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妙招
高中语文文言文通用学习方法技巧

高中语文文言文通用学习方法技巧学好语文,可以让我们拥有更强的表达能力,同时,也能让一个人通过说话的方式,展现更高的品位和更好的修养。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中语文文言文通用学习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高中语文文言文背诵小方法背诵时应遵循的原则化“长”为“短”。
即要把篇幅长的文章或段落分成几个短小的部分来背。
这样一来,每次背的内容少了,速度加快了,“成功感”就来了,比一次背诵全文、全段要容易多了。
当然,最后一定要把几个部分连起来背熟。
读懂文意。
很多做父母的喜欢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教他们背“唐诗”,但小孩子往往要经过大人的多次反复的强化才能记住。
为什么?因为他们对诗的意义是浑然不知的。
从我自己背文言文的经验来看,我以为最重要的是要先深入把握文意。
我之所以在上完一篇文章后能很快背下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备课的时候,我已经对文章中的每一字、词、句的用法、意义,对文章的写作思路、结构、主旨等已经有了深入的了解,这些东西已经深深印入我的脑中,再背起来就能很快从大脑中“放”出来了。
抢记,多次巩固。
人总是有惰性的,尤其是在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时。
所以,明确背诵任务后,要限定自己在最短的时间里背出,不能拖拉,越拖就会越厌烦。
一个段落要一次“搞定”,抢记,不妨试试“三分钟抢记”。
当然,抢记的东西忘得快,过后要多次巩固,经常进行抢记训练,也是对记忆力的一种锻炼。
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学习方法认真领会原文把词放入句中去理解,把句放入篇中去理解,不要望文生义。
比如《桃花源记》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的“绝境”就不能望文生义地理解为现代汉语的“没有出路的境地”。
因为从全文看,那里是“世外桃源”,不存在生活无着落的问题,因此,“绝境”应是“与世隔绝的地方”。
翻译时要落实好关键词语。
如翻译《狼》中的“其一犬坐于前”,关键是弄清“犬”在句中是名词作状语,翻译成“像狗一样”,才能正确翻译出这个句子。
关键词语落实了,句子翻译就比较顺利。
浅谈高中语文文言文课堂教学策略

浅谈高中语文文言文课堂教学策略一、注重基础知识的系统化教学文言文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包含了丰富的基础知识,如词汇、句法、文体等。
语文老师在教学文言文时,应该注重对基础知识的系统化教学,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基础。
这一点在高中阶段尤为重要,因为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一定数量的文言文知识,需要在高中进一步加深和巩固这些知识。
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设计系统化的基础知识讲解课,通过讲解、示范和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夯实文言文基础,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
二、多种教学手段的灵活运用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讲解、分析、演练、练习等,灵活组合,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在讲解古文时可以采用韵律型的方式进行,以增加学生对于古文的韵味感受;在分析古文结构和意义时,可以利用现代语言和逻辑的方式进行,以增强学生对古文内涵的理解。
还可以通过课堂朗读、对对唱、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的灵活运用,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注重语境贯通的教学文言文有其特殊的语言特点,其中古文词汇、句法结构等往往与现代语言有较大差异,因此学生在学习古文时常常会出现语境理解困难的情况。
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语境贯通的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古文的意思和内涵。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对古文原文的解读,分析古文的上下文、逻辑以及含义,帮助学生理解古文的语境和意义。
也可以通过补充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加深学生对古文语境的理解。
通过注重语境贯通的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对古文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学习文言文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
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出问题和疑惑,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其对古文的研究兴趣。
还可以设置一些自主学习任务和项目,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资料收集、写作等方式,深入了解古文,提高对古文的认识和理解。
高中语文教案(文言文)

高中语文教案(文言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词汇。
(2)能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文章,把握文章的大意和细节。
(3)能够分析和欣赏文言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分析文言文文章,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2)通过翻译和解读文言文,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通过讨论和写作,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3)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观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文言文基础知识(1)文言文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词汇。
(3)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方法。
2. 第二章:文言文阅读与理解(1)阅读和理解《庄子·逍遥游》一文,分析文章的主题和结构。
(2)通过翻译和解读《史记·孔子世家》中的一段记载,理解孔子的思想和教育理念。
3. 第三章:文言文修辞手法欣赏(1)介绍文言文中的常见修辞手法,如比喻、比拟、借代等。
(2)分析和欣赏《唐诗三百首》中的经典诗句,感受文言文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4. 第四章:文言文写作技巧(1)学习文言文的写作技巧,如开头、结尾、转折等。
(2)进行文言文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5. 第五章:文言文与文化传承(1)了解文言文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
(2)通过阅读和研究不同的文言文作品,了解中国古代的历史、哲学、文学等方面的知识。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传授文言文的基础知识和阅读理解技巧。
2. 阅读法:学生通过阅读和分析文言文文章,培养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3. 翻译法:学生通过翻译和解读文言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4. 讨论法: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和分享,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5. 写作法:学生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方法探讨

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方法探讨高中语文课程中,文言文教学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考考试中的一大重点。
由于文言文的古老性、难懂性以及与现代生活的脱节,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并不高,教学效果也时常受到质疑。
本文将对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方法进行探讨,以期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效果。
一、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对文言文学习兴趣不高的原因之一在于文言文的古老性。
传统的文言文学习方式注重对文言文的“诵读、默写、翻译”,这使得学生很难感受到文言文的魅力和生命力。
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1.选文的选择文言文教学应该注重选取一些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经典篇目,从而使学生能够在阅读中感受到文言文的魅力。
比如选取《论语》、《史记》等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经典篇目,或者以生活中的现象引导学生阅读文言文,这样更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师生互动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进行交流、讨论等方式,开展师生互动。
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可以在与教师的互动中更好地理解文言文,从而增加学习兴趣。
教师也可以通过举一反三的方式,将文言文中的思想理念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更能够产生共鸣。
3.多媒体辅助在教学中,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来展示与讲解文言文。
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方式,将文言文的背景、作者的生平、作品的影响等信息展现给学生,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提高教学效果提高文言文教学效果是提高学习兴趣的基础,只有教学效果好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可能持续增长。
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文言文教学效果:1.针对性辅导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对于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进行个别辅导,多加指导;而对于一些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进行更深入的探讨,以便拓展他们的知识面。
2.写作训练文言文教学除了注重对文言文的阅读之外,还可以进行写作训练。
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方法

浅谈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方法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中语文的教学难点。
然而,在我们大谈教学改革的今天,文言文教学还是万变不离其宗,换汤不换药。
部分教师依旧是手拿教参大讲特讲,照本宣科,学生也只能紧跟速度,龙飞凤舞地记。
教师教的一塌糊涂,学生学得一头雾水。
这样严重地抹杀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何言“欣赏、品味、理解”,又何谈丰富文学素养。
因此,教好文言文是亟待解决而又棘手的问题,笔者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转变观念文言文教学基本上是文学教学,在教学时应侧重于欣赏。
体味文中之情,想象文中之景,感悟文中之道,品味文中之雅。
以往很多教师只是着眼于字、词、句的解释和翻译,一讲到底,采取“填鸭式”教学。
这种方法,学生只会止步不前。
所以,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全面学习课文内容,正确评价作品,即在掌握字面意义的基础上,理解思想内容,学习表现形式,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熏陶,学到语言表达技巧,提高阅读和写作运用能力。
二、重视诵读1、朗读是言志传神、负载思想的一种语言表达艺术,是文学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再创作。
师生声情并茂的朗读,必然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对文言文作品中的内容进行想象和再创造。
古人所谓的“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2、正音这是诵读的基础。
文言文中大量的字词、读音跟白话没有大的区别。
有些文言字词,原来是读古音的,现在这种古音已消失完全可以按照今音来读,且学生有许多的工具书可供使用。
看起来语音这一关,在学习文言文时似乎不那么重要,但事实上,我们不能忽视正音。
首先,文言文中常有一些生僻字,有的字典里甚至不录入,学生无法搞清它的读音,这就需要正音。
还有一些学生,尚未养成使用工具书的好习惯,若教师也忽略正音这一步,极易在这个问题上使学生形成漏洞。
因此,正音成为必要的一环。
其次,文言文中还有一些通假字。
这些字是与另一些字相通的,这里用这个字实际上就是另一个字,因此,应当读另一个字的音。
高中文言文教学策略探讨

高中文言文教学策略探讨高中文言文教学对学生的古代文化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些探讨高中文言文教学策略的建议:1.注重文言文素养的培养:鼓励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本语法、词汇和句式结构,提升他们对古文的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
2.文言文与现代文结合:结合古代文言文与现代语言的对比,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特点和价值,并将其应用到现代语言表达中。
例如,引导学生观察与现代词语相似的古代词汇,帮助他们理解词义和语境。
3.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导读、问题引导、小组讨论等方式主动思考和探索文言文的含义和背后的思想。
鼓励学生多角度解读文言文,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4.应用性教学:将文言文与当代社会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理解古代的思想、道德、规范以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通过让学生探究古代文化与现代社会的联系,提升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和学习动机。
5.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资源、音频、视频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知文言文的语境、声调和韵律。
通过多媒体的展示,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和参与度。
6.文言文创意写作:引导学生模仿古代文言文的写作风格,让他们通过创作来理解和运用古代文言文的特点。
鼓励学生编写小说、诗歌、演讲稿等,扩展他们的文言文表达能力。
7.评价方式多样化:除了传统的文言文阅读和抒情训练,还可以借鉴辩论赛、写作比赛等方式,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运用能力和表达能力。
关键是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和学习动力,以及培养他们的古代文化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个体差异,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帮助每个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提高对文言文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策略分析

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策略分析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作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难点。
在教学实践中调查发现,很多学生对于高中文言文教学缺乏足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明显不足,对教学效果造成很大影响。
为了有效提高高中语文文言文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结合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实际,提出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希望能为同仁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
标签:高中;语文教学;文言文;有效性;策略一、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性(一)新课标的要求在高考语文试卷当中,文言文题量占比较大,成为影响学生拿高分的主要因素。
由于文言文在高考语文试卷当中通常都是一些大题出现,文言文學习水平较高的学生,一般不会出现丢分现象,但是文言文学习水平较低的学生,常常在文言文上失分较大,所以基于高考这一层面,加强文言文教学越发凸显出其重要性。
同时,在新课标背景下,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有效弥补学生文言文学习这一短板,提高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二)中华民族千年文明的积淀文言文是古人在长期生活实践当中积累的文化盛宴,更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其中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与人生哲理,所以学好文言文,不但可以让学生对我国历史发展进程有一个更加充分的了解,掌握历史文化,形成高尚的情操。
同时对增强学生文化素养以及思想素质也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言文中潜藏着文化信息非常的丰富,让学生学好文言文,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对提高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传承我国传统文化也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难点文言文作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难点所在,然而有的老师却没有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走出,依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老师讲、学生听,缺少有效的指导,再加上高中阶段学生学习负担较重,导致教学效益不明显,严重影响到学生对高中语文文言文的深入学习,更影响到学生的综合素养的提升与发展。
三、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有效性的内涵中文作为我们国人的母语,文言文是中华文明中非常特殊的一种载体,其已经成为当今人群了解古人思想情感和思想价值观的主要途径。
高中文言文小技巧教案模板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技巧,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重点:1. 文言文断句技巧2. 文言文实词解释技巧3. 文言文虚词理解技巧教学难点:1. 如何在阅读文言文时正确断句2. 如何理解文言文中常见实词和虚词的意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回顾已学过的文言文知识,引导学生谈谈在学习文言文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 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高中文言文小技巧。
二、文言文断句技巧1. 讲解文言文断句的规则和方法,如:名词、动词、介词等。
2.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断句技巧。
3. 学生练习,教师点评。
三、文言文实词解释技巧1. 讲解文言文实词的词性和用法,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
2. 分析文言文中常见实词的词义和用法,如:名词的活用、动词的使动等。
3. 学生练习,教师点评。
四、文言文虚词理解技巧1. 讲解文言文虚词的种类和用法,如:介词、连词、助词等。
2. 分析文言文中常见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如:介词的省略、连词的连接等。
3. 学生练习,教师点评。
第二课时一、复习1.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巩固文言文小技巧。
2. 学生练习,教师点评。
二、案例分析1. 选择一篇文言文,让学生运用所学技巧进行阅读和分析。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教师点评。
三、拓展延伸1. 介绍一些学习文言文的辅助工具和资源,如:字典、词典、网站等。
2. 鼓励学生课后自主阅读文言文,提高阅读能力。
四、总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文言文小技巧的重要性。
2.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讲解文言文小技巧,提高了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技巧。
3.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技巧解决实际问题。
4. 鼓励学生课后自主阅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妙招
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使我发明,一味的死记硬
背往往是劳而无功。随着考试制度的改革,文言文试题始终在考试中占有一定的比重,而且
越来越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查。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普通高级中学《语
文教学大纲》(实验修订本)也明确要求“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懂得词句的含义和作
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同时以附录的形式列出了高中三年要求背诵的古诗
文70篇(首);而高中五本教科书(人教版试验修订本·必修)所选编的56篇文言文近三分
之二要求全文背诵,其余三分之一也要求背诵其中部分段落。这就说明我们在文言文教学过
程中一定要重视经典名篇和课文的诵读和背诵指导,让学生在一定方法的指导下,熟读或背
诵一定数量的文言篇目,加深对文言文的文意懂得,培养语言感知、直觉、积累、顿悟能力,
从而逐步掌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培养独立阅读和鉴赏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基于这个因素我
在文言文教学中一直都非常重视读这个环节。学生刚刚接触一篇新的文言文,往往会因为生
僻字过多、读不准节奏、看不懂文意而头疼。这时教师要读给学生听。先读译文,让学生懂
得文章的大体内容;再读课文,让学生听清字音及节奏。教师在读课文时,一定要做到口齿
清楚、节奏准确,也可采用录音范读。范读完后,学生已经懂得了生字的读音,划分了节奏。
这时,教师可以再领读,让学生再来感知节奏。这样经过了范读和领读之后,令学生头疼的
生僻字及节奏均已解决了,学生就会乐于去读,而反复读后,老师讲解时学生就容易懂得了。
我在教学中一般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的:
1、 结合正音读准字音
读准确,是诵读的起码要求。文言课文中有大量的生僻字、通假字、破读字、古音字(如
古人名、古地名、古官职名、古器物名称)等,如不首先解决这些字词的语音问题,那就根
本谈不上诵读。因此,一篇文言文,我们可以先从试读中发明他们读字读音中出现的问题,
然后一一板书纠正;并由老师再范读一遍全文。
2、结合辨词析句读清句读
诵读要以所学材料的初步懂得为基础,而懂得的前提则是读清句读。句读也就是断句,
句读知与不知,直接影响着词义句意的懂得。只有读清了句读,才有可能弄懂文章的词句结
构和语言意义;反过来也才能读得更准确、更清楚。同时通过反复诵读,利用文言构词造句
的特点以及语音停顿、逻辑重音、语气声调等诵读要诀来深化词义句意的懂得辨析。
3、结合层次疏理读通思路
学习文言文只有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层次,才能很好地懂得全文的内容;而疏理文
章层次也是一种重要的文言阅读能力,要提高这种能力,除了要学习一些文言文行文的篇章
知识之外,更重要的则是诵读,从语气和语意中去探寻文章内容的走向和作者行文的匠心,
把握文章的脉络。
4、结合文意懂得读出感情
语言作为文章思想感情的载体,声读出来总是带有语气的,词语的色彩、句子的构造、
修辞伎俩的运用、行文节奏的起伏、感情气势的跌宕,都和文章的内容、语气的表达密切相
关;而诵读正是对文章作品的思想感情“原汁原味”地声韵表达,是把“写在纸上的语言变成
活的语气”。我们可以通过诵读来体察文章的语气,懂得文意,进而来揣摩、体会字面之后
的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5、结合语言鉴赏读出特色
文言文的一些语言规律,如音韵的铿锵、语调的抑扬、语言的含蓄、句式的整散等,
大都是宜于“意会”而不宜于“言传”的。而意会既不能只靠眼睛看,也无法从老师的精分细析
中获得太多的领悟,最终还是反复吟诵,在吟诵中去琢磨、去感知、去体察、去心领神会。
学生对课文进行了整体感知之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分析,以达到融会贯通。
首先要分析词义、句意;其次要懂得篇意,结合课文内容,分清层次;最后还要归纳写作特
点。分析的过程,教师切忌包办。凡是学生在课下注释或课前提示中能找到的,教师不讲;
凡是学生能够运用已经具备的知识能力来解决的,教师适时提醒,及时鼓励;凡是经过奌拨
学生可以心领神会的,教师要及时启发指导。经过了分析,学生不仅巩固了旧知识,学到了
新知识,而且加强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注重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学习每一篇文言文,译都是难点。在读与分析的基础上,学生可以结合课下注释,运用已有
的文言文知识,对课文进行翻译。在翻译这一环节中教师的作用就是巡回指导,对译文有困
难的学生,及时启发诱导。教师切忌对学生要求过死,只要学生译文符合文意,字句有些出
入也不必修改订正,教师要提倡、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这样的翻译,学生可以任意发
挥,长此以往,才能真正学到译文的本事,切实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学习文言文,有许多知识需要强化记忆。在经历了“读、析、译”三步之后,学生对整篇文言
文的内容懂得了,在此基础上进行记忆,也就容易多了。学生背诵时,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
采用科学的方法,如抓题眼、找名句、看句式、分段背、分句背等,背诵时要读准节奏,注
意语调、语速,切忌唱书式的背诵,在背诵的同时要注意懂得文言文遣词造句的妙处。第一
遍肯定难得完整地背诵出来,但不要紧,边背边翻书,边检查自己容易忘却的地方,这样反
复一两次就不会有多大问题了。
教会学生积累知识的方法。“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知识积累是能力提高的基础,有
方案地进行积累,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古汉语的语言材料和知识,使之形成系统,而且也能
转化为能力,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我们要求每位学生都准备一个笔记本,建立“文言知识
库”,有方案、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整理。如每册课本后的“常用实词表”和单元知识短
文里要求掌握的实词、虚词,人人必须整理,但对每课词语的整理积累不能局限于该篇,要
回顾、翻查从前学过的意义和用法,并随着新课的学习去丰富,即做到纵向积累和横向积累
相结合。此外,进行积累不是机械地照搬照抄,而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联系、归类、比
较。例如在一次复习课上,教师列出这样一系列词——之、至、致、往、如、造、诣,让学
生比较异同。经过讨论,学生将这些词归为“到”的系列词,教师接着启发学生回忆、整理出
其他的系列词,结果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一下子整理了不少。有:“走 ”系列词——步、趋、
行、走、奔;“洗”系列词——沐、浴、盥、浣、涤;官吏升降系列词——除、拜、擢、拔、
迁、贬、谪、黜、左迁。通过比较归类,学生提高了在文言文 阅读中的词语辨析能力,让
课文这个“例子”真正起到了“举一反三”的作用,体现了学会 积累带来的极大益处。
鼓励学生质疑。我国宋代教育家张载说:“学则须疑,学贵善疑。”传授文学作品,极易见仁
见智,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于学 生提出的很有个性的意见,只
要言之有理,就不妄加否定,而是从精神上予以肯定。如我在教《愚公移山》时,有些学生
对愚公的做法提出了疑问。他们认为愚公的做法是行不通的,愚公确实是“愚”。对于学生的
见解,我先是给予鼓励和肯定,然后从学习这篇文章的目的来谈了教师的看法,这篇文章主
要是要求我们学习愚公不怕困难的精神。孩子们在学习这篇文章时思路很开阔。在字词的懂
得上同样需要质疑。如我在讲《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其中有一句“散入珠帘湿罗幕”,文
中的“散”究竟读哪种音,孩子们提出了疑问,我鼓励他们自己去查《古汉语词典》,终于找
到了正确的读音。所以学生的质疑问难精神一旦被肯定,便会勇于表现自我,积极参与到学
习活动中来。
总之,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通过改革教法、加强
学法指导等手段,着力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努力使文言文教学走出低效的怪圈,实现素质
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