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职业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秘书实务》课程改革与实践

合集下载

高职院校秘书实务课程中实训教学的改革与研究-2019年教育文档

高职院校秘书实务课程中实训教学的改革与研究-2019年教育文档

高职院校秘书实务课程中实训教学的改革与研究根据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

为此,综合实训课程的建设成为高职院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综合实训课程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及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

秘书实务是高职院校文科类学生的必修课程,课程的操作性和实用性非常强。

同时为满足用人单位的各类招聘需求,高职院校在各专业也开设了秘书实务课程。

根据国家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我们在教学内容改革的基础上,尝试使用新型的现代教学方法,结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借此调动学生的自觉性和创造性,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秘书实务课程作为文秘专业的核心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是秘书实务课程改革的关键和中心。

一、项目式教学的情境模拟在秘书实务教学中的应用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如果使学生习惯于简单接受和被动工作,任何方法都是坏的;如果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任何方法都是好的。

”教学是一种艺术,教师在课堂上善于激活课堂,与学生进入身心愉悦的学习境界,教出自己的风采。

教师在进行教学前必须以就业为导向,树立为职业而教学的观念,并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注重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结合。

我院与北汽集团(增城分公司)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在教学中,可充分挖掘校企合作资源,如设置总项目“北汽集团增城分公司与增城市汽车零部件公司洽谈合作签订意向书”,将其划分为三大模块,按照秘书实务课程的要求安排6个学习情境,17个实践任务,以培养职业能力的目标及实际工作的需要为依据整合教学内容。

具体教学内容设计如下表:以上教学任务,每一个学习任务环节的理论、时间课时比为1:2,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先作基本讲解,再提出具体训练任务,由学生单独或分组写作完成。

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进一步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将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集成于学生“能力的实训过程”中,以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秘书实务》教学实训改革与实践

《秘书实务》教学实训改革与实践

办公室业务·【摘要】《秘书实务》课程是一门以办文、办会和办事为主要内容的实务性很强的课程。

为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实现学生“零距离”上岗,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加大教学实训比重,才能实现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秘书实务;实训教学;改革《秘书实务》是秘书专业的技能核心课程,重视学生秘书职业技能的培养,强调实训。

实训即职业技能实际训练,是指在学校控制状态下,按照人才培养规律与目标,对学生进行职业技术应用能力训练的教学过程。

从时空上分,有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包括教学见习、教学实训和生产实训。

就教学实训而言,其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很大区别。

传统教学往往以“传递———接受”为主要模式,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以教为中心,将知识要点传授给学生;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主要通过上课专心听讲,练习及课后学习来获得知识。

这种教师单纯教、学生被动学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根本主体的存在,教与学的互动较差,学生缺乏主动性,更谈不上技能的培养。

以职业技能培养为目的的教学实训则通过模拟实际工作环境,教学采用来自真实工作项目的实际案例,教学过程理论结合实践,更强调学生的参与式学习,使学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提高专业技能、增长实践经验,并逐渐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针对《秘书实务》课程特点,结合实际教学条件,我们在实训教学中逐渐摸索出以下几种教学模式。

一、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模式《秘书实务》课程基本上都是围绕某一项任务或项目展开的。

为切实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我们在实训教学当中,参考现代教学理论,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的基础上,探索出适应学生实际的“任务驱动下的项目导向式的教学模式”,即将课程的绝大部分内容进行整合,划分为若干项目为导向,以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为中心,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参与到整个项目当中,进而完成整个任务项目。

总体教学思路:大任务———系列项目———给定项目———学生操作———师生总结。

高职文秘专业行动课程开发研究——以《秘书实务》为例

高职文秘专业行动课程开发研究——以《秘书实务》为例
公共 管理 学 院 , 广西 南宁 500 ) 3 0 8
( 宁 职业技 术学 院 南
啸每 要】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 的行动导 向课程开发 的理论研 究与实践, 已成为当前高职课程研
究 热 点 问题 。在 文 秘 人 才 培 养 中进 行 以 “ 作 过 程 为 导 向” 行 动 课 程 改 革 , 克 服 学科 体 系 下 工 的 对
・ — —
A Ca e Su y fSe r tr a tc s d o c e a ya
( co l f u l n g m n, a nn o e e o o a o a T cn lg , S h o o bi Maa e e tN n igC l g r ct n l eh o y P c l f V i o
【 y wo d 】 Hih r v c t n l e u ain e rtr l rga Ke r s g e o ai a d c t ;S cea a P o m;w ri g rc s; o o i r okn p o e s
a to — re t t n;c ri u u de eo me c in— i n a i o o u rc l m v l p nt
St dis o to -o i nt d Cur i ul l v l p e o c e a i l u e n Ac i n r e e r c u n De e o m ntf r Se r t r a Pr g a n Hi he c to a le e o r m i g r Vo a i n lCo l g s
课 程 开 发 方 法 等 方面 对 此 问题 进 行 探 讨 。
【 词 】高 职教 育 ; 秘专 业 ; 作 过程 ; 动 导 向 ; 程 开 发 关键 文 工 行 课

《秘书实务》课程实践性教学改革研究

《秘书实务》课程实践性教学改革研究

V0 1 . 2 9No . 1 0
Oc t . 2 01 3
《 秘书实务》 课程实践性教学改革研究
王 连 峰
( 山 东青 年政 治 学 院 ,山 东 济南 2 5 0 0 1 4 ) 摘 要 :长期 以 来 , 学校 主要 面向机 关和事 业 单位 培养 秘 书人 才 。 秘 书 实务 类课 程 内容 设 置和教 学方
会等秘书职业技能. 受社会传统 、 专业教育传统 、 学
科 地位 等 方 面 影 响 ,该 课 程 目前 还 存 在 着 诸 多 问
题, 主要 表现 在 :
第 一 ,现有 的秘 书 专业 对 秘 书 实 务 课 程 的 内
甚至毕业后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 从具体 的授
课 过程 来 看 , 以经 验 转化 后 的理论 讲 授 为 主 , 形 式 较为 单一 ,对 提高 学生 动手 能力 的重 视 程度 不够 , 学 生参 与 度 差 ; 从 授课 效 果 来 看 , 与 学 生 的知 识储 备、 生活 体验 、 职业 现实 差 距较 大 . 即使 开设 了实践 教学 环节 的 , 也 存在 一些 问题 , 主要表 现 在 : 实践课 在 总教 学 时数 的 比重 不 大 ,尽 管建 立 了文 秘 实验 室, 但是 因条 件所 限 , 实训 时 间不 长 , 效果 不好 , 学 生 收 获不 大 ; 实 训 的条件 不够 , 办 公设 备 、 实训 设备 不足 ; 校 内、 校外 实 训 基地 没 有 得 到充 分 合 理 的利
养 的人 才 主要 为 政府 机 关 和事 业 单 位服 务 . 课 程 的
研究 对 象 ,也是 以机关 内 的秘 书人员 为 蓝本 的 , 研
究的内容 ,也是 以他们 的工作实践为依托提炼 出 来、 梳理出来的 , 是“ 机关秘书” 实务. 伴 随着中国经

高职文秘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和思考

高职文秘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和思考

高职文秘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和思考摘要:高职文秘专业要克服学科体系下文秘人才培养脱离工作实际的问题,优化高职高专文秘专业课程体系,实现毕业生与工作领域“零对接”的培养目标,就必须在人才培养中进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行动课程改革。

笔者现以《秘书实务》课程为例,从课程改革设计的思想以及课程目标出发,依托项目式教学整合课程内容,采用项目任务驱动模式下的学生自主学习法,建立精品课程,提供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改革课程教学评价方式来推动课程改革并评估课程实施的成效。

关键词:高职教育;文秘专业;秘书实务;课程改革秘书实务课程是高等职业学校秘书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

本课程以培养应用型、操作型秘书人才为目标,在基础理论知识《秘书学》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相关技能的训练,使学生掌握秘书工作的业务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在基层企事业单位从事秘书工作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用人单位对秘书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迫切要求秘书专业毕业生一上岗即能接手秘书工作,具备职业技能。

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对改革《秘书实务》课程总结了以下几点建议。

一、课程改革设计的思想及课程目标(一)课程的改革设计与人才市场的需求接轨,体现秘书的职业技能该课程自2005年起在我院文秘专业开设,已有7年的教学积累。

课程内容以介绍秘书课程理论知识为主,实际操作技能相对较少。

2006年起,为实现“双证书”培养,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使其涵盖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秘书职业资格考试的全部内容。

学生学完该课程后,参加由国家劳动部统一组织的秘书职业技能鉴定考试,考试合格后,取得中级(含中级)以上合格证书并获得该课程相应学分,实现与职业资格证书考核内容的对接。

2007年,根据用人单位及毕业生反馈意见,增加秘书实务综合技能知识。

2009年根据教育部16号文件精神(教高〔2006〕16号)课程进行了大幅度地调整,将教学内容整合为3个模块、6个项目、17项任务,实践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通过工学结合驱动知识与技能的教学模式,凸显课程的应用性与操作性。

秘书实务课程建设情况汇报

秘书实务课程建设情况汇报

秘书实务课程建设情况汇报我是秘书实务课程组负责人黄若茜,今天,由我代表课程组具体介绍课程建设的情况。

我汇报四方面的问题:一、课程的沿革与发展;二、教学设计思路;三、教学条件;四、我们的团队。

下面我具体地一一介绍一、沿革与发展秘书实务课程,是高职秘书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她的发展经历了4个阶段:初始阶段:1999年,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开始筹建,秘书专业是我们学院较早设立的专业之一,秘书理论与实务课程也是最早的主干专业课。

当时,没有专门的教材,没有配套的资料,一切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一个学期下来,经过努力有了系统的讲稿,也有了配套的练习,初步搭建起课程的框架。

起步阶段:2001年秘书理论与实务课程成为我院首批重点建设的专业课程。

在此推动下课程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一个贯穿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较为完整的课程体系初具规模。

成熟阶段:2005年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

历经多年的课程建设,“秘书理论与实务”课程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实践性教学内容与方法创新、实训室与顶岗实习基地的建设等方面取得良好的进展,形成了鲜明的高职教育特色。

全面提升阶段:历经3年的准备,夯实了课程的基础,尤其是课程教学内容,根据教育部16号文件精神(教高〔2006〕16号)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将教学内容整合为4个模块,9个项目,11项任务,实践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通过工学结合驱动知识与技能的教学模式,并将课程名称“秘书理论与实务”变更为“秘书实务”,以凸显本课程的应用性与操作性。

2008年课程组联合浙江大虎打火机有限公司、温州市秘书学会,三方共同合作,积极申报国家级精品课程,并以此为契机,全面提升课程质量。

二、教学设计思路指导思想:以就业为导向,走工学结合的发展道路。

温州经济发达,中小型民营企业繁多,这也是我们大部分学生今后就业的去向所在。

在组织学生对“温州民营企业秘书队伍的基本状况”及“温州民营企业需要怎样的秘书人才”作了大量的调查后,最后确定设计思路为:(一)以秘书工作过程为导向,按照职业岗位能力构建教学模块针对温州中小型民营企业秘书工作岗位特性,改传统学科体系为工作需要,以企业秘书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即办文、办会、办事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为准则,选取教学内容,又将这些选定的内容进行梳理、整合成,“基础知识”和“办文工作”、“办会工作”、“’办事’工作”等4个模块,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秘书职业认知、秘书形象设计、公文撰制、文书处理、会议组织、会议文书、信息工作、调研工作、办公室日常事务等9个项目,11个贴近企业、贴近岗位,实操性强的任务,每个项目、任务模块都是一项情境化、行动化的学习任务,所有内容的安排都围绕项目任务的完成来展开,使学生通过情境化的任务来驱动学习。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的秘书实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的秘书实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第41卷第3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5月 Vol.41 No.3 Journal of Tangshan Normal University May 2019──────────基金项目:河北省教研教改项目(2016GJJG182),唐山师范学院教改课题(2017001005) 收稿日期:2018-11-23 修回日期:2019-04-13 作者简介:陈伟莲(1979-),女,河北保定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公共关系学、礼仪教育。

-111-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的秘书实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陈伟莲,韩笑阳(唐山师范学院 中文系,河北 唐山 063000)摘 要:秘书实务课程是秘书学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

根据调查,目前各大高校秘书实务课程在学情、师资、教材、教学方法及结课方式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多问题,这就导致所培养出来的秘书人才与新时代秘书工作岗位要求尚有差距。

若要解决这些问题,须深化案例和情景模拟教学法,完善课程见习,改革考核方式,提升师资水平,开发实务教材。

关键词:秘书实务;教学改革;职业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19)03-0111-08DOI :10.3969/j.issn.1009-9115.2019.03.029A Study on the Reform of Secretarial Practice Curriculum Based on theTraining of Professional AbilityCHEN Wei-lian, HAN Xiao-yang(Department of Chinese, Tangshan Normal University, Tangshan 063000, China)Abstract: The Secretarial Practice is a core curriculum of the secretarial program, and its teaching method is the key factor that decides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effect. However, according to the survey,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in the curriculum of Secretarial Practic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erms of academic conditions, teachers, textbooks, teaching methods and assessment methods. This leads to the gap between the secretarial talents trained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secretarial posts in the new era.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it is necessary to deepen the case teaching methods and scenario simulation teaching methods, improve professional apprenticeships, reform assessment methods, improve the level of teachers, and develop Secretarial Practice textbooks.Key Words: secretarial practice; teaching reform; professional ability training秘书学是一门应用型很强的专业,秘书实务作为秘书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的。

《秘书理论与实务》课程标准

《秘书理论与实务》课程标准

《秘书理论与实务》课程标准一、课程名称与性质本课程名称:《秘书理论与实务》本课程是一门以秘书职业为导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型课程。

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秘书工作的基本理论,掌握秘书实务操作技能,为从事秘书职业或相关领域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具备扎实的秘书理论知识,熟练掌握秘书实务操作技能,具备良好沟通、协调、组织和管理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掌握秘书职业的基本理论,包括办公室管理、会议组织、文书写作、档案管理等;2. 具备熟练的实务操作技能,包括接待来访、安排日程、文件处理、协调沟通等;3. 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组织和管理能力,能够有效地处理各种事务,确保工作顺利进行;4. 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和实务操作两个方面。

理论知识包括秘书职业概述、办公室管理、会议组织、文书写作、档案管理等;实务操作包括接待来访、安排日程、文件处理、协调沟通等。

具体要求如下:1. 理论知识要求学生对秘书职业的基本概念、工作内容、职业素养等方面有全面的了解;2. 实务操作要求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包括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

同时,将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效果。

五、教学评价与考核本课程的考核将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形成性评价包括课堂表现、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面的表现;终结性评价则以期末考试为主。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取得相关证书,以增加就业竞争力。

六、课程资源与保障为了保障本课程的教学质量,我们将充分利用已有的教学资源,如教材、课件、案例库等。

同时,还将建立网络学习平台,提供丰富的在线学习资源,方便学生随时学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职业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秘书实务》课程改革与实践
《秘书实务》课程是当前中职文秘专业中普遍开设的一门骨干课程,笔者探索了以职业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秘书实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打造成为一门精品课程。

本文将对其予以介绍,希望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借鉴。

标签:秘书实务课程建设能力培养
一、《秘书实务》课程概况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步伐的加快,企事业单位对办公室文秘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珠三角洲的中小型民营企业较多,他们需要具备较齐备综合能力、能兼顾接待、会务、日常行政事务处理于一身的事务型秘书人才,为此,旨在培养学生办公室文秘工作综合能力的《秘书实务》课程在各中职学校文秘专业中逐渐成为一门骨干课程,并受到了广大学生的青睐。

但同时,《秘书实务》课程的发展仍然面临着一些普遍问题。

特别是课程设计较为单一以及课程内容更偏向理论、侧重文书类行政机关文秘人员的能力要求,脱离实际等问题,不但无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难以跟上社会发展的需求,导致教学成果并不尽如人意。

笔者任职的学校于2003年在文秘专业中开设了《秘书实务》课程,并在多年的探索发展中,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课程结构体系。

2013年以来,学校更是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力度,结合文秘工作实务,采取了职业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为《秘书实务》课程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些可供借鉴的解决方法和路径。

二、《秘书实务》课程职业工作过程导向的改革与实践
(一)构建科学的模块管理
将课程内容划分为四个模块,即职业认知模块、秘书办事模块、秘书办会模块和秘书办文模块,形成了“一个概述+三项秘书实务”的教学体系。

这一模块的划分,既符合了秘书日常工作中办事、办会和办文三项具体事务之间的差异性,同时又涵盖了秘书工作的各个方面。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以服务于现实岗位工作为准则,设置了相应的知识点。

以图1的秘书办会模块为例,教学内容根据现实中秘书在会务中的职责和角色以及具体的职业工作过程,设置了会前筹备工作、会中服务工作、会议善后工作三个二级项目,并在每个二级项目下安排了若干个三级任务,使学生从会议筹备方案的设计开始,通过经费预算、会场布置、值班安排、资料管理等重要环节,一直到会后总结,形成了教学内容上的全闭环管理。

这种科学的模块管理,确保
了《秘书实务》课程内容对职业工作的良好策应,并提高了教学的质量。

(二)设计务实的课程内容
紧密围绕秘书实际工作过程开展教学设计是《秘书实务》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

表现在课程内容的安排,除了职业认知部分涉及到较多理论知识之外,其余内容设置均以秘书工作的现实需求为主要导向,强调如何提升学生对秘书实际工作的理解和处理效率,在内容上体现出务实的价值取向。

例如:在秘书办文的教学模块上,本人结合秘书实际工作过程设计了签收、登记、分送、批办、注办、归档等收文管理的各个环节,并结合制文和制发这两个发文管理的主要阶段开展,以秘书职业工作过程为导向结合实践开展教学。

(三)创设真实的情景
秘书人员在现实工作中,会面临许多复杂的具体情景,并需要对此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反应。

因此,在课堂上营造真实情景、动态模拟秘书现实工作情况,可以更好地提高课堂实效性,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

为此,我们新建了模拟公司形式的一体化教学文秘综合实训室,按真实公司环境设计了前台、文秘办公室、总经理室,细致划分了会客区、财务科、生产部等,并配置了必要的办公设备,为课程中模拟秘书职业工作流程提供了实际场景。

在教学内容中的实训环节设计上,我采用了情景创设的方式把秘书职业工作过程融入其中。

例如:在秘书如何调配布置办公室的项目上,我向学生介绍了实训情景:某公司研发部人员由原来的4人增加到10人,导致原办公室面积紧张的客观实际。

同时,又强调了原来的4人作为公司“功臣”,以及新来的6人作为“高薪聘请者”,绝不能厚此薄彼,需要设计出各方都能接受的合理的办公空间规划。

学生根据这一情景,对办公室进行再次设计、布置,在真实的情境中开展围绕秘书职业过程的实训,学生考虑问题的时候既要融合秘书实务知识,也要兼顾人事关系,更加贴近实际,对学生实务能力的提升也更有帮助。

(四)灵活的授课方式
在课堂教学中,结合课程内容的特点探索了更加灵活的授课方式,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教学效率。

例如,在办公用品和物品管理的内容中,我采用了小组教学的方法,由6-8名学生随机自主组合成小组,并明确其在采购流程中的角色,进行“模拟人生”游戏,使学生们在贴近现实的采购之中,通过小组团队合作,锻炼了办事、人际交流、公共关系、协调协商能力,提升学生的专业发展能力。

(五)周全的细节处理
开展以秘书职业工作为导向的实践,决定了我们的学习内容就是秘书职业工
作内容,而秘书工作本身要求高度的细节处理能力才能胜任。

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中,我们既要考虑各项工作细节,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态度。

例如,在秘书办事模块中,对秘书岗位所涉及的各项日常事务均做了全面的分析介绍,并且对重点细节进行了特别的说明和指导。

其中,在接待来访客人这一环节上,除了确定接待规格、制订接待方案、安排接待人员、落实前期准备、确定经费支出等具体事务之外,还对应嵌入接待过程中出现的握手、名片递接、车辆座次、餐饮礼仪、礼品馈赠等各项细节问题,并通过实训帮助学生有效把握这些技巧,使学生在今后的岗位工作上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类工作实务,提升工作技巧。

三、在《秘书实务》课程中开展职业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改革与实践的成效
(一)课程建设反响良好,学生就业前景更为广阔
以职业工作为导向的《秘书实务》课程进行的改革与实践紧密结合了企业的现实需求,为企业输送了实务型人才,得到了用人单位的高度肯定。

2016年6月,我们向毕业生发放的120份问卷调查,在回收的92份问卷中,92%的毕业生将《秘书实务》课程选择为最必须要开设的专业课程。

回收的问卷中,除了3人因为家庭原因离职之外,其余学生均仍从事秘书或者与其相关的岗位,表现出了良好的职业素养以及职业发展前景。

(二)学生能力明显提升
改革后的《秘书实务》课程推动学生能力提升,2013年未实施职业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实践时,学生参加文秘职业资格考试的及格率为87.5%,而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行和改進,2015年,学生参加文秘职业资格考试的及格率达到了93.9%,远高于当年当地的平均水平。

改革后的《秘书实务》课程,以职业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课程中有动作示范、小组合作、案例讨论、模拟职场情景实操等生动活泼的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气氛活跃,而与现实工作高度贴近的设计,则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了教学效果,为文秘专业学生岗位能力的培养,职业素养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参考文献:
[1]拾景欣.增强秘书实务课教学有效性的三个着力点[J].秘书,2016(04):17~19.
[2]丁露,梁乃锋.《秘书实务》课程中的职业素养培养策略[J].中国市场,2016(02):170~17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