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静县地质矿产简要特征

合集下载

新疆和静县古伦沟铁铜多金属矿矿石特征

新疆和静县古伦沟铁铜多金属矿矿石特征

新疆和静县古伦沟铁铜多金属矿矿石特征摘要:新疆和静县古伦沟铁铜多金属矿床矿石金属矿物主要有磁铁矿、黄铁矿、磁黄铁矿,次为方铅矿、黄铜矿、闪锌矿、灰银矿、岩金、极少量毒砂。

地表少量次生矿物为褐铁矿、孔雀石、铜蓝、胆钒、铅华。

关键词:古伦沟;多金属矿;矿石特征中图分类号:o7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矿床简介古伦沟铁铜多金属矿区行政区划隶属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巴仑台镇阿古伯日村管辖。

大地构造位于依连哈比尔尕晚古生代沟弧带与巩乃斯石炭纪裂谷带。

矿区主要出露的地层由老到新有:上泥盆统艾尔肯组(d3a)、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c1d),另有少量第四系全新统(q4)分布。

构造主要为断裂构造和褶皱构造。

矿化主要为黄铁矿化、磁铁矿化、磁黄铁矿化、黄铜矿化、方铅矿化、闪锌矿化、灰银矿化等。

矿区矿石主要为高硫铁矿石、黄铜矿石、方铅矿石、另有极少量闪锌矿石等。

高硫铁矿石成分主要为黄铁矿、磁铁矿、磁黄铁矿。

矿区铁矿资源总量(332+333)446.91万吨,矿床平均品位tfe:28.23×10-2 ,s:7.04×10-2,cu:0.598×10-2,pb:1.679×10-2,zn:7.485×10-2,au:1. 79×10-6,ag:127.37×10-6。

2矿石特征2.1矿石结构、构造2.1.1矿石结构矿石主要结构为它形、半自形粒状结构。

据岩矿鉴定,矿石中的磁铁矿、黄铁矿多为早期结晶形成的矿物,多为半自形粒状结构,少数黄铁矿为自形结构。

磁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等多为热液活动后期结晶形成的金属矿物,部分黄铁矿被晚期形成的磁黄铁矿沿边缘交代成港湾状分布。

磁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多以它形粒状产出,闪锌矿较为少见,为它形粒状,这些矿物自形程度较差。

2.1.2矿石构造主要构造为块状构造、稠密浸染状构造、条带状构造、次为稀疏浸染状构造、不均匀浸染条带状、网脉状构造、细脉状构造,其中块状构造、稠密浸染状构造为主。

浅析新疆和静县红札铜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

浅析新疆和静县红札铜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

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浅析新疆和静县红札铜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赵 雷(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3)摘 要:新疆和静县位于新疆中部,在天山中段南麓,西北部为盆地,周边与乌鲁木齐市、库尔勒市等17个县市毗邻。

和静县的矿产资源也很丰富,它的山地面积占地总面积的92.6%。

红札铜金矿是一种位于博罗科努早古生代陆缘弧,是由于地质断裂构造活动强烈,使地壳侵入岩石层而发育形成的。

矿床受到地层、火山岩、侵入岩、断裂等多种因素控制和影响,由岩浆作用形成并受断裂构造控制使其形成一种低温热液型的矿床。

关键词:新疆;红札铜金矿;地质特征;成矿规律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18)14-0122-2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metallogenic regularity of Hongzha coppergold deposit in He Jing County, XinjiangZHAO Lei(The first regional geological survey brigade of the Bureau of Geology and mineral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Urumchi 830013,China)Abstract: Hejing county of xinjiang is located in the central part of xinjiang. It is located at the southern foot of the middle part of tianshan mountain. Hejing county is also rich in mineral resources, and its mountainous area covers 92.6% of the total area. Hongzha copper gold deposit is located in the early Paleozoic continental margin arc of bolokonu, which is formed due to the strong tectonic activity of geological faults and the intrusion of the crust into the lithosphere. The deposit is controlled and influenced by stratum, volcanic rock, intrusive rock, fault and other factors.Keywords: Xinjiang; red Zha copper gold deposit;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metallogenic regularity1新疆和静县的矿产资源在新疆和静县,由于当地处于火山活跃的地区地壳运动较多的地方,所以是成矿的优势地带,到目前为止发现的矿产资源有29种,其中金属矿产有8种(金、锰、银、铅、锌、锑、铁、铜),燃料煤2种,稀有金属1种,化工原料4种,冶金辅助原料3种,建筑材料7种;其中矿床有45处,金属矿就占了9处,而红札铜就在和静县西北部约105千米的红札地区,处在西天山腹地,这处金矿是在2014年由新疆地矿局第三地质支队在对该地区进行调查评价而发现的。

新疆和静县江布肯得达坂铜矿床地质特征与控矿条件分析

新疆和静县江布肯得达坂铜矿床地质特征与控矿条件分析

屑岩显示 出火 山喷发间歇期沉积构造特征。 2 . 1 . 4 上 第三 系( N )
1 6
可见微型褶 曲。
2 . 2 . 2 断 裂
刘通 : 新疆和静县江布肯得达坂铜矿床地质特征与控矿条件分析
增刊2
出。大者长约 9 k m, 宽约 1 . 5 k m, 小者长 1 ~ 2 k m左
2 0 1 4 年
新 疆 有 色 金 属
பைடு நூலகம்
1 5
新疆和静县江布肯得达坂铜矿床地质特征与控矿条件分析
刘 通
( 新 疆地 质矿 产勘 查 开发 局 第三 地质 大 队 库 尔勒 8 4 1 0 0 0 )
摘 要 研究区位于西天山中段, 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哈萨克斯坦一准噶尔板块与塔里木板块的接合部位, 区域上主要出露志留系中
统 一套 中浅变质 的片岩与片麻岩 类及 千枚岩类 和石 炭系大哈拉军 山组 中酸性一 基 性的火 山碎屑岩 , 是西天山地 区最主要 的金 、 铜、 铁含矿层 。
目 前 发现的铜矿体均产在测 区中部挤压破碎带 内, 以密 集的含铜石英脉及 网脉状 的含铜裂 隙状矿 化为主 , 围岩多为片岩 、 大理岩 、 花 岗岩 和闪
2 矿 区地质特征
2 . 1 矿 区地 层
区内主要 出露志留系中统一套 中浅变质的片岩 该 套 地 层是 由砾 岩 一含 砾砂 岩 一粉砂 岩 一粉 砂 与 片麻 岩 类 及 千 枚 岩 类 , 另 有 少 量 的石 炭 系大 哈拉 质泥岩组成多个韵律层 , 并且 以砖红色 、 以紫红色为 军 山组中酸 I 生 一 基性 的火 山碎屑岩 出露 , 在其南部均 主色调。第三系砾岩中砾石成分主要 以石英岩 、 灰岩 为第 四系下更新统 一 上更新统松散砂砾石堆积及冰 及花 岗岩等为主 , 多为次园状和椭 园状 , 分选 比较差 , 川堆 积 物 。 成熟度中等 , 岩层中粒序层理 、 块状层理较发育 , 在该 2 . 1 . 1 志 留 系中统 ( s ) ( 未分 组 ) 套地层的砾岩中局部可见发育有小型的斜层理构造。 在 拉 提 大 断 裂 以 北 出露 分 布 , 主 要 有 深 灰 色 黑 2 . 2 矿 区构 造 云变粒 岩 、 黑 云石英 片岩 , 浅灰 白色黑 云斜长片麻 2 . 2 . 1 褶 皱 岩, 深灰色含石榴子石黑云变粒岩 、 糜棱岩化黑云变 区内褶皱构造由分属两大构造单元 的次级褶皱 粒岩及少量浅灰色大理岩等。 组成 , 以那 拉 提 深大 断 裂 为界 , 南 部 由展布 于 整个 那 2 . 1 . 2 上 志 留统 穹库什 太组 ( s , q C ) 第三亚 组 横贯工 区的穹库什太大型 复式 向斜 于那 拉提大断裂以南呈小面积出露 。该套地层 拉提山及南 坡 , 该 向斜 轴 部 宽 2 ~ 3 k m, 核部平缓开阔 , 两 翼 对 内部是 一套不完整 的混杂堆积组合 , 是 以残余 的断 组 成 , 倾角 4 O 。 左右 。工区跨 该 向斜 东段部 分之北翼 , 块、 断 片 混杂 堆 积 的形 式 产 出 , 主要 为 变质 火 山岩 、 称 , 变质沉积岩 , 同时 夹有 部 分石 英 岩 、 糜 棱 岩 及 花 岗岩 大部分为第 四系所覆盖 。断裂 以北基本为向南倾的 主要由中志留统 的片岩 、 片麻岩和混合岩组 等。岩 石普遍 发育不同程度的糜棱岩化 , 变形强烈 单斜层 , 倾角一般为 4 5 。 一 6 0 。 。片理产状与此相 同, 局部 的部位 常形成一些小规模 的韧性剪切带 , 尤其是靠 成 ,

和静县地质矿产简要特征

和静县地质矿产简要特征

和静县地质矿产简要特征和静县矿产以铁、金、铜、铅锌、锰、锑、钼、钒、钨为主,目前和静县已发现各类矿床、矿点、矿化点94处,其中中型金矿床2处、大型铁矿床1处,以发现铜矿、金矿、铁矿、铅锌矿(化)点多处。

成矿单元特征依连哈比尔尕金铜成矿亚带(Ⅳ1):位于依连哈比尔尕金铜铬成矿带(Ⅲ1)内,该带与依连哈比尔尕晚古生代沟弧带范围吻合。

区内主要出露上石炭统、中泥盆统火山碎屑岩和碎屑岩,侵入岩不甚发育,主要为华力西中期石英闪长岩株。

区域上矿化以金铜为主,铜矿化属产于火山碎屑岩、碎屑岩中的热液型,金矿化以砂金矿为主,在扫面区外产有后峡砂金矿床、天格尔砂金矿点等。

扫面区内目前仅发现有2处磁铁矿化点(32、34)和1处黄铁矿化点(31),矿体呈脉状沿岩石裂隙产出,规模小,属中-低温热液型。

天格尔金铜铁成矿亚带(Ⅳ2):位于博罗科努金铜钼多金属成矿带(Ⅲ2)内,该带与巴轮台离散地块的北部范围吻合。

区内主要分布前寒武变质岩系,岩浆活动以海西期中酸性侵入活动为主,断裂发育,分布于矿带北部的冰达坂大断裂是区内重要的韧性剪切大断裂,对金成矿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金矿已发现有萨日达拉(29)、望峰中型金矿床(33)等,矿化产于前寒武纪变质碎屑岩系中,受韧性剪切带控制,属韧性剪切带型金矿;此外,在扫面区内二叠纪花岗岩外接触带还产有5处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化)点,在长城系星星峡群中产有8处沉积变质型铁矿(化)点。

巴伦台铁锰金铜铅锌成矿亚带(Ⅳ4):位于中天山金铜镍银多金属(铁锰钒钛)成矿带(Ⅲ4)内,该成矿亚带与巴伦台离散地块南部吻合。

区内产有前寒武系及志留系变质岩、石炭系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

华力西期中酸性岩浆活动发育,断裂以NWW向为主。

分布矿点多,矿化以铁、锰、铜、铅锌、金为主,产有与石炭纪上叠火山盆地有关的火山沉积型莫托萨拉铁锰矿床(61)、与华力西期岩浆侵入接触交代作用有关的矽卡岩型铁、铜矿点和海西期岩浆期后热液作用有关的铅锌矿床、铁矿点,以及长城系星星峡群中的沉积变质型夏日查克铁矿床和众多铁矿(化)点。

新疆和静县察汗乌苏铁矿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新疆和静县察汗乌苏铁矿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新疆和静县察汗乌苏铁矿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十一地质大队,新疆昌吉 8311002.2.新疆地矿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摘要矿区位于阿吾拉勒(裂谷带)Fe-Au-Cu- Pb-Zn-煤-硫铁-重晶石矿带。

矿体产于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三段火山岩中,赋矿岩石以黑色玄武岩、灰色(玄武)安山岩为主,矿区内构造较发育,北西向断层(F5)对矿体有破坏作用,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出,受地层控制,梯度变化快的物探异常是重要的找矿标志。

初步认为矿床成因类型属海相火山岩型铁矿床。

关键词西天山察汗乌苏铁矿地质特征找矿标志1前言西天山造山带是中亚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阿吾拉勒晚古生代裂谷是早古生代褶皱基底上发展起来的火山—沉积盆地,该带内大量与海相火山岩有关的磁铁矿床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结合近年对察汗乌苏铁矿勘查所获取的基础资料,从矿床地质特征入手,探讨其成因类型,总结找矿标志,以期为该地区类似矿产找矿工作提供参考。

2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大地构造位于伊宁-中天山地块阿吾拉勒晚古生代裂谷系,属阿吾拉勒(裂谷带)Fe-Au-Cu- Pb-Zn-煤-硫铁-重晶石矿带。

区域上出露地层主要有:上泥盆统艾尔肯组、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阿克沙克组、艾肯达坂组、下-中侏罗统水西沟群及第四系冲洪积层等。

察汗乌苏铁矿主要产于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组内。

该区火山岩较发育,以早石炭世大哈拉军山火山岩最发育,可分为四个喷发韵律。

区域构造复杂,区域性大断裂及次级断裂、褶皱构造较为发育。

该区目前已发现多处铁、铜、金、多金属矿等矿(床)点,其中铁矿类型主要为海相火山岩型,主要有查岗诺尔、式可布台、松湖、智博、备战、察汗乌苏铁矿等。

3矿区地质特征3.1地层矿区出露地层为上泥盆统艾尔肯组,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三段、四段,下石炭统阿克沙克组二段,中-下侏罗统水西沟群及少量的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

和静县巴音布鲁克石英岩矿地质特征

和静县巴音布鲁克石英岩矿地质特征

和静县巴音布鲁克石英岩矿地质特征摘要:巴音布鲁克石英岩矿位于处于博罗科努早古生代岛弧—弧后带、哈尔克—巴仑台早古生代沟弧带的交界部位,赋矿地层为上志留统巴音布鲁克组的一套灰岩中,矿体受东西向的断裂控制,形态为透镜状,近矿围岩蚀变主要为硅化、大理岩化等,成因类型为岩浆热液型。

关建词:巴音布鲁克石英岩矿;地质特征巴音布鲁克石英岩矿位于和静县和静县巴音布鲁克镇北约12千米处,新疆地矿局第三地质大队于2012年对该矿的进行了勘探评价,确定矿床为一中型矿床。

1区域成矿地质背景1.1区域地质特征工作区位于西天山中段,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博罗科努早古生代岛弧—弧后带、哈尔克—巴仑台早古生代沟弧带的交界部位,区内构造较复杂,变质、变形强烈,不同时代的地层相互叠加、混杂,同时,被大面积不同期次的侵入岩侵蚀。

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在不同阶段形成了不同的构造-岩浆-变质热事件,形成了特征各异的成矿事件。

发育热液和沉积成因的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

成矿区属那拉提金、铜、铁、成矿带,西延与吉尔吉斯斯坦国的伊塞克成矿带相连。

已知矿化以金、铜、铁矿化为主。

区域出露地层以上志留统巴音布鲁克组为主体,该地层是西天山地区最主要的金、铜、铁含矿层。

北部为少量的中下志留统浅变质片岩、千枚岩及板岩,东部为下石炭统牙曼苏组灰岩夹中性火山岩,南部为中下侏罗统煤窑沟组碎屑岩夹煤层。

区域南部约有三分之一的面积被第四系覆盖。

区域断裂构造较发育,以东西向区域性断裂为主体,区域北部和南部各有一个近东西向较大断裂通过,它们控制着区域地层及岩浆岩的分布格局。

北部断裂长达数十千米,为高角度逆断层,切割了(S3b)地层,控制着志留纪和石碳纪地层的分布;南部断裂规模较北部的小些,由三条断层组成,其中两条为逆断层,一条为性质不明断层,该断裂控制着志留系和中下侏罗统地层的分布。

区域岩浆活动非常强烈,岩浆岩十分发育,区域广泛的分布着华力西早期到晚期的中酸性岩浆岩。

1.2区域矿产特征本区区域矿产主要为产于上志留统巴音布鲁克组(S3b)、下石炭统牙曼苏组(C1y)与侵入岩的接触带形成的铁矿、铜矿及产于中下侏罗统煤窑沟组(J1-2m)的煤矿。

新疆和静县艾尔宾山南坡铁矿床地质特征

新疆和静县艾尔宾山南坡铁矿床地质特征

新疆和静县艾尔宾山南坡铁矿床地质特征【摘要】新疆和静县艾尔宾山南坡铁矿床位于南天山早古生代弧后盆地带,矿区出露的地层主要为下石炭统野云沟组,铁矿赋存于下石炭统野云沟组第二亚组第一岩性段地层中。

根据其产出特征又分为下含矿段及上含矿段,除少数矿体产于下含矿段外,矿体基本上都产于上含矿段中。

矿区已圈出矿体23个,主要矿石类型地表为褐铁矿,偶尔可见极少量的磁铁矿。

矿石矿物主要由褐铁矿、磁铁矿和菱铁矿组成,矿床成因为火山一沉积型。

【关键词】铁矿床;地质特征;火山-沉积1 区域地质背景特征研究区位于塔里木板块(Ⅰ)、塔里木北缘活动区(Ⅱ)、南天山早古生代弧后盆地带(Ⅲ)。

出露地层主要有志留系上统巴音布鲁克组、中泥盆统萨阿尔明组、下石炭统野云沟组、中-下侏罗系煤窑沟组、中-上侏罗系红山组等,与铁矿成矿关系密切的地层为下石炭统野云沟组第二亚组。

研究区属天山东西向挤压带的一部分,是萨阿尔明山东西挤压带西端北侧,经受了多次构造运动,致使褶断裂较发育。

总的构造线方向为北西西-南东东向。

次级的北北东-南南西断裂较发育。

研究区北部及东部各地区出露火成岩为花岗岩及派生的中、酸性脉岩。

2 矿床地质2.1 矿区地层研究出露的地层主要下石炭统野云沟组,为一套滨海-浅海相的海进沉积,依据沉积旋回特点,将其进一步划分为三个亚组。

其中第二亚组与成矿关系密切,详细描述如下:下石炭统野云沟组第二亚组(C12yn)该亚组出露于矿区北部,其岩性主要为石灰岩、花岗质砾岩、砾岩及含砾粗砂岩、凝灰质砂岩等。

2.2 矿体(层)特征艾尔宾山南坡铁矿赋存于下石炭统野云沟组第二亚组第一岩性段地层中。

主要矿石类型地表为褐铁矿,偶尔可见极少量的磁铁矿。

矿区已圈出矿体23个,各矿体详情分述如下:FeⅡ:位于矿区东北部,Ⅱ至Ⅸ号勘探线一带。

矿体长354m,最厚18m,最薄0.2m,矿体平均厚度1.90—15.0m,矿体平均品位为53.70—62.35%。

FeⅢ:位于矿区东部的Ⅸ号勘探线两侧。

新疆和静县八一铜矿成矿地质特征与找矿标志浅析

新疆和静县八一铜矿成矿地质特征与找矿标志浅析

新疆和静县八一铜矿成矿地质特征与找矿标志浅析沈亚飞(湖南省核工业地质局三〇一大队,湖南 长沙 410000)摘 要:八一铜矿是位于新疆西天山的一个中型铜矿床。

矿(化)体呈脉状、透镜状、似层状等,地表成群分布。

矿化体主要赋存于中基性火山岩中,矿化富集受地层、构造、侵入岩的多重控制,属岩浆作用形成的受断裂构造控制作用的中—低温热液型矿床。

关键词:地质特征;矿床特征;找矿标志;八一铜矿;新疆中图分类号:P61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19)08-0069-2收稿日期:2019-08作者简介:沈亚飞,男,生于1989年,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矿产勘查。

八一铜矿位于新疆和静县境内,隶属和静县阿夏乡管辖,是西天山中东段那拉提铜、镍、金成矿带的重要矿床之一,区内存在成因类型多,矿化范围大,矿床地质特征复杂的特点,根据矿化富集程度由西向东分为大西沟、八一、大东沟三个矿化集中段。

本文在对八一铜矿的成矿地质背景、矿床特征、地球物理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其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进行了总结。

1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那拉提隆起东端南缘,南临哈尔克地槽带(Ⅱ级)之尤路都斯山间坳陷(Ⅲ级)。

矿区区域地层主要有志留系上统巴音布鲁克组、石炭系下统的恰可布组中酸性熔岩、火山碎屑夹灰岩和东段的牙曼苏组的中基性火山岩为主夹中酸性火山岩和灰岩,以及石炭系中统火山碎屑岩―碎屑岩夹中性火山岩。

区内金属矿产主要分布在晚志留世火山岩建造中。

矿区处于两个较大构造单元的结合部位,构造运动强烈,褶皱、断裂发育,总体构造线方向为近东西向。

其中发育在矿区南部规模巨大的那拉提南缘深大断裂呈东西向发育,是塔里木板块向北与伊犁板块俯冲碰撞的缝合带,是区域重要的控岩控矿构造带。

断裂构造主要有近EW 向、NW 向、近SN-NNE 向三组。

近东西向断裂与区域构造线方向一致,是区内主要断裂,控制了区内地层的展布,并作为本区的导岩、导矿构造和主要容矿构造,控制了区内矿化带的分布和主要矿体的产出部位;与其配套的NNE 向、近SN 向断裂为次要容矿构造;NW 向断裂的控矿作用不明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静县地质矿产简要特征
和静县矿产以铁、金、铜、铅锌、锰、锑、钼、钒、钨为主,目前和静县已发现各类矿床、矿点、矿化点94处,其中中型金矿床2处、大型铁矿床1处,以发现铜矿、金矿、铁矿、铅锌矿(化)点多处。

成矿单元特征
依连哈比尔尕金铜成矿亚带(Ⅳ1):位于依连哈比尔尕金铜铬成矿带(Ⅲ1)内,该带与依连哈比尔尕晚古生代沟弧带范围吻合。

区内主要出露上石炭统、中泥盆统火山碎屑岩和碎屑岩,侵入岩不甚发育,主要为华力西中期石英闪长岩株。

区域上矿化以金铜为主,铜矿化属产于火山碎屑岩、碎屑岩中的热液型,金矿化以砂金矿为主,在扫面区外产有后峡砂金矿床、天格尔砂金矿点等。

扫面区内目前仅发现有2处磁铁矿化点(32、34)和1处黄铁矿化点(31),矿体呈脉状沿岩石裂隙产出,规模小,属中-低温热液型。

天格尔金铜铁成矿亚带(Ⅳ2):位于博罗科努金铜钼多金属成矿带(Ⅲ2)内,该带与巴轮台离散地块的北部范围吻合。

区内主要分布前寒武变质岩系,岩浆活动以海西期中酸性侵入活动为主,断裂发育,分布于矿带北部的冰达坂大断裂是区内重要的韧性剪切大断裂,对金成矿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金矿已发现有萨日达拉(29)、望峰中型金矿床(33)等,矿化产于前寒武纪变质碎屑岩系中,受韧性剪切带控制,属韧性剪切带型金矿;此外,在扫面区内二叠纪花岗岩外接触带还产有5处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化)点,在长城系星星峡群中产有8处沉积变质型铁矿(化)点。

巴伦台铁锰金铜铅锌成矿亚带(Ⅳ4):位于中天山金铜镍银多金属(铁锰钒钛)成矿带(Ⅲ4)内,该成矿亚带与巴伦台离散地块南部吻合。

区内产有前寒武系及志留系变质岩、石炭系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

华力西期中酸性岩浆活动发育,断裂以NWW向为主。

分布矿点多,矿化以铁、锰、铜、铅锌、金为主,产有与石炭纪上叠火山盆地有关的火山沉积型莫托萨拉铁锰矿床(61)、与华力西期岩浆侵入接触交代作用有关的矽卡岩型铁、铜矿点和海西期岩浆期后热液作用有关的铅锌矿床、铁矿点,以及长城系星星峡群中的沉积变质型夏日查克铁矿床和众多铁矿(化)点。

萨阿尔明铜锌钴成矿亚带:位于艾尔宾-帕尔岗铁锰铜金多金属成矿带(Ⅲ14)内,该带与萨阿尔明晚古生代残余盆地范围吻合。

主要分布泥盆系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岩浆侵入主要为华力西期中酸性岩体,断裂构造主要为NWW向,沿库鲁塔格大断裂分布蛇绿岩带。

扫面区内矿化主要为沉积变质型铁、锰、锌、锑矿(化)点,中低温热液型铜、铅矿点,以及产于泥盆纪花岗岩外接触带的矽卡岩型钨、多金属矿点。

区域上在扫面区东部外围库米什一带产有彩华沟小型铜矿,铜花山铜、钴、锌矿点,中宝钨矿点、库米什钨矿点,尖山铁矿等,主要的控矿地层为下泥盆统阿尔彼什木布拉克组绿片岩相和角闪岩相变质岩系,主要为石英片岩及大理岩,块状硫化物型彩华沟铜矿、尖山铁矿都产于该地层中,其次为志留纪蛇绿岩,铜花山铜、钴、锌矿点和石棉、滑石、皂石矿等即产于超镁铁-镁铁岩建造中。

虎拉沟稀有成矿亚带(Ⅳ6):位于库鲁克塔格铜镍金多金属成矿带(Ⅲ6)内,该带与库鲁克塔格地块范围吻合。

区内出露下元古界变质岩和华力西期二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闪长岩。

带内矿化类型主要为与岩浆期后热液活动有关的稀有元素矿化,在扫面区外围发现有花岗伟晶岩型虎拉沟锂、铍、铌、钽稀有小型矿床。

和静县四个主要成矿带
和静县矿产资源富集,开发潜力巨大。

从地质上讲,和静地处东天山和西天山的结合部,是新疆重要的多种矿产资源成矿带。

依据和静县地质构造特征和已知矿产地的分布情况,在分析前人资料的基础上,初步划分出4个成矿带,从南至北依次为:
(一)巩乃斯乡阿尔先沟至古龙沟铁、铜、金、银、铅锌、煤成矿带位于我县北西部巩乃斯乡阿尔先沟至古龙沟煤矿一带,成不规则三角形,西宽东窄,向东歼灭,东西长约140公里,最宽为35公里(北纬:43°00′——43°30′东径:84°30′——86°15′),属高山区地质工作程度相对较高。

地形切割大,开采条件较差。

带内地层主要为下中石炭统两套火山岩建造,产火山沉积型铁矿和铜矿。

其次为志留系火山碎屑岩、碎屑岩浅变质岩建造,产铁矿;侏罗系水西沟组为形成于山间盆地的一套含煤建造。

带内次火山岩和华力西晚期中酸性侵入岩发育,呈岩基或中小岩体,规模较大,为带内内生矿产形成提供了成矿物质、成矿热液和动力条件。

带内构造复杂,类型有火山和岩浆构造、山间盆地、褶皱断裂等,断裂构造纵横交错,为岩浆热液和成矿提供了运移提供了通道和空间。

带内发现矿产地20余处,以内生矿为主,是寻找铁、铜、金、银、铅锌、煤等重要区域(目前发现的铁、铜中大型矿山皆产于该带)。

(二)那拉提山东段(奎克乌苏石林至乔霍特铜矿)铁、铜、石灰岩等成矿带成矿带处于中天山那拉提隆起构造东端,长约120KM,最宽处约25KM(东经:82′45′——84°30′北纬:42°40′——43°05′),呈三角形,西宽东窄,向东歼灭。

带内植被覆盖率较高,地质工作程度相对较低。

出露地层岩性有中元古界变质岩建造;志留纪地层主要为海相沉积碎屑岩、碳酸岩、中基性侵入岩;上二叠统为磨拉石和湖相碎屑岩建造,因岩层富含钙质形成奎克乌苏石林;山前尤路都斯盆地边缘有侏罗纪地层分布,该地层含煤。

华力西期中酸性侵入岩发育,侵入岩与碳酸岩接触带易形成矽卡岩型铁矿。

构造以北东东向和东西向为主。

带内发现矿产地8处,其中铜矿点2处、铁矿点3处、煤矿点2处,该带是寻找矽卡岩型铁矿及斑岩铜矿的有利地段。

(三)巴仑台铁、锰、铅锌、金、石英、石灰岩、云母、白云岩成矿带位于我县正北方向巴仑台一带,长约110KM,宽15——30KM,(东经:
85′30′——86°50′北纬:42°30′——43°00′)该带地质工作程度和矿产开发程度较高,是目前我县矿山企业集中区域。

带内地层主要为中元古界碎屑变质岩和大理岩建造;下石炭统一套浅海相中酸性火山岩——碳酸岩建造,产铁锰多金属和石灰岩建造,分布在莫托萨拉一带。

带内侵入岩发育,主要有晚远古代片麻壮花岗岩——闪长岩——石英闪长岩系列;华力西早期超基性岩;华力西晚期中酸性岩侵入。

带内断裂构造错综复杂。

发现矿产地15处,其中铁锰矿床一处、岩金矿点一处、石英岩、白云岩、石灰岩矿床各一处;铁矿点多处。

(四)萨阿尔明山金、白云岩、菱镁矿成矿带(大山口——萨恨托海)
成矿带处于南天山额尔宾山复背斜中段,带内主要为志留—泥盆纪地层,岩性为浅海相碳酸岩、碎屑岩、中酸性火山岩。

该带发现白云岩矿床6处、菱镁矿矿床1处、金矿点、金异常多处(萨恨托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