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葵高效种植技术

合集下载

油葵的栽培技术

油葵的栽培技术
防虫
油葵容易受到蚜虫、螟虫等害虫的侵害。为了防止害虫的侵害,可以采取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方法进行防治。 例如,可以引入天敌进行生物防治,也可以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同时,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理病残叶和弱 苗等也可以有效地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03
油葵的收获与加工
收获时间与方法
收获时间
油葵的收获时间通常在秋季,具体时间取决于不同的品种和种植地区的的气候条件。一般来说,当油 葵的茎叶变黄,籽粒成熟时,就可以进行收获。
VS
储存条件
油葵种子的储存需要干燥、通风良好的环 境,温度应保持在15℃左右,湿度不超 过60%。此外,储存的种子还要避免受到 阳光直射和有害气体的影响。储存期间要 定期检查种子的状况,如发现有发霉或虫 蛀的情况要及时处理。
油脂提取与利用
油脂提取
油葵油脂的提取通常采用压榨法和溶剂浸提 法。压榨法是利用机械压力将油葵籽粒中的 油脂压榨出来,这种方法提取的油脂味道较 浓,但出油率较低。溶剂浸提法则是在适当 的温度和压力下,使用有机溶剂将油脂从油 葵籽粒中提取出来,这种方法出油率高,但 需要处理溶剂的回收和残留问题。
案例二
某农民在种植油葵时注重土壤改良和施肥管理,采用 了轮作和间作等种植方式,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 作物抗病能力,实现了油葵的高产和稳产。
问题案例解析
案例一
某地区在种植油葵时出现了严重 的病虫害问题,导致产量大幅下 降。经过调查和分析,发现是品 种抗病性差和管理不当所致。
案例二
某农民在种植油葵时遇到了干旱 天气,导致油葵生长受阻。经过 调查和分析,发现是土壤改良和 灌溉管理不当所致。
式,如套种、轮作等。
社会与环境效益
提供就业机会
油葵种植可以提供就业机会,特别是在农村 地区,为农民增加收入来源。

油葵优质高产栽培技术_

油葵优质高产栽培技术_

油葵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油葵是特克斯县的主要经济作物,产量高、品质优、效益好。

占全县经济作物播种面积的90%,平均产量220kg/667m,出油率400%。

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如下。

1播种技术1.1地块选择油葵忌重茬。

前茬以禾谷类和一年生豆科作物为宜,忌与茄科作物连作。

对土地要求不严,宜选PH直60-80,土壤肥力较高的地块种植。

1.2选用良种近几年大面积推广抗旱、抗病、丰产性好的品种,如美国C101、DK3790等。

1.3施足底肥油葵G101生育期105天左右,播种前应1次性施足底肥。

应施农家肥2-3t/667m,磷酸二铵15-20kg/667m,尿素5kg/667m。

播前深耕整地,耕深25-30cm,耙平整细,呈待播状态。

1.4适时播种5cm地温稳定在10-12℃时即可播种。

县东部以4月20日-5月20日为宜,西部以5月初至5月中旬为宜。

DK3790在西部种植较多,播种时间5月20日至6月1日为宜。

1.5合理密植采用24行播种机等行距条播。

行距60cm,株距22-25cm,播量400-450g/667m,保苗4500-5000株/667m。

2 田间管理2.1 查苗补苗出苗后及时查苗补苗。

3-5片叶时定苗,去弱留强,去病留壮,确保苗齐苗壮。

2.2中耕除草结合间苗中耕松土,增温保墒,一般2-3次。

4叶期化学除草,选用6.9%或精稳杀得,用量50-60g/667m对水喷雾,防治禾本科杂草。

2.3追肥浇水现蕾期追施尿素10kg/667m,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100g/667m,喷施宝5ml/667m,可增加千粒重、提高产量。

现蕾至灌浆期,视土壤墒情浇水2-3次。

2.4防治菌核病选用40%菌核净或速克灵500倍液喷雾防治,重点喷施植株根部、根茎部。

亦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g/667m,稀释后喷雾。

2.5防治白锈病选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或50%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亦可用70%百菌清500倍液防治。

龙城区小麦复种矮大头油葵高产栽培技术

龙城区小麦复种矮大头油葵高产栽培技术

龙城区小麦复种矮大头油葵高产栽培技术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民也越来越注重作物的高产、优质和高效率。

龙城区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地区,小麦和油葵是当地的两大主要经济作物。

本文将介绍一种龙城区小麦复种矮大头油葵高产栽培技术,希望能够给广大农民朋友提供一些参考。

1. 选用优质育种品种小麦和油葵都是农民比较熟悉的作物,在选择品种时要注意选用好的、适合本地生产的品种。

小麦选择适合本地气候条件、育穗快、抗逆性强的品种;油葵选择油性好、适应性强、抗病虫害能力强的品种。

2. 合理施肥小麦和油葵都需要充足的营养,施肥是高产的关键。

在小麦营养需求较大的分蘖期和拔节期,要及时、科学、均匀地施肥,添加适量的有机肥和复合肥。

油葵营养需求也很大,要在生长旺季多施一些化肥,同时注意配合微量元素,以提高油葵的产量和品质。

3. 机械化播种机械化播种可以提高作业效率,减少人力投入,同时能保证播种质量,保证小麦的均匀成活率,同时减少了油葵的秧苗密度过大、引起病虫害的可能性。

4. 小麦复种小麦复种是指在第一茬作物收获后,采取机械化方法直接种植二茬小麦。

小麦复种有利于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可以增加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5. 矮大头油葵种植矮大头油葵是一种比较新的品种,由于其高产、株型矮、耐倒伏,适宜机械化作业等特点,在龙城区已经得到广泛推广。

种植时要合理控制株距,保证每亩栽培面积的油葵密度,同时进行及时压顶和打顶,使得油葵生长势平稳,根系发达,提高油葵的产量和品质。

总之,龙城区小麦复种矮大头油葵高产栽培技术,通过科学施肥、机械化播种、小麦复种、矮大头油葵种植等多个方面的改进,不仅提高了小麦和油葵的产量和品质,也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为当地农民的致富路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油葵高产栽培技术管理

油葵高产栽培技术管理

油葵高产栽培技术管理油葵是一种油料作物,是西南地区的传统农作物,其油含量高、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

油葵的栽培技术管理对于提高其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油葵高产栽培技术管理的相关内容。

1. 土壤选址和准备油葵的栽培要求土壤肥沃、排水良好、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

同时需要选择平坦、阳光充足、受风少的地方。

在种植前,需要进行基本的土地准备工作,包括犁耕、耙平、施肥、松土、培土等,营造土壤条件有利于油葵的生长和发展。

2. 种子选择和处理油葵的种子要选择高质量优良的品种,并进行处理,包括除杂、洗净、晾干、拣选等。

种子处理后,在种植前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以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并提高种子的萌发率和生长速度。

3. 播种方法和时间油葵的播种方法包括直播和移栽两种方式。

直播适用于肥沃的土地和适宜生长的季节,移栽适用于较差的土地和不利于生长的季节。

油葵的播种时间一般在4月份至6月份之间,视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而异。

4. 灌溉和施肥油葵在生长过程中需要适当的灌溉和施肥。

首先要考虑土壤的含水量,根据需要进行适量的灌溉。

其次,在施肥的时候,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肥料种类和施肥时间,以保证油葵的正常生长和发展。

一般来说,可以采用有机肥和化肥混施的方法,在播种前进行适量的基础施肥,中期再进行追肥。

5. 病虫害防治油葵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一些病虫害的影响,如枯萎病、斑点病、蚜虫、黑粉菌等。

要对病虫害进行及时的诊断和防治,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防治,如喷洒农药、采用抗病虫杂种等。

6. 节理和收获油葵的生长过程中需要进行适当的节理,以控制其生长状态和形态,促进其正常的生长和发展。

在油葵成熟后,需要进行及时的收获,防止它继续吸取养分,影响其品质和产量。

收割后,要进行必要的后期处理和管理,包括揭叶、晾晒、清洗、脱粒等。

总的来说,油葵高产栽培技术管理具有一定的技术要求,需要对土地、种子、施肥、病虫害等进行认真的管理和控制。

油葵种植技术

油葵种植技术

油葵种植技术油葵是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其籽粒含油量高,且油质优良,是生产食用油和工业油的重要原料。

油葵种植技术是油葵生产的关键,本文将从油葵的品种选择、种子处理、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品种选择油葵品种的选择是影响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

目前国内外常见的油葵品种有“川大1号”、“贵阳1号”、“黔葵7号”、“京葵1号”等。

这些品种在适宜的生态条件下,产量高、油质好,适宜于我国不同区域的种植。

在选择品种时,应以当地气候、土壤、水源等条件为依据,选择适合当地生态条件的品种。

二、种子处理油葵的种子处理是保证高产高质的重要环节。

首先,应选择种子时要选择种子饱满、色泽鲜艳、无虫害、无霉变的优质种子。

然后,将种子浸泡在50%的草酸溶液中,浸泡时间为10-15分钟,然后再用流动水冲洗干净,晾干备用。

草酸的浸泡能够起到杀菌、除去种子表面的脂肪酸和胶质等作用,有利于提高种子的萌发率和发芽能力。

三、田间管理油葵在田间管理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土壤要求:油葵喜欢肥沃、深厚、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pH值在6.0-7.0之间。

2. 施肥要点:肥料的施用应以基肥和追肥相结合,以有机肥为主,配合适量的化肥。

基肥应在秋季完成,追肥应在生长期进行,每次追肥量不要过多,以避免造成浪费和污染。

3. 挑选留种:在生长期间,应对油葵进行留种挑选,选择生长状况好、株型整齐、花序排列规律、籽粒饱满的油葵作为留种,以提高产量和质量。

4. 灌溉要点:油葵生长期需要适量的水分,但也要注意避免过度浇水,以免造成根系繁茂、花序发育不良等问题。

四、病虫害防治油葵的病虫害主要包括蚜虫、卷叶蛾、病菌等。

在田间管理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 防治蚜虫:蚜虫是油葵主要的害虫之一,可以通过喷洒农药、拍打等方式进行防治。

2. 防治卷叶蛾:卷叶蛾是油葵的另一种主要害虫,可以通过喷洒农药、人工拾虫等方式进行防治。

3. 防治病菌:油葵的病菌主要包括炭疽病、霜霉病等,可以通过喷洒杀菌剂、选择抗病品种等方式进行防治。

油葵的栽培技术

油葵的栽培技术
应用
油葵的种子可以提炼成食用油,也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和化妆品原料,花头可以 作为蔬菜食用,茎秆可以作为饲料和肥料使用。
02
油葵栽培的准备工作
选择适宜的种植地
1 2
土壤肥沃
选择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的地块,以便为 油葵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
排水良好
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的地块,以避免雨季 积水对油葵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05
油葵栽培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油葵栽培的经济效益
增加农业收入
油葵是一种高效经济作物,能够为农民带来较高的经济收益。
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油葵的种植可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
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油葵的种植可以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农业产业的竞争力。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油葵栽培的社会效益
01
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
油葵的栽培历史和现状
栽培历史
油葵起源于非洲,后传播到亚洲、欧洲和美洲,是全球广泛种植的油料作物 之一。
栽培现状
油葵在世界各地都有栽培,主要生产国包括中国、俄罗斯、乌克兰、加拿大 等。
油葵栽培的重要性及应用
重要性
油葵作为重要的油料作物,在保障粮食安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农业经济 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3
交通便利
选择交通便利的地块,以便于油葵的运输和销 售。
合理规划种植密度
根据土壤肥力制定密度
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制定合理的种植密度,以确保油葵生长 良好。一般来说,肥沃土壤的种植密度可适当加大,贫瘠土 壤的种植密度可适当减小。
根据气候条件制定密度
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如降雨量、气温等因素,制定合理的 种植密度,以确保油葵生长正常。

油葵_夏谷轮作高效栽培技术

油葵_夏谷轮作高效栽培技术

《基层农技推广》2014年第9期Primary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2014,Vol.2.No.9理,确保规范健康运作。

指导合作社搞好资产量化,建立总账、收入明细账等账簿,搞好财务管理。

指导合作社建立资产管护制度,确定管护资金的筹集、管理和使用。

7.3探索应用《烟农合作社经营管理模板》针对财务管理、雇工管理、风险管理、技术管理等方面,制定表格式管理模板,提升合作社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益。

油葵适应性强,耐旱,出油率高,油质好,是一种优质健康食用油。

因近年来发展迅速,成为了河北省邢台市主要油料作物之一。

油葵-谷子轮作,是调整种植结构、满足市场需求、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一种高效技术。

1油葵的栽培技术1)选用良种。

选用早熟性好、杂种优势强、纯度高、生长整齐、产量性状好的杂交一代种子,如矮大头DW567、DW667、DW678等杂交种。

2)整地施肥。

耕前尽量浇好底墒水,并施磷钾肥,轻施氮肥。

可亩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30kg ,腐熟鸡粪或猪粪肥l ~2方均匀撒施后深翻。

3)适时早播。

采用地膜覆盖,3月上中旬播种。

用种量为每亩300~500g ,播深3~4cm 。

实行宽窄行种植,利于通风透光,一般宽行80cm ,窄行40cm ,株距26~30cm ,亩留苗3500~4000株。

4)田间管理。

在油葵一对真叶期开始破膜,放苗、定苗。

生育期内要进行2~3次中耕。

现蕾期追施尿素10kg ,追肥后及时浇。

花盘形成期要及时摘除分枝和下部的老黄叶。

5)病虫害防治。

苗期主要防治地老虎,每亩用50%辛硫磷乳油500ml 加水1~2kg ,掺入20~30kg 细沙土,于傍晚撒在幼苗旁。

常见病害有菌核病、霜霉病和叶斑病,选用菌核净、速克灵、烯唑醇等药物喷雾防治。

6)辅助授粉。

油葵是典型的异花授粉作物,自花授粉结实率极低,采用放蜂或人工辅助授粉,可增产20%左右。

放养蜜蜂,每6~7亩可放养一箱蜜蜂。

油葵高产栽培技术

油葵高产栽培技术

河南农业2021年第1期(上)LIANGZHONG LIANGFA良种良法四、适时早播油葵耐低温性很强,在保证能出苗情况下尽量早播,播种首先要掌握好温度,在土壤温度保持在5 ℃以上时就可以进行播种了。

为了避免早春温度过低对幼苗的伤害,要注意播种深度一般保持在3~4 cm。

地膜覆盖在3月中下旬进行。

裸地播种期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一般地温稳定在5 ℃以上即可播种。

夏季播种在6月20日至7月10日,一般采用等行距种植,行距60 cm,株距30~33 cm。

五、合理密植根据土壤情况,合理密植以提高作物产量。

地力好的每667 m 2适宜密度为3300~3500株,地力差的每667 m 2适宜密度为3500~3800株,播种方法以点播为宜。

为节约用种,可采用单双粒隔穴播种方法。

点播每667 m 2用种量为400~500 g,播种宜浅不宜深,一以利于通风透光,2~3 d 重10:00—1次,连续进行2次;应适当蹲苗,7~8对真叶时开沟8 kg 加氯化钾15 kg。

夏播油葵在底肥不足时,可在苗期每667 m 2追施尿素7 kg。

现蕾期是需水的关键期,若干旱无雨,应结合浇水每667 m 2追施尿素15 kg、硫酸钾12 kg,以开沟施肥深度8~10 cm 为宜。

开花期是需水临界期,当叶片中午萎蔫而晚上仍不能恢复正常时应根据情况及时浇水。

油葵是需肥较多的作物,需钾较多,氮次之,磷最少。

现蕾期至开花期追肥一般每667 m 2施尿素和磷酸二铵各15 kg、硫酸钾10 kg,并喷施0.2%~0.4%的磷酸二氢钾溶液2次,以提高油葵的千粒质量和结实率。

七、适时收获当油葵植秆变黄,上部叶片变成黄绿色,下部叶片枯黄下垂或脱落,花盘背面变成黄褐色时,舌状花瓣干枯脱落,苞叶黄枯,果皮变坚硬,籽粒黑中透亮,果仁里没有过多水分,此时收获最为理想。

收获后要及时摊开晾干,防止霉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葵高效种植技术
葵花油含66%亚油酸,对降低血压、血脂、胆固醇有一定作用,食用品质较高。

因此推广油葵种植,既可满足社会需要,又可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1 油葵的特征特性
掘偃师近几年的种植不范,生产上较适宜的品种官迪卡G101和康地;号等杂交朴。

杂交油葵株高1.5~1.7m,花盘大、盘粒重高,籽粒出油率达49.9%。

种植方面表现为适播期长,从4月下旬到7月上旬均可种植。

生育期短,春播为110d左右,夏播为83~90d生长势强,耐瘠薄,投资少效益高。

缺点是怕涝、因此,特别适合十坡岭旱地种植,是水利设施不好地区的首选材梢项目。

2 种植技术
2.1 施肥整地
油葵茎杆粗、根系大、扎根深、需肥量大,深耕整地有利于汕葵生长,整地前施底肥有机肥3.0×104~4.5×104kg/hm2,碳酸氢铵600~750kg/hm2,钙镁磷肥750~900kg/hm2,硫酸钾150~22akg/hm2,深耕23cm,耙平耙细,如果铁茬夏播.应在定茁后及时千耕追肥。

2.2 种植方式
有单作和间作两种方式:单作以80cm×30cm宽窄行种植为宜。

间作在不影响油葵产量的同时,可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单位面积效益,具本模式有油葵—甘薯、油葵西瓜、油葵—谷子、油葵-绿豆等,各地可根据不同种植习惯加以示范。

以油葵-甘薯为例:一个种植带宽140cm,其中2行油葵间距40cm,宽行lOOcm 可种2行甘薯,甘薯间距50cm,油葵46300株/hm2,甘薯3.0×104穴/hm2。

2.3 种植
春播于4月下旬即可开始,夏播从麦收后开始.最迟千得超过7月10,用种量6kg/hm2,由于春播受当时气温低、春雨少的影响,一般苗期生长不如夏季,花盘和植株也较夏播为小,应适当加大播量。

播深控制在3~5cm,利于出苗。

3 田间管理
播种是基础,管理是关键。

油葵出苗后,应及时加强管理,确保高产(本文以油葵为管理对象,间作田其他作物按各自指标正常管理)。

3.1 苗期管理
幼苗在一对真叶时定苗,为节省时间和劳山,间定苗一次完成,无论机播和人工点播,定苗以苗匀为原则,避免留双株,春播留苗6.0×4株/hm2株以上,夏播留苗5.3×104株/hm2,定苗后中耕除苗草保墒,提升地温。

有墒或浇后喷洒750~1050g/hm2g精禾草克防除杂草,喷洒时压低喷头,尽量不触及油葵。

喷洒后近期内不中耕,以免破坏药膜,降低除草效果。

3.2 中期管理
此期植株封顶,形成花蕾逐渐开花授粉,是水肥管理的关键时期.目标是促盘人粒多,授粉顺畅。

植株封顶后追尿素225~300kg/hm2,有条件的可浇1水,以浇透且积水为原则,保证开花授粉期有充足的水肥供给。

油葵属常异花作物,开花由外向内渐次进行,花期较长,应加强辅助授粉;一是每0.3hm2放置一箱蜜蜂。

二是人工辅助,把两个花盘相对轻搓或用毛内垫圆板在花盘上轻搓。

3.3 病虫防治
苗期主要防治蚜虫和象甲等,花后灌浆期主要防治盘内食心虫。

用药方面,苗期可使用有机磷农药,灌浆期应以低毒的菊脂类农药为宜。

3.4 后期管理
授粉后用2%硼肥叶面喷洒,可防止花而不实,提高粒重,同时加强病虫观察及时防治,注意雨季排涝,确保顺利灌浆成熟。

3.5 适时收获
油葵多数叶片变枯,花盘背面变黄,中部籽粒饱满可收获。

场地允许时.收后将花盘籽粒向下平摊,风干2~3dRp可脱粒。

切忌地方小时花盘堆垛过大。

4 产量分析
4.1 单作油葵
春播田收花盘6.0×104个/hm2左右,花盘直径平均20cm左右,每盘1190粒,千粒重60.9g,90%折可达3913.5kg/hm2。

夏播田收花盘5.3×104个/hm2左右,花盘直径平均22cm,盘粒数1344粒,千粒重59.2g,90%折可达3759kg/hm2。

4.2 油葵甘薯间作
收油葵46500盘/m2.盘径23cm,最大的可达40cm,盘粒数1481粒,千粒重60.9克,90%折产3774kg/hm2,收鲜薯2.1×104kg/hm2,结果表明:间作可有效提高种植效益。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