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3)风能资源评估方法

合集下载

风能资源评估方法综述

风能资源评估方法综述

风能资源评估方法综述
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风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备受关注,有关风能资源评估方法的研究也日益深入。

本文将对当前常用的风能资源评估方法进行综述。

(一)测风塔法
测风塔法是一种常见的风能资源评估方法,通过设置测风塔测量风速、方向和温度等参数,来评估该地区风能资源的适用性和可利用程度。

测风塔一般设置在地面或者离地较近的高度处,同时需要测量一定数量的数据才能得出可靠的结果。

(二)卫星遥感法
卫星遥感法利用卫星遥感数据来获取风能资源信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风能资源评估方法之一。

该方法基于遥感技术,通过卫星图像分析、数值模拟等方式,评估不同区域的风能资源分布情况和适用性。

(三)气象资料法
气象资料法是一种常用的风能资源评估方法,通过收集和分析气象观测数据来评估风能资源的潜力和可利用性。

该方法可以通过现有的气象测量数据和历史气象数据来得出相应的风能资源评估结果,是一种较为可靠和简便的方法。

(四)数值模拟法
数值模拟法是一种基于物理和数学原理建立起来的风能资源评估方法。

该方法采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技术来模拟风能资源分布和预测风速、风向等参数,较好地解决了测量方法的受限和不确定性问题。

综上所述,不同的风能资源评估方法各有优缺点,应根据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方法进行评估,以保障风电项目的成功实施和运营。

风电场风能资源测量和评估技术规定

风电场风能资源测量和评估技术规定
电子邮件:
磁偏角和主导风向
表 5-2 设备配置及安装图表
N
场址名称: 测风塔编号: 日期: 图例 (“N” 指真北)
塔架: 拉线: 传感器支架 :
风速计: 风向标:
天线 : 其他 (标记) :
N
传感器高度:50m 传感器类型:风向标 系列号 ***
N
传感器高度:50m 传感器类型:风速仪 系列号 ***
表 5-1 现场信息记录表
测风塔信息(1 个测风塔对应 1 张表)
场址名称 测风塔编号 纬度
’N
安装日期 磁偏角 盛行风向
经度
’E
地形类型
海拔
塔高
测风设备配置(1 个测风数据记录器对应 1 张表) 数据记录器编号: 塔编号:
测风
设备类型
高度
序列号
斜率 偏差
端口
------ ------ ------
表 5-6 主要参数的参考值
主要参数合理范围参考值 主要参数 平均风速 风向 平均气压(海平面) 主要参数的合理相关性参考值 主要参数 50m/30m 高度小时平均风速差值 50m/10m 高度小时平均风速差值 50m/30m 高度风向差值 主要参数的合理变化趋势参考值 主要参数 1 小时平均风速变化 1 小时平均温度变化 3 小时平均气压变化
2 对所有的测风设备,均应画一张设备安装示意图表,以标明其具体安装 方位。见表 5-2。
3 每次现场采集数据或检修,均应填写现场检测执行记录表。见表 5-3。
4 对每次设备出现的问题应进行分析,提出研究解决的办法,并采取相应 的措施进行检修。并填写问题记录表 5-4。
5 将每次的数据文件记录汇总成表。见表 5-5。
说明:对每一个传感器,均应画一张安装示意图,以标明具体安装方位。

风能发电的风能资源评估和风电场开发

风能发电的风能资源评估和风电场开发

风能发电的风能资源评估和风电场开发风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日益受到全球范围内的关注,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生产。

然而,风能资源评估和风电场开发是实现风能发电的关键步骤。

本文将探讨风能资源评估的方法和风电场的开发过程。

一、风能资源评估风能资源评估是评估特定地区的风能资源潜力和可开发利用程度的过程。

以下将介绍常用的风能资源评估方法。

1. 风速测量风速是风能资源评估的核心指标之一。

通常使用测风杆和风速监测仪器来测量风速。

数据收集期通常为数年,以获取全面的风能资源数据。

2. 风向测量风向指示风来自哪个方向。

风向测量可以通过风向标和其他测量设备来实现。

准确的风向数据对于风电场的布局和风机定位起着重要作用。

3. 风能密度计算风能密度是评估风能资源丰富程度的指标。

通过风速和风能密度之间的数学关系,可以计算出特定地区的风能资源潜力。

4. 风能气象学分析风能气象学分析是对风能资源的系统评估和分析。

它涉及风速频率分布、风能潜力、气候特征等方面的研究,以帮助确定最佳的风电场布局。

5. 环境评估在进行风能资源评估时,还需要进行环境评估,以确保风电场的建设和运营对环境影响的最小化。

二、风电场开发风电场开发是将风能资源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以下将介绍风电场开发的主要步骤。

1. 地理条件评估首先需要评估风电场建设地的地理条件,包括地貌、土质、地基条件等。

这些条件对风机的安装和运行至关重要。

2. 风电场规划根据风能资源评估的结果和环境影响评估的要求,进行风电场的规划。

包括确定风机布局、电网连接等。

3. 资金筹集风电场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开发者需要寻找投资者或贷款机构来筹集开发资金。

4. 相关许可和法规审批在进行风电场开发之前,需要获得相关政府部门的许可和审批。

这包括土地使用许可、环保审批等。

5. 风机采购和安装一旦获得所有许可和批准,开发者将购买风机并进行安装。

风机的选择应基于风能资源评估的结果和风电场规划。

6. 联网和运营完成风机安装后,需要将风电场与电网连接起来,以便将产生的电能输送到用户。

全国风能资源评价技术规定

全国风能资源评价技术规定

全国风能资源评价技术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风能资源评价主要是以现有气象台站的测风数据为基础,通过整理、分析,对全国风能资源的大小和分布进行评价。

第二条为了统一全国风能资源评价的原则、内容、深度和技术要求,在总结风能资源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有关标准和规范,制定《风能资源评价技术规定》(以下简称本规定)。

第三条本规定用于指导开展风能资源评价工作。

第二章基础资料收集第四条气象台站资料一、收集国家基准气象站、国家基本气象站和一般气象站基本信息,包括气象台站所属省名、站名、区站号、经度、纬度、海拔高度、建站时间、台站周围环境变化情况(包括台站变迁情况)、观测仪器(包括仪器变更)情况。

二、收集各气象台站1971~2000年历年年最大风速、年极大风速、年极端最高温度、年极端最低温度、年沙尘暴日数、年雷暴日数。

三、收集各气象台站1971~2000年历年逐月平均风速、平均气温、平均气压、平均水汽压。

四、收集各气象台站1991~1995年逐日日平均风速、气温、气压、水汽压。

五、收集各气象台站“代表年”逐时风速、风向观测记录。

六、“代表年”确定方法:根据全国地面气象资料1971~2000年整编成果,选择年平均风速等于V的年份,定义为平均风速年;选择年平均风速等于或接近30年年平均风速或接近30年年平均风速30最大值max V 的年份,定义为最大值年;选择年平均风速等于或接近30年年平均风速最小值min V 的年份,定义为最小值年。

若存在多个年平均风速等于或接近30V (或max V 、min V )的年份,则选择最靠近2000年的年份,下同。

上述三个年份统称为“代表年”,即年平均风速分别等于或接近30V 、max V 、min V 的3个年份,下同。

第五条 其它观测资料一、收集已建自动气象站资料,内容参照本规定第四条。

二、收集已建、待建风电场基本信息及前期工作中的测风资料。

三、收集海洋站、船舶、浮标等的测风资料。

风电基础知识培训风能资源评估方法

风电基础知识培训风能资源评估方法

风电基础知识培训风能资源评估方法风电基础知识培训——风能资源评估方法风能已经成为全球清洁能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风电作为其中的一个主要载体,对于推动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要充分利用风能资源,对风能资源进行准确评估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风能资源评估的方法和技术。

一、地面观测法地面观测法是最传统也是最常用的风能资源评估方法之一。

通过在特定地点设立测风塔,利用风速风向仪等设备进行实时观测,得到的数据可用于风能资源评估。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直接可靠,数据准确性较高,但其缺点是成本较高,需要长时间的观测,且受地点限制。

二、卫星遥感法卫星遥感法是一种相对较新的风能资源评估方法。

通过利用卫星图像和遥感技术,可以对大范围的风能资源进行评估。

该方法具有广覆盖、快速获取数据的优势,但其缺点是数据准确性相对较低,需要进行一定的校正和验证。

三、数值模拟法数值模拟法是一种基于大气动力学原理的风能资源评估方法。

通过建立大气模型,模拟风场的分布情况,可以得到地理区域内不同高度、不同时间段的风能资源数据。

该方法的优点是高效、可模拟多种复杂情况,但其缺点是对模型参数和初始条件要求较高。

四、GIS技术GIS技术是一种将地理信息与风能资源评估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将地理数据与风能资源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准确评估风能资源的分布情况、潜力等。

该方法的优点是数据处理和可视化效果好,但其缺点是对数据的获取和处理需求较高。

五、测量仪器和装置除了以上几种方法外,还可以利用各种测量仪器和装置进行风能资源评估。

例如,利用声音传感器可以测量风的速度和方向,利用红外线传感器可以测量风的温度和湿度等。

这些测量仪器和装置的选择取决于具体评估的需求和条件。

综上所述,风能资源评估是风电项目开发的重要环节。

地面观测法、卫星遥感法、数值模拟法、GIS技术以及测量仪器和装置都是常用的评估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评估,以确保最终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风能资源的评估和开发潜力分析

风能资源的评估和开发潜力分析

风能资源的评估和开发潜力分析1. 风能资源的现状及重要性风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资源,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增长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风能作为一种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的能源形式备受重视。

通过对风能资源的评估和开发潜力分析,可以更好地利用这一资源,推动可持续能源的发展。

2. 风能资源评估的方法评估风能资源的方法主要有风速测量、气象资料分析、数值模拟等。

其中,风速测量是最直接的方法,通过设置风速测量塔或利用无人机等技术获取实时风速数据。

而气象资料分析则是通过历史气象数据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不同地区的风能资源进行量化分析。

另外,数值模拟则可以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模拟不同地区的风能资源分布情况。

3. 风能资源的空间分布风能资源的空间分布主要受到地球自转、地形地貌、气候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一般来说,海岸线、山脉、平原等地形地貌复杂的地区风能资源更为丰富。

此外,气候环境也会对风能资源的分布产生影响,例如温带季风气候和大陆性季风气候的地区风能资源更为丰富。

4. 风能资源的经济价值评估风能资源的开发潜力不仅需要考虑其技术可行性,更需要考虑其经济价值。

随着风力发电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普及,风能资源的经济性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与传统化石能源相比,风能资源具有成本低廉、无排放、可再生等优势,因此在整个能源结构调整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5. 风能资源的开发潜力分析通过对不同地区风能资源的评估和开发潜力分析,可以为风电行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建立了相关的风能资源数据库,通过这些数据库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估风能资源的分布情况和开发潜力。

同时,利用先进的风力发电技术和智能化管理手段,可以提高风能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

6. 风能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评估风能资源的开发潜力时,需要充分考虑其可持续利用性。

风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具有无限的潜力,但在开发利用过程中也需要考虑与环境的协调。

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对动植物的影响、合理配置风电场等都是实现风能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手段。

新能源行业风能发电与储能技术方案

新能源行业风能发电与储能技术方案

新能源行业风能发电与储能技术方案第一章风能发电技术概述 (2)1.1 风能发电原理 (2)1.2 风能发电的优点与局限 (3)第二章风能资源评估与开发 (3)2.1 风能资源分布 (3)2.2 风能资源评估方法 (4)2.3 风能项目开发流程 (4)第三章风力发电设备与技术 (5)3.1 风力发电机组类型 (5)3.2 风力发电机组关键部件 (5)3.3 风力发电技术发展趋势 (5)第四章风电场规划与设计 (6)4.1 风电场规划原则 (6)4.2 风电场设计方法 (6)4.3 风电场运行与维护 (6)第五章储能技术在风能发电中的应用 (7)5.1 储能技术概述 (7)5.2 储能技术的分类与特点 (7)5.3 储能技术在风电场的应用场景 (7)第六章储能系统设计与优化 (8)6.1 储能系统设计原则 (8)6.2 储能系统拓扑结构 (8)6.3 储能系统控制策略 (9)第七章储能系统关键设备与技术 (9)7.1 电池储能系统 (9)7.1.1 电池组 (9)7.1.2 电池管理系统(BMS) (9)7.1.3 能量管理系统(EMS) (10)7.2 飞轮储能系统 (10)7.2.1 飞轮 (10)7.2.2 电机/发电机 (10)7.2.3 控制系统 (10)7.3 超级电容器储能系统 (10)7.3.1 超级电容器 (10)7.3.2 控制系统 (10)7.3.3 能量管理系统(EMS) (11)第八章储能系统在风电场的集成 (11)8.1 集成方案设计 (11)8.2 集成系统运行与维护 (11)8.3 集成系统经济效益分析 (12)第九章风能发电与储能技术的政策与市场 (12)9.1 国际政策与市场概况 (13)9.1.1 国际政策环境 (13)9.1.2 国际市场概况 (13)9.2 我国政策与市场现状 (13)9.2.1 我国政策环境 (13)9.2.2 我国市场现状 (14)9.3 市场发展趋势与展望 (14)9.3.1 市场发展趋势 (14)9.3.2 市场展望 (14)第十章风能发电与储能技术的挑战与前景 (14)10.1 技术挑战 (14)10.1.1 风能资源的不稳定性 (14)10.1.2 储能技术的局限性 (15)10.1.3 风电设备的维护与运行成本 (15)10.1.4 环境与生态影响 (15)10.2 产业发展前景 (15)10.2.1 政策支持 (15)10.2.2 市场需求 (15)10.2.3 技术进步 (15)10.3 技术创新与突破方向 (15)10.3.1 风能资源预测与调度 (15)10.3.2 储能技术突破 (15)10.3.3 风电设备优化 (16)10.3.4 环保与生态保护 (16)第一章风能发电技术概述1.1 风能发电原理风能发电是利用风的动能,通过风力发电机将其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技术。

风能资源评估方法与应用研究

风能资源评估方法与应用研究

风能资源评估方法与应用研究随着世界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人们越来越关注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风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已经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

然而,风场的发电效率受到风能资源的影响很大。

因此,风能资源评估是风能开发的基础和关键。

本文将介绍风能资源评估的方法和应用研究。

一、风能资源评估的概念风能资源评估是指对某一地区内风能资源进行系统观测、分析和评估,以确定该地区可开发的可再生风能储量、功率密度、能量利用率等指标,以及制定开发利用计划的一项技术工作。

在风电开发过程中,风能资源评估的结果将直接决定风电项目的经济效益、发电量和发电能力。

因此,风能资源评估是风电项目实施的重要先决条件,也是风电发展的基础和核心。

二、风能资源评估的方法风能资源评估方法一般包括:实地观测法、数学模型法和GIS空间分析法。

1. 实地观测法实地观测法是指在不同高度、不同季节、不同地形条件下,对风资源进行长时间、连续、现场观测并记录数据。

通过数据分析和处理,得到该地区风速频率分布规律、风能潜力和风向分布等相关情况。

实地观测法可以利用先进的风能采集系统进行,也可以利用人工观测方法和手动记录。

2. 数学模型法数学模型法是指通过采集多年的风速数据,利用气象学、统计学等学科知识建立风能资源预测模型。

该方法可以模拟出风能资源的潜力、风向分布、风速频率等数据,减少实地观测的费用和时间,也可以用于对大面积的地理空间进行风资源评估。

常用的数学模型有Weibull模型、Rayleigh模型、Nakagami模型。

这些模型适用于不同的风速条件和地形条件。

同时,还可以结合GIS空间分析方法进行预测和评估。

3. GIS空间分析法GIS空间分析法是指以空间为基础,以GIS技术为平台,将不同的风资源因素进行空间叠加分析,综合考虑地形、气象、人文等因素对风能资源分布和利用的影响,以及给风电建设、运维和管理带来便利的方法。

GIS空间分析法常用于规划和建设大型风电场的评估和预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3)风能资源 评估方法• 风能资源评估是风力发电场建设成败的关 所 键所在风力发电场(Ch2.3)主要内容• • • • 主要评估指标 指标 应收集的数据 测风数据的处理 风能资源评估的参考判据风力发电场(Ch2.3)主要评估指标• • • • 平均风速 风功率密度 主要风向分布 年风能可利用时间风力发电场(Ch2.3)主要评估指标• 平均风速– 最能反映当地风能资源情况的重要参数 – 分为月平均风速和年平均风速 – 年平均风速越高,风资源越好风力发电场(Ch2.3)主要评估指标• 风功率密度 功率密度– 风能:是空气运动的动能,每秒钟在面积A上 从以速度v自由流动的气流中所获得的能量, 即获得的功率W,W = Av(ρv 22)=1 ρAv 3 2– 风功率密度是气流垂直通过单位面积(风轮面 积 的 能 积)的风能, 1w= 2ρv 3风力发电场(Ch2.3)主要评估指标• 风功率密度与风速和空气密度有关 • 风速的影响 • 空气密度的影响– 空气密度低将会导致低的风功率密度 – 同一地区的空气密度也是随时间变化的风力发电场(Ch2.3)主要评估指标• 主要风向分布 主要 向分布– 风向及其变化范围决定风力发电机组在风电场中的确 切排列方式 – 风力发电机组的排列方式很大程度地决定各台风力发 电机组的出力,从而决定风电场的发电效率 – 主要盛行风向及其变化范围要精确 – 风向的统计分析也要依据多年的气象站数据和当地测 风设备的实际测量数据进行风力发电场(Ch2.3)主要评估指标• 年风能可利用时间 年 能 利 时– 年风能可利用时间是指一年中风力发电机组在 年风能可利用时间是指 年中风力发电机组在 有效风速范围(一般取3-25m/s)内的运行时 间 – 一般年风能可利用小时数大于2000h 的地区为 风能可利用区风力发电场(Ch2.3)主要内容• • • • 主要评估指标 指标 应收集的数据 测风数据的处理 风能资源评估的参考判据风力发电场(Ch2.3)应收集的数据•风电场附近气象站、海洋站等长期测站的观测数据–最好是30年以上资料有代表性的连续年的逐年平均风速和各月平均风速–30–与风场测站同期的逐小时风速和风向数据–累年平均气温和气压数据–建站以来记录到的最大风速、极大风速及其发生的时间向极端气每年雷暴数冰数间和风向、极端气温、每年出现雷暴日数、积冰日数、冻土深度、积雪深度和侵蚀条件(沙尘、盐雾)等风力发电场(Ch2.3)应收集的数据力发电数•风力发电场现场测风数据应连续进行,至少年以上–应连续进行,至少一年以上–包括风速、风向的统计值和温度、气压、极大风速及其风向等速其向等风力发电场(Ch2.3)主要内容•主要评估指标指标•应收集的数据•测风数据的处理•风能资源评估的参考判据风力发电场(Ch2.3)测风数据的处理•测风数据处理包括对数据的验证、订正,并计算评估风能资源所需要的参数风力发电场(Ch2.3)测风数据的处理•数据验证数据验–目的•检查风场测风获得的原始数据,对其完整性和合理性进行判断,检验出不合理的数据和缺测的数据,经过处理,整理出至少连续一年完整的风场逐小时测风数据–完整性检验•数量:数据数量应等于预期记录的数据数量数量数据数量应等于预期记录的数据数量•时间顺序:数据的时间顺序应符合预期的开始、结束时间,中间应连续风力发电场(Ch2.3)测风数据的处理•合理性检验–范围检验,主要参数的合理范围参考值–相关性检验,主要参数的合理相关性参考值相关性检验主要参数的合相关性参考值–趋势检验,主要参数的合理变化趋势参考值风力发电场(Ch2.3)测风数据的处理风力发电场(Ch2.3)测风数据的处理•不合理数据和缺测数据的处理不合数据和缺测数据的处–列出所有不合理数据和缺测数据及其发生时间–对不合理数据再次进行判断,挑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有效数据,回归原始数据组–将备用的或可供参考的传感器同期记录数据,经过分析处理替换已确认为无效的数据或填补缺测的数据析处理,替换已确认为无效的数据或填补缺测的数据风力发电场(Ch2.3)测风数据的处理计算测有效数据的完整率•计算测风有效数据的完整率–有效数据完整率达到90%–有效数据完整率计算公式•应测数目—测量期间小时数;•缺测数目—没有记录到的小时平均值数目;•无效数据数目—确认为不合理的小时平均值数目。

风力发电场(Ch2.3)测风数据的处理数据验结果•数据验证结果–经过各种检验,剔除掉无效数据,替换上有效数据,整理出至少连续一年的风场实测逐小时风速风向数据,并注明这套数据的有连续年的场实测小时速向数据并注这套数据的有效数据完整率–编写数据验证报告,对确认为无效数据的原因应注明,替换的数编写数据验证报告对确认为无效数据的原因应注明替换的数值应注明来源数据还应包括实测的逐小时平均气温(可选)和逐小时平均气压–(可选)风力发电场(Ch2.3)测风数据的处理•数据订正–目的•根据风场附近长期测站的观测数据,将验证后的风场测风数据订正为一套反映风场长期平均水平的代表性数据–订正条件(当地长期测站)•同期测风结果的相关性较好•具备30年以上规范的测风记录•与风场具有相似的地形条件•距离风场比较近风力发电场(Ch2.3)测风数据的处理方法•订正方法–将风场某一高度风速与长年代气象台(站)的风速进行相关分析,得到两个观测点的风速相关曲线–根据这条风速相关曲线和长期测站的长年平均风速,得到风场测站的长年平均风速,求出两个长年平均风速的代数差值–风场数据的每个风速都加上对应方位的风速代数差值,即得到订正后的风场风速资料风力发电场(Ch2.3)测风数据的处理•数据处理数–目的:将订正后的数据处理成评估风场风能资源所需要的各种参数风力发电场(Ch2.3)测风数据的处理•平均风速和风功率密度–风速和风功率密度的月平均值、年平均值风速和风功率密度的月平均值年平均值–各月同一钟点(每日0点至23点)平均值、全年同一钟点平均值风力发电场(Ch2.3)测风数据的处理•风速和风能频率分布为个风速区间,统计每个风速区间内风速和–以1m/s 为一个风速区间,统计每个风速区间内风速和风能出现的频率–每个风速区间的数字代表中间值,如5m/s 风速区间为每个风速区间的数字代表中间值如5m/s4.6m/s 到5.5m/s风力发电场(Ch2.3)测风数据的处理•风向频率及风能密度方向分布–计算出在代表16 个方位的扇区内风向出现的频率和风能密度方向分布–风能密度方向分布为全年各扇区的风能密度与全方位总风能密度的百分比–出现频率最高的风向可能由于风速小,不一定是风能密度最大的方向风力发电场(Ch2.3)测风数据的处理•风切变指数–推荐用幂定律拟合,风切变幂律公式和风切变指数的计算方法α–如果没有不同高度的实测风速数据,风切变指数取1/7(0.143)作为近似值–估算风力发电机组发电量时需要推算出轮毂高度处的风况风力发电场(Ch2.3)测风数据的处理•湍流强度–风能资源评估中采用的湍流指标是水平风速的标准偏差,再根据相同时段的平均风速计算出的湍流强度–逐小时湍流强度是以1h内最大的10 min湍流强度作为该小时的代表值风力发电场(Ch2.3)测风数据的处理•编制风况图–风况参数绘制成图形–主要分为年风况和月风况两大类•年风况–全年的风速和风功率日变化曲线图–风速和风功率的年变化曲线图–全年的风速和风能频率分布直方图–全年的风向和风能玫瑰图风力发电场(Ch2.3)测风数据的处理•月风况–各月的风速和风功率日变化曲线图–各月的风向和风能玫瑰图•相关长期测站风况–与风场测风塔同期的风速年变化直方图–连续20~30 年的风速年际变化直方图•绘制的风况图,便于和当地的地形条件、电力负荷曲线等比较,判断是否有利于风力发电机组的排列、风电场输出电力的变化是否接近负荷需求变化等风力发电场(Ch2.3)主要内容•主要评估指标指标•应收集的数据•测风数据的处理•风能资源评估的参考判据风力发电场(Ch2.3)风能资源评估的参考判据•根据前面数据处理形成的各种参数,对风场风能资源行评估以判断风力发场否具有开发资源进行评估,以判断风力发电场是否具有开发价值•风功率密度–风功率密度蕴含风速、风速分布和空气密度的影响,是风场风能资源的综合指标风力发电场(Ch2.3)风能资源评估的参考判据风力发电场(Ch2.3)风能资源评估的参考判据•风向频率及风能密度方向分布–风电场内机组位置的排列取决于风能密度方向分布和地形的影响–在风能玫瑰图上最好有个明显的主导风向,或两个在风能玫瑰图上最好有一个明显的主导风向或两个方向接近相反的主风向–在山区主风向与山脊走向垂直为最好风力发电场(Ch2.3)风能资源评估的参考判据•风速的日变化和年变化–与同期的电网日负荷曲线和电网年负荷曲线对比,两者相一致或接近的部分越多越好•湍流强度–0.10或以下表示湍流相对较小,0.10~0.25表示中等程度湍流,大于0.25表明湍流过大风力发电场(Ch2.3)风能资源评估的参考判据•其他气象因素–特殊的天气条件要对风力发电机组提出特殊的要求,会增加成本和运行的困难•最大风速超过40m/s或极大风速超过60m/s气低零•气温低于零下20摄氏度•积雪、积冰、雷暴、盐雾或沙尘多发等情况风力发电场(Ch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