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杠杆练习题(含答案)

(教科版)杠杆练习题(含答案)
(教科版)杠杆练习题(含答案)

杠杆原理作图练习题

一、作图题

1、如图8所示,O点为杠杆的支点,画出力F的力臂,并用字母L表示。

2、渔夫用绳子通过竹杠拉起渔网,如图14所示.请在图上画出

(1)绳子AB对杆拉力F1的力臂L1.

(2)渔网对杆的拉力F2的示意图及该力的力臂L2.

3、筷子是我国传统的用餐工具,它应用了杠杆的原理,如图所示,请你在右图中标出这根筷子使用时的支点O,并画出动力F1和阻力臂L2。

5、如图所示,用一根硬棒撬一块石头,棒的上端A是动力作用点。

(1)在图上标出:当动力方向向上时,杠杆的支点a ;当动力方向向下时,杠杆的支点b。

(2)在杠杆上画出撬动石头动力F为最小时的方向。

6、 (10·宿迁)为使杠杆ON在图乙位置能保

持静止,需在M点施加一个力F.画出物体A对杆的拉力的力臂和在M点对杆的最小拉力F的示意图;7、(10·百色)图是吊车吊起重物的情景,点O是起重臂OB的支点。请在图中作出F1、F2的力臂L 1、L2。

8、(10·茂名)(2分)如图所示,铡刀工作时的动力F1,O为支点。请在图中作出动力臂L1和铡刀受到的阻力F2的示意图。

9、(10·河南)如图11所示,在课桌的C

点用最小的力把桌腿B抬离地面,在抬起时

桌腿A没有滑动,请在C点画出这个力的示意图,并标出它的力臂l。

10、(10·德州)如图所示,轻质杠杆可绕O转动,杠杆上吊一重物G,在力F作用下杠杆静止在水平位置,l为F的力臂,请在图中作出力F的示意图及重物G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11、如图所示,F1是作用在抽水机手柄A点的动力,O为支点,请在图中画出F1的力臂l1。

12、利用钓鱼竿钓鱼的示意图如图所示,O为支点,F1是手对鱼竿的作用力,请画出:

(1)鱼线对钓鱼竿拉力F2的示意图;(2)F1的力臂。

13、请在图中画出动力F1的力臂L1。

14、如图所示,曲杠杆AOBC自重不计,O为支点,要使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请作出作用在C点最小的力F的示意图及其力臂L1.

15、如图所示,杠杆OA在力F1、F2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L2是力F2的力臂.在图中画出力F1的力臂L1和力F2.

16、⑴如图所示,一把茶壶放在水平桌面上,请画出茶壶所受的重力G的示意图。⑵如图所示的茶壶在倒茶时相当于一个杠杆,现以O为支点,在A点处提壶耳向杯中倒水,请画出作用在A点的最小的动力F 及其对应的力臂l。

17、图是使用道钉撬的示意图,请在图中画出最省力的力的示意图,并作出相应的力臂。

18、如图所示,画出使杠杆平衡的最小力的示意图(要求保留作图痕迹)

19、如图所示,请画出撬图钉时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20、轻质杠杆OA在水平位置平衡,请在图中作出动力臂L1及阻力F2。

21、如图所示,均匀杆可绕O转动,在力F作用下静止在水平位置,L为F

的力臂,请在图中作出杆重力G示意图和力F的方向。

二、实验,探究题

22、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小明发现杠杆右端低左端高,要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调节。小明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主要目的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21甲所示,在杠杆左边A处挂四个相同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杠杆右边B处挂同样钩码____________个。

(3)如图21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_______(变大/变小/不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1)实验前出现图甲所示情况,应将杠杆两端的螺母向________调(填“左”或“右”),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

(2)实验过程中出现了图乙所示的情况,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时应将左边的钩码向 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________格。

(3)实验中,要改变力和力臂的数值,得到多组实验数据,这样做的目的是 ________ 。

24、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步骤:

(1)实验中首先要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其作用是调节杠杆在 ________位置平衡,这样做便于测量 ________ .若发现杠杆左端下倾,可将右端螺母向________边旋转.

(2)下面是小明的实验记录:

实验序号动力F1/N 动力臂l1/m 阻力F2/N 阻力臂l2/m

1 2 0.2 1 0.1

2 1 0.08 2 0.04

这两组数据中,实验序号为________ 的一组数据肯定是错误的.经检查,发现是测量动力臂时读错了,实际值比记录值大还是小?________ (选填:“大”或“小”);通过探究,应该得

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5、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有一组同学猜想杠杆的平衡条件可能是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于是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验证。

(1)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发现杠杆左端下倾,应将杠杆两端的螺母向________

端移动,使杠杆在________ 位置平衡。

(2)实验时,他们在右端挂了4个钩码,左端挂了6个钩码,经过调整,得到了

下列实验数据:

动力F1/N 动力臂L1/㎝阻力F2/N 阻力臂L2/㎝

2 3 3 2

于是,他们认为自己的猜想得到了验证。你认为他们的实验过程存在的问题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经过老师的提醒,他们发现了问题,再次实验,最终得到了正确的结论。根据他们后来的结论,请思考:

如果实验时,只有10个相同的钩码,杠杆上每格等距,当在A点挂4个钩码时,

则怎样挂钩码可以使杠杆在开始的位置平衡?请设计一种方

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6、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

⑴、实验前出现图甲所示情况,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左端的螺母

向________调(填“左”或“右”)

⑵、实验过程中出现图乙所示情况,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时应将右边的

钩码向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________格。

⑶、图乙中杠杆水平平衡后,在杠杆左右两边钩码下同时加一个相同的钩码,这时杠杆将_______。(填“保持水平平衡”、“顺时针转动”或“逆时针转动”)

⑷、物理课本中有这样一句话“托盘天平是支点在中间的等臂杠杆,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实际上使用天平经常同时用到砝码和游码,此时被测物体的质量应________砝码的质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⑸、如图丙所示的案秤是个不等臂杠杆,请你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说明用几个不重的砝码就能平衡盘中重得多的货物的道理。

27、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刻度尺、细线、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

(1)将杠杆装在支架上,发现杠杆右端下沉,这时应将杠杆右侧的平衡螺母向 ________调,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为止。

(2)某同学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后,得到的数据F1=6N、L1=20cm、F2=4N和L2=30 cm。

cm.该同学根据这些数据能否得到探究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 。使杠杆在倾斜一定角度的位置实验,也能得出杠杆平衡条件。这种实验方案与杠杆在水平位置做实验的方案相比较,你认为哪种实验方案好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 。

(3)如图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在两侧钩码下再各挂一个相同的

钩码,则杠杆 ________端将下沉。

28、(10·乐山)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若杠杆右端下倾,则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

像 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如图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若将左侧的3个钩码该挂在D处,

要是杠杆仍然保持平衡,则应将右端钩码该挂在 ________处

(3)如图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若在左侧的3个钩码下添加1个钩

码,要使杠杆仍然保持平衡,则应将右侧钩码改挂在________处

(4)分析有关实验数据,可得出杠杆平衡条件是:________ 。

30、某小组同学研究杠杆平衡的特点,他们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三个钩码的重

力,如图(a)所示,然后将它们挂在已调节水平平衡的杠杆A点位置上,再用测力计在杠杆B点沿竖直方向用力使杠杆保持平衡,如图(b)所示,接着在保持杠杆水平平衡的情况下,改变测力计的用力方向,使测力计拉力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不断增大,如图(b)、(c)所示。请仔细观察图中的装置、操作及现象,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a)(b)(c)(d)

(1)比较图10中(a)与(b)两图,根据测力计示数大小与钩码和测力计位置等相关条件,归纳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2)比较图10中(b)、(c)、(d)三图中拉力方向和测力计示数大小可得出的结论是:。

三、计算题

31、某工地在冬季水利建设中设计了一个提起重物的机械,如图是这个机械一个组成部分的示意图.OA是个钢管,每米长受重力为30牛顿;0是转动轴;重物的质量m为150千克,挂在B处,0B=1米;拉力F 加在A点,竖直向上.取g=1 0牛/千克.为维持平衡,钢管OA为多长时所用的拉力最小?这个最小拉力是多少?

32、小华用一根长6米、半径7.5厘米的均匀粗木棒为爸爸设计了一架能搬运柴草的简易起重机(如图所示)。

他把支架安在木棒的长处,每捆柴草重1000牛,为了使木棒平衡以达到省力的目的,他又在另一端吊一块配重的石头,请你算出这块配重的石头应有多重?(木棒密度0.8103千克/米3,g取10牛顿/千克。)

33、为保证市场的公平交易,我国已有不少地区禁止在市场中使用杆秤。杆秤确实容易为不法商贩坑骗顾客提供可乘之机。请看下例。

秤砣质量为1千克,秤杆和秤盘总质量为0.5千克,定盘星到提纽的距离为2厘米,秤盘到提纽的距离为10厘米(图9)。若有人换了一个质量为0.8千克的秤驼,售出2.5千克的物品,物品的实际质量是多少?

34、如图所示,一轻质杠杆OA可绕O点无摩擦转动,A端用绳子系在竖直墙壁的B点,在杠杆的C点悬挂一重为20N的物体,杠杆处于水平静止状态.已知OA长为50cm,OC长为30cm,∠OAB=30o.

(1)请在图中画出绳子对杠杆拉力F的力臂.

(2)拉力F的大小是多少?

36、图20为用道钉撬来撬铁路枕木上道钉的图片,若阻力F2为1500N,根据图片估算此道钉撬所用最小动力F1的大小。

37、一把杆秤不计自重,提纽到秤钩距离是4cm,秤砣质量250g.用来称质量是2kg的物体,秤砣应离提纽多远,秤杆才平衡?若秤杆长60cm,则这把秤最大能称量多少kg的物

体?(如图所示)

38、直角轻棒ABO,可绕O点自由转动,AB=30厘米,OB=40厘米,现

在DB中点C处挂一重物G=100牛,欲使OB在与墙面垂直的位置上保持

平衡,则在A点至少应加多大的力?

39、质量不计的光滑木板AB长1.6m,可绕固定点O转动,离O点0.4m的B端挂一重物G,板的A端用一根与水平地面成30°夹角的细绳拉住,木板在水平位置平衡时绳的拉力是8N。然后在O点的正上方放一质量为0.5kg的小球,若小球以20cm/s的速度由O点沿木板向A端匀速运动,问小球至少运动多长时间细绳的拉力减小到零。(取g=10N/kg,绳的重力不计)

40、为了保证起重机在起重时不会翻倒,起重机右边配有一个重物M.现测得重物M的质量为4t,AB为10m,BC为4m,CD为1m.(g取10N/㎏)

问:该起重机可起吊的最大物重为多少?(起重机本身的重不计)

参考答案

一、作图题

1、

2、图略

3、

4、答案略

5、答案略

6、

7、

8、

9、如答案图2所示。

10、

11、如下图所示。【解析】考查

点:杠杆的作图。分析:动力

臂与动力作用线垂直。

12、

13、

14、

15、分析:根据已知的力臂画力时,其实还是要找出“力的三要素”:(1)根据力的作用线应与力臂垂直,确定力的方向;(2)力的作用点应画在杠杆上;(3)大小这里没有严格要求.特别要注意力的方向不要画反了,判断的方法是“由静到动”发现F1使杠杆顺时针转动,那么要使杠杆“处于静止状态”,F1的作用效果必须使杠杆逆时针转动,即方向向上。

答案:

16、如图所示,G、F、l各占1分,其中G要比F长。

17、图所示,力的方向、力臂、垂直符号各一分(3分)

18、

19、

20、

21、略

二、实验,探究题

22、左;力臂在杠杆上便于测力臂; 3 ; 变大;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力臂变小力变大

23、(1)右;便于直接在杠杆上读出力臂的大小

(2)右;1

(3)避免实验结果具有偶然性(或看“”是否总等于“”)

24、

25、 (1) 右水平

(2) 实验只凭一组数据得到结论;将单位不同的两个物理量相加;

(3) 在位置“2”挂上6个钩码或在位置“3”挂上4个钩码等(只要符合条件的都可以)。

26、⑴、右⑵、右2 ⑶、顺时针转动⑷、大于⑸、动力臂大,所用动力就小

27、⑴(1分)左;(2)不能得出探究结论(1分);因为一次实验获得的数据具有偶然性,不能反映普遍规律(2分) ;杠杆在水平位置的实验方案好,便于测量力臂(1分) (3)右(1分)

28、左;M;N;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29、(1)左尽量减小杠杆的自重对实验的影响

(2)3.6 弹簧测力计没有向下拉

(3)2

30、(1)使用杠杆时,当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时,动力小于阻力;

(2)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时,动力与竖直方向的夹角越大,动力越大。

注意:合理均得分,写动力与杠杆的夹角会产生歧义,应适当扣分。

三、计算题

31、设OA=x,OB=b,每米长钢管重为w=30牛.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以列出以下方程:

bmg+x/2 ·wx=F·x

整理后得WX2-2F·x+2bmg=0 ①

这个方程有解的条件是△≥0,其中

△=(-2 F)2-8wbmg ②

由此解出F≥2wbmg

把数值代入得F≥300牛顿,这表示拉力的最小值为300牛.

从①式可以解出钢管长x

由于拉力最小时A=O,所以拉力最小时的钢管长为:x=1 0米

32、解:受力分析如图2所示。

木棒重G木=m木g=p木V木g=p木prr木2l木g.(2分)

代入数值,得:G木=847.8牛。(1分)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有:G柴=l+G木l=G石l. (2分)

代入数值,得:G石=3848牛。(1分)

33、参考解答

代表物理量的符号:

m1--秤砣质量,m1’--假秤砣质量,m2--秤杆和秤盘的总质量,m3--货物的实际质量,m3’--货物的标称质量,a--定盘星到提纽的距离,b--秤盘到提纽的距离,c--过秤杆、秤盘质心的铅垂线到提纽的距离,d--25千克秤星到提纽的距离(图2)

秤盘空载,真砣置于定盘星时的平衡条件m2gc=m1ga (1)

秤盘持25千克物体,使用真砣时的平衡条件

m2gc+m3’gb=m1gd (2)

假砣置于25千克秤星时的平衡条件

m2gc+m3gb=m1’gd (3)

从(1)(2)、(3)式消去,解出m3=1.96千克(4)

34、解:1)F的力臂如图所示。

2)如图,在Rt△OAD中,∠OAD=90°,∴OD=1/2OA=1/2*50cm=25cm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F*OD=G*OC 有F*25cm=20N*30cm 解得F=24N

35、 ( 1 )根据杠杆平衡原理F1L1= F2L2得

6厘米×GB=18厘米×8牛…………………………………………2分(只写公式给1分)

GB=24牛

(2)刻度均匀 .

方法一设:待测物体重为G , .物A 距离O 点为L ·根据杠杆平衡原理F1L1= F2L2得G×OC=GA×L

G×OCGA×L=·G

因为是定值,所以L 与G成正比…………………………………………2分

方法二更换不同的重物,计算得出相应L(至少2 组),归纳得出L与G 按比例关系.变化的得 2 分36、解:由图片测得L1=3.0cm L2=0.9cm -----------------------------(1分)

(注:测得L1:3.0cm --3.1cm 、L2:0.85cm--0.9cm均给分)

(注:测得L1为3.0cm 到3.1cm之间、L2为0.85cm

到0.9cm之间,计算正确的均给分)

37、点拨杆秤也是一个杠杆.提纽处看作杠杆支

点.若将重物对杆的力看作动力F1,物体离提纽的距离就是动力臂l1;则秤砣对杆的力就是阻力F2,秤砣离提纽的距离是阻力臂l2.

解由于物体和秤砣对杠杆的力分别等于各自的重力,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

得m1g l1 = m2g l2

2kg×g ×4cm = 0.25kg ×g×l2 l2=32cm

即称2kg物体时秤砣离提纽32cm.

当阻力臂最大时,称量物体质量最大.l2 '=56cm

由F'1'l1=F2 l'2,得m1'g l1 = m2g l2' m1'×g×4cm = 0.25kg×g×56cm

m1'=3.5 kg

即秤的最大称量是3.5kg.

答称2kg物体时秤砣离提纽32cm,秤的最大称量是3.5kg.

38、当F方向与OA垂直时

G·OC=F·OA

∵OB=40cm AB=30cm

∴OA=50cm(勾股定理)

∴100牛·OC=F·OA

∴100牛·20cm=F·50cm

F=40牛。

39、4.8(s)

40、 34.2×104N

初中物理杠杆画图题练习

杠杆作图一、作力臂 1.如下图所示,在图中分别画出力F1和F2对支点0的力臂L1和L2。 二、作五要素F2 F1O

2.如左图某同学斜拉旅行箱站立时的简化模型。请在图中画出阻力的示意图及阻力的力臂 3.如左图所示,请你画出这根钓鱼竿杠杆五要素。 三、已知力臂作力 4.(1)如下左图,杠杆 OA 在力F 1、F 2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l 2是F 2的力臂,画出F 1的力臂和力F 2(2)如右图所示,杠杆 OA 在F 1、F 2两个力作用下平衡,图中已画出了杠杆A 端受的力F 1。如果虚线OO ,是力F 2 的力臂,请在杠杆上标出F 2的作用点B ,并画出力F 2的示意图。四、作最小(省)的力 5.如下右图所示,使用羊角锤拔钉子,动力作用在锤柄上 A 点. 请作出拔钉子时所用最小动力F 的示意图. (注意:请在图上保留为确保作图准确所画的辅助线 ) 6.在左下图中画出杠杆平衡时作用在B 点最小的力和这个力的力臂 (O 为支点).7.有一均匀圆柱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右上图所示,靠在台阶边,为了使它滚上这个台阶,在圆柱体边缘上哪一点、沿什么方向施力才能用最小的力使圆柱体刚好离开地面?在图上标出这一点,并画出此力的方向和力臂. 8.如上图所示,杠杆的 B 端挂一重物,在A 点施加一个最小的力,使杠杆平衡在图中所示的位置上,试画出这个力 的示意图。9.如图所示,O 为杠杆AC 的支点,在B 处挂一小球,AO =OB =BC ,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 衡,(1)画出施加在杠杆 A 点上最小动力F A 的力臂L A ,并标出F A 的方向(2)画出施加在杠杆 B 点上最小动力F B 的力臂L B ,并标出F B 的方向(3)画出施加在杠杆 C 点上最小动力F C 的力臂L C ,并标出F C 的方向 (4)F A 、F B 、F C 中哪个最小? ·O A O , F 1 B C A O △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考试题

图-2 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考试题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30分) 1.两本书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取走上面的一本书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的三要素发生变化的是( ) A.大小 B .方向 C .作用点 D .都没变 2.一人的两只手同时各用8N 的力,分别向两侧拉一个弹簧测力计两端的挂钩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 ) A. 0 N B. 8 N C. 16 N D. 20 N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力的作用效果只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 .运动的物体没有惯性,当它由运动变为静止的过程中才有惯性 C .物体只受两个力的作用,如果这两个力的三要素相同,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D .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站在车上的人在水平方向上一定受到一对平衡力 4.如图1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使其匀速直线滑动。以下叙述中的二个力 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 ) A .弹簧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与物体所受的重力 B .弹簧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与桌面对物体的摩擦力 C. 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 D .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与物体所受的重力 5.如图-2所示,传送带上的货物与传送带保持相对静止,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 ( ) A .以传送带上货物为参照物,停在传送带底下的运输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 .若以传送带为参照物,站在高处的人是静止的 C .货物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D .货物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相等 6、用15N 的水平力把重30N 的长方体木块紧压在竖直墙壁上,则墙壁受到的压力为 ( ) A 、20N. B 、15N. C 、35N. D 、5N. 7. 三个用铜、铁、铝制成的圆柱体,它们的质量相等,高度相同,把它们都竖放在水平桌面上,则它 们对桌面的压强大小是( )。 A. 铜柱最大 B. 铁柱最大 C. 铝柱最大 D. 三个圆柱一样大 8. 用气压计测量大气压时,能使气压计示数变小的是( )。 A. 把气压计从山顶拿到山脚下 B. 天气由晴转阴雨 C. 季节从夏季转到冬季 D. 把气压计从室内拿到室外 9.图3所示的四个实验中,用来测量大气压值的是( ) A B C D 图3 10.一石块和一玩具气球(气球内充有空气)捆在一起,浸没在水中下沉,它们在水中下沉的过程中,受 到的浮力将( ) A .逐渐增大 B .逐渐减小 图1 沉着冷静 认真审题

杠杆力臂作图典型题

2008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杠杆的力臂相关作图题 12(08大连)图4是用杠杆吊重物的示意图。请画出拉力F1。对支点O的力臂,并画出挂重物的细绳对杠杆的拉力的示意图。 (08吉林)请在图12中画出压力F的力臂L。 21(08辽宁)请你在图中画出使用剪刀时,杠杆AOB所受动力F1的示意图及动力臂L1、阻力臂L2。 21(08钦州)如图12所示,请在图中标出支点位置(用字母O表示),并作出动力臂(用L表示).

27(08北京密云)如图所示,画出力F对支点O的力臂L。(2分) 7(08安徽)如图所示,不计重力的杠杆OB可绕O点转动,重为6N的物体P悬挂在杠杆的中点A处,拉力F1与杠杆成30°角,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请在图中画出拉力F1的力臂,并求出此状态下拉力F1=_______N。

答案:;6 (2)图4是一个瓶盖起子,请标出支点O和阻力F2。 17(08芜湖)芜湖临江桥是安徽首座独塔单索面斜拉桥(如图6甲所示)。将大桥的结构简化,可抽象成图6乙所示的杠杆模型,若将其中O点视为支点,请在图乙中作出拉索对桥面拉力F的力臂T.(保留作图痕迹)。 答案:

(3)(08福州)请在图17中画出力F的力臂。 23.(08南京)图16为用螺丝刀撬图钉的示意图,在图中画出动力F1的力臂l1和阻力F2的示意图. //阻力的方向是易错点! 24.(08泰州)如图12是一种门锁把手的示意图,O点是把手的转轴,请画出作用力F的力臂L (08淮安)在题23—4图中画出手对扳手的动力F的力臂,井用字母L表示.

(4)如图所示,F1是作用在抽水机手柄A点处的动力,O为支点。请画出动力F1的力臂l1。 12(08重庆)在建筑工地上,王师傅想用撬棒将一块大石头挪开。其实撬棒就是一个杠杆,其支点(O)和受力情况如图7所示,请你在图中画出动力F1的力臂L1。根据王师傅使用撬棒的情况,可知此时撬棒是一个_________杠杆。(选填“省力”、“费力”、“等臂”) 38(08襄樊)如图5所示,是某人在撬石头时的情景,请你画出力F的力臂L。 32(08河北)图15是人们用木棒撬石块的示意图。撬石块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以B点为点,在C点用与棒垂直的力 F1向下撬;第二种是以A点为支点,在C点用与棒垂直的力 F2向上撬。(木棒自重不计) (1)在图中画出力F1的力臂。 (2)若石块压在棒上的D点正好是AB的中点,你认为第 种方法更省力一些,理由 是。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试卷共三道大题,30 个小题;考试时间90 分钟;满分 100分.) 题号一二三总分总分 合计人 总分 核查人 得分 复查人 一、选择题(把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到空格中.1-17小题只有一个适合的选项, 每小题2分;18-20小题是多选题,每小题3分,选不全得2分,错选或不选得0分.共43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小明同学对教室及里面的物体进行了估测,下列说法接近实际的是 A.教室容积为10m3 B.一枚粉笔的质量约为10g C.室内气温达到60℃ D.座凳的重力约为1000N 2. 在下列光路图描述的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解释的是 3. 下列声现象中,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A.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 B.倒车雷达 C. 真空罩中的闹钟 D.超声波清洗机 4.体育比赛中运动员一旦受伤,医生会对着受伤部位喷射一种叫氯乙烷的药液,该药液会 学校姓名班级___________ 座位号……装…………订…………线…………内…………不…………要…………答…………题……

在皮肤表面迅速汽化,使受伤部位表层骤然变冷而暂时失去痛感。这说明氯乙烷具有较低的 A. 温度 B. 熔点 C. 凝固点 D. 沸点 5.下图是童谣“数鸭子”的乐谱及歌词,同学们唱到“真呀真多呀”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的响度逐渐变大 B.声带振动的频率逐渐变大 C.声音的音色越来越美 D.声带振动的幅度逐渐变小 6.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把物体从焦点沿主光轴向2倍焦距外移动的过程中 A.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大 B.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小 C.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小 D.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大 7.如图所示,小明在玩蹦蹦杆。蹦蹦杆中的弹簧向上弹起的过程中,小明的重力势能、弹簧的弹性势能的变化是 A.重力势能减小,弹性势能增大 B.重力势能增大,弹性势能减小 C.重力势能减小,弹性势能减小 D.重力势能增大,弹性势能增大 8.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Δl与受到的拉力F成正比,如图所示的图像中能正确表示这 一关系的是 9.两本书的书页交叉叠放在一起后很难拉开,是因为书页间产生了较大的 A.重力 B.弹力 C.压力 D.摩擦力 10.下图中F1与F2成平衡力的是

杠杆作图专项练习

杠杆作图练习 一、作力臂 1.如下图所示,在图中分别画出力F1和F2对支点0的力臂L1和L2。 2.如下图所示,杠杆OA处于平衡状态,在图中分别画出力F1和F2 对支点 的力臂 L1和L2:。 F2 F1O

F 2 F 1 O 3.(1)如左图所示,杠杆AO(O 是支点)受到绳子的拉力F 和重物的拉力G 的作用等, 试画出并标明力F 、G 对支点O 的力臂. (2)右图OA 是一根能绕O 转动的杠杆,在图中作出力F 的力臂 (3)右图是一台简易吊车的示意图,请画出F 1、F 2 12(4)如左图中ABO 可看成杠杆,O 为支点,请在图中画出该杠杆的动力臂和所受阻力 的示意图。 4.生活中有许多的器械利用杠杆原理来工作的: (1)如左图是自行车的刹车手柄示意图,请画出动力和阻力的力臂。 (2)抽水机如右下图所示,O 为支点,请画出力F 1和F 2的力臂. (3)铁锹是一种杠杆,请在右图中画出F 1和F 2的力臂L 1和L 2。 二、作五要素 5.如左图某同学斜拉旅行箱站立时的简化模型。请在图中画出阻力的示意图及阻力的力 臂 6.如左图所示,请你画出这根钓鱼竿杠杆五要素。 7.如右图所示,一根粗细均匀的筷子放在盛有半碗水的碗中,此时的筷子可以等效为一 根绕O 点转的杠杆,画出这时的杠杆五要素。

8.下图为一指甲刀的示意图,它由三个杠杆组成,若用F l 的力剪指甲时,试画出三个杠 杆的五要素。 三、已知力臂作力 9.(1)如下左图,杠杆OA 在力F 1、F 2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l 2 是F 2的力臂,画出F 1的力臂和力F 2 (2)如右图所示,杠杆OA 在F 1、F 2两个力作用下平衡,图中 已画出了杠杆A 端受的力F 1。如果虚线OO ,是力F 2的力臂,请在 杠杆上标出F 2的作用点B ,并画出力F 2的示意图。 四、作最小(省)的力 10.如图所示,O 为杠杆AC 的支点,在B 处挂一小球,AO =OB =BC ,为使杠杆在水 平位置平衡,(1)画出施加在杠杆A 点上最小动力F A 的力臂L A ,并标出F A 的方向 (2)画出施加在杠杆B 点上最小动力F B 的力臂L B ,并标出F B 的方向 (3)画出施加在杠杆C 点上最小动力F C 的力臂L C ,并标出F C 的方向 (4)F A 、F B 、F C 中哪个最小? 11.画出使杠杆AB 在图所示位置静止时所用最小力F 的作用点和方向。 C , 1

杠杆的科学教案

杠杆的科学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杠杆有三个点: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 2、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省力; 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不省力也不费力; 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费力。 3、杠杆原理在生活中广泛使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省力和方便。 过程与方法: 1、科学小探究:以打开奶粉罐的方式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杠杆尺的探究实验:教师说明和演示杠杆尺的实验探究方法,学生进行杠杆尺实验探究并填写实验记录,最后进行杠杆尺实验的数据分析得出杠杆原理。 3、课外找一找生活中杠杆类工具的杠杆原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在科学学习中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 2、体会科技提升生活质量,热爱科技创新的科学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体会和理解杠杆原理,找出生活中的杠杆原理。 教学难点:用实验探究的方法理解杠杆原理。 【教学准备】 △学生实验: 学生分组实验材料:每组准备杠杆尺(机械实验盒)、一盒砝码。 △教师演示实验:羊角榔头拔钉子,锥子,剪刀剪纸,天平称物体(实验演示)。【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导入: 1、教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了一个奶粉罐,老师掰了半天没打开,谁能来试试能把它打开吗? 2、学生上台操作,结果以失败告终。

3、教师:“谢谢这位同学的上台,看样子光用手是打不开了,有同学能想到用其它方法打开吗?” 学生会说出用东西撬,老师顺势拿出铁片请同学再试试并给出图片日常生活中也有用到这种类似的方法撬开石头的并同时导出:像铁棒这样的物品在科学的殿堂里叫做杠杆,今天我们就要来探究杠杆的科学。(教师板书:杠杆的科学)二、新课教学 师:动画展示撬石头和跷跷板请同学回答,这两个都是杠杆,它们有什么相同的特点? 生:都有一个点支撑这杠杆。 师:你很聪明,其实除了这个点外杠杆上还有其它的两个点,我们一一来认识下它们。图片和讲解结合说明: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板书) 师:压水井和跷跷板都是杠杆,你能用箭头指出并写出相应的名称吗?(完成记录表练习一,并让学生进行汇报) 师:杠杆都有三个点的,以下这些工具是杠杆吗?教师边演示边让学生判断。( 三、杠杆尺的研究。 1、教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杠杆的基本结构,回到撬石头这个图,如果用力点在这里还能省力吗?看样子我们有必要研究下怎么样做杠杆能省力? 2:杠杠尺的介绍:老师带来了一个杠杆尺,我们一起来认识下,底座,支架,固定轴(支点),杠杆尺(尺上离支点左右各有四个小格)。 3.使用:现在老师将杠杆尺左边挂两个钩码,手按住另一端,你能指出三个点的位置吗?现在我手按的一端用钩码代替,我们规定左端为阻力点挂点,右端为用力点挂点,再让它水平平衡,是省力还是费力还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实验方法:在杠杆尺的左右两端各选择一个挂点,分别挂上不同多少的砝码,最后达到杠杆尺的平衡,看哪一组最先完成。实验数据及时记录到实验表格中后,小组合作整理你们的发现,看哪一组发现最多? 4、学生进行杠杆尺实验探究,小组合作填写实验记录,教师进行分组指导。

2018-2019学年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 八年级物理期末试卷 题 目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 分 得 分 一、选择题(2×8=16分,第7.8两题为多选) 1.两手分别拿着一个小木块和一个大石块浸没在水中。同时松手,小木块上浮.大石块下沉,所受浮力较大的物体是 ( ) A 、小木块 B 、大石块 C 、一样大 D 、无法确定 2、如图所示,用三个滑轮分别拉同一个物体,沿同一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所用的拉力分别是F1、F2、F3,比较它们的大小应是( ) A 、F1>F2>F3 B 、F1<F2<F3 C 、F2>F1>F3 D 、F2<F1<F3 3.把质量相等的实心木球和实心铝球浸没于某种液体中,放手后,木球悬浮而铝球下沉,静止后它们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是( ) A .F 木=F 铝 B .F 木<F 铝 C .F 木>F 铝 D .无法确定 4. 如图所示,在一只不计重力和厚度的塑料袋中装入大半袋水,用弹簧测力计钩住并将其慢慢浸入水中,直至塑料袋中的水面与容器中的水面相平.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 A .逐渐减小到零 B .先减小后增大 C .始终保持不变 D .逐渐增大 5题图 6题图 7题图 F 1 F 2 F 3 密 封 线 学校 : __ 学校__ 班级:__ __ __ ____ __ _ 姓名:______ ___ ______ 考号:__ __ __ _ _ __ _ _ __ _ ①请写清 姓名 、 班 级 、 考 号 。②请 看清 题 意 后 仔细做 题 。 书 写 工整, 字迹 清楚 ,卷面 整洁。

5. 如图所示,密度均匀的木块漂浮在水面上,现沿虚线将下部分截去,则剩下 的部分将() A.上浮一些B.静止不动 C.下沉一些D.无法确定 6. 如图所示,体积相等的三个小球静止在水中,关于它们受到的浮力大小正确是() A.F A>F B>F c B.F AF B=Fc D.F A < F B=Fc 7.(多选)关于力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力臂一定在杠杆上B.从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点的距离,叫做动力臂 C.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叫做力臂 D.力的作用线通过支点,这个力的力臂为零 8. (多选)把重为10N的物体缓慢放人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当物体静止后,测得溢出的水重为8N,则此时物体所处的状态及受到的浮力大小为()A.漂浮B.沉底 C.F浮=8N D.F浮=10N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3分) 9. 如图所示,金属块所受的浮力为N,金属块的质量是 Kg,金属块的体积是m3。(g=10N/kg) 9题图10题图13题图 10.同学把一个体积为125cm3苹果放入水中,苹果在水里处于悬浮状态,则苹果 所受的浮力为N,小明从水中取出苹果,分成一个大块和一个小块,如图所示,再将小块放入水中,发现小块沉入水底,若将大块浸没入水中,松手后大块将会(g=10N/kg,水的密度为1×103kg/m3) 11、红星中学举行升旗仪式,在国旗匀速上升的过程中(不计绳重和摩擦),拉力__________

杠杆作图典型题

杠杆作图(2)典型题精选30道 1.(2011?营口)如图,杠杆AOBC自重不计,O为支点,AO=60cm,OB=40cm,BC=30cm,在杆上某处挂一物体,要使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请在图中画出最小的动力F1、动力臂L1和物体受到的重力示意图. 2.(2010?河南)如图所示,在课桌的C点用最小的力把桌腿B抬离地面,在抬起时桌腿A没有滑动.请在C点画出这个力的示意图,并标出它的力臂l. 3.(2010?广西)如图为某一轻质杠杆,其中O点为支点,在B点悬挂一物体,要使杠杆在图中位置处于静止(平衡)状态,在图中的A点画出所需的最小力F的示意图及其力臂. 4.(2007?泰安)列车上有出售食品的手推车,如图所示.若货物均匀摆在车内,当后轮遇到障碍物A时,售货员会向上提扶把,请在图中画出此时售货员提车使用的最小力的示意图和这个力的力臂. 5.(2005?十堰)如图,在杠杆AB上挂了一个重为G 的物体.为使杠杆在图中的位置静止.请在杠杆上画出最小的动力F 和它的方向. 6.如图示,是一侧带有书柜(其中以放满了书)的办公桌.现在用力把办公桌一端稍抬离地面,此时可以把办公桌等效成一个杠杆.请在图中用“O”标出这个“杠杆”的支点,并画出这个最小的力F的方向和这个力的力臂L. 7.如图所示,画出使杠杆平衡的最小力的示意图(要求保留作图痕迹) 8.画出图中使杠杆平衡的最小的力的示意图. 9.请在图中画出用羊角锤起钉时所用的最小力F.(要求保留作图痕迹) 10.画出图中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时,作用在B点的最小的力的示意图. (保留作图痕迹) 11.有一个均匀的圆柱形木柱,直立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现欲使木柱的C点稍离地面,应在哪一个点施加力,才能使施加的力最小,请在图上画出这个最小力的作用点及方向. 12.做出使杠杆平衡的最小动力及其力臂. 13.(1)如图所示,一把茶壶放在水平桌面上,请画出茶壶所受的重力G的示意图. (2)如图所示的茶壶在倒茶时相当于一个杠杆,现以O为支点,在A点处提壶耳向杯中倒水, 请画出作用在A点的最小的动力F 及其对应的力臂l. 14.如图所示,在水平位置平衡的轻质衣架,搭上一条毛巾后,要使其在此位置仍保持平衡,请在A点画出应施加的最小力F与力臂L.

小学科学《杠杆的科学》课堂实录

《杠杆的科学》课堂实录 教科书说明: 在三年级的的科学学习中,学生已经对等臂条件下的平衡有了初步认识,相信学生对杠杆类工具并不太陌生。另外,绝大多数学生都有玩“跷跷板”的经验。所以,在本课探究杠杆原理及其应用时,学生会相对比较轻松。本课以学生熟悉的“跷跷板”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认识杠杆并深入探究其中所蕴含的科学规律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进行深层次科学探究的兴趣。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善于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并通过动手操作寻找证据进行解释的科学探究能力;能设计控制变量的探究实验;会设计简单的实验记录表格,并运用它采集整理数据、分析和解读数据。 2.引导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意识到合作交流的重要性;体会到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是密切联系的;培养乐于探究、大胆想象的意识;知道科学探究可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新经验、新现象、新方法、新技术;渗透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思想。 3.知道利用杠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了解杠杆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 活动准备: 1.简单机械盒、支架、杠杆尺、钩码盒、小木块、剪刀、镊子、煤夹子 2.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师:出示课件——大人和小孩正在玩跷跷板 同学们,看到这幅画面你有什么问题吗? 生:为什么小孩能跷起大人呢?…… 师:同学们提得问题很棒,跷跷板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杠杆 板书:杠杆 二、活动过程 (一)初步认识杠杆

师:出示杠杆图 讲解:一根棍子,当如图那样用它撬重物时,它就是一个简单机械——杠杆。(动画效果)杠杆上,用力的点叫做力点;起支撑作用的点叫做支点;承受重物的点叫做重点。 练习:师指着杠杆三点,学生齐说。 师:一起说:“杠杆上,这一点叫什么?” 生(齐):力点生(齐):支点生(齐):重点 师:当力点、重点能围绕支点转动时,就是一个杠杆。 (二)初步研究杠杆 师:同学们,想玩一玩杠杆吗?生(齐):想 师讲述:所需材料三样:钩码盒做重物、杠杆尺一个、小木块一个。 要求:1.先用手直接提重物,感觉重物重量,用杠杆撬重物,感觉手用力的大小,比较两力;2.支点位置可以改变;3.小组合作研究,看你们有什么发现? 学生分组组装、研究杠杆,师巡视指导。 学生汇报发现。 师:你们是怎样玩的?生组装杠杆 师:请你指出杠杆的三点?生指着杠杆汇报 师;请你说说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边操作边汇报:我们发现木块在这个位置时,手感觉轻; 木块在这个位置时,手感觉重。 师指着杠杆:木块在这个位置时,说法不准确。请看这段是重点到支点的距离,这段是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应该用支点到力点、重点的距离描述;手感觉轻、重,说法也不准确,应该是手用力小、大。 师:手用的力小,比谁小?生:手用的力比重物重量小 师:这说明使用杠杆有什么好处?生:可以省力 请思考手在什么情况下用力小,在什么情况下用力大? (三)进一步科学认识杠杆 师:科学是讲究证据的,我们做个模拟实验来研究杠杆。 师演示讲解: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试卷

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1、关于物体的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块萘溶化后,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B. 把铜块碾成铜片,质量和密度均不变 C. 把铁块加热,质量变大,密度变小 D. 航天员在太空处于失重状态,其质量和密度均为零 2. 托盘天平栋梁上都有标尺和游码,向右移动游码的作用是() A. 相当于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B. 代替指针用来指示平衡 C. 相当于向左盘中加小砝码 D. 相当于向右盘中加小砝码 3. 将一金属块浸没在盛满酒精的杯中,溢出酒精8g;若将该金属块浸没在盛满水的杯 =0.8×103Kg/m3) () 中,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是 ( ρ 酒 A、15g B、10g C、12.5g D、8g 4.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室内打开酒精瓶盖,过一会,整个室内都有酒精味,这是酒精分子运动引起 B、固体分子作用力大,故固体分子是静止的 C、用锉刀锉铁件时,得到很多细小的铁粉,每一粒铁粉就是一个铁分子 D、分子间作用力要么只有引力,要么只有斥力 5.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没有物体就没有力的作用 B.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一定存在施力物体 C.空中飞行的小鸟对地球也有吸引力的作用 D.马拉车前进时,车拉马的力一定小于马拉车的力 6、探究“力和运动关系”的活动中,小明让同一小车从相同高度滑下,分别在水平面上铺上毛巾、纸板、玻璃等物品.关于小车在不同物体上的运动情况,以下四个说法中有一个是理想化的推论,其余三个是可靠的事实,其中是理想化推论的是() A.小车在毛巾、纸板、玻璃上都将向前滑行一段距离后停止 B.小车在玻璃上滑行的距离比在毛巾上滑行的距离远 C.如果没有摩擦,则小车将一直运动下去 D.小车在玻璃上所受摩擦力小 7.放在竖直的磁性黑板上的小铁片,虽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的作用,但它却不会掉下来,其原因是() A.它受到磁性黑板的吸引力 B.它受到磁性黑板的静摩擦力 C.它对磁性黑板有吸引力 D.它受到磁性黑板的滑动摩擦力 8、在右图-1所示的哪种做法的是目的增大压强的是( )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杠杆的科学》教案

第二课杠杆的科学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认识理解杠杆有3个点:用力点、支点、阻力点。有的杠杆能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过程与方法:用杠杆尺做实验、收集并整理数据,分析认识杠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不费力的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意义,并意识到互相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对杠杆尺进行研究 【教学难点】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教学准备】 杠杆尺、钩码、记录纸(学生);杠杆类和非杠杆类工具3~5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活动:请问我们班有没有“大力士”,谁能帮我把讲台抬起来,我的一枝笔掉到桌子地下去了。(请同学们推荐“大力士”上来抬讲台) 哎,讲台实在太重了,搬不动,能不能利用工具来帮助我们做这件事? 用吊机吊、把桌子撬翻、用滑轮吊……(请学生出谋划策) 二、认识杠杆 1、今天,老师介绍给大家一种非常简单的却能很轻松地完成工作的工具——杠杆。 什么是杠杆?——在一根棍子的下面放一个支撑的物体,就可以用它撬起重物,人们常把这样的棍子叫撬棍。而今天我们科学地把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称为“杠杆”。 2、示范用杠杆撬讲台。 3、板书分析杠杆的各个部分名称和定义。 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4、出示P4的两张图片:压水井、跷跷板。 请大家在上面画一画,他们的三个点分别在什么位置 5、在展台底下进行反馈交流。 6、分辨杠杆

观察P4 P5的这些工具,说说哪些是杠杆,哪些不是杠杆?并说明理由(找一找三点) 学生自己体验杠杆尺的组成及变化。 三、研究杠杆的秘密 1、刚才我们用杠杆轻松地撬起了讲台,那是不是所有的杠杆都是省力的呢? (学生一般认为都是省力的,教师在课堂上举例费力的事件) 让我们用杠杆尺这个工具,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研究。 2、对杠杆尺的构造进行介绍和使用方法 3、教师问题的提出:如果我在杠杆尺的左边第四格挂上一个钩码,要使杠杆尺保持平衡,我应该在杠杆尺的右边什么位置挂上几个钩码?(请同学上台来试一试,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4、还有其他方法吗? 5、老师刚才是在左边第四格挂了一个钩码,还可以怎么挂?那么右边又应该在什么位置挂几个钩码才能使杠杆尺平衡呢?请大家在小组内合作开展实验,并且把数据记录在P6上的表格内。完成实验之后再把实验数据进行统计:省力情况有()种,费力情况有()种;不省力也不费力情况有()种。 6、对所有的数据进行观察和分析。 1)在什么情况下,杠杆省力? 2)在什么情况下,杠杆费力? 3)在什么情况下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7、教师进行总结:省力、费力、不省力不费力各情况的比较和分析。 四、收集数据步骤的反思 我们是按怎样的方法步骤收集数据的?哪种方法更合理? 五、全课小结

教科版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教科版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选题 (共16题;共16分) 1. (1分) (2017八下·靖远期中) 关于弹力,正确的说法是() A .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定有弹力的作用 B . 两个不接触的物体之间没有弹力的作用 C . 发生形变的物体都产生弹力 D . 物体对桌面的压力是弹力,它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2. (1分) (2018八下·武昌期末) 小枫同学提一桶水时,他对水桶施加一个提力,同时水桶对小枫的手也施加一个拉力,则这两个力的三要素() A . 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相同 B . 大小相同,方向和作用点都不同 C . 大小、方向都相同,作用点不同 D . 作用点相同,大小、方向都不同 3. (1分)在甲,乙两图中,甲图地面粗糙,乙图地面光滑。两个物体在恒力F作用下,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做加速直线运动;它们在力的方向上前进了相同的距离,力F做的功分别为W甲、W乙,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甲乙 A . W 甲>W 乙

B . W 甲=W 乙 C . W甲<W 乙 D .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4. (1分)(2019·福建) 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要求人们() A . 乘车时系好安全带 B . 候车时站在安全线外 C . 市区行车禁鸣喇叭 D . 夜间行车车内不开灯 5. (1分)(2019·北部湾模拟) 如图所示,小亮将一个漏斗拿在手中,使其喇叭口朝下,用另一只手拿住一个乒乓球,让球对着漏斗内的细管处。当他对准漏斗细管口用力向下吹气时,发现松手后乒乓球没有掉下来,关于乒乓球没有掉下来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 . 乒乓球没有受到重力的作用 B . 乒乓球上方没有空气 C . 乒乓球上方的气体压强比球下方的气体压强小 D . 乒乓球上方的气体压强比球下方的气体压强大 6. (1分)(2018·株洲) 内有少量饮料的罐子可以斜放在水平桌面上保持平衡。下列四个图中,能正确表示饮料罐(含饮料)所受重力的示意图是() A .

杠杆力臂作图题(题目精选)

杠 杆 作 图 作 业 1、如图所示,利用轻质杠杆将重物提升(杠杆从竖直位置拉到水平位置)。请在图上作出杠杆的动力臂(l 1)和阻力臂(l 2)。在重物提升的过程中拉力F 将 (选填:“变大”、“不变”、“变小”)。 2、如图所示,人的手臂相当于一个 (选填:“省力”、“费力”)杠杆,它的支点在O 点。请画出图中铅球对手的作用力F 的力臂l 。当曲肘弯曲将手中的铅球举起时,阻力臂的大小将 ,肌肉产生的力将 。 3、如图所示,请画出阻力F 2的力臂(l 2),并作出动力臂为l 1的动力(F 1)的作用线。 4、如图所示,将一根粗细均匀的硬棒从水平地面抬起,所用的力F 始终与棒垂直,请画出图示位置的动力臂(l 1)和阻力臂(l 2)。在抬起的过程中力F 将 (选填:“变大”、“不变”、“变小”)。 5、如图所示,请画出铡刀上的动力臂(l 1)和阻力臂(l 2)。在把物体铡断时,如果把物体向铡刀的内侧移动一点,则所用的力将 (选填:“变大”、“不变”、“变小”)。 (第1题图) (第3题图) O (第2题图) (第4题图) F 1 F 2 O (第5题图) (第6题图)

6、如图所示,杠杆AOB 能绕与地面的接触点O 转动。在B 端挂上重物G ,在A 端施 加一个与OA 垂直的力F ,使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请画出动力臂(l 1)和阻力臂(l 2)。如果把力F 的方向转动到竖直向下,则在转动的过程中,为了使杠杆仍在原来的位置平衡,力F 的大小必须 (选填:“变大”、“不变”、“变小”)。 7、如图所示,AOB 为轻质杠杆,O 为支点,OA =OB ,在杠杆的B 端挂一重20N 的物 体,要使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则在A 端施加的力F 至少为 N 。并把这个力的作用线在图上画出。 8、如图所示,O 为杠杆AC 的支点,在B 处挂一个物体,AO =OB =BC ,为使杠杆在图 示位置平衡,画出施加在杠杆上最小动力F 1的力臂l 1,并画出F 1的作用线。 9、在我国古代,简单机械就有了许多巧妙的应用,城墙外的护城河上安装的吊桥装置 就是一个例子,如图所示。请标明吊桥被拉起时的动力臂l 1及阻力臂l 2。(阻力的吊桥的重力,其重心在吊桥的中心) 10、如图所示,使用羊角锤拔钉子,动力作用在锤柄上的A 点。请作出拔钉子时所用 最小动力F 的示意图。 11、如图甲所示的钢丝钳,其中A 为剪钢丝处,B 为手的用力点,O 为转动轴,图乙为 单侧钳柄及相关部分示意图,请在图乙中画出剪铁丝时的动力(F 1)、动力臂(l 1)、阻力(F 2)、阻力臂(l 2)。 (第8题图) A C (第9题图) (第10题图) A O B 甲 乙 (第11题图)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杠杆的科学》教学设计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杠杆的科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1)杠杆有三个点: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2)有的杠杆能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过程与方法:用杠杆尺做实验、收集并整理数据,分析认识杠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也不费力的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意义,并且意识到相互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分析、整理数据,发现杠杆省力的原理。 教学难点:(1)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2)能从众多看似杂乱的数据中,通过分析整理,发现杠杆省力的原理。 【教学具准备】 给每组学生准备:杠杆尺、钩码一盒、实验记录表 给全班学生准备:撬棍撬石头的图片、杠杆类和非杠杆类工具3—5种。 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 提出问题:孩子们,我们走在路上,如果碰到大石头(300千克)挡在路中央,你有什么办法把它移开吗? 生:用起重机, 生:用棍子撬。 师出示棍子撬石头的活动图,总结:在一根棍子下面放一个支撑的物体,就可以用它撬起重物了。人们把这样的棍子叫撬棍。 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杠杆的科学。 板书:杠杆的科学 二、认识杠杆。 1.出示撬棍撬重物、跷跷板两个动画,让学生观察、思考。师:结合动画,看一看这两个杠杆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生:都有一个支着的点; 生:都有两个力点。 学生结合动画进行思考,找到杠杆上的三个重要位置,并让简要描述完成工作时各个位置所承担的作用。 师生共同归纳: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2.师:压水井的压杆和跷跷板也是杠杆,你能找到它们三个点的位置吗? 生到屏幕前用手指给大家看。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试卷共三道大题,30个小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 三 总分 总分 合计人 总分 核查人 得分 @ 复查人 ! 一、选择题(把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到空格中.1-17小题只有一个适合的选项,每小题2分;18-20小题是多选题,每小题3分,选不全得2分,错选或不选得0分.共43分.g 题号 1 : 2 3 4 5 6 7 8 9 — 10 答案 ¥ 题号 11 12 13 @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 > 1.小明同学对教室及里面的物体进行了估测,下列说法接近实际的是 A.教室容积为10m 3 B.一枚粉笔的质量约为10g C.室内气温达到60℃ D.座凳的重力约为1000N 2. 在下列光路图描述的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解释的是 , 3. 下列声现象中,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学校 姓名 班级___________ 座位号 ……装…………订…………线…………内…………不…………要…………答…………题……

A.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 B.倒车雷达 C. 真空罩中的闹钟 D.超声波清洗机… 4. 体育比赛中运动员一旦受伤,医生会对着受伤部位喷射一种叫氯乙烷的药液,该药液会 在皮肤表面迅速汽化,使受伤部位表层骤然变冷而暂时失去痛感。这说明氯乙烷具有较低的 A. 温度 B. 熔点 C. 凝固点 D. 沸点 5.下图是童谣“数鸭子”的乐谱及歌词,同学们唱到“真呀真多呀”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的响度逐渐变大 B.声带振动的频率逐渐变大 C.声音的音色越来越美 D.声带振动的幅度逐渐变小 6.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把物体从焦点沿主光轴向2倍焦距外移动的过程中 % A.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大 B.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小 C.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小 D.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大 7.如图所示,小明在玩蹦蹦杆。蹦蹦杆中的弹簧向上弹起的过程中,小明的重力势能、弹簧的弹性势能的变化是 A.重力势能减小,弹性势能增大 B.重力势能增大,弹性势能减小 C.重力势能减小,弹性势能减小 D.重力势能增大,弹性势能增大 8.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Δl与受到的拉力F成正比,如图所示的图像中能正确表示这 一关系的是 $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的下册期末复习提纲.doc

1、力①定义:。力的国际单位是: ②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相互作用力特点: ③力的作用效果:; 2、力的测量 测量工具: 3、重力①定义: ②重力的大小:物体的重力与成正比。公式: ③重力的方向: ④重心: 4、摩擦力 ①滑动摩擦力定义、方向 ②判断静摩擦力的大小的方法: ③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影响因素: ④滚动摩擦: ⑤增大摩擦的方法: 减小摩擦的方法: 5.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写出:原理、方法、实验器材、步骤、表格的绘制、结论、注意事项 第八章力与运动 1、力的合成: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 ①方向相同时: ②方向相反时: 2、二力平衡 ①什么叫二力平衡: ②二力平衡的条件: ③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其合力一定为

3、运动和力的关系 ①力是的原因,而不是的原因 ②牛顿第一定律 。 ③惯性: 4.实验探究:推断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 写出:实验原理、方法、实验器材、步骤、表格的绘制、结论、注意事项 第九章压强 1、压强 ① ②压力的作用效果: ③压强是描述叫压力。物体对水平面上压力的大小等于 和有关 物理量 。 ④压强的定义:。其国际单位是: ⑤计算公式: ⑥增大压强方法: 减小压强方法: 2、液体内部的压强 ①液体压强的特点: ②计算公式:压强: 3.实验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写出:实验原理、方法、实验器材、步骤、表格的绘制、结论、注意事项

4、连通器 ①定义: ②特点: ③应用: 5、大气压强 ①产生原因:空气有重力,空气具有流动性 ②、覆杯实验、瓶吞蛋实验等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③实验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值 ④标准大气压:把等于76 ㎝高(或mm )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的大气压叫做 1 标准大气压。 1 标准大气压 =76 ㎝水银柱高 =Pa=水柱高 ⑤大气压的变化: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大气压还随天气和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⑥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关系:在温度保持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体积增大时压 强,体积减小时压强。 ⑦沸点与大气压的关系:。 第十章流体中的力现象 1、升力: 2、浮力: ①定义: 方向:施力物体:受力物体: ②浮力的产生原因: 探究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表达式:(液体密度、物体密度、深度、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选择 一个)

《杠杆的科学》小学科学教案

《杠杆的科学》小学科学教案 《杠杆的科学》小学科学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帮大家整理的《杠杆的科学》小学科学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杠杆的科学》小学科学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明确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省力;反之杠杆费力。如果两个距离相等,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2、在杠杆尺的探究活动中,发展记录、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3、激发对生活中杠杆应用现象的探究兴趣。 二、教学重点: 通过对杠杆尺的探究,发展记录、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 深刻理解省力和费力杠杆的科学原理,知道其在生活中的合理应用。 四、材料准备: 教师:演示PPT、小杆秤、杠杆尺、钩码等。 学生:杠杆尺、钩码、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新课,初步认识杠杆 1、教师: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投影出示要求:请利用你们位置上的橡皮、塑料尺将文具盒撬起来,想一想:在这个活动中,有哪几个点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 2、学生游戏 3、你能说说3个重要位置分别是哪里吗?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阻力点、支点、用力点 生1:手指用力的地方是非常重要的,师:是的,这个点非常关键,我们可以叫它用力点生2:这块橡皮也很重要,师:橡皮起了什么作用?引出支点概念。 师:还有哪个位置很重要呢? 课件展示3个点的位置 4、其实,刚才我们组装的工具,在科学上有个名称叫做杠杆,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杠杆的科学》 5、你觉得刚才我们组装的杠杆有什么作用? 那是不是所有的杠杆都能省力呢?怎么样的杠杆才能省力呢?我们可以借助杠杆尺进行研究。 二、研究杠杆的秘密 1、出示杠杆尺,说说它有什么特点。 2、现在老师在杠杆尺左边挂上重物,这个位置就是……。如果要使杠杆尺平衡,我们要在哪边用力?,这个点就是……。但是我用

2013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模拟测试卷3

2013级物理下期期末模拟题 姓名班级学号 命题人:代有福审题人: 一、选择题(每题2.5分,共20分) 1.如图所示,关于磁铁和铁钉的相互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磁铁吸引铁钉的力大于铁钉吸引磁铁的力 B.磁铁和铁钉虽然没有直接接触,但也会有力的作用 C.在磁铁和铁钉直接接触时,才会产生力的作用 D.是磁铁吸引铁钉,而不是铁钉吸引磁铁 2.下列图2过程中没有利用大气压的是() A.用吸管吸饮料 B.火箭升空 C.用抽水机抽水 D.用吸盘搬玻璃 3、电视机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时,在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A.桌面对电视机的支持力与电视机对桌面的压力 B.桌子受到的重力与电视机受到的重力 C.电视机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电视机的支持力 D.电视机对桌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 4、对下列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熟了的苹果总要落回地面,说明地球对苹果有引力而苹果对地球没有引力 B、跳伞员在空中匀速下降时所受合力竖直向下 C、踢出去的足球最终会停下来说明足球没有惯性 D、用力推讲桌,讲桌没有动,是因为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 5、皮划艇是我国的奥运优势项目之一,比赛中,运动员一手支撑住浆柄的末端(视为支点),另一手用力划桨,此时的船桨是() A.等臂杠杆 B.费力杠杆 C.省力杠杆 D.省功杠杆 6、如图4所示,用滑轮组把重为200N的货物提到9m高的楼上,所用 拉力为80N,则总功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别是() A.1800J 83.3% B.2160J 83.3% C.1400J 80% D.1800J 80% 7、惯性有时要利用,有时要防止其危害.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惯性的是() A.拍打衣服,把灰尘拍去 B.坐的前排要系安全带 C.将足球射入球门 D.汽车中装的安全气囊 8.自行车是我们熟悉的交通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它涉及到不少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