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判断题集锦

《经济生活》易错易混判断

1.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是再分配更加注重效率的体现。

2.调整增值税有利于调节个人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

3.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以超过10亿美元的价格并购奈德拉公司51%的股权有利于实施引进来战略,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

4.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是运用行政手段调控经济,减缓经济下行压力。

5.物美价廉是消费者购买商品的目的。

6.商品的价值在于能满足人的需要。

7.银行信用卡是活期储蓄的支付凭证。

8.2013年10月份,中央财政安排50亿资金用于清洁北京周边空气,这说明市场解决不了环境等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也体现了政府运用行政手段调控经济。

9.必须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这主要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10.阿里巴巴成为美国融资额最大的IPO,体现了资本全球化。

11.生产是消费的目的和动力。

12.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可以确保公有资产在我国的社会总资产中占有优势。

13.流通中商品价格的高低是由流通中货币的多少决定的,价格是商品使用价值在量上的反映,使用价值越大价格越高。

14.“走出去”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基点。

15.消费在社会再生产中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生产的基础。

16.公有制经济要掌握国家的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17. 混合所有制经济属于公有制经济,能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18.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增加表明我国当前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促进发展。

19. 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20.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主攻方向。

21.发挥宏观调控的基础作用,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2.形成以价格、服务、技术和质量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

23.CPI上涨可能会导致居民购买力下降,使人们的实际收入增多,促使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

24.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以道德为保障、法律为支撑的社会信用制度。

25.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26.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

27.我国GDP增速有所放缓,表明GDP总量减少,经济发展水平降低。

28.居民消费结构明显改善,表明生存资料消费减少,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消费增加。

29.强强联合能以优带劣,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

30.企业应该根据价格涨落、市场供求关系及时调整生产规模,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31.政府应该建立健全市场规则,对市场运行的方方面面作出规定,规范市场秩序。

32.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增加了企业成本,不利于企业竞争力的提高

33.混合所有制是公有制的最主要的实现形式。

34.政府减少对经济的干预和市场的监管,要大幅度减少对资源的直接配置。

35.梯级水价改革,会使居民生活用水大幅度减少

36.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机构有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监事会组成,股东大会会议实行一股一票原则。37.阿里上市要求阿里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对公司承担责任。

38.国家发改委对日本住友等8家汽车零部件企业价格垄断行为依法处罚8.3亿余元,是政府采用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39.各种所有制经济市场地位平等,相互促进。

40.假定某国发生通货膨胀,如果实行抑制总需求的政策,短期内可以降低通胀率和失业率。

41.启运港退税,作为出口退税管理模式的创新,有利于改善国际收支平衡,鼓励企业到海外投资。

42.我国对国企高管人员薪酬水平实行限高,体现了市场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

43.中央审议通过的有关农民股份合作改革试点方案,是在探索国有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有利于农民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44.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

45.政府是房地产市场的参与者和管理。

《政治生活》易错易混判断

1.对政府部门进行社会评议是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

3.新疆自治区高级法院依法行使自治权,审判暴恐分子。

4.对待邪教组织“灵灵教”,通过科学文化教育改造落后文化,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5.中国共产党在切实履行专政职。。

6.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制度。

7.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的基础。

8.修改《立法法》体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最高立法权。

9.公民的全部政治生活,是以遵守宪法和法律为基础和准则的。

10.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对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11.在我国,对敌人的专政是保障人民民主的基础。

12.中央纪委监察部在肃贪反腐方面取得新的明显成效,体现了行政系统内部的监。

13.对国务院具有外部监督职能的中央国家机关有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

14.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

15.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为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行使决定权。

1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立国之本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17.党具有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18.宗教信仰自由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19.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公民当家作主。

20.人大坚持开门立法,尊重公民在立法上的平等。

21.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立法活动的基础,宪法制定、修改的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22.公民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管理;通过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23.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保证。

2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与核心。

25.村民选举当家人是村民直接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体现,也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26.国家统计局公布2014年4月份CPI和PPI两个经济数据是国家在履行经济建设职能中的社会管理。

27.人大代表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对人民负责。

28.党要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行政。

29.多党合作制是我国政权组织形式。

30.国务院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全国人大在行使最高决定权和审议权。

31.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障。

32.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党要加强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依法执政。

33.国家的一切权力来自宪法,宪法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的基础和标志。

34.各级政府要强化公共服务职能,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水平。

35.依法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体现了政府履行保障人民民主的职能。

36.建立健全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体现了政府履行经济建设职能。

37.协商民主是我国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

38.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与核心。

39.推动政府由管理职能向服务职能转变。

40.把群众公认引入干部评价体系能够确保公民监督权的实现。

41.人民民主专政就是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

42.政府应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服务于民。

43.政府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增强了公众参与民主管理的透明度。

44.人民政协有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和政治协商的国家职能。

45.遵守宪法和法律是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

46.香港特区享有独立权和管辖权。

47.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我国的立法机关,享有最高决定权。

48.世卫组织是国际社会的最主要参加者。

49.国务院有权监督我国宪法和法律实施。

50.国家发改委对存在严重垄断的手机芯片厂商美国高通公司处以60.88亿元人民币的高额罚款,这是政府在履

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

《文化生活》易错易混判断

1.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能够增强以文化力量为基础的综合国力。

2.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前进,关键是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3.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凝魂聚气,强基固本。

4.《圆明园特展》在济南开幕,该展览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5.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6.大众传媒是文化交流的主要途径,微博是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媒体。

7.对待中华传统文化,要把继承中华传统文化作为提高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要把继承中华传统文化作为文化创新的立足点。

8.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人类的精神家园。

9.文化决定着人的认识活动和交往方式。

10.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提升文化素养。

11.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并促进经济的发展。

12.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

13.“古希腊罗马在生产力远落后于今天情况下,创造出后世欧洲文化难以企及的高峰”体现了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和自身传承性。

14.优秀传统文化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家园。

15.中华民族精神是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民族文化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16.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

16.用中国精神铸就文艺之魂,需要把爱国主义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17.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1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内核,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的关键。

《哲学生活》易错易混判断

1.有人称近代机械唯物主义为半截子唯物主义,这主要是说机械唯物主义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3.任何哲学都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4.人类能够根据需要改造世界。

5.事物的发展取决于认识的深化。

6.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属于对经济基础的调整,目的是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

7.联系推动发展,建立固有联系促进事物发展。

8.变废为宝,体现了主、次矛盾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9.从哲学上看,将星座与人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做法属于朴素唯物主义。

10.客观实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11.静止与运动相互依存,是运动的普遍状态。

12.科学构想源自实践,根本目的在于获得真理。

13.真理是发展的,是实践与理论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4.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促进作用。

15.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

16.“我牵的是白马,不是马。”公孙龙的说法没有看到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17.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其根本目的是使生产力适应生产关系,经济基础适应上层建筑。

18.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19.为了解决物价上涨过快的问题国家可以采取的货币政策是提高存贷款利率,提高征税税率。

20.人民群众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1.事物发展是通过量变来实现的,量变是渐进的显著的变化,量的变化必然引起质的变化。

22.创新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23.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

24.正确的价值观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和前提。

25.“物必先腐,而后虫生”体现重视量的积累。

26.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

27.哲学是对各种具体知识的高度概括,哲学思维寓于各门具体科学之中。

28.哲学既是高度的抽象又是丰富的具体。

29.“同行是冤家”体现了同一以对立和差别为前提。

30.外部否定和内部否定是发展的两种状态。辩证否定是实现事物发展的根本途径。

31.意识与物质具有同一性,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存在。

32.飞矢不动的观点是错误,是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相对主义。

33.“人甚至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日方中方睨”都是只承认绝对运动的诡辩论。

34.具体问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也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35.价值观是正确人生道路的重要向导

36.哲学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37.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具有优点和缺点两面。

38.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在于思维和存在何为本原。

39.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我们做事情取得成功的关键。

40. 任何哲学都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了时代脉搏。

41.意识是沟通主客观世界的桥梁,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42. 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

43.事物总处在渐进和不显著的变化中。

44.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正确的认识都是在亲身的实践中获得的。

45.要使知识“有力”,必须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知。

46.人的认识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47.顺应发展趋势,克服传统观念。

48.矛盾双方的统一是普遍的、绝对的。

49. 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50.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51.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决定作用。

52.个性寓于共性中,共性包含个性。

53. 事物的发展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54.科学实验是最基本的实践形式。

55.发展的实质是“扬弃”,批判的继承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

56.科学认识随着客观规律的发展而发展。

57.只有在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中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

58.事物发展的规律不是一成不变的,人们要敢于打破固有规律。59.意识来源于人脑。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形式是客观的。60.社会存在决定于社会意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