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柳永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关于词人柳永研究的研究综述[终稿]

关于词人柳永研究的研究综述[终稿]

摘要:北宋初期的著名词人柳永, 曾经为宋词的发展作出了一系列创造性的贡献, 在文学史上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进入21 世纪以来的近十年柳永词研究呈现繁荣态势, 据笔者在中国知网检索, 仅研究论文就超过340 篇, 比整个20 世纪一百年间发表数量的总和还多。

审视角度多样, 研究范围不断扩展,许多问题的探讨不断深入, 笔者仅就所见, 对近十年来所讨论的主要问题综述如下。

新世纪以来(2001——2009 年)柳永及词的研究在上世纪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挖掘,焦点主要集中在思想人格、艺术成就、社会文化意蕴、师承与影响及恋情词研究等方面,本文对这些研究成果做了详细的梳理。

本文对近几年柳永及其词的研究做简要的回顾, 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柳永生平、思想性格、悲剧心态、悲剧成因研究;( 2) 柳永词研究;( 3) 柳永与其他作家及柳永词与其他文体比较研究;( 4) 柳永词的传播与接受及其在文学史上如何定位的研究。

关键词:研究成就如下:在宋代词坛上柳永是批评和研究的重点,在中国文学史上亦占有重要的地位。

20 世纪柳永研究硕果累累,共有444项研究成果。

上世纪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平事迹考证、思想人格的探讨、艺术成就的论证等方面。

在生平事迹的考证中基本问题已达成共识,但在细节方面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在思想人格的研究中向历史真实不断开掘和接近;在艺术成就上呈现出“百舸争流”的局面。

另外,柳永及其词史地位的研究学界从比较研究、感性描述和定量分析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论证。

上世纪柳永研究取得的巨大而可喜的成就,也给新世纪的柳永研究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新世纪以来(2000 年——2009 年)有关柳永的研究成果据不完全统计413 个。

柳永研究的重心有所转移,研究者在上世纪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挖掘,焦点主要集中在思想人格、艺术成就、社会文化意蕴、师承与影响及恋情词研究等方面。

下面作详细叙述。

一、生平事迹考上世纪有关柳永生平事迹做了大量的考证,新世纪以来有关这方面细节的探讨也颇有价值。

柳永词研究报告

柳永词研究报告

柳永词研究报告柳永是中国明代文学家、戏剧家和词人,被誉为“南曲之神”,他的词作被称为南曲。

柳永的词作以其浪漫、细腻的风格,深深地打动了后世读者,并对后世文学和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柳永的生平柳永出生于明朝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在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中长大。

他有才华出众,早年间广泛涉猎文学艺术,受到了当时文坛的认可和赞赏。

然而,柳永的一生却经历了不少困苦和挫折。

他曾经心仪的女子被别人抢走,他的父亲也离世了。

这些挫折和伤痛情感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创作。

柳永创作了大量的词作,涉及到爱情、离别、唐诗、抒怀等不同的主题。

他的作品大都以叙述故事的方式展现出来,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婉转的语言,打动读者的心弦。

他的词作在当时十分受欢迎,因其曲调婉转动听,文采斐然。

然而,柳永的一生并不顺遂,不少时候他被贬为官,经济上也陷入了困境。

他曾经多次请求复职,但都未能成功。

柳永的一生中,他的词作受到了明代的文人墨客的高度赞赏,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柳永词的特色柳永的词作以其细腻、浪漫的风格著称,他的词作常常以叙述故事的方式呈现出来。

他善于运用音乐的节奏和曲调,使得他的词作在朗诵或演唱时显得更加动人。

柳永的词作在爱情主题上尤为出色,他巧妙地把握了男女之间的情感纠葛,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婉转的语言,将爱情的苦、乐、悲、喜表达得淋漓尽致。

他的词作内容丰富多样,既有对现实世界的描写,也有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柳永善于借助诗词表达内心情感和思想,能够将琐碎的生活细节和抽象的情感相结合。

三、柳永词的影响和价值柳永的词作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

他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文采斐然的作品,成为了明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柳永的词作不仅对当时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后世的文学艺术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柳永的词受到了后世文人墨客的推崇,不少后来的作家、词人都受到了他的影响。

柳永的词作也是中国古典音乐的宝库,他的词作被广泛地运用于戏曲和民间音乐中。

近年来柳永词传播研究的特点

近年来柳永词传播研究的特点

近年来柳永词传播研究的特点金雷磊【摘要】从传播学的视角,运用传播学的方法来研究柳永词,是柳永词研究的另一路径.搜索近年来柳词传播研究的论文,共计61篇.分析这61篇论文,可以得出,柳词传播研究的主要特点呈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对柳词传播作宏观探讨;二是考察柳词在历代的传受情况;三是柳词的词集编纂印刷传播.【期刊名称】《新余学院学报》【年(卷),期】2019(024)003【总页数】4页(P71-74)【关键词】柳永词;传播;接受;词集【作者】金雷磊【作者单位】三明学院文化传播学院,福建三明365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7.23柳永词的传播研究,主要致力于传播的角度来观照、审视柳词。

柳词传播研究文献综述是一项基础性工作,特别重要,不可或缺。

以“柳永词传播”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上搜索,显示论文共计61篇,时间主要集中在2001年至2018年。

其中,近三年来,论文数量仅7篇。

归纳起来,目前关于柳词传播的研究,主要特点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从整体上对柳永词传播作探讨;二是从传播与接受二维角度分析柳词在历朝历代的传受状况;三是研究柳词通过词集的编纂印刷传播的情况。

下面分别论述之。

一、从宽泛意义上对柳永词的传播状况作整体研究近年来柳词传播研究的论文中,有很多从宽泛意义上对柳永词的传播状况作整体研究。

夏明宇《柳永词在宋代的传播与经典化》一文,从内、外两个因素分析了柳词经典化的原因。

内部因素包括:雅俗兼容的审美旨趣和叙事体的创作技艺。

外部因素则包括:文人和百姓的接受,批评家的褒贬,宋人词选的刊行,通俗文学中柳永及其词的改编想象等。

作者认为:“柳永词正是具备了如同杜诗一般‘典雅文华’的内质,以及‘天下咏之’的外部传播与接受生态,才让它真正从流行走向经典。

”[1]作者从内、外两个方面,全面分析了柳永词的经典化过程,特别注意到了宋人通过宋词选本的编辑、出版与发行在柳词经典化中的作用,富有启发意义。

不足的是对于宋词选本的刊行与传播情况没有完全展开。

近几年柳永研究综述

近几年柳永研究综述

收稿日期:2007-05-21作者简介:明智(1976-),男,安徽阜阳人,安徽师范大学2005级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唐宋文学。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ofLeshanTeachersCollege第23卷第2期2008年2月Vol.23,No.2Feb.2008近几年柳永研究综述明智(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芜湖241000)摘要:本文对近几年柳永及其词的研究做简要的回顾,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柳永生平、思想性格、悲剧心态、悲剧成因研究;(2)柳永词研究;(3)柳永与其他作家及柳永词与其他文体比较研究;(4)柳永词的传播与接受及其在文学史上如何定位的研究。

关键词:柳永;词;研究;综述中图分类号:I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666(2008)02-0046-06近几年(2001-2005)柳永研究呈现繁荣态势,成就蔚为大观。

仅研究论文就超过一百四十篇,比80年代初到20世纪末这二十年论文发表数量的总和还多。

有的从新的视角对柳永及其词进行研究,研究范围也不断扩展,许多问题的探讨不断深入,笔者仅就所见,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简述。

一、柳永生平、思想性格、悲剧心态、悲剧成因研究(一)生平研究限于《宋史》中没有柳永传,加之柳永生平研究缺乏其他确凿证据与充分材料,柳永生平众说纷纭,故关于其生平考证的文章较少。

王辉斌《柳永生平订正》一文认为,柳永生于987年,于1031年考中进士,其卒后由王安石之弟王安礼与陈朝请共同营葬。

《镇江府志》所载泗洲判官、著作郎、太常博士诸职,均非柳永生前所任,所谓的《宋故郎中柳公墓志》,乃系一篇伪作。

这个观点较为新颖,值得学术界进一步商榷。

曾大兴《柳永宦迹游踪考述》根据柳永《乐章集》本身提供的一些重要线索,参考宋元一来有关史乘、笔记、方志记载,对柳永在睦州、昌国、苏州、泗州、华阴、灵台、江夏、九嶷山和成都等九处的宦迹与游踪作了细致的考述,同时对学术界的某些观点,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应予以重视。

柳永研究综述

柳永研究综述

柳永研究综述柳永,字耆卿,北宋著名词人,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由于柳永对宋词的深远影响,关于他的研究成果也是硕果累累。

薛瑞生《柳永的被理解与被误解》(《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提到,新世纪伊始,学术界掀起了一股“柳永热”,研究成果呈井喷之势。

近几年,柳永研究又有了新的发展,现将有关研究成果综述如下:一、柳永词的题材内容与风格的分析目前学术界一般把柳永词分为两种,一类是为士大夫填的雅词,一类是市井传唱的俗词。

谢慧明《柳永词之“雅”、“俗”考辩》(《群文天地》2012年第24期)一文对柳永词进行了深刻剖析。

谢文认为,随着时代的变化对柳永词的评价发生了此消彼长的变化,从俗到雅俗并存再到以雅为主。

柳永词的俗主要表现在描写女性大胆意识和下层歌妓的言行,多用俗言描写市井之事并不符合宋代文人雅士的审美,被视为轻浮。

文章分析《雨霖铃》一词,认为柳永词用俗言却不落俗套,词中感情自然流露,使读者感同身受,艺术造诣高超,可谓之雅。

孙雪霄在《以赋为词:柳永的市井之“俗”》(《河北学刊》2011年第一期)一文中提出了对柳永词雅俗兼备原因的独到见解。

孙文认为,柳永出身儒学传统的仕宦之家却屡试不中,长期与市井人物相处,对雅俗之别不像其他文人一样泾渭分明,而是具有一种朴素的平等精神,正是这种精神让柳永作词时不避俗,甚至有意趋俗,作品中充斥着大量俚语。

这一点也跟北宋的文化氛围息息相关,蒋金芳《柳永词社会内涵研究》(《剑南文学》2013年第1期)指出,宋代文化本质上是一种俗文化,这种文化是繁荣的经济和膨胀的市民阶级促生的。

对柳永词的内容的研究,葛蕾《也谈柳永歌妓词中的情感》(《文学研究》2014年第1期)一文分析的很有代表性。

葛文将柳永的歌妓词分为两大类,一类以歌妓本身为主体,或描述歌妓的美貌,或展示她们的内心世界,第一次向社会较为全面地展示了歌妓这一社会群体,勾画出形象鲜明的歌妓群体。

有关柳永都市夜景词研究的文献综述.

有关柳永都市夜景词研究的文献综述.

有关柳永都市夜景词的文献综述摘要:北宋初期的著名词人柳永,曾经为宋词的发展作出了一系列创造性的贡献,在文学史上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过去评价柳词,多肯定他在词的形式上的开拓,在内容方面多论述柳永的歌妓词和羁旅词。

近年来,柳永都市词开始受到学界的关注,人们将这些作品放到他所处的特定历史环境下进行考察,与此相关的研究论述则主要集中在都市风俗风貌方面。

关键词:柳永都市夜景词近几年有关柳永都市夜景词研究,大多包含于柳永的都市词研究之中,对柳永都市词的研究大概从以下几方面研究:一、都市词创作的原因及条件方面(一城市的繁荣,大城市的兴起,都市娱乐的盛行陈登平《宋型文化视域下的柳永都市词评价》认为北宋都市经济繁荣,城市化发展,经济基础的改变必然带来上层建筑的改变, 作为上层建筑之一的文化自然也相应地产生变化, 即北宋都市经济的繁荣为北宋都市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首先, 都市娱乐方式丰富多样。

其次, 都市的集体狂欢精神。

宋代积累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长时间的相对太平, 统治者的政策倾向, 崇奢竞侈之风日渐兴盛,夜市成了最佳选择。

再次, 商业化气息的浓厚。

宋代无商不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娱乐业的商业化气息自然也在词这一领域,逐渐浓厚起来, 人们已经不以把词当作商品用来交换为耻。

柳永以词与歌妓做交易,以应对生活。

胡春玲《论柳永城市词》中认为:第一, 新的娱乐姿态之呈现。

词是依傍于都市的文化娱乐而存在的, 北宋都市各式各样娱乐方式的兴起,为词的创作奠定基础,都市的各种娱乐形式都在词中得以反映。

北宋相对稳定的社会局势也为娱乐之风创造了极为适宜的环境。

第二, 各种风俗人情之显现且不同的城市具有不同的风俗和特色。

北宋时期, 由于经济的发展,其都城汴京、杭州、成都、苏州、扬州等一些大城市极为繁荣昌盛, 这些在柳永城市词中都得到一些反映。

(二柳永的个人创作胡春玲《论柳永城市词》中认为柳永之前文人写城市, 还未真正深人城市, 且着重于城市外部自然风光的描摹, 也没有形成规模,直至柳永, 描写都市风俗市民生活的繁华景象才蔚为大观。

柳永词的题材研究

柳永词的题材研究

柳永词的题材研究作者:汪新宇来源:《青年文学家》2011年第10期摘要:晚唐五代以来,词的题材一直很单调。

直至柳永的出现,词的题材才以多元并存的形态呈现。

柳永词在都市词、歌妓词、羁旅行役词、咏史词、咏物词等方面都有涉猎。

本文主要分析其题材形成的渊源,即从其生平经历、商品经济、当时所处的社会坏境等几个方面展开分析关键词:柳永题材来源作者简介:汪新宇,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古代文学专业10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魏晋南北朝隋唐柳永开拓了宋词的题材,他在都市词、歌妓词、羁旅行役词、咏物词等上都有很大的成就。

那么他为什么会涉猎这么广?简单来说就是他的这些题材都是如何来的?与他当时所处的社会状况,时代历史背景,个人成长经历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下面我们来做具体分析。

一、北宋商品经济与柳永词的价值取向柳永生活在宋真宗后期和仁宗朝代,正是北宋盛世。

当时商品经济发展比较迅速,北宋的文人也在商品经济的大浪潮下,题材内容和审美情趣都受到了商业文化的影响。

表现在柳永身上,他的大部分词作都迎合市民阶层的喜好。

在这方面,受影响最大的应属他的都市词以及歌妓词。

1、都市之表现在刚结束分裂状态后的北宋初期,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北宋的商品经济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北宋开始出现一批经济繁荣的城市,最闻名的是当时的汴京。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序》有段关于当时汴京情形的文字:“太平日久, 人物繁阜, 垂髫之童, 但习歌舞; 班白之老, 不识干戈。

时节相次, 各有观赏。

灯宵月夕,雪际花时, 乞巧登高, 教池游苑。

举目则青楼画阁,绣户朱帘。

雕车竞驻于天街, 宝马争驰于御路, 金翠耀目, 罗绮飘香。

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 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

八方争凑, 万国咸通。

集四海之珍奇, 皆归市易; 会寰区之异味, 悉在庖厨。

花光满路, 何限春游; 萧鼓喧空, 几家夜宴。

伎巧则惊人耳目, 侈奢则长人精神”。

在北宋这样发达的商品经济的影响下,,不论是士大夫阶层还是普通市民阶层,他们的社会价值观都在发生着重要变化。

柳永文献综述

柳永文献综述

三是有关柳永笔下的市井生活反映的人们审美观念的转变
主要有2021年陈琴的?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浅析柳永词市民化语言?中涉及到市民化语言是柳词的一大特色,柳永词通俗流利——将俚俗语言入词,极富韵律美和节奏感,所以更能吸引市民群众的眼光。

2021年薛莲的再论柳永词的“俗〞?分析了柳永“俗词〞的创作与其个人境遇以及与北宋前期社会开展需要的关系,对柳词的“俗〞与“雅〞进行了高度评价,这些作品对柳词所反映的“俗〞文化给予了肯定,也就为本论文写作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2021年邹华、王晓蓉的?风尘中的真善美——论柳永的歌妓词?介绍了柳词中歌妓的柔美与坚强,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柳永进步的女性观以及他对女性的人文关心。

2021年裴军?柳永词的市民意识浅探?分析了柳永创作慢词过程中,插入了市井口语和俚语,表现了柳永注意迎合群众审美需求,将日渐“雅〞化的词又一次推向了“俗〞化,复原其通俗面貌,具有鲜明的市民意蕴。

这些都为本论文研究柳永词作反映了市民审美观念的转变给予了一定借鉴。

结论
通过以上论文、学术著作的研读,为论文写作提供了充足的写作素材和指导,包括柳永词作的解析,其作品产生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以及柳永作品反映出来的市井文化。

前人对柳永词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是在查找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发现有关柳永笔下市井生活反映出的审美观念的转变的文献资料相对较少。

本文主要是通过对柳永笔下市井生活进行分类,然后分析这类作品产生的原因,最后在此根底上,进一步分析柳永作品中的市井生活反映了市民群众审美观念发生了两方面的转变,一是对“韵〞的崇尚和追求,二是在文化上,推崇“俗〞文化,旨在为以后对柳永思想创作的研究和多角度理解柳永的作品有所裨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4]
。崔玉霞
柳永艳词中的女性代言与阴性书写 其文以法国女性主义理论家埃伦娜#西苏关于阴性书写的概念和 [ 15] 理论研究柳词的创作方式 , 认为柳永在艳词中以女子的口吻写作 。张海燕 浅谈柳永的妓情词 文中 认为应该把柳永妓情词中色情猥亵的封建糟粕和多少具有一定思想内容的东西区别开来 , 对这部分有 价值的妓情词从思想上和艺术上给予辩证的肯定
[ 收稿日期 ] [ 作者简介 ] 宋文学。 2009- 07- 13 [ 修定日期 ] 2009- 12- 09 乐芳 ( 1978- ) , 女 , 江西上饶人 , 陕西理 工学院文学 院 2007 级古代文 学专业硕 士研究生 , 研究 方向 : 唐
[ 2]
# 55 #
通俗浅显的形式 , 亦被士大夫们视为低俗。不同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使柳永成了时代的牺牲品, 铸就了 [ 3] 他一生的悲剧 。相比之下 , 胡春玲的 柳永生存悲剧之因探析 则从社会学、 文化学的角度探析柳永生 存悲剧的内容、 成因及时代意义, 认为人们通常所公认的人品和文品并不是其生存悲剧的症结。其最根 本的原因在于柳永所代表的俗艳文化和士大夫阶层所代表的正统文化之间的冲突和对抗 , 这种冲突和 [4] 对抗就演绎成他的生存悲剧, 并显示出时代特色 。分析较为深刻, 观点发人深省。而聂茂 市俗情欲 的张扬与精神自慰的传播 ∃ ∃ ∃ 柳永的悲剧心态和矛盾世界探幽 则剖析了柳永痛苦的精神历程, 结合柳 永的生平与歌词 , 就他的用世之志与浪漫天性、 生存模式与生活现实、 人生有限与自然永恒三个方面对 其悲剧心态与矛盾世界进行探幽 。 ( 三) 思想与性格研究 自宋代开始 , 柳永都是一个争议颇大的人物, 人们对他的评价就褒贬不一, 而问题的焦点 , 集中在他 的思想与性格方面。龙杰 论柳永思想的矛盾二重性 认为 , 北宋著名词人柳永的思想是矛盾的, 较为复 杂的 , 一方面, 柳永渴望仕进, 以求实现其人生理想 , 另一方面, 他又长期混迹于坊曲 , 过着享乐的世俗生 [6] 活, 眼光向下, 创作了大量俚语俗词。于是, 仕进心理和市民心理交织着、 矛盾着、 主宰着柳永的一生 。 温永峰、 薛巨珍 浅谈柳永的政治理想 中谈到 , 柳永一生仕途蹭蹬, 流落多舛。时人和后人称为浪子词 人, 但终其一生从未放弃功名利禄, 他屡试不第, 不仅没有绝意仕途 , 反却! 始悔以文词先得名为己累∀。 [7] 从功名思想的形成原因, 仕途的坎坷 , 及其济世立名理想的破灭来谈柳永的政治理想 。这对于全面了 解和评价柳永具有明显的价值。高海岩 从柳永词看其生存状态 是这样概括柳永的悲剧生涯的: ! 学儒 而迷于仕途, 成为一生解不开的结 , 天生而来的一种追求人生自我价值的信念又使他沉醉在艺术的开拓 之中 , 而慢词的自我特征与柳永的风流本性又使他与歌妓结下了一生的缘。在奔波于仕途与青楼的中 间感悟人生, 经离情别意 , 流落江湖 , 世态炎凉 , 决定了柳词自有一份深沉感情, 学道而能于执着处 , 迷茫 时稍有解脱, 不至人生唯有痛苦, 有入有出。 ∀ 二、 柳永作品研究 ( 一) 柳永词的思想情感内涵研究 以往人们对柳永词所体现的思想与情感内涵 , 总的看评价不高。谈到柳词 , 多看重羁旅行役一类题 材, 认为这类词写出了具有普遍意义的游子漂泊之感和失意文人的忧伤情怀, 有一定的认识价值。对于 其他题材如大量描写妓女生活的词及部分描绘都市风光的作品 , 则较少提及。有的还认为其歌妓词主 要表现了柳永的放荡生活和浪子作风, 无甚品味可言; 认为其都市词为北宋王朝的虚假繁荣装点门面, 未免有阿谀附媚之嫌。近十年来这种认识亦有所改变 , 学者们对柳词的价值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揭示。 有关柳永羁旅行役词的研究, 近年来多有佳作产生。姚蓉、 王兆鹏的 论柳永羁旅行役词的抒情模 式 将柳永羁旅行役词总结为四种主题模式亦即! 浪萍风梗∀ 式、 ! 登高临远∀ 式、 ! 孤馆梦回∀ 式和! 临歧伤 别∀ 式 , 从中析出! 佳人情结∀ ; 归纳出两种主要表现手法 ∃ ∃ ∃ 以哀景衬哀情、 以乐景写哀情 , 以此把握柳 永羁旅行役词的抒情规律和特色影响 。鲍衍海在 柳永羁旅行役词中的时空意识 讲到柳永羁旅行役 词中的时空意识 , 是柳永词具有独特性的特征之一。依据这种时空意象的表现方式的不同, 可以划分为 ! 顺势感应∀ 与! 逆向感应∀ 两类 , 来揭示柳永词的情感方式
[ 摘要 ] 柳永其人其作生动体现了北宋的部分生活, 也为我们今天处于改革开放时期的文学研究 者的不同解释, 提供了多种可能。 近十年的柳永研究, 证实了这一解释学原理。 [ 关键词] 柳永 ; 词 ; 研究 ; 综述 [ 中图分类号] I206 2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673- 2936( 2010) 01- 0055- 06
[ 11]
和艺术的开创上
[ 12]

历来对柳永歌妓恋情词的研究都是备受学者关注的, 近十年伴随着我国社会化转型 , 学者们以新的 生存体验来进行诠释。钟其鹏 ! 算得人间天上, 惟有两心同∀ ∃ ∃ ∃ 浅析柳永恋情词中新的爱情追求 指 # 56 #
出, 柳永的 木兰花 ( 虫娘举措 ) 、 集贤宾 ( 小楼深院) 和 征部乐 ( 雅欢幽会) 是描写词人与歌妓虫娘恋 [ 13] 情的作品 。它们蕴含着一种崭新的爱情追求 ∃ ∃ ∃ 情投意合。韩军 柳永情词的独特魅力 从柳永情 词产生的心理基础、 情感基础和独特的审美追求探讨了柳永情词的独特魅力及产生原因
[ 23]
。杨建跃 从柳永词看中国传统文学的世俗化倾向 以点代
面, 以柳永为研究的切入点, 认为柳永是第一个以市民意识对抗封建伦理道德的传统文人 , ! 其词作和价 值取向不仅背离封建正统观念 , 还体现出对中国传统文化审美价值的反叛 , 预示了后世文人走向社会、 传统文化走向世俗化的发展态势∀
[ 24]
。杨海明在 试论宋代词人享乐心理的雅俗分趋 文中说 : ! 宋代词
[ 21]
唐军 细密妥溜明白家常直处能曲 ∃ ∃ ∃ 柳
[22]
永慢词的铺叙特征 从线性结构、 句式特征、 表现技巧三个方面论述了柳词长调的铺叙特征 。该文平 中出奇, 值得细读。刘小林 谈柳永的慢词艺术 、 田彩仙 也谈柳永慢词的铺叙特征 等分别谈到柳永创 作慢词代替小令的历史必然趋势, 应从文学史的角度去认识。 ( 三) 柳永词的俚俗性研究 近十年来, 学界对柳词的 ! 俚俗∀ 风格表现出宽容态度, 并能进行历史主义分析。王修华 柳词之 ! 俗∀ 刍议 谈到柳词之! 俗∀ 主要体现在情趣世俗、 审美通俗、 语言俚俗等方面。柳词所以倍受正统诟骂 和流俗喜好 , 纯属评者的不同立场所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北宋初期的著名词人柳永 , 曾经为宋词的发展作出了一系列创造性的贡献 , 在文学史上产生了广泛 而深刻的影响。进入 21 世纪以来的近十年柳永词研究呈现繁荣态势, 据笔者在中国知网检索, 仅研究 论文就超过 340 篇, 比整个 20 世纪一百年间发表数量的总和还多。审视角度多样 , 研究范围不断扩展, 许多问题的探讨不断深入 , 笔者仅就所见, 对近十年来所讨论的主要问题综述如下。 一、 柳永其人研究 ( 一) 关于柳永生平 柳永虽是著名的词人 , 但 宋史 没有为他立传 , 古籍中涉及柳永的记载虽也不少, 但又多系传闻附 会, 真正可靠的资料为数甚少。因而, 关于柳永家世与生平行迹考证就众说纷纭 , 至今无定论。自上个 世纪以来 , ! 知人论世∀ 的批评传统 , 导致许多学者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劳动。进入新世纪近十年也有一些 关于柳永生平的文章。王辉斌 柳永生平订正 一文认为, 柳永生于 987 年, 于 1031 年考中进士, 其卒后 由王安石之弟王安礼与陈朝请共同营葬。 镇江府志 所载泗州判官、 著作郎、 太常博士诸职, 均非柳永 [1] 生前所任, 所谓的 宋故郎中柳公墓志 , 乃系一篇伪作。这个观点较为新颖 , 值得学术界进一步商榷 。 曾大兴在 ! 柳永∀ 辩正 文章中对 中国大百科全书# 中国文学卷 中吴世昌先生撰写的柳永词条进行细 读发现三个问题 , 一是柳永的名和字及其改名换字的问题 , 二是柳永的婚姻及后嗣问题 , 三是群妓合资 葬柳永及! 吊柳会∀的问题 , 对此三个问题分别作了很有见地的阐述, 认为王辟之说柳永改名换字的原因 ! 以疾∀ 是对的, ! 永∀ 者, 长久之谓也。词条中提出柳永没有结过婚也是有误的 , 据康熙 崇安县志 卷七 载: 柳永有子名 , 字温之 , 庆历六年贾黯榜。官至著作郎。另外关于群妓合资葬柳永及! 吊柳会∀ 也是 以讹传讹, 文中引用宋人叶梦得 避暑录话 卷下云 : 永终屯田员外郎, 死旅, 殡润州僧寺。王和甫为守 时, 求其后不得 , 乃为出钱葬之。此种说法较可靠 , 这篇文章对以往的一些不是很可靠的说法进行了考 证并得出具有说服力的见解, 比较有新意 。 ( 二) 柳永的悲剧命运探讨 袁美丽 试论柳永人生悲剧的深层文化意蕴 指出柳永流连风月 , 终生沉沦 , 堪称悲剧的一生。文章 认为造成其悲剧的原因是上层统治者视柳词为! 小词∀ , ! 好为淫冶讴歌之曲∀ , 有伤风化; 另一方面 , 柳词
[16]

柳永对宋词题材的开拓近年也备受关注。徐定辉 论柳永对词境的开拓 写柳永冲破了晚唐五代词 多写男女情爱与闺阁园庭的狭小范围, 把词笔投向关塞山河、 通都大邑、 历史兴亡之中, 使其词呈现出高 远深邃、 雄阔浑厚的境界 , 为宋词的声色大开建立了最初的规范
[ 17]
。张瑞芳 柳永词的开拓贡献 认为
[ 19]

( 二) 柳永慢词特征的研究 近十年来, 对柳永慢词的研究显现出视角多元的态势: 王百灵 柳永慢词创作原因之管见 指出柳永 慢词创作与文学本身的发展规律、 经济发展、 个人的性格以及当时人们的审美习惯息息相关
[ 20]
。徐安
琪 试论柳永慢词的创作思想 别出心裁 , 以创作思想为切入点, 指出柳永: ! 在慢词的创作上表现出特立 独行的创作思想。柳永具有创新精神, 大量运用时调俗曲 , 创作浅近卑俗的歌词 ; 在慢词创作的目的和 功用上, 则鲜明地表现出%应歌& 的思想。正是在这两个方面 , 柳永慢词创作表现出与晏欧等人不同的创 作思想和艺术风貌, 从而在宋代慢词创作中有先导之功。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