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例新生儿肺炎护理体会论文

合集下载

新生儿肺炎的临床护理体会分析

新生儿肺炎的临床护理体会分析

新生儿肺炎的临床护理体会分析肺炎是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

治疗新生儿肺炎应采用综合措施,加强护理,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除保暖、供氧等措施外,应积极控制感染,针对不同病原菌给予抗生素治疗,适当限制液量,纠正酸中毒,对症处理,防治并发症[1]。

在合理的治疗基础上,我们的护理工作直接影响新生儿肺炎的治疗效果。

1 临床资料2013年1月-2014年6月,76例新儿肺炎疾病中,足月60例,早产儿16例,平均年龄10天,死亡1例,临床治愈率98.7%。

2 护理措施2.1环境:新生儿室内温度应为20-24℃为宜,相对湿庋维持在60%,并维持室内空气流通。

但要避免对流,以防受凉。

2.2体位:要注意经常更换体位,取头高侧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以利分泌物的排出。

2.3喂养:应供给患儿足够的热量、营养和水份,如病情危重者,可暂停喂奶、喂药,以免呕吐物引起窒息。

如喂奶时患儿口鼻周围青紫、呛奶,应立即停止,并予吸氧。

病情稳定盾,喂养也应少量多次。

2.4 胸部物理治疗:①翻身:能预防肺内分泌物堆积和改善受压部位肺扩张。

②拍击背部:由下而上,由外周向肺门拍击,使小气管分泌物松动易进入较大气道,有利于吸痰和促进肺循环。

③吸痰:及时有效的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吸痰时负压一般为0.02-0.03mPa持续时间不能超过l5s,分泌物粘稠可行雾化吸入,每次15-30min,在雾化液中加入a-糜蛋白酶、地塞米松及相应的抗生素,使药液随吸气吸到较深的终末气管及肺泡,对消炎、止咳、化痰、湿润气道确较好的效果,并可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功能,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2.5 合理氧疗:患儿出现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颜面青紫或苍白,立即给予氧流量为0.5--1L/min,氧气浓度为<40%,并随时观察缺氧改善情况,如呼吸、面色及口唇,如缺氧已纠正,应改为间断吸氧。

2.6 密切观察病情,准确无误地执行医嘱,保证抗生素及其他药物有效进入体内。

液体量要准确,输液速度要慢,每小时每公斤体重3-5ml为宜,约为5-8滴/min。

儿科肺炎中优质护理干预的论文(共4篇)【儿科护理论文】

儿科肺炎中优质护理干预的论文(共4篇)【儿科护理论文】

第1篇:儿科肺炎的护理的教材教学策略1教材分析(说教材)这课选用的是由叶春香老师主编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供护理、助产专业使用的《儿科护理》。

1.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肺炎是本书第十章第四节的内容,在儿科护理第十章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疾病,是护士资格证考试的重要章节,同时是我国儿童保健重点预防的四病之一,占我国住院小儿死亡的第一位。

因此,本章节内容对于我们的儿科护理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病与上呼吸道感染密切相关。

其护理措施与休息和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密切相关,因此对于我们的实际生活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根据以能力为本位以及发展技能为核心的要求,教师在课堂中应紧扣教学大纲和护士资格证考试的教学标准,进一步实现技能和情感的有机结合。

对于本章节内容,笔者提出以下教学目标。

1.2教学目标根据对教材的分析,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及自觉学习能力、心理特征,笔者制订如下教材目标。

1.2.1知识目标熟悉小儿呼吸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

掌握肺炎的临床表现。

掌握肺炎的护理。

1.2.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能够给予患儿正确的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并能正确指导家长在曰常生活中积极预防上感,做好健康指导避免肺炎及其并发症的发生。

1.2.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于护理职业的热爱和兴趣,培养其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操。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合作意识,在讨论中体现和谐的医患关系以及爱伤意识。

1.3教学重点难点及确定依据1.3.1重点肺炎的临床表现即身体状况的评估及其常见并发症。

肺炎护理措施,尤其是对于该病患儿的休息要求及保持呼吸道通畅。

吸氧原则。

1.3.2难点肺炎的发病机制。

肺炎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

支气管炎与肺炎的根本区别。

不同病原体所致肺炎的特点。

2教学策略2.1学情分析授课对象为护理专业二年级学生。

他们已经完成了基础知识的学习,掌握了基本的病理生理知识,并且学习了内外科护理等学科,对于护理学知识已经有了充分的了解与认识,为学生学习系统疾病打下基础。

肺炎护理论文

肺炎护理论文

肺炎护理论文肺炎是最严重最危险的感染性疾病之一.据西方国家的资料,其发病率高,劳动力丧失和医药费开支巨大。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肺炎护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肺炎护理论文范文一:肺炎病人的临床护理【摘要】目的探讨肺炎病人的临床护理方法。

方法回顾2002-2008年我院收治的老年CAP患者(>65岁)的临床资料,对患者原发病及病原菌特点、并发症等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提出相应护理对策。

结果283例老年CAP患者年龄65-98岁,64.3%的患者合并基础疾病,住院期间病死率为14.1%。

心力衰竭为本组患者最多见的并发症,其次休克、急性肾衰竭;针对老年肺炎的临床特点,提出加强患者的病情观察,做好基础护理及并发症的护理,给予必要的营养支持等护理对策。

结论老年CAP患者的临床表现多不典型,肺炎严重程度、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期间死亡率较高;通过对病历回顾研究,能够使我们加深对老年肺炎患者临床表现的了解,对护理患者更具有针对性。

【关键词】肺炎病人临床护理肺炎(pneumonia)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及肺间质的炎症。

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

引起肺炎的病原体有细菌、病毒、真菌等多种微生物以及寄生虫,其他如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亦能引起肺炎。

肺炎临床表现主要有咳嗽、咳痰及呼吸困难等。

【诊断要点】(一)确定肺炎诊断首先根据症状、体征、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等确定肺炎诊断。

需除外肺结核、肺肿瘤、肺水肿、肺不张、肺栓塞等。

(二)评估肺炎严重程度肺炎的严重性决定于局部炎症程度、肺部炎症的播散及全身炎症反应程度。

我国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如下:①有意识障碍;②呼吸频率>30/分;③BP<90/60mmHg④PaO2<60mmHg、PaO2/FiO2<300,需行机械通气治疗;⑤胸片显示双侧或多肺叶受累,或入院48h内病变扩大≥50%;⑥少尿:尿量<20ml/h,或%80ml/4h,或急性肾功能衰竭需透析治疗。

新生儿肺炎的护理体会 赵樱

新生儿肺炎的护理体会 赵樱

新生儿肺炎的护理体会赵樱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新生儿肺炎护理中人性化护理干预的综合效果。

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5月县我院收治的新生儿肺炎患儿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

记录比较两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并评价临床疗效。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较高(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100.0%,共44例;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7.27%,共34例;观察组患儿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更好。

结论:对新生儿肺炎患儿采用人性化的护理模式,能改善患儿的病情恢复情况,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家属满意度较高,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新生儿;肺炎护理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e and analyze the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nursing care of human neonatal pneumonia. Methods:88 cases of neonatal pneumonia were selected from October 2016 to May 2017,the county of our hospital,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44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the observation group based on routine nursing care of humanity nursing record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body temperature recovery time and clinical evaluation. Results: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 families of higher nursing satisfaction(P < 0.05);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100%,a total of 44 cases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77.27%,a total of 34 cases;better effect of observation group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humanized nursing care. Conclusion:the humanized nursing model for children with neonatal pneumonia can improve children's disease recovery,has good curative effect,high degree of satisfaction,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Key words:humanized nursing;newborns;pneumonia nursing人性化护理模式是一种本着以患者为中心,在注重患者生理病理情况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患者精神和心理的舒适度,从整体上设计有效的程序化、人性化的护理模式。

新生儿肺炎的护理 朱玲

新生儿肺炎的护理    朱玲

新生儿肺炎的护理朱玲新生儿肺炎是儿科的一种常见病,但由于患儿年龄小,病情重,易并发呼吸衰竭,进一步引起心力衰竭,直接威胁患儿生命安全,是导致小儿死亡的最重要原因。

肺炎是指各种不同病原(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及其他因素(如吸入羊水、胎粪或过敏等)引起的肺部炎症。

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和肺部固定湿罗音。

做好患儿的护理对于提高其疗效、降低病死率有积极意义。

1 生活护理1.1注意患儿的保暖应随外界气温的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随时更换潮湿的衣服,以免发生反复感染。

室温一般保持在20~22℃,相对湿度55%~60%。

急性期与恢复期患儿宜分室居住,避免交叉感染。

1.2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病室内人员不要过多,逗留时间不宜过长。

污浊的空气不利于小儿肺炎的康复,要定期开窗通风,使病室内的空气保持清新、流通。

1.3保持呼吸道通畅1.3.1家长要及时为患儿清除鼻腔内分泌物,头应偏向一侧,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避免空气干燥。

要多给患儿饮水,以稀释痰液,利于咳出。

1.3.2重症患儿常因无力将痰咳出而引起呼吸道堵塞,应多拍背,勤翻身,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嘱家长经常将患儿抱起,手握成空心拳状,由下向上、由外向内轻拍患儿的背部促使痰液引流,必要时可遵医嘱予吸引器吸痰。

患儿应勤翻身,这样既可防止肺部淤血,也可使痰液松动,容易咳出,有利于炎症的吸收。

1.3.3 在痰液过于黏稠不宜咳出时可使用超声雾化吸入,有消炎、解痉、湿化气道、稀释痰液的作用。

雾化时注意观察患儿有无突然面色发青、呼吸困难,因痰液涌出而发生的痰堵现象。

雾化时间一般不宜超过20分钟。

1.3.4 根据缺氧程度给予氧气吸入,可选用口罩、头罩法等。

1.4 体温及饮食维持正常体温,体温过高时予以降温,体温过低时予以保暖。

对于体温不升的早产儿应放在开放式暖箱或闭式暖箱中保暖。

暖箱的温度应根据患儿的体重和日龄调节,使患儿皮肤温度保持在36.5℃左右[1]。

新生儿患病期间进食少,易呛奶,喂奶应由经过培训的护工执行,病人物品应专人专用,每日消毒。

50例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护理体会

50例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护理体会

50例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护理体会目的:总结性探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临床护理路径及护理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新生儿病区2014年7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50例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给予针对性临床护理干预后评估临床护理效果。

结果;选取的50例患儿经针对性治疗及护理干预后,临床治愈率达到92%。

结论:经针对性临床护理干预后,提高了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较高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标签: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护理新生儿肺炎是我国小儿疾病中死亡率相对较高的疾病之一,根据病因可将肺炎分为非感染性肺炎和感染性肺炎,其中感染性肺炎的临床发病率较高,主要是患儿在子宫内、临产时、出生后受到病原菌感染而引发肺部感染,临床症状表现为呼吸浅促、呼吸不规则、体温异常等,但肺部体征不明显,严重时可导致患儿意识障碍,惊厥等。

新生儿机体各方面机能发育不完全,感染后极易扩散且临床表现不具备典型性,因此需要给予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干预,本文将选取50例感染性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本文研究对象均随机性选自2014年7月至2014年11月遂宁市中心医院儿科收治的50例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

研究对象中男婴26例,女婴24例,年龄为2d~27d。

患儿入院时表现出明显的体温异常、呛奶、呼吸急促且不规则、咳嗽、流鼻涕,但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所有患儿均给予对症药物治疗。

1.2 临床护理方法1.2.1 入院评估患儿入院后,责任护理人员应详细询问、记录患儿是否有感染病史、呼吸道感染史等疾病史(含家族疾病史);询问患儿出生情况,观察患儿生长情况,是否存在贫血、营养不良、佝偻病或先天性疾病等;患儿是否接种疫苗;患儿日常饮食情况[1]。

1.2.2 营造良好的病房环境由于患儿呼吸系统发育不健全,当肺部出现炎症时呼吸换气面积减小,需要足够的氧气供应,因此需要时刻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性,为减少空气中的致病菌,我科采用消毒机每日对病房消毒3次,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室温维持在18~22℃,湿度60%左右,箱温30~32℃。

新生儿肺炎 的护理体会

新生儿肺炎 的护理体会

新生儿肺炎的护理体会发表时间:2010-12-01T11:51:43.950Z 来源:《心理医生》2010年第10期供稿作者:李桂华[导读] 新生儿肺炎是临床常见病,四季均易发生,以冬春季为多。

如治疗不彻底,易反复发作,影响孩子发育。

李桂华 (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医院儿科 366200)【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0)10-050-01新生儿肺炎是临床常见病,四季均易发生,以冬春季为多。

如治疗不彻底,易反复发作,影响孩子发育。

且症状多不典型,少数有咳嗽,体温可不升高;主要症状是口周发紫、口吐泡沫、呼吸困难、精神萎靡、少哭、不哭、拒乳;有时就是“感冒”症状,如鼻塞、呛奶。

正因为如此,新生儿肺炎的护理才显得极为重要,它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要密切观察宝宝的体温变化、精神状态、呼吸情况。

家长可自行在宝宝安静时,给宝宝数呼吸次数,数1分钟,不要在刚喂过奶、刚洗过澡、刚排过便以及哭吵时数呼吸,就会发现孩子的呼吸很快(大于45次/分,正常情况下是40~44次/分),甚至可能出现“三凹征”等呼吸困难的表现。

二、居室内空气要新鲜,选择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房间,房间温度在22~24℃,湿度为55%~65%。

温度过高,使新生儿产生不适感,呼吸不畅,影响食欲;温度过低,空气干燥,使新生儿皮肤黏膜干燥,分泌物不易排出及痰液的吸收,造成支气管堵塞,继发感染;室内的湿度也要适宜,地上应经常洒些水。

三、母乳是新生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应鼓励和支持新生儿家长母乳喂养。

母乳中含有大量的免疫物质,如免疫球蛋白、乳铁蛋白、溶菌酶、巨噬细胞等,可以帮助新生儿机体抑制细菌、病毒感染,避免许多常见病的侵袭。

但新生儿得了肺炎往往不愿吃奶,应注意补充足够的液体和热量,除注意喂奶外,可适量输葡萄糖液。

四、患儿因发热、出汗、呼吸快而失去的水分较多,要多喂水,这样也可以使咽喉部湿润,使稠痰变稀,呼吸道通畅。

新生儿肺炎的护理体会

新生儿肺炎的护理体会

新生儿肺炎的护理体会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发病率高,占新生儿死亡原因的10%~20%[1]。

由于新生儿肺部组织发育不成熟,受宫内窘迫和特殊生理、解剖、免疫状态多种因素的影响易发生感染,出现窒息、呼吸功能不全和循环衰竭,因此,积极的护理对促进患儿的早期康复非常重要。

观察及护理体会如下。

1 临床资料2007年1月至2009年8月本科收自53例新生儿肺炎。

均经病史、体征及X线证实符合新生儿肺炎的诊断标准[2];其中男性28例,女性25例;早产儿15例,足月儿38例;经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抗感染、对症支持等综合治疗,痊愈出院52例,死亡1例,总有效率98%。

2 护理措施2.1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肺部瘀血因新生儿反应低下,常无咳嗽或无力咳嗽,且新生儿气管及支气管管腔狭窄,易导致分泌物堵塞气道致呼吸困难,青紫加重,呼吸不整或暂停,应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时予以吸痰防止窒息。

吸痰时注意无菌操作,同时吸痰操作要轻柔,以减少刺激,防止加重黏膜充血水肿。

吸痰时注意观察分泌物的量、粘稠度以及颜色、面色及吸痰前后呼吸音的变化。

痰多或痰液黏稠者可给予超声雾化吸入,稀释分泌物,以便于清除。

再有,通过改变体位的方法也可以促进肺部分泌物从小支气管向大支气管方向引流,防止肺萎缩及肺不张,保证支气管排痰通畅。

2.2吸氧新生儿肺组织发育尚未成熟,呼吸效率低,当肺组织有炎症时,呼吸困难的症状就更为明显。

及时正确的吸氧,可以提高血氧饱和度,纠正缺氧改善酸中毒,减轻缺氧引起的脑细胞水肿,促进脑细胞恢复,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因此,要掌握输氧指征,凡呼吸困难、青紫、喘憋明显、心衰、惊厥等均应给氧。

但要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决定吸氧量及持续时间。

一般用鼻导管给氧或面罩给氧,采用间歇给氧。

吸氧期间应注意观察呼吸频率、节律、口周青紫及末梢循环情况。

因吸氧过多、持续时间过长,可引起晶体后纤维增生症。

缺氧严重时,可给予连续呼吸道正吸氧。

2.3退热与镇静大部分患儿均有发热,由于高热或细菌毒素作用于患儿的中枢神经系统,患儿常烦躁不安,甚至发生惊厥,使机体的耗氧和心肺负担加重,因此,应予以积极降温、镇静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7例新生儿肺炎护理体会
【摘 要】目的:探讨新生儿肺炎的护理措施及其效果。方法:
对我科住院的47例新生儿肺炎病例,给予吸痰、呼吸道管理、输
液管理、并发症观察及护理、预防交叉感染等护理措施,并对结果
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病例治愈41例,好转5例,死亡1例,总
有效率97.9%,效果满意。结论:新生儿肺炎病情重、变化快,要
严密观察,掌握病情变化情况,给予及时的治疗和综合护理措施,
可有效促进患儿康复。
【关键词】新生儿;肺炎;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
(2013)06-0201-02
新生儿肺炎是一种最为常见的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病情变化快、
并发症较多,严重者可导致窒息、循环衰竭,死亡率非常高。因此,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于疾病的治疗非常关
键。2009年4月-2012年9月,对我科47例新生儿肺炎住院患者
进行严密的护理干预,效果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儿男性27例,女性20例;年龄2-30天,平均18天。其
中,足月儿30例,早产儿17例。临例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喘
息、双肺可闻及固定散在的细湿啰音,x线胸片可见双肺散在斑点
状阴影;感染性肺炎21例,吸入性肺炎26例;合并窒息5例,低
体温12例,败血症2例。
2 护理
2.1.1 严密观察病情 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血压、呼吸、脉搏、
体温,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全,体温变化不稳定,呼吸
心率缓慢、哭声微弱、对外界刺激无反应或反应迟缓均提示病情严
重。
2.1.2 观察并发症的情况 新生儿肺炎病情重,常合并呼吸衰竭、
心力衰竭、多脏器功能衰竭等。如患儿出现烦躁不安、口唇发绀、
脉搏过快等情况,应特别注意是否出现心衰,立即报告值班医师给
予抢救措施;观察双侧瞳孔是否同圆等大、对光反射是否存在,如
有则应注意脑水肿的发生;对于出现高热惊厥病例,要及时给予物
理降温、吸氧、镇静等措施。
2.2 护理措施
2.2.1 清理呼吸道 痰多患儿要及时进行拍背、体位引流、雾化
吸入后进行吸痰。吸痰时,要严格无菌操作,先吸口腔分泌物后在
吸引鼻腔分泌物,避免患儿喘息时将分泌物吸入肺部。如果一次未
吸尽,则应间隔3-5min后再次吸痰,每次吸痰不超过15s。对吸出
的分泌物要进行观察,包括颜色、量、粘稠度等,是否有羊水、血
液、呕吐物或胎肺的吸入,同时注意患儿面色及吸痰前后呼吸的变
化[1]。分泌物黏稠者可给蒸汽吸入或超声雾化吸入[2]。
2.2.2 吸氧 患儿如有气促发绀者,应给予吸氧,氧气一般湿化
加温至32℃,早产儿氧流量为0.3-0.5l/min,浓度为25%-30%;足
月儿氧流量为0.5l/min,浓度为30%-40%; 吸氧过程中要严密观
察患儿缺氧情况有无改善。早产儿应在吸氧同时监测血氧和生命体
征,尽可能维持血氧在6.7-9.3kpa,过高易导致患儿氧中毒,引起
视网膜病变和支气管肺发育不良[3]。
2.2.3 输液护理 入院患儿一般病情较重,一般采取静脉输注方
式,保证药物快速起效。输液过程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动作要熟
练、轻巧,尽量做到一针见血。输液量及速度要严格控制,无合并
心衰者10滴/min, 合并心衰者严格控制在4-6滴/min。将24小
时所需总量,根据病情合理的安排滴入,严禁短时间内大量输入液
体,否则可引起肺水肿,导致心衰。输液过程要严密观察,一旦患
儿出现呼吸加快、紫绀、肺部湿罗音,应及时报告医师,进行处理,
同时要做好各项护理记录。
2.2.4 预防和控制感染 由于患儿机体抵抗力低下,交叉感染也
是造成死亡的重要原因[4]。因此,必须加强消毒隔离制度,严格
遵守无菌技术操作;严格控制探视人员,定期对室内空气和地面消
毒,保持病房清洁,定期检测空气,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要做
好患儿口腔、脐部及皮肤的护理,严格遵医嘱使用抗生素[5]。
2.2.5 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新生儿患者常并发呼吸衰竭、心力
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败血症等,要严密观察患儿,及时对症
处理,必要时通知医生进行治疗。
3 结果
患儿经过吸氧、抗感染、合理喂养、防止并发症等综合护理治疗
措施,痊愈41例,好转5例,死亡1例,总有效率97.9%。
4 讨论
新生儿肺炎病情重, 变化快, 并发症多, 死亡率高。正确、
科学的护理是治疗疾病的重要环节。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必须掌握急
救知识和技能,熟练操作监护室的各种仪器设备;充分掌握新生儿
肺炎监护的特点及难点,及时对患儿病情变化作出准确的判断。在
临床护理工作中,要坚持做到多巡视、勤观察, 及时发现掌握病
情的变化情况, 快速准确地作出判断, 及时采取相应的救治和护
理措施, 尽可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以优质的护理提高疾病的治
愈率。
综上,新生儿肺炎病情重、变化快,要严密观察,掌握病情变化
情况,给予及时的治疗和综合护理措施,可有效促进患儿康复。
参考文献:
[1] 李晓敏, 白冬霞. 新生儿肺炎70例临床护理. 齐鲁护理杂
志, 2011, 17(16): 61-63.
[2] 刘秀珍. 新生儿肺炎临床观察机护理体会. 医学理论与实
践, 2006, 19(6): 724-725.
[3] 刘皖君. 儿科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 113-114.
[4] 李培英. 新生儿肺炎的护理. 中国社区医师, 2006, 8
(13): 87.
[5] 黄晓颖. 新生儿肺炎65例的护理.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9, 3(21): 13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