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定位研究
区域活动中教师如何“角色定位”

区域活动中教师如何“角色定位”幼儿园的区域活动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由教师为幼儿提供合适的活动场地和材料等,让幼儿自由选择活动内容,通过操作、摆弄、发现、讨论等来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一种组织形式,那么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应如何明确自己在区域活动中的“角色特征”?本文将做一定探讨。
标签:幼儿园区域活动教师角色定位一、教师是区域的策划者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应该对各个活动区有清楚的认识,准确了解本班幼儿发展水平的兴趣、水平、需要。
要为幼儿创设一个主动学习的环境,教师是环境的策划者,从区域的布置、材料的提供到活动的安排,都需要精心地设计和安排。
区域设置要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要从幼儿的需要出发,从有利于促进幼儿的主动学习和发展来考虑和安排,每一个区域设置都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能够促进幼儿某些方面的发展。
区域设置要具有相对稳定性,保证在一定时间内能够让幼儿掌握有规律的活动安排。
要避免在短时间内频繁更换区域设置,或者因一次特殊活动一时兴起而设置区域。
区域活動的设置要能成为幼儿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且提供给幼儿机会来自主地决定和操作,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各个区域中材料的选择与提供,要与其特点、范围以及目标相符合,能够有效促进幼儿的主动学习和发展。
要避免材料投放的随意性或无目的性,即某区域材料过少,某区域材料简单重复,缺乏层次和难易程度的区分,不足以满足幼儿的需要,不能够真正促进幼儿的发展。
区域设置及材料投放并非越多越好,而是要以其对幼儿发展的有效性而定。
教师对于区域的划分以及各区域的标记方式上也要进行选择和设计,无论是区域还是材料都要有明确的标记。
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独特的标记形式,也可以采用图形、美术字等来标记,但标记一定要规范、正确,易于幼儿理解。
此外,各区域活动的规则也可以通过标记的方式让幼儿了解。
如有的幼儿园采用小脚印的标记,有的则采用区域牌,无论哪一种,都要便于幼儿理解和使用。
二、教师应是区域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在区域活动中,教师不仅是设计者,更应该是积极的参与者。
幼儿园室内共享游戏区中教师的角色定位与指导策略

幼儿园室内共享游戏区中教师的角色定位与指导策略幼儿园室内共享游戏区是孩子们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场所,而教师在这个区域的角色定位和指导策略对幼儿的发展至关重要。
教师在这个区域需要扮演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通过有针对性的指导策略,帮助孩子们获取丰富的社交经验和实践能力,促进其身心发展。
一、角色定位1.引导者在幼儿园室内共享游戏区,教师需要扮演引导者的角色。
教师应该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参与,引导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鼓励他们表达和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在游戏区中,教师需要做到倾听每一个孩子,帮助他们解决在游戏中出现的问题,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在游戏中得到积极的体验。
二、指导策略1.观察孩子的兴趣在幼儿园室内共享游戏区,教师首先需要观察孩子们的兴趣。
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喜好和特长,教师需要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提供不同的游戏选择和指导。
观察孩子们的兴趣还有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孩子们的需求和发展状况,为他们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2.提供丰富的游戏资源在幼儿园室内共享游戏区,教师需要提供丰富的游戏资源,满足孩子们不同的游戏需求。
丰富的游戏资源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和想象力,同时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专注力和动手能力。
除了提供常规的玩具和游戏器材,教师还可以引入一些有挑战性和创新性的游戏项目,让孩子们不断挑战自己,获得成就感。
3.倡导合作与分享精神在游戏区中,教师需要倡导合作与分享精神。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与他人合作,一起完成游戏任务,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教师还应该鼓励孩子们与他人分享游戏资源和成果,让他们感受到分享的快乐和满足感,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同理心。
4.关注游戏中的问题与冲突在幼儿园室内共享游戏区,教师还需要关注游戏中出现的问题与冲突。
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合理解决问题和冲突,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也可以利用游戏中出现的问题与冲突,进行一些教育活动,帮助孩子们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培养他们的情商和人际交往能力。
幼儿自主游戏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定位探讨

幼儿自主游戏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定位探讨幼儿自主游戏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定位探讨引言:幼儿自主游戏活动是幼儿园教育中重要的一环,通过自主选择和自由发挥,幼儿可以获得多方面的发展。
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角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幼儿自主游戏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定位,包括观察者、指导者、伙伴和评估者四个方面,并提出实施自主游戏活动时教师需要具备的素养。
一、观察者在幼儿自主游戏活动中,教师首先要起到观察者的角色。
通过仔细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思维方式和表现,教师可以了解幼儿的兴趣、需求和发展水平,进而有针对性地提供合适的支持。
教师观察的重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观察幼儿的选择和决策能力:教师可以观察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自主选择和决策能力,如他们如何选择游戏对象,如何规划游戏场景等。
2. 观察幼儿的社交能力:教师可以观察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与他人的互动和沟通方式,了解他们的社交技巧和合作能力。
3. 观察幼儿的问题解决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幼儿在游戏中如何应对挑战和解决问题,了解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
教师通过观察的结果,可以对幼儿的发展进行全面评估,为后续的指导提供依据。
二、指导者观察了幼儿的游戏行为后,教师需要扮演指导者的角色,为幼儿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指引。
指导者的任务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提供材料与环境:教师应提供丰富多彩的游戏材料和环境,以满足幼儿的不同需求和兴趣。
2. 提供启发性问题:在幼儿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启发性的问题来引导幼儿思考、探索和发现。
3. 资源整合与延伸: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游戏需求,提供额外的资源和延伸活动,以促进幼儿的发展。
4. 情感支持:在游戏过程中,教师需要提供情感上的支持,鼓励幼儿尝试和探索,并在他们遇到困难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通过有效的引导和指导,教师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发挥自主游戏的作用,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三、伙伴教师在幼儿自主游戏活动中还可扮演伙伴的角色,与幼儿一起参与游戏。
幼儿园游戏活动中的教师角色定位

幼儿园游戏活动中的教师角色定位幼儿园是孩子们成长的摇篮,是他们人生中的第一个阶段,这个阶段的经历将对他们的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
而游戏活动是幼儿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游戏,孩子们不仅可以得到身体的锻炼,更能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各种知识和技能。
那么,在幼儿园游戏活动中,教师的定位是什么呢?教师是游戏活动的引导者。
幼儿的认知能力和自主能力还在发展中,他们需要教师的引导来帮助他们理解游戏的意义,掌握游戏的技巧,以及如何在游戏中与人相处。
教师需要观察每个孩子的特点和需要,然后根据这些特点和需要来设计游戏活动,引导他们参与其中,从而使他们在游戏中得到成长。
再次,教师是游戏活动的观察者。
教师需要用专业的眼光去观察孩子们在游戏中的表现,包括他们的行为、情绪、交往等方面。
通过观察,教师可以了解孩子们的发展状况,发现问题,并及时给予解决。
同时,教师还需要记录下这些观察结果,以便于进行教学分析和改进。
教师是游戏活动的评价者。
在游戏结束后,教师需要对孩子们的游戏表现进行评价。
这个评价不仅仅是看孩子们在游戏中的表现,更是要看他们在游戏中的成长和发展。
教师需要根据评价结果,对教学进行反思和改进,以更好地满足孩子们的需求。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比如,有些教师过于注重游戏的规则,而忽视了孩子们的自主性;有些教师过于参与游戏,而忽视了孩子们的独立性;有些教师则完全放任孩子们自己游戏,而忽视了教师的引导作用。
这些做法都是不正确的,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定位,以更好地促进孩子们的发展。
在幼儿园游戏活动中,教师的角色不仅仅局限于引导者、参与者、观察者和评价者,他们还应该是孩子们游戏过程中的支持者和鼓励者。
当孩子们在游戏中遇到困难或挫折时,教师要给予他们耐心的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孩子们勇敢地尝试新的事物,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主能力。
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孩子们的个性发展,尊重他们的兴趣和特长。
幼儿园游戏活动中的教师角色定位

幼儿园游戏活动中的教师角色定位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而开展自主游戏活动是幼儿园的重要课程之一。
自主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游戏,是以玩为主的活动,它对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交往能力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纲要》指出:“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的选择和计划活动,并鼓励他们努力的完成任务。
”也就是说自主游戏是以幼儿自由选择、自主开展、自发交流为目的的一种游戏活动。
自主游戏的领导者应该是孩子,而不是老师。
独立游戏的内容、材料的选择和游戏方式应由孩子们自己决定。
老师们只需要自己的老师的帮助就可以顺利地玩游戏。
然而,在自主游戏活动中,存在着儿童对游戏的兴趣不持久、游戏情节单一、游戏难以深入发展等问题。
那么,教师在自主游戏活动中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呢?我认为教师应该是儿童游戏的合理向导、游戏过程的参与者和游戏环境的创造者。
一、做幼儿游戏的合理引导者。
教师对游戏的介入指导有助于幼儿游戏水平的提高。
自主游戏是幼儿自发生成的,教师要尊重幼儿的游戏意愿。
但如果幼儿在游戏开展过程中不顺利时教师可给予引导。
在一次翻越障碍自主游戏活动中,幼儿开始玩得还不错,可到后来就有点精神涣散、东张西望,注意力不集中了。
我便提醒他们:“想一下,还可以用什么方法玩”,幼儿们七嘴八舌地说:“可以爬”,“可以滚”。
我按孩子们说的方法将场地做了调整,孩子们又高兴地玩了起来。
因此合理的引导可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二、参与儿童游戏的过程。
教师可以积极参与儿童游戏,引导儿童以自己的行为推动游戏过程。
独立的鳄鱼车游戏只有在孩子们的合作下才能完成。
但比赛开始后不久,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哭泣。
询问之后,我发现这是因为他无法合作,所以这群鳄鱼车无法前进。
听了他的故事后,我拉着他的手找到一辆鳄鱼车,和他一起骑着。
我还告诉他怎么骑鳄鱼车。
这时,其他孩子看到了,跑过来和我们一起比赛,所以我带他们跑了两圈。
那就让他们自己玩吧。
看着他们一起缓慢而和谐地玩耍,不时爆发出阵阵笑声,我觉得作为一个合作的参与者是值得的。
幼儿园室内共享游戏区中教师的角色定位与指导策略

幼儿园室内共享游戏区中教师的角色定位与指导策略在幼儿园室内,共享游戏区是孩子们思维和操作能力的重要训练场所。
教师的主要角色是引导孩子探索世界、培养创造力和合作精神。
本文将从角色定位和指导策略两个方面探讨教师在幼儿园室内共享游戏区中的作用。
一、角色定位1.启发想象力。
共享游戏区是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力的场所,教师需要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游戏。
教师可以通过模仿角色或者提供一些启示来引导孩子们进入游戏。
2.提供丰富的资源。
教室内的共享游戏区需要丰富的游戏资源,教师应该为孩子们提供大量的玩具、工艺品和文具,让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喜欢的东西来玩耍。
同时,教师需要不断地更新资源,满足孩子们不断变化的需求。
3.安全责任。
教师需要在共享游戏区内时刻注意孩子们的安全,特别是在孩子们参与高风险游戏时,教师应该给出安全提示并保持警惕。
4.社交指导。
共享游戏区是孩子们培养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的场所,教师应该指导孩子们学会分享、合作和沟通,并鼓励孩子们多与其他孩子交流,在游戏中培养社交心理。
5.认知发展。
共享游戏区对于孩子的认知发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教师应该指导孩子发现游戏中的规则、使用玩具的技巧和方法,并引导孩子进行游戏中的角色扮演、创造性体验和思维发散。
二、指导策略1.引导孩子自主玩耍。
共享游戏区中的玩具都是针对孩子们的年龄特点量身定制的,所以教师在指导孩子玩耍的时候应该尽量避免指导过度,让孩子们自由发挥想象力进行探索和创造。
2.创造放松的氛围。
幼儿园共享游戏区需要创造一个放松和自由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下孩子们不仅能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也能够充分体验乐趣。
所以,教师应该尽量减少规定和指导,让孩子们能够享受自由探索的乐趣。
3.引导孩子参与角色扮演。
在角色扮演游戏中,孩子们可以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发挥想象力,创造自己的故事,并在游戏中体验社交和合作。
教师应该在游戏开始前给孩子们提供一些角色选择和背景设定,让孩子们更容易投入。
浅谈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和定位

浅谈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和定位XXXXXX幼儿园区域活动也称区角活动、活动区活动等,它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以及幼儿发展水平和兴趣,有目的地将活动室相对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如美工区、积木区、表演区、科学区等,投放相应的活动材料,由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要方式,进行的个别化的自主研究的活动。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特点是自由性、自主性、个性化、指导的间接性。
幼儿通过直接参与各种活动而获得多种直接、自然的经验,因此幼儿教师怎样为幼儿的发展创造一个“有准备的环境”?为幼儿创建一个适合他们发展的活动舞台?就显得非常重要,特别是在区域活动中教师角色和定位就更加重要了。
一、教师角色的定位要准确把握。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应该做什么?这是我们必须弄清楚的首要问题。
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支持性指导是有别于集体活动中教师的主导式指导的。
也就是从活动的台前到后台,从一个引领者变成一个尊重幼儿意愿的支持者和推动者。
这就要求老师们要关注幼儿探索研究的整个过程,这样才能充分了解每一个幼儿的发展水平,有利于正确指导和帮助不同层次的孩子。
XXX曾经说过:“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积极的鼓励胜于消极的制裁!”幼儿园为幼儿创设了良好物质环境,提供了丰富的区角活动游戏材料,促进了幼儿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点燃幼儿创新的火花,激励幼儿动手的愿望,养成动手的惯,掌握动手的技能,体验动手的收获,力求让每项活动成为幼儿发展的契机,让每个角落成为幼儿游戏的乐园,让每面墙成为幼儿展示才能的空间,让每样废旧材料成为幼儿创造的资源,让每簇花草的朋友!在区域活动中,我们经常看到有些教师在活动中所充当的角色是“知识的传授者,纪律的维持者,矛盾的调节者。
”具体活动时东看看,西瞧瞧,走马观花似的,未能致意观察了解幼儿的活动情况,指导无计划、无目的,比较随意。
《新纲要》要求:教师应成为幼儿研究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幼儿园游戏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定位研究

幼儿园游戏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定位研究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兴趣是幼儿学习的最初动力。
幼儿园的游戏教学并不是游戏与教学的简单相加,而是将游戏与教学统一起来,教会幼儿主动学习和发展。
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游戏教学作为学前教育的一种重要教学方式,其主要目的便是促进幼儿的身心教育全面发展,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保持健康的同时,还能提高艺术品位,并能够学会语言、社会交流和科学知识。
因此,游戏教学的实施必须对幼儿具有强烈的针对性,能够帮助幼儿全面发展。
一、幼儿教学中游戏教学的地位与作用教育家们曾经认为,游戏是儿童最主要的活动方式。
由大多数人的成长经历来看,游戏是幼儿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玩耍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
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能够以最自然的方式得到丰富的知识和外界的联系,从而促进心理的发育与成长。
基于幼儿这一心理发展特点,游戏教学便被广泛应用于幼儿园的教学中。
在游戏教学中,幼儿可以获得多方面的经验,并且在自觉与不自觉的游戏尝试中,幼儿能够与同伴之间形成早期社会行为的交往,并且为选择适宜的发展道路奠定了基础。
总得来说,游戏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幼儿的游戏意识、游戏能力、游戏习惯和游戏性的个人品质。
通过实行游戏教学,幼儿将获得举重若轻的心性、处变不惊的心态、灵活机巧的心智、幽默坦然的心境和乐观向上的志趣。
因此,游戏教学在幼儿教学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教师是游戏教学中的策划者与领导者在幼儿园的游戏教学中,涉及到两大主体,而根据新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基本要求,教育要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基本特点,并能够充分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
也就是说,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既能够觉得身心愉快,又能够让幼儿学到知识并达成教学目标。
因此,教师在设计游戏教学中既要全面又要有针对性。
在游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头至尾扮演好决策者的角色,使得幼儿在享受游戏愉快的同时,也能根据教师的有意指引,学到相关的经验与知识;或者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在教会幼儿某种经验时引入相关的游戏过程与环节,使得幼儿能够根据教师的游戏安排认知思考并在游戏中自身得到经验,从而更好地接受教师教给他们的教学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定位研究作者:时亚红
来源:《成才之路》2018年第04期
摘要:在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中,教师是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和观察者。
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引导和支持幼儿开展好区域活动,与幼儿进行有效合作,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区域活动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幼儿园;区域游戏;教师的角色定位;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04-0067-01
随着幼儿园对区域游戏活动的重视,区域游戏活动在各个幼儿园中开展频率越来越高。
为了提高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开展效果,本文从教师角色切入,探究了教师在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中的角色定位,使幼儿教师更全面地了解自身在区域游戏活动中的作用,为区域活动的顺利开展做出贡献。
一、教师是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的引导者
在当前教育背景下,幼儿园更加重视幼儿在区域游戏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但是让幼儿基于自身兴趣完全自主地选择课堂游戏内容,并制定出游戏活动方案显然是不现实的。
基于此,幼儿教师就需要在区域游戏活动中担任引导者角色。
一方面,幼儿园教师需要帮助幼儿详细了解自身当前的发展情况,促使幼儿可以在全面正确了解自身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合理选择有助于自身发展的区域游戏活动形式。
另一方面,幼儿园教师也需要在开展区域游戏活动前,引导幼儿自主设计区域游戏内容。
在此过程中,由于幼儿认知能力有限,因此教师就应在幼儿想法的基础上,帮助幼儿添加一些新鲜的内容,使区域游戏活动内容更加完整、形式更加新颖,后期实施效果更为理想。
例如,当幼儿园开展区域游戏活动的目的是让幼儿正确认识打点滴的作用时,教师就可以创设医院情境,引导幼儿根据自己对医院的了解,合理设计医院内部设施,并通过合作完成本次游戏活动。
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引导幼儿正确认识打点滴所产生的影响,消除幼儿对医院的畏惧感,使得幼儿在后期必须打点滴时,能够配合医务人员的工作。
二、教师是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的支持者
在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中,教师还是游戏活动的有力支持者,只有教师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游戏教育资源、新颖的游戏活动形式,幼儿才能在自身主体性的作用下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中。
首先,教师在帮助幼儿制定出游戏活动方案后,要根据幼儿所在年级合理为幼儿建立游戏资源库。
要通过收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需要使用的材料设备,保证幼儿在开展活动过程中,能够基于自身需求找到相应材料,使区域游戏活动开展效果更加理想。
其
次,为了保证区域游戏活动能够得以顺利开展,对于前期尚未准备好的材料,教师需要在为幼儿提供理论支持的基础上,促使幼儿可以自由发挥想象力,基于现阶段已经拥有的半成品以及材料进行合理利用,为活动提供重要的物资支撑。
例如,区域游戏活动中需要使用柜子,教师在前期材料准备过程中只为幼儿准备了木板、胶棒、纸壳等材料,此时,教师就可以发挥引导者与支持者的作用,帮助幼儿制作柜子。
幼儿在参与游戏活动的过程中,制作出自己所需要的材料,提高了动手能力。
三、教师是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的合作者
现阶段幼儿园更加重视幼儿在区域游戏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但是由于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弱,且部分动手操作对学生人身安全会产生一定的危险,因此,幼儿教师就需要将自己定位于合作者的角色,帮助幼儿解决他们难以完成的任务。
这样不仅能拉近教师与幼儿之间的距离,使得幼儿更加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还能为幼儿树立榜样,保证幼儿在后期区域活动过程中再接触到相关内容时,可以在与其他幼儿合作的基础上,自主完成相关操作,使得幼儿得到更好发展。
教师在担任合作者角色时,要认识到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切忌在游戏活动中什么事情都自己动手做,而不让幼儿去做。
要保证幼儿在参与区域游戏活动后,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与操作能力都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四、教师是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的观察者
幼儿园开展区域游戏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促使幼儿在参与区域游戏活动的基础上能够实现全面发展。
教师要全面了解幼儿对不同活动的兴趣程度、动手能力,以及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有针对性地开展好教学工作,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在区域游戏活动中,教师要担任观察者角色,全面细致地观察学生情况,这样,既可以保障学生安全,又能为区域游戏活动顺利开展打下基础。
例如,在进行超市购物的游戏活动中,教师发现幼儿非常喜欢巧克力。
基于此,为了调动幼儿参与区域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可以采用激励教学法,将巧克力作为物质奖励,激发幼儿参与区域游戏活动的热情。
五、结束语
总之,在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中,教师不仅承担着引导学生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扮演着支持活动顺利开展、与学生进行有效合作、观察学生个体发展的角色。
教师要在丰富区域游戏活动形式及内容的同时,准确定位自身角色,发挥应有的作用,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区域游戏活动,让幼儿收获更多知识,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韩莉.幼儿园开展区域游戏活动的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3(09).
[2]王丽华.对幼儿园区域游戏教学的思考[J].广西教育,2017(05).
[3]阿拉腾.论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的开展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