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肝抵当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急性脑出血对患者康复的影响

合集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后遗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后遗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后遗症的临床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后遗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2019年1月-2023年4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脑出血后遗症;疗效;不良反应脑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发病之后损伤患者脑神经功能,导致患者出现后遗症,如偏瘫、四肢无力、口歪眼斜、语言模糊等,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

目前,对脑出血后遗症患者治疗,西医无特效治疗效果,寻求中医治疗成为一个重要途径[2]。

我院对患者尝试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汇报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脑血栓患者300例,时间为2019年1月至2023年4月,随机分为两组,各150例。

观察组男76例,女74例,年龄54-79岁,平均(63.46±2.37)岁;对照组男77例,女73例,年龄55-80岁,平均(63.43±2.43)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P>0.05)。

1.2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给予患者脑复康片,口服,每次服用剂量为0.8g,每天服用三次,西比灵胶囊口服,每次服用剂量为0.3g,每天服用三次,银杏叶片口服,每次服用剂量为0.3g,每天服用三次,持续治疗8周,观察组治疗效果。

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西医治疗方案与对照组一致,中医治疗如下:对于气虚血瘀证患者,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基础组方:黄芪30g,鸡血藤15 g,川芎、地龙、土鳖虫各12g,红花、苏木、赤芍、当归尾、桃仁各10g;如果患者上肢疼痛,则需要增加片姜黄、防风、桑枝、羌活;如患者乏力,则增加人参、党参。

急性脑出血早期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患者康复的影响观察

急性脑出血早期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患者康复的影响观察

急性脑出血早期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患者康复的影响观察目的研究分析早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出血对患者康复的影响。

方法抽取在2013年2月~2014年10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单纯的西医治疗,实验组实施中西医结合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康复情况。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平均为(6.01±7.32)分,对照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平均为(10.41±8.2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急性脑出血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各项指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标签:急性脑出血;中西医;康复急性脑出血是神经科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分为自发性脑出血和损伤性脑出血。

自发性脑出血主要为高血压性脑出血,是由于高血压小动脉硬化血管破裂所致,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甚至威胁生命[1]。

所以,对于急性脑出血患者的康复治疗显得至关重要。

我院就早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出血对患者康复的影响这个课题进行研究分析,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抽取在2013年2月~2014年10月本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按CT确诊,符合医学上对于“高血压性脑出血”的诊断标准,同时在中医领域,符合中风-中经络范畴的脑出血患者分为风痰瘀血、痰热腑实和肝肾阴虚、风阳上扰两个类型的诊断标准[2]。

随即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

实验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42~81岁,平均年龄61.9岁;对照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43~82岁,平均年龄62.6岁。

两组在性别、年龄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西医治疗,包括调整血压、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维持机体正常的电解质水平等。

研究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

在常规化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服凉血祛瘀和化痰通腑的中医药;属肝肾阴虚、风阳上扰者类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镇肝抵当汤。

急性脑出血应用中医综合康复方案治疗临床效果观察

急性脑出血应用中医综合康复方案治疗临床效果观察

急性脑出血应用中医综合康复方案治疗临床效果观察目的:观察中医综合康复疗法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

方法:选取我院7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时间为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

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划分为研究组(中医综合康复疗法)和对照组(常规西医疗法)各35例,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对比。

结果:两组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改善,且研究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此外,研究组患者的康复训练依从性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结论:采用中医综合康复方案治疗急性脑出血,可以取得较常规西医治疗更好的临床效果,促进患者神经、运动等功能恢复,可进一步加强应用。

标签:急性脑出血;中医综合康复方案;临床效果急性脑出血是一种临床急症,其发病急,病情重,集中于中老年人群发病,可能导致残疾甚至死亡,对患者健康及生活危害较大[1]。

近年来,采用中医理论对脑出血性疾病进行治疗,逐渐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并在实践应用中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成为急性脑出血治疗新的发展方向。

本文选择我院收治的7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中医综合康复疗法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进行了研究分析。

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7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时间为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

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划分为研究组(中医综合康复疗法)和对照组(常规西医疗法)各35例。

其中研究组35例,男20例,女15例,年龄45-77岁,平均(55±2.5)岁;对照组35例,男18例,女17例,年龄45-78岁,平均(56±2.6)岁;本次研究采用随机、平行对照和单盲的方法进行。

两组均为确诊患者,且在性别比例、平均年龄和发病情况等方面的对比无差异,可作为统计对比对象。

1.2诊断和辩证分型: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医和西医关于急性脑出血的诊断标准;按照中医诊断标准,可以将病情分型为气虚血瘀型、风痰瘀阻型、肝阳上亢型、阴虚风动型和痰热腑实型5种证型[2]。

邓中甲讲镇肝熄风汤二病案,脑血栓和脑出血,中西医治法

邓中甲讲镇肝熄风汤二病案,脑血栓和脑出血,中西医治法

邓中甲讲镇肝熄风汤二病案,脑血栓和脑出血,中西医治法镇肝熄风汤上次讨论了镇肝熄风汤,有些注意的点,我们补充一下。

中医的中风这个病,在现代医学来说,包括脑血管意外的多种病。

其中尤其是脑血栓和脑出血,在现代医学治疗上,它是要在诊断上比较准确之后,才可以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而在中风发生的时候,特别初起,往往在某些医疗设备条件差一点地区,一时往往现代医学难以区分,这是哪一类病?那就要观察,这样容易延误病情。

用镇肝熄风汤,我个人体会,只要中医的病机属于肝阳上亢,肝阳化风,气血上逆,就应当及早使用。

以免这个病人昏迷日久,就往往造成不可逆。

这类的临床病例教训也很多,当年我记得八十年代初,当时安排给我的老师当助手,我们学校的第一批的四大教授,彭履祥教授,内科专家了,他本人就治了很多这类中风。

也喜欢用镇肝熄风汤。

他本人对自己的体质也比较了解,有一次他跟我和它另一个助哩,就讲到他今后可能会发生中风,发生中风,一定要及时用中药治疗。

就你们来开方。

不要西医去检查、诊断,两个同时进行,时机耽误。

但由于他的地位,他后来有一次比较劳累,突然就在开会的时候中风了,中风以后,立刻组成了省里专家组,中西医联合诊治会诊,就无法确定,是脑出血?还是脑血栓?西医的结论要观察,那由于当时我和他的儿子,现在也是我们学校教授了,因为当时的年资无,就不可能在医疗组给他用中医来治疗。

这样就一直昏迷到半年后,在西南医院专家也来看他以后,说当初就不是脑出血,应该按照脑血栓,但是后来昏迷到一年以后去世了。

这个病例给我的教训是,西医还没有诊断,中医的辨证已经清楚了,就应当及早的用镇肝熄风之类治疗。

彭履祥(1909~1982)男,原名彭庆年,中国农工党党员、中国共产党党员。

四川省遂宁县人,出生于中医世家,其祖父、叔父、舅父、岳父都是中医。

是故从小受亲属影响,对济世活人的医学颇多爱好。

1978年被授予我国第一批中医内科学教授职称。

彭履祥治学严谨,医理精深,善于治疗疑难杂症,尤其对中医痰饮学说和调气开郁理论有独特的简介。

中西药联合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西药联合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西药联合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鲁恒心【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中西药联合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96例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将96例患者根据治疗适应证和家属意见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中药治疗,30 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压均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67%、75.0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急性脑出血患者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维持血压稳定,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年(卷),期】2012(006)024【总页数】2页(P96-97)【关键词】高血压;急性脑出血;临床疗效【作者】鲁恒心【作者单位】466000,南周口市中医院中医内科【正文语种】中文本组患者96例,男54例,女42例;年龄42~75岁,平均(62.9±4.7)岁;病程1~24 h,平均(5.3±1.2)h。

所有患者均经CT诊断为脑出血,且符合西医诊断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脑出血诊断标准确诊[2]。

将全部患者根据治疗适应证和家属意见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针对患者具体情况,分别给予抗脑水肿、降颅内压、调整血压、控制血糖、防治并发症等常规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水蛭10 g、丹参15 g、三七9g、生大黄9 g、红花 6 g、川芎 6 g、当归 6 g、赤芍 15 g、胆南星 9 g、川贝15 g、牛夕9 g、鲜竹沥20 ml,每日1剂煎服,意识不清或吞咽困难者鼻饲,30 d为1个疗程。

基本痊愈:神经功能缺损总分减少90%;明显好转:神经功能缺损总分减少46% ~89%;好转:神经功能缺损总分减少18% ~45%;无变化:神经功能缺损总分减少小于17%;恶化:神经功能缺损总分增加18%以上,包括死亡。

镇肝熄风汤合用活血化瘀汤治疗脑中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

镇肝熄风汤合用活血化瘀汤治疗脑中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

镇肝熄风汤合用活血化瘀汤治疗脑中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发表时间:2020-08-18T16:53:32.570Z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6期作者:吴昊[导读] 研究探讨镇肝熄风汤合用活血化瘀汤治疗脑中风急性期的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镇肝熄风汤合用活血化瘀汤治疗脑中风急性期的临床效果。

方法:研究时间段为2018.5月~2019.5月,研究对象为该时间段我院收治的脑中风急性期病患,选取的例数为90例,根据不同的方法将病患平均分为对照组(进行常规西药治疗)和观察组(采用镇肝熄风汤联合活血化瘀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的效果。

结果:经过治疗之后,观察组的治疗效果相对较好;观察组病患在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较低;而在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对比上,观察组的满意度相对较高(P值范围在0.05以内)。

结论:对脑中风急性期病患采用镇肝熄风汤联合活血化瘀汤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能有效减少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镇肝熄风汤;活血化瘀汤;脑中风;急性期脑中风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的脑部疾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病患会出现脑部缺血以及出血性的损伤症状,又被成为脑卒中或者是脑血管意外,病死的概率和致残的概率都比较高。

根据不同的病情类型脑卒中被分为出血性脑中风和缺血性脑中风,其中以脑梗塞最为常见。

在病情的急性期病情发展比较急进展快,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病患会出现生命危险,目前在临床上主要采用药物和手术的方法来对病患的病情进行控制,传统的治疗方式使用的是西药,但是在长期治疗的过程中容易产生抗药性和用药不良反应。

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中医在对脑中风急性期病患的治疗中也起到了有效的治疗效果,本文研究探讨镇肝熄风汤合用活血化瘀汤治疗脑中风急性期的临床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方法1.1资料研究时间段为2018.5月~2019.5月,研究对象为该时间段我院收治的脑中风急性期病患,选取的例数为90例,根据不同的方法将病患平均分为对照组(进行常规西药治疗)和观察组(采用镇肝熄风汤联合活血化瘀汤进行治疗)。

抵当汤合五苓散加味联合西药常规处理对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研究

抵当汤合五苓散加味联合西药常规处理对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研究
肺 炎疗 效观 察 [ J ] . 现代 中西 医结合 杂 志 , 2 0 1 3 , 2 2 ( 2 8 ) : 3 l 1 9— 3 1 2 1 . [ J ] . 中国 当代 医药 , 2 0 1 0 , 1 7 ( 2 5 ) : 6 7— 6 8 .
8 3
6例
[ 7 ]李晓 杰 .阿 奇 霉 素联 合 痰 热 清 治 疗 小 儿 支原 体 肺 炎 疗 效 观 察
2 0 1 7年 5月第 l 0期
[ 6 ] 程超儒 , 王金 风 .对儿 童 肺 炎 支原 体 感 染的 再认 识 ( 附 察[ J ] . 中国 实用 医药 , 2 0 1 2 , 7 ( 3 1 ) : 9—1 O . [ 4 ] 王俊 霞 , 用耀铃 , 李静, 等. 痰 热 清联合 阿奇 霉 素 治疗 儿 童 支原 体 临床 分析 ) [ J ] . 医学信 息 , 01 2 3 ( 2 5 ) : 4 4 0 .
疾病 , 指 的是 原 发性非 外伤 性脑 实质 内 出血 j 。本研 究 主要探 讨 了抵 表 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n ( %) , %]
当汤合 五苓 散加 味联 合西 药常 规处理 对急 性脑 出血 的临 床治 疗效 果 ,
现 报道 如下 。
1 资料 与 方法
1 . 1一 般 资料 : 选择 2 0 1 5年 2月 ~ 2 0 1 6年 l 2月 在本 院进 行诊 治 的急
2 0 1 7年 4 月 6 日收 稿
[ 5 ] 刘 佳 春 .阿奇 霉 素 联 合 痰 热 清 治 疗 小 儿肺 炎 的 临床 疗 效 观 察 [ J ] . 现 代诊 断与治 疗 , 2 0 1 3 , 2 4 ( 6 ) : 1 3 8 5 .
抵 当汤 合 五 苓 散 加 昧 联 合 西 药 常 规 处 理 对 急 性 脑 出血 的 临 床 疗 效 研 究

抵当汤合五苓散加味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出血的治疗效果

抵当汤合五苓散加味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出血的治疗效果

抵当汤合五苓散加味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摘要]目的:分析抵当汤合五苓散加味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出血的治疗效果。

方法:将2016年12月到2021年12月期间到我院进行治疗的7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并分析不同治疗方式的应用效果。

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以及神经功能的恢复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将抵当汤合五苓散加味与阿托伐他汀联合应用到急性脑出血的治疗当中能够获得更加理想的治疗效果,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较好,并且不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关键词:抵当汤合五苓散;阿托伐他汀;急性脑出血;神经功能急性脑出血发生后能够在短时间内对患者的脑神经及其周围组织造成损伤,使患者出现诸多机体功能障碍,甚至使患者丧失意识,严重的会威胁患者的生命。

给予患者及时的治疗能够有效控制患者出血现象,配合阿托伐他汀能够帮助患者调节其血脂水平,降低机体的炎性症状反应,并具有一定的脑保护作用[1]。

但是单存的西药治疗其效果不够理想,现阶段,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在临床当中被广泛应用,将抵当汤合五苓散加味与阿托伐他汀联合应用到急性脑出血的治疗当中,并且治疗效果获得广大医生和患者的认可[2]。

基于此,本研究对急性脑出血采用抵当汤合五苓散加味联合阿托伐他汀的治疗效果急性分析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16年12月到2021年12月期间到我院进行治疗的7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对照组男20例,女15例,平均(60.84±6.75)岁;实验组男19例,女16例,平均(60.58±6.53)岁,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给予所有患者神经保护、降颅内压、止血等常规治疗,口服或者鼻饲阿司匹林肠溶片、硝苯地平等药物,静脉滴注甘露醇注射液。

1.2.1对照组对照组增加阿托伐他汀治疗,口服或鼻饲阿托伐他汀钙片(北京嘉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3819,20mgx7片/盒),20mg/次,1次/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镇肝抵当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急性脑出血对患者康复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8-09-29T16:08:03.430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5期作者:李亚东
[导读] 结论镇肝抵当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急性脑出血,取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应用。

安乡县人民医院湖南常德 415600
【摘要】目的探讨镇肝抵当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急性脑出血对患者康复的影响。

方法将2015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6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3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镇肝抵当汤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及临床治疗有效率,评估日常生活能力评分。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及Barthel评分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及Barthel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均显著改善,差异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镇肝抵当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急性脑出血,取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应用。

【关键词】镇肝抵当汤;西医常规治疗;急性脑出血;康复效果
脑出血在临床又称为脑溢血、脑中风,是一种临床常见脑血管疾病,主要是由于颅内血管畸形、脑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疾病引起[1]。

该病多起病急、病程进展迅速,具有较高的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的特点,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2]。

为进一步研究记性脑出血的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给予患者镇肝抵当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分析临床治疗效果,具体如下。

1 一般资料
将2015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6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3例。

观察组中:男性22例,女性21例,年龄36~78岁,平均(59.41±12.36)岁;病程6个月~5年,平均病程(2.84±0.41)年;其中内囊出血10例,丘脑出血6例,小脑出血6例,桥脑出血9例,蛛网膜下腔出血8例,其他部位出血4例。

对照组:男性23例,女性20例,年龄37~79岁,平均(59.56±12.31)岁;病程6个月~4.9年,平均病程(2.82±0.40)年;其中内囊出血11例,丘脑出血5例,小脑出血7例,桥脑出血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7例,其他部位出血5例。

两组的基本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包括静滴脑复康,16g/d;静推止血定,0.2g/d;静滴抗血纤溶芳酸,0.4~0.6g/d。

同时给予患者降血压、抗感染以及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对症支持治疗。

观察组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镇肝抵当汤治疗,抵当汤方剂组成:制大黄l0g,虻虫10g,水蛭10g,桃仁10g,每天1剂,分两次温服,每次服用200ml。

伴有吞咽困难或意识障碍者可经鼻饲或高位灌肠给药。

4周为1个疗程。

两组均治疗4周。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及临床治疗有效率,评估日常生活能力评分。

神经功能缺损症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的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评定,分值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呈负相关。

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运用巴氏指数评定量表(Barthel)评定,评分越高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呈正相关。

疗效评定;治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NIHSS评分降低发范围>90%,生活恢复自理;显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NIHSS评分降低范围在46%~90%,生活基本可以自理;有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好转,NIHSS评分降低范围在18%~45%,生活部分能够自理;无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无变化甚至恶化,NIHSS评分降低范围<18%。

治疗总有效率=(治愈+有效+显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表示,作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用X2检验;P<0.05表明数据对比有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n,(%)
3讨论
急性脑出血在中医学属“中风”范畴,研究认为瘀血、水肿是中风急性期的重要病因病机,因此活血化瘀,利水消肿是治疗中风急性期的关键[3]。

有临床药理研究表明,活血化瘀类药物能够有效促进脑血管侧支循环的建立,从而增加脑缺血区域的血流量,促进脑部局部血肿吸收[4]。

本次研究所用抵当汤中制大黄有通腑泻热,逐瘀通经的作用;桃仁具有治血行瘀的功效;虻虫、水蛭可破血逐瘀;上述诸药合用可共同发挥泻热、逐瘀、破血的作用,进而有效改善脑组织微循环,促进脑部局部血肿迅速吸收[5]。

在本次研究结果中,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及Barthel评分均显著改善,可见与单纯使用西医常规对症治疗相比较,加用抵当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应用于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更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症状,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有重要作用。

此外研究显示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镇肝抵当汤治疗,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提高,患者的死亡率显著降低,可见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药治疗疗效显著。

综上所述,镇肝抵当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急性脑出血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脑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黄勇进. 托拉塞米联合甘露醇治疗急性脑出血患者对脑水肿、颅内血肿体积的影响[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20):7-7.
[2]韦力源. 高血压脑出血急诊综合治疗的进展[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18):3557-3557.
[3]张云玲. 三七治疗出血性中风60例临床观察[J].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1):23-23.
[4]王鑫,丰宏林. 侧支循环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作用研究进展[J].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6,30(9):842-844.
[5]刘军莹,宫洪涛. 抵当汤合五苓散加味联合西药常规处理对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研究[J]. 内蒙古中医药,2017,36(10):83-8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