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大题空白卷

试卷大题空白卷
试卷大题空白卷

5 4 2

1

3

41.仔细观察右图,尝试回答问题。请在[ ]内填序号,在___上填文字。 (1)右图所表示的是_____子叶植物种子示意图。图中起保护作用的是 [ ]_________,位于种子的最外面,其上还有_________。 (2)将来发育成植物茎和叶的结构是图中的[ ]________。

(3)在种子萌发过程中,提供营养物质的是图中[ ]_________,该结构的

数量有_____片。

(4)图中[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种子中的主要部分是_______,它是由图中的[ ]、[ ]、[ ]和[ ]共同构成的整体。

42.右图是菜豆的幼苗,回答问题。

(1)图中④是菜豆幼苗的______,它是由种子的________发育而成的。

(2)图中①是菜豆幼苗的______,它是由种子的_____ 发育而成的。

(3)菜豆种子的胚的细胞不断 _ 、_______和________,才能发育成菜豆幼苗。

(4)菜豆种子萌发在具备内在条件的基础上,所必需的外界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 菜豆种子萌发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填序号)。 ①胚根发育成根 ②种子吸收水分,体积胀大 ③子叶里的营养物质转变成溶于水的物质 ④子叶和胚芽伸出土面 ⑤两片子叶分开,胚芽逐渐发育成茎和叶 ⑥胚轴伸长 ⑦溶于水的物质装运给给胚根、胚芽、胚轴

44.下图是小明在25℃条件下做的种子萌发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试管中的种子能否萌发? ;原因是 _____ 。 (2)乙试管中的种子能否萌发? ;原因是 。 (3)丙试管中的种子能否萌发? ;原因是 。 (4)实验说明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 a. ______ ; b. ; c. 。

45.取3个大小相同的玻璃瓶,甲瓶中装有肥沃的土壤浸出液、乙瓶中装有河水、丙瓶中装有蒸馏水。

在3个玻璃瓶中分别培养一株同样大小、健壮的番茄幼苗。请分析回答:

(1)

一个月后观察,_____瓶中的番茄幼苗生长健壮,_______瓶中的番茄幼苗生长最瘦弱。 (2)实验证明:①植物的生活需要充足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吸收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6.下图是根尖的结构示意图,A 、B 、C 、D 是根尖的四种细胞,请仔细观察后,回答问题:

⑴A 图表示的是[ ]________区细胞,此区细胞已停止________。

⑵B 图表示的是[ ] ________区细胞,此区细胞具有_____________的能力。

⑶如果D 图中的a 是根毛,则图D 表示的是根的[ ]___________区细胞。

此区细胞具有细胞壁______(填薄或厚),细胞质______(填多或少),液泡______(填大或小)的特点。

⑷图C 表示的是[ ]________区的细胞,对根尖结构具有_________作用。

⑸根据所学知识,上图中A--D 所示的细胞从根尖顶端向上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

表示)。

47.下图为实验后A 、B 两种不同状态的细胞结构,请分析回答。

(1)B 状态细胞中的液泡明显 ,这是因为细胞周围的盐水溶液浓度 细胞液浓度,细胞 的缘故。

(2)为了使B 细胞恢复到A 细胞状态,应将B 细胞 。

(3)实验说明,细胞吸水或失水,取决于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浓度差。

48.下图是丁香叶芽结构的纵切和丁香的一段枝条,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左图中的结构名称和作用。

[1]是________,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终发育成________。 [2]是 ,作用为 。 [3]是 ,作用为 。 [4]是 ,作用为 。 [5]是 ,作用为 。

(2)将右图中的a,b 、c 与左图中的相应结构联系起来。a ―( ),b ―( ),c 一( )。 (3)由此可以看出,叶芽将来发育成植物的

41.右图表示叶片的生理过程,其中1、2、3、4 ,各表

示某种物质,请据图回答问题:

(1)若此图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则1表示,

2表示,4表示,3表示__________。

(2)若此图表示植物的呼吸作用,则1表示,

2表示;若此图表示的是植物体的蒸腾作用,则

2表示。

42.(1)在课外活动中,小明设计了“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有如下操作:

①选叶遮光;②酒精脱色;③黑暗处理;④碘酒造影;⑤清水漂洗;⑥观察变化。他的操作顺序对吗?请将正确步骤的序号写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检验光合作用的产物实验中,有一种气体能使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该气体是()。A.氧气B.二氧化碳C.空气D.水蒸气

(3)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A.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和能量B.分解有机物,贮存能量

C.制造有机物,把光能转化为有机物里的化学能D.分解有机物,释放氧气

(4)请写出光合作用的反应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3.根从土壤里吸水,土壤里的水通过根向上输送到植物叶子内通过植物的蒸腾作用排出的

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土壤中的水;②植物根成熟区以上的导管;

③茎的导管;④根毛细胞的液泡;

⑤根毛细胞以内的各层细胞;⑥叶肉细胞;

⑦叶脉;⑧进入空气中的水蒸气;

⑨通过植物叶片的表皮上的气孔

44.右侧为叶片横切面结构图(图3-4-2),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具有保护作用的是[ ]__________、

[ ]__________。

(2)[ ]______是营养组织,其中细胞排列整齐、叶绿体

含量较多的是[ ]_________,细胞形状不规则,排列疏松

的结构是[ ]__________。

(3)④是_______ ,包括向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

__________和向下运输有机物的__________。

(4)气体出入叶片的门户是[ ]_________,控制此门户

开闭的结构是[ ]_________ 。

44.请据右图回答问题。

(1)图中A 、B 、C 的名称分别是

A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 (2)当A 受到大量损伤后,植物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C 受到大量损伤后,植物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下列农业生产措施或自然现象中,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什么? (1)合理密植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作用的原理。 (2)移植植物在傍晚或阴天进行,去掉植物的一些叶子主要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食用的蒜黄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理育成的。 (4)储存蔬菜的菜窖要经常通风,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理。 (5)贮存蔬菜、水果要保持低温,这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理。 (6)盆栽花卉要经常松土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理。 (7)给缺水的盆栽植物浇水时,应该一次浇透,这有利于植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6.晴天的上午,在一盆植物上将一分枝的叶片套上一个透明的塑料袋,扎紧袋口。

(1)一段时间后,塑料袋里出现小水珠,这是由植物体散发出来的________凝结而成的,它是_________________作用的结果。

(2)下午打开袋口,迅速将一支要熄灭的火柴伸进袋内,火柴复燃了,说明袋内的________较丰富,这是________作用的结果。傍晚再套上袋子,扎紧袋口。

(3)第二天天亮前打开袋口,迅速伸进一根燃着的火柴,火柴熄灭了,说明袋内的________较丰富,这是__________作用的结果。

47.比较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完成下表。

C B

A

41.识图简答:下图是兔和狼的牙齿图,请分析辨别并回答问题。

⑴.写出图中所示结构的名称:

①是________,适于___________食物;

②是________,适于___________食物;

③是________,适于___________食物。

⑵.图____表示的是兔的牙齿,图____表示的是狼的牙齿,判断理由是:兔的牙齿只有________和________,没有________,这是与家兔的________生活相适应的;狼的________发达,是与________生活相适应的。

42.小明在动物园里记录了很多动物的名称:红蜘蛛、鲤鱼、长臂猿、山羊、青蛙、蛇、狼。请你根据各种动物的特点,按要求回答问题。

⑴属于植食性动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以爬行方式运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用肺呼吸,但靠皮肤辅助呼吸的是____________;

⑷属于恒温动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属于变温动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3.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完成表格中的各项内容。

A.繁殖行为

B.攻击行为

C.防御行为

D.社群行为

E.节律行为

⑴两只公羚羊为争夺一只雌羊而格斗()

⑵乌贼受到鲨鱼攻击时会发射“烟幕弹” ()

⑶群居的蚂蚁有明确的分工合作()

⑷雄鸟占领了巢区,造好了鸟巢,引诱雌鸟的到来()

⑸新西兰有一种原始蜥蜴,一年中有半年冬眠()

⑹老猴发现猛兽后,高声吼叫并带领猴群逃跑()

⑺一种鹈鹕成群的在海滨岩石上筑巢,并在这里进行繁殖()

⑻眼蝶静止时露出后翅上的“眼斑”()

⑼招潮蟹“招潮”()

⑽清晨喜鹊在树梢上鸣叫()

45.从下列动物行为的形成过程进行分类: A.先天性行为 B.后天性行为

⑴一只正在哺乳的母狗把失去母亲的幼豹当作自己的幼仔哺育()

⑵黑猩猩用沾水的树枝,从蚁穴中够取白蚁为食()

⑶鸟类的筑巢、孵卵、育雏()

⑷大山雀偷饮牛奶()

⑸黎明时公鸡打鸣报晓()

⑹大雁南飞()

⑺大马哈鱼洄游()

46.下列各属于哪种节律行为:A.潮汐节律 B.昼夜节律 C.季节节律

⑴大雁迁徙()

⑵蟑螂每天傍晚最活跃()

⑶海边小蟹每天推迟50分钟出洞寻食和进洞藏匿()

47.春天,大雁从南方的越冬区飞向北方的繁殖区;秋天,大雁从北方的繁殖区飞向南方的越冬区。这是大雁的迁徙行为。

⑴大雁的迁徙行为是个_________、_________的动态过程。离不开大雁自身_________器官、__________器官的作用;

⑵大雁的迁徙行为是大雁_________系统和_________协调作用的结果;

⑶大雁的迁徙行为是大雁适应_________产生的,对大雁的_________生存和________的延续有重要作用。

⑷大雁的迁徙行为从产生的角度上看是__________行为,从动物行为的类型上看是_________行为。

48.生物科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把章鱼(软体动物)放入大鱼缸里,中间放一块玻璃板,将鱼缸隔成两部分,其高度低于鱼缸的高,使章鱼能从鱼缸的一侧越过玻璃板游向另一侧,将食物(如小虾)放在远离章鱼的那一端,当章鱼看到食物时,只是扑玻璃板,在玻璃板上乱撞,不会绕过玻璃板去捕捉,多次碰撞才能越过玻璃板;狗能够较快的学会绕道;而猴子只要一次就学会绕道而捕获食物。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⑴上述实验中,章鱼、狗和猴子越过障碍而获取食物,都属于____________行为。这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__________和___________逐渐建立起来的活动。

⑵上述实验证明:某些_________动物也可以形成__________行为;动物越高等,__________行为越复杂,能利用经验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大大增强了____________的能力。

41.右图是有荚膜的细菌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细菌细胞各部分结构的名称:A_________,

B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 E_________,F_________。

(2)A 的作用是_________;B 的作用是_________;E 的特征

表明细菌属于_________生物。

(3)与洋葱表皮细胞相比,该细胞主要的区别是____。 (4)细菌是通过__________方式进行繁殖的。

(5)细菌在形态上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种类型。

42.下图为蘑菇的形态,请根据图回答:

(1)假设这种蘑菇为食用真菌,能够食用的部分是〔 〕________和〔 〕________,它们统称为________。 (2)蘑菇的地下部分是纤细的〔 〕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

(3)孢子是从〔 〕________里散落出来的,其作用是________。

43.右图是酵母菌细胞模式图,请据图填空。

(1)图中①是_________②是_________③是_________ ④是_______⑤是_________。

(2)在酵母菌细胞的结构里,出现了真正的_________, 酵母菌和细菌一样,对自然界的_________起着十分重要 的作用。

(3)用酵母菌酿酒时,开始时每天搅拌一次,这是利用 了酵母菌的_________生殖方式,使之能够产生足够多的

酵母菌;连续十几天 之后,须将酒坛密封存放,这又是 利用了酵母菌能进行________呼吸的特点。

44.图中①---④分别表示四种不同的生物,写出他们的名称并用名称代码回答问题。

(1)①是________,②是________,③是________,④是________。

(2)有细胞壁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有成形的细胞核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无细胞膜的是________。

(3)有荚膜的是________;有伸缩泡的是________;有鞭毛的是________;无细胞结构的是________。

(4)在酿酒、做面包和蒸馒头是离不开[ ] _______.

45.右图是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图解,请回答问题。 从右图可以看出,腐生细菌和腐生真菌对自然界的__________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把______________分解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又被绿色植物吸收和利用,为制造______________提供了原料。

46.请将下列细菌的名称与其作用用线连接起来。 ①根瘤菌 A .使蔬菜腐烂

②甲烷杆菌 B .制泡菜、青贮饲料 ③苏云金杆菌 C .生产胰岛素、干扰素

④乳酸菌 D .转换空气中的氮,供豆科植物利用 ⑤大肠杆菌 E .生产沼气

⑥软腐病细菌 F .毒杀松毛虫、菜青虫

47

试卷分析表评语

这份试卷难易适中,从题量和时间安排上来说题量不是很大. 所考内容深入浅出地将教材中的全部内容展现在学生的试卷中,并注重考查学生活学活用的数学能力 从卷面情况来看,命题基本上符合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整个试题可以说全面考查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全面考查学生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基本技能的形成情况及对数学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把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融于试卷之中,基本做到不出偏题、怪题、过难的题,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更好地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多关注差生,用耐心加鼓励的方法对症下药,多抓基础。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对他们因材施教,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培养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思考,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中。教育他们要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试卷分析 本次期末测试卷基本上把握住了教材的内容,难易适度,既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察,又注重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试题活.想。 2、存在的几个问题: 1、整体上看,学生书写的不够规范,不够整洁。 2、有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不够,分析判断能力差。 3.学生不会审题,不理解题意。 4.有些题型训练不到位,学生失误多。 13501 从卷面情况来看,命题基本上符合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整个试题可以说全面考查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全面考查学生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基本技能的形成情况及对数学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把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融于试卷之中,基本做到不出偏题、怪题、过难的题,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更好地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从成绩分布图可以看出本班的优秀率和及格率都比较高,充分的肯定了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本班学生的学习能力。

药理考试复习题 含答案

名词解释 1.生物利用度:指制剂中药物被吸收进入人体循环的速度与程度。 2.首过效应:指某些药物经胃肠道给药,在尚未吸收进入血循环之前,在肠粘膜和肝脏被代谢,而使进入血循环的原形药量减少的现象,也称第一关卡效应。 3.肾上腺素升压作用的翻转:当应用α受体阻断剂引起了血压降低,如果继续给肾上腺素,由于α受体阻断剂阻断了AD激动血管上的β2受体引起血管舒张的效应不受影响,所以,会使血压进一步降低。 4.二重感染:指在一种感染的过程中又发生另一种微生物感染,通常由于使用抗菌药物所诱发。 简答题 1.常用的抗癫痫药物有哪些?各适用于何种类型的癫痫病? 答:常用的抗癫痫药有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卡马西平、丙戊酸钠、扑米酮、乙琥胺等。①抗单纯性局限性发作可用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卡马西平。②抗癫痫复杂性部分性发作可用丙戊酸钠、扑米酮、卡马西平、苯妥英钠、苯巴比妥。③抗失神性发作(小发作)可用乙琥胺、氯硝西泮、丙戊酸钠、拉莫三嗪。④抗肌阵挛发作可用硝西泮、氯硝西泮和丙戊酸钠。⑤抗强直-阵挛性发作可用卡马西平、苯巴比妥、苯妥英钠、扑米酮、丙戊酸钠。⑥抗癫痫持续状态药可用地西泮、苯巴比妥、苯妥英钠。 2.请简单介绍各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答:主要作用机制和分类 1)阻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万古霉素、磷霉素、杆菌肽 2)阻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氨基苷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 3)抑制细菌DNA的合成:喹诺酮类 4)影响细菌RNA的合成:利福平 5)影响细胞膜的通透性:多粘霉素B及E、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新生霉素 6)影响细菌叶酸的合成:磺胺类、 TMP(又名磺胺增效剂) 二、填空题 1治疗高血压危象时首选二氮嗪。伴有支气管哮喘的高血压患者不宜用普萘洛尔,伴有心动过缓或传导阻滞的患者不宜用络活喜。 2糖皮质激素诱发或加重溃疡的原理是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增加和抑制胃黏液分泌.当其用于严重感染时应注意合用足量有效的抗菌药。 3零级动力学消除:指单位时间内体内药量以恒定的速率进行消除,与初始血药浓度无关。一级动力学消除:指单位时间内体内药量以恒定的百分比消除。 4 药物滥用是指与医疗目的无关而长期反复大量地使用具有依赖性特性或依赖性潜力的药物,导致了以及出现精神混乱和其他异常行为。 5 M受体兴奋可引起心脏抑制、瞳孔缩小、胃肠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加。 6去甲肾上腺素的拮抗剂是酚妥拉明,毛果芸香碱拮抗剂是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拮抗剂是心得安。 7 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要阻断丘脑下部结节、漏斗通路的多巴胺受体。使__催乳素___的分泌增加,__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__和__糖皮质激紊__的分泌减少,抑制垂体__生长激素__的分泌。 8. 维拉帕米可作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首选药。苯妥英钠可作为强心苷毒所致各种快速型心律失常首选药。 9.最低抑菌浓度(MIC) 指抑制培养基内某种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最低药物浓度,最小杀菌浓度MBC 是指杀死培养基内99.9%的某种微生物所需的最低药物浓度。 10.通常将抗菌药物按作用性质分为4大类型。第一类为繁殖期杀菌药,如__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__;第二类为静止期杀菌药,如氨基甙类、多粘菌素_等;第三类为快速抑菌药,如_如四环素类、氯霉素类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__等;第四类为慢效抑菌药,如_磺胺类等__。 选择题(A型题) 1. 普萘洛尔的禁忌症为(D ) A.高血压 B.过速型心律失常 C.心绞痛 D.支气管哮喘 E.以上皆是 2. 局麻药的作用机制是(B ) A阻滞K+外流B阻滞Na+内流C阻滞Ca2+内流D阻滞Cl-内流E阻滞Na+外流 3. 某女,4岁,因出生时颅脑产伤发生多次癫痫大发作,近2天因发作频繁,发作间隙持续昏迷而住院,诊断为癫痫持续状态。首选的治疗药物是( A ) A.地西泮 B.硫喷妥钠 C.苯巴比妥 D.苯妥英钠 E.水合氯醛

语文试卷分析样表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学科试卷分析乡镇学校:五年级姓名日期2018年2月 一、考试总体情况 1.试卷严格按《新课标》要求,紧扣教材,考查内容较全面,并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没存在偏题和怪题,以考查语文中的基础、积累知识为主,兼顾学生的写话阅读能力的训练和培养。题目编排从易到难,符 2、从试卷的题型来看,无论是基础知识部分,还是积累运用方面,都以教 灵活性强,符全学生的认知特点。 3.从考查的内容来看,试卷完全从教材的重点内容及要求入手,融入了一学期来“知、能”的方方面面,有拼读的掌握,字、词的积累和运用,形近字的区别,成语的积累,古诗的积累,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语文与生活,突出了试卷的综合性和针对性。 二、试题情况分析 1.试题的基本结构 第一题基础知识,第二题重温课文,第三题课外阅读,第四题习作练习。 2.试题的特点 从试卷试题情况来看,本次试题出题范围广,涵盖知识点多,难度适中。考察内容涉及看拼音写汉字,词、句的积累以及句子的训练等,还考察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填空及理解能力、平时积累词语的能力、古诗文的积累等。重温课文对课内课文进行了考察。课外阅读考察了学生的分析理解以及概括能力。习作练习

要求写出“我为喝彩”为题写一篇文章。这种命题让学生从自己经历过的生活中选材,题目补充完整,写起来有话可说,也能写出真情实感。这体现了作文教学的新课改理念,作文教学要多点自由、开放,少一些束缚、限制,使学生在内容、情感上贯彻一个“真”字,在语言、形式上贯彻一个“活”字。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成绩分析(本班全样) 2.各题得分情况(本班全样) 3.统计表中反馈的情况 第一题失分较少,基础知识掌握很好;第二题课内阅读个别学生回答不够准确总体失分不多;第三题课外阅读失分较多;第四题失分最多,书写内容较少没有紧扣文题。 4.答卷中的典型错误 比较不足的个别学生在作文中的标点符号用法不标准,格式不规范,还有个别学生没按照要求来写,题目要求写我为喝彩,而有的学生没认真审题,有的内容没写具体等。 四、卷面凸显的问题、原因及应对策略 得分较高的题目基础知识题,这些题目考查的内容都是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师平时训练量比较大,学生能充分掌握,故得分率高。

14年《药理学(本科)》实践考试试题

1.在神经体液因素及药物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简介的实验中,分离颈部血管和神经,正中切口的长度是多少cm a A.5—7 B.8—10 C.3 D.2 E.4 2.在神经体液因素及药物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简介的实验中,20%乌拉坦溶液麻醉动物的剂量是 d A.1ml/kg体重 B.2ml/kg体重 C.4ml/kg体重 D.5ml/kg体重 E.8ml/kg体重 3.下列给药部位最合适的是 c A.耳缘静脉上三分之一之上 B.耳中静脉上三分之一之上 C.耳缘静脉中间三分之一段 D.耳中静脉中间三分之一段 E.耳缘静脉下三分之一之下 4.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c A.肝素在体内具有抗凝作用 B.肝素在体外具有抗凝作用 C.枸橼酸钠在体内具有抗凝作用 D.枸橼酸钠在体外具有抗凝作用 E.本实验中在动脉插管中充满的液体是枸橼酸钠 5.家兔颈动脉鞘内白色较细的是 e A.颈总动脉 B.颈内静脉 C.境内动脉 D.交感神经 E.迷走神经 6.在神经体液因素及药物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实验中所用的动物是a A.家兔

B.豚鼠 C.狗 D.大白鼠 E.猪 7.心脏上主要的肾上腺素能受体亚型是 c A.α1 B.α2 C.β1 D.β2 E.A 8.经耳缘静脉给予去甲基肾上腺素后,家兔血压的变化情况是 c A.降低 B.先降低后升高 C.升高 D.先升高后降低 E.不变 9.在神经体液因素及药物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简介的实验中,去甲基肾上腺素的给药剂量是e A.0.1ml/kg体重 B.0.2ml/kg体重 C.0.3ml/kg体重 D.0.4ml/kg体重 E.0.5ml/kg体重 10.耳缘静脉注射肾上腺素时,针头与血管所成的角度是c A.10° B.20° C.30° D.40° E.50° 11.关于小肠的运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b A.紧张性收缩是小肠其它运动形式的基础 B.分节运动是纵型肌的收缩和舒张运动 C.小肠蠕动可发生在小肠的任何部位 D.小肠蠕动的速度约为0.5-2.0cm/s

(完整版)药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1.药物的何种不良反应与用药剂量的大小无关:D A.副作用B.毒性反应C.继发反应D.变态反应E.特异质反应 2.毛果芸香碱对眼的作用是:C A.瞳孔缩小,眼内压升高,调节痉挛B.瞳孔缩小,眼内压降低、调节麻痹C.瞳孔缩小,眼内压降低,调节痉挛D.瞳孔散大,眼内压升高,调节麻痹E.瞳孔散大,眼内压降低,调节痉挛 3.毛果芸香碱激动M受体可引起:E A.支气管收缩B.腺体分泌增加C.胃肠道平滑肌收缩 D.皮肤粘膜、骨骼肌血管扩张E.以上都是 4.新斯的明禁用于:B A.重症肌无力B.支气管哮喘C.尿潴留D.术后肠麻痹 E.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5.有机磷酸酯类的毒理是:D A.直接激动M受体B.直接激动N受体C.易逆性抑制胆碱酯酶 D.难逆性抑制胆碱酯酶E.阻断M、N受体 6.有机磷农药中毒属于烟碱样症状的表现是:C A.呕吐、腹痛B.出汗、呼吸道分泌增多C.骨骼肌纤维震颤 D.呼吸困难、肺部出现口罗音E.瞳孔缩小,视物模糊 7.麻醉前常皮下注射阿托品,其目的是D A.增强麻醉效果B.协助松弛骨骼肌C.抑制中枢,稳定病人情绪 D.减少呼吸道腺体分泌E.预防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 9.肾上腺素不宜用于抢救D A.心跳骤停B.过敏性休克C.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D.感染中毒性休克E.以上都是 10.为延长局麻作用时间和防止局麻药吸收中毒,常在局麻药液中加少量:B A.去甲肾上腺素B.肾上腺素C.多巴胺D.异丙肾上腺素E.阿托品11.肾上腺素用量过大或静注过快易引起: A.激动不安、震颠B.心动过速C.脑溢血D.心室颤抖E.以上都是E 12.不是肾上腺素禁忌症的是:B A.高血压B.心跳骤停C.充血性心力衰竭D.甲状腺机能亢进症E.糖尿病13.去甲肾上腺素使用时间过长或用量过大易引起:C A.兴奋不安、惊厥B.心力衰竭C.急性肾功能衰竭D.心动过速 E.心室颤抖 14.酚妥拉明能选择性地阻断:C A.M受体B.N受体C.α受体D.β受体E.DA受体 15.哪种药能使肾上腺素的升压效应翻转:D A.去甲肾上腺素B.多巴胺C.异丙肾上腺素D.酚妥拉明E.普萘洛尔16.普鲁卡因不用于表面麻醉的原因是:B A.麻醉作用弱B.对粘膜穿透力弱C.麻醉作用时间短D.对局部刺激性强E.毒性太大 17.使用前需做皮内过敏试验的药物是:A A.普鲁卡因B.利多卡因C.丁可因D.布比卡因E.以上都是 18.普鲁卡因应避免与何药一起合用:E A.磺胺甲唑B.新斯的明C.地高辛D.洋地黄毒甙E.以上都是

药理学复习题及答案(1)(1)-(1)

药理学题目精选 题型一、名词解释5个×4’=20’ 二、填空题20多分 三、简答题5个×8’=40’ 四、论述题1个10多分 一、名词解释 1、不良反应:指不符合用药目的并对机体不利的反应。 2、副作用:药物在治疗量时产生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作用。 3、毒性反应:主要由于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久,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引起的对机体有明显损害的反应。 4、首关消除:有些口服的药物,首次通过肝脏时即发生灭活,使进入体循环有药量减少,药效降低,这种现象称 为首关消除。 5、反跳现象:指长期用药后突然停药时所出现的症状,使病情加重的现象。 6、药酶诱导剂:能加速药酶的合成或增强药酶活性的药物。 7、血浆半衰期:指血浆中的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 8、耐受性:有少数人对药物的敏感性低,必须应用较大剂量,才能产生应有的作用。 9、生物利用度:是指给药后药物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速度和程度的量度。 10、后遗效应: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 11、治疗指数:指半数致死量与半数有效量的比值,此值愈大,药物的安全性愈大。 12、肝肠循环:有些药物在肝细胞与葡萄糖醛酸等结合后排入胆中,随胆汁到达小肠后被水解,游离药物又被重吸 收进入血液经肝门静脉再次进入肝脏,称为肝肠循环。 13、变态反应:是指机体受药物刺激后发生的异常免疫反应,亦称为过敏反应。 14、安全范围:是指最小有效量和最小中毒量之间的剂量范围,此范围越大,药物的毒性越小,安全性越大。 15、耐药性:是指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的一种状态。 16、一级动力学消除:是指体内药物在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百分率不变,也就是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量与血浆浓度成正比,(T1/2恒定,与血浆浓度无关),一般在药量小于机体的消除能力时发生,其给药时间与对数浓度曲线呈直线,故又称线性动力学消除。 17、零级动力学消除:是指药物在体内以恒定的速度消除,即不论血浆药物浓度高低,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量 不变,体内药物消除速度与初始浓度无关,又称非线性动力学消除。 18二重感染:长期大剂量应用广谱抗生素,敏感菌被抑制,破坏了体内正常菌群生态平衡,致使一些抗药菌和真菌乘机繁殖,造成的再次感染,又称菌群交替症。 19 肾上腺素升压作用的翻转:给药后迅速出现明显的升压作用,而后出现微弱的降压作用。若事先给有α受体阻滞作用的药物(若氯丙嗪)再给肾上腺素,此时由于β2受体作用占优势,使升压转为降压。 20.受体:存在于细胞膜上、胞浆内或细胞核内的具有特殊功能的大分子蛋白质,它们能选择性地识别和结合配体(包括递质、激素、自体活性物质及某些药物),并通过中介的信息转导与放大系统触发生理反应或药理效应。 21 抗生素:某些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对其它微生物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化学物质,也可人 工合成。 22.首剂现象:病人首次使用哌唑嗪(1 分)的90 分钟内出现体位性低血压,表现为心悸、晕厥、意识消失。( 1 分) ……还有很多

期末考试试卷分析表样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分析表 时间:2017 年 6 月29 日 教师科目数学班级三(3) 评价 项目 评价内容 试卷的特点本次试卷的试题题量适中,紧扣大纲要求,重视基础知识。试题的难易适中,出题全面,有些题目思维含量高,例如选择题中的第2题,考查了位置的相对性,需要学生通过画图而得到正确的答案。试题题型灵活、全面,很好地考察了学生对前两单元所学知识的全面掌握。本次试题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索取题材,例如:填空题第3、9题,选择题第1题,把枯燥的知识生活化、情景化。本次试卷通过不同的出题形式,全面的考查了学生的计算能力、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试卷中反映的问题及失分率1.口算:5题。全班对此掌握的还可以,只有个别学生由于粗心错几题。2.填空:共9题。错误最多的是第2题的后面两个空和第3题。由于平常我们都是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表示方向,而此题用在了生活中,导致学生对左、右表示的方向分不清楚。而第3题则是常识题,学生知识面还不够广。3.选择题:共10题。错误最多的是第1题和第4题。主要是学生审题不够清楚。4.用竖式计算:共18分。由于学生横式上漏写答案或者漏写余数而扣分,但总体上,学生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已基本掌握。 对教学中的启发和建议1.从教师自身找原因,平时教师应多研究题型,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能够举一反三,灵活掌握。2.需要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审题是做题的第一步,只有审清题目,弄明白题目的意思,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平时上课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自主性,放手让学生自己读题,自己分析题中的条件,教师只能在必要时进行一些引导或启发,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3.加强算理教学,注重计算题和口算题的练习,并养成算后检验的好习惯。4.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提供大量信息,让学生各取所需,自己提问自己解答。在练习中设置开放性题目,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学好数学创设平等机会。还可以实行“小老师”帮扶,提高“转差”的效果。

一年级数学试卷分析报告范文范文

何寨中心小学一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分析学期已结束了,我以诚恳的工作态度完成了期末的数学检测工作。现将年级本期的数学检测卷面评析简析如下: 一、基本情况 本套数学试卷题型多样,内容覆盖面广,题量恰当,对于本学期所学知识点均有安排,而且抓住了重点。本次期末考试共有39人参加,及格率%,优秀率%,全班最高分100分,平均分分。 二、学生答题分析 1、学生答题的总体情况 对学生的成绩统计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学习效果较好,特别是在计算部分、图形的认识,这部分丢分较少。同时,从学生的答卷中也反映出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何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如何让我们的教育教学走上良性轨道,应当引起重视。从他们的差异性来分析,班级学生整体差距比较大的,说明同学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如何扎实做好培优辅差工作,如何加强班级管理,提高学习风气,在今后教育教学工作中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次检测结合试卷剖析,学生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普遍错误类型: 第一、不良习惯造成错误。学生在答题过程中,认为试题简单,而产生麻痹思想,结果造成抄写数字错误、加减号看错等。

第二、审题不认真造成错误。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审题存在较大的问题,有的题目需要学生在审题时必须注意力集中才能找出问题,但学生经常大意。 2、典型题情况分析 (1)填空题:学生对填数和数物体掌握较好,但在第4小题找规律填数、第7小题元表示()元()角这几道题失分较多,学生在理解元表示什么的这方面还有一定的困难。 (2)算一算:有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进位加、减),还有小括号的认识,这部分计算学生能够有效掌握计算方法,总体失分在2分左右,一小部分同学在这一块失分主要是马虎大意,看错+、-符号,另外还有个别同学在计算技能上稍有欠缺。 (3)比一比:主要是考查两位数比较大小,此外还对人民币的认识知识略有涉及,考查了人民币单位换算及大小比较,学生基本上都能够正确解答,这部分失分较少。 (4)选一选:在合适的答案下面打“√”,这一题考查学生对“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之间的理解,试卷上出现“接近”这个词语时,部分同学不能够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导致失分,看来学生思维还不够灵活,平时还应做到举一反三。 (5)做一做:这部分有5道小题,考查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小题帮妈妈购物,学生失分较多的在④题,在理解题目意思上还有一定的困难。第2、3题看图列式,第5题解决问题,这3道题考查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属于二年级学习的内容,导致学生失分较多。

2020国开电大《药理学》2022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118)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药理学》2022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118)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0分) 1.每个tl/2给恒量药一次,约经过几个tl/2可达稳态血药浓度( A.1个 B.3个 C.5个 D.8个 E.11个 2.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是指( )。 A.合成神经递质需要酪氨酸 B.末梢释放肾上腺素 C.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 D.多巴胺是其受体的激动剂 E.肾上腺素是其受体的拮抗剂 3.不属于乙酰胆碱N样作用的是( )。 A.心率减慢 B.骨骼肌收缩 C.交感神经节兴奋 D.副交感神经节兴奋 E.肾上腺髓质兴奋 4.药物作用是指( )。 A.药理效应 B.药物具有的特异性作用 C.对不同脏器的选择性作用 D.药物与机体细胞间的初始反应 E.对机体器官兴奋或抑制作用 5.药理学是研究( )。 A.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科学 B.药物治疗疾病的科学 C.药物作用于机体的科学 D.药物代谢的科学

E.药物转化的科学

6.弱酸性药物与抗酸药物同服时,比前者单用时( )。 A.在胃中解离减少,自胃吸收增多 B.在胃中解离增多,自胃吸收增多 C.在胃中解离减少,自胃吸收减少 D.在胃中解离增多,自胃吸收减少 E.解离和吸收无变化 7.不属于毛果芸香碱不良反应的是( )。 A.流涎 B.出汗 C.胃肠蠕动增加 D.心率加快 E.加重哮喘 8.应用肌松药前禁用的抗生素是( )。 A.氨基糖苷类 B.青霉素类 C.喹诺酮类 D.四环素类 E.红霉素类 9.调节麻痹是指( )。 A.瞳孔固定不能调节 B.眼压过高视神经麻痹 C.睫状肌松弛悬韧带松弛晶状体变凸 D.睫状肌收缩悬韧带松弛晶状体扁平 E.睫状肌松弛悬韧带拉紧晶状体扁平 10.下列可用于治疗多种休克的药物是( )。 A.肾上腺素 B.去甲肾上腺素 C.异丙肾上腺素 D.多巴胺 E.去甲肾上腺素加异丙肾上腺素 11.治疗哮喘可供选择的药物是( )。

试卷分析表

试卷分析表 考试类别:四(2)班试第四单 元时间:2015-10-22 班级学科应考 人数 实考 人数 平均 分 各分数段人数 及格 率 优秀 率 任课 教师 优良及格不及格 语文 项目对题率情况分析 一、看拼音, 写词语书写较为工整。有五、六个学生其中“宛转”和“婉转”弄混淆了,两个学生“宛”字写成“腕”字了。极个别学生是由于书写的习惯不好,造成了些错字。 二、给下列多音字组词“挣扎”和“挣钱”有两个学生还不能区分,“钻石”和“钻洞”有一个学生不能区分,其他的学生是失错于书写的错误,如“弹琴”的“琴”多一点。 四、在括号里 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虽然······但是,转折关系的复句有两个学生不能判断。大部分学生错在假设关系的复句上,第二题,还容易选择,第三题错误率比较高,学生写成:如果不是老师和同学的耐心帮助,我的进步才不会这样大。充分条件的关系写成必要条件的关系。 五、写一写,句子变形第一题缩句学生问题不大,但也有四个学生做错,问题在于缩减了后面的娇嫩,忘了前一部分罪恶,还是由于粗心造成的。第二题“把”字句和“被”字句的改换有问题,由于题中出现了两个名词“劳动人民”和“勤劳的双手”学生就难以区分哪个是真正的主语,再加上句中有不少的修饰成分,就造成了学生的判断失误。 六、拓展阅读第一大题中的课内阅读难度不是很大,但是还是有不少的学生对于写出反义词这道题出现了一些的问题,沉寂的近义词写成安静,不紧不慢写成慢条斯理,对于词语的性质了解不够,理解的深度也过于肤浅。第二大题中的第二小题,“冲、冒、背、攀、拿、带”选字填空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不能正确的理解词语、体会语境。 请你给那些深受战争苦难的外国小朋友写一封信。学生基本上语句较为通顺,但是由于书信学过的时间比较长久了,学生已经忘记了格式,所以失分的情况也就较为严重

第七版药理学重点简答题与论述题

1. 氯丙嗪阻断哪些受体?产生哪些作用及不良反应①氯丙嗪阻断DA受体,产生以下作用:a阻断中脑-皮层和中脑-边缘系统的D2样受体,产生抗精神病作用;b阻断黑质-纹状体系统D2受体,产生锥体外系反应不良反应;c阻断结节-漏斗系统D2受体,对内分泌系统有影响;d阻断延髓催吐化学感受区的D2受体,产生镇吐作用;②氯丙嗪阻断α受体,引起血压下降;③氯丙嗪阻断M受体,引起视物模糊、口干、便秘等不良反应。2.氯丙嗪的降温作用与阿司匹林的解热作用有何不同?①作用机制不同,氯丙嗪对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使体温调节中枢丧失调节体温的作用,机体的体温随环境的温度变化而变化。而阿司匹林则是通过抑制中枢PG合成酶,减少PG的合成而发挥作用的;②作用特点不一,氯丙嗪在物理降温的配合下,不仅降低发热的体温,还可使正常体温降至正常水平以下;在炎热天气,可使体温升高。阿司匹林只能使发热的体温恢复至正常水平,对正常的体温没有影响。3.氯丙嗪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临床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应。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抗精神病作用;镇吐;调节体温作用;增强中枢抑制药的作用。临床应用:精神分裂症;呕吐和顽固性呃逆;低温麻醉与人工冬眠。主要不良反应:中枢抑制;M受体阻断;α受体阻断;锥体外系反应;精神异常;内分泌系统反应;过敏反应。4. 氯丙嗪过量引起的低血压能否用肾上腺素治疗?为什么?应选用什么药物?不能。氯丙嗪能阻断肾上腺素激动α受体的作用,取消肾上腺素收缩血管作用,而肾上腺素激动β2受体作用使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应选用去甲肾上腺素。1.阿斯匹林与氯丙嗪对体温的影响在机制、作用和应用上有何不同?阿司匹林:1.机制:抑制下丘脑PG合成。 2.作用:使发热体温降至正常,只影响散热过程 3.应用:感冒等发热。氯丙嗪:1.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2.使体温随环境温度改变,能使体温降至正常以下,影响产热和散热过程3.人工冬眠2.解热镇痛抗炎药的镇痛作用和镇痛药有何异同?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镇痛药:吗啡):1.镇痛强度中等(强)2.作用部位:外周(中枢)3.机制:抑制PG合成(激动阿片受体) 4.成瘾性无(有) 5.呼吸抑制无(有) 6.应用:慢性钝痛(急性剧痛)3.乙酰水杨酸通过什么机制防止血栓形成?有何临床意义?抑制PG合成酶,以至血小板中血栓烷A2(TXA2)减少,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临床上,小剂量服用,可防治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肌梗塞等。1. 简述新斯的明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20xx年7月浙江中药药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doc

??????????????????????精品自学考料推荐?????????????????? 浙江省 2018 年 7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药药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 03046 一、名词解释 ( 每小题 2 分,共 8 分) 1.四气 2.七情 3.相恶 4.泻下药 二、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中药药理学的学科任务是()。 A .提取分离中药有效成分B.确定中药品种 C.研究有效成分的理化性质D.研究中药作用机制 2.研究认为多数寒凉药具有的药理作用是()。 A .兴奋中枢神经B.增加能量代谢 C.具有抗感染作用D.兴奋内分泌系统 3.中药药理作用双向性产生的主要原因()。 A .剂量B.实验方法 C.药物产地D.机体状态 4.中药制备工艺差别可产生的影响为()。 A .作用强度改变B.影响毒性 C.减少副作用D.影响吸收 5.桂枝发汗解肌功效与下列哪项作用无关?() A .扩张血管促进发汗B.抑制血小板聚集 C.解热D.抗菌抗病毒 6.以下哪项不属于麻黄的主治范围?() A .支气管哮喘B.低血压 C.肾炎与水肿D.白细胞减少症 7.以下哪项无降压作用?() A .黄连B.黄芩 C.知母D.北豆根 8.大黄的止血有效成分是()。 A .大黄素、大黄酸B.大黄酚 1

C.芦荟大黄素D.番泻甙 A 、大黄酸甙 9.下列哪项不是秦艽的药理作用?() A .抗炎B.镇痛 C.抗过敏D.降血糖 10.下列哪种药具有抗脂肪肝的药理作用?() A .茯苓B.猪苓 C.泽泻D.茵陈 三、多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 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使君子可驱杀哪几种寄生虫?() A .蛔虫B.蛲虫 C.绦虫D.姜片虫 E.鞭虫 2.具有促进骨骼生长作用的药物是()。 A .人参B.党参 C.当归D.鹿茸 E.淫羊藿 3.人参对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影响:()。 A .增加肾上腺重量 B.增加垂体组织重量 C.降低肾上腺内维生素 C 含量 D.增加尿中类固醇排泄量 E.降低血液中类固醇水平 4.下列何为麝香的药理作用?() A .强心作用B.增加心肌的供血 C.兴奋中枢D.抑制中枢 E.抗炎作用 5.酸枣仁镇静催眠作用的特点:()。 A .口服有效B.作用快 C.对动物自主活动有影响D.可对抗中枢兴奋药的作用 E.量效关系不规律 6.活血化瘀药改善微循环作用主要表现在()。 A .加速微血流B.改善微血管形态 C.促进微血管重新开放D.促进新生微血管形成 2

数学试卷分析报告模板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四年级数学试卷分析报告 (建设街小学) 一、试题分析 (一)、试题结构 合计满分值100分,基础概念知识部分占28分,计算占22分,实践操作占10分,解决问题占40分。试题总难度系数为0.85 (二)、试题特点 1、能以《数学课程标准》“三维目标”为指导,紧扣教材、以教材为本、适当设置了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的、能体现综合应用的、创新思维的内容,即“学会用数学思维来观察分析现实生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本着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生活中的数学为主来考查学生的掌握情况。目的就是让学生关注身边的事物,能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能运用自己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应用意识。 2、注重双基考查,增大知识覆盖面。本次测试数学命题立足教材,立足基础,立足本册的知识点进行检测,比较重视双基的考查。如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概念的理解,计算能力,几何知识的初步认识等都做了考查。试题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活学活用,着力避免单纯的记忆知识的考查,将几个知识点糅合在一起,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试卷分析 (一)、学生成绩分析表 注:难度系数计算公式:难度系数=1-平均失分÷试卷总分 (平均失分=试卷总分-学生平均分) (二)、试题得分及考查知识点分析表(此表按抽调班级的学生试卷情况填写,不是全年级)

注:表中“题号”要求:语文、数学、科学按大题号来分析,英语分析到小题。此表可续) (三)、年级分数段人数统计表 三、存在问题 1、学生基本功不扎实,教师须在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技巧上下功夫,在教学中逐步养成认真、细心的良好学习习惯; 2、在教学中加强语言文字的辨析与数学教学的联系,对关键的知识点进行强化训练,加以区别; 四、对今后教学的建议 1、在教学中应加强数学与生活的实际联系,鼓励学生思考问题要有依据,解答问题要符合要求,逐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要在突出“双基”教学的基础上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在平常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课标为准绳,扎扎实实把“双基”落实到位,要特别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数学书写习惯

药理试题与答案内分泌部分教学教材

药理试题与答案第三部分内分泌系统药物一、单项选择题 210.下列主要用于治疗贫血、再障、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激素是D (1)皮质激素类(2)雌激素类(3)雌激素拮抗药(4)同化激素类(5)孕激素类 211. 用作复方口服避孕药成分之一的雌激素是E A.雌二醇 B.尼尔雌醇 C.己烯雌酚 D.炔诺酮 E.炔雌醇 213. 抑制排卵避孕药的较常见不良反应是A A.子宫不规则出血 B.肾功能损害 C.多毛、痤疮 D.增加哺乳期妇女的乳汁分泌 E.乳房肿块 214. 复方炔诺酮片避孕作用机制是B A.抗着床 B.抑制排卵 C.影响子宫功能 D.影响胎盘功能 E.兴奋子宫 215. 糖皮质激素的抗炎作用与下列哪项因素有关C A.促进IL-1、IL-2、IL-6、IL-8等合成 B.诱导环氧酶-2(COX-2)的表达 仅供学习与参考

C.抑制白三烯(LTs)、前列腺素(PGs)的合 成D.抑制脂皮素1的合成 E.诱导诱导型NO合酶合成 216. 糖皮质激素诱发或加重感染的主要原因是C A.病人对糖皮质激素不敏感 B.病人对糖皮质激素产生耐受性 C.抑制炎症过程及免疫反应,降低机体防御功能 D.使用糖皮质激素同时未用足量有效的抗菌药 E.糖皮质激素的用量不足 217. 糖皮质激素与水盐代谢有关的不良反应是D A.糖尿 B.痤疮 C.满月脸 D.低血钾 E.皮肤变薄 218. 治疗严重细菌性感染,在使用足量有效的抗菌药物同时,可加用糖皮质激素,其主要目的是C A.增强抗菌药物的抗菌活性 B.减少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 C.增加机体对有害刺激的耐受性 D.增强机体防御功能 E.延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219. 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替代疗法可用于A A.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 B.感染中毒性休克 C.支气管哮喘 D.恶性淋巴瘤 E.以上均可 220.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将一日或两日的总药量隔日早晨一次给予,其目的是A A.避免反馈性抑制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 B.避免诱发或加重溃疡 C.避免诱发或加重感染 D.避免患者对激素产生耐受性 仅供学习与参考

药理学试卷与答案

GG1FSDfmxmoems B/EE;66] JHGVVRISGCVCV ]’23ERH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8分) 1.药理学 2.不良反应 3.受体拮抗剂 7TF6GYYUIK LHOGKILP]GFH0U9KBBV TMJG F 4.道关效应(首过效应) 5.生物利用度 6.眼调节麻痹 二、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 1.药理学是() A.研究药物代谢动力学 B.研究药物效应动力学C.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规律及作用机制的科学 D.研究药物临床应用的科学 2.注射青霉素过敏引起过敏性休克是() A.副作用 B.毒性反应 C.后遗效应 D.变态反应3.药物的吸收过程是指() A.药物与作用部位结合 B.药物进入胃肠道 C.药物随血液分布到各组织器官 D.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 4.下列易被转运的条件是() A.弱酸性药在酸性环境中 B.弱酸性药在碱性环境中 C.弱碱性药在酸性环境中 D.在碱性环境中解离型药 5.药物在体内代谢和被机体排出体外称() A.解毒B.灭活C.消除D.排泄E.代谢6.M受体激动时,可使() A.骨骼肌兴奋 B.血管收缩,瞳孔散大 C.心脏抑制,腺体分泌,胃肠平滑肌收缩 D.血压升高,眼压降低 7.毛果芸香碱主要用于() A.胃肠痉挛 B.尿潴留 C.腹气胀 D.青光眼 8.新斯的明最强的作用是() A.兴奋膀胱平滑肌B.兴奋骨骼肌C.瞳孔缩小 D.腺体分泌增加 9.氯解磷定可与阿托品合用治疗有机磷酸酯类中毒最显著缓解症状是() A.中枢神经兴奋B.视力模糊 C.骨骼肌震颤 D.血压下降 10.阿托品对下列平滑肌明显松弛作用是( ) A.支气管B.子宫 C.痉挛状态胃肠道 D.胆管 11.肾上腺素与局麻药配伍目的主要是( ) A.防止过敏性休克B.防止低血压 C.使局部血管收缩起止血作用 D.延长局麻作用时 12.肾上腺素对心血管作用的受体是( ) A.β1受体 B.α、β1和β2受体 C.α和β1受体 D.α和β2受体13.普萘洛尔具有() A.选择性β1受体阻断B.内在拟交感活性C.个体差异小D.口服易吸收,但首过效应大14.对β1受体阻断作用的药物是() A.酚妥拉明 B.酚苄明 C.美托洛尔D.拉贝洛尔 15.地西洋不用于( ) A.高热惊厥 B.麻醉前给药 C.焦虑症或失眠症 D.诱导麻醉 16.下列地西泮叙述错误项是( ) A.具有广谱的抗焦虑作用 B.具有催眠作用 C.具有抗抑郁作用 D.具有抗惊原作用 17.地西泮抗焦虑作用主要作用部位是( ) A.大脑皮质 B.中脑网状结构 C.下丘脑 D.边缘系统 18.下列最有效的治疗癫痫大发作及限局性发作药是( ) A.苯巴比妥 B.地西洋(安定) C.乙琥胺D.苯妥英钠 19.下列不属于氯丙嗪的药理作用项是() A.抗精神病作用 B.调节体温作用 C.激动多巴胺受体D.镇吐作用

教务处期末试卷分析报告

教务处期末试卷分析报告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庞村学校2016-2017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质量分析 2016——2017年第一学期的期末检测已经落下帷幕,我校比较圆满的完成了检测任务。测试后的质量分析如同一面明镜,不仅显示了测试中学生知识掌握应用的情况,还反射出教师在教学中的得与失。试卷分析是提高质量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一份耕耘,换来一份欣喜的收获;一份付出,换来一份真诚的回报。期末考试结束了,有的班级考的很好,有的班级不够理想,还有潜力。成功与失败的界定,关键还是我们看问题的心态,心态决定一切。面对成功,要学会平和;面对失误,要学会淡然处之。成绩只代表过去,一次考试不能更多的说明什么。期末考试是结束了,但它更多的是留给我们一点启示:要反思自己,找到成功与失误原因,争取更大的进步,这同样是收获。 第一部分:教学质量基本情况分析 一、考试成绩情况分析 第二部分:主要成绩与经验 一、主要成绩 本学期以来全校师生在校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全体师生的努力下,以教育方针和新课改理念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教学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强力推进课标解读和

校本教研工作,切实有效地开展教研活动。才使本次成绩有所提高。 (一)学校将教研活动列入制度,并定时定点进行教研活动,每周三下午第四节为教研活动。各组利用教研时间学习过文件,学习过多媒体课件制作,进行过课堂中困惑研讨,进行过评课活动等。通过大量的教研活动,教师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二)加强了听评课活动的开展。这一学期根据学校统一安排,举行了“天天公开课”活动。在活动中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有明显的提高,从目标的设置到课堂环节的安排,从教学方法到目标的达成,都有较大的变化。本学期里学校将听评课活动作为教研工作的重要一项。以教研组为单位安排听评课活动,要求每位教师都参与,教师在听评课活动中,相互促进相互提高。 二、基本经验 本次取得成绩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扎实深入的“天天公开课”活动,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一年来,我校全体教师坚持教研活动,开展“人人一堂课”活动,坚持随堂课听评活动,并与时俱进,实施课堂教学模式推进,切实有效地促进了课堂教学改革和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这是取得成绩的前提条件。 (二)校本教研活动的广泛深入开展,有效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建立健全教研网络,加强教研工作考核管理;按照“三有”、“三定”的要求积极开展教材教法培训、基本功竞赛、优质

药理学习题集大全(含答案)

药理学习题 第一章绪言 一、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药效学是研究: A、药物的疗效 B、药物在体内的变化过程 C、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规律 D、影响药效的因素 E、药物的作用规律 标准答案:C 2、药动学主要是研究: A 药物在体内的变化及其规律 B 药物在体内的吸收 C 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其规律 D 药物的临床疗效 E 药物疗效的影响因素 标准答案:A 3、以下对药理学概念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是研究药物与机体间相互作用规律及其原理的科学 B、药理学又名药物治疗学 C、药理学是临床药理学的简称 D、阐明机体对药物的作用 E、是研究药物代谢的科学 标准答案:A 4、药理学研究的中心内容是: A、药物的作用、用途和不良反应 B、药物的作用及原理 C、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给药方法 D、药物的用途、用量和给药方法 E、药效学、药动学及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标准答案:E 二、名词解释 1、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规律和作用机制的科学。 2、药动学: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过程(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和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科学 三、填空题 1、药理学研究的内容;一是研究对的作用,称为。二是研究对的作用,称为。 参考答案 二、名词解释 1、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规律和作用机制的科学。 2、药动学: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过程(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和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科学 三、填空题

1、药物机体药效动力学。机体药物药代动力学 第二章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动学 一、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每个t1/2恒量给药一次,约经过几个血浆t1/2可达稳态血浓度: A、 1 个 B、 3 个 C、 5 个 D、 7 个 E、 9 个 标准答案:C 2、某药t1/2为 8h,一天给药三次,达到稳态血浓度的时间是: A 16 小时 B 30 小时 C 24 小时 D 40 小时 E 50 小时 标准答案:D 3、药物的时效曲线下面积,表示的是 A 在一定时间内药物的分布情况 B 药物的血浆t1/2长短 C 在一定时间内药物消除的量 D 在一定时间内药物吸收入血的相对量 E 药物达到稳态浓度时所需要的时间 标准答案:D 4、在酸性尿液中弱酸性药物: A、解离多,再吸收多,排泄慢 B、解离少,再吸收多,排泄慢 C、解离多,再吸收多,排泄快 D、解离多,再吸收少,排泄快 E、以上都不对 标准答案:B 5、吸收是指药物进入: A、胃肠道过程 B、靶器官过程 C、血液循环过程 D、细胞内过程 E、细胞外液过程 标准答案:C 6、药物的首关效应可能发生于: A、舌下给药后 B、吸人给药后 C、口服给药后 D、静脉注射后 E、皮下给药后 标准答案:C 7、大多数药物在胃肠道的吸收属于: A、有载体参与的主动转运 B、一级动力学被动转运 C、零级动力学被动转运 D、易化扩散转运 E、胞饮的方式转运 标准答案:B 8、一般说来,吸收速度最快的给药途径是:

试卷分析报告10篇

试卷分析报告10篇 试卷分析报告试卷分析报告(一): 期中试卷分析报告 一、基本状况 全卷共26道题,覆盖了《数学课程标准》中一级知识点,二级知识点的覆盖率也较高,试题呈现方式多样化,主观性试题的类型丰富:开放题、探究题、应用题、操作题、信息分析题等占必须的分值比例,题型结构搭配比例基本适当,各知识点分值比例分配比较合理恰当,总体难度和难度结构分布合理,贴合学生的实际状况。本校平均分:79、9,优秀率:47、9%,及格率:90%。其中初二班得分状况如下: 题号13得分率98%98%92、5%80%93%89%92%96%96%81%80%98%98%题号得分率100%100%91%80%71%86%93%94%85%92%84%73%63% 二、考生答题状况分析 填空题和选取题均为基础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八年级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从统计考生答卷状况来看,对于大部分小题考生的得分率普遍较高。某些试题涉及知识虽然基础,但背景新颖,需要考生具备必须的“学习”潜力。考试结果证明,对于这样

的试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潜力上的欠缺。例如:第19,20题。第7题学生往往讨论不全面只解答一种状况漏第二种状况导致失1分,所以填空题能得满分的考生不多。 第21题是基本根式运算题,虽然涉及到化简根式,但情形简单仍不失基础性。第22题以正方形网格为背景,设置了基本作图,在对图形的操作、思考等活动中考查学生对图形与变换,平行、垂直的理解,体现了《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学习理念。第23题各问题的难度层次分明,逐级递进,能够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思考。第24、26题由于配置了应用背景,需要考生具备必须的理解潜力,学生在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过程中,能够表现出自己在从事观察、数学表达、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方面的潜力,因而本题也较好地考查了过程性目标。第25题考查的资料是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了分类、数形结合等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内涵比较丰富,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潜力要求较高。能够说,开放与探究是本试卷的亮点。 三、试卷对课程理念的体现,对科学特点的体现 数学试卷呈现出许多新意,重视试题的教育价值的功能,体现新课程改革理念,既体现了数学学科的基本特点,又给学生创造了灵活、综合地运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探索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