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防治相关知识PPT课件
合集下载
传染病防治ppt课件

保持社交距离
尽量减少聚集,保持1米以上的社 交距离。
公共卫生措施
控制传染源
及早发现、隔离和治疗病人,切断传
播途径 01
保持环境卫生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勤洗手,避免拥
挤场所
03
预防疫苗接种
对易感人群进行疫苗接种,提高免疫
能力 02
疫苗接种的重要性
01 预防传染病
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手段 之一,通过接种疫苗可以显著降低感 染和传播风险。
传染病防治ppt 课件
汇报人:XXX
01
传染病基础知识
02
预防传染病的措施
03
传染病疫情应对策略
04
传染病防治的社会责任
目 录
01 传染病基础知识
传染病定义和类型
传染病是一种由微生物或寄生虫引起的疾 病,可以在人群中传播。
常见的传染病类型包括细菌性传染病、病 毒性传染病、立克次体病、螺旋体病和寄 生虫病等。
传染病定义
传染病类型
传染病的传播方式
空气传播 01
通过咳嗽、打喷嚏、说话等方式,病原体 可以以飞沫的形式在空气中传播。
接触传播 02
通过握手、接触污染物、共享个人物品等 方式,病原体可以附着在皮肤或物品上, 然后进入人体。
传染病的危害和影响
危害健康
传染病会对人体健 康造成严重危害, 甚至威胁生命。
国际合作与交流有助于提高全球 公共卫生安全意识,促进国际卫 生治理体系的完善,共同维护全
球公共卫生安全。
04
传染病防治的社 会责任
政府在传染病防治中的角 色
制定防治政策01政府需制定和执行有效的传染病防治政策,以
减少疾病的传播。
提供医疗资源
传染病防治法ppt课件

关注患者和隔离人员的心理健 康,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干 预措施。
解除隔离标准
根据传染病类型和患者康复情 况,制定解除隔离的标准和程
序。
03
医疗机构在传染病防治中的
职责
诊断治疗职责
建立健全传染病诊断治疗制度 ,确保及时、准确地诊断和治 疗传染病患者。
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高其对 传染病的认识和诊疗水平。
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和药品, 保障传染病患者的治疗需求得 到满足。
报告与登记制度
依法履行传染病报告义务,及时向有 关部门报告发现的传染病病例和疫情 。
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流行病学 调查和疫情处置工作。
建立完善的传染病登记制度,详细记 录患者的基本信息、病情、治疗方案 等。
院内感染控制
制定并执行严格的院 内感染控制制度,防 止传染病的医源性传 播。
其从业资格。
涉及刑事责任的情形
传播传染病
故意传播传染病病原体,危害公共安全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违反防控措施
拒绝执行卫生防疫机构依照传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防控措施,引起传 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伪造、变造相关文件
伪造、变造与传染病防治相关的检验、检疫证明等文件,或者使用 伪造、变造的证明等文件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06
法律责任与处罚措施
违反法律规定的处罚措施
警告
对违反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行为 ,首先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
。
罚款
对于严重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 依法处以罚款,罚款金额根据违 法行为的性质、情节等因素确定
。
吊销执照
对于从事医疗、卫生等相关行业 的单位或个人,如严重违反法律 规定,可吊销其相关执照,取消
解除隔离标准
根据传染病类型和患者康复情 况,制定解除隔离的标准和程
序。
03
医疗机构在传染病防治中的
职责
诊断治疗职责
建立健全传染病诊断治疗制度 ,确保及时、准确地诊断和治 疗传染病患者。
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高其对 传染病的认识和诊疗水平。
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和药品, 保障传染病患者的治疗需求得 到满足。
报告与登记制度
依法履行传染病报告义务,及时向有 关部门报告发现的传染病病例和疫情 。
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流行病学 调查和疫情处置工作。
建立完善的传染病登记制度,详细记 录患者的基本信息、病情、治疗方案 等。
院内感染控制
制定并执行严格的院 内感染控制制度,防 止传染病的医源性传 播。
其从业资格。
涉及刑事责任的情形
传播传染病
故意传播传染病病原体,危害公共安全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违反防控措施
拒绝执行卫生防疫机构依照传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防控措施,引起传 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伪造、变造相关文件
伪造、变造与传染病防治相关的检验、检疫证明等文件,或者使用 伪造、变造的证明等文件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06
法律责任与处罚措施
违反法律规定的处罚措施
警告
对违反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行为 ,首先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
。
罚款
对于严重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 依法处以罚款,罚款金额根据违 法行为的性质、情节等因素确定
。
吊销执照
对于从事医疗、卫生等相关行业 的单位或个人,如严重违反法律 规定,可吊销其相关执照,取消
传染病防治法ppt课件完整版

改进建议
针对评估总结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应制定具体的改进措施和计划,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高应对突 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同时,应加强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应急处置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06
法律责任追究与处罚规定
违反传染病防治法行为类型
01
02
03
04
未按照规定报告疫情或者隐瞒、 谎报、缓报传染病疫情的;
等。
控制措施
隔离治疗
对确诊患者和疑似患者 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疫
情扩散。
消毒处理
对疫点、疫区进行彻底 消毒处理,杀灭病原体,
阻断传播途径。
接触者管理
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 管理,实施隔离观察、
检测等措施。
社区防控
加强社区防控措施,如 限制人员流动、关闭公
共场所等。
应急预案制定与实施
制定应急预案
根据传染病疫情特点,制定针对 性强的应急预案。
THANKS
感谢观看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传染病防治活动。
适用对象
包括各级政府、医疗卫生机构、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以及个人等。
法律责任与义务
法律责任
明确违反传染病防治法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
义务
规定政府、医疗卫生机构、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以及个人在传染病防治中应承担 的义务,如报告、救治、隔离、消毒等。
人员配备
感染科应配备足够数量的专业医护人 员,包括临床医生、护士、检验人员 等,确保诊疗工作的顺利进行。
诊疗规范与操作流程
01
02
03
诊疗规范
医疗机构应制定传染病诊 疗规范,明确诊断标准、 治疗方案和操作流程。
针对评估总结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应制定具体的改进措施和计划,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高应对突 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同时,应加强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应急处置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06
法律责任追究与处罚规定
违反传染病防治法行为类型
01
02
03
04
未按照规定报告疫情或者隐瞒、 谎报、缓报传染病疫情的;
等。
控制措施
隔离治疗
对确诊患者和疑似患者 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疫
情扩散。
消毒处理
对疫点、疫区进行彻底 消毒处理,杀灭病原体,
阻断传播途径。
接触者管理
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 管理,实施隔离观察、
检测等措施。
社区防控
加强社区防控措施,如 限制人员流动、关闭公
共场所等。
应急预案制定与实施
制定应急预案
根据传染病疫情特点,制定针对 性强的应急预案。
THANKS
感谢观看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传染病防治活动。
适用对象
包括各级政府、医疗卫生机构、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以及个人等。
法律责任与义务
法律责任
明确违反传染病防治法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
义务
规定政府、医疗卫生机构、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以及个人在传染病防治中应承担 的义务,如报告、救治、隔离、消毒等。
人员配备
感染科应配备足够数量的专业医护人 员,包括临床医生、护士、检验人员 等,确保诊疗工作的顺利进行。
诊疗规范与操作流程
01
02
03
诊疗规范
医疗机构应制定传染病诊 疗规范,明确诊断标准、 治疗方案和操作流程。
传染病防治法完整ppt课件

诊断治疗及报告制度
1 2 3
建立健全传染病诊断治疗流程 医疗机构应制定完善的传染病诊断治疗流程,确 保患者得到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度 医疗机构发现传染病疫情时,应按照法定程序及 时、准确地上报,以便相关部门及时采取防控措 施。
加强病例监测与追踪 医疗机构应对传染病病例进行密切监测和追踪, 掌握病情变化和传播情况,为防控工作提供有力 支持。
行严肃处理。
04
政府在传染病防治中的职责
制定政策与规划
制定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
明确各部门职责,规范防治行为,保 障公众健康。
完善应急预案
建立健全应急预案体系,提高应对突 发疫情的能力。
制定传染病防治规划
根据疫情形势和防治需求,制定长期 和短期的防治规划。
投入资金与资源保障
加大财政投入
增加传染病防治经费,保障防治工作的顺 利开展。
对传染病患者、疑似患者、密切接触者等传 染源进行有效管理,防止传染病的传播。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通过加强个人卫生、环境卫生、食品卫生等 方面的管理,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通过接种疫苗、提高人群免疫力等措施,保 护易感人群免受传染病的侵害。
疫情报告与处置
建立疫情报告制度
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发现传染病疫情时,应 当按照规定及时报告。
参与防控
社会组织积极参与传染病 的预防、监测、报告和处 置等环节,协助政府做好 疫情防控工作。
公众宣传教育活动开展情况
宣传教育内容
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公众 对传染病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宣传教育形式
通过宣传册、海报、公益广告等多 种形式进行宣传,同时结合社交媒 体等新媒体手段扩大宣传覆盖面。
传染病及其预防图文ppt课件

、麻疹等。
了解疫苗知识
了解疫苗的作用、接种时间和可能 的副作用,以做出明智的接种决策 。
免疫策略调整
针对不断变化的传染病形势,及时 调整免疫策略,如加强针接种等。
环境卫生整治和消毒工作
01
02
03
室内通风换气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有助 于降低病毒在空气中的浓 度。
定期清洁消毒
对居住环境、工作场所和 公共区域进行定期清洁和 消毒,特别是门把手、电 梯按钮等高频接触区域。
倡导个人卫生习惯
02
强调个人卫生习惯在预防传染病中的重要性,如勤洗手、戴口
罩、保持社交距离等。
鼓励公众参与防控
03
倡导公众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如配合流调、接种疫苗等,
共同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传染病的定义、分类及特点
详细阐述了传染病的概念,根据其传播途径和病原体特点进行分 类,并总结了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预防措施:接种疫苗、避免不洁注射和输血、注意个人 卫生和饮食卫生等
结核病
01
病原体:结核分枝杆菌
02
传播途径:飞沫传播
03
症状:咳嗽、咳痰、胸痛、发热、盗汗等
04
预防措施:接种卡介苗、注意室内通风、 避免与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等
其他常见传染病
麻疹
发热、咳嗽、流鼻涕、 眼结膜炎、皮肤斑丘疹 等,预防措施为接种疫
传播途径及易感人群
传播途径
主要包括飞沫传播、接触传播、血液 传播、母婴传播等。
易感人群
老人、儿童、孕妇及免疫力低下人群 更易感染。
全球与中国传染病现状
全球现状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传染病频发,如流感、艾滋病、疟疾等,给人类健康带来 严重威胁。
了解疫苗知识
了解疫苗的作用、接种时间和可能 的副作用,以做出明智的接种决策 。
免疫策略调整
针对不断变化的传染病形势,及时 调整免疫策略,如加强针接种等。
环境卫生整治和消毒工作
01
02
03
室内通风换气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有助 于降低病毒在空气中的浓 度。
定期清洁消毒
对居住环境、工作场所和 公共区域进行定期清洁和 消毒,特别是门把手、电 梯按钮等高频接触区域。
倡导个人卫生习惯
02
强调个人卫生习惯在预防传染病中的重要性,如勤洗手、戴口
罩、保持社交距离等。
鼓励公众参与防控
03
倡导公众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如配合流调、接种疫苗等,
共同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传染病的定义、分类及特点
详细阐述了传染病的概念,根据其传播途径和病原体特点进行分 类,并总结了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预防措施:接种疫苗、避免不洁注射和输血、注意个人 卫生和饮食卫生等
结核病
01
病原体:结核分枝杆菌
02
传播途径:飞沫传播
03
症状:咳嗽、咳痰、胸痛、发热、盗汗等
04
预防措施:接种卡介苗、注意室内通风、 避免与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等
其他常见传染病
麻疹
发热、咳嗽、流鼻涕、 眼结膜炎、皮肤斑丘疹 等,预防措施为接种疫
传播途径及易感人群
传播途径
主要包括飞沫传播、接触传播、血液 传播、母婴传播等。
易感人群
老人、儿童、孕妇及免疫力低下人群 更易感染。
全球与中国传染病现状
全球现状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传染病频发,如流感、艾滋病、疟疾等,给人类健康带来 严重威胁。
传染病防治相关知识培训PPT课件

规定了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医疗救治等方面的法律制度和措施。
0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明确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和措施,包括传染病的预防和
控制。
03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针对医疗机构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规定了管理制度、监测与报告等方
面的要求。
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职责和义务
医疗机构职责
建立健全传染病防治制度,开展传染病监测和报告,提供医疗救治 服务,加强医务人员培训和管理等。
患者心理干预与康复指导
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缓解焦虑、 恐惧等不良情绪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 计划,包括饮食、运动等方面的指导
加强健康教育,指导患者正确面对疾 病,积极配合治疗
鼓励患者参加康复活动,促进身心康 复和社会回归
05
法律法规与伦理要求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解读
01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隐私保护
在传染病防治过程中,应当严格保护患 者隐私和个人信息,不得泄露患者姓名、 住址、电话号码等个人信息。
社会参与和合作机制建立
社会参与
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传染病防治工作,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防护意识和 能力。
合作机制建立
政府、医疗机构、社区、企业等各方面应当加强合作,共同构建传染病防治体 系,形成联防联控的工作格局。同时,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和交流,共同应 对全球性的传染病威胁。
加强实践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
通过参与实际工作和模拟演练等方式,提高自己在传染病防治工作中的实践能力和应急处置 能力。
增强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加强与同事、上级、下级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共同应对传染病防治工作中的 挑战和问题。
传染病防治相关知识培训PPT课件

企业与学校应建立健康监测制度,及时发现和报告传染病病例。
提供必要的防护措施
企业与学校应提供必要的防护措施,如洗手设施、口罩等,以保障 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加强健康教育
企业与学校应加强传染病防治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员工的意识和自 我保护能力。
提高公众对传染病防治的认识与参与度
1 2 3
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
总结词
了解传染病的影响与危害,有助于更好 地认识防治传染病的重要性。
VS
详细描述
传染病对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影 响和危害。一方面,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 会导致大量的人员伤亡和社会恐慌;另一 方面,防治传染病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 物力和财力,给国家和个人带来巨大的经 济负担。因此,了解传染病的影响和危害 有助于更好地认识防治传染病的重要性。
提高免疫力与抵抗力
充足睡眠
保证每晚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有助于恢复身体机能和提高免 疫力。
接种疫苗
根据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建议,接种相关疫苗以预防传染病。
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
吸烟和过量饮酒会削弱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加感染疾病的风险。
传染病防治的社会责
05
任
政府在传染病防治中的作用
制定传染病防治政策
惯。
结核病传播途径
结核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飞 沫传播。因此,避免与感染结核 病的人接触、保持室内通风等措 施可以有效预防结核病的传播。
个人防护与健康生活
04
个人卫生习惯养成
勤洗手
经常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特别是在咳嗽、打喷嚏、上厕所后, 以及接触或处理动物、食物、血液等物品后。
保持呼吸道卫生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弯曲的手肘遮住口鼻,避免直接面对他 人。
提供必要的防护措施
企业与学校应提供必要的防护措施,如洗手设施、口罩等,以保障 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加强健康教育
企业与学校应加强传染病防治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员工的意识和自 我保护能力。
提高公众对传染病防治的认识与参与度
1 2 3
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
总结词
了解传染病的影响与危害,有助于更好 地认识防治传染病的重要性。
VS
详细描述
传染病对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影 响和危害。一方面,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 会导致大量的人员伤亡和社会恐慌;另一 方面,防治传染病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 物力和财力,给国家和个人带来巨大的经 济负担。因此,了解传染病的影响和危害 有助于更好地认识防治传染病的重要性。
提高免疫力与抵抗力
充足睡眠
保证每晚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有助于恢复身体机能和提高免 疫力。
接种疫苗
根据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建议,接种相关疫苗以预防传染病。
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
吸烟和过量饮酒会削弱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加感染疾病的风险。
传染病防治的社会责
05
任
政府在传染病防治中的作用
制定传染病防治政策
惯。
结核病传播途径
结核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飞 沫传播。因此,避免与感染结核 病的人接触、保持室内通风等措 施可以有效预防结核病的传播。
个人防护与健康生活
04
个人卫生习惯养成
勤洗手
经常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特别是在咳嗽、打喷嚏、上厕所后, 以及接触或处理动物、食物、血液等物品后。
保持呼吸道卫生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弯曲的手肘遮住口鼻,避免直接面对他 人。
健康教育(传染病防治)ppt课件

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作
医疗机构应与疾控、社区等部门密切合作,共同做好传染病的防控工作。
社区、企事业单位参与
加强社区防控
社区应做好居民的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居民自我防护意识;同时加 强环境卫生管理,消除传染源。
企事业单位参与防控
企事业单位应制定内部防控措施,加强员工健康管理;同时积极支 持政府和社会组织的防控工作,共同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清扫和消毒,保持环境整洁。
加强校园绿化美化
02
增加绿植覆盖面积,提升校园环境品质,同时减少尘土飞扬,
降低呼吸道传染病传播风险。
完善校园垃圾处理机制
03
设置分类垃圾桶,引导师生养成垃圾分类习惯,及时清理垃圾
,防止病菌滋生。
个人卫生习惯培养
1 2 3
倡导勤洗手
教育师生养成勤洗手的习惯,特别是在接触公共 设施和用餐前后,要使用肥皂和流动水彻底清洗 双手。
感谢观看
REPORTING
保持呼吸道卫生
鼓励师生在咳嗽或打喷嚏时使用纸巾或肘部遮掩 口鼻,避免直接用手触摸口鼻眼等部位,减少病 毒传播。
注重饮食卫生
教育师生选择新鲜、卫生的食物,避免食用变质 或未经煮熟的食品,降低食源性疾病的发生风险 。
疫苗接种与免疫规划
推广疫苗接种
积极宣传疫苗接种的重要性,组织师生按照国家和地方免疫规划 要求接种相关疫苗,提高群体免疫力。
一旦发现家庭成员出现 传染病症状,应尽早识 别并采取隔离措施,避
免疫情扩散。
PART 05
社会共同参与传染病防治
REPORTING
政府职责与政策保障
01
制定和完善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
明确政府、部门、单位和个人在传染病防治中的职责和义务,为防治工
医疗机构应与疾控、社区等部门密切合作,共同做好传染病的防控工作。
社区、企事业单位参与
加强社区防控
社区应做好居民的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居民自我防护意识;同时加 强环境卫生管理,消除传染源。
企事业单位参与防控
企事业单位应制定内部防控措施,加强员工健康管理;同时积极支 持政府和社会组织的防控工作,共同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清扫和消毒,保持环境整洁。
加强校园绿化美化
02
增加绿植覆盖面积,提升校园环境品质,同时减少尘土飞扬,
降低呼吸道传染病传播风险。
完善校园垃圾处理机制
03
设置分类垃圾桶,引导师生养成垃圾分类习惯,及时清理垃圾
,防止病菌滋生。
个人卫生习惯培养
1 2 3
倡导勤洗手
教育师生养成勤洗手的习惯,特别是在接触公共 设施和用餐前后,要使用肥皂和流动水彻底清洗 双手。
感谢观看
REPORTING
保持呼吸道卫生
鼓励师生在咳嗽或打喷嚏时使用纸巾或肘部遮掩 口鼻,避免直接用手触摸口鼻眼等部位,减少病 毒传播。
注重饮食卫生
教育师生选择新鲜、卫生的食物,避免食用变质 或未经煮熟的食品,降低食源性疾病的发生风险 。
疫苗接种与免疫规划
推广疫苗接种
积极宣传疫苗接种的重要性,组织师生按照国家和地方免疫规划 要求接种相关疫苗,提高群体免疫力。
一旦发现家庭成员出现 传染病症状,应尽早识 别并采取隔离措施,避
免疫情扩散。
PART 05
社会共同参与传染病防治
REPORTING
政府职责与政策保障
01
制定和完善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
明确政府、部门、单位和个人在传染病防治中的职责和义务,为防治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疫源性疾病局部高发; ▪ 经血/性传播疾病持续上升,肠道传染病发病率下降缓慢 ▪ 某些呼吸道、肠道传染病暴发频仍
14
几种常见传染病
▪ 病毒性肝炎 ▪ 肺及肺外结核 ▪ 消化道传染病及感染性腹泻 ▪ 出疹性疾病 ▪ 寄生虫病 ▪ 性传播疾病 ▪ 流感病毒
15
病毒性肝炎
是由嗜肝病毒(如甲肝病毒,乙肝病毒,丙肝病 毒,丁肝病毒,戊肝病毒以及EB病毒,巨细胞病毒 等)引起的肝细胞肿胀,变性,坏死等引起一系列病 理生理改变。
分为急性和慢性,其中甲肝,戊肝由消化道传 播,乙、丙、丁型经血液,母婴及性传播,EB病毒 和巨细胞病毒肝炎可经血液或呼吸道传播。
16
急性病毒肝炎症状和体征
上呼吸道感染样症状,如低热,全身酸痛不适,食欲不振等 乏力,恶心,呕吐,闷油等消化道症状 皮肤巩膜变黄,尿色加深,呈浓茶水样 部份病人伴有右上腹(肝区)及剑突下隐痛不适
此时,需及时就医,明确是否患肝炎,是哪种(病原 体)肝炎,是急性肝炎,还是慢性肝炎急性加重。
17
慢性病毒性肝炎的威胁
中国是肝炎大国,其中乙肝带病毒者近10%,丙肝感染率 为4%。 其中部份慢性病毒性肝炎病人,出现以下三步曲:
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 在中国超过90%的肝癌病人,均由慢性病毒性肝炎引起 因此抗病毒治疗是慢性肝炎治疗的基础。
18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和体征到医院需做的 检查包括:
需空腹到医院抽血化验: ▪ 血常规 ▪ 肝功、肝酶 ▪ 病原学检查,包括甲肝抗体,乙肝二对半,丙肝抗体,
EB病毒,巨细胞病毒抗体等 有条件还需进行腹部B超检查,明确肝脏是否肿大,
或是否是慢性肝炎
19
肝硬化腹水
20
我国结核病疫情形势
▪ 据估算,全国现有活动性肺结核病人450万,其中传染性肺结核病人(涂 阳肺结核)150万
包括狂犬病、炭疽、破伤风、沙 眼、疥疮和癣等。
隔离病人,搞好个人卫生,不与 带有病原体的人或动物等接触,可以 预防体表传染病的发生。
8
病 原 体
9
传染病的三 个基本环节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预防措施 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者
10
传染源:是指能够散 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11
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 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传染病防治相关知识
1
传染病的定义:
▪ 传染病是由病毒、细菌、等病原微生 物和疟原虫、蠕虫等寄生虫,侵入人 体所引起的有传染性的一类疾病。 能 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 疾病
2
呼吸道传染病
人类的 传染病
消化道传染病 体表传染病 血液传染病
虫媒传染病
3
呼吸道传染病是指病原体主要通过飞 沫、空气传播引起的传染病,包括流行性 感冒、白喉、百日咳、猩红热、肺结核、 流行性腮腺炎、麻疹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等。
▪ 咳嗽,以刺激性干咳多见,可伴有血痰或咯血; ▪ 胸部X片可见斑片状,或絮状阴影; ▪ 结核抗体,结核菌素试验可为阳性(但阴性也不能
排除结核);
22
结核病的治疗原则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早期,联合,足量,按疗程使 用抗结核药治疗;
同时,注意抗结核药引起的副作用:包括肝功能 异常,视力下降,听力减退等。
多发生在夏、秋季节,病人和带菌的 动物是主要的传染源。病原体的原始寄生 部位是消化道及其附属器官,(见图)。
因此,不喝生水,不生吃未经洗净的 蔬菜、瓜、果,大力消灭苍蝇,饭前便后 洗手等,可以预防消化道传染病的发生。
5
血液传染病(含母婴垂直传播及性传
播)是指通过接触污染了病原体的血液
(或体液)引起的传染病,包括乙肝,
23
常见消化道传染病
▪ 霍乱 ▪ 细菌及阿米巴性痢疾 ▪ 伤寒及副伤寒 ▪ 食物中毒
上述消化道传染病均可出现发热,恶心,呕 吐,腹痛,腹泻,脱水等表现,确诊需到医院进 行专科检查化验。
24
出疹性疾病
出疹性症状一般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临 床常见的出疹性疾病,包括: 水痘,风疹,麻疹,猩红热等。
丙肝,艾滋病,淋病,尖锐湿疣等。
多因使用不洁注射器具,共用注射
器静脉吸毒,共用剃刀等利器,输入不
合格血液制品及母亲生产过程中传染给
婴儿和性生活等。
因此,不到无证诊所输液打针,不
共用可能污染血液的利器,远离毒品,
带病毒母亲选择合适的怀孕时机及生产
方式,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避免血液
传染病的有效措施。
6
虫媒传染病是指以节肢动物(如蚊 、虱、蚤、蜱等)为媒介所引起的传 染病,包括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 黑热病、丝虫病和出血热等。
▪ 据估算, 每年新发活动性肺结核病人145万,其中传染性肺结核65万例, 每年因结核病死亡13万
▪ 病人以中西部地区及农村居多,疫情下降缓慢,10多年来传染性肺结核 病人基本没有减少
▪ 是结核耐药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 结核与艾滋病双重感染的增加是一个潜在的威胁
21
肺结核的主要症状体征
▪ 结核毒血症状,包括发热(以午后低热多见),食 欲不振,乏力,体重减轻,盗汗明显;
大多发生在冬、春季节,病人和带菌 者是主要的传染源。病原体的原始寄生部 位是呼吸道粘膜和肺,(见图)。
不随地吐痰,保持住房和公共场所的 空气流通,以及戴口罩等,可以预防呼吸 道传染病的发生。
4
消化道传染病是指病原体主要是通过 饮水和食物传播的传染病,包括细菌性痢 疾、病毒性肝炎、伤寒、脊髓灰质炎、蛔 虫病和蛲虫病等。
病人和带菌的动物是主要的传染 源。病原体的原始寄生部位是血液和 淋巴,主要是通过吸血的节肢动物传 播的(见图)。
注意个人及环境发生,消灭蚊、 虱等吸血的节肢动物,可以预防血液 传染病的发生。
7
体表传染病 体表传染病是指由于 直接或间接与患病的人、动物接触, 或者与含有病原体的土壤、水接触的 传染病,因而又叫接触传染病。
空气传播 水传播
饮食传播 生物媒介传播
接触传播
12
易感人群:是指对某 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 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 群
13
传染病的流行与威胁
▪ 2006年全国报告37种法定传染病460万例(353/10万),,乙肝防治任重道远 ▪ 消除麻疹、维持无脊灰状态任务艰巨,新增纳入计划免疫实施任务艰巨 ▪ 布病发病数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狂犬病、疟疾回升迅速;出血热等自然
14
几种常见传染病
▪ 病毒性肝炎 ▪ 肺及肺外结核 ▪ 消化道传染病及感染性腹泻 ▪ 出疹性疾病 ▪ 寄生虫病 ▪ 性传播疾病 ▪ 流感病毒
15
病毒性肝炎
是由嗜肝病毒(如甲肝病毒,乙肝病毒,丙肝病 毒,丁肝病毒,戊肝病毒以及EB病毒,巨细胞病毒 等)引起的肝细胞肿胀,变性,坏死等引起一系列病 理生理改变。
分为急性和慢性,其中甲肝,戊肝由消化道传 播,乙、丙、丁型经血液,母婴及性传播,EB病毒 和巨细胞病毒肝炎可经血液或呼吸道传播。
16
急性病毒肝炎症状和体征
上呼吸道感染样症状,如低热,全身酸痛不适,食欲不振等 乏力,恶心,呕吐,闷油等消化道症状 皮肤巩膜变黄,尿色加深,呈浓茶水样 部份病人伴有右上腹(肝区)及剑突下隐痛不适
此时,需及时就医,明确是否患肝炎,是哪种(病原 体)肝炎,是急性肝炎,还是慢性肝炎急性加重。
17
慢性病毒性肝炎的威胁
中国是肝炎大国,其中乙肝带病毒者近10%,丙肝感染率 为4%。 其中部份慢性病毒性肝炎病人,出现以下三步曲:
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 在中国超过90%的肝癌病人,均由慢性病毒性肝炎引起 因此抗病毒治疗是慢性肝炎治疗的基础。
18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和体征到医院需做的 检查包括:
需空腹到医院抽血化验: ▪ 血常规 ▪ 肝功、肝酶 ▪ 病原学检查,包括甲肝抗体,乙肝二对半,丙肝抗体,
EB病毒,巨细胞病毒抗体等 有条件还需进行腹部B超检查,明确肝脏是否肿大,
或是否是慢性肝炎
19
肝硬化腹水
20
我国结核病疫情形势
▪ 据估算,全国现有活动性肺结核病人450万,其中传染性肺结核病人(涂 阳肺结核)150万
包括狂犬病、炭疽、破伤风、沙 眼、疥疮和癣等。
隔离病人,搞好个人卫生,不与 带有病原体的人或动物等接触,可以 预防体表传染病的发生。
8
病 原 体
9
传染病的三 个基本环节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预防措施 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者
10
传染源:是指能够散 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11
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 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传染病防治相关知识
1
传染病的定义:
▪ 传染病是由病毒、细菌、等病原微生 物和疟原虫、蠕虫等寄生虫,侵入人 体所引起的有传染性的一类疾病。 能 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 疾病
2
呼吸道传染病
人类的 传染病
消化道传染病 体表传染病 血液传染病
虫媒传染病
3
呼吸道传染病是指病原体主要通过飞 沫、空气传播引起的传染病,包括流行性 感冒、白喉、百日咳、猩红热、肺结核、 流行性腮腺炎、麻疹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等。
▪ 咳嗽,以刺激性干咳多见,可伴有血痰或咯血; ▪ 胸部X片可见斑片状,或絮状阴影; ▪ 结核抗体,结核菌素试验可为阳性(但阴性也不能
排除结核);
22
结核病的治疗原则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早期,联合,足量,按疗程使 用抗结核药治疗;
同时,注意抗结核药引起的副作用:包括肝功能 异常,视力下降,听力减退等。
多发生在夏、秋季节,病人和带菌的 动物是主要的传染源。病原体的原始寄生 部位是消化道及其附属器官,(见图)。
因此,不喝生水,不生吃未经洗净的 蔬菜、瓜、果,大力消灭苍蝇,饭前便后 洗手等,可以预防消化道传染病的发生。
5
血液传染病(含母婴垂直传播及性传
播)是指通过接触污染了病原体的血液
(或体液)引起的传染病,包括乙肝,
23
常见消化道传染病
▪ 霍乱 ▪ 细菌及阿米巴性痢疾 ▪ 伤寒及副伤寒 ▪ 食物中毒
上述消化道传染病均可出现发热,恶心,呕 吐,腹痛,腹泻,脱水等表现,确诊需到医院进 行专科检查化验。
24
出疹性疾病
出疹性症状一般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临 床常见的出疹性疾病,包括: 水痘,风疹,麻疹,猩红热等。
丙肝,艾滋病,淋病,尖锐湿疣等。
多因使用不洁注射器具,共用注射
器静脉吸毒,共用剃刀等利器,输入不
合格血液制品及母亲生产过程中传染给
婴儿和性生活等。
因此,不到无证诊所输液打针,不
共用可能污染血液的利器,远离毒品,
带病毒母亲选择合适的怀孕时机及生产
方式,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避免血液
传染病的有效措施。
6
虫媒传染病是指以节肢动物(如蚊 、虱、蚤、蜱等)为媒介所引起的传 染病,包括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 黑热病、丝虫病和出血热等。
▪ 据估算, 每年新发活动性肺结核病人145万,其中传染性肺结核65万例, 每年因结核病死亡13万
▪ 病人以中西部地区及农村居多,疫情下降缓慢,10多年来传染性肺结核 病人基本没有减少
▪ 是结核耐药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 结核与艾滋病双重感染的增加是一个潜在的威胁
21
肺结核的主要症状体征
▪ 结核毒血症状,包括发热(以午后低热多见),食 欲不振,乏力,体重减轻,盗汗明显;
大多发生在冬、春季节,病人和带菌 者是主要的传染源。病原体的原始寄生部 位是呼吸道粘膜和肺,(见图)。
不随地吐痰,保持住房和公共场所的 空气流通,以及戴口罩等,可以预防呼吸 道传染病的发生。
4
消化道传染病是指病原体主要是通过 饮水和食物传播的传染病,包括细菌性痢 疾、病毒性肝炎、伤寒、脊髓灰质炎、蛔 虫病和蛲虫病等。
病人和带菌的动物是主要的传染 源。病原体的原始寄生部位是血液和 淋巴,主要是通过吸血的节肢动物传 播的(见图)。
注意个人及环境发生,消灭蚊、 虱等吸血的节肢动物,可以预防血液 传染病的发生。
7
体表传染病 体表传染病是指由于 直接或间接与患病的人、动物接触, 或者与含有病原体的土壤、水接触的 传染病,因而又叫接触传染病。
空气传播 水传播
饮食传播 生物媒介传播
接触传播
12
易感人群:是指对某 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 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 群
13
传染病的流行与威胁
▪ 2006年全国报告37种法定传染病460万例(353/10万),,乙肝防治任重道远 ▪ 消除麻疹、维持无脊灰状态任务艰巨,新增纳入计划免疫实施任务艰巨 ▪ 布病发病数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狂犬病、疟疾回升迅速;出血热等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