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油PPT课件】螺杆泵日常管理及泵况诊断方法
螺杆泵井采油系统工况诊断方法综述

加强对螺杆泵生产系统工况诊断研究 ,对提高螺杆泵井科
学 管理 水 平有 着 关键 的作 用 。它 可 以促 进 油井 生产 管 理者 对 油井
系统 的认识 ,全面监测螺杆泵井的井下工作状 态 ,及早发现故
障 ,分析 故 障原 因 ,并 通过 对 螺杆 泵 井参 数 的调整 避 免 事故 的发 生 ,使得 螺杆 泵 安全 、可靠 ,提 出了一种光杆受力法工况诊断技术 ,并且研制 了光杆受力测试系统 ,并在研究受力测试书记与螺杆泵井工况关
系 的基 础 上 ,对 典型 的 一些 工况 诊 断方 法进 行 了分 析 ,编 制 了 相
应 的工 况 诊 断软 件 。
个采油系统的受力变化 ,不容易判断故障原因 。 ( 2) 液量变化法诊断油井故障。油井产液量是需要天天量 取的 ,它是现场上较为直观的资料 ,但仅仅根据产液 隋况并不能
一
它不仅在高粘 、高含砂 、高气油比原油开采中具有独特的优
定 的困 难 。
势,而且在普通油藏及水驱油藏后期开采阶段也表现 出很好的适
应性 。但 是 ,随着 油 田的 不断 开发 ,井深 的 不断 增加 ,且 由于 实 际情 况 的 限制 ,工 作 人员 只是 对 设备 进行 常 规 的定 期检 查 ,无 法 直接 了解 井 下 螺杆 泵 的工 作情 况 。很 多 时候 设 备的 故 障隐 患不 能
( 1 )电流法诊断油井故障 。在油井的生产过程中 ,电机的 电流升高 、降低或者波动都可以反映出井的工作状态。诊断时,
只需 测试 驱动 电动机 的 电流 变化 即 可 。但 是 ,测量 电流反 应 了整
2 0 0 3 年 ,石 油 大 学 的 王海 文 等 人 通 过 对 螺 杆 泵 采 油 系 统 光
螺杆泵

螺杆泵是开采稠油和含砂原油的一种很好手 段,其容积效率随原油粘度升高而升高,不象离 心泵那样随原油粘度升高泵效急剧下降。目前, 法国MAPE公司生产的螺杆泵可以在含砂量高达60% 的井况下正常工作,系统效率在50%以上,比电潜 螺杆泵高1倍以上,比普通螺杆泵高14%。
2.单螺杆泵的基本尺寸 以k=T/D,m=T/e代入上式,换算后得:
15mQ
D 3 k 2nV
T 3 15mQ
V
e3
15kQ
m 2 nV
为保证单螺杆泵给出一定的流量Q,首先应确定e、D、T三个参数值。对于 采油用的小流量、高压头单螺杆泵,一般取,k=2~2.5,m=28~32。因此,一 般将螺杆断面直径D作为计算的基础,因为它受到油井直径的限制。确定螺杆断 面直径D后,再计算螺杆的偏心距e和衬套的导程T。
2、由于密封腔室的推移速度是恒定的,理论上螺杆泵的流量是非常均匀 的,不存在流量波动。
泵与压缩机多媒体课件
第12页
重庆科技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六、单螺杆泵的运动学问题
1、螺杆的自转和公转
如图所示:衬套的中心O为圆心,以 两倍的偏心距e为半径作圆,称为衬套的 定中心圆。再以螺杆的轴线O2为圆心,以 螺杆的断面中心Ol到O2的距离为半径作 圆,称为螺杆的动中心圆。螺杆在衬套中 的运动就是由螺杆的动中心圆在衬套的定 中心圆中作纯滚动所形成的。
其一:使螺杆的一个或几个断面尺寸大于衬 套断面的相应部分,即具有初始过盈值,这 种情况下衬套单个导程的压力增加值较高, 但螺杆与衬套间的摩擦力较大,机械效率较 低;
螺杆泵井测试诊断技术-

可发生在结蜡点以上位置)。
Q 1440 q n 10 6
式中: Q——螺杆泵理论排量,m3/d; q——螺杆泵每转排量,ml/r; n——转子转速,r/min。
应用实例
电机输出轴扭矩与时间变化关系曲线
29
应用实例
由测试曲线可以看出,电机的输入电流、功率、轴功率和轴 转矩在启动过程中没有正常测试曲线中的启动峰,结合该井不出 液的现状,判断该井为泵压头不足,为漏失故障,后经作业证实 该诊断结论正确。
30
应用实例
2)扭矩、轴向力法诊断 胜利油田9-2-704井,正常生产一段时间后,突然不出液,经现场测试扭矩、 轴向力,如图所示。
螺杆泵转子在定子内转动,定子受到一个反向扭矩的作用。它的大小不仅取
决于泵本身,同时与原油物性有关。如果原油粘度高、含蜡高,反扭矩大,螺杆 泵下部锚定工具不灵或没有锚定,在反扭矩作用下,使定子上部油管卸扣,造成 油管脱落。 (2)油管脱落特征 油管脱落后,油井没产量;电机运转电流小:停机光杆不反转;抽油杆下放 探不到底。
存在压差,当压差大于泵定、转子过盈配合密封能够承受的压差,则产生“击穿”
18
螺杆泵井故障分析
3 卡泵 (1)卡泵的原因
卡泵的原因很多,任何导致转子旋转阻力过大的原因均可能造成卡泵。
定转子的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增加,加大了螺杆泵的启动和工作扭矩。 螺杆泵每个腔室相互并不连通,泵转子在运转过程中,不同腔室内的液体压 力由于油管内液体的作用逐渐增加;同时因定、转子是窄面接触,所以每个腔室 的液压力表现为静吸附力。螺杆泵启动时,转子必须克服静摩擦力又要克服吸附 力。 螺杆泵停机过长。启机时,转子的启动扭矩因静摩擦力和静吸附力所产生的
螺杆泵工作原理及工况诊断方法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螺杆泵工作原理及工况诊断方法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螺杆泵工作原理及工况诊断方法学生姓名:谷旭学号:08021166专业班级:石油工程2008级4班指导教师:隋义勇2012年 5月31 日螺杆泵工作原理及工况诊断方法谷旭指导老师:隋义勇摘要螺杆泵又叫渐进式容积泵,由定子和转子组成,两者的螺旋状过盈配合形成连续密封的腔体,通过转子的旋转运动实现对介质的传输。
它具有结构简单、流量均匀、扰动小、携带能力强等优点。
在石油资源地位日益重要的今天,如何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成为我们追求的主要目标,而螺杆泵的发明与使用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地原油举升方式,尤其是在含砂稠油或聚驱井中成效尤为明显。
本文主要就螺杆泵采油系统的组成原理及工况诊断方面研究。
系统的分析螺杆泵采油系统的工况及诊断方法,并提出需要改进的未完善之处。
目录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7122 第一章绪论 PAGEREF _Toc7122 1HYPERLINK \l _Toc5305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PAGEREF_Toc5305 1HYPERLINK \l _Toc21247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PAGEREF_Toc21247 2HYPERLINK \l _Toc7345 1.2.1 国外应用现状 PAGEREF_Toc7345 2HYPERLINK \l _Toc29628 1.2.2 国内的应用现状 PAGEREF_Toc29628 2HYPERLINK \l _Toc19749 1.2.3 发展趋势 PAGEREF _Toc19749 3HYPERLINK \l _Toc29821 1.3 课题的主要内容 PAGEREF_Toc29821 4HYPERLINK \l _Toc13871 第二章螺杆泵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PAGEREF _Toc13871 5HYPERLINK \l _Toc4760 2.1 螺杆泵的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PAGEREF _Toc4760 5HYPERLINK \l _Toc32459 2.1.1 螺杆泵的组成系统 PAGEREF_Toc32459 5HYPERLINK \l _Toc17434 2.1.2 螺杆泵的工作原理 PAGEREF_Toc17434 5HYPERLINK \l _Toc27626 2.2 螺杆泵采油系统的组成 PAGEREF _Toc27626 6HYPERLINK \l _Toc3316 2.3 电潜螺杆泵采油系统 PAGEREF_Toc3316 8HYPERLINK \l _Toc8532 2.3.1 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PAGEREF _Toc8532 8HYPERLINK \l _Toc31467 2.3.2 电潜螺杆泵采油系统技术特点PAGEREF _Toc31467 9HYPERLINK \l _Toc29296 第三章螺杆泵工况分析及故障诊断PAGEREF _Toc29296 11HYPERLINK \l _Toc26034 3.1 常见的螺杆泵故障类型 PAGEREF _Toc26034 11HYPERLINK \l _Toc2662 3.2 螺杆泵工况诊断方法 PAGEREF_Toc2662 15HYPERLINK \l _Toc15631 3.2.1 憋压诊断法 PAGEREF _Toc15631 15HYPERLINK \l _Toc11832 3.2.2 电流诊断法 PAGEREF _Toc11832 16HYPERLINK \l _Toc15617 3.3 螺杆泵井光杆受力诊断法机理分析PAGEREF _Toc15617 17HYPERLINK \l _Toc12488 第四章实例分析 PAGEREF _Toc12488 23HYPERLINK \l _Toc24639 4.1 螺杆泵举升聚驱粘稠油液 PAGEREF _Toc24639 23HYPERLINK \l _Toc12259 4.2 螺杆泵举升三元复合液 PAGEREF _Toc12259 23HYPERLINK \l _Toc27532 4.3 螺杆泵举升稠油 PAGEREF_Toc27532 25HYPERLINK \l _Toc10951 4.4 螺杆泵用于含砂稠油举升 PAGEREF _Toc10951 25HYPERLINK \l _Toc167 4.5 本章小结 PAGEREF _Toc167 26HYPERLINK \l _Toc17857 第五章结论与建议 PAGEREF_Toc17857 27HYPERLINK \l _Toc24049 参考文献 PAGEREF _Toc24049 28 HYPERLINK \l _Toc27608 致谢 PAGEREF _Toc27608 30第一章绪论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在当今社会,石油毫无疑问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生产及生活消耗资源,越是发达的国家就越依赖石油,这也使石油成为了战略储备资源,而开采石油的能力无疑是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采油螺杆泵故障原因分析及对策

采油螺杆泵故障原因分析及对策摘要:采油螺杆泵适用于高粘度和大气油比的原油开采,在油田中的应用数量逐年增多。
然而,采油螺杆泵在数千米深的油井中工作,其运转性能和故障类型难以及时、准确地确定,影响油井产液量的稳定性。
为了保障采油螺杆泵安全高效生产,本文开展了采油螺杆泵故障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螺杆泵;故障;原因分析;对策;前言采油螺杆泵作为一种高效的采油装置,已经在各大油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采油螺杆泵是一种容积型螺杆泵。
通过井口动力装置旋转抽油杆,从而带动抽油杆做旋转运动,旋转抽油杆再带动螺杆泵转子转动,螺杆泵转子和定子相互配合,完成了螺杆泵采油过程。
螺杆泵采油装置占地面积小,设备结构简单、设备投入资金小、运行效率高,因此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关注。
螺杆泵的现场应用已经表明,利用螺杆泵采油装置要比游梁式抽油机具有更高的效率,而且经济性也较高。
螺杆泵采油装置一次性投入的资金较少,而且工作过程中消耗的电量也相对较少。
虽然螺杆泵采油技术具有许多优点,但是螺杆泵动态监控和故障检测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
在生产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生产故障。
因此需要开展采油螺杆泵工况故障诊断分析研究。
1采油螺杆泵组成及工作原理1.1采油螺杆泵组成(1)泵体:采油螺杆泵的泵体通常由进、出口法兰、泵壳和轴承座组成,用于固定和支撑转子和定子。
(2)转子:转子是采油螺杆泵的核心部分,通常由一个或多个双头螺杆组成。
转子与泵壳内表面之间的间隙非常小,以确保液体从吸入端流向排出端。
(3)定子:定子是与转子配合使用的零件,其内部的螺纹形状与转子相匹配。
定子的作用是与转子一起形成密封腔,控制油液的流动方向和压力。
(4)传动装置:传动装置包括电机、减速器和联轴器等。
电机提供动力,减速器降低电机的转速并增加扭矩,联轴器用于连接电机和泵的轴。
1.2采油螺杆泵工作原理(1)吸入过程:当转子转动时,定子内部的螺纹将液体吸入泵体。
油液从进口处进入泵腔,由于转子和定子之间的螺旋形状,油液逐渐被挤压和推进到较小的泵腔中。
《螺杆泵培训》PPT课件

5、 按规定操作
作业螺杆泵井不按规程操作造成严重的后果,例如,作业
螺杆泵井地面必须丈量抽油杆和油管,计算要准确,有些 员工为了方便,省事,自己私自编制一份抽油杆、油管记 录,大概下到施工井段以上就算了,到真正下入井底时, 由于抽油杆、管计算,大量不准确,造成支撑卡瓦锚牙坐 到套管接箍上,使锚牙损坏,坐封不严,抽端正杆大量不 准,容易使转子下不到定子内或者转子下到定子底部,不 及时刹车容易造成定子损坏。地面管、杆必须把蜡刺干净, 如果不刺干净,抽油杆很容易下不去,既便下进去,井筒 内都是蜡,造成抽油杆扭矩增大一旦停转,抽油杆很容易 卸扣。并且影响产油量。管、杆必须涂抹配备的丝扣油, 必须按规定涂抹四周,以免抽油杆脱扣,油管漏失,连泵 时必须按规定接油管扶正器,仔细配合厂家工作人员,按 说明书规定涂抹丝扣油,把泵头,泵尾工具上紧。另外, 就是对操车司机的规定,下螺杆泵,操车司机一定要放慢 速度,不可急速,按2m/s 速度均稳下放,否则速度快, 容易损坏支撑卡瓦。
一、螺杆泵工作原理
抽油泵由一个单头
转子和一个双头定子 组成,在两件之间形 成一个个密闭的空腔, 当转子在定子内转动 时,空腔就会从一端 向另一端螺旋移动, 从而起到泵的作用。 空腔在泵的入口顺序 形成,直至另一端并 始终保持几何尺寸不 变。因此在入口处吸 入的液体随着空腔的 螺旋运动从另一端排 出。简单说就是,转 子通过抽油杆传递的 动力在定子内 转动, 螺杆泵的衬套—螺杆 将机械能 转变成 体能,实现抽吸所推 挤油液作用。
4、 撑卡瓦坐封不好
支撑卡瓦这种工具在作业应用的相当广泛,起到防止油
管由于断扣、脱扣掉入井底,减少损失,造成支撑卡瓦 坐封不好有很多原因。第一,支撑卡瓦分型号,按型号 下入井内必须与井内套管规格相符。例如,井内套管规 格为ф 139.7mm,那么,下井的支撑卡瓦的型号,必须 符合套管规格,否则下入井内容易使锚牙损坏,或没有 发挥出卡住套壁的作用。第二,不及时洗井造成套管壁 结蜡严重,必须按规定进行套壁刮蜡,如井的套壁有蜡, 下入支撑卡瓦时,卡瓦的锚牙由于蜡的结成,造成锚牙 活动不灵。第三,由于作业技术人员计 算不准确疏忽 了套管接箍的位置,使支撑卡瓦锚牙坐落到套管接箍上, 由于全井油管的重量导致锚牙脱落,支撑卡瓦失灵,造 成损失。
《螺杆泵原理介绍》课件

CHAPTER 04
螺杆泵的性能参数
流量与扬程
流量
指螺杆泵在单位时间内输送的液体量 ,通常以立方米/小时或立方米/转表 示。流量的大小取决于螺杆泵的设计 参数和转速。
扬程
指螺杆泵能够提供的液体总升力,以 米为单位。螺杆泵的扬程与转速、螺 杆的长度和直径、泵壳的设计等因素 有关。
功率与效率
功率
指螺杆泵的输入功率,即电机或发动机提供的功率。功率的大小决定了螺杆泵的输送能力和效率。
特点
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流量稳定 、压力脉动小、自吸能力强、对 杂质不敏感、振动小、噪音低等 。
工作原理简介
螺杆泵由两个或多个螺杆组成,螺杆在泵体内相互啮合,形成若干个密封空间, 随着螺杆的旋转,密封空间容积发生变化,从而实现液体的吸入和排出。
螺杆旋转时,密封空间容积由小变大,形成真空,将液体吸入泵内;密封空间容 积由大变小,将液体排出泵外。
适用于对流量和压力有稳定要求的场合
由于螺杆泵的流量和压力相对稳定,因此适用于对流量和压力有稳定 要求的场合。
适用于中小流量的场合
由于螺杆泵的流量较小,因此适用于中小流量的场合。
适用于清洁度较高的介质
为了确保螺杆泵的正常运转和使用寿命,应尽量选择清洁度较高的介 质进行输送。
CHAPTER 06
螺杆泵的选型与使用注意事项
对介质的要求高 螺杆泵对介质的清洁度有一定的 要求。如果介质中含有杂质,可 能会导致螺杆的磨损或者卡滞。
不适合输送气体 螺杆泵在输送气体时可能会出现 问题,因为气体在泵内的压缩和 输送过程中容易产生气穴现象。
适用性评估
适用于高粘度介质的输送
由于螺杆泵能够有效地推动粘稠介质流动,因此适用于输送高粘度介 质。
螺杆泵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螺杆泵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螺杆泵是一种常用的离心泵,常用于输送高粘度介质和含固体颗粒的介质。
虽然螺杆泵具有稳定、高效、可靠的特点,但在使用过程中仍然可能出现一些常见故障。
下面将介绍螺杆泵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1. 泄漏故障泄漏是螺杆泵常见的故障之一,主要表现为轴封泄漏和连接处泄漏。
轴封泄漏可能是由于轴封磨损或硬件松动导致的,而连接处泄漏则可能是由于管道连接不牢固、密封垫片老化等原因引起的。
解决方法:- 轴封泄漏:首先检查轴封是否磨损,如果磨损则需要更换轴封;同时检查轴封的螺栓是否松动,如有则需要紧固。
- 连接处泄漏:检查连接处是否紧固,如有松动则需要紧固;检查密封垫片是否老化,如有老化则需要更换。
2. 噪声过大故障螺杆泵运行时如果出现噪声过大的问题,一般是由于叶轮损坏或不平衡、轴承损坏等原因引起的。
解决方法:- 叶轮损坏或不平衡:检查叶轮是否损坏或不平衡,如有则需要更换叶轮或进行平衡处理。
- 轴承损坏:检查轴承是否损坏,如有则需要更换轴承。
3. 振动过大故障螺杆泵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振动过大的问题,可能是由于螺杆与泵壳间隙不合适或螺杆损坏等原因引起的。
解决方法:- 螺杆与泵壳间隙不合适:检查螺杆与泵壳之间的间隙是否合适,如不合适则需要调整。
- 螺杆损坏:检查螺杆是否损坏,如有损坏则需要更换螺杆。
4. 流量异常故障螺杆泵运行时如果出现流量异常的问题,可能是由于进出口阀门未完全打开、进口管道阻塞等原因引起的。
解决方法:- 进出口阀门未完全打开:检查进出口阀门是否完全打开,如未完全打开则需要完全打开。
- 进口管道阻塞:检查进口管道是否存在阻塞物,如有则需要清理。
5. 温度过高故障螺杆泵运行时如果出现温度过高的问题,可能是由于润滑油不足、冷却系统故障等原因引起的。
解决方法:- 润滑油不足:检查螺杆泵的润滑油是否充足,如不足则需要添加润滑油。
- 冷却系统故障:检查冷却系统是否正常运行,如有故障则需要修复或更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次看出,理论上计算的合理工作电流区间与现场实际的合理工作 电流区间基本相符。表1和表2的合理工作电流区间可作为螺杆泵井 现场诊断的重要依据。
1.1.1合理工作电流的确定
当螺杆泵工况发生变化时,最直接反映在电机电流的变化上, 根据电流变化的不同,我们可以将螺杆泵各类工况特征进行分类。
设备维护、保养、日常生产管理
1.产能新井螺杆泵投产,应在最低转速下试运行;而老井转螺,在预产确定的前提下,按设计转 速的下限投产。投产后抽压验完泵、管后,正常洗井,洗井后立即监测动液面下降情况,每2小 时测1次,直到液面稳定为止。随后根据稳定的液面情况调整泵的实际转速,螺杆泵的沉没度应 控制在400—600m范围内。当沉没度低于200m时应及时采取措施(尤其是1200型以上大泵),防 止因沉没度过低井底严重脱气,产生泵烧。 2.正常运行后除特殊情况(如停电、更换盘根、测压、设备维护等)外,不允许随便停机,机组 一旦出现故障自动停机时,应立即上报主管部门,在弄清故障原因之前,不允许擅自强行启动。 当人为或停电自动停机时,装于减速箱上的防反转装置可自动锁死抽油杆光杆以防止抽油杆脱扣。 可以慢慢松开锁紧螺帽,使抽油杆贮存的扭矩释放。 3.减速箱正常运转一个月后应停机放掉减速箱体内齿轮油并清洗箱内,加入新的齿轮油后每三个 月更换一次。 4.若采用化学清防蜡,清蜡前必须进行螺杆泵定子橡胶与药剂配伍试验分析,确认配伍性能良好 后方可实施化学清蜡;采用热洗清防蜡,反洗井时进口压力不超过4.5Mpa,出口压力不超过 2.5Mpa,进口温度不超过90℃。
若抽压不起,油、套压平衡,停机后放套压,油压跟着下降,应定性为 “油管漏失”;若抽压上升非常缓慢,上升到一定值后不在上升,停机后油 压不降,且明显高于套压, 再放套压,油压还不降,应定性为“泵漏失”。
目
录
1、螺杆泵试运行投产 2、螺杆泵抽压验泵、管 3、螺杆泵日常管理 4、螺杆泵井现场诊断分析
三、螺杆泵日常管理
螺杆泵工作电流随扭矩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同时结 合螺杆泵室内试验数据——泵出厂前做的特性曲线数 据(今年我厂所转的腾高泵厂生产的各型号螺杆泵30 余口,)可以计算出泵初始电流和举升液体消耗的工 作电流。螺杆泵井杆液、杆管、定转子间摩擦消耗的 电流可通过现场上的经验系数进行计算。下表给出了 不同泵型、不同举升高度螺杆泵井的工作电流。
三、螺杆泵日常管理
巡回检查要求
1.每8小时必须上井检查一次,措施及不正常井要加密检查。 2.上井必须带常用工具,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不了的问题向上级汇报。 3.检查皮带的松紧情况。 4.检查盘根盒是否渗漏。 5.检查减速箱的振动情况及是否有异常声响,箱体温度(小于50℃为正常)及是否 有渗漏,并随时检查减速箱油面的高度,以确定是否需要补充齿轮油。 6.检查电机声音及温度是否正常。 7.检查防反转装置是否灵活可靠,固定螺钉、刹带、滚柱等磨损情况。 8.检查电控箱的接触情况,开关是否灵活可靠,电压、电流是否正常。 9.检查关键部件的紧固情况,如光杆方卡螺栓是否松动、光杆是否下滑、配重是否 稳固可靠等。
1/2—2/3处为宜,并每三个月更换一次减速箱内齿轮油。 3.检查盘根是否填满并压紧:在加盘根前先关闭专用清蜡闸门,两侧手轮开关的圈
数一致;盘根压盖不要压得过紧,以免启机后盘根过热烧坏而迅速失效(在加盘根时, 每道盘根之间都应加黄油,可增加密封性能,还可避免盘根过热烧坏);在螺杆泵试运 行过程中,可随时调节盘根压盖松紧,达到不漏不渗目的为止。
800 15.81 17.84 19.43 23.05 26.59 29.87 31.7 33.53 36.52
500 11.85 13.06 15.93 18.01 20.48 22.88 24.33 24.67 26.34
300
8.86 9.75 12.45 13.96 15.4 16.97 18.47 18.77 19.98
三、螺杆泵日常管理
资料管理要求
1.螺杆泵录取资料要达到九全九准:主要包括油压、套压、动液面(流压)、静液面(静压)、 产量、转速、电流、油气比、原油含水化验资料全准。 2.正常情况油压、套压每天录取一次,特殊情况要加密录取观察。每月有25天以上(不得连续缺) 压力资料为全,误差不超过规定的界限为准。压力值应在使用压力表量程的1/3-2/3的范围。压 力表要按检定周期检定。 3.投产和调参后5天内每天量油(扩边井投产后半个月内每天量油),对于措施井要求措施前2天 和措施后5天内每天量油,以后每5天量油1次,对于产液量变化较大的井,要加密量油次数。 4.原油含水化验正常见水井每5天取样一次进行含水化验分析,含水波动不超过±5%;含水在40% 以下,含水波动不超过±3,超差必须重新取样,找出波动原因。取样时一律要求在井口取,先 放空,出油稳定后再取样,一筒样要分3次取完。 5.投产后新井1个月内每天测1次动液面,稳定工作后每月测2次动液面,并在当天同步测产量、 转速、电流、油压、套压等数据。 6.电流每天录取1次。 7.静液面每半年至一年测一次。 8.严格控制好热洗排量和热洗温度,并在日报上填好记录。 新研制的螺杆泵下井试验,应由所属的采油队和科研单位共同管理录取资料,做好螺杆泵井下井 施工操作与日常管理的质量控制。
目
录
1、螺杆泵试运行投产 2、螺杆泵抽压验泵、管 3、螺杆泵日常管理 4、螺杆泵井现场诊断分析
目
录
1、螺杆泵试运行投产 2、螺杆泵抽压验泵、管 3、螺杆泵日常管理 4、螺杆泵井现场诊断分析
一、螺杆泵试运行投产
1.启动前检查各零部件是否安装就位和可靠;检查方卡及法兰盘螺栓的紧固情况等。 2. 检 查 减 速 箱 中 的 齿 轮 油 是 否 到 位 , 从 箱 体 游 标 处 可 以 看 清 齿 轮 油 的 多 少 , 油 位
目
录
1、螺杆泵试运行投产 2、螺杆泵抽压验泵、管 3、螺杆泵日常管理 4、螺杆泵井现场诊断分析
二、螺杆泵抽压验泵、管
试运行正常后,在保证地面设备不刺不漏的前提下,应立即抽压验泵, 方法如下:
1.关闭掺水闸门运转生产10分钟,量取套压,此时套压应控制在0.8 MPa 以内。
2.停机,随后关闭二次生产,观察油压变化情况,当油压逐渐升至一稳定 值不再变化时,读取油压值。若此时油压值低于2MPa,可继续下一部操作; 若油压值达到或超过2MPa,则停止抽压,螺杆泵驱动头机械密封盘根额定最 高承压3MPa。
4.检查井口流程和闸门是否正确开启。 5.检查三角带张紧力是否合适:皮带紧固后,在皮带中间施加30N压力,皮带变形量 小于6.0mm为合适。
一、螺杆泵试运行投产
6.检查电机工作旋向是否正确(装皮带前电机空载试运即可),禁止反向旋转(从上 向下看光杆的正确旋向为顺时针)。
7.投产后电源相序不得任意改动,若需停机重整定过载和时间时,待机组运转正常 后才能离开现场。停机维修时,必须先做好相序标记。
120
7.49 7.39 8.66 9.43 11.39 12.36 13.23 13.72 14.3
假设螺杆泵井泵挂为1000m,油压为0.2MPa,套压为1.0MPa,若使 螺杆泵井工作正常,沉没度应保证至少在300m,因而液面的合理范 围是200~700m ,则举升高度的合理范围是120~620m,其间的电流 值为合理工作电流区间。
1.1.1合理工作电流的确定
表2:不同泵型螺杆泵井的合理工作电流及最大电流
泵型
1400 1200 800 500 300 120
装机功率 kW 30 22
18.5 15 11 11
空载电流 A 22 20 16 11
7.5 7.5
合理工作电流范围 A
24.4~45.8 22.7~42.6 17.8~33.5
1.1.1合理工作电流的确定
表1:不同泵型、不同举升高度螺杆泵井的工作电流
工作 举升
电流 高度 100 120 200 300 400 500 600 620 700
泵型
1400 21.34 24.33 27.99 33.22 39.9 45.86
1200 19.49 22.63 24.7 29.92 35.13 42.55
3.启机运转,观察油压变化情况,当油压达到或接近3MPa时,停机稳压, 15分钟后油压下降不超过0.3Mpa即为合格。油压上升的快慢取决于泵型的大 小、含水高低、原油所含溶解气的多少等。大泵油压上升的较快;小泵油压 上升的较慢,含水高的井上升快;含水低的井上升慢,含气多的井上 升慢;含气少的井上升快,视情况而定。
目
录
1、螺杆泵试运行投产 2、螺杆泵抽压验泵、管 3、螺杆泵日常管理 4、螺杆泵井现场诊断分析
四、螺杆泵井现场诊断分析
1.1应用电流法对大排量螺杆泵工况进行诊断 1.1.1合理工作电流的确定
电流诊断法是通过测试驱动电机的工作电流(工作 电流的大小直接反映出了工作负载的大小),根据工作 电流的大小来诊断泵工作状况的方法。螺杆泵井工作电 流由三部分组成:初始电流;泵举升液体消耗的电流; 杆液、杆管、定转子间摩擦消耗的电流。
表3
电流法初步诊断
工作电流
工况特征
无排量,油套不连通 接近电机空载电流
油套连通
排量很小(相对泵的理论排量)
低于正常运行电流 液面较浅
下限的15%
排量很小(相对泵的理论排量)
液面较深
排量正常,油压正常
高于正常运行电流 上限的20%
排量降低,油压明显升高
8.设置过载保护电流(一般按正常运行电流的1.5倍设置)。 9.启动前检查电控箱空气开关、继电器等关键部件是否动作灵活、电控箱应接地线。 10.试运行时检查减速箱是否有异常声响,观测电机运转电流是否正常,电机振动是 否过大,若电流或地面设备振动过大,检查原因,经整改确认完好后方可启动运行,正 常运行时,电流应稳定,投产初期电流应加密录取,并准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