果整理,写出实验过程,整理实验数据,并填表11. 实验内容和原理(1)实验内容:用烘干法测土的含水量。

(2)实验原理:土的含水量ω为土中所含水的质量W m ,与土粒质量m s 的比值。

%100/⨯=s W m m ω本实验一烘干法完成,为室内实验的标准方法,烘干法是将一定数量土样称重后放入烘箱中在100~105℃恒温烘至恒重。

第四章 土的压缩性和地基沉降计算题解

第四章  土的压缩性和地基沉降计算题解

第四章 土的压缩性和地基沉降计算一、名 词 释 义1.角点沉降系数:单位均布矩形荷载在其角点处引起的沉降。

2.地基沉降计算深度:计算地基沉降时,超过基底下一定深度,土的变形可略去不计,该深度称为地基沉降计算深度。

3.压缩性:土在压力作用下体积缩小的特性。

4.固结:土的压缩随时间而增长的过程。

5.压缩曲线:室内土的侧限压缩试验结果,是土的孔隙比与所受压力的关系曲线。

6.压缩系数:反映土在一定压力作用下或在一定压力变化区间其压缩性大小的参数,其值等于e-p曲线上对应一定压力的切线斜率或对应一定压力变化区间的割线斜率。

7.压缩指数:采用半对数直角坐标绘制的p e log −压缩曲线,其后段接近直线,直线的斜率称为土的压缩指数。

8.压缩模量:土在完全侧限条件下的竖向附加压应力与相应的应变增量之比值。

9.变形模量:根据土体在无侧限条件下的应力应变关系得到的参数,定义同弹性模量,但由于变形模量随应力水平而异,加载和卸载时的值不同,故未称作弹性模量,而称为变形模量。

10.地基最终沉降量:地基土层在荷载作用下,达到压缩稳定时地基表面的沉降量。

11.应力比法:地基沉降计算深度取地基附加应力等于自重应力的20%处,在该深度以下如有高压缩性土,则继续向下取至10%处,这种确定沉降计算深度的方法称为应力比法。

12.平均附加应力系数:基底下一定深度范围内附加应力系数的平均值。

13.变形比法:由基底下一定深度处向上取规范规定的计算厚度,若计算厚度土层的压缩量不大于该深度土层总压缩沉降量的2.5%,即可确定该深度为地基沉降计算深度,这种确定地基沉降计算深度的规范方法称为变形比法。

14.前期固结压力:天然土层在历史上所经受过的最大固结压力。

15.正常固结土:历史上所经受过的最大固结压力等于现有覆盖土自重应力的土体。

16.超固结土:土体历史上曾经受过大于现有覆盖土自重应力的前期固结压力的土体。

17.欠固结土:指在目前自重应力下还未达到完全固结的土体,土体实际固结压力小于现有覆盖土自重应力。

土体承载力检测方法

土体承载力检测方法

土体承载力检测方法土体承载力是评价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十种常用的土体承载力检测方法,包括平板载荷试验、圆锥动力触探、标准贯入试验、静力侧限压缩试验、三轴压缩试验、固结试验、渗透试验、电阻试验、声波试验和X射线或雷达扫描。

1.平板载荷试验平板载荷试验是一种通过施加垂直载荷来测定土壤承载力的方法。

试验时,将一块平板埋入土壤中,并在平板上施加不断增加的载荷,直到土壤变形或破坏,从而确定土壤的承载力。

该方法可以反映土壤在承受载荷时的力学性能,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2.圆锥动力触探圆锥动力触探是一种利用锥形探头对土壤进行触探的方法。

在试验过程中,将锥形探头插入土壤,并通过记录锥形探头贯入土壤的深度和所需的压力,来评价土壤的承载力和变形性质。

该方法可以了解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能,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3.标准贯入试验标准贯入试验是一种利用标准贯入器测定土壤承载力的方法。

在试验过程中,将标准贯入器插入到土壤中,并记录贯入器的贯入深度和所需的压力,通过计算贯入深度与压力的比值来确定土壤的承载力。

该方法适用于砂土和粘性土等不同类型土壤的承载力检测。

4.静力侧限压缩试验静力侧限压缩试验是一种通过静力压缩方法测定土壤的压缩性质和承载力的试验。

在试验中,将样品置于静力侧限压缩仪中,在恒定压力作用下对样品进行压缩,并记录样品的变形量和压力变化,从而确定土壤的压缩性质和承载力。

该方法可以为工程设计提供有关土壤压缩性和稳定性的重要信息。

5.三轴压缩试验三轴压缩试验是一种通过三轴压力试验机测定土壤承载力的方法。

在试验中,将样品置于三轴压力试验机中,通过施加轴向和侧向压力,使样品发生压缩变形,并记录样品的压力和变形量,从而确定土壤的承载力和变形性质。

该方法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土壤在复杂应力条件下的力学性能,为工程设计提供更为精确的依据。

6.固结试验固结试验是一种通过静力压缩方法测定土壤固结特性的试验。

(完整版)试验四侧限压缩试验

(完整版)试验四侧限压缩试验

试验四侧限压缩试验一、试验目的本试验之目的在于测定土的沉降变形,了解土体在侧限条件下的变形与时间~压力的关系,结合其它试验指标配合计算土的压缩系数、压缩模量,确定土压缩性的高低。

试验要求:由实验室提供试样,学生在实验教师指导下制备固结试样、测定土样的压和Es,判断该土样的压缩性,观察并缩性,绘制该土样的压缩曲线(e~p曲线)、求出v阐述土的变形与时间这一重要特征。

二、试验原理侧限压缩试验又称固结试验。

土体的固结是指土体在外力作用下,土体中的水和气体被逐渐排走,孔隙体积减小,土颗粒之间重新排列的现象。

土的固结试验是通过测定土样在各级垂直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变形,计算各级荷载下相应的孔隙比,用以确定土的压缩系数和压缩模量等。

三、标准固结法1.仪器设备(1加压上盖组成,见图5—1;(2)环刀:高20mm,面积30cm2(3GB/T15406的规定。

(4)变形量测设备:量程10mm为0.01mm的百分表或准确度为全量程传感器。

(5)其它:开土刀、过滤纸等。

2.操作步骤(1)试样制备:按密度试验要求取原状土或制备扰动土土样。

并测定试样的含水率和密度,取切下的余土测定土粒比重。

试样需要饱和时,应按规定进行抽气饱和;(2)在压密容器中放置好透水石和滤纸,将带有环刀的试样和环刀一起刃口向下小心放入护环,再在试样上放置滤纸和透水石,最后放上传压活塞,安装加压装置和百分表;(3)施加lkPa的预压力使试样与仪器上下各部件之间接触,将百分表或传感器调整到零位或测读初读数,通常将百分表测距调到大于8mm;(4)确定需要施加的各级压力,压力等级宜为12.5、25、50、100、200、400、800、1600、3200kPa。

第一级压力的大小应视土的软硬程度而定,宜用12.5kPa、25kPa或50kPa。

最后一级压力应大于土的自重压力与附加压力之和。

只需测定压缩系数时,最大压力不小于400kPa;(5)需要确定原状土的先期固结压力时,初始段的荷重率应小于1,可采用0.5或0.25。

土力学试验教程

土力学试验教程

试验课程教学大纲一、目的与要求:二、试验内容及提纲试验一筛析法测定砂土的粒度成分一、试验目的二、基本原理三、仪器设备、四、操作步骤五、计算及误差分配1.计算各粒组的百分含量,准确至小数后一位式中:x i——某粒组百分含量,%m i ——某粒组质量,g,m s——试样质量,g六、注意事项七、思考题试验二土的三相实测指标试验土的三相实测指标为土的天然密度、土的含水量、土粒密度。

通过测定土的天然密度,了解土的疏密和干湿状态,供换算土的其它物理性质指标和工程设计以及控制施工质量之用。

通过测定土的含水量,了解土的含水情况,供计算土的孔隙比、液性指数、饱和度和其它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通过测定土粒密度,为计算土的孔隙比、饱和度以及为土的其它物理力学试验提供必须数据。

Ⅰ天然密度试验(环刀法)Ⅱ天然含水量(烘干法)Ⅲ测定土粒密度(比重瓶法)Ⅰ天然密度试验(环刀法)一、基本原理用已知质量及容积的环刀切取原状土样,使之与其体积保持一致,定义单位体积的土的质量即为土的密度,其计算公式如下式:式中:ρ——土的天然密度(g/cm3)m——环刀的质量(g)1m——环刀与土样的质量(g)2V——环刀的体积(cm3)二、仪器设备三、操作步骤四、注意事项Ⅱ天然含水量(烘干法)一、基本原理二、仪器设备三、操作步骤本次试验为平行测定,允许误差≤±0.5%计算式如下:式中:W——土的含水率(%)m——称量盒加温土之质量(%)1m——称量盒加干之质量(g)2m——称量盒之质量(g)计算精度(0.1%)四、注意事项五、思考题Ⅲ测定土粒密度(比重瓶法)一、基本原理二、仪器设备三、操作步骤称量之,得瓶加水之质量m。

bw6.计算土粒的密度--土粒之密度(g/cm3)式中:ρsm--土粒之质量(g)d--比重瓶+水(g)mbwm--比重瓶+水+土总质量(g)bwsρw--4℃时蒸馏水的密度(g/cm3)7.本次试验需进行两次平行测定,试验允许误差≤±0.02g/cm3四、注意事项五、思考题试验三测定粘性土的液限、塑限含水率I测定粘性土的液限含水率(锥式仪法)一、基本原理二、仪器设备三、操作步骤四、计算及试验误差式中:W L--土的液限含水率(%)--湿土+盒的质量(g)m1m--干土+盒的质量(g)2--干土的质量(g)ms本次试验需二次平行测定,允许误差≤±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验四侧限压缩试验
一、试验目的
本试验之目的在于测定土的沉降变形,了解土体在侧限条件下的变形与时间~压力的关系,结合其它试验指标配合计算土的压缩系数、压缩模量,确定土压缩性的高低。

试验要求:由实验室提供试样,学生在实验教师指导下制备固结试样、测定土样的压
和Es,判断该土样的压缩性,观察并缩性,绘制该土样的压缩曲线(e~p曲线)、求出
v
阐述土的变形与时间这一重要特征。

二、试验原理
侧限压缩试验又称固结试验。

土体的固结是指土体在外力作用下,土体中的水和气体被逐渐排走,孔隙体积减小,土颗粒之间重新排列的现象。

土的固结试验是通过测定土样在各级垂直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变形,计算各级荷载下相应的孔隙比,用以确定土的压缩系数和压缩模量等。

三、标准固结法
1.仪器设备
(1
加压上盖组成,见图5—1;
(2)环刀:高20mm,面积30cm2
(3
GB/T15406的规定。

(4)变形量测设备:量程10mm
为0.01mm的百分表或准确度为全量程
传感器。

(5)其它:开土刀、过滤纸等。

2.操作步骤
(1)试样制备:按密度试验要求取原状土或制备扰动土土样。

并测定试样的含水率和密度,取切下的余土测定土粒比重。

试样需要饱和时,应按规定进行抽气饱和;
(2)在压密容器中放置好透水石和滤纸,将带有环刀的试样和环刀一起刃口向下小心放入护环,再在试样上放置滤纸和透水石,最后放上传压活塞,安装加压装置和百分表;
(3)施加lkPa的预压力使试样与仪器上下各部件之间接触,将百分表或传感器调整到零位或测读初读数,通常将百分表测距调到大于8mm;
(4)确定需要施加的各级压力,压力等级宜为12.5、25、50、100、200、400、800、1600、3200kPa。

第一级压力的大小应视土的软硬程度而定,宜用12.5kPa、25kPa或50kPa。

最后一级压力应大于土的自重压力与附加压力之和。

只需测定压缩系数时,最大压力不小于400kPa;
(5)需要确定原状土的先期固结压力时,初始段的荷重率应小于1,可采用0.5或0.25。

施加的压力应使测得的e~log p曲线下段出现直线段。

对超固结土,应进行卸压、再加压来
评价其再压缩特性;
(6)对于饱和试样,施加第一级压力后应立即向水槽中注水浸没试样。

非饱和试样进行压缩试验时,须用湿棉纱围住加压板周围;
(7)需要测定沉降速率、固结系数时,施加每一级压力后宜按下列时间顺序测记试样的高度变化。

时间为6s、15s、lmin、2minl5s、4min、6minl5s、9min、12minl5s、16min、
20minl5s 、25min 、30minl5s 、36min 、42minl5s 、49min 、64min 、l00min 、200min 、400min 、23h 、24h ,至稳定为止;
注:测定沉降速率仅适用饱和土。

(8)不需要测定沉降速率时,则施加每级压力后24h 测定试样高度变化作为稳定标准, 只需测定压缩系数的试样,施加每级压力后,每小时变形达0.01mm 时,作为试样高度变化稳定读数;
(9)记下稳定读数后,加第二级荷载,依照加第一级荷载时的读数时间记下量表读数, 直至稳定。

依此逐级加荷,至试验结束,固结试验记录表见表5—1;
(10)需要进行回弹试验时,可在某级压力下固结稳定后退压,直至退到要求的压力, 每次退压至24h 后测定试样的回弹量。

稳定标准同前;
(11)试验结束后吸去容器中的水,先卸除百分表,然后卸除砝码,升起加压框,拆除 仪器各部件,取出固结容器和整块试样,测定含水率。

四、计算:
1.计算试样的初始孔隙比0e : 1)
01.01(0
00-+⋅⋅=
ρωρw S G e (5—1)
式中:0ω —压缩前试样的含水率;
0ρ —压缩前试样的密度; S G —土粒比重; W ρ—水的密度。

2.计算试样颗粒净高h s :
1e h h s +=
(5—2) 式中:h 0—试样初始高度(即环刀高度)(mm )。

3.计算各级压力下试样固结稳定后的单位沉降量i S : 30
10⨯∆∑=
h h S i
i (5—3) 式中: i S —某压力下试样固结稳定后的单位沉降量(mm/m );
0h —试样初始高度(mm )(等于环刀高度20mm );
i h ∆∑—某压力下试样固结稳定后的总变形量(mm )(等于该级压力下试样固
结稳定读数减去仪器变形量);
103—单位换算系数。

4. 计算各级压力下试样固结稳定后的孔隙比i e : i i h h e e e ∆+-
=00011-=s
h h
(5—4) 式中:h —在某一压力下固结后试样的高度,i h h h ∆-=0 5.计算某一压力范围内的压缩系数v α:
i
i i i v p p e e a --=
++11
(5—5)
式中: v α —某压力范围内的压缩系数(MPa -1);
i e 、1+i e —分别为i p 、1+i p 时的孔隙比;
i p 、1+i p —试验时某级压力值(MPa );
6.计算压缩模量Es :
()i i i i i
i i p p e e e a e Es --+=
+=
+++11
1~011 (5—6) 式中:Es —某压力范围的压缩模量(MPa );
7.计算压缩指数和回弹指数: c C 或i
i i i s p p e e C log log 11
--=++ (5—7)
式中:c C —压缩指数
s C —回弹指数
8.以孔隙比为纵坐标,压力为横坐标,绘制孔隙比与压力关系e ~p 曲线,见图5—2。

9.以孔隙比为纵坐标,压力的对数为横坐标,绘制孔隙比与压力的对数曲线,见图5—3。

原状土试样的先期固结压力确定。

在e ~logp 曲线上找出最小曲率半径R min 的点O(见图5—3),过O 点做水平线OA ,切线OB 及∠AOB 的平分线OD ,OD 与曲线下段直线段的延长线交于E 点,则对应于E 点的压力值即为该原状土试样的先期固结压力c p 。

10.固结系数确定: (1)时间平方根法:对某一级压力,以试样的变形为纵坐标,时间平方根为横坐标,绘制变形与时间平方根关系曲线 (图5—4),延长曲线开始段的直线,交纵坐标于d s 为理论零
线交点所对应的时间的平方即为试样固结度达90%所需的时间t 90,该级压力下的固结系数
应按下式计算:
90
2
848.0t h C V = (5—8)
式中:V C —固结系数(cm 2/s);
h —最大排水距离,等于某级压力下试样的初始和终了高度的平均值之半(cm)。

(2)时间对数法:对某一级压力,以试样的变形为纵坐标,时间的对数为横坐标,绘制变形与时间对数关系曲线(图5—5),在关系曲线的开始段,选任一时间t 1,查得相对应的变形值d 1,再取时间t 2=t 1/4,查得相对应的变形值d 2,则2d 2一d 1即为d 01;另取一时间依同法求得等d 02、d 03、d 04,取其平均值为理论零点d s ,延长曲线中部的直线段和通过曲线尾部数点切线的交点即为理论终点d 100,则d 50=(d s +d 100)/2,对应于d 50的时间为试样固结度达到50%所需的时间t 50,该级压力下的固结系数应按下式计算:
2
197.0h
五、说明和注意事项
1.本试验以往在国内的土工试验规程中定名为压缩试验,国际上通用的名称是固结试验(Consolidation Test),为了与国际通用的名称一致,本标准将该项试验定名为固结试验,同时表明本试验是以泰沙基(Terzaghi)的单向固结理论为基础的,故明确规定适用于饱和土。

对非饱和土仅作压缩试验提供一般的压缩性指标,不能用于测定固结系数。

2.垂直变形量测设备一般用百分表,如用仪器自动化(数据自动采集),应采用准确度为全量程0.2%的位移传感器。

3.固结仪在使用过程中,各部件在每次试验时是装拆的,透水石也易磨损,为此,应定期率定和校验。

4.试样尺寸,实践证明,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高度不同的试样,所反映的各固结阶段 的沉降量以及时间过程均有差异。

国内使用的环刀直径均为61.8mm 和79.8mm ,高度为20mm ,为此,试样尺寸采用规定的统一尺寸。

5.荷重率,固结试验中一般规定荷重率等于l 。

由于荷重率对确定土的先期固结压力有影响,特别是软土,这种影响更为明显,因此,如需测定土的先期固结压力,荷重率宜小于 1,可采用0.5或0.25。

6.稳定标准,目前国内外的土工试验标准(或规程)大多采用每级压力下固结24h 的稳定标准,试验中仅测定压缩系数时,施加每级压力后,每小时变形达0.01mm 时作为稳定标准, 对于要求次固结压缩量的试样,可延长稳定时间。

一小时快速法由于缺乏理论根据,标准中不列。

表5—1 固结试验记录表
班级:试验小组:记录者:试验日期:说明事项:
表5—2 固结试验计算表
班级:试验小组:记录者:计算者:绘图者:校核者:
说明事项:
试验日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