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磁铁退磁曲线40UH
钐钴磁铁退磁曲线

钐钴磁铁退磁曲线1. 引言钐钴磁铁是一种常用的永磁材料,具有较高的矫顽力和剩余感应强度。
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钐钴磁铁可能会发生退磁现象。
了解退磁曲线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控制钐钴磁铁的性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钐钴磁铁的退磁曲线,包括其定义、测量方法、影响因素以及应用等内容。
2. 定义退磁曲线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对钐钴磁铁进行逐渐降低外加场强度的过程中所测得的剩余感应强度与外加场强度之间的关系曲线。
它可以反映出材料在不同外加场强度下的剩余磁化状态。
3. 测量方法3.1 实验装置测量退磁曲线需要使用一套恒温恒湿实验装置。
该装置包括电源、电流计、电压计、霍尔效应传感器等设备。
3.2 实验步骤1.将钐钴磁铁样品置于实验装置中,保持恒温恒湿的条件。
2.设置初始外加场强度,并记录相应的剩余感应强度。
3.逐渐降低外加场强度,每次降低一定值后等待一段时间,直到剩余感应强度稳定下来。
4.重复步骤3,直至外加场强度降低到零。
5.绘制退磁曲线图。
4. 影响因素4.1 温度温度是影响钐钴磁铁退磁曲线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温度的升高,钐钴磁铁的剩余感应强度会逐渐减小。
这是因为在较高温度下,材料内部的分子运动更加激烈,导致磁畴的重新排列和磁化状态的改变。
4.2 外加场强度外加场强度是另一个影响退磁曲线的重要因素。
当外加场强度较小时,材料中存在许多小尺寸的磁畴,并且这些磁畴的方向是随机的,因此剩余感应强度较小。
随着外加场强度的增大,磁畴逐渐排列整齐,剩余感应强度也会增大。
4.3 材料结构钐钴磁铁的晶体结构和微观组织也会对退磁曲线产生影响。
不同晶体结构和微观组织的钐钴磁铁在退磁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性质。
例如,在材料中存在位错或晶界等缺陷时,退磁曲线可能会出现明显的变化。
5. 应用5.1 磁记录退磁曲线可以帮助我们优化磁记录材料的性能。
通过调整外加场强度和温度等参数,可以控制材料在读写过程中的剩余感应强度,从而提高数据存储密度和稳定性。
钕铁硼磁回滞曲线

钕铁硼磁回滞曲线钕铁硼磁铁的回滞曲线是一种表现磁铁特性的重要图表,它描绘了磁铁在正向和反向磁场作用下的磁化强度与磁场强度之间的关系。
以下是钕铁硼磁回滞曲线的详细介绍。
一、背景介绍钕铁硼磁铁是一种稀土磁性材料,因其高磁能积、高矫顽力和高剩磁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汽车、电子、航空航天等。
在磁学性质方面,钕铁硼磁铁的回滞曲线是其独特性质之一,它反映了磁铁在正向和反向磁场作用下的不同磁化状态。
了解钕铁硼磁回滞曲线的特点及应用对磁学研究和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二、钕铁硼磁回滞曲线的定义与特点1. 定义:钕铁硼磁回滞曲线是指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磁铁的磁化强度与磁场强度之间的关系曲线。
该曲线通常在磁化场不断变化的过程中获得,反映了磁铁在不同磁场强度下的磁化状态。
2. 特点:(1)非线性:钕铁硼磁回滞曲线呈现出明显的非线性特征,这是由于磁铁的磁化过程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
当磁场强度变化时,磁化强度变化不同步,导致曲线的形状类似于“蝴蝶形”。
(2)滞后现象:在正向和反向磁场作用下,钕铁硼磁回滞曲线的变化不同步,存在一定的时间延迟或相位差。
这是由于磁畴的转动和移动需要一定的时间,导致正向和反向磁化过程的速度不同。
(3)矫顽力:矫顽力是衡量钕铁硼磁铁保持磁性能力的重要参数。
在回滞曲线中,矫顽力表现为使磁铁从一种磁化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所需的磁场强度。
矫顽力越大,保持磁性能力越强。
(4)剩磁:剩磁是指在去除磁场后,钕铁硼磁铁仍能保持一定的磁化强度。
这是由于磁畴在转动和移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可逆性,导致部分磁矩无法完全恢复原状。
剩磁的存在会影响磁铁的后续磁化行为。
三、钕铁硼磁回滞曲线的应用1. 电机与发电机:在电机与发电机中,钕铁硼磁回滞曲线可用于优化设计和控制性能。
通过了解不同磁场强度下的磁化状态,可实现更精确的电流和电压控制,提高电机的效率和工作稳定性。
2. 声音与振动控制:在声音与振动控制领域,钕铁硼磁回滞曲线可用于研究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
永磁铁氧体零下40°退磁

永磁铁氧体零下40°退磁永磁铁氧体是一种常用于制造磁铁的材料,具有良好的磁性能和稳定性。
然而,当永磁铁氧体暴露在零下40°的低温环境中时,它会失去其磁性,即退磁现象。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介绍永磁铁氧体零下40°退磁的原因、影响以及可行的预防措施,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一问题。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永磁铁氧体退磁的原因。
在零下40°的低温下,永磁铁氧体的晶体结构会发生变化,导致磁畴的重新排列和磁矩的变化。
这种结构变化使得原本具有强磁性的永磁铁氧体失去了磁性,从而退磁了。
此外,低温还会导致材料的热活性降低,从而进一步加速了退磁的发生。
永磁铁氧体零下40°退磁的影响是十分严重的。
首先,磁性的丧失将影响到永磁产品的正常使用。
例如,磁力减弱或完全消失的磁铁不能吸附或固定物体,从而丧失了本应具备的功能。
此外,退磁还会导致永磁铁氧体的性能降低,例如其矫顽力和剩余磁感应强度等指标都会下降。
这种性能下降将直接影响到产品的性能和寿命,给生产和应用带来困扰。
针对永磁铁氧体零下40°退磁的情况,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来尽量减小退磁现象的发生。
首先,选择合适的材料是关键。
不同的永磁铁氧体材料有不同的低温性能,应根据具体使用环境选择耐寒性能较好的材料。
其次,合理设计和制造永磁产品也能减小退磁风险。
例如,增加磁铁的厚度、增加磁铁的表面积等方法可以提高磁铁的耐寒性能。
此外,适当的热处理和合理的使用温度范围也能有效减小退磁的发生。
总之,永磁铁氧体零下40°退磁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需要我们深入了解其原因和影响,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来减小退磁的发生。
只有在充分了解材料特性和合理设计制造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这一问题,确保永磁铁氧体的正常使用和优良性能。
磁铁牌号及性能参数

材料牌号N35-N35H-N38-N40-N42-N45-N52 密度7.45(g/cm3)工作温度120-200(℃)剩磁*(T)矫顽力*(KA/m)内禀矫顽力*(KA/m)最大磁能*(KJ/m3)居里温度*(℃)积商品描述:钕铁硼(NdFeB)永磁材料是以金属间化合物Nd2Fe14B为基础的永磁材料。
钕铁硼具有极高的磁能积和矫顽力,可吸起相当于自身重量的640倍的重物。
高能量密度的优点使钕铁硼永磁材料在现代工业和电子技术中获得了广泛应用,从而使仪器仪表、电声电机、磁选磁化等设备的小型化、轻量化、薄型化成为可能。
钕铁硼的优点是性能价格比高,具良好的机械特性,易于切削加工;不足之处在于居里温度点低,温度特性差,且易于粉化腐蚀,必须通过调整其化学成分和采取表面处理方法使之得以改进,从而达到实际应用的要求。
钕铁硼的制造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将含有一定配比的原材料如:钕、镝、铁、钴、铌、镨、铝、硼铁等通过中频感应熔炼炉冶炼成合金钢锭,然后破碎制成3~5μm 的粉料,并在磁场中压制成型,成型后的生坯在真空烧结炉中烧结致密并回火时效,这样就得到了具有一定磁性能的永磁体毛坯。
毛坯经过磨削、钻孔、切片等加工工序后,再经表面处理就得到了用户所需的钕铁硼成品。
表征磁性材料参数分别是:1、磁能积(BH):定义:在永磁体的退磁曲线的任意点上磁通密度(B)与对应的磁场强度(H)的乘积。
它是表征永磁材料单位体积对外产生的磁场中总储存能量的一个参数。
单位:兆高·奥(MGOe)或焦/米3(J/m3)简要说明:退磁曲线上任何一点的B和H的乘积即BH我们称为磁能积,而B×H的最大值称之为最大磁能积,为退磁曲线上的D点。
磁能积是衡量磁体所储存能量大小的重要参数之一。
在磁体使用时对应于一定能量的磁体,要求磁体的体积尽可能小。
2、剩磁Br:定义:将铁磁性材料磁化后去除磁场,被磁化的铁磁体上所剩余的磁化强度。
3、矫顽力(Hcb、Hcj)Hcj(内禀矫顽力)使磁体的磁化强度降为零所需施加的反向磁场强度,我们称之为内禀矫顽力。
n52sh 退磁曲线

n52sh 退磁曲线
N52SH是一种永磁材料,通常用于制造永磁体磁铁。
退磁曲线
是指在给定的磁场强度下,材料磁化强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在了
解N52SH退磁曲线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N52SH的基本特性。
N52SH是一种稀土永磁材料,具有极高的磁能积和矫顽力,因
此在许多应用中被广泛使用。
当N52SH材料处于外加磁场中时,它
会被磁化,即其磁矩会沿着外磁场的方向排列。
而当外加磁场被移
除时,N52SH材料仍然会保留一定的磁化,这种特性使其成为理想
的永磁材料之一。
退磁曲线描述了N52SH材料在外加磁场移除后磁化强度随时间
的变化情况。
一般来说,N52SH材料的退磁曲线呈指数衰减的趋势。
在外加磁场移除后,初始时磁化强度会迅速下降,随后下降速度逐
渐减慢,最终趋于稳定。
退磁曲线的形状和特性对于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
设计永磁体磁铁时,需要考虑其在退磁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磁场强度
变化,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此外,了解N52SH材料的退磁曲线也
有助于优化其在不同应用中的使用效果,比如在电机、发电机、传
感器和磁力传动系统等领域的应用。
总之,N52SH退磁曲线描述了该永磁材料在外加磁场移除后磁化强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对于深入了解其特性和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和理解N52SH的退磁曲线,可以更好地利用这一优秀的永磁材料,推动其在各种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磁钢退磁温度

磁钢退磁温度摘要:一、磁钢概述二、磁钢的退磁现象三、磁钢的退磁温度及其影响因素四、不同牌号磁钢的最高工作温度五、钕铁硼磁铁的退磁温度六、磁钢的退磁方法七、结论正文:一、磁钢概述磁钢,又称永磁钢,是一种具有优良磁性能的钢材。
它主要由铁、钴、镍等金属元素组成,经过特殊工艺制成。
磁钢具有高剩磁、高矫顽力和良好的稳定性,被广泛应用于永磁电机、磁力悬浮列车、磁性传感器等领域。
二、磁钢的退磁现象磁钢在高温、强磁场或震动等环境下,内部的磁矩方向可能会发生改变,导致磁性能降低或丧失,这种现象称为退磁。
退磁后,磁钢的剩磁、表磁和磁能积等参数都会降低。
三、磁钢的退磁温度及其影响因素磁钢的退磁温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材料本身性质、加工工艺、热处理等。
一般来说,磁钢的退磁温度与其内禀矫顽力成正比,内禀矫顽力越大,退磁温度越高。
不同牌号的磁钢最高工作温度也不同,如n/m/h/sh/uh/eh 系列牌号对应的最高工作温度依次为:80、100、120、150 等。
四、不同牌号磁钢的最高工作温度不同牌号的磁钢因其内禀矫顽力的差异,具有不同的最高工作温度。
退磁温度也因其材料和性能的不同而有所差别。
在应用中,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当牌号的磁钢。
五、钕铁硼磁铁的退磁温度钕铁硼磁铁的居里温度在390 度左右,凭经验退磁一般性能的磁铁300 度保温一小时就可以完全退磁了。
特别大规格的时间会长一些。
六、磁钢的退磁方法磁钢的退磁方法主要有热退磁和电磁退磁两种。
热退磁是通过提高温度使磁钢内部磁矩方向发生改变,从而实现退磁;电磁退磁则是通过交变磁场对磁钢进行反复充磁和去磁,使其磁性能降低或丧失。
七、结论磁钢在高温、强磁场或震动等环境下会发生退磁现象,降低其磁性能。
南昌大学铁磁材料的磁滞回线及基本磁化曲线

南昌大学物理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大学物理实验
实验名称:铁磁材料的磁滞回线和基本磁化曲线学院: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学号:
实验地点:座位号:
实验时间:
的铁磁材料,在交变磁场强度由弱到强依次进行磁化,可以得到面积由小到大向外扩张图2 同一铁磁材料的 一簇磁滞回线
图1 铁磁质起始磁化 曲线和磁滞回线
观察和测量磁滞回线和基本磁化曲线的线路如图五所示。
待测样品为磁感应强度B 而设置的绕组。
R 1化场强 L
i
N H 1= L 为样品的平均磁路 ∵ 1R U i =
图 4 不同铁磁材料的磁滞回线图5 实验线路
图6 退磁示意图图7 U B和B的相位差等因素引起的畸变。
磁铁牌号及性能参数

材料牌号 N35-N35H-N38-N40-N42-N45-N52 密度7.45(g/cm3)工作温度 120-200(℃) 剩磁*(T)矫顽力 *(KA/m) 内禀矫顽力*(KA/m)最大磁能*(KJ/m3) 居里温度*(℃)积商品描述:钕铁硼(NdFeB)永磁材料是以金属间化合物Nd2Fe14B为基础的永磁材料。
钕铁硼具有极高的磁能积和矫顽力,可吸起相当于自身重量的640倍的重物。
高能量密度的优点使钕铁硼永磁材料在现代工业和电子技术中获得了广泛应用,从而使仪器仪表、电声电机、磁选磁化等设备的小型化、轻量化、薄型化成为可能。
钕铁硼的优点是性能价格比高,具良好的机械特性,易于切削加工;不足之处在于居里温度点低,温度特性差,且易于粉化腐蚀,必须通过调整其化学成分和采取表面处理方法使之得以改进,从而达到实际应用的要求。
钕铁硼的制造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将含有一定配比的原材料如:钕、镝、铁、钴、铌、镨、铝、硼铁等通过中频感应熔炼炉冶炼成合金钢锭,然后破碎制成3~5μm 的粉料,并在磁场中压制成型,成型后的生坯在真空烧结炉中烧结致密并回火时效,这样就得到了具有一定磁性能的永磁体毛坯。
毛坯经过磨削、钻孔、切片等加工工序后,再经表面处理就得到了用户所需的钕铁硼成品。
表征磁性材料参数分别是:1、磁能积(BH):定义:在永磁体的退磁曲线的任意点上磁通密度(B)与对应的磁场强度(H)的乘积。
它是表征永磁材料单位体积对外产生的磁场中总储存能量的一个参数。
单位:兆高·奥(MGOe)或焦/米3(J/m3)简要说明:退磁曲线上任何一点的B和H的乘积即BH我们称为磁能积,而B×H的最大值称之为最大磁能积,为退磁曲线上的D点。
磁能积是衡量磁体所储存能量大小的重要参数之一。
在磁体使用时对应于一定能量的磁体,要求磁体的体积尽可能小。
2、剩磁Br:定义:将铁磁性材料磁化后去除磁场,被磁化的铁磁体上所剩余的磁化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