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动汽车技术专利竞争态势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专利分析与建议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专利分析与建议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0 5—1 2 .
了在 本公 司 的产 品开 发 中 , 把 每 个 单 一 的情 报 综 合起 来 , 关 注和分 析 其历 程变 化 , 从 中发现 具有 完
全 不 同意义 的新 情 报 。通 过 理 性 地 、 灵 活 地 应 用
该情 报 , 将 各种 复 杂 的 专 利情 报用 适 当 的 图形 加 以整 理 , 抽 取 相互 间 的关 联 , 将 分 析 结 果 用 于新
l 0 月1 8日, 国务院正式发布《 关于加快培育和发 展 战略性 新 兴 产 业 的 决 定 》, 首 次 提 出 我 国将 新 能 源汽 车产 业 确定 为 战略 性新 兴 产业 重点 发展 的
方 向之一 , 超 前部署 新能源 汽车 的研 发 和产业 化工 作, 力 争在未来 形成 具有世 界竞争力 的汽车工 业体 系 。2 0 1 2年 7月 9日, 《 节 能与新 能源 汽车 产 业发 展规 划 ( 2 0 1 l 0年 ) 》 正 式发 布 并 明确提 出 , 我 国将 在未来 的 1 0年 内将发展 新能 源汽 车作专利 作 为技 术 信 息 最 有 效 的载 体 , 囊 括 了全 球9 0 % 以 上 的最 新 技 术 情 报 , 且 其 内 容 翔 实 准 确, 通过 对某 一 行 业 内或 某 一 技 术 分 支 内专 利 文 献 的分 析 , 能够 客观 地 反 映专 利总 体态 势 、 技 术发
Vo 1 . 3 5 No . 5
0e t . 2 01 3
文章编号 : 2 0 9 5—3 8 5 2 ( 2 0 1 3 ) 0 5— 0 7 5 8— 0 5
文 献 标 志码 : A
我 国 新 能 源 汽 车 产 业 专 利 分 析 与 建 议

一汽轿车及比亚迪公司简介、竞争能力分析(SWOT和波特五力分析)

一汽轿车及比亚迪公司简介、竞争能力分析(SWOT和波特五力分析)

2、一汽轿车SWOT分析
劣势W (Weakness) :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主研发及品牌塑造能力不足 (2)、规模效益仍远低于国际知名汽车制造商。
机会O (Opportunity) :
(1)、中国公路基础建设增速,尤其是高速公路增长迅速随着经 济快速成长,国内近几年逐步 加强了基础建设。中国国内高速 公路增长率整体高于公路,平均成长幅度达两成以上,高速公路 的快速增长也为汽车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与机会。 (2)、每千人平均汽车保有量相对偏低。根据美日欧国家长达 6 0 年的人均G D P 水平与汽车普及率的统计分析,其一,汽车 拥有量随着人均GDP 水平的上升而上升是一个普遍趋势。其二 , 在人均GDP1000 美元时,美日欧汽车拥有量平均5-11 人一辆, 当达到3000美元时,平均2.5-5人一辆。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 和人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 预期中国汽车市场的成长空间将是 巨大的。
2、一汽轿车SWOT分析
威胁T(Threat):
(1)、石油消费不断增长且价格不断创新高。中国经济快速增长, 能源需求量大增,根据美国电子工业协会资料显示,其能源结构 可区分为燃煤电力68%,油26%,天然气及其他6 % ,而近年来随 着投资及消费增长,中国继铁矿石,燃煤电力供应吃紧后,也面 临石油供应问题。中国石油和原油对外依存度双破51%。而且由 于油价的不断攀升,更给中国的石油消费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2)、环境保护标准要求提高。汽车尾气大量排放导致空气中污 染浓度过高,不仅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也对全球气候产生了不 利影响,各先进国家对车辆排放标准也逐渐提高。此外,根据京 都议定书总量管制内容中,工业国家将削减温室气体总排放量 5.2%,与人为自然排放增长趋势比较约削减30%,减量目标不同 因各国情况而异。然而,中国虽非京都议定书控制国, 但在京都 会议期间,美国坚持主要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和印度也应承担控 制温室气体的责任,这也将直接冲击中国大陆能源配比与产业结 构,进而影响汽车产业的发展。

专利检索分析实验报告(3篇)

专利检索分析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专利检索和分析方法的理解,提高利用专利数据库进行专利信息检索和评估的能力。

实验过程中,我们将学习如何使用专利数据库进行检索,分析专利的技术领域、法律状态、权利要求等内容,并撰写一份专利检索分析报告。

二、实验背景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专利信息已成为企业、科研机构和个人获取技术信息、评估技术发展态势、规避风险的重要途径。

因此,掌握专利检索和分析方法对于科研、生产和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三、实验内容1. 数据库选择与检索- 使用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系统进行检索。

- 根据实验要求,选择相关技术领域的专利数据库。

2. 检索策略制定- 根据检索课题,确定关键词和检索式。

- 使用布尔逻辑运算符(AND、OR、NOT)构建检索式。

3. 专利检索与分析- 对检索结果进行筛选,获取相关专利文献。

- 分析专利的技术领域、法律状态、权利要求等内容。

4. 撰写专利检索分析报告- 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检索背景和目的- 检索策略和结果- 专利分析结果- 结论和建议四、实验过程1. 检索背景和目的本实验旨在检索某项新型太阳能电池专利,分析其技术领域、法律状态、权利要求等内容,为后续研发提供参考。

2. 检索策略制定- 关键词:太阳能电池、新型、专利- 检索式:太阳能电池 AND 新型 AND 专利3. 专利检索与分析- 通过检索,共获取10篇相关专利文献。

- 分析专利的技术领域、法律状态、权利要求等内容,发现该新型太阳能电池具有以下特点:- 采用新型材料,提高电池转换效率。

- 具有良好的耐候性和稳定性。

- 权利要求明确,技术保护范围较广。

4. 撰写专利检索分析报告专利检索分析报告一、检索背景和目的本报告旨在检索某项新型太阳能电池专利,分析其技术领域、法律状态、权利要求等内容,为后续研发提供参考。

二、检索策略和结果- 关键词:太阳能电池、新型、专利- 检索式:太阳能电池 AND 新型 AND 专利- 检索结果:共获取10篇相关专利文献。

EVC市场分析报告

EVC市场分析报告
产品特点:价格 宜,性能稳定,使 用方便,易于维护
优势:性价比高, 可满足不同客户的 需求
劣势:产品同质化 严重,竞争激烈, 需要不断创新提高 竞争力
市场前景:随着环 保意识的提高和新 能源汽车的普及, EVC市场具有较大 的发展潜力
2020年EVC市场价格:100元/kg 2021年EVC市场价格:80元/kg 2022年EVC市场价格:60元/kg 2023年EVC市场价格:40元/kg
汇报人:
上游市场为下游 市场提供原材料 或零部件
下游市场使用上 游市场提供的原 材料或零部件生 产产品
上游市场与下游 市场相互依存, 共同发展
上游市场价格波 动对下游市场成 本和价格产生影 响
上游市场:EVC产品的上游市场 主要包括原材料供应商和零部件 制造商。
下游市场:EVC产品的下游市场 主要包括汽车制造商、能源公司 和政府机构等。
行业监管政策趋严 ,对企业的合规性 和技术水平提出更 高要求。
Part Three
EVC市场主要产品包括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等。
电动汽车占据市场份额最大,其次为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摩托车。
不同产品类型在不同市场区域的需求和份额存在差异。 产品种类及市场份额的变化趋势与市场需求、政策支持和消费者偏好等 因素密切相关。
技术风险:新技术的出现对现有市 场的冲击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价格波动风险:市场价格波动对收 益的影响
竞争风险:竞争对手的策略变化对 市场的影响
机会:政策支持、 市场需求、技术
进步
挑战:竞争激烈、 成本压力、法规
环境不确定性
针对市场风险,建议企业采取多种 措施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加收 益来源。

国内电动汽车专利计量分析

国内电动汽车专利计量分析
关键零部件技术等技术领域达到国际水平。本文聚 焦国内电动汽车产 业的专利技 术.在文 献调研 的基 础上绘制相 关图表展 开专 利计量分析 , 旨在为我 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提 出参考。
[ 关键词 ]电动汽车 ;中国;专利分析 ;专利计量 ;热点技 术领域
DOI : 1 0. 3 9 6 9/ i . i s s r 1 . 1 0 0 8一O 8 2 1 . 2 0 1 3. 0 3. 0 4 1
( A t  ̄- a a]E l ct e r i c v e h i d e s a s t h e f u t u r e d i r e c i t o n o f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t h e a u t o m o i t v e i n d u s t r y .e l e c t r i c v e h i d s e t o C h i n a ’ s
[ 中图分类号 ]G 2 5 0 . 2 5 2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1 0 0 8 —0 8 2 1( 2 0 1 3 )0 3 —0 1 6 8 —0 5
A Bi b l i o me t i r c s o n t h e Pa t e n t o f t h e El e c t r i c、 l l i de s
【 K e y w o r d s ]e l ct e r i c a u t o m o b i l e ;C i h n a ;p a t e n t a n a l y s i s ;p a t e n t m e t r i e ;h o t t ch e no l o g y d o m a i n
p a t e n t i n f o r ma i t o n e e n t e m a b a s e o f p a t e n t a p p l i c a i t o n s r e l a t e d t o s t a i t s t i c a l a n a l y s i s .R su e l t s o ft h e a n a l y s i s s h o w e d t h a t ,i n r e c e n t y e a r s ,d o m e s i t c e n t e r p r i s e s a n d r e s e a r c hi n s t i t u t s i e nt hef i e l do fe l ct e r i c v e h i c l e p a t e n t a p p i l c a t i o n o f s t r o n g g r o w t h i n n e w e n e r g y v e h i c l e s .b a a e i f s c a n d k e yt ch e n o l o g y a D e a s s u c h a s p a r t s a n dt ch e n o l o g y r e a c h d t e hei n t e r n a i t o n a l l e v e 1 .T h i s a r i f - c l ef o c u s e d O i l d o m e s i t c p a t e n t t ch e no l o g y o f e l ct e r i c v e h i c l ei n d u s t r y ,i nt hel i t e r a t u r e r e s e a r c h r e l a t d e g r a p ic h si s d r a w n o nt he b a . s i s o f q u a n i t t a i t v e a n a l y s i s f o p a t e n t s .t o p ov r i d e f o r he t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e l e c t r i c v e ic h l e i n d u s t r y i n C in h a ma d e r e f e en r c e.

专利尽职调查报告

专利尽职调查报告

专利尽职调查报告专利尽职调查报告一、引言专利尽职调查是一项重要的研究工作,旨在评估和确定专利的价值、有效性和风险。

本报告将对某一特定专利进行尽职调查,并提供详细的分析和评估。

二、专利概述该专利是一项关于新型电动汽车充电技术的发明专利。

该技术通过改进充电设备和电动汽车之间的通信协议,提高了充电效率和安全性。

该专利已于2018年获得授权,并在同年开始商业化运营。

三、专利评估1. 专利价值评估通过对市场需求、竞争情况和技术创新性的分析,我们认为该专利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

当前,电动汽车市场正在快速增长,而该专利所涉及的充电技术正是电动汽车行业的关键问题之一。

因此,该专利有望在市场上取得良好的回报。

2. 专利有效性评估我们对该专利的有效性进行了审查,并发现其满足了专利法的各项要求。

该专利的技术创新性得到了充分体现,其所提出的解决方案在现有技术中并不存在。

因此,我们认为该专利在法律上是有效的,并具有一定的保护力。

3. 专利风险评估尽管该专利在技术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我们也要考虑到一些潜在的风险。

首先,其他竞争对手可能会提出侵权指控,导致专利的合法性受到挑战。

其次,技术发展的不确定性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可能会导致该专利的价值受到影响。

因此,我们建议在专利运营过程中密切关注竞争环境和技术动态,及时进行调整和应对。

四、专利商业化建议基于对该专利的评估和分析,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以帮助专利持有人更好地商业化该专利:1. 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与电动汽车制造商、充电设备供应商等行业相关方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动技术的应用和商业化。

2. 加强市场推广:通过参加行业展览、举办技术研讨会等方式,提高专利在市场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 加大研发投入:持续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改进,提高专利的竞争力和附加值。

4. 密切关注法律环境:及时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的变化,确保专利的合法性和保护力。

五、结论通过对该专利的尽职调查,我们认为该专利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和保护力。

2009-2012年中国纯电动汽车研究与前景预测分析

2009-2012年中国纯电动汽车研究与前景预测分析

2009-2012年中国纯电动汽车研究与前景预测分析《2009-2012年中国纯电动汽车研究与前景预测分析》随着我国纯电动汽车研发力度的加大,纯电动汽车的电池、电机等技术难关被一一攻克。

纯电动汽车不仅在北京、天津等国内城市试点运营,而且走出国门。

国内企业从事纯电动汽车研发、少量产业化生产与试运营的有东风、天津清源、北京理工科凌、比亚迪、万向等企业。

2006年,我国第一批纯电动轿车取得了产品准入公告,吸引更多企业加入蓄电池或纯动力汽车的研发或试运营,如咸阳威力克能源有限公司、博信电池(上海)有限公司、上海瑞华集团、深圳雷天绿色电动源有限公司、中信国安黄金有限公司、合肥工业大学等。

全球最大的纯电动汽车生产基地,2008年8月在开发区西区建成并正式投产。

同时,首批456辆纯电动卡车出口美国,已在美国宇航局、加州理工大学等地应用。

“电动汽车开发及产业化基地”项目由天津清源电动汽车辆有限责任公司开发建设。

该公司承担着多项国家“863”计划电动汽车专项课题,2006年在全国率先实现电动汽车产业化,106辆以一汽“幸福使者”为原型的“Happy Messenger”电动轿车出口美国。

同年底,在开发区西区投资1.65亿元,建设电动汽车研发和产业化基地。

这个建筑面积达6万平方米的产业化基地,包括了总装车间、动力总成车间、开发中心和试验车间四部分,已具备了年产2万辆纯电动轿车以及1000辆混合动力客车的能力,成为了全球纯电动汽车领域的“巨无霸”。

目前,纯电动轿车、微型面包车、卡车等6个种类的电动汽车产品已在该基地研发完成。

其中,以“哈飞赛豹”为原型的高速纯电动轿车,采用锂电池供电,最高时速125公里,续航里程250公里,基本性能已接近汽油车。

然而,它每100公里耗电15度,使用费用仅相当于同类型汽油车的1/6,而且零排放、无任何尾气污染。

无论从国内还是国外看,电动汽车的发展前景都很好。

很多国家的政府在力推电动汽车,美国奥巴马政府已经将新能源汽车作为汽车业发展战略。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车辆工程技术27车辆技术新能源汽车是当前汽车发展的新项目,同时也是未来汽车行业发展的方向。

介于当前我国对生态环境、绿色发展等理念的重视。

在近几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占据了我国汽车行业大量的市场份额,蓬勃兴起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也带动了汽车零配件的发展。

驱动电机是新能源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技术水平决定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速度。

本文着重探究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发展的现状以及根据市场变化来预测未来驱动电机的发展方向。

1 驱动电机技术的发展现状当前我国驱动电机的发展类型主要包括直流电机、交流电机以及轮毂电机等。

大部分情况我国默认将驱动电机划分为直流电机和交流电机两大类。

按照从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来看,人们更加关注交流异步电机、永磁同步电机以及开关磁阻电机这几类。

当前我国纯电动汽车的市场所使用的电机主要以永磁同步电机为主。

由于永磁同步电机本身的工作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以及功率密度大等特点而成为了纯电动车市场的主流驱动电机。

而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来看,目前我国市场所使用的电机主要是交流感应电机和永磁同步电机两大类。

但是就使用范围来看,永磁同步电机要比交流感应电机更加受欢迎。

这两种电机在工作性能和效率上都很突出。

其原因在于两种电机都使用了昂贵的系统永磁材料。

现阶段部分欧美国家的车系上面搭载的是的交流感应电机,使用交流感应电机的原因是欧美国家需要考虑整车制造的成本。

而使用交流感应电机的缺点在于转速区间小以及效率低,要发挥其性能必须配备性能更高的调速器。

目前国内的电机和国外的电机在峰值转速、功率密度以及效率方面存在差异。

首先是峰值转速这是评定驱动电机的主要指标。

同时也是国内电机和国外电机差距作为明显的指标。

其次是功率密度。

我国的电机普遍能够达到国际水平,但是同等功率下电机的重量与国外电机相比又存在明显的劣势。

最后是效率问题。

我国电机的最高效率在百分之九十四到百分之九十六之间。

这个数值已经满足了西门子等企业的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纯电动汽车技术专利竞争态势分析报告 首先从纯电动汽车技术的专利区域分布情况来看当前的发展现状。日本区域专利数量领先于其他国家,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专利数量排在日本之后,居于第二,甚至在数量上超过美国专利,而美国、德国和中国在纯电动汽车专利数量上差距并不明显,可以说不分伯仲。同时可以发现,对于汽车技术领域数百万的专利数据而言,该领域的专利绝对数量较少,这主要是因为纯电动汽车技术的大规模开发刚刚兴起,技术发展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结合趋势图(图2)来看,可以看到,纯电动汽车专利大部分都是在90年代后申请的,之前专利数量不多,而日本专利自1993年数量开始大幅增加,并于1996年达到顶峰,这表明在1993年前后,纯电动车技术实现了突破,而从近年的情况来看,中国和美国专利数量开始增加,特别是中国,专利数量直线攀升,相比之下日本的专利数量已经呈下降的趋势,这表明纯电动汽车技术在中国和美国这两个汽车最大的消费市场的潜力开始显现。 从图3、图4可知,当前纯电动技术主要技术手段为电源管理、电机控制、系统总成、电源类型、驱动系统、传动系统以及其他设备,其中电源管理占据了较大比重。而纯电动技术相关的功能效果主要集中在稳定可靠、设计合理、安全性好、提高效率、节约能源、精度高、操作方便上,其中稳定可靠和设计合理占了很大的比例。由此可见当前纯电动汽车技术侧重的是设计制造的合理、安全、可靠性,而汽车各项性能指标的专利不多,研发处于初级阶段。 再结合技术手段的趋势图(图5),可以看到当前电源管理的专利申请量近两年上升势头强劲,是纯电动技术发展中的侧重点和热点所在。

通过上述排名与趋势图的分析,基本上对纯电动汽车的技术与功效的大致情况有了了解,下面进一步通过技术-功效矩阵图,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下图中,横轴表示各技术手段,纵轴表示各功能效果,交叉点数量表示该相应技术手段实现该功能效果的专利数量,该技术点的专利越多,球形越大。 下面是针对电源管理和电机控制这两项技术所做的技术与功效的剖析。 图7 技术手段第二层之电源管理

图8 电源管理下各技术手段的发展趋势 电源管理专利中数量最多的是电池管理的专利,其次是充电控制的专利,ECU控制、SOC检测、电源布置、能量回收、状态监测的专利也比较多,主要是电池的各种管理控制方法,由此可见,当前纯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在于电池的管理控制技术,同时可见,电池管理技术不仅是重点,而且是当前研发的热点。 图9 技术手段第二层之电机控制 电机控制专利中,数量最多的是电机控制器的专利,其次是转矩控制的专利,再次是斩波器的专利,由此可见,专利主要集中在电机各种控制手段上,这主要是由于电机技术发展比较完善,新式电机数量不多,以完善控制手段提高电机性能的专利居多。 以上方法还可以再继续深入第三层,如果技术特别复杂,还可以有第四层甚至更多。通过这样一层层抽丝剥茧的分析,能够实现对技术最为透彻的解析,全方位、最准确的掌握技术的各个动向。 下面对纯电动技术方面的主要专利拥有者的情况进行分析。 主要专利拥有者一般是该行业的占据技术优势的企业,往往也是技术先行者以及其它企业的关注对象,对这些专利拥有者进行分析,第一能够使得企业了解其技术动向,以便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第二能够了解最新技术的发展动向,预测今后的产品路线;第三能够在企业设立项目、进行技术研发时及时绕开专利雷区,规避专利风险。 图10 纯电动汽车相关专利申请排名前12位 由图10易见,纯电动汽车排名靠前都是跨国公司,TOYOTA公司排在首位,MITSUBISHI公司排在第二位,HONDA公司排名第三,前十名中共有九家日本公司,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值得注意的是国内的比亚迪排在第七位,众所周知,生产电池是比亚迪早期的主要业务,进入汽车领域也是近几年的事情,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的代表,进入该榜单可见其技术研发的实力和强劲的发展势头。 图11 纯电动汽车相关专利主要申请人趋势(1-5) 由主要申请人的趋势来看,最值得注意的是丰田公司。MITSUBISHI、HONDA、NISSAN、HITACHI这几家公司虽然专利数量也较多,但其趋势类似,基本较为稳定,且近几年来有下滑趋势。而丰田公司虽然在1990年以前专利在纯电动汽车领域的专利申请量不多,但1990年以后特别是2003年以后专利申请增加非常明显,远超过其它申请人,从趋势图中可以看到,其自03年之后专利数量一路飙升,几乎呈直线趋势。其中主要原因可以解读为,一方面,由于纯电动汽车与混合动力汽车之间有部分技术的重叠,因此丰田在其研制混合动力汽车的时候,也已经为进一步的纯电动汽车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另一方面,从丰田在该领域大量申请专利的动作来看,很有可能已经开始在纯电动汽车技术范畴内进行了专利布局,以期通过技术的垄断独占市场。这一点应当引起中国本土汽车企业的重视。

图12 纯电动汽车相关专利主要申请人趋势(6-10) 图12中,最值得关注是国内比亚迪公司的专利状况。比亚迪公司以电池技术起家,能够在纯电动领域占据一席之地是可以预见的,但其势头之强劲,与世界第一汽车零配件商电装公司相比也不遑多让,并超越了TOSHIBA、SUZUKI等日企,不得不让人肃然起敬。 从专利申请人的专利地域分布,可以了解其不同的地域性专利战略和所侧重的市场区域。下面是五个主要申请人的专利区域分布图。 图13 纯电动汽车专利前五位申请人专利布局 五家公司在日本的专利申请都居首位,反应了日本企业首先还是立足本国市场,对于海外市场的开拓,不同的公司策略是不同的,TOYOTA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布局专利,并且其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的专利数量远远多于其它申请人,其专利布局范围最广,值得注意的是TOYOTA在中国申请的专利数量也是这五家公司中最多的;HONDA MOTOR公司在美国申请的专利是这几家公司中最多,相比其国内的专利申请量,其美国专利的比例较大,这表明HONDA十分重视美国市场;MITSUBISHI、NISSAN、HITACHI的专利布局比较类似,美国专利和欧洲专利申请的较多,这说明这些公司目前关注的主要还是欧美市场。 下面对丰田、三菱、本田以及国内的比亚迪、清华、北理工、奇瑞这几个主要申请人的技术热点与空白点进行剖析。 先来看丰田公司在纯电动汽车领域的技术手段与功能效果矩阵图。 图14 纯电动汽车技术手段-功能效果矩阵 由上图来看,TOYOTA专利主要集中在电机控制实现稳定可靠,电源管理实现安全性好、精度高、设计合理、提高效率、稳定可靠,电源类型实现设计合理,系统总成实现设计合理等技术点上。

图15 纯电动汽车技术手段-功能效果矩阵 从上图看,三菱在纯电动汽车技术方面的专利主要集中在电机控制实现安全性好、设计合理、稳定可靠,电源管理实现设计合理,其它设备实现设计合理,系统总成实现设计合理、稳定可靠等技术点上。 图16 纯电动汽车技术手段-功能效果矩阵 从本田公司的纯电动汽车功效手段矩阵图来看,其专利集中在电机控制实现稳定可靠,电源管理实现安全性好、精度高、设计合理、提高效率、稳定可靠,电源类型实现安全性好、设计合理、稳定可靠,系统总成实现设计合理几个方面。 国内主要申请人来看,最主要的是比亚迪汽车、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比亚迪居世界第七,显然十分值得重视。而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作为国家863计划的参与者与项目牵头者,其所申请的专利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国家所提倡的发展方向,具有较高的参考意义。

图17 纯电动汽车技术手段-功能效果矩阵 由上图可见,目前比亚迪技术主要集中在传动系统实现设计合理,电源管理实现安全性好、提高效率、稳定可靠,其它设备实现稳定可靠等技术点上。 相比较而言,比亚迪的技术方向与本田更为接近,侧重安全性能的提升。 图18 纯电动汽车技术手段-功能效果矩阵 目前清华大学技术主要集中在电池管理实现安全性好,电源类型实现稳定可靠,系统总成实现稳定可靠几个技术点上。其中实现的稳定可靠的系统总成技术,是值得注意的亮点。

图19 纯电动汽车技术手段-功能效果矩阵 北京理工大学在中国的专利申请集中在电池管理实现安全性好、操作方便,系统总成实现稳定可靠等技术点上。基本与前述申请人的专利相似。 通过以上对各主要申请人的技术热点和空白点的分析,可以看到不同申请人各自的技术特点。其中丰田占据了纯电动汽车技术领域的绝对优势,电源管理和电机控制是其最为突出的技术优势;三菱在电机控制方面的专利数量甚至超过了丰田,这是其主要的优势技术;与丰田、三菱不同,本田的技术手段所实现的主要功能是提升安全性能,这给其他企业带来了新的技术研发思路。从国内主要申请人的情况来看,比亚迪的技术方向与本田比较接近,侧重安全性能的提升;清华大学所申请的专利中,稳定可靠的系统总成技术是值得注意的一个亮点;而北京理工大学的技术分布相对较为平均。参考这些申请人的各自的专利分布与发展趋势,能够让企业在决定自身技术发展与专利战略时,具有更科学的判断依据。

从上图可以更加直观的看到,纯电动汽车的技术手段主要集中在电源管理、电机控制、系统总成和电源类型中,功能效果集中在、稳定可靠、设计合理和安全性这些方面。其中,目前侧重的研究方向,电源管理和电源类型主要在于提高稳定性可靠性、整体设计的合理性,以及电源的安全性方面;电机控制主要侧重于稳定可靠,而系统总成技术则较为注重整体设计合理性。这些都是当前研究的重点热点,亦是企业应当加强关注的点。 同时,这张图还反映出当前技术的薄弱点与空白点。如轻量化、使用寿命等方面也是纯电动汽车技术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从当前的专利技术分布来看,这方面的技术发展还远远不够。同时,纯电动汽车的驱动系统、传动系统方面都没有大的突破,对于研发实力较强的企业,可以考虑从这些技术的薄弱点与空白点入手,在这些方面取得在纯点的领域的基础专利。 对于以上所分析的技术,还可以更进一步,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下面是针对电源管理和电机控制这两项技术所做的技术与功效的剖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