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X驱动几个基本插件简介



本文成文之初,本想以“教材”二字命题的,但随着文章的深入,越发觉得自己懂得的越是不足,实在不敢冠以“教材”二字。本文主要介绍几个常用插件的基本功能,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但希望通过这几个插件的简介加深大家对KX驱动的理解,为入门KX的网友提供一点参考资料,为高手们提供几段待指正的文字


SRC
SRC是KX的一个重要输入源插件,它负责选择和控制所有由windows进入声卡的音源(包括由子卡和外置盒输入的音源)。SRC里面有多路端口选择:FXBus0~31(SB为0~15)以及一些子卡和外置盒输入的音源。在一般应用时我们会发现在windows系统和大多数应用程序只映射出0/1、4/5、6/7、8/9、HQ(SB与A1没有HQ)这几个端口,
其他的端口一般只在专业音频软件中才能见到。使用时应用程序的输出端口要与SRC所设置的输入端口一一对应才能正确发声的。如windows系统默认以FXBus 0/1输出的,那么DSP里必须有一个SRC设置成FXBus 0/1才能接受系统的声音并发送给后面的处理。一般我们会用不同端口来发不同的声音的,如系统用0/1、Foobar用4/5,那么DSP里就要调出两个SRC分别设置成0/1与4/5来管不同的声音。 在使用ASIO输出播放时,信号也是通过这个SRC进入DSP的,用法与上面在WDM下的基本一致,但有几点不同:1、ASIO一般可以获得更低的延时(这个对播放意义不大,对录音的作用后面会提到);2、ASIO的通道是独享的,一个端口同时只能有一个播放器用ASIO播放;3、ASIO同时只能在某一采样率下播放和录音,ASIO控制面板里有44.1、48、96k(括号后面的数字与通道数目有关,SB是44.1、48k)这些采样率选择,
96k我现在还不知怎用,播放可以用44.1、48k,录音只能用48k。如果设置成44.1k,那么播放器就只能播放采样率为44.1k的音频文件。


K1LT、K2LT
K1LT、K2LT是重要的物理输出终端,K1LT代表你的声卡是5.1声道的声卡,K2LT代表你的声卡是7.1声道的声卡,它负责接收DSP最终的音频信号并将它发送到各个物理输出去。SB对应的是,A对应的是K2LT,K2LT较 K1LT多一些输出。插件左边的端子以两个两个一组由上至下与插件界面的out1~7(8)一一对应,使用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设置。比如,有一个最终的信号你想它由后置输出发声,你可以将这个信号接到K1(2)LT的某对端子上(如第1对,out1),那么只需将对应的复选框设置成Rear Out就可以了
K1(2)LT上有一个WinMM Recording的通道,它不是直接用于物理输出的,它是将DSP的信号通过PCI总线返送给系统的。在系统声音和音频设置录音设备的KX Wave…….0/1就是映射到这个WinMM Recording的一般我们要录音(ASIO录音除外)

、UC等,就是通过这个WinMM Recording将外部声音(如MIC)或内部声音输送入系统的。使用时将需要录音(或MIC)的信号接到WinMM Recording上
将录音软件的录音设备或QQ语音的声音输入设置成KX Wave…….0/1就可以录音和聊天了
设置一般默认




MX6
MX6是DSP里重要的枢纽插件,它负责对多组信号输入进行选择和音量调节并分配编组输出,实际上可以看作是一个调音台。MX6插件左边有6组输入,右边有4组输出,6组输入中每一组都可分配到4个输出去,从插件右边的端子从上到下分别是:Mian、Rec、Send1、Send2,而从插件界面看右上到下数:第1行按钮是Rec、第2行按钮是Mian、 第3行按钮是通道激活开关、 第4行的推子是Send2、第5行的推子是Send1,每一个输入通道音量由最下面的一排推子控制。界面最右边的两条推子分别是控制Mian和Rec输出的总音量的,右上角的SWAP按钮是将Mian和Rec输出互换的,PFR按钮是旁路各路输入的音量控制直接将信号送到Mian和Rec输出总音量控制前的。此时,各路输入发送到Send1、Send2前音量控制仍起作用的。来看一个简单的配置,比如有3个输入:Foobar(用SRC 4/5端口)、系统(用SRC 0/1端口)、MIC输入,假设声卡是5.1输出的,你想听歌用后置输出、系统声音用前置输出、耳麦的耳机用中置输出。如果想关掉麦克风,而转用耳麦的耳机来听歌,只需要调整一下MX6就可以了,其他插件的设置与硬件连接都不用改动


Gain/GainX
音量调节旋钮,控制音量大小



ASIO
是一个映射ASIO通道的插件,它负责将接到ASIO插件上的信号通过ASIO驱动输送给系统的
一般这个插件只有用专业录音软件时才会用到。ASIO通道与上面提到的WinMM Recording通道的最大不同是,ASIO可提供多通道低延时录音,而WinMM Recording只有两通道(一个立体声)录音。ASIO插件没有调整界面,它左边的端子由上至下按顺序定义好了各个通道,将鼠标移到接线端子上便会出现提示。使用前一定要进去ASIO控制面板里设置好采样率,录音只能用48k
比如,有一信号接到了ASIO插件的第1、2个端子上(asio0/1),在录音软件里选择相应的录音设备(sam里的是“KX ASIO………..(1+2)”)不同录音软件显示有所不同,但一般是按顺序的。对于SB系列由于ASIO通道内部路由比较乱,而且不同型号之间也有所不同,所以建议使用asio 6或以上的通道。



FXBusX——所有经过DSP的除DAC部分的声音从这里输入,做为KX的“硬件输入”插件,其端口定义如下:
0/1为windows wave,2/3 MIDI回放,4/5前左右,6/7后左右,8/9 中置和低音炮,其他具体对应关系请双击该插件查看router(路由)


p16v——24/96的输入部分,虽然

进入DSP后均为16/48格式,主要为24/96内容加其他效果,比如你foobar听歌时加混响或其他效果(音频程序输出必须设置为32BIT输出,重采样到96KHZ,并输出到wave HQ设备)


ADC——顾名思义,模数转换部分,见图1这里我们只用右边的UDA部分(据说UDA有更好的SNR?个人还没弄得太清楚),点亮MIC后再点亮UDA键就打开了话筒输出,以次类推,但电平没有指示(因为它指示的是左边的REC SOURCE部分)

 



Dynamic Processor(或者E-MU的 APS Compressor)——动态处理,压限等。其中SIDE 的用法,选中后可以遮断另一路声音。用于播音效果的连线制作。



EQ:highpass——均衡器和滤波器里的插件,用于低切。Freq设置在90Hz位置,Width(范围)默认是1.2左右,可以保持不变。



EQ P5——可视化5段均衡器,连接在话筒与调音台间为录音做初步调整




Phat EQ Stereo——模拟无线电或老式唱机的效果,但有兴趣的可以试试这个插件,
TYPE HP比较有型





EFX-ReverbStation(也可以选用Reverb R)——混响插件。这个插件可以说是我喜欢的再也
不能喜欢的插件之一了,混响效果的确不错,各位可以选择不同的preset(我这里选了
large concert hall),选了其他PRESET后记得把DRY SIGNAL开到0,原因稍后介绍






Stereo Mix——混音器。

Stereo Mix + Gain——它比Stereo Mix多了一个放大功能,相当于给您的耳机加了一个耳放





SURROUNDER+——环绕声处理器,5.1的内容经过此插件后会被下混到2.1输出,当然把设置窗口中的Speaker Mode改为5.1就可用于5.1音箱了。担心影响频率平直度和THD的朋友可以选择Direct Path或不挂载这个插件。(左边输入接口名解释:nw、ne是前置左右,sw、se是后置左右,w/e是7.1时的环绕左右,n是中置,lfe是重低音。另外s/top是3D中的环绕中置和顶部声道,不知什么意思)





这里是KX几个基本插件的介绍。。下期为大家介绍下CUBASE机架基本的插件,回头有时间了做个KX,机架电音的视频教程
老头专业KX驱动调试,机架电音调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