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膏矿开采历史
石膏矿

一、石膏矿介绍一种以钙的硫酸盐矿物为主要组分的非金属矿产。
主要矿物为石膏和硬石膏,共生矿物常有石盐、钾石盐、光卤石等。
一般工业品位:纤维状石膏矿(含二水硫酸钙)95%,层状石膏矿(含二水硫酸钙加硫酸钙)55%。
以地下开采为主。
不选矿或用手选法、洗选法。
石膏矿除主要用作建筑材料和水泥原料外,还可用来制造硫酸。
广泛用于橡胶、塑料、肥料、农药、油漆、纺织、食品、医药、日用化工、工艺美术、文教等部门。
石膏还分为生石膏和熟石膏。
把生石膏(即石膏矿石)粉碎为极细的粉状,加热后即为熟石膏。
熟石膏遇水后会固化,可以用来固定骨折的伤肢、工艺品的造型、铸造业的模具、首饰的模具等等。
二、矿床类型及分布据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石膏矿床地质勘探规范(试行)》,中国石膏矿床按成因可分如下3类。
(一)沉积石膏矿床此类型矿床是最主要的矿床类型,约占已有探明储量的矿产地的87%,保有矿石储量占总保有矿石储量的99%。
按其沉积环境又可分为两个亚类。
1.海相沉积石膏矿床此亚类矿床占已有探明储量的矿产地的49%,保有储量占总保有矿石储量的14%。
含矿岩系主要为碳酸盐岩。
矿体形态呈层状、似层状及透镜状,单层或多层产出,矿层延长几百米至几千米以上。
厚度由几米至百米以上。
矿石品位65%~95%。
矿床规模以大、中型为主。
属于此亚类的矿床有江苏南京、四川渠县、山西太原和灵石、江西永新等地赋存于碳酸盐岩建造中的石膏、硬石膏矿床;还有甘肃天祝和景泰、宁夏中卫、辽宁辽阳、吉林通化等地赋存于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中的石膏、硬石膏矿床,以及新疆和田等地赋存于碎屑岩建造中的石膏、硬石膏矿床。
2.湖相沉积石膏矿床此亚类矿床占已有探明储量的矿产地的38%,保有储量占总保有矿石储量的85%。
矿体形态呈层状、似层状,长度几十米至几千米,常多层产出,单层厚几十厘米至几十米,呈单层产出的厚度可达几十米至几百米。
矿石品位55%~90%。
属于此亚类的矿床有:湖北应城云梦、内蒙古鄂托克、宁夏同心等地赋存于碎屑岩建造中的石膏、硬石膏矿床;有湖南邵东、山东泰安、湖北荆门等地赋存于碎屑岩-碳酸盐建造中的石膏、硬石膏矿床;还有云南红河等地赋存于碳酸盐建造中的石膏、硬石膏矿床。
石膏矿地质报告资料

石膏矿地质报告--县--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文字摘要《县----石膏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由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吉林总队编写。
矿区位于--县60°方位,直距40.50Km。
距---白山公路北约2.70Km,交通便利。
行政区划隶属县大安镇。
矿区中心点地理坐标(80坐标):东经126°11′28″,北纬41°48′34″。
整合后矿区面积3.31km2。
矿层赋存在馒头组上部含膏岩段上部,总体为层状或似层状,产状较平缓,走向北东,倾向南东,倾角一般8~10°,矿层展布方向与含矿层相同,呈北东向。
膏层厚1.20~2.65m,品位CaSO4.2H2O+CaSO459.22~66.91%;夹层厚2.13~3.74m,根据矿物共生组合及结构类型,分为泥质石膏、白云质石膏、硬石膏或白云质石膏等自然类型。
区内开采技术条件属中等至简单类型。
核实后矿区范围内(460~125m)保有资源储量9052kt,其中111b基础储量490kt,122b基础储量1018kt,(111b+122b)基础储量占保有资源量的16.66%。
核实后与核实前2013年储表量相比,采高内保有资源储量累计减少8247.37kt。
整合后矿山服务年限为44年。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属以水文地质问题为主的中等复杂类型,即Ⅱ-1类型。
报告提交资料含正文、附件合订本,附图13张,附表1册。
主题词:石膏矿核实吉林省 --县正文目次县--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石膏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1)1 前言 (1)1.1 概况 (1)1.2 以往地质工作概况 (8)1.3 矿山设计、开采和资源利用情况 (11)1.4 本次工作情况 (16)2 工作区地质 (17)2.1 矿床特征 (18)2.2 矿体(层)特征 (19)2.3 矿石质量及类型 (20)2.4 矿体(层)围岩和夹石 (22)2.5 矿体(层)淋失带 (23)3 矿石加工技术性能及其应用 (25)4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26)4.1 水文地质条件 (26)4.2 工程地质条件 (33)4.3 环境地质条件 (34)4.4 探采对比 (35)4.5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评价 (38)5 核实地质工作及质量评述 (40)5.1 勘查方法、工程布置原则 (40)5.2 钻探工程质量评述 (41)5.3 工程测量及质量评述 (45)5.4 采样化验及质量评述 (45)5.5 探采对比 (47)6 资源储量估算 (51)6.1 资源储量分割 (51)6.2 资源储量估算工业指标 (54)6.3 资源储量估算范围 (54)6.4 资源储量估算方法 (55)6.5 资源储量估算参数确定 (55)6.6 矿体圈定原则 (56)6.7 资源储量类型的确定及块段划分 (57)6.9 资源储量估算结果 (59)6.10 资源储量变动情况 (59)7 矿床开发经济意义评价 (62)7.1 资源形势分析 (62)7.2 资源条件评价 (62)7.3 矿山现状及开发建设内外部条件 (63)7.4 矿山建设 (64)7.5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概述 (66)7.6 环境保护及安全生产情况 (67)7.7 企业组织及劳动定员 (68)7.8 技术经济指标的确定 (68)7.9 风险分析 (71)7.10 矿床开发利用的社会效果 (73)8 结语 (78)附图目录图号顺序号图名比例尺01 01 县----石膏矿地形地质图1:1000002 02 县----石膏矿资源储量估算水平投影图1:500003 03 县----石膏矿资源储量分割图1:500004 04 县----石膏矿采矿工程分布平面图1:500005 05 县----石膏矿开采技术条件探采对比图1:500006 06 ----石膏矿第9勘探线剖面图1:500007 ----石膏矿第17勘探线剖面图1:500008 ----石膏矿第21勘探线剖面图1:500009 ----石膏矿区第Ⅰ勘探线剖面图1:200010 ----石膏矿区第Ⅲ勘探线剖面图1:200011 ----石膏矿区第Ⅴ勘探线剖面图1:200012 ----石膏矿区第Ⅶ勘探线剖面图1:200013 ----石膏矿区第Ⅸ勘探线剖面图1:2000附表目次1.钻孔测量成果表 (1)2.工程点测量成果表 (2)3.溶蚀区测点测量成果表 (3)4.钻孔平均品位、厚度估算表 (5)5.巷道、采场、掌子面和插点品位、厚度估算表 (15)6.块段平均品位、平均厚度估算表 (18)7.资源储量分割块段投影面积估算表 (27)8.资源储量核实块段投影面积估算表 (28)9.原证外新增块段资源储量分割结果表 (30)10.采高内(460-125m)核实资源储量估算表 (31)11.北区(安泰矿业有限责任有限公司二井)资源储量分割表 (33)12. --县--石膏矿(南区段)资源储量分割表 (33)13.动用、损失、保有资源储量估算表 (34)14.核实后保有资源储量估算结果表 (37)15. 核实后资源储量(与2013年动态监测报告对比)变动结果表 (38)16. 核实后资源储量(与2013年储表对比)变动结果表 (39)附件1.县----石膏矿资源储量核实合同书2.《关于--县--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与--安泰矿业有限公司整合的批复》,(通市非煤整办字[2011]1号)3.--县--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承诺书4.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吉林总队承诺书5.采矿许可证6.勘查单位资质证书7.质量认证证书8.吉林省地质矿产局文件(吉地矿字(1987)第42号)《关于下发对〈县--石膏矿区详查评价地质报告〉审查意见书的函》9.--县--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石膏矿各采区开采情况说明10.关于《县--矿业有限公司石膏矿2013年矿山储量年报》审查意见的备案证明,通市国土资储年报备字[2014]24号。
石膏矿_2

一、矿床时空分布及成矿规律中国石膏矿床类型多, 形成时代及分布范围广泛。
几乎各个地质时期均有石膏产出, 其主要成矿期有早中寒武世、中奥陶世、早石炭世、早中三叠世和白垩纪—早第三纪, 这5个成矿期形成了中国最主要的石膏矿床——沉积类型矿床, 它们具有明显的成矿规律与分布规律: 海相沉积矿床形成于早中三叠世及其以前的时代, 侏罗纪开始直到第四纪形成的则主要为湖相沉积矿床。
其他时代形成的或其他类型的石膏矿分布零散, 只在局部地点具有工业价值。
从寒武纪至三叠纪, 随着中国大陆的逐渐扩大与陆缘海的南移, 海成石膏矿的分布位置也逐渐自北而南移, 分布范围愈来愈大, 成矿带的连续性也愈来愈好。
早、中寒武世石膏矿主要分布在辽宁东部与吉林南部、西藏东部、四川东南部与云南东北部, 在贵州、湖北、湖南、山东及新疆等地, 也零星见有矿化现象。
属滨海堆积碳酸盐岩碎屑岩建造石膏、硬石膏矿床, 系海湾或(氵舄)湖中的产物, 矿层不厚、连续性差, 品位也低, 但这一成矿期对缺膏的东北地区具有重要意义。
中奥陶世石膏矿较集中的分布于山西和河北南部, 在河南、陕西、山东等地也有发现, 属海积碳酸盐建造石膏、硬石膏矿床, 矿层厚度大, 连续性较好, 质量也好, 是华北地区主要的开采对象。
早石炭世石膏矿在北方为滨海堆积碳酸盐岩碎屑岩建造石膏、硬石膏矿床, 主要分布于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及内蒙古, 含膏岩系呈带状分布, 矿层厚度大, 质量好, 是西北地区主要开采对象;在南方早石炭世沉积的为海积碳酸盐建造石膏、硬石膏矿床, 主要分布于江西西部、湖南、贵州、广西北部及云南东部。
早、中三叠世是重要的成矿期, 石膏矿形成于当时华北大陆的陆缘海中, 在江苏、安徽、湖北、湖南、贵州、四川、云南、西藏连续分布有海积碳酸盐岩建造含膏岩系, 矿床多, 矿层厚, 质量较好, 但在陆缘海的边缘, 如青海西部、四川南部、云南西部、湖北西部、湖南西北部则形成滨海堆积碳酸盐岩碎屑岩建造石膏、硬石膏矿床, 其工业价值较小。
世界主要石膏生产国及产量

世界主要石膏生产国及产量《中国建材报》2004年8月30日世界上共有90个国家和地区生产石膏,据USGS统计,1998年世界石膏产量为10400万吨,1999年为10900万吨,2000年为10600万吨,2001年为10200万吨,2002年为10100万吨,2003年为10200万吨,主要生产国家有美国、伊朗、中国、巴西、加拿大、墨西哥、西班牙、泰国等。
美国、巴西、中国、加拿大等国石膏资源丰富,储量居世界前列,巴西储量为13亿吨,美国7亿吨,加拿大4.5亿吨。
在石膏墙板的生产方面,据不完全统计, 2002年世界共有约250个工厂,生产约56亿平方米石膏墙板,其中一半生产能力在美国,另有1/5石膏墙板生产能力在亚洲,还有1/5石膏墙板生产能力在西欧。
以下是一些石膏主要生产国家和地区的生产情况分析。
USGS统计的世界石膏主要生产国家的石膏产量单位:万吨年份199819992000200120022003美国190022401950163015701630*伊朗118410831100110011501150加拿大897934923782885900西班牙800750750750750750中国1800**1800**1800**2600**2900**2900**墨西哥705695565623650680泰国433500583653633650日本530555592587590570澳大利亚190250380380400400法国450450450450350350埃及134200200200200200印度219220221225230230巴西163153150151151165英国200180150150150150乌拉圭112105108113113110波兰170202128110110110意大利130130130130130120奥地利100100100100100100其他地区140314831440138612501250总计104001090010600102001010010200*不包括合成石膏,2003年美国生产826万吨合成石膏**中国的生产统计数字是根据中国国内有关部门的材料推算的美国 2002年美国石膏产量1570万吨,约占世界总产量的15.4%。
石膏矿地理分布

石膏矿地理分布截至1996年底止,中国保有的113处大、中型石膏矿产地的分布见图4.18.1及表4.18.3(矿产地索引表),各地区石膏矿产资源的分布概况如下:1.华北地区分布石膏矿产地24处(大型矿10处、中型矿9处、小型矿5处),共计保有石膏矿石储量B+C+D级49亿t,除近期难以利用的以外,保有储量45亿t。
已利用矿产地9处(大型矿3处、中型矿4处、小型矿2处),共计保有石膏矿石储量9亿t,主要分布于山西与河北。
山西省是中国石膏矿的主要产区之一,太原、灵石等大、中型矿已开采五六十年,河北邢台,隆尧和内蒙古杭锦等矿也已利用。
可供近期利用的矿产地9处(大型矿3处、中型矿4处、小型矿2处),共计保有石膏矿石储量36亿t,主要分布于内蒙古鄂托克旗规模特大的苏级矿中,保有储量32亿t,其次分布于山西襄汾、临汾及潞城等地的大、中型矿中。
2.东北地区分布石膏矿产地6处(大型矿2处、中型矿3处、小型矿1处),共计保有石膏矿石储量B+C+D级2亿t,除近期难以利用的以外,保有储量1.6亿t,分布于吉林通化至辽宁灯塔一带。
吉林江源大阳岔大型矿和通化东热及辽宁灯塔荣官中型矿均已利用,共计保有石膏矿石储量1.3亿t。
可供近期利用的有吉林通化下四平的中、小型矿各1处,共计保有石膏矿石储量0.3亿t。
3.华东地区分布石膏矿产地26处(大型矿20处、中型矿3处、小型矿3处),共计保有石膏矿石储量B+C+D级397亿t,除近期难以利用的以外,只保有储量27亿t。
山东和江苏两省都是中国石膏矿的主要产区之一,安徽省石膏矿产量也日益增长。
山东泰安大汶口北西遥及平邑卡桥、江苏南京周村及邳县四户董家、安徽定远5处大型矿已利用,共计保有石膏矿石储量18亿t,其中:北西遥、卡桥及周村3处矿规模特大,保有储量2.7~6.5亿t。
可供近期利用的矿产地13处(大型矿10处、中型矿3处),共计保有石膏矿石储量9亿t。
分布于山东枣庄、江苏邳县、安徽定远及江西永新等地。
我国非金属矿种历史沿革及修订建议

我国非金属矿种历史沿革及修订建议我国非金属矿种是指那些不含金属元素的矿石,其开采和利用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下面将以我国非金属矿种的历史沿革及修订建议为题,列举一下相关内容。
第一部分:历史沿革1. 石灰石石灰石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我国古代已有使用石灰石的记录。
在历史上,石灰石主要用于建筑、陶瓷、冶金等领域。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发展,石灰石的需求量逐渐增大,特别是在建筑材料领域的应用更加广泛。
2. 石膏石膏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和工业原料,我国对石膏的利用历史悠久。
在古代,石膏主要用于建筑装饰和艺术造型。
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石膏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如在建筑材料、水泥、造纸等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3. 磷矿石磷矿石是一种重要的化肥原料,我国是世界上磷矿石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在古代,我国已经开始利用磷矿石制作肥料。
随着农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磷矿石的需求量逐渐增大,尤其是在化肥生产中的应用更加广泛。
4. 石墨石墨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我国对石墨的利用历史悠久。
在古代,石墨主要用于制作铅笔和印章。
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石墨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如在冶金、化工、电子等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5. 石英砂石英砂是一种重要的工业矿石,我国对石英砂的利用历史悠久。
在古代,石英砂主要用于制作器皿和砂纸。
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石英砂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如在玻璃、陶瓷、建材等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6. 石棉石棉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我国对石棉的利用历史悠久。
在古代,石棉主要用于制作织物和绝缘材料。
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石棉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如在建筑、化工、航天等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7. 膨润土膨润土是一种重要的工业矿石,我国对膨润土的利用历史悠久。
在古代,膨润土主要用于制作陶器和润滑剂。
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膨润土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如在建筑、化工、冶金等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第二部分:修订建议1. 加强非金属矿种资源调查和评价,及时更新和修订相关资源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含山发现亚洲最大硬石膏矿探明储量达58亿吨

含山发现亚洲最大硬石膏矿探明储量达58亿吨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粉体工业》
【年(卷),期】2007(000)006
【摘要】11月中旬,经安徽省地矿部门勘探确认,含山县陶厂镇境内发现储量为58亿吨的亚洲第一大硬石膏矿。
目前,该县正在对这一年开采量300万吨及其深加工项目进行招商。
【总页数】1页(P4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6.1
【相关文献】
1.宁夏发现两大石膏矿总储量达4.5亿吨 [J],
2.新疆鄯善沙尔湖煤田探明储量达892亿吨位居亚洲第一 [J], 汪金生
3.辽宁本溪发现亚洲最大铁矿探明储量超30亿t [J],
4.安徽含山发现亚洲最大硬石膏矿 [J],
5.内蒙古发现一处超大型煤田探明储量达205亿吨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石膏的资料分析解析

1.1 我国石膏工业现状、研究历史和发展前景1.1.1 我国石膏行业现状石膏胶凝材料是一种多功能的气硬性胶凝材料,也是一种应用历史最悠久的胶凝材料之一, 它与石灰、水泥并列为传统的无机胶凝材料中的三大支柱。
石膏的化学式为CaSO・2HHO天然石膏按其产出形状和结构的不同分为纤维石膏、透明石膏、雪花石膏和柱状石膏。
截止2000 年底,我国已探明的石膏储量为600 亿吨,居世界之首。
分布于全国六大行政区的23 个省区。
主要集中在山东、内蒙、青海、湖南、湖北、宁夏、西藏、安徽、四川九省区,合计占全国储量的90.1 %,其中,山东省占总储量的65.6 %。
我国虽然是一个石膏资源大国,但石膏资源长期也未能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
多年来,石膏资源大部分用于水泥生产中作缓凝剂,约占石膏利用总量的9%,而在其它方面如石膏墙体材料,胶凝材料,农业上作土壤改良剂,化工、轻工、食品、工艺美术、文教、医药等方面的用量仅占8%左右,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原因是生产技术落后,工业基础薄弱,国有大中型企业少,手工作业的乡镇企业多,矿山机械化程度仅为10〜40%,生产工艺落后,缺乏开发新产品的能力。
当年一些世界发达国家的人均销售量为:美国86〜106 kg,伊朗120 kg,日本46 kg,法国115 kg (包括出口),加拿大287 kg(包括出口),而我国仅为 5.6 kg。
我国石膏建材工业起步于七十年代后期,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已形成了以B型普通石膏粉和a型高强石膏粉为主体的基础产品体系,但由于我国石膏矿石分布的特殊地理位置(大多矿藏均分布于偏远或贫困山区)以及长期石膏技术研究开发与实际生产的脱节,大多数生产企业均随矿山而位于经济较差的贫困地区,限于资金、技术等各方面的原因,均存在着煅烧设备不过关、控制手段落后、自动化程度低下等技术与设备问题,造成了所生产的产品多为性能较差且质量极不稳定的低档次半成品,很多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市场需求,进而限制了石膏产品的推广应用,制约了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志当早,存高远
中国石膏矿开采历史
中国是世界上较早利用石膏的国家之一。
古籍《神农本草经》就有关于石膏的发现与利用的记载。
唐代(公元618~907 年)以后,湖北房县与应城、山西汾阳与灵石、甘肃敦煌、山东蒙阴、江苏徐州及陕西汉中等地,相继发现并开采石膏,用作药物和制豆腐的凝固剂等。
20 世纪初以来,随着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石膏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利用日益广泛,湖北应城占资源与地利优势,先发展起来,1917 年产量曾达14 万t,当时湖南湘潭与浏阳,山西平陆、介休、大同等地石膏年产量共计近1 万t,安徽贵池与休宁,云南楚雄等地也有少量产出。
1937 年后,日本侵略者曾在山西太原与灵石等地掠夺开采石膏,当时抗战后方有四川达县等矿进行开采。
抗日战争胜利后,因中国经济不景气,大多数石膏矿井关闭,至1949 年只剩湖北应城、四川达县、山西太原和晋城等几家石膏生产矿山,全国石膏年产量仅1.6 万t。
中国石膏矿床地质工作开展较早。
1925 年谢家荣、刘季辰发表《湖北应城膏盐矿床报告》,1937 年王曰伦发表《中国石膏矿》,1943 年何春荪发表《中国石膏矿资料撮要》,1949 年刘国昌发表《中国之主要石膏矿》,上述著作对20 多处石膏矿床均已记述,对中国石膏矿的成因也有所研究。
但是,1949 年前开采矿山均未进行过正规的地质勘探工作,矿产资源不清。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对石膏矿投入大量地质勘查工作。
建材和地矿等系统的地质队,在50 年代即对湖北应城、四川达县、山西太原等石膏矿进行勘查,以满足老矿恢复与扩建的需要;60 年代勘探了山西灵石、山东大汶口、四川大为等矿,为新建石膏矿山建设提供资料;70 年代不仅勘探了河北邢台、安徽定远和邳县、宁夏中卫等矿,并且勘探了江苏南京,湖南邵东、江西永新等硬石膏矿,开辟了水泥与农用石膏的新途径;80~90 年代勘探了河北隆尧、山东枣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