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新课标下的作文教学
新课标下小学作文教学的分析

新课标下小学作文教学的分析1. 引言1.1 新课标下小学作文教学的重要性在新课标下小学作文教学中,重要性不言而喁。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思维逻辑能力和文学修养的重要途径。
而新课标下小学作文教学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批判思维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成为有思想、有情感、有文化的人。
作文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促进个性的充分发展,培养学生对世界、对生活、对文学的认识和感悟,提高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和思维品质。
新课标下小学作文教学的重要性不仅在于提高学生语文成绩,更在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创新思维,在于塑造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只有通过深入、系统、全面地开展小学作文教学,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2 新课标对小学作文教学的影响新课标对小学作文教学的影响在于提升了教学质量。
新课标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培养,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独立表达,以及提倡学生自主选择写作题材。
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新课标对小学作文教学的影响在于拓展了作文题材。
传统的作文教学往往局限于文体和题材的范围,而新课标对作文题材的要求更开放和多元化,可以涉及到学生生活、社会热点、文化传统等各个领域。
这种多样化的作文题材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提升,更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新课标对小学作文教学的影响是积极的,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写作能力的培养。
在新课标指导下,小学作文教学将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发展,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创造力。
【2000字】2. 正文2.1 新课标下小学作文教学的特点1.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新课标倡导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注重思考、发散思维,鼓励他们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使作文更加生动有趣。
2.注重个性化和差异化教学。
新课标作文标准小学

新课标作文标准小学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作文教学也迎来了新的变化。
新课标对小学作文的要求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思维,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以下是对新课标小学作文标准的全面解读。
# 一、作文内容的丰富性新课标强调作文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从中发现写作素材。
作文题目要具有开放性,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感而发。
同时,作文内容要涵盖多个方面,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以培养学生的多角度思考能力。
# 二、作文形式的多样性新课标提倡作文形式的多样化,不拘泥于传统的文体。
学生可以尝试写日记、书信、小故事、诗歌等不同形式的作文,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创造力。
此外,鼓励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如电子作文、博客等,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 三、作文语言的规范性虽然新课标鼓励创新,但作文的语言规范仍然是基础。
学生在写作时要注意用词准确、语句通顺、标点正确。
同时,要避免使用网络语言和不规范的表达方式,以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 四、作文思维的逻辑性新课标要求学生在作文中展现出清晰的思维逻辑。
无论是叙述一件事情,还是阐述一个观点,都要有条理、有层次。
学生要学会使用恰当的连接词,使文章结构紧凑,逻辑性强。
# 五、作文情感的真实性作文不仅是语言的表达,更是情感的流露。
新课标鼓励学生在作文中表达真实的情感,无论是喜悦、悲伤、愤怒还是惊讶,都要真实地反映出来。
这样,作文才能打动读者,引起共鸣。
# 六、作文评价的多元化新课标提倡多元化的作文评价方式。
除了传统的教师评分外,还可以采用学生自评、同伴互评等方式,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 七、作文教学的互动性新课标强调作文教学的互动性。
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作文教学活动,通过讨论、交流、合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写作过程,给予适时的指导和帮助。
# 八、作文训练的系统性新课标要求作文训练要系统化,从低年级到高年级,逐步提高作文的要求和难度。
新课标下的作文教学收获与反思

新课标下的作文教学收获与反思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在新课标推行后的这段时间里,我在作文教学方面有了不少新的体验和感悟。
以前,我们的作文教学似乎总是陷入一种固定的模式。
给个题目,简单讲讲要求,然后就让学生们自己去发挥。
结果呢,交上来的作文往往千篇一律,缺乏生气和个性。
但新课标实施后,一切都有了变化。
就拿最近的一次作文课来说吧。
那次的作文题目是“记一次有趣的户外活动”。
以往,学生们可能就是流水账似的记录一下活动的过程,什么时间、地点、人物,然后干了些啥。
但这次,我决定换个方式。
上课铃一响,我没有急着讲作文,而是先给他们讲了我自己小时候参加户外活动的经历。
那是一次放风筝的活动,我把细节描绘得特别详细。
我告诉他们,那天的风有点调皮,总是忽大忽小。
我刚跑起来,风就变小了,风筝摇摇晃晃地往下坠,我急得直跺脚,心里那个懊恼啊!可当我准备放弃的时候,风又突然大了起来,像是在跟我开玩笑,风筝一下子就飞了起来,高高地挂在天上,我的心也跟着飞了起来,别提多高兴了!讲完我的故事,我让学生们先分组讨论自己经历过的户外活动,互相分享其中的有趣细节。
这一下,教室里可热闹了,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个不停,眼睛里都闪着兴奋的光。
讨论结束后,我让他们开始动笔写。
我在教室里走来走去,观察着每个孩子的表情和状态。
有的孩子眉头紧皱,似乎在努力回忆那些美好的瞬间;有的孩子则面带微笑,笔在纸上飞快地移动着。
其中有个叫小明的孩子,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他平时写作文总是很头疼,不知道写什么,怎么写。
但这次,他写得特别认真。
我走到他身边,看到他写的是一次和爸爸去钓鱼的经历。
他写道:“那天,太阳火辣辣的,我和爸爸来到河边。
河水在阳光的照耀下,像一条闪闪发光的绸带。
爸爸帮我把鱼饵挂好,我学着他的样子把鱼竿甩了出去。
可是等了好久,鱼漂都一动不动,我都快没耐心了。
就在我想要放弃的时候,鱼漂突然猛地往下一沉,我赶紧提竿,哇,一条大鱼!那鱼在水里拼命挣扎,溅了我一脸的水,我又紧张又兴奋,手都在发抖……” 看着他写得这么投入,我心里别提多欣慰了。
浅谈新课标下小学作文教学

浅谈新课标下小学作文教学随着新课标的推出,小学作文教学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新课标下小学作文教学应该如何开展?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四个方面,对新课标下小学作文教学进行浅谈。
一、教学目标新课标下小学作文教学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过程中,还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新课标下小学作文教学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促进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全面发展。
教学内容在新课标下小学作文教学的教学内容上,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
教材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的学习兴趣,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增加学生的写作体验。
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教授学生各种常见的写作形式,如记叙文、描写文、议论文等,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技能。
教学方法新课标下小学作文教学的教学方法应该是多样化的。
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讲解法、示范法、启发式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也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评价方式新课标下小学作文教学的评价方式应该是多元化的。
要注重对学生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全面评价,不仅要注重对学生书面作品的评价,还要注重对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的评价。
也要注重对学生的写作过程和写作心得的评价,鼓励学生勇于表达,积极创新,不怕犯错误,勇于改正。
浅谈新课标下作文教学

浅谈新课标下作文教学【摘要】在新课标下,作文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新课标对作文教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等方面。
正文部分主要包括新课标对作文教学的要求、开展作文教学的方法、实践方法、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途径以及评价标准。
结论部分从挑战和机遇、发展方向和重要性等方面进行总结。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出新课标下作文教学不仅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同时也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机遇。
加强新课标下作文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已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
【关键词】新课标下作文教学,重要性,影响,要求,开展,实践方法,培养学生写作能力,评价标准,挑战与机遇,发展方向1. 引言1.1 新课标下作文教学的重要性新课标下作文教学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品质的重要途径。
通过作文教学,学生可以学会正确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培养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
作文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和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通过作文,学生可以在实践中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作文教学还可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终身学习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新课标下作文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1.2 新课标对作文教学的影响新课标的出台对作文教学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新课标要求作文教学应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倡导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表达个性化的观点和情感,避免机械式的模板化写作。
这种影响使得作文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意表达能力。
新课标强调跨学科性和综合性,要求作文教学与其他学科的内容进行有效整合,促进学生在作文中运用跨学科知识进行思考和表达。
这种影响使得作文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跨学科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全面发展。
浅谈新课标下小学作文教学

浅谈新课标下小学作文教学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教育理念的更新,新课程标准作为教育改革的一部分,对小学生的作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广阔的视野。
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在新课标下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既需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需要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本文将就新课标下小学作文教学进行探讨,分析其特点、方法和策略。
1. 强调素材的多样性和创新性新课标下小学作文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周围的事物,从中获取素材并进行创新。
这种要求给作文教学注入了更多的活力和创造性,让学生的作文更加富有生机和想象力。
2. 强调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新课标下小学作文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的过程中注重技法和表达方式的训练,让学生的作文更加规范和准确,让语言更加生动有力。
3. 强调情感的表达和体验二、新课标下小学作文教学的方法1. 激发学生兴趣在新课标下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需要经常利用一些有趣的题材和素材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在写作中能够流畅自如,愉快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积极性。
2. 注重写作技巧的指导3. 鼓励多种表达方式在新课标下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种表达方式,例如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等,让学生在不同的表达形式中得到锻炼,开拓他们的写作思路,丰富他们的表达能力。
4. 引导情感体验在新课标下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多样的情感体验,让他们在生活中去感受和体验不同的情感,从而在作文中能够有更为丰富的情感表达。
也要注重情感价值的引导,让学生在写作中能够表达真挚的情感,使作文更加生动、深刻。
1. 营造良好的写作氛围在新课标下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写作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进行写作,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提高写作的质量。
2. 注重个性发展在新课标下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鼓励学生在写作中体现自己的思想和特点,让作文更加生动有趣,更具个性魅力。
新课标对小学作文的要求

新课标对小学作文的要求
新课标对小学作文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新课标强调作文教学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鼓励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感受力。
作文内容应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写作中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思考。
其次,新课标提倡作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
教师应引导学生在作文中敢于创新,勇于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想法,鼓励学生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作文内容更加生动有趣。
再次,新课标要求作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应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如如何组织文章结构、如何使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等,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此外,新课标还强调作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写作中学会分析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最后,新课标提倡作文教学要注重评价的多元化和过程性。
教师应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同伴评价、自我评价等,鼓励学生在评价中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同时注重对学生写作过程的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不断改进和提高。
综上所述,新课标对小学作文的要求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学生在写作中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展现个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新课标的要求,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创造力。
新课标作文教学心得体会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标的推行为我们教师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深刻体会到新课标作文教学的重要性和挑战性。
以下是我在新课标作文教学中的心得体会。
一、转变教学观念,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在新课标作文教学中,我首先意识到的是教学观念的转变。
传统的作文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而新课标强调学生的个性化表达和创造性思维,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差异,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因此,我在作文教学中努力做到以下几点:1. 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表达。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表达方式,我鼓励学生在作文中展示自己的个性和创造力。
2. 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作文不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情感的流露。
我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点滴,激发他们的情感共鸣,使作文充满生命力。
3. 营造轻松愉快的作文氛围。
在课堂上,我尽量创造一个轻松、民主、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中完成作文。
二、注重写作方法指导,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新课标作文教学强调写作方法的指导,我在这方面进行了以下尝试:1. 强化写作技巧训练。
我引导学生掌握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不同文体的写作技巧,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2. 注重段落结构训练。
我要求学生在作文中注意段落之间的衔接,使文章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3. 加强语言表达训练。
我引导学生关注语言的准确、生动、形象,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4. 鼓励学生多阅读、多积累。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我鼓励学生广泛阅读,积累丰富的词汇和素材,为写作提供素材。
三、创新作文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传统的作文评价方式往往以分数为主,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情感体验。
在新课标作文教学中,我尝试以下创新评价方式:1. 多元化评价。
我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教师评价、同学互评、学生自评等,关注学生的写作过程和情感体验。
2. 鼓励性评价。
我注重对学生作文的鼓励性评价,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努力,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3. 个性化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谈新课标下的作文教学
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脑力活动,要求学生具有主动探索精神,即具有创新意识。
新课标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悟”,作为中学语文老师的我们要努力提高中学生的写作素质,必须从初中生开始就注重对他们进行作文创新意识的引发和培养,必须对作文的命题、立意、题材、布局等方面进行大胆的探索,以适应21世纪终身学习的需要。
一、命题的新突破,诱发学生的写作欲
作文教学改革首先是观念上的转变,克服求全观、守旧观。
面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窒息的现状,出于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文题应起到逼使学生去创造的作用。
具体的说就是激活学生的创造潜能形成“怪诞”的想法,并通过细密的构思,在文章中使之合理化。
首先,注重命题新颖性,逼使学生开启创造性思维。
其次,要克服公式化,注意多样化。
文题拟得好,有新的突破,会对读者产生巨大的吸引力。
同样,在作文训练中,命出一个好题,学生一见也会眼睛为之一亮,精神为之一振,兴趣顿生,跃跃欲试,定会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
二、立意的新突破
作文立意要解除传统的束缚,教师应彻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引发学生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
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他们用正确的观点看待问题、分析问题,使其作文具有积极的意义。
其次,鼓励学生大胆地写剖析自己的文章。
教师要鼓励学生放开胆子去思考,想什么就写什么。
如写《我背地里做的一件事》,教师意在让学生大胆说出心中的秘密而做文章,如《一件好事》《可笑的事》《糊涂的事》《害羞的事》《愚蠢的事》等出示一组题让学生选择,经常给学生一个广阔的空间。
第三,选择创新的独特角度。
如写作《记一个熟悉的人》,不少的作文内容,就毫无新意甚至雷同。
如果能换一个角度立意,写班级里一个爱管“闲事”的同学,平时言语不多,不讨人喜欢,但却在关键时刻,他为了维护班级的利益,敢于同破坏班级荣誉的人作斗争,就比较能吸引人。
这不仅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富有时代气息,从创新的角度培养了学生创作欲望,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素质。
三、题材的新拓展
新课标下“教无定法”,中小学作文教学再也不能走技术主义、形式主义的老路了,只有以内容题材为中心,以精神和思维训练为中心,方能开创作文教学的崭新天地。
首先,作文内容要生活化。
生活是作文之源,学生生活越丰富,作文内容就越充实。
教师要通过课内向课外开放,要重视开拓中学生的社会生活视野,培养他们勤于观察、善于思考、面向社会、接触实际的良好意识和能力,力求做到写作题材与学生生活合拍,从而使作文内容生活化。
这样,不仅解决了作文“无可写”的问题,而且有助于写出内容充实、富有新意的好文章。
其次,要引入科研文。
教师引导学生把考察、种植、参观、观察、实验等科学研究活动的过程、有趣的情节、获得的知识及怎样获得的写下来。
四、布局的新构思
“文似看山不喜平”,作文最忌平淡无奇。
如记写某个人物时,可先贬低后赞扬,欲扬而先抑,抑的目的在于扬,抑制是为了更高地扬起。
如:有个学生写《妈妈不求“爷”了》一文,开始写“妈妈”信神,磕头祷告,求财神赐福,且还执意信“老天”。
这是“抑”。
然后,敬“财神爷”总不发财。
后来,“妈妈”信了哥哥的话,不信神,去养鸡,结果成了养鸡专业户,发了,终于明白:“想发财还得靠自己。
”这是“扬”。
总之,要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视野的新一代,教会他们思考非常重要,我认为只有多角度,多种形式地引发和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不断提高他们的作文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