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梯圆筒落料拉深模具设计

阶梯圆筒落料拉深模具设计
阶梯圆筒落料拉深模具设计

第1章 冲压工艺设计

1.1 零件的工艺分析

此零件形状为阶梯圆筒形件,需要采用落料,拉深,切边三道工序,通过计算确定拉深次数。

零件材料为10钢,根据参考文献[1]表 1.4.1得:10钢的抗剪强度=210MPa 。

由此可见,其塑性较好,有较高的强度,适合于成形加工。τ=260~440MPa 、抗拉强度σb =300~440MPa ﹑伸长率δ10=29%、屈服强度=210MPa 。

由此可见,其塑性较好,有较高的强度,适合与成形加工。 此零件毛坯形状为圆形,故采用冲裁工艺中的落料工序。

首先计算出毛坯的尺寸,根据毛坯尺寸要求计算出凸凹模的尺寸,但要注意落料见的尺寸应增加修边余量,以保证零件的高度。后面还有拉深等其它工序,最重要的是毛坯外形尺寸精度要保证下一道工序的完成。

拉深见工艺性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该零件能否用拉深方法生产出来,不仅能满足产品的使用要求,同时也能够用最简单,最经济和最快的方法生产出来。

拉深见外形尺寸的要求应根据零件的高度以及厚度等选择一次拉深还是多次拉深。

1.计算落料毛坯尺寸:

t=0.5mm<1mm. 故可以按外形尺寸计算 2.128

34≈≈d d t 查《指导》表4-2. 取修边余量δ=2.5mm 则零件外径 D ’=34+2×2.5=39㎜

由《指导》表4-4.将零件分为序号9和序号11两部分

由序号9得:2

22

32111828.6d d r rd d D -+++=

取 1d =21.7mm 2d =28mm 3d =39mm r=2mm ∴ D 1=222228395.187.215.128.67.21-+?+??+≈38.9mm

去掉d 1部分圆面积的材料

则 A 1=4πD 21-4πd 21=4π

(38.92-21.72)≈4

π×104.2.3mm 2

由序号11得:

D 2=2

3242121222122156.42482d d r d r h d r d r d -++++++ππ

取 d 1=5mm d 2=9mm d 3=12mm d 4=21.7mm r 1=1.5mm r 2=2mm h=0.5mm

223.7mm

D =

≈ 则 A2=

4πD 22=4π×23.72=4

π

×561.7mm 2 ∴ 毛坯的总面积 A=A 1+A 2=4π(1042.3+561.7)=4π

×1604mm 2

∴ 所以毛坯直径 mm A D 4016044

4

4

≈??

=

π

π

因此毛坯直径为40mm

2.确定拉深次数:

6

0.679h dn =≈ 0.50.012540

t D == 查《指导》表4-8得:当 D

t

×100%=1.25(<1.5~1),一次拉深可得最大相对高度

h

d

为0.84~0.65,故零件以以一次拉深成形。 3.计算拉深系数

因该零件兼有凸缘见拉深与阶梯圆筒件拉深的持性,所以近似按此两种拉深方法估算总拉深系数.

由参考文献[2]或(4-15)得:

35.014

5.1409402845.11212121=++?=++?=

h h D d D d h h m 总 查参考文献[2]表4-9 当

d

d f

>2.8~3.0时 [m 1]=0.16~0.20<m 总 此零件厚度为0.5mm ,拉深件的底部与侧壁间的圆角半径R 1为1.5mm ,1.5

>0.5mm ,各阶梯连接处的半径为1.5mm ,1.5>2t=1mm ,即满足R 1≥t,R 2≥t ,

所以拉深可以顺利进行,不需要增加整形工序,零件产品尺寸为00.1434-Φ、

精度为IT10~IT11级052.028-Φ、00.369-Φ,精度为IT14级,其中0

0.5228-Φ、

00.369-Φ 由拉深工序保证。拉深成形后切除零件多余外边,保证零件最后的

外形尺寸公差,故00.1434-Φ由切边工序保证。

1.2 制定冲压工艺方案

1.2.1 工艺方案分析比较

此零件外壳形状表明它为拉深件,所以拉深为基本工序,其毛坯可用落料工序完成。根据前面的计算,只需要一次拉深,故根据该零件所需基本冲压工序,做出一个合格的零件,可以有三种工艺方案:

第一种方案是把落料、拉深、二道工序做一个简单复合模,然后再以切边工序做一个单工序切边模。

第二种方案是以落料、拉深、切边工序分开,各做一副单工序模。 第三种方案是把落料、拉深、切边三道工序并在一起,做一副多工位的级进模。

三种方案的比较:

第一种方案:落料、拉深是一个简单复合模,设计简便,制造也不难生产效率高,装夹方便,切边工序作为单工序模,只要保证一个尺寸精度要求,方便、简单。

第二种方案:三道工序分开,分布鲜明,有序进行,看得懂,弄得请,但效率不高,占用设备多,若单用一个设备,则需拆下来,装上去次数多,

比较麻烦。

第三种方案:三道工序一起进行,效率比较高,但是制造麻烦,周期长,成本高,只有大批量生产中才适合。

1.2.2 工艺方案确定

根据工艺方案的比较:

方案一:落料拉深复合→切边

方案二:落料→拉深→切边

方案三:落料、拉深、切边级进模

综合所有因素,此零件选用方案一。

1.3 画工序图

1.工序1:落料拉深

(1)毛坯图

图1-1

(2)工序图

图1-2

(3)排样图

a.计算开料宽度及步距 由参考文献[1]表2.5.2 取搭边值min a =1.5mm min 1a =1.2mm 由表2.5.3得 减料公差δ=0.4mm 导料间隙C=0.1mm 考虑落料后需自然卸下条料 单恻需冲开0.5mm 深缺口

则开料宽度 B=(D-0.5+min a +2δ+C)0δ-

=(40-0.5+1.5+2×0.4+0.1)0

4.0- =41.90

4.0-mm 取B=41.90

4.0-mm

步距A=D+min 1a =40+1.2=41.2mm. 取A=42mm

b.画排样图

图1-3

2.工序2:切边

图1-4

1.4 初选冲压设备

(1)计算拉深工艺力,相对厚度

D

t

=1.25%<1.5% t=0.5mm 根据参考文献[1]表4.5.2 拉深时需采用压边圈。在该模具中

可利用凸凹模与成型顶块进行压边。

由于该零件只一次拉深 因此拉深时需兼整形。拉深工艺力应按整形力计算。参考弯曲校正力进行计算。查参考文献[1]表 3.3.3。取单位校正力

q=40MPa

则 N qA F 4.47759394

402=??==π整

N F F 4.477591==整总

(2)计算冲裁工艺力

F 冲=Lt σb=π×40×0.5×440=27632N 由参考文献[1]取顶件力系数K 顶=0.08 则 F 顶=K 顶F 冲=0.08×27632=2210.6N F 总2=F 冲+F 顶=27632+2210.6=29842.6N (3)计算冲压工艺力

F 总=F 总1+F 总2=47759.4+29842.6=77602N 按F 总=77602N,以及F 总≤(0.7~0.8)F 公 得 F 公≥97002.5~110860N

查参考文献[2]表8-10 初选压力机为J23-16

1.5 编制冲压工艺卡

表1-1 冲压工艺过程卡

续表1-1

第2章冲压模具设计

2.1 冲模类型及结构形式

此零件形状为阶梯圆筒形件,分为落料拉深(C003-1)、切边(C003-2)两副模具,本人设计C003-1模具,即落料拉深复合模,采用正装式。利用挡料钉定距,模具本身利用M8螺钉固定及Ф8销钉定位,本模具采用弹顶器以及打杆作为卸料装置。

2.2 模具设计计算

1.压力中心

此零件为阶梯圆筒形件,即属于旋转体件,结构对称,所以压力中心应该在其几何中心。

2.各主要零件外形尺寸

(1)落料凹模外形尺寸

由参考文献[1]式(2.8.8)H=Kb

查表2.8.2 K取0.3 b=40mm

H1=Kb=0.3×40=12mm 按要求需满足H1≥15mm

因为是复合模,另有拉深工序,零件高度为6mm,材料厚度为0.5mm,加之有凸模进入凹模的深度,综上所述,查参考文献[2],H=25mm 由式(2.8.9)凹模壁厚C=(1.5-2)H1=(1.5~2)×15=22.5~30mm

按要求需满足C≥30~40mm 故取 C=30mm

为便于加工模板取圆形

则D=2×30+40=100

(2)固定板外形尺寸

直径D与凹模相同为100mm

厚度H2=(0.6~0.8)H1(0.6~0.8)×25

=(15~20)mm

取H2=20mm

(3)垫板外形尺寸

直径D=100mm

厚度H3=(6~12)mm

取H3=8mm

各模板采用Φ8与M8螺钉定位与连接

根据参考文献[4] 孔距取76mm

(4)凸凹模、凸凹模型芯、成形顶块、拉深凸模外形尺寸

根据成型要求凸凹模、凸凹模型芯、成形顶块以及拉深凸凹模长度分别为41mm、35.5mm、18.5和42.5mm。

综上所述,归纳所得 (单位:mm)

落料凹模Ф100×25 GB2858.4-81

上、下固定板Ф100×20 GB2858.5-81

上、下垫板Ф100×8 GB2858.5-81

凸凹模:Ф46×40

凸凹模型芯:Ф9×35.5

成形顶块:Ф40×18.5

拉深凸模:Ф14×42.5

联接螺钉:M8 GB70-85

定位销钉:Ф8 GB119-86

孔距Ф76

3.凸凹模间隙及凸凹模工作部分尺寸

(1)落料凸凹模尺寸及公差

因为毛坯尺寸D=40mm,无公差要求

根据参考文献[1],落料尺寸以凹模为基准,凸模采用配合加工,由于该零件最后需要切边保证最终尺寸,故落料凹模尺寸直接采用计算尺寸Ф40,另外制造公差取0.02mm。凸模与凹模配制,双面间隙0.04~0.06mm(参考文献[1]表2.2.3)。凸、凹模尺寸要求参考零件图。

(2)拉深凸、凹模尺寸及公差

由零件图知,工件外形尺寸及公差有要求,故以拉深凹模为基准,其值为:

D

1d =(28-0.75×0.52)03

.0

+=27.603

.0

+

D

1 P =27.7

03

.0

-

D

2 d =(9-0.75×0.36)03

.0

+

D

2

p =(D

2

d

-2c)

pδ-

=(8.7-2×0.5)

03

.0

-

=7.7

03

.0

-

mm

注:以上凸、凹模制造公差取0.03mm

4.选用模架

因为凹模周界为Ф100,根据参考文献[3],采用冷冲模滑动导向中间导柱模架,根据各项指标,选用模架为:模架100×130~150 GB2851.6-81.HT20-40

上、下模板厚度分别为H

上=25mm. H

=30mm

5.校核压力机(1)闭合高度校核

模具闭合高度H

m =H

+ H

3

+H

tH

+H

3

+H

=25+8+35.5+0.5+42.5+8+30=149.5mm 由[2]表8-10得压力机最大装模高度H

max

=220-40=180mm

由[2]表8-10得压力机最小装模高度H

min

=180-45=135mm

满足H

max -5≥H

m

≥H

min

+10

(2)公称压力F g校核

F g=160KN>F总=77.6KN

所以F g合格。

(3)滑块行程校核

根据参考文献[2]表8-10得滑块行程H滑=55㎜

模具工作行程H I=(2~2.5)H

=(2~2.5)×6=(12~15)mm H滑>H I满足使用要求

(4)工作台尺寸校核

由参考文献[2]. 工作台前后尺寸为300mm,左右为450㎜

模架型号 100×130~150

由参考文献[3]. 模架左右为260㎜,前后为170㎜,满足工作台尺寸每边大于模具50~70mm的要求

因为工作台孔尺寸直径为210㎜,能容纳下弹顶器,所以满足要求。

第3章模具主要零件加工工艺设计

3.1 制定凸凹模加工工艺过程

3.1.1 加工工艺过程方案分析

(1)凸凹模(落料凸模兼拉深凹模)

根据凸模加工方法,可以制定出的凸模加工工艺过程有很多种,

现选两种方案进行比较:

方案一:备料(下料、锻造)—─去应力退火─—毛坯外形加工(普通车床)——数控车削粗加工(外形)——数控车削半精加工——数控车削精加工——内轮廓粗加工(数控加工中心加工)——精加工——钳工精修——淬火、回火——研磨(抛光)。

方案二:备料(下料、锻造)—─去应力退火─—毛坯外形加工(普通车床)——数控内轮廓粗加工——精加工——数控车削外形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钳工精修——淬火、回火——研磨(抛光)。

方案一的工艺过程占用设备多,拆、装麻烦,影响工件精度,效率较低。

方案二的工艺过程有序进行,能消除热处理变形对凸模精度的影响,加工精度较高。

图3-1

* 尺寸与凹模配制双面间隙0.04~0.06

(2)落料凹模

根据凹模形状以及要求,可以制定出的凹模加工工艺过程有很多种。

现选两种方案进行比较:

方案一:备料(下料、锻造)—─去应力退火─—毛坯外形加工(普通车床车削)——数控车削内轮廓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钻削粗加工——精加工——钳工精修——淬火、回火——研磨。

方案二:备料(下料、锻造)—─去应力退火─—毛坯外形加工(普通车床车削)——数控加工中心钻——半精加工——精加工——钳工精修——淬火、回火——研磨。

方案一的工艺过程:设备占用多,以至于影响工件精度,且效率偏低。

方案二的工艺过程:加工精度高,成本较大,但效率高,加工方便。

图3-2

3.1.2.确定加工工艺过程

凸凹模的加工工艺过程:

选方案二:备料(下料、锻造)—─去应力退火─—毛坯外形加工(普通车床)——数控内轮廓粗加工——精加工——数控车削外形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钳工精修——淬火、回火——研磨(抛光)。

凹模加工工艺过程:

选方案二:备料(下料、锻造)—─去应力退火─—毛坯外形加工(普通车床车削)——数控加工中心钻——半精加工——精加工——钳工精修——淬火、回火——研磨。

3.2 填写凸凹模加工工艺规程卡

表3-1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表3-2 数控加工工序卡片

续表3-2

3.3 编制凸模或凹模数控加工程序

凸凹模数控加工程序(车削)

O0001

G43 G80 M03 T0101 S500

G00 X25 Z2

G73 U0 W2 R2

G73 P5 Q10 U0.1 W01 F0.3

N5 G0 X19.3

G1 Z0 F0.1

G2 X13.55 Z-0.2 R1.5

G1 X10.78 Z-1.8

G3 X0.03 Z-2 R1.5

G1 X8

N10 G0 Z2

G00 X100 Z100

S800 T0101

G0 X25 Z2

G70 P5 Q10

G00 X100 Z100

T0202 S500

G0 X62 Z2 G71 V1 R1 G71 P15 Q20 V0.5 W01 F0.3 N15 G0 X50.1 G1 Z0 F01 G1 Z-30 G1 X52.2 Z-31

Z-45 X55

N20 Z-50 G00 X100 Z100 S1000 T0202 G00 X62 Z2 G70 D15 Q20 G00 X100 Z100 M05 M30 刀具:

T1 镗孔刀

T2 外圆刀

止动片落料冲孔复合模具设计资料

广西大学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设计 说明书 设计题目止动片落料冲孔复合模具设计 系别机械工程系 专业班级机制082班 学生姓名王猛 学号2008333221 指导教师钟得分 日期2011年12月20日

目录 第一章设计任务 3 第二章工艺分析和方案选择 4 第三章计算冲裁压力、压力中心和选用压力机 6 第四章模具工作部分尺寸及公差 9 第五章零件图 11 第六章装配图 21 感想 23 参考文献 24

第一章 设计任务 1.零件设计任务 生产批量:大批量 材料:H62 材料厚度:0.7mm 工件精度:IT9级 图1 设计该零件的落料冲孔复合模

第二章 工艺分析和方案选择 1.冲压件工艺分析 ①材料:该冲裁件的材料是普通黄铜,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切削性好,可冲压。 ②零件结构:结构简单,2×Φ9孔和圆弧R20,适合冲裁。 ③尺寸精度:该冲裁件精度为IT9级。 结论:适合冲裁. 2.分析比较和确定工艺方案 2.1加工方案的分析. 由零件图可知,该零件包含冲孔和落料两个工序。形状较为规则,尺寸较小,精度要求IT9。材料低硬度. 根据止动片(如图1)包括冲孔、落料两道冲压工序。模具形状较为规则即可以在一个工位完成所有工序。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案可采用以下几个方案: ①方案一(级进模) 止动片包括冲孔、落料两道冲压工序在内。形状较为规则,尺寸较小,精度要求IT9。可采用级进模。 ②方案二(倒装复合模) 将冲孔、落料两道冲压工序用一副模具直接完成冲孔、落料两道工序。采用冲孔、落料倒装复合模(弹性卸料)。 ③方案三(正装复合模) 正装复合模方案完成工序和倒装复合模完成的工序一样。凸凹模在上模。弹性卸料板卸料。 方案比较: 方案一:采用级进模,安全性好,,但是考虑到级进模结构复杂,工件精度加工精度不高,对称度和位移误差较大,以及加工难度较大,装配位置精度要求高,按照实际生产,级进模成本也高。 方案二:倒装复合模,冲孔废料由下模漏出,工件落在下模表面,需要及时清理。安全性相对较低。但工件精度较高,同轴度,对称度及位置度误差较小,生产效率较高,对材料要求不严,可用边角料. 方案三:正装复合模,冲孔废料和工件都落在下模表面,安全性更差。 结论:综合以上两个方案分析比较结果说明,本零件采用第二方案最为合适。 2.2模具结构型式的选择 确定冲压工艺方案后,应通过分析比较,选择合理的模具结构型式,使其尽量满足

盒形件拉深模具设计内容知道

目录 题目盒型件拉深模设计 (2) 前言 (2) 第一章审图 (5) 第二章拉深工艺性分析 (6) 2.1对拉深件形状尺寸的要求 (6) 2.2拉深件圆角半径的要求 (6) 2.3 形拉深件壁间圆角半径rpy (7) 2.4 拉深件的精度等级要求不宜过高 (7) 2.5 拉深件的材料 (7) 2.6 拉深件工序安排的一般原则 (8) 第三章拉深工艺方案的制定 (8) 第四章毛坯尺寸的计算 (9) 4.1 修边余量 (9) 4.2毛坯尺寸 (9) 第五章拉深次数确定 (10) 第六章冲压力及压力中心计算 (11) 6.1 冲压力计算 (11) 6.2 压力中心计算 (12) 第七章冲压设备选择 (12) 第八章凸凹模结构设计 (13)

8.1凸模圆角半径 (13) 8.2 凸凹模间隙 (13) 8.3 凸凹模尺寸及公差 (14) 第九章总体结构设计 (14) 9.1 模架的选取 (14) 9.2 模柄 (15) 9.3拉深凸模的通气孔尺寸 (15) 9.4导柱和导套 (16) 9.5 推杆 (17) 9.6卸料螺钉 (17) 9.7螺钉和销钉 (17) 第十章拉深模装配图绘制和校核 (18) 10.1拉深模装配图绘制 (18) 10.2 拉深模装配图的校核 (20) 第十一章非标准件零件图绘制 (21) 11.1冲压凸模 (21) 11.2 冲压凹模 (22) 11.3 压边圈 (22) 11.4 凸模垫板 (23) 第十二章结论 (24) 参考文献 (25)

题目盒型件拉深模设计 其目的在于巩固所学知识,熟悉有关资料,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掌握设计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通过模具结构设计,学生在工艺性分析、工艺方案论证、工艺计算、模具零件结构设计、编写技术文件和查阅文献方面受到一次综合训练,增强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前言 从几何形状特点看,矩形盒状零件可划分成2 个长度为(A-2r) 和2 个长度为(B-2r) 的直边加上4 个半径为r 的1/4 圆筒部分(图4.4.1) 。若将圆角

圆筒拉深件冲压模设计

题目:圆筒拉深件:如下图,材料;spcen生产批量年产20万件。请设计其冲压之总装配图及模具主要零件的各零件图(任选一副模具,如:首次拉深模或后续拉深模)。 圆筒拉深件

目录 1 引言··································· 1.1冲压模具发展历史和国外冲压模具发展状况··············· 1.2 冲压模具行业发展现状及技术趋势··················· 1.3 我国模具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2 工艺分析···························· 2.1材料···························· 2.2生产批量·························· 2.3 形状与尺寸························· 2.4 精度························· 3 工艺尺寸的计算···························· 3.1 确定切边余量···························· 3.2 计算毛胚直径···························· 3.3 拉升系数··························· 3.4 拉深工序的直径··························· 3.5 拉深工序的高度·························· 3.6 拉深模间隙·························· 4生产方案·························· 5排样方案和计算材料利用率·························· 6计算落料和每次拉深的刃口尺寸·························· 7凸凹模圆角半径的确定·························· 8冲压力的计算························· 4.1 落料力························· 4.2 卸料力························· 4.3 压边力························· 4.4 拉深力························· 9冲压设备的选择························· 10拉深的工件序图························ 5.1 首次拉深························ 5.2 第二次拉深························ 11 零件图························ 6.1 凹模和凸模························ 6.2 总装配图························

落料、拉深、冲孔复合模设计

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落料、拉深、冲孔复合模设计 学生: 学号: 专业: 班级: 指导教师: 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二零一五年六月

四川理工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设计(论文)题目:落料、拉深、冲孔复合模设计 学院:机械学院专业:材控班级:2011级1班学号:11011023174 学生:指导教师: 接受任务时间 2015.3.9 教研室主任(签名)院长(签名)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容及基本要求 容:落料、拉深、冲孔复合模设计;产品工件图见附图;生产批量:大批量要求:要求有摘要(中、英文)、目录、设计任务书、产品图及设计说明书。。 1.工件工艺性分析 (1)根据工件图,分析其形状、尺寸、精度、断面质量、装配关系等要求。 (2)根据生产批量,决定模具的结构形式、选用材料。 (3)分析工件所用材料是否符合冲压工艺要求。 2.确定合理的工艺方案:应有两个以上的工艺方案比较分析。 (1)根据工艺分析,确定基本的工序性质。如:落料—拉深 (2)根据工艺计算,确定工序数目。 (3)根据生产批量和条件(材料、设备、工件精度)确定工序组合。如:复合冲压工序或连续冲压工序 3.工艺计算 (1)计算毛坯尺寸,合理排样,绘排样图,计算材料利用率。 (2)计算冲压力,如:冲裁力、弯曲力、拉伸力、卸料力、推件力、压边力等以便确定压力机。 (3)计算压力中心,防止模具受偏心负荷,受损。 (4)计算并确定模具主要零件(凸模、凹模、凸模固定板、垫板等)外形尺寸及弹性元件的自由高度。 (5)确定凸、凹模间隙,计算凸、凹模工作部分尺寸。 4.模具总体结构设计 (1)进行模具结构设计,确定结构件形式和标准。 (2)绘制模具总体结构草图,初步计算并确定模具闭合高度,概算模具外形尺寸。 5.选择冲压设备 根据工厂现有设备及要完成的冲压工序性质、冲压加工所需的变形力、变形功

落料冲孔复合模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落料冲孔复合模设计 姓名: 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班级:班 学号: 指导老师: 2 0 年7 月15 日

集美大学 专业课程设计任务书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设计题目:落料冲孔复合模 设计任务:设计一简单冲压零件,并根据该零件设计一副冲压模具。 制件年产量:50万件 完成的任务: 1.冲压工艺过程卡一份; 2.产品零件图一份; 3.冲压模具装配及模具成形零件工程图各一份; 4.设计说明书一份。 时间安排: 1. 借资料、产品的结构设计及绘制零件图;(1.5天) 2.确定零件冲压工艺方案,填写冲压工艺过程卡;(1天) 3.零件工艺性分析及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毛坯排样方案设计及材料利用率计算; 冲裁力及压力中心计算;选择压力设备;模具总体结构设计,包括送料方式、卸 料和出件方式、凹模板外形尺寸的计算、其它模板尺寸的确定和模架的选择;凸、 凹模零件设计,包括刃口尺寸计算、凸模结构及凹模型腔结构设计;卸料和顶件 装置设计;模具结构三维设计。(4天) 4.绘制模具结构装配图、模具成型零件工程图;(2.5天) 5.编写设计说明书;(2天) 6.答辩。(1天) 参考书目: [1]翁其金.冲压工艺及冲模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1 [2]匡和碧.冲压模具设计实用教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2 [3]薛啓翔.冲压模具设计和加工计算速查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10 [4]黄毅宏.模具制造工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5]王新华.冲模结构图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6]杨玉英.实用冲压工艺模具设计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指导教师:年月日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12 级12 班 学生:李立煌学号:201221136051

落料冲孔弯曲级进模设计.

落料冲孔弯曲级进模设计 绪论 1.1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对模具的需求量不断增长。近年来,模具工业一直以15%左右的增长速度快速发展,模具工业企业的所有制成分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除了国有专业模具厂外,集体、合资、独资和私营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浙江宁波和黄岩地区的“模具之乡”;广东一些大集团公司和迅速崛起的乡镇企业,科龙、美的、康佳等集团纷纷建立了自己的模具制造中心;中外合资和外商独资的模具企业现已有几千家。 随着与国际接轨的脚步不断加快,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人们已经越来越认识到产品质量、成本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的重要性。而模具制造是整个链条中最基础的要素之一。近年许多模具企业加大了用于技术进步的投资力度,将技术进步视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些国内模具企业已普及了二维CAD,并陆续开始使用 UG、Pro/Engineer、I-DEAS、Euclid-IS等国际通用软件,个别厂家还引进了Moldflow、C-Flow、DYNAFORM、Optris和MAGMASOFT等CAE软件,并成功应用于冲压模的设计中。 以汽车覆盖件模具为代表的大型冲压模具的制造技术已取得很大进步,东风汽车公司模具厂、一汽模具中心等模具厂家已能生产部分轿车覆盖件模具。此外,许多研究机构和大专院校开展模具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经过多年的努力,在模具CAD/CAE/CAM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在提高模具质量和缩短模具设计制造周期等方面做出了贡献。 例如,吉林大学汽车覆盖件成型技术所独立研制的汽车覆盖件冲压成型分析KMAS软件,华中理工大学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发的注塑模、汽车覆盖件模具和级进模CAD/CAE/CAM软件,上海交通大学模具CAD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开发的冷冲模和精冲研究中心开发的冷冲模和精冲模CAD 软件等在国内模具行业拥有不少的用户。 虽然中国模具工业在过去十多年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但许多方面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例如,精密加工设备在模具加工设备中的比重比较低;CAD/CAE/CAM技术的普及率不高;许多先进的模具技术应用不够广泛等等,致使相当一部分大型、精密、复杂和长寿命模具依赖进口。 1.2 未来冲压模具制造技术发展趋势

冲压模具设计-落料拉深复合模

摘要 随着中国工业不断地发展,模具行业也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针对筒形零件的落料工艺性和拉深工艺性,确定用一幅复合模完成落料和拉深的工序过程。介绍了筒形零件冷冲压成形过程,经过对筒形零件的批量生产、零件质量、零件结构以及使用要求的分析、研究,按照不降低使用性能为前提,将其确定为冲压件,用冲压方法完成零件的加工,且简要分析了坯料形状、尺寸,排样、裁板方案,拉深次数,冲压工序性质、数目和顺序的确定。进行了工艺力、压力中心、模具工作部分尺寸及公差的计算,并设计出模具。同时具体分析了模具的主要零部件(如凸凹模、卸料装置、拉深凸模、垫板、凸模固定板等)的设计与制造,冲压设备的选用,凸凹模间隙调整和编制一个重要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列出了模具所需零件的详细清单,并给出了合理的装配图。通过充分利用现代模具制造技术对传统机械零件进行结构改进、优化设计、优化工艺方法能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这种方法对类似产品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复合模;拉深;落料;

目录 目录................................................................ III 前言 第一章课程设计任务书 (1) 第二章模具结构设计 (2) 2.1 读产品图:分析其冲压工艺性 (2) 2.2 分析计算确定工艺方案 (3) 2.2.1 计算毛坯尺寸 (3) 2.2.2 计算拉深次数 (3) 2.2.3 确定工艺方案 (3) 2.3 主要工艺参数的计算 (4) 2.3.1 确定排样、裁板方案 (4) 2.3.2 确定拉深工序尺寸 (5) 2.3.3 计算工艺力,选设备 (5) 2.4 模具结构设计 (6) 2.4.1 模具结构型式选择 (6) 2.4.1 模具工作部分尺寸计算 (7) 第三章模具标准件选择及闭合高度计算 (8) 3.1 标准模架的选择 (8) 3.2 模具的实际闭合高度计算 (8) 3.3 压力中心的确定 (8)

第四章-拉深工艺及拉深模具设计--习题题目练习(附答案)

第四章拉深工艺及拉深模具设计复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拉深是是利用拉深模将平板毛坯压制成开口空心件或将开口空心件进一步变形的冲压工艺。 2.拉深凸模和凹模与冲裁模不同之处在于,拉深凸、凹模都有一定的圆角而不是锋利的刃口,其间隙 一般稍大于板料的厚度。 3.拉深系数m是拉深后的工件直径和拉深前的毛坯直径的比值,m越小,则变形程度越大。 4.拉深过程中,变形区是坯料的凸缘部分。坯料变形区在切向压应力和径向拉应力的作用下,产生切 向压缩和径向伸长的变形。 5.对于直壁类轴对称的拉深件,其主要变形特点有:(1)变形区为凸缘部分;(2)坯料变形区在切 向压应力和径向拉应力的作用下,产生切向压缩与径向的伸长,即一向受压、一向收拉的变形;(3)极限变形程度主要受传力区承载能力的限制。 6.拉深时,凸缘变形区的起皱和筒壁传力区的拉裂是拉深工艺能否顺利进行的主要障碍。 7.拉深中,产生起皱的现象是因为该区域内受较大的压应力的作用,导致材料失稳_而引起。 8.拉深件的毛坯尺寸确定依据是面积相等的原则。 9.拉深件的壁厚不均匀。下部壁厚略有减薄,上部却有所增厚。 10.在拉深过程中,坯料各区的应力与应变是不均匀的。即使在凸缘变形区也是这样,愈靠近外缘,变 形程度愈大,板料增厚也愈大。 11.板料的相对厚度t/D越小,则抵抗失稳能力越愈弱,越容易起皱。 12.因材料性能和模具几何形状等因素的影响,会造成拉深件口部不齐,尤其是经过多次拉深的拉深件, 起口部质量更差。因此在多数情况下采用加大加大工序件高度或凸缘直径的方法,拉深后再经过切边工序以保证零件质量。 13.拉深工艺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是筒壁传力区最大拉应力小于危险断面的抗拉强度。 14.正方形盒形件的坯料形状是圆形;矩形盒形件的坯料形状为长圆形或椭圆形。 15.用理论计算方法确定坯料尺寸不是绝对准确,因此对于形状复杂的拉深件,通常是先做好拉深模, 以理论分析方法初步确定的坯料进行试模,经反复试模,直到得到符合要求的冲件时,在将符合要求的坯料形状和尺寸作为制造落料模的依据。 16.影响极限拉深系数的因素有:材料的力学性能、板料的相对厚度、拉深条件等。 17.一般地说,材料组织均匀、屈强比小、塑性好、板平面方向性小、板厚方向系数大、硬化指数大的 板料,极限拉深系数较小。 18.拉深凸模圆角半径太小,会增大拉应力,降低危险断面的抗拉强度,因而会引起拉深件拉裂,降低 极限变形。 19.拉深凹模圆角半径大,允许的极限拉深系数可减小,但过大的圆角半径会使板料悬空面积增大,容 易产生失稳起皱。

冲孔落料拉深复合模

学校代码:10410 序号:20055015 本科毕业设计 题目:冲孔落料拉深复合模 学院:工学院 姓名: 学号:20055015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年级:机制051 指导教师: 二OO九年五月

冲孔落料拉深复合模 目录 前言· 1.设计课题 (1) 1.1 设计任务书 (2) 2.工艺方案分析及确定 (3) 2.1 件的工艺分析 (3) 2.2 工艺方案的确定 (4) 2.3 冲压件坯料尺寸的确定 (4) 2. 4 拉深次数的确定 (4) 2.5 排样的确定 (5) 3.工艺设计与计算 (7) 3.1 冲裁的方式与冲压力的计算 (7) 3.1.1、冲裁方式与冲压力的计算 (7) 3.1.2.力的计算 (7) 3.1.3、卸料力、推料力和顶件力的计算 (8) 3.1.4、压力中心的计算 (9) 3.2 计算各主要零件的尺寸 (9) 3.2.1、计算落料凸、凹模的工作部分的尺寸 (10) 3.2.2、计算拉深凸、凹模的刃口尺寸的确定 (11) 3.2.4、凸凹模选材,热处理及加工工艺过程 (11) 3.2.5、条料宽度的设计 (12) 3.2.6、导料板的导料尺寸为 (14) 3.2.7、推杆的选材,热处理工艺方案 (15) 3.2.8、工艺方案如下 (15) 3.2.9、模柄的确定 (15) 3.2.10、冲压设备的选用 (16) 3.2.11、模具的闭合高度的计算 (16)

3.2.13 导向零件的选择 (17) 3.2.14、定位零件的设计 (18) 3.2.15、推杆与推板的设计 (18) 3.2.16、压边圈的设计 (24) 3.2.17、固定方式的确定 (24) 3.2.18、凸模的固定 (24) 3.2.19、凹模的固定 (24) 3.2.20、凸凹模的紧固 (24) 3.2.21、确定装配基准 (24) 结束语 (23) 参考文献 (24) 致谢 (25) 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模具已成为现代化不可缺少的工艺装备,模具设计是机械专业一个最重要的教学环节,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是我们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通过对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使学生对模具从设计到制造的过程有个基本上的了解,为以后的工作及进一步学习深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毕业设计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让学生掌握查阅查资料手册的能力,能够熟练的运用CAD进行模具设计。二是掌握模具设计方法和步骤,了解模具的加工工艺过程。 本书是落料冲孔拉深模设计说明书,结合模具的设计和制作,广泛听取各位人士的意见,经过多次修改和验证编制而成。为了达到设计的规范化,标准化和合理性,本人通过查阅多方面的资料文献,力求内容简单扼要,文字顺通,层次分明,论述充分。其中附有必要的插图和数据说明。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老师的精心指导和同学们的大力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本人是应届毕业生,理论水平有限,实践经验不足,书中难免有不当和错误的地方,敬请各位老师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落料冲孔翻边复合模具设计的-毕业设计论文

前言 冲压加工技术是工业的一项基础技术,在机械、电子、航空、航天、汽车、轻工等制造行业中应用广泛。同时也对模具制造业提出了应用信息技术将先进的设计理论、方法与制造技术加以系统的集成创新的要求,促进了冲压模具设计、制造的信息化与智能化的快速发展。 进入21世纪,制造技术在中国发展更加迅速,作为制造业大国,培养数以万计的应用性、技能型人才必须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以实现国家的人才培养战略的需求。 概论 1.1引言 日常生产、生活中所使用到的各种工具和产品,大到机床的底座、机身外壳,小到 一个胚头螺丝、纽扣以及各种家用电器的外壳,无不与模具有着密切的关系。模具的形 状决定着这些产品的外形,模具的加工质量与精度也就决定着这些产品的质量。因为各 种产品的材质、外观、规格及用途的不同,模具分为了铸造模、锻造模、压铸模、冲压 模等非塑胶模具,以及塑胶模具。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冲压加工技术的应用愈来愈广泛, 模具成形已成为当代工业生产的重要手段。 1.2冲压模地位及我国冲压技术 1.2.1冲压模相关介绍 冷冲压:是在常温下利用冲模在压力机上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变形, 从而获得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零件的加工方法。 冲压可分为五个基本工序:冲裁、弯曲、拉深、成形和立体压制。 冲压模具:在冷冲压加工中,将材料(金属或非金属)加工成零件(或半成品)的 一种特殊工艺装备,称为冷冲压模具(俗称冷冲模)。 冲压模按照工序组合分为三类:单工序模、复合模和级进模。 复合模与单工序模相比减少了冲压工艺,其结构紧凑,面积较小;冲出的制件精度 高,工件表面较平直,特别是孔与制件的外形同步精度容易保证;适于冲薄料,可充分 利用短料和边角余料;适合大批量生产,生产率高,所以得到广泛应用,但模具结构复 杂,制造困难。 冲压模具是冲压生产必不可少的工艺装备,是技术密集型产品。冲压件的质量、生 产效率以及生产成本等,与模具设计和制造有直接关系。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水平的高 低,是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

阶梯圆筒落料拉深模具设计

第1章 冲压工艺设计 1.1 零件的工艺分析 此零件形状为阶梯圆筒形件,需要采用落料,拉深,切边三道工序,通过计算确定拉深次数。 零件材料为10钢,根据参考文献[1]表 1.4.1得:10钢的抗剪强度=210MPa 。 由此可见,其塑性较好,有较高的强度,适合于成形加工。τ=260~440MPa 、抗拉强度σb =300~440MPa ﹑伸长率δ10=29%、屈服强度=210MPa 。 由此可见,其塑性较好,有较高的强度,适合与成形加工。 此零件毛坯形状为圆形,故采用冲裁工艺中的落料工序。 首先计算出毛坯的尺寸,根据毛坯尺寸要求计算出凸凹模的尺寸,但要注意落料见的尺寸应增加修边余量,以保证零件的高度。后面还有拉深等其它工序,最重要的是毛坯外形尺寸精度要保证下一道工序的完成。 拉深见工艺性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该零件能否用拉深方法生产出来,不仅能满足产品的使用要求,同时也能够用最简单,最经济和最快的方法生产出来。 拉深见外形尺寸的要求应根据零件的高度以及厚度等选择一次拉深还是多次拉深。 1.计算落料毛坯尺寸: t=0.5mm<1mm. 故可以按外形尺寸计算 2.128 34≈≈d d t 查《指导》表4-2. 取修边余量δ=2.5mm 则零件外径 D ’=34+2×2.5=39㎜ 由《指导》表4-4.将零件分为序号9和序号11两部分 由序号9得:2 22 32111828.6d d r rd d D -+++= 取 1d =21.7mm 2d =28mm 3d =39mm r=2mm ∴ D 1=222228395.187.215.128.67.21-+?+??+≈38.9mm

冲孔落料件冷冲模具设计

冲孔落料件冷冲模具设计 目录 1. 冲压件工艺性分析———————————————————(1) 2.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3) 3. 主要设计计算 (1)排样方式的确定以及计算—————————————————————(3)(2)压力中心的确定及相关计算————————————————————(3)(3)冲压力的计算—————————————————————————(4)(4)工作零件刃口尺寸计算——————————————————————(4)(5)卸料橡胶的设计—————————————————————————(5) 4.模具总体设计 (1)模具类型的选择————————————————————————(5)(2)定位方式的选择———————————————————————(5) (3)卸料,出件方式的选择—————————————————————(6)(4)导向方式选择—————————————————————————(6) 5. 主要零部件设计 (1)主要零件的结构设计———————————————————————(6)(2)定位零件的设计—————————————————————————(8)(3)导料板的设计——————————————————————————(8)(4)卸料板部件设计—————————————————————————(8)(5)模架及其他零部件设计——————————————————————(8) 6.模具总装图 7.冲压设备的选定——————————————————————(8) 8.工作零件的加工工艺—————————————————————(8) 9. 模具的装配—————————————————————————(10)主要参考文献————————————————————————(12) 设计小结——————————————————————————(12)

盒形件拉深设计

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学院 盒形件加工工艺及模具设计 班级:XXXXXXX 学生姓名:X X X 学号:XXXXXXX 时间:2015年1月

1、零件工艺性分析 (1) 2、工艺方案的确定 (1) 3、工艺计算 (3) 3.1拉深部分工艺计算 (3) 3.2落料时冲裁工艺计算 (8) 4、冲压设备的选用 (12) 5、落料拉深模主要零部件计算 (13) 5.1落料凹模设计计算 (13) 5.2拉深凸模设计计算 (14) 5.3固定板设计计算 (15) 5.4卸料结构计算 (16) 5.5压边圈设计计算 (17) 5.6凸凹模设计计算 (18) 5.7其它零件设计和选用 (18) 5.8模具闭合高度计算 (23) 6、模具总装图的绘制 (24) 7、结束语 (24) 8、参考文献 (25)

1、零件工艺性分析 1.1零件结构图示 图1.1:加工零件图 1.2零件结构分析 工件为矩形盒形件,零件形状简单,要求为外形尺寸;尺寸为长、宽、高分别为45mm ,27mm ,20mm ;料后t=0.4mm ,没有厚度方向上不变的要求;底部圆角半径p r =3mm ,矩形四个角处圆角半径为r =4mm ,满足拉深工艺对形状和圆角半径的要求。 1.3材料性能分析 零件所用材料为H68M ,拉伸性能好,易于成形。 1.4精度等级分析 公等级定为IT14级。满足普通冲压工艺对精度等级的要求。 2、工艺方案的确定 由上分析,该零件为矩形盒形件,可采用拉深成形。为确定拉深工艺方案,先计算拉深次数及相关工艺尺寸。 2.1修边余量 工件相对高度 0h 20 ==5r 4 ,则依据下表可知修边余量 0h=~h =0.0420=0.8mm ??(0.030.05)。 工件相对高度△h 2.5~6 7~17 18~44 45~100

冲压模具设计冲孔落料级进模说明书汇总

课程编号:XXXX大学 专业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人:XXX 专业班级:XXX 学号:XXXXX 指导教师:XXX 日期:X年X 月X日

目录 一、序言 (3) 二、专业课程设计任务说明书 (4) 三、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5) 四、冲裁零件工艺方案的拟订 (6) 五、相关工艺计算 (7) 六、模具类型及结构形式的选择 (15) 七、工作零件及主要零件的结构形式 (14) 八、参考文献 (15)

一、序言 板料冲压是一种金属压力加工方法,它是在常温(冷态)下,利用冲模在压床上对金属(或非金属)板料施加压力使其分离或变形,从而得到一定形状零件的加工方法。、它是无屑加工,被加工的金属在再结晶温度以下产生塑性变形,不产生切屑,变形中金属产生加工硬化。所用设备是冲床,冲床供给变形所需的力。所用的工具是各种形式的冲模,冲模对材料塑性变形加以约束,并直接使材料变成所需的零件。所用的原材料多为金属和非金属的板料。 本任务书是对一套垫圈冲孔、落料模的设计说明,其中对零件的工艺性进行了分析,对冲压零件方案进行了拟定,对排样形式进行确定,压力机的选择,模具类型及结构形式的选择,模具零件的选用,凸、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等作了详细的说明。 本任务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大量文献资料,得到了XXX老师悉心指导和其他同学的热心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编者:XXX X年X月XXX日

二专业课程设计任务书 已知:(1)产品零件图 (2)生产批量:大批量 (3)零件材料:Q255A钢 (4)材料厚度:2mm 图一产品零件图 求作: (1)进行冲压工艺性分析(从材料、零件结构、尺寸精度几个方面进行)(2)确定工艺方案及模具结构类型 (3)进行相关工艺计算,包括: 排样设计; 冲压力计算及压力中心的确定; 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 模具零件结构尺寸计算; 设备选择等。 (4)绘制模具总装配图 (5)绘制工作零件及主要零件的零件图 (6)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要求: 根据所设计工件的尺寸、形状、批量等原始数据和要求,每人独立设计、绘制完成一套冲压模具。 包括: (1)模具装配图1张(按照1:1比例,或适当比例); (2)模具工作零件图2-3张(按照1:1比例,或适当比例); (3)设计说明书1份;

落料拉伸冲孔复合模具设计

题目: 落料拉伸冲孔复合膜设计 分院:机械与电子学院 姓名:沈星星 学号: 20093729 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 指导老师:焦锡岩 毕业论文答辩时间: 2012-6-14 前言 随着工业发展,冲压模具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同时由于产品更新换代速度

的加快,除了要保证模具设计质量以外,对模具设计效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促进我国冲压模具技术的发展,从计算机技术、先进加工技术及装备、其它新技术与冲压模具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冲压模具的技术现状。结果表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冲压模具总量位居世界第三位,加工技术装备基本已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 本文首先分析了复合模具的工艺结构,介绍了复合模具的设计,重点介绍了模具的结构、凹凸模的设计、冲裁力的计算以及冲压机的选型。其次详细阐述了落料拉深冲孔复合模的工艺设计与结构设计过程、对拉深凸模、落料凹模、落料拉深凹凸等模具主要的成型零件以及各种标准零件进行设计计算和选择,基本上确定了落料拉深冲孔复合模的整体结构框架。本文设计的复合模具适用于加工几何尺寸较大、形状复杂、精度要求较高的冲压类零件,通过理论分析和大量的工程实践探索,在模具上采用了一些特殊机构,可使操作简单,提高生产效率,对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有着现实的意义。通过了复合模具的设计,可以将传统的分模加工合二为一,使落料、拉深、冲孔一次成形,避免了分模加工中定位误差的生产,从而保证了质量,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Ⅰ-

目录 \ 前言 (Ⅰ) 目录 (Ⅱ) 第1章绪论 (1) 1.1冲压模具简介 (2) 1.1.1 冲压成形与冲压模具的概念 (2) 1.1.2 冲压模具的分类 (2) 1.2 本课题主要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3) 第2章复合模具总体方案的分析与确定 (5) 2.1 工艺方案分析 (5) 2.1.1 工件的分析 (5) 2.1.2 落料拉深工艺分析 (5) 2.2工艺方案的确定 (6) 第3章主要的工艺参数计算 (7) 3.1 毛坯尺寸的计算 (7) 3.2 排样 (7) 3.3 工序压力计算 (8) 3.4 冲压设备的选择 (9) 第4章主要工作部分尺寸计算 (11) 4.1 落料刃口尺寸计算 (11) 4.2 冲孔刃口尺寸计算 (11) 4.3 复合模具主要零件的设计 (12) 第5章落料拉深冲孔复合模装配 (18) 5.1 冲压模具装配的技术要求 (18) 5.2 落料拉深冲孔复合模装配的特点 (19) 5.3复合模具的总体设计 (19) 5.4复合模具总装配 (19) 总结与展望 (24) 参考文献 (25) 致谢 (26) - Ⅱ-

模具设计课程设计:垫片落料冲孔复合模

目录 1、冲压工艺性分析及工艺方案的确定 (3) 1.1 冲压工艺性分析 (3) 1.2 冲压工艺性方案 (3) 2、毛坯展开及毛坯排样 (3) 3、冲压力和压力中心计算 (4) 3.1 落料力的计算 (4) 3.2 冲孔力的计算 (4) 3.3 冲裁力的计算 (4) 3.4 卸料力的计算 (4) 3.5 推件力的计算 (5) 3.6 总冲压力的计算 (5) 3.7 压力中心的确定 (5) 4、冲压设备的选用 (5) 5、凸模凹模凸凹模刃口及结构尺寸计算 (5) 5.1 计算模具刃口尺寸 (5) 5.2 落料凹模结构尺寸计算 (7) 5.3 冲孔凸模与凸凹模结构尺 (8) 6、模具总体结构设计 (9) 7、模具总装图 (10) one

题目:图为一垫片零件图,材料为Q235,厚度2mm,大批量生产。要求按照冷冲模具的设计步骤完成整体设计,编写设计说明书画出模具总装图 1、冲压工艺性分析及工艺方案的确定 1.1 压工艺性分析 该材料为Q235钢,冲压性能较好,形状结构简单,尺寸精度不高,且孔与边缘的距离较大。因此,该零件具有良好的工艺性。 1.2 冲压工艺性方案 由该零件的形状特点可看出,该零件的成形包括冲孔、落料2种基本工序。由于该零件的生产批量大,形状简单,而且它的孔边距满足凸凹模壁厚要求,因此,该零件宜采用复合模成形方式加工。 2、毛坯展开及毛坯排样 根据该零件毛坯的形状特点,可确定采用直列单排的排样模式,查表可得条料边缘的搭边和工件间的搭边分别为1.5mm和2mm。从而可计算出条料宽度和送进步距分别为: two

送进步距 h=52+b=52+1.5=53.5mm 条料宽 B=52+2a=52+4=56mm 排样图 3、冲压力和压力中心计算3.1 落料力的计算 F 落=KLtτ F 落 ---落料力 L----冲裁轮廓总长 t----材料厚度 τ----材料抗拉强度 K=1.3 L=πD=3.14×52=163.28 τ=340MPa F 落 =1.3×163.28×2×340=144.34KN 3.2 冲孔力的计算 F=KLtτ L=πD=3.14×25=78.5mm F 冲孔 =1.3×78.5×2×340=69.39KN 3.3 冲裁力的计算 F 冲裁力=F 落 +F 冲孔 =144.3+69.39=213.69KN 3.4 卸料力的计算 three

模具毕业设计44盒形件落料拉深模设计

摘要 (1) 前言 (2) 1. 工件的工艺性分析 (3) 1.1 冲压件的工艺性分析 (3) 1.2 拉深件的工艺性分析 (3) 1.3 材料的工艺性分析 (4) 1.4 拉深变形过程的分析 (4) 2. 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 (7) 3. 模具的技术要求及材料选用 (9) 4. 主要设计尺寸的计算 (11) 4.1 毛坯尺寸的确定 (11) 4.2 冲压力的计算 (12) 4.3 拉深间隙的确定 (13) 4.4 冲裁件的排样 (14) 5. 工作部分尺寸计算 (17) 5.1 拉深凸凹尺寸的确定 (17) 5.2 圆角半径的确定 (18) 6. 模具的总体设计 (20) 6.1 模具的类型及定位方式的选择 (20) 6.2 推件零件的设计 (21) 7. 主要零部件的结构设计 (23) 7.1 工作零件的结构设计 (23) 7.2 其他零部件的设计与选用 (24) 8. 模具的总装图 (27) 9. 模具的装配 (28) 结束语 (29) 致谢 (30) 参考文献 (30)

我设计的是一个落料拉深复合冲裁模,在本次设计中我参考了大量有关冷冲模模具设计实例等方面的资料。再结合老师布置的题(设计一个工件为盒形件的复合冲裁模),我充分运用了资料上所有设计模具中通用的表、手册等,如修边余量的确定、拉深件毛坯直径的计算公式、盒形件用压边圈拉深系数、盒形件角部的第一次拉深系数等,然后再集结了自己平时的所学,还有通过对工件的零件、模具工作部分(凸凹模、拉深凸模、落料凹模)、模具装配图的绘制,我的绘图功底也有了一定程度地提高。 本次设计的主要内容:工件的工艺性分析;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模具的技术要求及材料选用;主要设计尺寸的计算;工作部分尺寸计算;模具的总体设计;主要零部件的结构设计;模具的总装图;模具的装配等。 我觉得通过本次的毕业设计,达到了这样的目的: 1.综合运用本专业所学课程的理论和生产实际知识,进行一次冷冲压模具(落料拉深冲裁模)设计工作的实际训练,从而培养和提高我们独立工作的能力。 2.巩固与扩充所学有关冷冲模具设计课程的内容,掌握冷冲压模具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3.掌握冷冲压模具设计的基本技能,如计算、绘图、查阅设计资料和手册,熟悉标准和规范等。 关键词:冷冲压落料拉深

筒形件拉深模具设计2

正文 如下图1所示拉深件,材料为08钢,厚度0.8mm,制件高度70mm,制件精度IT14级。该制件形状简单,尺寸小,属普通冲压件。试制定该工件的冲压工艺规程、设计其模具、编制模具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

图1 一、冲压件工艺分析 1、材料:该冲裁件的材料08钢是碳素工具钢,具有较好的可拉深性能。 2、零件结构:该制件为圆桶形拉深件,故对毛坯的计算要。 3、单边间隙、拉深凸凹模及拉深高度的确定应符合制件要求。 4、 凹凸模的设计应保证各工序间动作稳定。 5、 尺寸精度:零件图上所有未注公差的尺寸,属于自由尺寸,可按IT14级确定工件尺寸的公差。 查公差表可得工件基本尺寸公差为: 74.00 50+φ 74 .0070+ 3.00 5+R 25.008.0+ 二、工艺方案及模具结构类型 1、工艺方案分析 该工件包括落料、拉深两个基本工序,可有以下三种工艺方案: 方案一:先落料,首次拉深一,再次拉深。采用单工序模生产。 方案二:落料+拉深复合,后拉深二。采用复合模+单工序模生产。 方案三:先落料,后二次复合拉深。采用单工序模+复合模生产。 方案四:落料+拉深+再次拉深。采用复合模生产。 方案一模具结构简单,但需三道工序三副模具,成本高而生产效率低,难以满足大批量生产要求。方案二只需二副模具,工件的精度及生产效率都较高,工件精度也能满足要求,操作方便,成本较低。方案三也只需要二副模具,制造难度大,成本也大。方案四只需一副模具,生产效率高,操作方便,工件精度也能满足要求,但模具成本造价高。通过对上述四种方案的分析比较,该件的冲压生产采用方案二为佳。 2、 主要工艺参数的计算 (1)确定修边余量 该件h=70mm ,h/d=70/50=1.4,查《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表4-10 可得mm h 8.3=?

最新冲孔落料模具设计

冲孔落料模具设计

如零件图所示,冲压件零件,材料为45钢,厚度为1.5mm ,小批量生产,计算冲裁模的凸模、凹模和凸凹模的刃口尺寸及公差并确定产品的冲裁工艺方案,完成模具设计。 一、冲裁件工艺性分析 零件的加工涉及冲孔和落料两道工序。该零件属于无特殊要 求的一般冲孔、落料件,凸、凹模按互换法加工分别制造。冲 孔中心尺寸为04 .00162+ΦX mm ,由冲孔获得,以凸模为基准件,外 形尺寸005.060±mm 、07.080±mm ,由落料获得,以凹模为基准件,同时加工两孔。冲裁件内、外形达到的经济精度为IT12一IT14级,符合冲裁工艺要求。 查表2.2可知一般冲孔模冲压材料45钢的最小孔径d ≥1.3t,t=1.5mm,因而Φ16的孔符合工艺要求。 二、确定冲裁工艺方案及模具结构形式

该冲压件对内孔之间和内孔与外缘之间有较高的位置精度要求,生产批量较小,为保证孔的位置精度和提高生产效率,采用冲孔落料连续冲裁的工艺方案,且以两次冲压成形。模具结构采用固定档料销和导料销对工件进行定位、弹性卸料、下方出料方式的连续冲裁模结构形式。 三、模具设计与计算 (1)排样设计 排样设计主要确定排样形式、送料步距、条料宽度、材料利用率和绘制排样图。 1)排样方式的确定 根据冲裁件的结构特点,排样方式可选择为竖排。 2)送料步距的确定 查表2.7工件间最小工艺搭边值为 =a 1 2mm ,最小工艺边距搭边值为a=2mm 。送料步距确定为 h=62mm 。 3)条料宽度的确定 按照无侧压装置的条料宽度计算公式,查表2.9和表2.8可以确定条料与导料销的间隙和条料宽度偏差分别为b 0=0.8mm ,?=1.0mm 。 B=(b a l ++20)0?-=(80+2x1.8+0.8)0?-=84.80 1- 4)材料利用率的确定 %7.83%100x 4 .84x 5.6192 .401-80x 60===bh A η 5)绘制排样图

圆垫片落料冲孔复合模设计

冲压模具设计说明书 一、课题名称:垫片冲孔落料连续模 二、设计要求: 1.主要内容 (1)编制冲压工艺 (2)设计模具(分析、计算、装配图、非标零件图)(3)编制模具主要零件制造工艺 (4)分析估算工时,确定完成工期 (5)核算成本,报价 (6)编写全套设计制造说明书 2.基本要求: (1)分析计算全面,图纸表达准确; (2)工艺水平规程制定,力求符合实际; (3)必要的数据须进行市场调查; (4)分析核算工期、成本,着重于过程。

第2章工艺分析及模具结构设计2.1 制件的工艺性分析及工艺计算 2.1.1 工艺分析 ,方形垫片,结构如图所示, 材料08,t=1.2mm。精度要求为IT14。 三、主要内容 1、制件的工艺性分析 1.1、可行性分析 1.1.1、形状、尺寸: 制件形状规则、简单、对称。 1.1.2、精度:

该制件尺寸精度为IT14,用一般精度制造模具即可满足。 1.1.3、材料: 08是冲压用钢板中沸腾钢的一种牌号(中国称08,日本称S9CK,德国用C10,前苏联用08)08指的是含碳量万分之八; 特性: 强度低和硬度、塑性、韧性好,易于深冲、拉延、弯曲和焊接。 用途: 钢板用作深冲压和深拉延的容器,如搪瓷制品、仪表板、汽车驾驶室盖板等。圆钢用作心部强度要求不高的渗碳或氰化零件。 力学性能: 抗拉强度σb (MPa):≥295(30) 屈服强度σs (MPa):≥175(18) 伸长率δ5 (%):≥35 断面收缩率ψ (%):≥60 硬度:未热处理,≤131HB 推荐热处理/℃:正火930正火推荐保温保温时间≤30min,空冷; 淬火推荐保温时间≤30min,70.80和85钢油冷,其余钢水 冷;回火推荐保温时间≤1h。 2、总体工艺方案的确定 2.1、冲压工序性质的确定: 先进行冲孔再进行落料。 2.2、冲压方案的确定: 方案一:采用单工序模生产。 方案二:采用复合模生产。 因为方案二的工件精度和生产效率较高,属于大批量 生产,所以选用方案二最为合适。 3、主要工艺计算 3.1、排样设计 3.1.1、排样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