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汤加减治疗小儿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柴胡桂枝汤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柴 胡桂 枝 汤 加 减治 疗 功 能性 消 化 不 良疗 效 观 察
娄朝 陋
( 河南科技 大学 第一 附属 医院 , 河 南洛 阳 4 7 1 0 0 0 )
d o 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2 — 2 6 6 X. 2 0 1 3 . 3 2 . 0 2 9
在 1 % 以上 J 。近 年 来 , 随着生 活方式 的改变 , F D
发病 率呈 不断 上升趋 势 。单纯 西药 治疗 常不 能取 得
满意 效果 , 近年 来我 们运 用柴 胡桂 枝汤 加减 调治 F D
讨论 : F D一般认 为 与长 期 的劳 累过度 及 精神 刺 激有 着密 切 的关 系 , 它 是一 种 胃动 力 障碍性 疾病 , 无 器质 性 病 变 , 其 具 体 发 病 机 制 至 今 尚 未 完 全 清 楚 I 4 J 。F D病 理 生 理 学 基 础 目前 认 为 是 上 消 化 道 动力 障碍 , 同时 相关研 究 发 现 F D患 者 焦 虑 、 抑郁 积
纳 。肝 之疏 泄 功能 正常 则脾 、 胃功能 正常 ; 如 肝疏 泄 失 常则 食 积 内停 , 久 之脾 胃功能 受损 , 脾 之失 健运 则 水 谷 不化 , 逆而 上 泛使 胃失 和 降 。因此 , 在F D治 疗
上 中医应 健脾 和 胃、 疏 肝理 气 。 。 。
方法 : 观察 组 给予 柴 胡 桂 枝 汤 加减 治 疗 。药 物
F D辨证病 位在肝 、 胆、 脾、 胃, 四者都 在 中焦 。中
焦包括 脾 、 胃的各种 运化功 能 , 能 消化 、 吸收并 化生 血
名医董廷瑶采用加味桂枝汤治疗小儿厌食症

名医董廷瑶采用加味桂枝汤治疗小儿厌食症名医董廷瑶采用加味桂枝汤进行治疗,介绍如下:
方剂名称:加味桂枝汤
组成:桂枝3克,白芍6克,生姜2片,红枣3枚,清甘草3克。
功能:调和营卫,促醒胃气。
主治:腠虚汗多,纳呆厌食。
用法:本方量少味不苦,每剂煎一次,约小半碗,分二次温服,患儿喜饮。
加减运用:见有不同的兼证,须加味处理。
如舌红花剥,阴液不足者,加养胃生津之品,玉竹、百合、石斛、麦冬、生扁豆、生地等斟酌选入;鼻衄加白茅花、藕节;便秘加生首乌以润之,切忌泻剂;寝汗淋漓者,加麻黄根、糯稻根以止汗;舌淡阳虚,可入附子;虚寒腹痛,倍芍药加饴糖等等。
至于新邪感袭,须辨其轻重而别作化裁。
体会:目前流行的小儿厌食症,是由于家长对独生子女的溺爱,加上喂养不当,漫进滋补,久之脾胃生化机能失常。
有的父母还要强喂、打骂,更造成小儿精神紧张,营养紊乱,出现形体更弱,腠虚汗多,面色不华症状。
经仔细观察,发现患儿大多舌净苔少,腹软无积,大便坚硬,容易感冒发热。
凡此种种,都因食养不当,营养过剩之故。
此症既无积可消,又胃不受补。
从中医“脾胃主一身之营卫,营卫主一身之气血。
”的理论考虑,分析此病是由脾胃不和而影响营卫失调,需采用鼓舞营卫的方法来振奋胃气,于是投以桂技场加味治疗,数剂后营卫和,胃纳开,疗效满意。
在长期实践观察中,验明此方实为一个体质改善剂、强壮剂、神经安定剂,或里虚里寒、中焦化源不足、潜在虚质的一贴调节剂。
尤在泾说;“此汤外证得之,能解肌去邪气,内证得之,能补虚调阴阳。
” 此方能调和营卫,促醒胃气,使之思食,故称此为“倒治法”。
加减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分析

加减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加减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00例),选择时间为2018.2.22-2019.2.23,通过动态化随机分组的方式将选择例数分为2组,50例/组。
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加减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对比2组临床效果、症状评分。
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为96.00%(48/50)、症状评分(胃脘胀痛不适:1.54±0.25分、脘腹胀痛:1.44±0.58分、嗳气反酸:1.46±0.76分、食后腹胀:1.52±0.34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加减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运用以及推广。
关键词:加减柴胡桂枝干姜汤;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分析功能性消化不良疾病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胃肠道疾病,发病率较高,临床表现一般以烧灼感、饭后饱胀感、疼痛、嗳气等为主[1],对患者的生活以及工作会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可能还会影响患者身心健康。
此次研究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选择不同方式进行治疗,见下文:1.资料和方法1.1资料选择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00例),选择时间为2018.2.22-2019.2.23,通过动态化随机分组的方式将选择例数分为2组,50例/组。
疾病患者均知情同意签署同意书,符合伦理委员会要求,纳排如下:A:符合临床症状且临床诊断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疾病。
B:西医诊断临床表现以烧灼感、饭后饱胀感、疼痛、嗳气为主,中医诊断临床表现以口苦、口干、腹满肠鸣、嗳气纳呆、苔黄、胃脘嘈杂不适、胃脘痞满等。
C:之前给予胃肠促动力药物治疗效果欠佳者。
D:排除存在严重消化性溃疡、出血、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
E:排除存在心、肝等严重疾病者。
F:排除临床资料不全者。
观察组:男性与女性占比为30:20,年龄平均为(42.36±3.87)岁;对照组:男性与女性占比为33:17,年龄平均为(43.58±4.25)岁。
柴胡桂枝汤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研究

柴胡桂枝汤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研究摘要】目的:探究柴胡桂枝汤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治疗效果。
方法:从2011 年到2013 年间来我院就诊的FD 病人中随机抽选100 例,按照完全随机原则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0 例,研究组病人给予柴胡桂枝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病人给予吗叮啉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疗效。
结果:研究组病人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病人的有效率76.0%,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
结论:柴胡桂枝汤对FD 病人的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柴胡桂枝汤加减;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研究【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7-0149-01FD 也叫非器质性消化不良,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综合征,发病率高达20%~40%[1],且不断上升,在中医属“胃脘痛”、“痞满”的范畴,其认为病因关键是脾失健运、胃失和降、肝气郁结,病人表现为腹胀、腹痛、饱腹感、恶心、呕吐等,患病轻者仅感觉不适症状,重者则严重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质量。
以往都是选择单纯的西药治疗,但效果不显著,经常是治标不治本,常复发,给病人带来身心困扰,而中药治疗能够显著提高疗效,改善胃肠症状,促进病人康复。
本篇研究通过对100 例FD 病人的对比治疗,探究柴胡桂枝汤用于FD 的治疗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篇研究从2011 年到2013 年间来我院就诊的FD 病人中随机抽选100 例,其中包括男性病人59 例和女性病人41例,年龄在22 岁到67 岁之间,平均45.5±3.7 岁。
所有病人都有腹胀、腹痛、饱腹感、恶心、呕吐等症状,境内镜检查没有发现器质性病变,排除其他疾病,符合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断标准。
现将100 例病人按照完全随机原则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0 例,其中研究组有男性病人30 例和女性病人20 例,平均年龄45.7±3.4岁,对照组有男性病人29 例和女性病人21 例,平均年龄45.2±3.8岁。
桂枝汤的组成与功效作用、加减

桂枝汤的组成与功效作用、加减【组成用量】桂枝、白芍、生姜各10g,甘草6g,大枣5枚。
【服用方法】水煎温服,服后饮用少量热粥或开水、盖被,取微汗为度。
若不汗,更服依前法。
【功效作用】方中桂枝辛温,解肌发表,温经散寒;芍药苦平,调和血脉,敛阴缓急,生姜味辛,解表散寒,大枣味甘。
调中和里。
全方共奏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之功效。
主要用于治疗外感风邪表虚证,亦可用于治疗病后、产后因营卫不和而引起的多种病证。
本方具有调整汗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抑制感冒病毒等作用。
【辨治病证】中医临床运用以发热,自汗,苔白滑,脉缓为其汤证之要点。
本方适用于治疗各种感冒、发热、自汗、虚性便秘、腹痛、频发性室性早搏、面神经麻痹、过敏性紫癜、过敏性鼻炎、皮肤病、偏头痛、偏瘫、无脉症、妊娠恶阻、梦交、奔豚、冻疮、支气管哮喘、坐骨神经痛、落枕、冠心病心绞痛、心房颜动、心神经官能症、不寐、郁症、弥漫性食管痉挛、胃脘痛、肠道激惹综合征、半身无汗、遗精、小便后恶寒、暑疟、猩红热、僵人综合征、荨麻疹、猪肉过敏症、皮肤瘙痒症、湿疹、痛经、经迟、经期呕吐、经期头痛,经期身痛、经期瘙痒、妊娠子肿、产后腹痛、产后自汗、产后眩晕、产后拘挛、小儿厌食症、小儿疝气、眼肌麻痹、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春季卡他性结膜炎、神经性耳聋、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慢性溃疡、神经衰弱、小儿地图舌、鼻衄、产后发热、嗜睡、胫骨结节骨骺炎等病证,而必须症见汗自出,流鼻涕,干呕,口淡,或发热怕风,舌苔薄白,脉缓乏力者之病人。
【现代运用与主治疾病】1.鼻衄(营卫不和,肺气虚弱型)治宜调和营卫,补益肺气。
以本方合玉屏风散加减:黄芪15g,徐长卿、苍耳子、辛夷花各12g,白芍、白芷、桂枝各10g,川芎、白术、防风、甘草各6g为主治方。
2.胫骨结节骨骺炎(营卫不和,气血瘀阻型)治宜调和营卫,养阴活血。
以本方加玄参-12g,葛根15g,桃仁8g,红花6g为主治方。
3.荨麻疹(风寒外袭型)治宜疏风散寒,调和营卫。
加减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

加减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加减柴胡桂枝f姜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
方法患者14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73例。
治疗组服用加减柴胡桂枝干姜汤,对照组服用保和丸。
观察两组治疗2周后的总有效率、症状总积分及单项症状评分。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4 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1%(P<0.05);治疗组单项症状(胃腕胀痛不适、纳少、便溏、院腹胀痛、嗳气反酸、神疲乏力)评分和症状总积分的改善亦优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加减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消化不良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加减柴胡桂枝于姜汤;临床疗效流行病学调查发现。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病率较高,国内调查显示其患者总数为胃肠疾病总数的1/51/2,是消化系统疾病中比较高发的疾病之一。
本病常反复发作,患者常常对待疾病抱有消极态度.影响生活质量。
西医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主要是对症处理,但疗效并不理想,且头晕、失眠、腹泻等不良反应较多。
为此,笔者观察中药加减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并与保和丸进行比较。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标准所有患者均按文献诊为痞证。
符合西医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标准,胃镜检查未发现溃疡、糜烂,肿瘤等器质性病变;肝功能,B超等检查均无异常发现,也无全身性疾病所致的胃肠症状;无腹部手术史,28 d内亦未服过影响胃肠道的药物。
排除妊娠、哺乳期或准备怀孕的妇女;过敏体质或对本药药物组成成分过敏者;合并有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原发性疾病,以及有胃、食管器质性病变或肝、胆、胰疾病及结缔组织病、神经肌肉等全身性疾病、精神病患者。
1.2临床资料观察对象为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门诊患者146例:年龄l6~72岁,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用信封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3例。
治疗组中男性48例,女性25例:年龄l967岁,中位年龄46岁;病程1~16个月,平均(11.82~1.70)个月;对照组中男性47例,女性26例:年龄1867岁,中位年龄45岁;病程1~17个月,平均(12.10+1.62)个月。
桂枝汤治疗小儿厌食症附厌食灵方

桂枝汤治疗小儿厌食症附厌食灵方小儿厌食症是指小儿较长时间见食不贪、食欲不振、厌恶进食的病症,属祖国医学“恶食”、“不思食”、“不饥”、“不纳”等范畴。
厌食是儿科常见病、多见病,各年龄段皆可发生,尤以1~6岁小儿多见,现在小儿多为独生子女,溺爱过度,唯恐营养不足,漫进滋补,以致阻碍摄纳,反令食欲不振,不食强喂,日久导致营养不良,形体弱,易感冒。
此症既无积食,又不受补。
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应用调和营卫之桂枝汤治疗本病,收到一定疗效,现介绍如下:典型病例:曹某,男性,3岁,见食不贪月余,口气臭秽、汗多、便秘、面色不华,舌红少苔脉细弱.平素嗜冷饮甜食、易感冒,曾多方求治,消补治疗无效,诊断为厌食症。
该患儿营卫不和,治以和营醒胃,投以桂枝汤加味。
药物组成及用法:桂枝3g、白芍6g、生姜2片、甘草3g,大枣2枚、首乌5g、太子参5g、砂仁4g,神曲6g,5剂,1剂/d,水煎服。
复诊时厌食改善,汗出减少,无口臭,苔薄润,继以原方再服5剂后痊愈。
讨论: 治疗厌食以和为贵,以运为健,开胃运脾为基本治则.宜以轻清之剂解脾气之困,拔清灵脏气以恢复转运之机,使脾胃调和、脾运复健,则胃纳自开。
桂枝汤是仲景《伤寒论》发表解肌之方,尤在径说,本方外证得之,能解肌去邪气,内证得之能补虚调阴阳。
脾胃主一身之气血,小儿营卫不和,影响脾胃气机,又因本症消既不宜,补又不合,故以桂枝汤调和营卫,以促醒胃气,使之思食。
方中生姜助桂枝和表寒;大枣、白芍调营阴;甘草合桂枝;生姜辛甘化阳;甘草合白芍酸甘化阴;甘草合大枣养脾胃滋化源;首乌润肠;砂仁和胃醒脾;太子参补益肺脾;神曲健脾和胃。
如舌红花剥阴液不足,加养胃生津之石解、玉竹;鼻衄加白茅根、藕节;寝汗淋漓加浮小麦、麻黄根;舌淡胖阳虚加附子;虚寒腹痛倍芍药加怡糖。
小儿稚体随拔随应,药宜清灵,桂枝汤量少味不苦,不数剂能使不少病孩知饥思食,易于小儿服用。
作者:段秉兰魏永明。
柴胡桂枝汤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效果评价

柴胡桂枝汤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效果评价摘要】目的:探讨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施以柴胡桂枝汤加减治疗后获得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某院2014年0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所有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通过数字奇偶法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治疗方式分别选择吗丁啉以及柴胡桂枝汤加减方法;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病情治疗总有效率回顾性分析。
结果:观察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病情治疗总有效率(96.77%)同对照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70.97%)比较,获得显著提高(P<0.05)。
结论: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施以柴胡桂枝汤加减治疗,可以将功能性消化不良疾病对应症状加以显著改善,最终显著优化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柴胡桂枝汤;临床效果于祖国医学方面,胃脘痛以及痞满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疾病的归属范畴。
对于此类患者,如果症状表现轻微,长时间会表现出不适感;如果症状表现严重,则日常生活会受到严重影响。
对于此类患者单纯选择西医方法加以施治,无法将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确切改善【1】。
本文将确定最佳方法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施治作为研究目的,以此说明柴胡桂枝汤加减治疗的价值所在。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某院2014年0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所有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通过数字奇偶法分组;对照组(31例):男20例,女11例;年龄分布范围为19岁~70岁,平均年龄为(45.32±2.61)岁;患者的疾病病程为14个月~17年,平均年龄为(9.52±2.32)年;观察组(31例):男22例,女9例;年龄分布范围为21岁~72岁,平均年龄为(45.39±2.63)岁;患者的疾病病程为15个月~19年,平均年龄为(9.55±2.36)年;对两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施以对比,呈现出无显著性差异(P>0.0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桂枝汤加减治疗小儿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7-01-05T13:30:35.210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25期作者:宋博
[导读] 功能性消化不良又称为非器质性或非溃疡性消化不良,主要表现为腹胀、腹痛、恶心、呕吐上腹饱满以及早饱等[1]。
黑龙江省第二医院 150010
摘要:目的对桂枝汤加减治疗小儿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为临床治疗该病找到更加科学的方法。
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7月-2016年6月确诊的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1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8例,对照组给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桂枝汤加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4.83%(55/58),较对照组的81.03%(47/58)比较,明显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桂枝汤加减治疗小儿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取得的临床疗效比较满意,加用在临床上推广应用的价值。
关键词:桂枝汤;脾胃气虚;消化不良;小儿;临床效果
功能性消化不良又称为非器质性或非溃疡性消化不良,主要表现为腹胀、腹痛、恶心、呕吐上腹饱满以及早饱等[1]。
目前,西医多采用益生菌等进行治疗,可以产生确切的健康功效,从而改善宿主微生态平衡、发挥有益作用的活性有益微生物,调节肠道菌群,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促进患儿胃肠道的消化吸收,改善患儿免疫力。
由于小儿的机体发育尚未十分完善,单纯依靠西药治疗的效果不十分明显。
我院于2014年7月-2016年6月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桂枝汤加减治疗了58例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4年7月-2016年6月确诊的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1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8例。
所有患儿均符合罗马Ⅲ的诊断标准:患儿主要表现为食少纳呆、手脚发凉、呕吐泄泻、口淡无味、舌质淡等。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治规范(草案)》:患儿主症可见脘腹痞满隐痛,劳累后加重、饥饿时疼痛加重,纳差而饱,大便溏软,舌质淡,体胖有齿痕,苔薄白或白腻;次症见头晕乏力,嗳气不爽,泛吐清水,口淡不渴,脉细弱。
具备主症2项+次证1项即可以确诊。
其中治疗组男31例,女27例;年龄1-12岁,平均年龄(5.4±
2.1)岁;病程2-9d,平均病程(4.3±1.2)d。
对照组男30例,女28例;年龄2-12岁,平均年龄(5.5±2.2)岁;病程3-9d,平均病程(4.4±1.3)d。
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之间不具有统计学差异,具有组间的可比性(P>0.05)。
1.2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进行治疗,主要剂量如下:≤1岁的患儿lg/次,3次/d;超过1岁的患儿1.5g/次,3次/d。
在上述治疗方法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桂枝汤进行治疗,药物组成主要为:神曲、麦芽和鸡内金各10 g,桂枝、白芍、炙甘草、藿香以及木香各6 g。
对于湿重者,可将藿香改为茵陈;无苔的患儿可加女贞子6 g。
水煎服至50mL,每日1剂/d,每日2d。
所有患儿治疗4d 为l个疗程。
1.3临床疗效判断标准参照《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治规范(草案)》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①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或改善≥3级,异常的指标均基本恢复正常,且保持>2个月不再复发为临床治愈;②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明显的改善或改善≥2级,异常的指标也明显的改善为显效;③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有所改善,或是改善≥1级,异常的指标略有好转为好转;④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异常指标均无好转为无效。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当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如表1所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83%(55/58),较对照组的81.03%(47/58)比较,明显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祖国医学人文,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脏腑比较娇嫩,形气未充,加之生机蓬勃,脾胃容易受到损伤,升清降浊功能失调容易发生功能性消化不良,对小儿的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
中医根据小儿发病的病因、病机进行辨证论治,一般采取温阳健脾之法进行治疗。
运用调和营卫之法,可以有效的调和营卫,使得气机畅通,从而恢复脾胃运化水谷、升清降浊之功能,促进消化和吸收,恢复各脏腑之间的平衡。
桂枝汤本来是为治疗太阳中风之证而制的,被誉为仲景群方之魁,是滋阴和阳、调和营卫以及解肌发汗之总方[2]。
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机为脾气亏虚,脾虚不能运化水湿,湿盛又易困脾,因此,本研究实验桂枝汤进行治疗。
方中的藿香辛温芳香,偏走中上二焦,可以外散表邪而辟秽气,内化湿浊而醒脾胃,具有散而不峻,温而不燥之特点,为芳香化浊,健运脾胃之要药。
鸡内金乃鸡之脾胃也,是健脾胃的良药,可以起到健壮脾胃,益能运化药力以消积的作用;同时合六神曲共奏健脾和胃,消食调中之效。
全方立意精巧,组方精当,药简效宏[3]。
本次我们在常规西药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桂枝汤加减治疗了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儿,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83%(55/58),较对照组的81.03%(47/58)比较,明显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桂枝汤加减治疗小儿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取得的临床疗效比较满意,加用在临床上推广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娄朝晅.柴胡桂枝汤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3,53(32):72-73.
[2]张瑜,李鲜.柴胡桂枝汤加减佐治功能性消化不良32例[J].国医论坛,2016,31(1):7-8.
[3]刘惠,刘肇杰,李海洋,等.加减桂枝汤治疗小儿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J].吉林中医药,2013,33(8):812-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