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宁苹果产业的现状【VIP专享】
静宁苹果产业的现状

静宁苹果产业的现状近年苹果销售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一是由于苹果收购价格近几年逐渐走高,影响的部分市场的销售量,给后期苹果的销售带来的压力;二是高价位导致了销售量的降低,使库存数量增多,给经销商带来了潜在风险;三是部分客商提前抢购苹果,致使一些未成熟的苹果进入市场,损害了苹果的声誉,也给后期的大量成熟苹果的销售带来不利因素。
苹果是静宁三农一个支柱产业,是关系到全县的一个重中之重的产业,静宁苹果产业直接关系到我县的发展,其作用不可忽视,因此,作为苹果产业的一名参与者,有必要对静宁苹果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出路做一个分析和透视。
一、静宁苹果产业存在的问题静宁苹果产业是静宁农村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快的产业。
已成为静宁县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但市场环境因素是处在不断变化之中,是动态的,静宁苹果产业若要在市场生存及发展,就需要有一整套可供产业持续发展的战略方案。
因此在做出对静宁苹果产业出路分析之前,有必要对产业现存的问题做出分析。
(一)、产业结构问题目前,静宁苹果种植及生产主要以农民家庭栽培为主,有知识的青壮年农民都外出打工,而经营土地的农民都是老弱病残和留守妇女,他们粗放地经营着土地。
果农人口众多,而平均农户种植面积为亩。
果农既是生产者,也是经营者,而农民一般知识水平低,果园规模小,生产资源不足。
果园技术管理不规范,导致生产的苹果质量一致难以保障,也难以利用机械设备,科学技术形成规模效应。
特别是苹果采收时期,农户急于将苹果出售,而在对市场信息不了解情况下,往往出现价格混乱,竞争无序,大部分苹果只能以散装或简易装的形式出售,经济效益低。
静宁苹果产业龙头企业少,占市场份额不大,行业内企业数量不多且规模小,未能发挥辐射及主导市场地位。
由于产业内组织松散,货源分散往往导致交易成本高、品质差,难以实现苹果采后的分级、清洗、打蜡、包装、保鲜等商品化处理。
(二)、果品结构不平衡、单产低、优果率低的问题静宁苹果的品种结构存在三大问题,一是主栽品种比较单一,红富士栽培面积接近总栽培面积的;二是品种结构搭配不尽合理,早中熟品种相对较少。
甘肃省静宁县苹果产业发展现状和未来前景

PECIAL ECONOMIC ANIMALS AND PLANTS S64甘肃省静宁县苹果产业发展现状和未来前景●孔燕平1 陈 鹏2 吴天鹏2※(1.静宁县果树果品研究所 甘肃 平凉 743400; 2.静宁县林业和草原局 甘肃 平凉 743400)摘要:为进一步发展静宁苹果产业,达到做大、做强、做优、做精的目标,文章全面阐述了静宁县苹果产业的发展现状,科学有据地分析当前全县苹果生产与发展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意见及改进措施,为静宁县苹果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和科学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苹果;产业;现状;前景1 静宁苹果发展情况静宁县是国家划定的西北黄土高原苹果优势产区之一。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先后经历了零星栽植、探索起步,政府引导、示范推广,规模化扩张、产业化经营,扩量提质增效并重、建设全国苹果强县等四个发展阶段,全县苹果产业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效。
通过近三十多年的发展,果园面积已达到6.75万公顷,实现了6.67万公顷优质苹果生产大县目标,2020年挂果园面积达到4.3万公顷,果品总产量达到8.2亿千克,产值达到49.52亿元,全县农民人均果品收入达到7 300元以上,果品收入占到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以上,苹果产业也成为静宁县的重要支柱产业。
2 发展措施2.1 实施果品产业培育工程以适宜区全覆盖和南北互补均衡发展为目标,以贫困村为重点,坚持“点上突破、片上扩展、带上延伸”的原则。
积极推行新模式栽培。
在新建果园中大力推行密植2m×4m宽行窄株、乔化短枝密植和矮化密植的栽培模式,建成苹果矮化密植示范园5 133hm2,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果园3 000hm2,完成老果园改造1 333hm2;涉及贫困村114个,贫困户8 377户,贫困人口3.8万人,免费提供建园苗木。
按照自主繁育、按需调拨的原则,依托县苹果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和苹果高新技术示范园育苗基地,加快苹果优质带分枝大苗繁育,为贫困户免费提供带分枝优质大苗,达到早果丰产。
静宁县苹果产业现状分析

林混 交基 地 , 北 山造 林站 、 阳镇 为核 心 的北 部 3 以 武 O万
调
查 研 究
亩干旱 地 区造 林示 范基地 , 以新 寺 、 阳等乡镇 为核 心 的 武
河谷 川 台地 区万亩果 品基地 的 “ 大基 地 ” 带 动 了果菜 四 ,
是 生 产 优 质 高档 苹 果 独 特 的 自然 资 源 。 境 内海 拔 13 0 4 4  ̄225米 ; 年平 均气 温 7  ̄ ≥1 ℃的 . C, 0 4 有 效 积 温 25 9 2  ̄ 年 均 日照 时数 222小 时 , 霜 3  ̄33 0C, 5 无
优 势 互 补 和 资 源 共 享 的 原 则 , 上 将 实 施 封 山 禁 牧 与 生 县 态 能 源 建 设 项 目 、 业 产 业 化 建 设 项 目 、 贫 开 发 整 村 农 扶 推 进 项 目 的 实 施 有 机 结 合 , 进 封 山 禁 牧 发 展 舍 饲 养 殖 促
造 林 的 方 式 , 佣 当 地 群 众 参 与 植 树 造 林 , 播 绿 了 荒 雇 既 山 , 增 加 了 当 地 群 众 的 收 入 ; 管 护 工 作 中 , 管 局 采 又 在 林
静宁县苹某产业现状分析
为全 面 掌 握 我 县 苹 果 产 量 、 值 、 产 丰产 栽 培 技术 措 施 以
口
杨
华
从 20 0 6年 开 始 至 2 0 0 9年 四年 的 时 间 ,漳 县 先 后 在 金 钟 、 草 滩 、 滩 、 泉 等 乡 镇 实施 合 作 造 林 1. 大 草 东 12万
亩 , 中自龙 江林管 局 实施 82万 亩 , 资 达 2 4 0多 万 其 . 投 6 元, 在三岔镇 建立 10亩育 苗基 地一处 , 0 投资 5 O万元 ; 小 陇 山林业 实验局实施 3 亩 。在造林 中 , 管局采取 跟班 万 林
静宁县苹果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静宁县苹果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作者:王兄喜来源:《科学种养》2013年第08期甘肃省静宁县苹果产业发展迅速,基地建设初具规模,生产管理日趋规范,品牌效益突显,苹果产业成为当地第一大支柱产业,对富民强县作用巨大。
但是,静宁苹果产业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品种单一、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高新技术普及率低等问题,影响了该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笔者现将静宁县苹果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进行总结,供广大果农朋友以及有关部门参考。
静宁县位于陇东黄土高原腹地,总土地面积21.92万公顷,耕地总面积10.21万公顷。
境内海拔1340~2245米;年平均气温7.4℃,≥10℃的有效积温2539~3320℃,年均日照时数2252小时,无霜期159天,年均降雨量423.6毫米;日均温差12.1℃,昼夜温差大。
由于气候条件独特,该县被农业部划定为西北黄土高原苹果优势产区之一。
静宁县苹果产业自1986年起步以来,历经三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水果生产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先后被评为“中国苹果之乡”、“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全国经济林产业示范县”、“中国果菜无公害十强县”和“中国苹果20强县(市)”。
一、发展现状1. 面积与布局目前,全县苹果总面积53340公顷,占到全县土地总面积的24.3%、耕地总面积的52.3%,农民人均1.725亩。
栽培品种以红富士为主,约占栽培总面积的95%,零星栽有秦冠、黄元帅、黄香蕉、乔纳金等品种,授粉树配置不到位,纯品种园比重大。
在地域分布上,约占全县土地总面积1/3的南部十乡镇基本上实现了果园全覆盖,中部六乡镇川区和向阳平缓地带也已全部建园,北部乡镇因气候冷凉,起步较晚,目前正处于小面积零星试验栽培阶段。
为突显产业效益,全县按照连片规模发展的模式,建成了李店河流域10万亩绿色苹果出口创汇基地、葫芦河流域10万亩高效农业示范基地等一批上规模的示范基地。
2. 产量与收益 2012年,全县挂果果园面积达26680公顷,产果45万吨,总产值16亿元,果园平均单产16866千克/公顷、产值59970元/公顷,农民人均果品产业收益3455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0%。
静宁县苹果产业发展现状与潜力研究

静宁县苹果产业发展现状与潜力研究作者:王多利王博博来源:《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2020年第02期摘要:静宁县是苹果优质产区,发展迅速,但仍然存在苹果种植品种结构单一,技术力量薄弱,自然灾害预测、抗灾能力较弱,产品品牌意识淡薄等问题。
为促进静宁县苹果的发展,对静宁县苹果产业进行创新升级潜力研究。
经研究发现,静宁县苹果产业发展面临着良好的机遇。
在机遇中坚持新理念引领,创新思维转型升级;推进产业融合创新;坚持新品种示范,优化结构转型升级;坚持新科技支撑,提升品质转型升级;坚持新链条延伸,拓展增值转型升级;坚持新体系服务,完善保障转型升级;坚持新方式营销,对接市场转型升级;坚持新果农带动,培育主体转型升级;坚持新机制运行,做强品牌转型升级,让静宁苹果走向全世界。
关键词:静宁县;苹果产业;产业升级1 静宁县苹果产业发展现状静宁县是苹果生产的最优区,位于甘肃省平凉市陇东黄土高原腹地,六盘山脉西侧,为暖温带季风区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年均气温 7.1℃,无霜期159d,年均日照时数2 238h。
夏季降水较多,冬季和春季降水较少,年均降水量为450.8mm,年蒸发量为1 469mm。
静宁县独特的地域、气温、土壤特点,非常有利于苹果生产,是我国北方优质果品最适宜栽培区,曾被授予“中国苹果之乡”和“全国现代苹果产业10强县”。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历届县委、县政府发扬艰苦创业的优良作风,30年锲而不舍发展苹果产业,按照“扩量、提质、增效”的工作思路,集全县之智,举全县之力,咬定果园建设不放松,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张蓝图绘到底,不变调、不停步。
截至目前全县果园总面积101.2万亩,占耕地面积的68.8%,户均10.6亩,人均2.3亩,产量高达68万吨,产值29亿元,果农人均纯收入为4 560元。
经过多年的努力,已打造出“静宁苹果”这一全国驰名商标。
经多年苹果良种培育、繁育、实用技术开发,静宁苹果产业化发展如今呈现出新的态势。
浅谈静宁县苹果产业的发展

《果树栽培学课程论文》——浅谈静宁县苹果产业的发展浅谈静宁县苹果产业的发展摘要:文章简要介绍了我省静宁县苹果产业的现状,分析了有关苹果产业发展的政策及静宁县苹果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最后,展望了静宁县苹果产业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苹果产业现状发展前景苹果作为静宁县优势产业,得到历届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苹果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至目前,全县果园总面积4.67万公顷,占耕地的46.5%,户均0.49 公顷,人均0.107公顷。
2007年结果园面积1.1万公顷,产量19.8万吨,产值3.71亿元,农民人均果品收入820元,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5%。
2008年挂果面积1.5万公顷,产量24万吨,产值4亿元,农民人均果品收入89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2%,2009年挂果面积2万公顷,产量30 万吨,产值6亿元,农民人均果品收入1300元以上,占当年农民收入的50%以上。
苹果产业为全县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但从整体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看,果产业应有的效益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2008年以来,我们依托甘肃省“一村一品”科技增收项目,采取建办示范点与辐射带动相结合的方式,大力推广果业高新技术,落实标准化生产管理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
[1]一、静宁县苹果产业基本现状(一)最适宜区优势生产基地规模居于全国先进行列2003年国家《苹果优势区域发展规划)公布,静宁县名列全国27个苹果最适宜区县和55个国家级苹果出口基地县之中。
按照《苹果优势区域发展规划》,即使在全国最好的苹果生产区域中,我们的产业规模也是占有很大优势的,主要是以仁大、李店为代表的静宁县苹果在全国范围内的基本定位。
(二)稳固占据全县最大的农业支柱地位自1923 年苹果引进我县以来,尤其是经过1986 年区划调整以后的快速膨胀,以苹果为主的果品产业逐渐成长为全县乃至全省的一个亮点,全县现有苹果70 多万亩,2009 年总产量30 万吨。
静宁苹果产业发展现状与思考

收 稿 日 期 :20190112 第 一 作 者 简 介 :谢 小 强 (1983- ),男 ,本 科 ,农 艺 师 ,主 要 从 事 果 业 技 术 推 广 工 作 。 电 话 13993371593;E-mial:747555274@qq.com
18
谢小强:静宁苹果产业发展现状与思考
关 键 词 :静 宁 ;苹 果 产 业 ;存 在 问 题 ;发 展 建 议 文 章 编 号 :1005345X(2019)04001803 中 图 分 类 号 :S661.1 文 献 标 识 码 :A
1 静宁县苹果产业现状
静宁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甘肃省 18个干旱县之一,也是农业部 划定 的 全 国 苹 果 优 势 产 区 之 一 。 近 年 来 ,县 委 、县 政 府 坚 持 把 发 展 苹 果 产 业 作 为 加 快 脱 贫 攻 坚 、推 进 乡 村 振 兴 、实 现 富 民 强 县 的重要举措,举全 县 之 力,集 全 县 之 智,坚 定 不 移 发 展壮大苹果产 业。 截 止 目 前,全 县 果 园 总 面 积 稳 定 到 6.67 万 hm2,占 耕 地 面 积 的 68.6%,户 均 7066.7m2,人均1560m2,为全国苹果规模种 植 第 一县。2018年,挂 果 园 面 积 达 到 4.3 万 hm2,产 量 76万t,产值35.5 亿 元,农 民 人 均 果 品 纯 收 入 达 到 5500 元 。
静宁苹果的发展现状及营销策略

静宁苹果的发展现状及营销策略静宁苹果是中国的一种名优苹果,因其果实色泽鲜艳,口感酸甜适中,而备受消费者喜爱。
以下将从静宁苹果的发展现状及营销策略两方面,对其进行详细分析。
一、静宁苹果的发展现状1.品种特点:静宁苹果是中国的一种名优苹果,其果实大形饱满,外观鲜亮美丽,果皮光洁透亮,呈现出红色或斑纹状。
同时,静宁苹果具有鲜香郁甜的口感,果肉脆嫩多汁,糖酸适中。
2.产地优势:静宁苹果主要产地位于甘肃省天水市。
该地区盛产苹果,土壤肥沃,气候适宜,阳光充足,有利于苹果的生长和发育。
同时,当地政府也加大了对苹果产业的支持力度,为静宁苹果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3.品牌建设:静宁苹果以其独特的品质特点,积极推进品牌建设。
通过加强品牌形象的宣传和推广,提高消费者对静宁苹果的品牌认知度和忠诚度。
此外,静宁苹果也积极参加各大农产品展会,扩大知名度。
4.生产规模扩大:随着对静宁苹果的认可度和需求的提高,种植面积逐年扩大。
同时,为了保证静宁苹果的质量,生产主体加大了科技投入,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设备,提高了产量和品质。
5.市场供求情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食品需求的增加,消费者对静宁苹果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市场空间较大,但也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
因此,静宁苹果需要加强自身的竞争优势,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认知度。
二、静宁苹果的营销策略1.品牌建设:通过加强品牌形象的宣传和推广,提高消费者对静宁苹果的品牌认知度。
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宣传手段,如电视、广播、户外广告、网络等,将静宁苹果的优势和特点传递给消费者。
2.市场调研:通过市场调研,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喜好。
根据市场调研结果,进行产品品种的选择和生产规模的调整,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3.加强营销网络建设:建立起完善的营销网络,扩大市场渠道覆盖。
通过与大型超市、社区店、电商平台等合作,增加产品的销售渠道和销售量。
4.优化产品包装:静宁苹果的包装要简洁大方,突出产品特点和品牌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自然资源的利用
学生:宋亚鹏
学号:2012081037
班级:12城规
苹果资源的利用
我是平凉市静宁县的,我所在的区域要说自然资源,我觉得就只能是苹果的生产。
所以,当人们发现苹果的经济效益之后,苹果产业是静宁农村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快的产业,已成为静宁三农的一个支柱产业,。
因此,静宁苹果产业直接关系到我县的发展。
对此,我所在区域的所有的农用土地都栽上了苹果树,产量现在确实比以前好多了,可近年苹果销售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一是由于苹果收购价格近几年逐渐走高,影响的部分市场的销售量,给后期苹果的销售带来的压力;二是高价位导致了销售量的降低,使库存数量增多,给经销商带来了潜在风险;三是部分客商提前抢购苹果,致使一些未成熟的苹果进入市场,损害了苹果的声誉,也给后期的大量成熟苹果的销售带来不利因素。
一、静宁苹果产业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结构问题
目前,静宁苹果种植及生产主要以农民家庭栽培为主,有知识的青壮年农民都外出打工,而经营土地的农民都是老弱病残和留守妇女,他们粗放地经营着土地。
果农人口众多,而平均农户种植面积为2 亩。
果农既是生产者,也是经营者,而农民一般知识水平低,果园规模小,生产资源不足。
果园技术管理不规范,导致生产的苹果质量一致
难以保障,也难以让科学技术形成规模效应。
特别是苹果采收时期,农户急于将苹果出售,而在对市场信息不了解情况下,往往出现价格混乱,竞争无序,大部分苹果只能以散装或简易装的形式出售,经济效益低。
静宁苹果产业龙头企业少,占市场份额不大,行业内企业数量不多且规模小,未能发挥辐射及主导市场地位。
由于产业内组织松散,货源分散往往导致交易成本高、品质差,难以实现苹果采后的分级、清洗、打蜡、包装、保鲜等商品化处理。
(二)、果品结构不平衡、单产低、优果率低的问题静宁苹果的品种结构存在三大问题,一是主栽品种比较单一,并且比较落后,红富士栽培面积接近总栽培面积的三分之二;二是品种结构搭配不尽合理,早中熟品种相对较少。
致使成熟期过于集中,苹果采后市场销售压力大;三是鲜食品中,适用于加工的品种很少,另一方面,随着苹果优质果率的提高,对加工企业原料来源的稳定性将会面临巨大危机。
其主要原因是静宁各苹果产区是欠发达地区,经济相对落后,资金投入不足,生产基础薄弱。
主要表现在生产领域,一是根据果树专家反映,静宁省果园有机肥料投入不足,有机质含量普遍偏低;另外,静宁省果园多半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自然降水偏少,没有灌溉设施及条件,这些都是直接导致优果率低和单产低的主要
原因。
(三)、苹果产业专业人力资源缺乏,发展后劲不足静宁县从事苹果产业的人员素质普遍较低。
一是苹果种植者一般居住在偏僻乡间,与外界接触沟通机会相对比较少,思想受传统作务技术影响较大,不易接触新事物;另外,种植者文化层次不高,根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苹果种植者以初中以下学历为主,约占种植者,其中初中占,文盲或半文盲占劳动力。
而高中及以上学历占,在从事苹果种植的群体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不足。
而且现在农村专设的果农培训机构几乎为零,果农的信息技术主要来源于媒体;二是果业技术培训人才短缺,果树技术、信息来源单一。
同时,办公资金不足,设施简陋缺乏基本办公自动化条件,技术、信息来源主要靠省、市的文件传达。
亦缺少出国参观学习的机会,接受再培训机会太少,直接导致专业技术前瞻性技术信息缺乏。
另外,从事苹果产业人员后继人才较少。
苹果产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因此,苹果产业人力资源发展存在后劲不足,同时缺乏果业方面专业人才培养机制。
以及苹果产业的信息化基本设施系统未能充分发出预警通报,不能抵御天然灾害,对抗干早、冻害和雹灾等抗风险能力低。
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静宁县苹果产业的长远发展。
二、静宁苹果产业发展对策
(一)、推广引进新优苹果品种,调整品种结构
静宁苹果产业应重视苹果良种科研,加强引进新优苹果品种以迎合及满足消费者对不同口味,风格苹果之个性化需求。
另外,加快种苗产业化之工程建设,与农业科研中心等共同研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苹果,以加强竞争力。
(二)、重视农业信息技术之应用及加强与苹果生产及市场销售体系的连接
县政府应大力扶持苹果产业内龙头企业、科研中心和地方技术站推行及应用农业信息技术。
同时,静宁苹果产业要加快农业信息化包括管理信息化,服务网络化,农作数字化、智能化和精确化,管理信息化和服务网络化贯穿了产前、产中、产后。
如产前主要为生产规划和准备生产资料,产中主要体现在种植,产后主要体现在加工,流通和农副产品销售方面。
理信息化方面,无论是前期的资源配置和优化、中期生产的数字化、智能化和精准化上,部可以因为管理的高效和准确,而带来标准生产和规范管理。
还可利用服务网络,让市场和销售也变得可以预见,使静宁苹果品牌的认知度和销售渠道得到广泛的拓宽。
(三)、重点建设现代物流基础设施,促进静宁苹果流通现代化
目前,静宁省苹果产业在传统的物流运作方式下,产
业内的企业各自经营物流,没有形成经济规模,造成采购成本高、人员和运力利用率低。
而发展现代协同物流通过集中采购,集中运输,集中储存,集中管理等专业化,规模化服务,可以有效地令产业内企业降低采购成本,极大地提高人员和车轮,仓库等物流设备和设施的利用率,从而减少企业物流支出,提高经济效益。
特别在一些交通不便但苹果资源丰富的边远山区,地区,增加公路建设的投入,改善交通条件。
又例如在各苹果主产地及集散中心,培植一批加工型农业龙头企业,建设水果仓储中心或水果配送中心等。
加快建设苹果产业供应链内各个环节在产前,产中,产后,消费等领域物流设施。
另外,通过产业内企业的产业化与资本化集采后处理,远输和贮藏于一体,除配有采后处理,分级和包装的机械外还应配备冷藏运输,气调库等设备来加强苹果采后保鲜能力,调节及延长静宁苹果之销售时间及开拓更广宽的市场。
(四)、完善生产标准化、食品安全和农残等标准
就静宁苹果产业规模来看,开拓国内外市场,扩大出口贸易是目前静宁苹果产业发展的方向和出路。
要面对国际市场,静宁苹果要有一套完善可与国际食品安全与质量检疫监测体系和农残标准的体系。
(五)、利用环保概念,为静宁苹果产业创造新价值
加强在环保理念上的应用,宣传及推广产业内的农户、协会、企业和政府职能部门协力营造静宁苹果产业是重视环保,从生产过程到销售环节都兼顾环保概念,以此来争取客户和消费者的感知和心理价值,利用绿色果品生产基地生产食品安全的有机苹果及以环保概念作产业的价值创新。
增强竞争力,提高盈利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