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基层医院院感知识培训考试试卷答案

2016年基层医院院感知识培训考试试卷答案
2016年基层医院院感知识培训考试试卷答案

院感知识培训考试试卷答案

科室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

1、外源性医院感染的病原体来自(病人体外),内源性医院感染的病原体来自(病人自身的常局菌或暂居菌)。

2、外源性医院感染的传播过程由三个环节组成:(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3、我国医院感染常见发生部位为(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和(手术部位)。

4、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接触传播)(飞沫传播)和(空气传播)。

5、医院感染根据病原体的来源不同可分为(外源性)感染和(内源性)感染。

6、医院感染中,无明显潜伏期的感染,规定病人入院(48)小时以后发生的感染属于医院感染。

7、医院感染中,有明显潜伏期的感染,规定病人入院时算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属于医院感染。

8、医院感染病原体的特点主要有:(机会致病菌为主)、(多为多重耐药菌株)及(主要侵犯抵抗力低下的患者)。

9、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根据其检测范围可分为(全院综合性)监测和(目标性)监测。

10、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医疗废物属于(感染)性废物。

二、单选题

1、下列选项不是外源性医院感染的感染源的为( B )

A病人B病人自身的常居菌C污染的医疗器械D病原菌携带者E污染的血液制品2、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的是( D )

A患者住院次日早晨尿常规检查显示,WBC 30个/高倍镜视野

B患儿住院48小时内出现麻疹

C皮肤黏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

D手术后30天以内发生,切口局部红、肿、热、痛、并可见化脓性分泌物

E手术缝线通过处有轻微炎症

3、下列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的是( A )

A住院期间急性胆囊炎发作B患者住院一周后出现无症状菌尿症

C病人肌内注射后出现注射部位明显肿胀、疼痛、穿刺有脓性分泌物

D患者在拔牙后出现化脓性牙龈炎

E因肺炎链球菌肺炎住院治疗,治疗期间痰培养又发现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征象

4、诊断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E )

A临床表现为假膜性肠炎和腹泻B可由艰难梭菌引起C与应用抗菌药物有关

D大便涂片有菌群失调或培养出有意义的优势菌群E与使用免疫抑制剂有关

5、下列哪项不是常见的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部位( B )

A泌尿道感染B胃肠道感染C外科手术部位感染

D医院获得性肺炎E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6、关于微生物标本采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避免常居菌群污染B在感染急性期C使用抗生素后采集标本

D选择正确的采集部位E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检

7、发生医院感染暴发,临床应在多长时间内向感染管理科报告( E )

A12小时B24小时C48小时D72小时E立即

8、发生医院感染暴发时,应该由谁来确认(D)

A医生B护士C病区护士长D感染管理科组织相关专家E科主任

9、临床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根据以下因素制定,但不包括(E)A病原菌种类B患者感染部位C感染严重程度D抗菌药物特点E患者性别10、以下哪种病原体感染不是临床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指征(E)

A金黄色葡萄球菌B白色念珠菌C支原体D铜绿假单胞菌E流感病毒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内容

第一季度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内容 内容:消毒灭菌、手卫生与医疗废物管理 消毒和灭菌 消毒:指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杀灭或者消除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灭菌:杀灭或者消除传播媒介上的一切微生物,包括致病微生物和非致病微生物,也包括细菌芽胞和真菌孢子。医疗器械灭菌合格率100%。 五、各类环境细菌菌落总数卫生标准 环境类别 Ⅰ类: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病房 Ⅱ类:普通手术室、产房、婴儿室、早产儿室、供应室无菌区、重症监护病房 Ⅲ类: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区、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房和房间 Ⅳ类:传染病科及病房 母婴同室、早产儿室、婴儿室、新生儿及儿科病房的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上,不得检出沙门氏菌。 消毒灭菌合格的关键是方法剂量 基本程序 医院常用的消毒方法有2种 物理消毒法——热力紫外线远红外线电离辐射 化学消毒法——浸泡、擦拭喷洒、喷雾联合应用 化学消毒剂有4种:灭菌剂高效消毒剂中效消毒剂低效消毒剂 手的清洁与消毒是控制医院感染最重要、最简便的措施之一。 医务人员手卫生要求 卫生手消毒后医务人员手表面的菌落总数应≤10cfu/cm2。 外科手消毒后医务人员手表面的菌落总数应≤ 5cfu/cm2 什么时间洗手?直接接触病人前后;摘手套后(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不论是否戴手套,进行侵袭性操作前;接触体液或排泄物、粘膜、非完整皮肤或伤口敷料后;护理病人从污染部位移到清洁部位时;接触紧邻病人的物品后(包括医疗设备); 医疗废物的管理 医疗废物分五类 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黄色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锐器盒损伤性医疗废物。 关于依法加强对医疗废物规范处置的通知 一、按照医疗废物收集要求我院设置三种颜色的污物袋:黑色垃圾袋、黄色垃圾袋、红色垃圾袋;运送医疗废物工具应封闭符合防渗漏、防遗撒的要求。 二、医用未经污染垃圾(统一用黑色垃圾袋盛放) 如使用后的医用包装袋、纸盒、无污染的生活垃圾放入黑色塑料袋,每日由病区护工送到生活垃圾储存处,由环卫部门指定专人,运出集中处理,日产日清。

急救知识培训试题

安全应急急救知识培训考试 姓名:部门:得分: 一、判断:(共60分,每题4分) 1.急救成功的条件是:动作快,操作正确,任何延迟和误操作均可加重伤情并可能导致死 亡。() 2.人触电时,电对人体的伤害有电伤、电击两种。() 3.双人心肺复苏抢救时,胸外心脏按压速度为100次/分,按压与吹气比为30:2() 4.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救治前,不应放弃现场抢救。() 5.创伤急救的原则是先抢救,后固定,再搬运,并注意采取措施,防止伤情加重或污染。 () 6.外伤时,救护人员可直接用手接触伤口止血。() 7.在伤员急救过程中,如果医务人员有限,要分清主次,对危及生命的重大受伤首先处置, 一般小伤放在后面处理。() 8.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按压深度不能超过2厘米,否则会造成伤者肋骨骨折。() 9.皮肤烧伤后如有水泡,应及时将水泡刺破,以利于其恢复。() 10.发现骨折以后,必须迅速给以固定,以防止神经、血管和周围组织进一步损伤,如有出 血创伤,应止血后固定。() 11.施行口对口吹气时,救护者口唇要抱住伤员口唇,以免漏气。() 12.对烧伤人员的急救应迅速扑灭伤员身上的火,尽快脱离火源。() 13.骨折固定的范围应包括骨折远近的两个关节。() 14.安全电压指的就是36V电压。() 15.如事故发生在夜间,应设置临时照明灯,以便于抢救,避免意外事故,因此可延误切除 电源和进行急救的时间。() 二、单选题:(共40分,每题4分) 1.创伤急救,必须遵守的原则是对出血伤员应该() A、先搬运后止血 B、先止血后搬运 C、先送医院后处置 D、先搬运后送医院 2.()是救活触电者的首要因素。 A、请医生急救 B、送往医院 C、向上级部门汇报 D、时触电者快速脱离电源 3.对受伤人员进行急救的第一步应该是() A、观察伤者有无意识 B、对出血部位进行包扎 C、迅速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D、迅速进行人工呼吸 4.下列确认伤者有无意识的方法中,不宜采用的是() A、在伤者耳边呼叫 B、轻轻拍打伤者肩部 C、用力敲打伤者头部 D、轻摇伤者臂部 5.进行人工呼吸时,以下()表述错误的。 A、吹气时,要用手捏住伤者的鼻子 B、每次吹气之间有一定的间隙 C、伤者咬紧牙关就无法救治 6.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应用()放在按压位置。 A、手背面 B、手掌掌根部位

院感知识培训试题(带答案)

熊口管理区医院院感知识培训试题 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1、高度危险性用品是指进入(),或与破损的组织、皮肤、黏膜密切接触的器材和用品。 2、医院感染按其病原体的来源可分两类:(),()。 3、新上岗人员岗前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时,医务人员每年培训≥()学时。 4、接受清洁手术者,在术前()小时内或麻醉开始时给药。如果手术时间超过()小时,或失血量大( ),可手术中给予第2剂。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手术时间较短()的清洁手术,术前用药一次即可。 5、抗菌药物应遵循()的原则,配置后的抗菌药物应在()小时内输入使用。 6、一次性使用的碘类、酒精等消毒剂开启后注明开启日期,使用的时间≤()。 7、医疗废物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以及其他()的废物。 8、医疗废物分为()、()、()、()、()5类。 9、对烈性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表面,如霍乱、炭疽等可()含氯消毒剂作用30min消毒。 10、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用G-1型消毒剂浓度试纸测试使用中的过氧乙酸或含氯消毒剂浓

度应() A、每日监测 B、每周监测一次 C、每周监测二次 D、每月监测一次 2、床单位首选消毒方法为() A、日光曝晒 B、紫外线照射消毒 C、床单位臭氧消毒器消毒 D、甲醛薰蒸 3、置于无菌储槽中的棉球、纱布一经打开,使用时间最长不得超过多少小时?() A、2小时 B、4小时 C、8小时 D、24小时 4、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次序应为() A、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 B、感染伤口-隔离伤口-清洁伤口 C、清洁伤口-隔离伤口-感染伤口 D、隔离伤口-感染伤口-清洁伤口 5、手术器械、腹腔镜、膀胱镜、导尿管、口腔科牙钻、输液器械、输血器按医用物品的危险度应属于哪一类() A.高度危险用品 B.中度危险用品 C. 低危险用品 6、手术器械、腹腔镜、膀胱镜、导尿管、口腔科牙钻、输液器械、输血器选择哪一水平的消毒灭菌方法() A.灭菌 B.高水平消毒 C.中水平消毒 D.低水平消毒 7、启封抽吸的各种溶酶超过多少小时不得使用,最好采用小包装?() A、4小时 B、8小时 C、24小时 D、12小时 8、配制过氧乙酸原液,甲液和乙液的配制比例分别是() A、3:4 B、5:4 C、4:5 D、5:5

初级救护员培训考试题

镇江市红十字会初级救护员培训考试题单位名称: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每题分共60分) 1、中国红十字会是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她以发扬人道、 博爱、奉献精神,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促进人类和平进步事业为 宗旨。 2、现代救护是立足于现场的抢救。在外的环境下,由对伤病员实施有效的初步紧急措施以争取有利的救治时间,减少。 3、“第一目击者”是指在现场为突发伤者、危害疾病者提供救护的人。 4、救命的黄金时刻为分钟之内。 5、在实施心肺复苏时,通常用法打开气道,对成人打开气道时,要使与连线垂直于地面。 6、正常成人每分钟心跳60--100次,每分钟呼吸20次。 7、呼吸心跳停止后,脑细胞发生缺血、缺氧,超过 10 分钟,脑功能即不能恢复。 8、气道梗塞施以海氏手法时,腹部冲击的部位是病人腹部正中线的脐上方横指处;胸部冲击的部位是。 9、胸外心脏按压的部位,成人及儿童在;胸外按压次数为每分钟次,按压深度成人至少为厘米、婴儿大约为厘米。

10、单人心肺复苏时吹气与按压之比成人为。 11、心肺复苏ABC中,A为、B为、C为。 12、创伤救护包括、、和四项技术。 13、外伤出血的止血方法,主要有、和等。 14、大动脉出血时,其表现是、、。 15、出现骨折的伤病员一般表现特征为、、、和。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刀伤的急救处理时首先要拔出刺入体内的刀具。() 2、使用止血带者应记录上止血带时间,并每隔小时放松一次。() 3、成人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的部位为心前区。() 4、为避免损伤桡神经,上肢扎止血带的标准位置在上臂的上1/3。() 5、腹部开放性损伤后肠管外露,原则上要回纳肠管后再行包扎。() 6、口对口吹气时用力要适当,过度通气不必要,而且有害。() 7、胸外心脏按压时,按压与松开的时间相等,松开时手掌应抬起离开胸壁。() 8、按最新规定,非专业救护售货员在施行复苏时,按压与吹气之比,单人操作为15:2,双人操作为5:1。() 9、救护人员在对骨折伤员进行固定前,不应对断骨进行复位。() 10、肢体断离后,离体肢体应清洗干净后随伤病员一起转送。() 三、简答题:(共20分) 1、凡遇紧急情况,拨打120急救电话时需要着重告知对方哪些情况?(8分) 2、气道异物梗塞时伤病员有哪些表现?(6分) 3、骨折固定的目的是什么?(6分)

2016年基层医院院感知识培训考试试卷答案

院感知识培训考试试卷答案 科室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 1、外源性医院感染的病原体来自(病人体外),内源性医院感染的病原体来自(病人自身的常局菌或暂居菌)。 2、外源性医院感染的传播过程由三个环节组成:(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3、我国医院感染常见发生部位为(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和(手术部位)。 4、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接触传播)(飞沫传播)和(空气传播)。 5、医院感染根据病原体的来源不同可分为(外源性)感染和(内源性)感染。 6、医院感染中,无明显潜伏期的感染,规定病人入院(48)小时以后发生的感染属于医院感染。 7、医院感染中,有明显潜伏期的感染,规定病人入院时算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属于医院感染。 8、医院感染病原体的特点主要有:(机会致病菌为主)、(多为多重耐药菌株)及(主要侵犯抵抗力低下的患者)。 9、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根据其检测范围可分为(全院综合性)监测和(目标性)监测。 10、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医疗废物属于(感染)性废物。 二、单选题 1、下列选项不是外源性医院感染的感染源的为( B ) A病人B病人自身的常居菌C污染的医疗器械D病原菌携带者E污染的血液制品2、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的是( D ) A患者住院次日早晨尿常规检查显示,WBC 30个/高倍镜视野 B患儿住院48小时内出现麻疹 C皮肤黏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 D手术后30天以内发生,切口局部红、肿、热、痛、并可见化脓性分泌物 E手术缝线通过处有轻微炎症 3、下列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的是( A ) A住院期间急性胆囊炎发作B患者住院一周后出现无症状菌尿症 C病人肌内注射后出现注射部位明显肿胀、疼痛、穿刺有脓性分泌物 D患者在拔牙后出现化脓性牙龈炎 E因肺炎链球菌肺炎住院治疗,治疗期间痰培养又发现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征象 4、诊断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E ) A临床表现为假膜性肠炎和腹泻B可由艰难梭菌引起C与应用抗菌药物有关 D大便涂片有菌群失调或培养出有意义的优势菌群E与使用免疫抑制剂有关 5、下列哪项不是常见的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部位( B ) A泌尿道感染B胃肠道感染C外科手术部位感染 D医院获得性肺炎E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6、关于微生物标本采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避免常居菌群污染B在感染急性期C使用抗生素后采集标本 D选择正确的采集部位E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检 7、发生医院感染暴发,临床应在多长时间内向感染管理科报告( E ) A12小时B24小时C48小时D72小时E立即 8、发生医院感染暴发时,应该由谁来确认(D)

医疗急救知识培训考试题(答案)

医疗急救知识培训考试题 姓名:入职日期:部门: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报警时要讲清楚单位名称、具体地址、报警人姓名、联系电话。 2.急救原则是先救命、后制伤。 3.发生火灾后首先切断火源,查清楚着火材料、火势等情况后,立即拨打报警电话; 4.人员中暑后,要将中暑者移至阴凉、通风处所休息,并采取饮水、冲洗等降温措施后,送至医院救治。 5.心肺复苏就是通过胸外按压、口对口吹气使猝死的病人恢复心跳、呼吸。 6.判断呼吸手段包括:看、听、感觉。 7.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为 30:2 ; 8.常用包扎物品包括清洁布料、毛巾、衣服。 二、判断题(每空2分,共30分) 1、当看到有人触电时马上用手去拉触电者。(×) 2、触电者在高处时,使其脱离电源时要防止高空坠落。(√) 3、灭火后,要安排专人认真检查余烬,防止复燃。(√) 4、发生职业危害事故后,要立即将受伤人员送至医院救治。(×) 5、患者昏迷无意识时,禁止摇动患者头部,防止损伤颈椎。(√) 6、常见创伤类型包括钝器伤和锐器伤。(√) 7、机械伤害主要是由工程机械导致的损伤。(√) 8、伤害事故多与违章操作有关。(√) 9、止血带使用时间越长越好。(×) 10、一般情况下,伤员转运多采用平卧位。(√) 三、选择题(每空2分,共20分) 1、急救步骤是( A )。 ①止血、②包扎、③固定、④搬运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2、特种设备事故处置要点包括( D )。 A、切断电源、排空压力 B、救治伤员 C、对周围设备防护处理后复救 D、以上都正确

3、发现人员触电,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是( B )。 A.呼叫救护人员 B.切断电源或使伤者脱离电源 C.进行人工呼吸 4.医疗急救电话是( A ) A.120 B.119 C.110 5.当发现受伤者呼吸停止,但心脏还在跳动时,我们应该采取下列哪种急救方法( B ) A.胸外心脏挤压法 B.口对口人工呼吸法 C.紧急止血法 6.现场急救的流程包括是( D ) A.现场急救 B.转运 C、医院救治 D、以上都正确 7.常见止血方法包括( F ) A.直接按压止血法 B.加压包扎止血法 C.填塞法 D.加垫屈肢止血法 E、止血带止血法 F、以上都正确 8.烫伤患者紧急治疗方法包括( F ) 。 A.冲 B.脱 C.泡 D、盖 E、送 F、以上都正确 9.中暑的症状包括以下( D ) A.先兆中暑 B.轻症中暑 C.重症中暑 D.以上都正确 10.中暑患者可以使用下列哪种物品治疗( A ) A.藿香正气水 B.碘伏 C.云南白药 D.香油 四、简答题(25分) 1、简述心肺复苏步骤。(5分) 1)检查及畅通呼吸道,取出口内异物,清楚分泌物; 2)一只手推前额使头部尽量后仰,另一只手将下巴向上方抬起; 3)用压住额头的手以拇指食指捏住患者鼻孔,张口罩紧患者口唇吹气,同时观察患者胸廓是否起伏; 4)胸外心脏按压时,按压胸部正中央,双肩前倾,腰挺直,用整个上半身的重量垂直下压,双手掌根重叠, 手指互扣翘起,以掌根按压,胳膊肘不能打弯; 5)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为30:2; 2、简述常见发生伤害事故的部位(至少5处)。(10分)

院感知识培训试题及答案

牟平区中医医院2013年院感知识培训试题 一、单项选择(共10题每题2分) 1、在有效期内使用的手消毒剂,易挥发的醇类产品开瓶后的使用期不超过() A 10天 B 20天 C 30天 D 40天 E 60天 2、在有效期内使用的手消毒剂,不易挥发的产品开瓶后的使用期不超过() A 10天 B 20天 C 30天 D 60天 E 90天 3、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卫疾控发2013-28号文件通知,将人感染H7N9禽流感纳入法定()传染病管理 A、甲类传染病 B、乙类传染病 C、丙类传染病 D、丁类传染病 4、对收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的病房() A 随便进行清洁和消毒 B 不用使用专用的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 C 应当使用专用的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 D 没必要使用专用的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 5、医务人员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前后、接触患者体液或者分泌物后、摘掉手套后、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后以及从患者的污染部位转到清洁部位实施操作时() A 不用实施手卫生 B 都应当实施手卫生 C 没必要实施手卫生 D 以上都不对 6、导尿管置管后哪项做法不正确() A妥善固定尿管,避免打折、弯曲 B保持引流管密闭,搬运活动时夹闭引流管 C及时清空集尿袋中尿液 D应常规使用含抗菌药物的溶液进行膀胱冲洗 7、为预防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如在紧急状态下置管,若不能保证有效的无菌原则,应当在()小时内尽早拔除导管。 A12 B24 C48 D36 8、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后更换置管穿刺点敷料的时间为() A无菌纱布1—2次/周 B无菌纱布1次/天 C无菌透明敷料1—2次/周 D无菌纱布2次/天 9、下列哪项不是引起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主要环节() A 医务人员的手卫生 B 按无菌操作配置输注的药液 C 置管所用敷料必须达到灭菌要求 D 植入导管后应频繁更换导管

2016年急救知识培训考试试卷答案

急救知识试题 一 单项选择题:( 题) 成人心肺复苏时打开气道的最常用方式为:? ?? 仰头举颏法; ? 双手推举下颌法; ? 托颏法; ? 环状软骨压迫法 ? 抢救伤员时,应 ? ??先救命,后治伤 ?先治伤,后救命 ?先帮轻伤员 ?后救重伤员 搬运昏迷或有窒息危险的伤员时,应采用的方式。 ??俯卧 ?仰卧 ?侧卧 ?侧俯卧 抢救失血伤员时,应先进行 ??观察 ?包扎 ?止血 ?询问 ? 对无骨端外露骨折伤员的肢体,用夹板或木棍、树枝等固定时应 ? ??超过伤口上、下关节 ?超过伤口下关节 ?超过伤口上关节 ?不得超过伤口上、下关节 ?颈总动脉压迫止血法常用于伤员动脉大出血而采用其他止血方法无效时使用 ? ??颈部 ?面部 ?肋部 ?颞部 伤员上肢或小腿出血,且没有骨折和关节损伤时,可采用止血。 ??止血带止血法 ?加压包扎止血法 ?屈肢加垫止血法 ?压迫止血法 包扎止血法不能用的物品是 ??绷带 ?三角巾 ?止血带 ?麻绳 止血带止血是用弹性的橡皮管、橡皮带,上肢结扎于伤员上臂上处, ? ??三分之一 ?二分之一 ?三分之二 ?四分之三 ? 抢救脊柱骨折的伤员时,应

?? 采取保暖措施 ?用软板担架运送 ?用三角巾固定 ?扶持伤者移动 二 多选题:( 题) .心肺复苏(简称 ??)术是针对呼吸、心搏骤停所采取的急救措施,人体通过肺的呼吸与外界进行氧气交换,然后通过心脏收缩跳动将富含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血液挤压到血管输往全身以维持脑和全身各脏器的正常功能。心肺复苏包括阶段: ?.初级生命支持 原始生命支持 高级生命支持命 持续生命支持 ?长期生命支持 答案 ????? ?心肺复苏中的初级生命支持?简称 ???又叫现场急救或初级复苏处理 是指专业或非专业人员进行的徒手抢救 包括的步骤: ? 开放气道 人工呼吸 胸外心脏按压 电除颤 ? 气管插管术 答案:??? 当重大疾病或伤情发生时,重伤患者往往危在旦夕,抢救者需迅速作出意识和呼吸是否存在的判断,判断意识可用拍打其肩部和呼喊其姓名;判断呼吸则采用:?.看 眼睛看其胸廓有无起伏 听 侧耳听其有无呼吸的声音 感觉 面部感觉病人有无呼吸气流 拳击胸前区 ? 使劲摇晃头部答案 ??? 胸外心脏按压的部位 ? 胸骨体中下三分之一交界处 胸骨体中上三分之一交界处 两乳头连线与胸骨相交点下一横指处 剑突上 到 横指处 ?? 剑突处 答案 ??? ?遇有溺水者首先要尽快使其脱离水面 迅速清除口腔呼吸道异物 设法使其尽快倒出腹腔或胸腔积水 倒出积水方法包括 ? 膝顶法 肩顶法 抱腹法 倒立法 ??平卧法

院感基础知识培训试题附答案

医院感染管理基础知识培训试题科室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分数________ 一、选择题(每空2分) 1、____________是医疗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A后勤管理 B财务管理 C感染控制 D人事管理 2、医疗卫生机构对注射后医疗废物正确处理率______。 A 50% B 70% C 90% D100% 3、安全注射应符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射后的废弃物不对______________造成危害的注射。 A对接受注射者无危害; B对医务工作者无危害; C环境和他人 D 对其他患者无危害; 4、医院工作人员在_______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A医院内 B医院外 C其他场所 D科室 5、对于无明确潜伏期的疾病,发生在入院后_____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A 2小时 B 12小时 C 24小时 D 48小时 6、正确填写感染病例报告卡,散发病例_____内报院感科。 A 2小时 B 12小时 C 24小时 D 48小时 7、严禁在_______区域进行注射准备等工作。 A 清洁区 B 非清洁区 C无菌区 D洁净区 8、七部洗手口诀___________。 A内、外 B 夹、弓 C 大、立、腕 D以上都是

9、多剂量用药时,必须做到____________使用。 A 一人一针一次 B 一人二针一次 C 二人一针一次D一人一针二次 10、皮肤消毒后应_________后再进行注射。 A 10分钟 B 完全待干 C 立即 D 5分钟 11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放置时间超过___小时后不得使用。 A 0.5小时 B 1小时 C 2小时 D 3小时 12、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超过______不得使用。 A 2小时 B 12小时 C 24小时 D 36小时 13、药品疑有污染或保存不当时应立即_____。 A 继续使用 B 停止使用 C 扔掉 D 观察使用 14、非一次性使用的碘酒、酒精瓶,容器应每周更换_______并进行灭菌。 A 1次 B 2次 C 3次 D 4次 15、启封后一次性小包装的瓶装碘酒、酒精有效期为_____。 A 7天 B 14天 C 15天 D 30天 16、锐器盒到达______时及时封闭。 A 1/2 B 2/4 C 1/3 D 3/4 二、填空题(每空2分) 17、职业暴露的预防最基本措施是_____。 18、医务人员特别需要防范的一大类感染性疾病是_______。 19、意外针刺伤的现场处理方法为_______、 ________、

医务人员院内感染知识培训

岗前培训资料 医院感染与医院感染管理 医院感染的定义 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第一节职业风险与防护 预防血源性感染,对医务人员,我们很落后,理念太落伍,基础太薄弱,行动太滞后。 1.1 标准预防的三个基本概念 1.1.1 隔离对象:将所有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视为有传染性,需要隔离。 1.1.2 防护:实施双向防护,防止疾病双向传播。 1.1.3 隔离措施:根据传播途径建立接触、空气、飞沫隔离措施。其重点是洗手和洗手的时机。 1.2 标准预防措施 1.2.1 洗手: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后可能污染时,脱手套后,要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毒剂洗手。 1.2.2 手套:当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及破损的皮肤黏膜时应戴手套;手套可以防止医务人员把自身手上的菌群转移给病人的可能性;手套可以预防医务人员变成传染微生物时的媒介,即防止医务人员将从病人 或环境中污染的病原在人群中传播。在两个病人之间一定要更换手套;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1.2.3 面罩、护目镜和口罩:戴口罩及护目镜也可以减少病人的体

液、血液、分泌物等液体的传染性物质飞溅到医护人员的眼睛、口腔及鼻腔粘膜。 1.2.4 隔离衣:穿隔离衣为防止被传染性的血液、分泌物、渗出物、飞溅的水和大量的传染性材料污染时才使用。脱去隔离衣后应立即洗手,以避免污染其他病人和环境。 1.2.5 可重复使用的设备:用过的可重复使用的设备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为防止皮肤黏膜暴露危险和污染衣服或将微生物在病人和环境中传播,应确保在下一个病人使用之前清洁干净和适当地消毒灭菌,一 次性使用的部件应弃之。 1.2.6 环境控制:保证医院有适当的El常清洁标准和卫生处理程序,在彻底清洁的基础上,适当地消毒床单、设备和环境的表面(床栏杆、床单位设备、轮椅、洗脸池、门把手)等,并保证该程序的落实。 1.2.7 被服:触摸、传送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被服时,在某种意义上为防止皮肤黏膜暴露和污染衣服,应避免扰动,以防微生物污染其他病人和环境。 1.2.8 职业健康安全是标准预防保护医护人员重要措施,其包括以下内容。 (1)若要人为去除针头时,应借助其他器械设备,避免双手直接接触针头,并有准备、有计划地保护针套或去除针头。(2)用后的针头及尖锐物品应弃于耐刺之硬壳防水容器内,且该容器应放在方便使用的地方。(3)在需要使用口对口呼吸的区域内应备有可代替口对口复苏的设备(简易呼吸器),并应将复苏的设备装袋清洁备用。 1.2.9 隔离室(病人的安置)。将可能污染环境的病人安置在专用的房间有助于维持适当的卫生或环境的控制,但是专用房间无效时,应与感染控制专业人员协商病人的安置地方或做出其他的选择。 2、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实施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飞沫隔离

急救知识培训考试题

急救知识培训考试题(答案) 部门: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每小题分,共30分) 1.基本生命支持的ABCD,有(A). A.开放气道——维持呼吸——维持循环——电击除颤 B.电击除颤维持呼吸维持循环开放气道 C.开放气道维持循环维持呼吸电击除颤 D.开放气道电击除颤维持循环维持呼吸 2.过敏性休克临床表现为(C). A.猝然发生B.有休克表现C.两个都是 3.过敏相关的症状:在休克出现之前或同时出现的有(D). A皮肤粘膜表现循环衰竭表现B呼吸道梗阻症状其它症状C意识方面的改变其它症状 D皮肤粘膜表现呼吸道梗阻症状循环衰竭表现意识方面的改变其它症状 4.护理工作应注意的问题是(D). A沟通问题B服务态度C技术精湛 D沟通问题服务态度技术精湛胆大心细要自信自我保护意识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分,共30分) 1中毒救治中注意事项中,在抢救急性中毒患者时,发生(3)人以上成批中毒应及时向上级医师及有关领导报告,涉及法律问题应向有关公安部门汇报。 2中毒救治中,凡经充分而积极抢救,中毒患者的重要生命体征明确消失,神志完全消失伴瞳孔散大,对光反射、心跳、呼吸停止,心电图显示无电生理活动(即呈一直线状态)时,方可考虑(终止)抢救。 3常用于一般的伤口出血。注意应将裹伤的无菌面贴向伤口,包扎要松紧适度,是什么方(压迫包扎法). 4在肘、膝等侧加垫,屈曲肢体,再用三角巾等缚紧固定,可控制关节远侧流血。适用于四肢出血,但已有或有骨关节损伤者禁用。是什么方法(加垫屈肢法). 5用于肌肉、骨端等渗血。先用1—2层大的无菌纱布铺盖伤口,以纱布条、绷带等其充填其中,外面加压包扎。此法的缺点是止血不够彻底,且增加感染机会。是什么方法(填塞法). 6能有效的制止四肢出血。但用后可能引起或加重肢端坏死、急性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因此主要用于暂不能用其他方法控制的出血。使用止血带的注意事项:必须作出显著标志(如红色布条),注明和计算时间,优先后送伤员。连续阻断血流时间一般不得超过1小时,勿用绳索、电线等缚扎;用橡胶管(带)时应先在缚扎处垫上1-2层布。还可用帆布带或其他结实的布带,。止血带位置应接近伤口(减少缺血组织范围)。但上臂止血带不应缚在中1/3 处,以免损伤桡神经。是什么方法(止血带法).

院感知识培训

院感知识培训 什么是院感? 指任何人在医院活动期间由于遭受病原体侵袭而引起的诊断明确的感染或疾病均称为医院感染. 院感研究对象: 包括住院患者、医务人员、门诊急诊患者、陪同人员、探视人员及其他医院流动人员。 但以上人员除住院患者,其他人员在医院内停留时间相对短暂,常常难以确定其感染是否来自于医院,所以院感的对象主要为住院患者。 院感概念: 目前院感的概念通常引用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中的定义。 定义:是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医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而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经开始或入院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 根据病原体来源不同,可将院感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 1内源性、又称自身感染:病原体来自患者自身菌群。即寄居在患者体内的正常菌群或条件致病菌,当人的免疫力功能受损,健康状态不佳或抵抗力下降时才会发生感染。 2外源性、又称交叉感染:病原体来自患者体外即由院内其他人或环境传播给患者引起的感染。院感危险因素: 个体抵抗力下降,免疫功能受损: a.3岁以下的小儿自身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60岁以上的老人脏器功能衰退,防御功能低下抵御力下降,女性特殊生理状况如:月经期、哺乳期.个体比较敏感,抵抗力下降. b.病理因素:患者本身对病原微生物抵抗力降低如:恶性肿瘤、血液病、放疗化疗的应用. 院感危险因素: 1侵入性诊疗操作,破坏皮肤黏膜屏障:如器官移植、血液透析、中心静脉插管和脑室引流等。2抗生素滥用:如无适应症的预防性用药、术前用药时间过早等,均易致耐药菌诛增加,菌群失调。 3医院管理机制不完善:医院建筑步局不合理、卫生设施不良、消毒灭菌存在缺陷。 院感传播途径: 定义:指在医院感染的病原体从病原体排至其在新的易感者体内繁殖所经历的全部过程。 1、接触传播:是医院感染的最常见传播方式之一。分为直接传播(病人或医务人员直接与感染源接触而获得)间接传播(病原体污染了医疗设备和用具通过接触这些物品所造成的传播) 院感传播途径: 2、空气传播:悬浮在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微粒以空气为媒介,而进行的传播(如患者咳漱、打喷嚏)。 3、消化道传播:各种原因导致医院水源或食物被病原微生物污染(如甲肝、感染性腹泻) 4、注射、输液、输血传播:通过污染的药液、血制品、注射或输血器械等途径传播感染(输液、输血中发热反应,输血导致的丙肝等) 清洁、消毒、灭菌.是预防和控制院感的重要措施。 清洁是指用清水、清洗剂、机械去污等物理方法清除物体表面的污垢、尘埃和有机物。适用于:地面、墙壁、医疗护理用具等物体表面处理。适去除和减少微生物,也是物品消毒灭菌的前期步骤。 消毒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消除或杀灭芽孢以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 灭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灭全部微生物,包括致病和非致病微生物,也包括细菌芽孢和真菌孢子。 常用物理消毒灭菌

院前急救知识培训题及答案

院前急救知识培训试题及答案 姓名_________科室_________得分________ 一、多选题(可以一个答案或多个答案) 1、院前对外伤患者主要有哪些急救步骤?() A、止血 B、消毒 C、包扎 D、固定 E、搬运 2、使用止血带的注意事项为:() A、压扎部位 B、放置衬垫 C、松紧度 D、时间 E、止痛 3、在心跳骤停抢救生命的黄金时间段为:() A、1分钟 B、3分钟 C、4分钟 D、8分钟 E、10分钟 4、有效胸外心脏按压要求(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 A、力度 B、速度 C、胸壁弹回 D、按压不中断 E、按压人可轮换 5、人工心脏按压时,按压/通气(次数)比例:() A、10/1 B、15/1 C、30/1 D、15/2 E、30/2 6、导致昏厥的原因:() A、心源性 B、脑源性 C、反射性 D、排尿性 E、其它原因 7、呼吸困难的发病原因有:() A、呼吸系统病 B、心脏病 C、中毒 D、血液病 E、神经精神因素 8、气管异物判断() A、憋气咳嗽 B、大声呼叫 C、呼吸困难 D、缺氧症状 E、高热 9、烫伤与烧伤应急要点() A、隔断热源 B、清水冲洗伤口 C、涂抹牙膏 D、遮盖伤处 E、立即送医院 10、心肺复苏有效指征为:() A、面色、口唇由苍白、青紫变红润 B、眼球活动 C、手足抽动 D、呻呤 E、恢复自主呼吸及脉搏搏动 二、填空题 1、外伤患者上臂外伤大出血应扎在_____1/3处,前臂或手大出血应扎 在_____1/3处,不能扎在上臂的中/3处,因该处神经走行贴近肱骨,易被损伤。下肢外伤大出血应扎在_____1/3交界处。 2、在烧伤患者的面积计算中,正常成人的单手掌面积为体表面积的___%。 3、成年人的血容量是______毫升。 4、动脉出血血_____色,静脉出血血______色。 5、常用的现场止血术有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直接压迫止血法,适用于较小伤口的出血,用无菌纱布直接压迫伤口 处,压迫时间约_____min。

2016年院感知识培训试题及答案

永安中心卫生院 2016年院感知识培训试题 姓名:成绩: 一、单项选择(共10题每题2分) 1、在有效期内使用的手消毒剂,易挥发的醇类产品开瓶后的使用期不超过() A 10天 B 20天 C 30天 D 40天 E 60天 2、在有效期内使用的手消毒剂,不易挥发的产品开瓶后的使用期不超过() A 10天 B 20天 C 30天 D 60天 E 90天 3、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卫疾控发2013-28号文件通知,将人感染H7N9禽流感纳入法定()传染病管理 A、甲类传染病 B、乙类传染病 C、丙类传染病 D、丁类传染病 4、对收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的病房() A 随便进行清洁和消毒 B 不用使用专用的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 C 应当使用专用的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 D 没必要使用专用的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 5、医务人员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前后、接触患者体液或者分泌物后、摘掉手套后、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后以及从患者的污染部位转到清洁部位实施操作时() A 不用实施手卫生 B 都应当实施手卫生 C 没必要实施手卫生 D 以上都不对 6、导尿管置管后哪项做法不正确() A妥善固定尿管,避免打折、弯曲 B保持引流管密闭,搬运活动时夹闭引流管 C及时清空集尿袋中尿液 D应常规使用含抗菌药物的溶液进行膀胱冲洗 7、为预防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如在紧急状态下置管,若不能保证有效的无菌原则,应当在()小时内尽早拔除导管。 A12 B24 C48 D36 8、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后更换置管穿刺点敷料的时间为() A无菌纱布1—2次/周 B无菌纱布1次/天 C无菌透明敷料1—2次/周 D无菌纱布2次/天 9、下列哪项不是引起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主要环节() A 医务人员的手卫生 B 按无菌操作配置输注的药液 C 置管所用敷料必须达到灭菌要求 D 植入导管后应频繁更换导管 10、中心静脉置管时应选择合格的操作用物,下列不正确的是()

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培训作业

血流感染的诊断,不一定要求有菌血症血液培养阳性的证据。没有细菌学证据的菌血症,称为( ) A临床菌血症 第( 2 )题 影响导管相关感染的因素不包括( ) A季节因素 第( 3 )题 ( )是两种微生物共同生长中一方受益,一方不受影响,如厌氧菌与兼性厌氧菌之间的关系 A栖生 第( 4 )题 无植入物手术后( )天内、有植入物(如人工心脏瓣膜、人造血管、机械心脏、人工关节等)术后1年内发生的与手术有关并涉及切口深部软组织(深筋膜和肌肉)的感染。 A30 第( 5 )题 蜂窝织炎是皮下、筋膜下或深部疏松结缔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致病菌主要为( ) A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第( 6 )题 UTI感染上行性感染,主要见于( ) A留置导尿管及尿路侵入性操作 第( 7 )题 中心静脉置管前,采用0. 5%碘伏消毒穿刺部位皮肤,自穿刺点由( )方式消毒,消毒范围应当符合置管要求:由内向外同心圆方式消毒。 第( 8 )题 导管相关感染的致病菌来源最常见( ) A皮肤插管部位及导管接头 B其他感染灶的血行性播散 C静脉输液的污染 D置管操作者 第( 9 )题 气性坏疽病人所有使用后的器械处理按( )的原则执行 A消毒-清洗-再消毒 第( 10 )题 关于褥疮预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 A减少局部受压:经常翻身,每3小时更换一次卧位,可采用一些防压用具,如气垫床等,并做好皮肤交接 第( 11 )题 下尿路感染主要( ) A为膀胱炎 第( 12 )题 疖的病原菌主要为( ) A金黄色葡萄球菌 第( 13 )题 适用于雾化吸入的抗生素应具备下列条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对致病菌有抗菌作用,局部易吸收 B刺激性小

急救知识培训试题

安全应急急救知识培训考试 姓名: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___ 一、判断:(共60分,每题4分) 1.急救成功的条件是:动作快,操作正确,任何延迟和误操作均可加重伤情并可能导致死 亡。() 2.人触电时,电对人体的伤害有电伤、电击两种。() 3.双人心肺复苏抢救时,胸外心脏按压速度为100次/分,按压与吹气比为30:2() 4.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救治前,不应放弃现场抢救。() 5.创伤急救的原则是先抢救,后固定,再搬运,并注意采取措施,防止伤情加重或污染。 () 6.外伤时,救护人员可直接用手接触伤口止血。() 7.在伤员急救过程中,如果医务人员有限,要分清主次,对危及生命的重大受伤首先处置, 一般小伤放在后面处理。() 8.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按压深度不能超过2厘米,否则会造成伤者肋骨骨折。() 9.皮肤烧伤后如有水泡,应及时将水泡刺破,以利于其恢复。() 10.发现骨折以后,必须迅速给以固定,以防止神经、血管和周围组织进一步损伤,如有出 血创伤,应止血后固定。() 11.施行口对口吹气时,救护者口唇要抱住伤员口唇,以免漏气。() 12.对烧伤人员的急救应迅速扑灭伤员身上的火,尽快脱离火源。() 13.骨折固定的范围应包括骨折远近的两个关节。() 14.安全电压指的就是36V电压。() 15.如事故发生在夜间,应设置临时照明灯,以便于抢救,避免意外事故,因此可延误切除 电源和进行急救的时间。() 单选题:(共40分,每题4 分) 1.创伤急救,必须遵守的原则是对出血伤员应该() A、先搬运后止血 C、先送医院后处置 D 院 2.()是救活触电者的首要因素。 A、请医生急救 B C、向上级部门汇报 D 3.对受伤人员进行急救的第一步应该是() A、观察伤者有无意识 B C、迅速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D 4.下列确认伤者有无意识的方法中,不宜采用的是( A、在伤者耳边呼叫 B C、用力敲打伤者头部 D 5.进行人工呼吸时,以下()表 B、先止血后搬运 、先搬运后送医 、送往医院 、时触电者快速脱离电源 、对出血部位进行包扎 、迅速进行人工呼吸 、轻轻拍打伤者肩部 、轻摇伤者臂部 、每次吹气之间有一定的间

应急急救知识试题及答案

2015年应急急救知识培训试卷部门:姓名:得分: 一、判断题:(共40分,每题1分) 1、急救成功的条件是:动作快,操作正确,任何延迟和误操作均可加重伤情,并可能导致死亡。(√) 2、人触电时,电对人体的伤害有电伤、电击两种。(√) 3、双人抢救时,按压速度为60次/分,按压与吹气比为5:1。(√) 4、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救治前,不应放弃现场抢救。(√) 5、只有医生有权力做出伤员死亡的诊断。(√) 6、创伤急救的原则是先抢救,后固定,再搬运,并注意采取措施,防止伤情加重或污染。(√) 7、外伤时,救护人员可直接用手接触伤口止血。(×) 8、伤口出血呈喷射壮或鲜红血液涌出时,可用手指压迫出血点上方(近心端)止血。(√) 9、可以用电线、铁丝、细绳等作止血带用。(×) 10、耳鼻有液体流出时,可用棉花堵塞。(×) 11、未经医务人员同意,灼伤部位不宜敷搽任何东西和药物。(√) 12、人工抬起低处重物时,腿应站直与上身成一定角度。(×) 13、救护人可以用双手缠上围巾拉住触电的衣服,把触电人拉开带电体。(×) 14、在选用止血方法时,不管是大出血,还是一般出血都应首先选用压止。(√) 15、煤气中毒是二氧化碳中毒,如不及时抢救,可导致人员死亡。(×) 16、身上着火后,应迅速用灭火器灭火。(×) 17、身上着火被熄灭后,应马上把粘在皮肤上的衣物脱下来。(×) 18、在伤员急救过程中,如果医务人员有限,要分清主次,对危及生命的重大受伤首先处置,一般小伤放在后面处理。(√) 19、要尽量避免在现场对其进行急救,而应及时去医院救治。(×) 20、进行心脏按摩时,按压深度不能超过2厘米,否则会造成伤者肋骨骨折。(×) 21、皮肤烧伤后如有水泡,应及时将水泡刺破,以利于其恢复(×) 22、长期困在黑暗中的人员,在救出重见光明前,应用灯光照射检查其双眼视力,以免失明。(×)

院感知识培训考试题

医院感染基本知识试题 一、填空题 1、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也属于医院感染。 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2、无明确潜 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3、有 4、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亦属于医院感染。张病床以上500张病床、5、按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要求,100张病床以上、100—500,1%的医院,医院感染率应分别低于7%,8%,10%;一类切口部位感染率分别低于。0.5%,0.5% 65%以下。、医院感染漏报率应低于20%,医院对抗感染药物的使用率力争控制在6经考试合格后方可时间不得少于3学时,7、新上岗人员医院感染知识 的岗前培训,上岗。、手术室、产房、婴儿室、早产儿室、保护性隔离病房、供应室无菌区、重症监护83,其物体表面细菌总数为病房的环境类别为Ⅱ类,其空气细菌总数为≤200CFU/M2,并不得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5CFU/CM5CFU/CM2,其医务人员手细菌数 及铜绿假单胞菌。4小时,如手术时间超过9、预防手术感染部位使用抗生素的最佳给药时间是术前1 3天。小时,可再加用一次,手术后用药一般不超过、提倡使用或更改抗菌药物应采集标本作病原学检查,力求做到有样必采,住院病人10有样可采送检率力争达到60%以上。《医 疗废物分类目录》卫生部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定了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11、,文献印发给各省、直辖市卫生局、环境保护局……,请号)2003(卫医发〔〕287遵照执行。应当建立、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理单位,规定,12、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健全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制,其法定代表人为第一责任人,切实履行职责,防止因医疗废物导致传染性传播和环境污染事故。我院具体管理科室总务科;责任人总务科院感办。指派专人, 监督检查科室)病理性)感染性废物(213、按《医疗废 物管理条例》其医疗废物种类可分为五类(1)化学性废物并依次注明每一种医疗废物5)药物性废物(废物(3)损伤性废物(4 )23)“病理性废物”黄色(“感染性废物”黄色(1 的包装物,容器标记及颜色() 4“锐器”黄色()。)5“药物性废物”褐色(“化学性废物”黄色 、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规定,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应当依照14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规定,执行 理制度。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应当对医疗废物进行登记,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