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tex纯维纶针织用纱纺纱工艺设计
纺纱工艺设计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程名称:纺纱工艺设计二、授课对象:纺织工程专业学生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纺纱工艺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不同类型纱线的工艺设计要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立进行纺纱工艺设计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3.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五、教学内容:1. 纺纱工艺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不同类型纱线的工艺设计要点3. 纺纱工艺设计的基本步骤4. 纺纱工艺设计中的质量控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提问:什么是纺纱工艺设计?2. 回答:纺纱工艺设计是指在纺纱过程中,根据产品要求、原料特性和设备条件,合理选择和调整工艺参数,以达到生产出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
二、纺纱工艺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1. 讲解纺纱工艺设计的基本概念,包括工艺流程、工艺参数、工艺计算等。
2. 分析纺纱工艺设计的基本原理,如纤维的流动、纤维的牵伸、纤维的加捻等。
三、不同类型纱线的工艺设计要点1. 讲解普梳纱、精梳纱、混纺纱、新型纺纱和新型纱线的工艺设计要点。
2. 分析各类纱线在工艺设计上的差异和特点。
四、纺纱工艺设计的基本步骤1. 讲解纺纱工艺设计的基本步骤,包括原料选择、工艺参数确定、工艺计算、质量控制等。
2. 分析各步骤在实际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第二课时一、纺纱工艺设计中的质量控制1. 讲解纺纱工艺设计中的质量控制方法,如质量检测、质量分析、质量改进等。
2. 分析影响纺纱质量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
二、案例分析1. 提供一个实际纺纱工艺设计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工艺设计要点和问题。
2. 引导学生讨论并总结案例中的经验教训。
三、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进行纺纱工艺设计实践操作,根据所给原料和产品要求,完成纺纱工艺设计。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总结与评价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纺纱工艺设计的重要性。
(完整word版)纺纱工艺设计与质量控制

纺纱工艺设计与质量控制第一章棉纺工艺设计一、棉纺基本概念1、棉纺产品:用棉纺设备将多种纤维加工成的纱线制品。
2、棉纺特点:工艺流程短,速度高,设备完善,对纤维适应性广,加工成本低。
棉纺产品品种繁多,风格各异。
3、棉纺设备可加工:传统的棉花、各种棉型化纤、中长化纤、长丝、以及其它天然纤维的纯纺和混纺。
4、棉纺规模:以细纱锭子数和转杯纺头数来表示棉纺厂的规模大小。
5、棉纺产品开发设计包括:棉纺新原料的开发、混纺纱不同混纺比的设计、新原料和新品种的工艺设计、多种花式纱的设计与加工方法。
三、棉纺工艺设计▪纺纱工艺是纺纱加工中的流程和各机件的参数设置的总称。
在纺纱工艺设计时,既要考虑到设备及其状态,更要考虑到所加工的纤维原料的性能和最终产品(纱、线)的要求。
1.纺纱系统:普梳、精梳、混纺纱、新型纺、中长化纤、废纺,后加工新型纺纱开清棉梳棉→并条(2道)→新型纺纱。
中长纺中长专用开清棉设备→M 型梳棉机→并条(2-3 道)→粗纱→细纱。
废纺系统:利用下脚纺制棉毯等。
开清→梳棉→粗纱→细纱。
后加工2.原料:(1)棉籽棉轧棉→皮棉→打包→送到纺织厂锯齿棉皮辊棉打包国产棉包规格:100×42×60cm,V=0.25m܁,密度300~360kg/m܁,G=75~90kg。
标注唛头、产地、规格等。
棉花品级及参考指标:中国按成熟度、色泽、轧棉质量分级。
纺织部颁发:细绒棉分七级,长绒棉分五级,三级为标准级。
美国按色泽、强力、长度、细度及成熟度(马克隆值)等分级。
采用大容量快速仪HVI检验原棉所有指标。
(2)化纤品种:粘胶(人造棉)、莫代尔、丽赛、天丝、竹纤维涤纶(聚酯)腈纶(丙烯腈)锦纶(聚酰胺、尼龙)维纶(聚乙烯醇、维尼纶)丙纶(聚丙烯)芳纶(芳族聚酰胺)氨纶聚乳酸化纤分等及质量指标分等按内在质量和外观疵点分:内在质量: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细度偏差、长度偏差以及超长纤维、倍长纤维等。
外观疵点:粗丝、并丝、异状丝、油污纤维。
维纶纤维生产工艺流程

维纶纤维生产工艺流程一、原料准备阶段。
这就像是做菜得先准备食材一样。
生产维纶纤维呢,主要的原料就是聚乙烯醇。
这个聚乙烯醇可不能随便拿来就用,得是符合一定规格和质量要求的哦。
它要经过严格的检验,看看纯度够不够呀,有没有杂质之类的。
要是有杂质,那后面生产出来的维纶纤维质量肯定就不行啦。
就好比做饭的时候食材不新鲜,做出来的菜肯定不好吃嘛。
二、纺丝溶液制备。
有了合格的聚乙烯醇之后呢,就要把它变成纺丝溶液啦。
这一步就像是把面粉加水变成面糊一样。
不过这可比做面糊复杂多啦。
要把聚乙烯醇放到特定的溶剂里,然后加热搅拌,让它充分溶解。
这个加热的温度呀,搅拌的速度呀,都得控制得特别精准。
温度高了或者低了,搅拌得太快或者太慢,都可能让溶液的性质发生变化。
就好像烤蛋糕的时候,烤箱温度不对,蛋糕就烤不好。
而且这个溶液的浓度也要合适,太浓了,丝就不好纺出来,太稀了呢,纤维的强度又不够。
三、纺丝过程。
纺丝溶液准备好了,就开始纺丝啦。
这就像是从一个小口子把面糊挤出来变成面条一样,只不过这里挤出来的是维纶纤维。
纺丝的时候,溶液会通过一个特别小的喷丝孔,然后在一种特殊的环境下凝固成丝。
这个特殊的环境很重要哦,就像小虫子变成蝴蝶需要合适的环境一样。
这里面涉及到温度、湿度还有一些化学物质的浓度等因素。
如果这些因素没控制好,丝可能就断了,或者形状不均匀。
纺出来的丝呢,刚开始是比较脆弱的,就像刚出生的小婴儿一样,需要小心呵护。
四、拉伸和热定型。
纺出来的丝还不能直接就用,还得经过拉伸和热定型呢。
拉伸就像是给丝做运动,让它变得更有力量。
通过拉伸,可以让纤维的分子排列得更整齐,这样纤维就会更结实。
热定型就像是给拉伸后的丝定型,让它保持住这个状态。
这两个过程就像给一个调皮的小孩塑形一样,经过这两步,维纶纤维的性能就基本稳定下来啦。
五、后处理。
最后还有后处理这个环节。
这就像是给做好的东西再修饰一下。
后处理包括一些清洗呀,去除残留的溶剂和杂质呀之类的。
针织厂设计针织纬编生产设计

针织厂设计针织纬编生产设计1. 概述针织生产是一种常见的纺织制造业,通过在织物上编织纱线或其他纤维来创建不同的纹理和图案。
本文将重点讨论针对针织厂设计中的针织纬编生产设计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2. 设计原则在进行针织纬编生产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设计原则: - 生产效率:合理布局和设备配置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 产品质量:保证产品质量和一致性是关键,要考虑纱线选择、针织密度和技术参数等方面。
- 节能环保:采用节能环保的设备和工艺是时代发展的趋势。
- 人性化设计:考虑员工舒适性和操作便利性,提高工作效率。
3. 设计要素3.1 设备选择针织生产线的设备选择是关键的一步。
常见的设备包括针织机、纬编机、整理机等。
根据生产规模和产品需求合理选择设备型号和数量。
3.2 布局设计良好的厂房布局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包括原料存放区、生产车间、成品存放区等区域的合理划分和布置。
3.3 工艺流程针织纬编生产的工艺流程应当清晰明了,包括纱线预处理、纬编加工、整理和成品包装等环节。
确保每个环节流程畅通、协调。
3.4 质量控制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原料检验、生产过程监控、成品检测等环节,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4. 设计实例分析4.1 设备配置•针织机:选用XX型号针织机,具有高产能和稳定性。
•纬编机:采用XX型号纬编机,适用于各类纱线的编织需求。
•整理机:引进XX型号整理机,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4.2 布局设计•原料存放区:设置在厂房侧面,方便装卸货物。
•生产车间:采用流水线布局,减少装卸作业和提高生产效率。
•成品存放区:位于厂房另一侧,便于产品分类和包装。
4.3 工艺流程1.纱线预处理:确保纱线干净和平整,减少生产过程中的问题。
2.纬编加工:根据产品设计要求设置不同的编织参数,保证产品品质。
3.整理和包装:对成品进行整理和包装,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4.4 质量控制建立原料采购合格证明和产品质量检测记录,及时处理品质问题,保证产品合格率。
针织外套纺纱工艺设计报告

针织外套纺纱工艺设计报告一、引言针织外套作为时尚界的一大热门单品,其纺纱工艺设计成为了制作出高质量、时尚个性的外套的关键。
本报告将对针织外套纺纱工艺设计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为设计师和制造商提供指导和参考。
二、工艺流程针织外套的纺纱工艺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选材针织外套的选材对于最终产品的质量和手感有着重要的影响。
常用的针织材料有羊毛、棉、丝等,而不同纤维材料的选择会导致纺纱后的面料质地和触感不同。
因此,在工艺设计之前,要仔细选择合适的纱线材料。
2. 纱线编织针织外套的编织工艺决定了其图案和质量。
在编织过程中,可以通过调整纱线的密度、编织针的种类和编织方式来达到不同的效果。
例如,使用针织针编织可以制作出更为柔软的外套,而较为紧密的编织可以增加外套的保暖性。
3. 染色和印花针织外套的染色和印花可以为产品增添独特的个性和时尚感。
在染色方面,可以采用传统的染色技术如固色染、反应染等,也可以采用现代的数码染色技术。
印花方面,可以选择传统的印花工艺如丝网印花、热转印等,也可以采用数码印花技术。
染色和印花的选择要与外套的款式和设计风格相匹配,以营造出和谐统一的整体效果。
4. 后整理针织外套的后整理过程包括水洗、烘干、整烫等环节,旨在消除外套在制作过程中产生的缩水、起皱等现象,使外套更加平整、柔软且具有舒适的手感。
三、纺纱工艺设计的关键要素1. 设计风格纺纱工艺设计的魅力在于能够通过纱线的选择和编织方式的变化来呈现出不同的设计风格。
从经典款到时尚潮流,从简约精致到个性张扬,都可以通过纺纱工艺的设计来体现。
2. 纱线选择纱线的选择是纺纱工艺设计中的关键一步。
不同的纱线材料、纤维含量和纺纱方式会直接影响到外套的质地和手感。
例如,选用羊毛纱线可以增加外套的保暖性,选用棉质纱线可以增加外套的透气性。
此外,纱线的颜色也是影响外套外观的重要因素,要与商品的整体风格相匹配。
3. 编织技术在纺纱工艺设计中,选择适合的编织技术对于最终产品的质量和外观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纺纱工艺设计教案模板及范文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纺纱工艺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流程。
2. 掌握纺纱工艺设计的关键因素和影响因素。
3. 学会根据不同需求进行纺纱工艺设计。
4.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纺纱工艺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流程。
2. 纺纱工艺设计的关键因素和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1. 根据不同需求进行纺纱工艺设计。
2. 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纺纱工艺设计相关书籍3. 实际案例资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介绍纺纱工艺设计的重要性。
2. 简述纺纱工艺设计的基本概念。
二、纺纱工艺设计的基本流程1. 原料选择:介绍不同原料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2. 纺纱设备选择:介绍不同纺纱设备的性能和适用范围。
3. 工艺参数设置:介绍捻系数、转速、牵伸倍数等参数的设置方法。
4. 质量控制:介绍质量检测方法和标准。
三、纺纱工艺设计的关键因素1. 原料质量:介绍原料质量对纺纱工艺设计的影响。
2. 设备性能:介绍设备性能对纺纱工艺设计的影响。
3. 工艺参数:介绍捻系数、转速、牵伸倍数等参数对纺纱工艺设计的影响。
四、案例分析1. 介绍实际案例,分析纺纱工艺设计的过程和结果。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纺纱工艺设计。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内容1. 复习纺纱工艺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流程。
2. 复习纺纱工艺设计的关键因素。
二、学生分组讨论1. 分组讨论如何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纺纱工艺设计。
2. 每组选取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三、教师点评与总结1. 对学生汇报的内容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2. 总结纺纱工艺设计的关键点和注意事项。
四、课后作业1.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新型纺纱技术。
2. 分析一种新型纺纱技术的优缺点,并撰写报告。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案例分析、分组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纺纱工艺设计的基本概念、流程、关键因素和影响因素。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纺纱工艺设计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纺纱工艺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2)掌握纺纱工艺参数的确定及计算方法;(3)熟悉不同纺纱工艺对纱线质量的影响。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纺纱工艺问题的能力;(2)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纺纱工艺设计的兴趣,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2)培养学生关注纺织行业发展趋势,关注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纺纱工艺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2. 纺纱工艺参数的确定及计算方法;3. 不同纺纱工艺对纱线质量的影响;4. 纺纱工艺设计实例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介绍纺纱工艺设计在纺织行业中的重要性;(2)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 讲授新课(1)纺纱工艺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2)纺纱工艺参数的确定及计算方法;(3)不同纺纱工艺对纱线质量的影响;(4)纺纱工艺设计实例分析。
3. 案例分析(1)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纺纱工艺设计案例;(2)分析案例中的设计思路、参数选择及效果;(3)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所学知识。
4. 实践操作(1)分组进行纺纱工艺设计练习;(2)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套纺纱工艺方案;(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总结与评价(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2)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四、教学资源1. 教材:《纺纱工艺设计》2. 教学课件3. 实验设备:纺纱设备、纱线样品等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有价值的问题;2. 实践操作:设计出合理的纺纱工艺方案;3. 课后作业:完成指定的纺纱工艺设计任务。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纺纱工艺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纺纱工艺设计范文

纺纱工艺设计范文近年来,随着纺织工业的不断发展,纺纱工艺设计逐渐成为纺织品行业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纺纱工艺设计是对纺纱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科学组织和合理安排,以提高纺纱产品质量和效率为目标的过程。
本文将从纺纱工艺设计的必要性、纺纱工艺设计的原则以及纺纱工艺优化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纺纱工艺设计的必要性。
纺纱工艺设计对纺纱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一个合理的纺纱工艺设计能够提高纱线的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同时,纺纱工艺设计能够指导纺纱操作人员正确操作,减少生产中的人为因素所造成的损失。
而且,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纺纱工艺也需要不断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因此,纺纱工艺设计对纺纱企业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其次,纺纱工艺设计需要遵循一些原则。
首先,要满足纺纱产品质量要求。
纺纱工艺设计需要根据不同的纺纱产品要求,选择适当的设备和操作方法,以获得所需的线密度、强度等物理指标。
其次,要考虑纺纱成本。
纺纱工艺设计需要考虑到原材料的成本、设备的能耗、人力成本等,在不影响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降低生产成本。
再次,要考虑纺纱工艺的稳定性。
纺纱工艺设计需要遵循稳定性原则,确保纺纱过程中各个环节之间的协调运作,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最后,要考虑纺纱工艺的可行性。
纺纱工艺设计需要考虑到设备、人力等方面的实际情况,确保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纺纱工艺设计的优化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纺纱工艺设计的优化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首先,要优化设备配置。
纺纱工艺设计需要结合实际的设备情况,选择合适的设备进行纺纱生产。
其次,要优化操作流程。
纺纱工艺设计需要对每个操作环节进行分析和评估,找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改进。
再次,要优化原材料选择。
纺纱工艺设计需要选择适合的纺纱原材料,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最后,要优化生产计划。
纺纱工艺设计需要合理安排生产计划,以达到生产效率最大化的目标。
纺纱工艺设计的重要性不可小觑。
一个好的纺纱工艺设计可以提高纺纱产品的质量和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tex维纶针织用纱纺纱工艺设计目录⏹一、配棉⏹二、开清棉⏹三、梳棉四、并条五、粗纱(六、细纱一、配棉⏹1、配棉方案:⏹原料:维纶A,2.15D,纤维纤维主体长度33.0mm,含杂率0.5%;⏹维纶B,1.5D,纤维纤维主体长度30.0mm,含杂率0.5%;⏹方案:维纶A⏹2、设计原则:(1)针织用纱多要弯曲扭转,纱线的线密度要均匀、纱疵少,即纱线条干的均匀性要求高;(2)含杂相同,细度相处不大长度长有利于对纤维的控制,提高纱线条干均匀性;二、开清棉⏹1、工艺原则:⏹多包取用,精细抓取,渐进开松,自由打击,早落少碎,均匀混合,以梳代打,少伤纤维。
⏹2、工艺流程:⏹FA002A型抓棉机*2——FA028型多仓混棉机——FA106A型豪猪式开棉机(A045B型凝棉器)——FA111A型单打手清棉机——FA046A型振动棉箱给棉机——FA141A型成卷机FA002A型抓棉机:⏹a、打手直径:385mm⏹b、打手转速:740r/min⏹c、刀片形式:锯齿,抓取角10度,刀尖角60度,厚4mm⏹d、刀片伸出肋条距离:2.5-7.5mm(选3.0mm,偏小,本着勤抓细抓,每次少抓,抓多次的原则)⏹e、小车回转速度:0.59-0.96r/min(选0.9r/min,提高抓取效率。
)FA028型多仓混棉机:⏹a、仓位数:9(利于充分混合,使混合均匀)⏹b、打手转速:768r/min⏹c、输出罗拉转速:0.034-0.34r/min(选0.25r/min,既保证产量,又保证质量,混合均匀)⏹d、排杂风机叶轮转速:2820r/minFA106A型豪猪式开棉机:a、打手形式:梳针滚筒b、打手直径:600mmc、打手转速:480,540,600r/min(选540r/min,既保证一定除杂量,又降低纤维损伤,因为维纶短纤维强力大,本可提高转速,此处选择适中,主要考虑质量,因此可适当提高梳棉除杂作用)d、给棉罗拉转速:14-70r/min(选35r/min,更均匀,除杂效率提高)e、尘格形式:三角棒尘格f、打手至给棉罗拉隔距:对于棉型合成纤维10-12mm(选10mm,原料短纤维短,含杂高,为提高除杂,保证质量)g、打手至剥棉板隔距:1.6mmA045B型凝棉器:⏹a、尘笼直径:500mm⏹b、尘笼转速:100r/min,85r/min(选85r/min,使纤维铺展均匀)⏹c、打手转速:310r/min,260r/min(选260r/min,除杂)⏹d、打手直径:360mmFA111A型单打手清棉机:⏹a、清棉滚筒:角钉梳针型,转速最高1340r/min变频可调⏹b、上给棉罗拉转速:3.69-73.74r/min⏹c、下给棉罗拉转速:3.75-75r/min⏹d、压棉罗拉:星形,转速2-40r/min⏹e、输棉帘速度:0.76-15.2r/min⏹f、打手至给棉罗拉隔距:8-10mm(8mm,提高除杂)⏹g、打手至剥棉板隔距:0.8-1.6mm(1.0mm,给棉量小,均匀)⏹h、打手至尘棒隔距:进口11-15mm,出口20-22mm(进口12mm,出口22mm,进口小,出口大,满足除杂要求,提高除杂效率)⏹i、打手室尘棒间隔距:隔距减小,全部反装或完全封闭⏹j、出棉口风量:3000+300m3/h 风压-170Pa⏹k、排尘口风量:1800+180或1800-180m3/h 风压-410PaFA046A型振动棉箱给棉机:⏹a、剥棉打手转速:429r/min⏹b、均棉罗拉转速:272r/min⏹c、角钉帘线速度:46.5-75.6r/min(75.0r/min,提高剥棉罗拉效率)⏹d、输棉帘线速度:10.0-16.3r/min(16.0r/min,使出棉量大且均匀)⏹e、振动板振动频率:154,205,257次/min(154次,为化纤,减小振动频率,减少原料翻滚次数,使出棉均匀)⏹f、振幅:8-12mm(选8mm,小振幅,降低原料在储棉箱中的高度,因为为化纤,易粘连)⏹g、角钉帘与均棉罗拉隔距:0-40mm(尽量小,选5mm,使给棉均匀)FA141A型成卷机:⏹a、棉卷重量:13kg⏹b、棉卷罗拉转速:10-12r/min(10r/min,加棉条,防粘连,使成卷均匀)⏹c、尘笼数量:2只⏹d、综合打手转速:900,1000r/min(选900r/min,偏低,主考虑棉卷质量)⏹e、风机转速:1200,1300,1400r/min(选1200r/min,因为若风机速度很大,易产生棉结三、梳棉⏹机型:FA203A梳棉机⏹设计原则:该工艺设计纱线较细,要求纱线纱疵少质量高,采用高速度,紧隔距,快转移,多除杂排除短绒,少伤纤维的原则。
生条定量:⏹生条号数=8.740 /8×2745.4=2999.3495tex ⏹生条在公定回潮率下的定量=2999.3495/200=14.997g/5m⏹生条干定量=14.997/(1+5%)⏹=14.283g/5m牵伸倍数的计算:⏹预选分配牵伸倍数95⏹E=30278/(Z3×Z8)=30278/(20×16)=94.62⏹Z3=20Z8=16⏹与预选牵伸最接近,则E理论=E总=94.62⏹棉卷干定量=生条干定量×梳棉机理论牵伸倍数/5⏹=14.283g/5m×94.62/5=270.29g/m牵伸倍数的计算⏹剥棉罗拉~道夫间牵伸E1=120/706×96/16=1.020⏹上轧辊~剥棉罗拉间牵E2=75/120×30/22×22/15=1.250⏹上轧辊~下轧辊间牵伸E3=75/110×22/15=1⏹小压辊~大压辊间牵伸E4=60/76×103/75×22/23=1.037⏹大压辊~道夫间牵E5=496/Z3×1/Z8=496/20×1/16=1.55⏹大压辊~下轧辊间牵伸E6=389.1/Z8×1/Z3=1.216⏹小压辊~道夫间牵伸E7=514.4/(Z3×Z8)=514.4/(20×16)=1.606速度的计算:⏹锡林转速n1=1465×D1/492=2.9776×D1=438(r/min)⏹D1—电动机带轮直径,选择D1=147mm ⏹刺辊转速n2=1465×D1/D2=1465×147/242=890(r/mi n)⏹D2—刺辊皮带盘直径,选择D2=242mm速度的计算:⏹盖板线速度V=0.5641×n1×Z1/Z2=0.5641×476×18/42=115 .1(mm/min)⏹盖板线速变换轮Z1、Z2,选择Z1=18、Z2=42⏹道夫转速n3=(245~2450)×19/84×16/96≈9.236~92.36(变频调速)⏹n3=36~45,故选取n3=36(r/min)⏹道夫线速度=∏nd=3.1416×36×700/1000=79.17(m/min)⏹d=700mm隔距:⏹各位置隔距,以及理由,如下:⏹四、并条⏹并条机型号:FA306⏹牵伸形式:三上三下曲线压力棒牵伸⏹罗拉加压形式:弹簧摇架加压牵伸倍数计算⏹1、预选理论总牵伸倍数⏹头并:8.9 末并:8.65⏹2、前张力牵伸(紧压罗拉和第一罗拉)固定⏹E5=1.0175⏹3、后张力牵伸(第三罗拉和导条罗拉)E6=0.02083×Z8⏹头并Z8=50,E6=1.042⏹末并Z8=51,E6=1.062⏹4、牵伸区牵伸倍数⏹头并E2=8.9/1.0175×1.042=8.394⏹末并E2=8.65/1.0175×1.062=8.005⏹牵伸倍数计算⏹5、查表修正牵伸区E2=23869.4×Z2/Z1×Z3×Z4⏹头并:8.369 Z1=46 Z2=52 Z3=26 Z4=124 ⏹末并:7.995 Z1=46 Z2=52 Z3=27 Z4=125⏹6、总牵伸倍数修正E1=506×Z2×Z8/Z1×Z3×Z4⏹头并:E1=8.871⏹末并:E1=8.643⏹7、实际牵伸倍数⏹头并:8.871/101.5% = 8.740⏹末并:8.643/99.8% = 8.660牵伸倍数计算⏹8、主牵伸倍数(第一罗拉和第二罗拉)⏹E3=4.742×Z6/Z5⏹头并:E3=6.357 Z5= 47 Z6= 63⏹末并:E3=6.880 Z5= 51 Z6= 74⏹9、后牵伸倍数(第二罗拉和第三罗拉)E4=E2/E3⏹头并E4= 1.317⏹末并E4= 1.162⏹10、熟条干定量:3.637(g/10m)×7.688/(1+5%)=13.315g/5m⏹半熟条干定量:13.315×8.660/8×(1+5%)=13.727g/5m罗拉握持距⏹前区Lp+(6-12) mm⏹中区-Lp mm⏹后区Lp+(10-15) mm⏹头并:前区39mm;中区33mm ;后区45mm ⏹末并:前区40mm;中区33mm;后区46mm罗拉转速⏹1紧压罗拉转速n=1470×D m /D 1(r/min) ⏹v=0.1885×n (m/min) D m 电动机皮带轮直径;D 1紧压罗拉皮带轮直径选择D m =160mm D 1=150mm头并:n=1568 r/min v=296 m/min 末并:n=1568 r/min v=296 m/min罗拉加压⏹三上三下曲线压力棒牵伸各罗拉加压范围(单位N)⏹导向辊(150-200)前上罗拉(300-350)⏹二上罗拉(350-400) 二上罗拉(350-400)⏹压力棒(50-100)⏹按导向辊、前上罗拉、二上罗拉、二上罗拉、压力棒⏹头并180N 330N 350N 350N 60N⏹末并180N 330N 350N 350N 60N罗拉直径⏹头并/末并:⏹紧压罗拉60mm⏹牵伸罗拉(从前到后)45×35×35mm ⏹导条罗拉60mm喇叭口直径⏹d=C×√C m同时参照机器标准(2.4-4.6每隔0.2一档)⏹C为常数,普通喇叭头为0.85 ;C m为棉条定量(g/5m)⏹头并d1≈0.85×√13.727=3.2 mm⏹末并d2≈0.85×√13.315=3.2 mm五、粗纱⏹粗纱机型号:FA425⏹牵伸形式:四罗拉双短胶圈牵伸⏹罗拉加压形式:弹簧摇架加压⏹粗纱干定量:⏹=10×38.19/(1+5%)=3.637g/10m ⏹预选牵伸倍数:⏹7.8倍牵伸倍数计算:⏹机械牵伸倍数=7.8/97%=8.041⏹机械倍数E=332/Z4⏹查表知最接近8.041的数字是7.905 ⏹则总牵伸变换齿轮Z4=42⏹E机械=7.905⏹E实际=7.905×97%=7.668⏹E后区=82.14/Z5⏹后牵伸变化齿轮Z5选69,则E后区=1.19⏹E中区=6.137⏹所以E前区=1.082⏹捻度计算:⏹预选捻系数55⏹at=T×√NT⏹T—捻度NT—纱线号数at—捻系数⏹T=at/√381.9=55/√381.9=2.81捻/10cm⏹查表Za=94 Zb=79 Zc=56⏹修正⏹T=1862.28×Zb/(Za×Zc)=2.79捻/10cmat=T×√NT=54.5转速:⏹锭子转速N 锭=979 r/min ⏹N 锭=0.8358×N 电动机⏹前罗拉转速N 前=0.005×N 电动机×Z 1×Z 2/Z 3=230 r/min罗拉加压与隔距:⏹罗拉握持距前区L1=40 mm ⏹中区L2= 67.5 mm ⏹后区L3=52 mm ⏹罗拉加压前14 daN⏹二24 daN⏹三19 daN⏹四18 daN胶圈原始钳口隔距与压力⏹胶圈原始钳口隔距 3.5mm ⏹上销弹簧起始压力7N集合器:⏹前区集合器口径:d=5mm⏹喂入集合器口径:12mm×3mm(宽×高)⏹后区集合器口径:8mm×3mm (宽×高)六、细纱⏹细纱机型号:FA506⏹牵伸形式:三罗拉长短胶圈牵伸⏹罗拉加压形式:弹簧摇架加压⏹细纱干定量:10tex/(1+5%)=9.524g/1000m⏹预选牵伸倍数:38倍(FA506细纱机的牵伸范围是10~50,线密度9~19的长短胶圈牵伸的牵伸范围是22~45,从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考虑,应提高细纱机的牵伸倍数)牵伸倍数计算:⏹a、机械牵伸倍数=38/98%=38.776⏹b、总牵伸倍数E=22.2104×K⏹查表知最接近38.776的数字是38.868⏹K=38.868/22.2104=1.75⏹c、K=Z k/Z j,查表知Z k=84,Z j=48⏹d、E机械=22.2104×84/48=38.87⏹e、E实际=38.87×98%=38.19⏹d、E后区=1.12锭速的计算:⏹N锭=14764.8×D1/D2=14764.8×180/200⏹=13288r/min⏹其中D1是马达盘直径,取180mm⏹D2是主轴直径,取200mm细纱捻度:⏹a、捻系数取310,Z捻,查表知对应捻缩率为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